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梓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邹国良 仲维莉 +4 位作者 许瑞 史成坤 赵双 韩宇博 刘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5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探讨梓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实验组90只。实验组以高脂高糖饮食饲养8周,之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mg/kg),以空腹血糖≥16.7mmol/L作为2型糖尿病成模... 目的探讨梓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实验组90只。实验组以高脂高糖饮食饲养8周,之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mg/kg),以空腹血糖≥16.7mmol/L作为2型糖尿病成模标准,将符合2型糖尿病成模标准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梓醇低剂量组、梓醇中剂量组、梓醇高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5mL/(kg·d)],二甲双胍组灌胃二甲双胍[90mg/(kg·d)],梓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梓醇2.5mg/(kg·d)、5mg/(kg·d)、10mg/(kg·d)。各组大鼠干预12周后,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HE染色检测大鼠胰岛细胞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胰岛素分泌指数均有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HE染色结果显示二甲双胍组,梓醇低、中、高剂量组胰岛细胞结构相对完整。结论梓醇可保护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梓醇 胰岛素 二甲双胍 大鼠 消渴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5
2
作者 史丽 刘俊峰 +3 位作者 谷君 宁改君 李明霞 任卫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5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此...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并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双侧颈总动脉平均内径(BCCA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动脉血流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蛋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MT为0.49mm±0.06mm,BCCAD为5.93mm±1.16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3mm±0.07mm,6.78mm±1.11mm(P<0.05);斑块检出率、各斑块类型低于对照组,与动脉血流参数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中膜厚度 复方丹参滴丸 阿托伐他汀钙 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CEA、AFP、CA125、CA199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惠元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6期32-32,共1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血清CEA、AFP、CA125、CA199的关系。方法将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60~70岁)与200例健康体检者(60~70岁)比较他们的空腹血糖与CEA、AFP、CA125、CA199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CA199及...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血清CEA、AFP、CA125、CA199的关系。方法将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60~70岁)与200例健康体检者(60~70岁)比较他们的空腹血糖与CEA、AFP、CA125、CA199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CA199及CEA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AFP与CA125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其血清CA199及CEA水平有正相关性;而AFP及CA125的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CEA AFP CA125 CA199
下载PDF
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健 刘学芬 王小渠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期194-194,共1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分别给与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疗程均为2w。比... 目的:探讨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分别给与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疗程均为2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使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老年 胰岛素
下载PDF
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疗程观察
5
作者 杨光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64-64,共1页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40 U,1次/d,治疗8w。每周观察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结果治疗4w后由治疗前的(182.5±85.6)mg/24h减少到(112.6±35.4) mg/24h (P<0.05)...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40 U,1次/d,治疗8w。每周观察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结果治疗4w后由治疗前的(182.5±85.6)mg/24h减少到(112.6±35.4) mg/24h (P<0.05),而且随治疗时间延长UAER减少愈明显,第5w已降至(55.4±25.4) mg/24h(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治疗一定的疗程才对糖尿病肾病有比较好的疗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转铁蛋白 胰激肽原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浆tPA、PAI-1水平及HOMA-IR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孔园珍 张建飞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程度与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根据患者24h尿白蛋白量将91例患者分为3组,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正常组(G_1组)33例、持续微量白蛋白尿...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程度与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根据患者24h尿白蛋白量将91例患者分为3组,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正常组(G_1组)33例、持续微量白蛋白尿组(G_2组)33例和临床蛋白尿组(G_3组)2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G_0组),以ELASA法检测4组的tPA、PAI-1水平,采用HOMA模型评估HOMA-IR,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G_0组相比,G_1组的tPA和PAI-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G_2组、G_3组的tPA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0.01),PAI-1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0.01);与G_0组相比,G_1组的HOMA-IR无明显变化(P>0.05);G_2组、G_3组的HOMA-IR明显升高(P<0.05或0.01);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血浆tPA、PAI-1水平及HOMA-IR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程度与tPA、PAI-1水平密切相关,血浆PAI-1和胰岛素抵抗在降低2型糖尿病纤溶活性,并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纤溶指标 蛋白尿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肾动态显像评价2型糖尿病肾功能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孔宁宁 左书耀 +1 位作者 王登春 王志强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0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对糖尿病肾功能评估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将6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结果分为三组:DM1组,DM2组,DM3组,将3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NC组)。各组均进行肾动态显...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对糖尿病肾功能评估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将6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结果分为三组:DM1组,DM2组,DM3组,将3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NC组)。各组均进行肾动态显像并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观察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b)、半排时间(T1/2)、20min残留率(C20)以及 Scr、BUN各项指标。结果糖尿病各组 GFR分别为(95.06±20.78)ml/min、(82.64±18.65)ml/min、(33.77±20.50)ml/min,与NC组GFR(111.95±15.24) ml/min 比较,GFR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P<0.01)。仅 DM3组 BUN、SCr较NC组升高(P<0.01);DM1、DM2、DM3组与NC组比较,tb、T1/2延长(P<0.01),C20增高(P<0.01)。结论肾动态显像能够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变化并了解肾功能受损程度,为临床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肾病(DN)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态显像 2型糖尿病 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SA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分析
