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duction of the Radiation Dose by Decreasing the Tube Current without Degradation of Low-Contrast Detectability on Abdominal Multi-Detector Row CT: A Phantom-Based Study
1
作者 Minxia Hu Xinming Zhao +1 位作者 Junfeng Song Chunwu Zhou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13年第4期110-115,共6页
As use of the lowest acceptable radiation dose during routine diagnostic imaging is important, we determined the optimal tube current without degradation of low-contrast detectability on abdominal multi-detector row C... As use of the lowest acceptable radiation dose during routine diagnostic imaging is important, we determined the optimal tube current without degradation of low-contrast detectability on abdominal multi-detector row CT (MDCT). CT scanning was performed with a Catphan&#174;?500 phantom. The optimal tube current was 300 mA on 64-MDCT and 160 mA on 8-MDCT, with a fixed voltage of 120 kV. Reduction of the radiation dose in abdominal CT scanning by lowering the tube current proved to be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e current Radiation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X-Ray ABDOMINAL Imaging
下载PDF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robe Radial Offset on Eddy Curren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Metallic Tubes
2
作者 FAN Mengbao YIN Yadan CAO Binghua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9-I0019,共1页
关键词 TR探头 涡流无损检测 金属管 偏移 径向 评价 建模 涡流检测
原文传递
化疗患者行个体化低流率腹部增强CT:双源CT低管电压高管电流的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刘杰 张怡存 +7 位作者 李林峰 原典 齐珂 张梦圆 张炜珽 魏楠楠 高剑波 吕培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C组患者以70kVp和224mgI/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对CT值、标准差、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评分、对比剂剂量和流速进行测量。结果 在三组中,除了肾脏外,主观图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其他组相比,C组在大多数感兴趣区域(ROIs)中显示出显著更高的CT值、更低的噪声水平以及更高的SNR和CNR值(P<0.05)。与A组相比,C组所用对比剂剂量减少了47.3%(79.2±13.7 vs.41.7±8.9,P<0.01),对比剂注射速率降低了19.2%(2.6±0.5 vs.2.1±0.4,P<0.01)。结论 在化疗后血管受损的患者中使用70kVp管电压结合高管电流的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的同时降低流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流速 低管电压 低对比剂剂量 高管电流 上腹部CT
下载PDF
不同扫描体位和定位像方向对单髋关节CT图像及辐射剂量影响
4
作者 蒋栋栋 王亚囡 +2 位作者 周蕾 孙澳 吕国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下,探讨不同扫描体位及定位像方向在单髋关节CT中对图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将120例进行单髋关节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常规扫描以身体正中线作矢状垂直定位线,定位像前后位+左侧位,扫描视野选择大体型,... 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下,探讨不同扫描体位及定位像方向在单髋关节CT中对图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将120例进行单髋关节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常规扫描以身体正中线作矢状垂直定位线,定位像前后位+左侧位,扫描视野选择大体型,其余三组以患侧髋关节为中心的等中心扫描,扫描视野均选择小体型,其中B组定位像采用前后位+X线管靠近身体长轴的侧位像;C组采用前后位+X线管远离身体长轴的侧位像;D组仅采用前后位。比较4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同时测量并计算图像客观噪声、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评估图像主观噪声、条纹伪影及诊断信心度。结果显示4组间客观噪声、SNR、CNR、CTDIvol、DL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C与D组各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组间比较各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辐射剂量整体降低16%~35%;4组图像在主观噪声、条纹伪影及诊断信心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于最后一次采集定位像信息的ATCM系统中进行单髋关节CT扫描时,推荐等中心扫描方案同时选择小体型扫描视野,将前后定位像或选择X线管远离身体长轴的侧位定位像作为最后一次执行计划,能保证图像质量同时进一步优化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定位像 等中心扫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不同管电流CT扫描方案对患者辐射剂量影响研究
