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端外包U形钢板RC梁-CFST柱穿筋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阚吉平 李振宝 +1 位作者 马华 刘亚双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80-785,共6页
在钢筋混凝土(RC)梁-钢管混凝土(CFST)柱穿筋连接节点的梁端采用外包U形钢板+栓钉传递界面剪力,节点受力明确性能优越。本文通过建立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U形钢板+栓钉连接的RC梁-CFST柱节点试件(SUJD)数值模拟模型,并在梁端损伤状况、滞... 在钢筋混凝土(RC)梁-钢管混凝土(CFST)柱穿筋连接节点的梁端采用外包U形钢板+栓钉传递界面剪力,节点受力明确性能优越。本文通过建立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U形钢板+栓钉连接的RC梁-CFST柱节点试件(SUJD)数值模拟模型,并在梁端损伤状况、滞回曲线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的基础上,进行了U形钢板长度L_(u)、U形钢板与混凝土间是否设置栓钉、RC梁配筋率ρ_(s)的变化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U形钢板的存在对混凝土具有一定约束作用,并使梁端塑性铰区域外移,梁破坏荷载相应增大;当U形钢板上不设置栓钉时,对于混凝土约束作用减弱,耗能能力降低,梁端塑性铰区域内移;适筋范围内RC梁配筋率ρ_(s)增加可以相应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和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梁-CFST柱穿筋节点 外包u形钢板连接 低周往复荷载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约束U形钢板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杜红凯 韩淼 闫维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58-163,共6页
U形钢板受推拉反复作用时可以作为阻尼器使用,受单推作用时可以作为限位器使用,其两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结构构件的平面外约束,使其只在半圆弧段发生变形。为研究这种两臂受到约束的U形钢板的性能,采用软钢制作9种不同的U形钢板,完... U形钢板受推拉反复作用时可以作为阻尼器使用,受单推作用时可以作为限位器使用,其两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结构构件的平面外约束,使其只在半圆弧段发生变形。为研究这种两臂受到约束的U形钢板的性能,采用软钢制作9种不同的U形钢板,完成推拉反复和单推试验,总结U形钢板作为阻尼器和限位器的性能;提出3种计算方法,即修正系数法、图表法和有限元模拟法。对于修正系数法,通过对理论公式的推导和试验数据的回归,给出相关的修正系数;对于图表法,给出该方法的理论依据,并将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对于有限元模拟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模拟结果和试验值。3种方法各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相互校核、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钢板 力学性能 ABAQuS数值模拟 阻尼器 限位器
原文传递
自复位U形钢板耗能支撑设计与滞回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贾俊峰 赵凌云 +3 位作者 白玉磊 周述美 刘钊 李茂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4-761,共8页
为控制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残余变形,提出了一种自复位U形钢板耗能支撑,采用组合碟簧作为复位系统提供复位能力,将U形钢板作为耗能系统提供耗能能力.在耗能系统和复位系统的双线性弹性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支撑恢复力模型,并对支撑进行数值模... 为控制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残余变形,提出了一种自复位U形钢板耗能支撑,采用组合碟簧作为复位系统提供复位能力,将U形钢板作为耗能系统提供耗能能力.在耗能系统和复位系统的双线性弹性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支撑恢复力模型,并对支撑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对支撑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复位U形钢板耗能支撑具有稳定的耗能能力和良好的自复位能力,且耗能能力随U形钢板宽度的增加而增强,复位能力随组合碟簧初始预压力的增大而增强,建议将组合碟簧的预压力取值为大于耗能系统的屈服强度且小于耗能系统的极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耗能支撑 u形钢板 碟簧 恢复力模型 滞回性能
下载PDF
U形钢板组合下肋空腹夹层板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莉 胡岚 张华刚 《建筑设计管理》 2009年第6期27-29,26,共4页
采用8节点弹性块体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一建筑平面为12m×12m的U形钢板组合下肋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分析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内力特点,讨论了U形钢板组合下肋空腹夹层板的承载力设计问题,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u形钢板 组合下肋 空腹夹层板 有限元分析 静力性能
下载PDF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拼接节点受拉试验研究
5
作者 严仁章 黄中河 +3 位作者 闫春玲 孙涛 万里源 王其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3-987,共15页
空腹夹层板结构的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梁采用装配化施工时,将拼接节点设置于跨中位置具有受力明确、施工方便的优点,但拼接节点处的较大拉力也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薄弱区域.为研究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梁拼接节点的力学性能,设计了5... 空腹夹层板结构的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梁采用装配化施工时,将拼接节点设置于跨中位置具有受力明确、施工方便的优点,但拼接节点处的较大拉力也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薄弱区域.为研究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梁拼接节点的力学性能,设计了5组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拼接节点足尺试验模型,开展了拉力荷载下的静载试验,通过与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拼接节点在拉力作用下的内力分布规律与破坏模式,揭示了栓钉布置形式、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等因素对拼接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U形钢板-混凝土拼接节点约71%荷载由U形钢板承担,29%荷载由纵向钢筋承担,且拉力作用下节点内力沿试件长度方向分布并不均匀;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组合梁拼接节点的混凝土将发生劈裂破坏,U形钢板最大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的95%以上,并与混凝土发生剥离.此外,通过对比分析5组试件的试验结果以及有限元参数化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栓钉数量的增加,节点极限承载力提高4%~8%,且U形钢板底板应力随栓钉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增大面筋直径可减小U形钢板的应力,但减小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梁 拼接节点 试验研究