8
作者 努尔比亚·乌买尔 郝晨光 +1 位作者 韩登峰 张小宁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6期23-23,共1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糖尿病组,其中男64例,女44例,选取同期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非糖尿病组,其中男65例...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糖尿病组,其中男64例,女44例,选取同期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非糖尿病组,其中男65例,女43例,对两组DSA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膨大部狭窄率、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率、颈内动脉主干部狭窄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密切相关,但与狭窄部位相关性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
下载PDF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影响的比较
9
作者 喻慧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4期56-56,共1页
目的: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影响的比较。方法从2013年09月01日~2014年07月01日在我院住院的149例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服用辛伐他汀10~40mg或者氟伐他汀10~40mg3个月,比较两组间血... 目的: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影响的比较。方法从2013年09月01日~2014年07月01日在我院住院的149例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服用辛伐他汀10~40mg或者氟伐他汀10~40mg3个月,比较两组间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氟伐他汀效果更佳(P>0.05),而两组在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氟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脂 辛伐他汀 氟伐他汀
下载PDF
硫锌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研究
10
作者 全秋平 李梅 +2 位作者 陈健中 肖静 张子月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123-123,共1页
目的探讨硫锌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硫锌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锌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锌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锌酸 依帕司他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短期饮食、运动跟踪指导临床观察
11
作者 罗长青 刘珊 +2 位作者 张响华 李玉萍 王晓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3期557-557,共1页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短期饮食、运动跟踪指导,观察其日后自我管理血糖的能力。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均无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短期饮食、运动跟踪指导,观察其日后自我管理血糖的能力。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均无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短期饮食、运动跟踪指导的患者2月后FPG、2hPPG、HbA1c较未接受指导者显著降低(P<0.01)。结论短期饮食、运动跟踪指导能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日后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短期饮食 运动跟踪指导
下载PDF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早期血浆SERPING1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雯 张佳俐 夏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检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早期血浆中C1酯酶抑制物(SERPING1)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LADA组患者SERPING1水平,并与1型糖尿病(T1DM)组、2型糖尿病(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SERPING1与... 目的:检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早期血浆中C1酯酶抑制物(SERPING1)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LADA组患者SERPING1水平,并与1型糖尿病(T1DM)组、2型糖尿病(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SERPING1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C肽(FCP)、餐后2 hC肽(2hCP)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SERPING1早期预测LADA的效果。结果 LADA组血浆SERPING1水平(325.00±177;72.70)明显高于T2DM组(296.45±177;71.20)和正常对照组(292.04±177;5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ERPING1与FCP呈负相关(rs=-0.680),与HbA1c、FPG、2 hPG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50、0.547、0.476,P<0.05),与年龄、病程、2 hCP等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FCP可进入回归方程(P<0.05),是血浆SERPING1的主要影响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3(P<0.05),95%CI为0.514~0.712。SERPING1早期预测LADA的最佳临界值为289.71 mg/L,灵敏度69%,特异度48%。结论 SERPING1结合其他指标可能成为早期预测LADA的有效指标,帮助临床早期鉴别LADA与T2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2 ROC曲线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C1酯酶抑制物
下载PDF
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晋成岗 李淑平 张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的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探讨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糖尿病神经内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症...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的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探讨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糖尿病神经内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症状恢复时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均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小于9%的患者,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不安腿综合征恢复慢。结论糖尿病继发不安腿综合征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积极控制血糖达标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不安腿综合征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不安腿综合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肠促胰素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风险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一文 梁颖慧 王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肠促胰素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风险。方法:收集近来国内外相关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肠促胰岛素类药物的血糖控制及减轻体重疗效不劣于其他降糖药物,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故其问世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相关流行病学... 目的:总结分析肠促胰素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风险。方法:收集近来国内外相关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肠促胰岛素类药物的血糖控制及减轻体重疗效不劣于其他降糖药物,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故其问世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提示应用该类药物存在胰腺病变及促进肿瘤发生的潜在风险,其药物安全性备受关注,为正确评价药物安全性需进一步完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促胰岛素类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