5
作者 海洪勃 朴成浩 +3 位作者 于冬梅 方亮 邱志伟 赵琳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不同管电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方案对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进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133例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胸部CT扫描管电流水平将其分为...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不同管电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方案对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进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133例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胸部CT扫描管电流水平将其分为微管电流组(管电流为30mAs)、低管电流组(管电流为50mAs)、中管电流组(管电流为100mAs)和高管电流组(管电流为200mAs),四组例数分别为30例、37例、34例、32例。记录四组患者辐射剂量[CT剂量指数(CTDI)、CT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客观图像质量[CT值、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主观图像质量[解剖结构显示、噪声、图像清晰度]、左心房(LA)直径、LA憩室显示率、肺静脉(PV)解剖变异显示率。结果四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管电流组CTDI、DLP、ED均低于低、中、高管电流组(P<0.05),低管电流组CTDI、DLP、ED均低于中、高管电流组(P<0.05),中管电流组CTDI、DLP、ED均低于高管电流组(P<0.05)。微管电流组LA、左上肺静脉(LSPV)及右上肺静脉(RSPV)的CT值、SNR、CNR均低于低、中、高管电流组(P<0.05),低、中、高管电流组LA、LSPV及RSPV的CT值、SNR、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管电流组解剖结构显示、噪声及图像清晰度评分均低于低、中、高管电流组(P<0.05),低、中、高管电流组解剖结构显示、噪声及图像清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管电流组LA直径、LA憩室显示率及PV解剖变异显示率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低、中、高管电流组LA直径、LA憩室显示率及PV解剖变异显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100mAs、200mAs管电流相比,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采用50mAs管电流CT扫描辐射剂量明显较少,所获图像质量也能够达到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管电流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TP2铜管精整工序喷墨质量不良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初探
6
作者 臧雪颖 刘劲松 +3 位作者 陈大勇 王松伟 陈传来 陈云月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73-79,共7页
在精密铜管精整复绕工序中,涡流探伤装置检测到伤点后会向喷墨装置发送信号,以对铜管表面缺陷进行喷墨标记,但是该过程普遍存在喷墨不良,严重影响了对缺陷的判断。本文介绍了TP2铜管生产线中涡流探伤仪器的工作原理,对原有的涡流探伤仪... 在精密铜管精整复绕工序中,涡流探伤装置检测到伤点后会向喷墨装置发送信号,以对铜管表面缺陷进行喷墨标记,但是该过程普遍存在喷墨不良,严重影响了对缺陷的判断。本文介绍了TP2铜管生产线中涡流探伤仪器的工作原理,对原有的涡流探伤仪器、喷墨装置以及喷枪结构进行调研,分析了原有喷墨装置喷墨时存在的漏墨和拖墨问题,探讨了等离子技术与激光刻蚀技术作为喷墨技术替代方案的可能性。文献调研、现有技术分析及其他替代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对已喷墨铜管进行处理后,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铜管拖墨的问题;采用功率为300 W的激光对铜管表面进行刻蚀处理,激光头速度分别为80 mm/s和200 mm/s时,对铜管表面刻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均能够进行缺陷的有效标识。因此,铜管表面激光刻蚀技术可以作为喷墨技术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管 涡流探伤 喷墨质量不良 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 激光刻蚀技术
下载PDF
某电厂工业冷却水热交换器传热管的涡流检测
7
作者 南通 张明 胡芳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在对某电厂工业冷却水热交换器传热管进行涡流检测时发现,多根传热管存在外壁缺陷,且均位于限位杆处,经拔管验证均为限位杆磨损缺陷。由于该设备结构特殊,限位杆与传热管之间为点接触,结合其产生的涡流信号特征,对该类缺陷的分析及定量... 在对某电厂工业冷却水热交换器传热管进行涡流检测时发现,多根传热管存在外壁缺陷,且均位于限位杆处,经拔管验证均为限位杆磨损缺陷。由于该设备结构特殊,限位杆与传热管之间为点接触,结合其产生的涡流信号特征,对该类缺陷的分析及定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同类设备的涡流检测提供了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管 涡流检测 缺陷 磨损