下载PDF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帮 申波 +4 位作者 马克俭 王泽曦 赵庆阳 张晓辉 吴俊杨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具有自重较轻、受力合理等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通过提出新的建模分析方法,分析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的抗震性能,同时与现有空腹夹层板的规程方法进行...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具有自重较轻、受力合理等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通过提出新的建模分析方法,分析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的抗震性能,同时与现有空腹夹层板的规程方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建模分析的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建模的优势,探究竖向地震对空腹夹层板抗震的影响,也说明了空腹夹层板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钢板 组合结构 空腹夹层板 竖向地震作用 多遇地震
下载PDF
锚焊U形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钱威 杨锋 +1 位作者 王培成 周健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6-92,共7页
设计了3根锚焊U形钢板加固的混凝土梁试件,并进行了四点弯曲加载试验,获得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钢板和混凝土界面滑移情况以及各材料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发展情况,分析了加固梁的受力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配筋率、... 设计了3根锚焊U形钢板加固的混凝土梁试件,并进行了四点弯曲加载试验,获得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钢板和混凝土界面滑移情况以及各材料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发展情况,分析了加固梁的受力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配筋率、抗剪螺栓间距、抗屈曲螺栓数量和钢板厚度对加固梁性能的影响特征和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锚焊U形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属于延性的弯曲破坏,且整体性良好。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配筋率越高的构件,加固效果越差;增加翼缘抗剪螺栓间距、梁底抗剪螺栓间距和腹板抗屈曲螺栓数量可以限制钢板的滑移和屈曲失稳,一定范围内能增加梁的极限承载力;加固钢板越厚,加固梁的刚度和承载力越大,并且钢板厚度的不同对梁的屈服变形和极限变形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焊u形钢板 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四点弯曲试验 抗弯性能
下载PDF
U形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舒适度实测与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岚 马克俭 +2 位作者 易伟建 李正农 金玉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75,共6页
大跨度楼盖结构人员舒适度控制指标为竖向振动频率及竖向振动加速度。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体中心B区的57 m×39 m+57 m×36 m双跨多层(地下1层、地上3层)工程为例,利用环境激励,采用频域法模态拟合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现场竖向... 大跨度楼盖结构人员舒适度控制指标为竖向振动频率及竖向振动加速度。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体中心B区的57 m×39 m+57 m×36 m双跨多层(地下1层、地上3层)工程为例,利用环境激励,采用频域法模态拟合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现场竖向振动模态测试,获得了该楼盖结构前4阶竖向自振频率、振型及竖向加速度,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楼盖竖向1阶振动频率的有限元分析和测试结果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楼盖竖向峰值加速度实测结果满足小于0.005g的要求,不会引起人体的不舒适;有限元方法计算频率比实测结果偏高,是因约束条件不同所致,故设计中需要考虑楼盖与柱的刚性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夹层楼盖 现场实测 有限元分析 舒适度
原文传递
薄壁U形钢板加固受火后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徐玉野 郑顺盈 +1 位作者 董毓利 罗漪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6,共9页
采用外套薄壁U形钢板、内灌无收缩灌浆料加固受火后钢筋混凝土梁,该加固技术能有效避免灌浆材料脱落,具有长效的加固功能。为验证该加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14根混凝土梁的静载试验,研究了U形钢板厚度和受火时间对加固RC梁受弯性能的影... 采用外套薄壁U形钢板、内灌无收缩灌浆料加固受火后钢筋混凝土梁,该加固技术能有效避免灌浆材料脱落,具有长效的加固功能。为验证该加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14根混凝土梁的静载试验,研究了U形钢板厚度和受火时间对加固RC梁受弯性能的影响,以及U形钢板厚度和剪跨比对加固RC梁受剪性能的影响。借鉴常温下组合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薄壁U形钢板加固受火后RC梁受弯和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受火1.0、1.5 h后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分别降低了9.4%、10.4%,剪跨比为1.74、2.58的混凝土梁受火1.5 h后受剪承载力分别降低了19.5%、10.6%。薄壁U形钢板加固受火后RC梁的受弯、受剪承载力相比未受火RC梁分别提高了127.4%~151.7%、21.3%~56.7%。在薄壁U形钢板内侧和上翼缘焊接角钢形成的内隔环能保证薄壁U形钢板和混凝土共同工作,加固后试件可作为完全剪切连接的组合梁。加固试件发生受弯破坏时内隔环承受的纵向剪力较大,而发生受剪破坏时内隔环承受的纵向剪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薄壁u形钢板 加固 火灾后 静力试验 受力性能
