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秦岭白龙江地区志留系迭部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原位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俞胜 贾轩 +3 位作者 姚皓骞 徐磊 赵斌斌 贾新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5-261,共17页
白龙江地区志留系迭部组浅变质碎屑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示其物源主要来自上地壳长英质岩浆岩,源区与活动大陆边缘背景密切有关。迭部组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显示年龄值跨度较大,最小年龄为440 Ma,指示其沉积时代不早于早志留... 白龙江地区志留系迭部组浅变质碎屑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示其物源主要来自上地壳长英质岩浆岩,源区与活动大陆边缘背景密切有关。迭部组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显示年龄值跨度较大,最小年龄为440 Ma,指示其沉积时代不早于早志留世,结合区域化石资料限定迭部组为早志留世。碎屑锆石U–Pb年龄可分出440~680 Ma、798~876 Ma、1012~1291 Ma、1590~1990 Ma、2113~2455 Ma等5个峰值年龄区间,显示区内沉积物源具有多源多时代地质体的贡献特征。其中,最高峰值440~680 Ma(占总有效数据76.9%)的年龄谱图与北秦岭微地块吻合度高,显示迭部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微地块,而其他组少量峰值碎屑锆石年龄则显示南秦岭微地块、扬子地块,北祁连东段可能参与了部分物源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部组 地球化学 碎屑锆石 u–pb年代学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部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刘昊 崔军平 +2 位作者 金玮 成科璋 刘静静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8,共13页
笔者对松辽盆地东部与张广才岭西部含黑云母花岗岩进行LA–ICP–MS测年和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究其成岩时代与成岩环境。样品锆石振荡生长环带明显,Th/U值较大,揭示其属于岩浆成因。锆石U–Pb测年测得年龄分别为(179.3±1.5... 笔者对松辽盆地东部与张广才岭西部含黑云母花岗岩进行LA–ICP–MS测年和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究其成岩时代与成岩环境。样品锆石振荡生长环带明显,Th/U值较大,揭示其属于岩浆成因。锆石U–Pb测年测得年龄分别为(179.3±1.5)Ma和(177.5±1.4)Ma,属于早侏罗世末期。轻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重稀土元素无明显分馏,Eu、Ce元素具有正异常。样品形成于板块俯冲聚敛环境。该地区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控于部分熔融作用,岩脉有地壳和地幔双重性,可能有地幔混染现象。通过统计大兴安岭、松辽盆地与张广才岭花岗岩年龄,发现张广才岭处花岗岩形成时期早于松辽盆地花岗岩形成时期,进一步验证前人推测古太平洋板块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发生双俯冲+拆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花岗岩 u–pb年代学 构造背景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