下载PDF
高加换热管远场涡流测厚技术应用
8
作者 张甲鹏 李飞 王占富 《锅炉制造》 2024年第3期38-39,共2页
对高压加热器换热管束使用远场涡流技术进行测厚,是一种能够穿透金属管壁的低频涡流检测技术,采用内部穿过式线圈探测铁磁换热管。通过EDDYSUN测厚专用软件,可以实时地探测出涡流的模拟信号,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数学模型,将其转换为数字信... 对高压加热器换热管束使用远场涡流技术进行测厚,是一种能够穿透金属管壁的低频涡流检测技术,采用内部穿过式线圈探测铁磁换热管。通过EDDYSUN测厚专用软件,可以实时地探测出涡流的模拟信号,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数学模型,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观察可以直接检出被检管束的实时壁厚度,从而得出各已测管的管壁最薄截面厚度平均值,从而为剩余壁厚测定的有效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涡流测厚 换热管 高压加热器
下载PDF
不同类型涡流探头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检测能力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丁伯愿 王元元 +1 位作者 马强 孔玉莹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1期33-39,56,共8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涡流探头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的检测能力,分别采用轴绕式探头、旋转探头与阵列探头,对位于自由段的孔形、槽形、磨损缺陷和疲劳裂纹进行试验、对胀管过渡区孔形和槽形缺陷进行试验,还进行了缺陷分辨力试验,发现旋转探... 为研究不同类型涡流探头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的检测能力,分别采用轴绕式探头、旋转探头与阵列探头,对位于自由段的孔形、槽形、磨损缺陷和疲劳裂纹进行试验、对胀管过渡区孔形和槽形缺陷进行试验,还进行了缺陷分辨力试验,发现旋转探头与阵列探头具有相近的缺陷检出能力,对于间距较小的缺陷和胀管过渡段上的缺陷等复合缺陷,旋转探头与阵列探头的缺陷检出能力均明显优于轴绕式探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探头 蒸汽发生器 传热管 缺陷检测
下载PDF
参比管试片法在天然气长输管道阴极保护中的应用
10
作者 朱云伟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82-183,共2页
管道阴极保护对管道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对阴极保护中试片法的原理及测量方法的研究,并通过对山西某煤层气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分别采用试片法和参比管试片法测试的数据结果得出,参比管试片法可以有效降低IR降对阴极保... 管道阴极保护对管道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对阴极保护中试片法的原理及测量方法的研究,并通过对山西某煤层气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分别采用试片法和参比管试片法测试的数据结果得出,参比管试片法可以有效降低IR降对阴极保护电位的影响,从而达到有效性评价真实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保护 通电电位 试片 参比管试片法
下载PDF
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磨蚀现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太江 李巍 +4 位作者 刘立营 李聚涛 王彩侠 李生文 孙琦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3,共14页
随着风电事业的迅猛发展,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磨蚀问题日益突出,而关于该问题的全面综述鲜有报道,亟须系统分析总结风电机组磨蚀问题及防治手段,为解决长期困扰风电行业的磨蚀难题提供参考和建议.首先,阐述陆上及海上风电机组金属部件腐蚀... 随着风电事业的迅猛发展,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磨蚀问题日益突出,而关于该问题的全面综述鲜有报道,亟须系统分析总结风电机组磨蚀问题及防治手段,为解决长期困扰风电行业的磨蚀难题提供参考和建议.首先,阐述陆上及海上风电机组金属部件腐蚀磨蚀现状,统计国内典型区域非金属部件的磨蚀现状,分析其产生磨蚀损伤的机理,指出塔筒等金属结构件腐蚀磨蚀问题突出,叠加所在地的特殊区域环境,出现加速失效;齿轮等金属零部件的磨蚀损伤是进一步失效的诱发因素,表现出与承担功能相关的特有失效形式;非金属部件以叶片前缘的磨蚀最为突出,引起持续的发电量损失和维修费用激增.其次,分别综述风电机组金属部件和非金属部件的磨蚀防护技术,指出塔筒等结构件在普遍应用传统涂层保护的基础上,仍须探索包覆技术和附加防护装置等新的防护方式;叶片本体涂料防护技术相对成熟,但涂料防护和贴膜防护均无法满足叶片前缘全周期防护的要求.最后,分析总结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磨蚀防治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对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填补了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磨蚀防治领域的综述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筒 叶片 磨蚀 现状及防治
下载PDF
X射线机不同滤过材料吸收剂量率与管电压的关系
12
作者 王韶 付宏斌 +3 位作者 刘扬 张海英 单新员 刘纯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46-749,共4页
目的对新安装X射线机不同滤过材料吸收剂量率与管电压进行测量分析,为本X射线机的教学及科研应用提供详实的技术依据。方法设置X射线机照射条件,通过瑞典Raysafe X1型X射线质量检测仪测量管电压、透射剂量率,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目的对新安装X射线机不同滤过材料吸收剂量率与管电压进行测量分析,为本X射线机的教学及科研应用提供详实的技术依据。方法设置X射线机照射条件,通过瑞典Raysafe X1型X射线质量检测仪测量管电压、透射剂量率,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研究吸收剂量率与管电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透射剂量率随管电压增大而增大,滤过材料对透射剂量率与管电压关系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透射剂量率随管电压增大而增大;滤过材料厚度越大,吸收剂量率受管电压kV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机参数 管电压 管电流 滤过材料
下载PDF
基于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偏中心定位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13
作者 袁颖 白玫 +2 位作者 乔磊 徐辉 钟朝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用于胸部CT扫描时的偏中心定位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通过调整检查床高度模拟实现偏中心情况。依据扫描定位方式将...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用于胸部CT扫描时的偏中心定位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通过调整检查床高度模拟实现偏中心情况。依据扫描定位方式将采用后前定位像扫描方法纳入后前定位像组,采用双定位像扫描方法纳入双定位像组,两组均以模体腋中线为中心,调整检查床高度,模拟模体在扫描野中的不同位置。每组分别在腋中线80 mm、60 mm、40 mm、20 mm、0 mm、-20 mm、-40 mm、-60 mm及-80 mm处扫描体模。两组均在相同的扫描参数件下扫描,记录其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的客观噪声(SD),由2名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生采用双盲法对磨玻璃密度结节(GGN)进行主观评分,取评分均值评价结果。结果:后前定位像组定位在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4.56,与在偏中心0 mm比较增加了54.05%,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2.12,与在偏中心0 mm比较降低了28.38%。双定位像组定位在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3.20,与在偏中心0 mm比较降低了3.61%,在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3.31,与偏中心0 mm比较降低了0.30%。两组不同偏中心位置扫描对GGN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后前定位像扫描时,偏中心定位扫描对辐射剂量的影响较大,采用双定位像扫描时,偏中心定位扫描对辐射剂量无影响。在临床上对不能确定胸廓侧位中心时,应采用双定位像进行胸部CT扫描,可减少患者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 偏中心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根折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刚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0期685-691,共7页
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有关根折,尤其是应用CBCT诊断根纵裂一直是研究热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CBCT对根析的诊断效能研究;②扫描参数对CBCT诊断根... 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有关根折,尤其是应用CBCT诊断根纵裂一直是研究热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CBCT对根析的诊断效能研究;②扫描参数对CBCT诊断根折准确性的影响,如扫描视野、空间分辨率、管电流和管电压等;③图像后处理技术,主要是金属伪影消除技术的应用能否提高根管治疗后和根管内有桩核时根折诊断的准确性;④根纵裂临床诊断模式的建立与验证;⑤人工智能和对比剂在CBCT图像根折诊断中的应用。与根尖片相比,CBCT可以显著提高未经过根管治疗患牙的根折诊断准确性;但是对于根管治疗后的患牙,根纵裂的诊断需结合临床体征共同判定,其中患牙颊舌(腭)向的垂直性骨吸收是根纵裂的特征性指标。根纵裂的宽度是影响根纵裂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原因,而CBCT扫描时采用的体素大小并不是影响根纵裂诊断准确性的必要因素;除个别机型外,根纵裂的折裂方向不影响其诊断准确性;图像后处理技术,特别是金属伪影消除技术不能够提高根纵裂诊断的准确性,还可能降低诊断效能,临床中不建议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根折 根纵裂 扫描视野 空间分辨率 管电流 管电压 金属伪影消除 人工智能 对比剂
下载PDF
Eddy Current Test for Detection of Foreign Material using Rotating Probe
15
作者 Houng Kun ANN II Song Jae-Sul LEE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6年第7期379-383,共5页
关键词 涡流检测 异物 旋转 INCONEL 蒸汽发生器 探针 松动部件 实验检查
下载PDF
四极管等效二极管空间电荷限制流研究进展
16
作者 吴荣燕 武亚新 +3 位作者 周剑良 阳璞琼 伍鸿鹄 陈容才 《真空》 CAS 2023年第1期62-70,共9页
可持续绿色能源核聚变具有清洁环保、原料储量丰富、安全可靠、不产生核废料等优点,是解决未来能源及环境问题的重要选择。然而,实现受控核聚变并非易事,托卡马克是最有希望实现可控聚变能的磁约束装置。大功率真空发射管是托卡马克装... 可持续绿色能源核聚变具有清洁环保、原料储量丰富、安全可靠、不产生核废料等优点,是解决未来能源及环境问题的重要选择。然而,实现受控核聚变并非易事,托卡马克是最有希望实现可控聚变能的磁约束装置。大功率真空发射管是托卡马克装置中的一个重要器件,其电流作为发射电子管极限参量和额定功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取决于发射管本身的结构、尺寸、材料等。由于四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十分复杂,很难直接获得发射电流随其结构参数变化的情况。可先将四极管等效成二极管结构来探寻二极管空间电荷限制流随其几何结构变化的规律,从而为等离子体加热发射管(四极管)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有效依据。对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对二极管空间电荷限制流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 发射管 真空二极管 空间电荷限制流 热电子发射
原文传递
自动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宇 何长久 +2 位作者 杨梦犀 周鹏 胡仕北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5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0例于我院行CCTA的受检者,按照扫描参数分为A组(n=43)和B组(n=47)。A组、B组分别采用固定管电压...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0例于我院行CCTA的受检者,按照扫描参数分为A组(n=43)和B组(n=47)。A组、B组分别采用固定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固定管电压100kV,参考管电流370mAs)、自动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参考管电压100 kV,参考管电流370 mAs)。对比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冠状动脉CT值、噪声值、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管电压、管电流、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和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结果在图像质量方面,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3分,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两组图像主观评分、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冠状动脉CT值、噪声值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辐射剂量方面,B组管电流高于A组,而管电压、CTDI_(vol)、DLP、ED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ED较A组明显降低[(1.9±0.7)mSv vs.(2.9±0.9)mSv]。结论自动管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在CCTA中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自动管电压 自动管电流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不锈钢连续管在线检测与疲劳寿命数据融合评价方法
18
作者 周兆明 李波 张欢 《焊管》 2023年第7期76-82,共7页
双相不锈钢连续管具有高塑性、高韧性和高耐腐蚀性,在海上和陆上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解决现有漏磁检测技术对磁导率较低的双相不锈钢连续管在线检测时无法实现饱和磁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涡流检测方法,设计使用差分曲面探头检测... 双相不锈钢连续管具有高塑性、高韧性和高耐腐蚀性,在海上和陆上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解决现有漏磁检测技术对磁导率较低的双相不锈钢连续管在线检测时无法实现饱和磁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涡流检测方法,设计使用差分曲面探头检测连续管缺陷,阵列探头交替放置于连续管表面,可360°全覆盖检测直径小于50.8 mm的连续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纵向和轴向缺陷,克服了漏磁检测方法只能检测碳钢中单向缺陷的局限性。同时,针对理论低周疲劳模型无法精准预测含缺陷连续管疲劳寿命的问题,提出基于检测数据的疲劳预测模型,提高了连续管疲劳预测的可靠性。通过建立周向涡流检测模型,可实现连续管疲劳寿命的精准预测,从而提高产品利用率,节约成本,为连续管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疲劳寿命预测 涡流检测 双相不锈钢
下载PDF
DESIGN OF HIGH VOLTAGE POWER CONVERTER FOR TRAVELING WAVE TUBE AMPLIFIER
19
作者 Chen Yu Wang Gang Su Xiaobao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14年第6期587-596,共10页
Traveling Wave Tubes(TWT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radar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s RF power amplifiers. A highly sophisticated power supply is required by TWT. In order to meet the severe requirements of Traveling W... Traveling Wave Tubes(TWT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radar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s RF power amplifiers. A highly sophisticated power supply is required by TWT. In order to meet the severe requirements of Traveling Wave Tube Amplifier(TWTA), a novel two-stage topology high voltage converter for TWTA is proposed.The converter is based on Zero-Voltage Switching and Zero-Current Switching(ZVS/ZCS) resonant techniques. The high voltage converter operation principles are investigated and major features of the converter are discussed. The power switching mode of ZVS/ZCS is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verter has good soft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hard switched 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 techniques,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ripple of the converter for TWTA are realized. The efficiency of High Voltage Electronic Power Conditioners(HV-EPC) over 93.5% under the condition of 38~46 V input voltage and 260~300 W input power.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of first-stage(preregulator) of HV-EPC is 89 k Hz and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of second-stage(postregulator) is 44.5 k Hz. The highest output voltage of the HV-EPC is helix voltage which is about –6.8 kV. 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WTA utilized in space satellite applications due to its high switching frequency and high power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ing Wave tube Amplifier(TWTA) Zero-Voltage Switching and Zero-current Switching(ZVS/ZCS) High efficiency Two stages
下载PDF
CT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定位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婷 成肇杰 +1 位作者 梁卫学 王占宇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CT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0例拟行放射治疗定位CT扫描的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CT扫描中管电压均为120 kV,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CT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0例拟行放射治疗定位CT扫描的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CT扫描中管电压均为120 kV,对照组采用固定管电流325 mAs行常规扫描,观察组采用管电流设值为450 mAs,并开启CARE Dose 4D技术进行扫描。由两名副主任医师对两种扫描方式获取的CT图像采用双盲5分法进行主观评价。建立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相对电子密度(CT-RED)值转换曲线;比较两组图像的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大体肿瘤体积(GTV)的CT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图像主观评分中>4分患者比率分别为95%和75%,两组图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8,P<0.05)。两组扫描方式的CT-RED值转换曲线基本重叠。观察组图像中腰髂肌、闭孔内肌和臀大肌的噪声值均比对照组更小,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83,t=-4.503,t=-8.968;P<0.001)。客观评价中两组图像SNR、CNR及GTV的平均CT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CTDI_(vol)和DLP值分别为(17.9±2.8)mGy和(835.4±130.2)mGy·cm,对照组分别为(25.4±1)mGy和(1201.1±56.3)mGy·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236,t=-11.526;P<0.05);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比对照组降低26.7%。结论: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定位中,CARE Dose 4D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和放射治疗剂量计算正确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自动曝光控制 图像质量 有效辐射剂量 CT管电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