原文传递
锚贴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RC梁的抗弯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金辉 徐岳 +1 位作者 姜凤华 程嘉稀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214,共9页
为了研究锚贴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设计5根加固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抗弯试验。试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有无加载历史、钢板纵向加固长度、钢板厚度和螺杆间距。加载仪器采用1 000kN梁柱加载系统,应变采集使用静... 为了研究锚贴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设计5根加固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抗弯试验。试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有无加载历史、钢板纵向加固长度、钢板厚度和螺杆间距。加载仪器采用1 000kN梁柱加载系统,应变采集使用静态应变分析系统,挠度采用机电百分表测量。试验过程中,观测记录试验梁在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跨中挠度、加固部分与原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基于平截面假定,推导试验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比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加固的对比梁相比,锚贴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后的试验梁其开裂弯矩提高近50%,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约1倍;钢板纵向加固长度对梁的整体刚度有显著的影响,加固范围越大刚度提升越显著;加固范围应充分考虑加固部分截断处截面的抗剪能力,避免使试件从塑性弯曲破坏模式变成脆性剪切破坏模式;对比螺杆间距15cm与30cm试验梁的结果发现,只要符合构造要求的螺杆间距对试件的承载能力影响很小,但对裂缝开展有一定的影响,螺杆间距越密其裂缝开展明显变小;随着加固钢板面积增大,抗弯承载力也随之提高。针对加固后适筋破坏的RC梁,推导了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计算出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相对差值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锚贴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 试验研究 极限抗弯承载力
原文传递
U形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胡岚 马克俭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69,共9页
提出一种多层大跨度结构体系——U形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该结构体系由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钢筋混凝土上肋和上下肋间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剪力键形成的需考虑夹芯层剪切变形的空间楼盖。介绍了该楼盖结构体系... 提出一种多层大跨度结构体系——U形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该结构体系由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钢筋混凝土上肋和上下肋间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剪力键形成的需考虑夹芯层剪切变形的空间楼盖。介绍了该楼盖结构体系的简化计算模型、弹性连续化理论分析方法和实用分析方法,通过仿真模型试验及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弹性连续化理论分析方法与实用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由上、下表层薄膜刚度和具有一定抗剪刚度的剪力键夹芯层组成的U形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简化计算模型进行弹性连续化理论分析,其分析结果与仿真模型试验结果基本相符,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5%;按等强和等刚度原则将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折算成钢筋混凝土实腹梁的实用分析方法,其计算结果与仿真模型试验结果基本相符,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4%。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体中心B区57 m×39 m+57 m×36 m双跨多层(地下1层、地上3层)工程为算例,并与原位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说明U形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安全可靠,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楼盖结构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 高强螺栓连接
原文传递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两种分析设计方法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帮 李梦 +6 位作者 谢成吉 王泽曦 申波 马克俭 赵庆阳 张晓辉 吴俊杨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74-78,共5页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在多层大跨度结构中优势明显,实际应用也较多,目前的设计主要根据现有地方规程中的实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但该方法尚未考虑局部弯矩等因素。鉴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分析设计计算方法即夹芯层计算方法...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在多层大跨度结构中优势明显,实际应用也较多,目前的设计主要根据现有地方规程中的实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但该方法尚未考虑局部弯矩等因素。鉴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分析设计计算方法即夹芯层计算方法,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同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利用MIDAS/Gen软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指出应用现有实用计算方法进行设计计算,其结果安全、可靠,在结构跨度较小时实用价值较高;夹芯层计算方法更适合于大跨度空腹夹层板的设计计算,在节省材料的同时,更能充分发挥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钢板 空腹夹层板 夹芯层计算方法 大跨度
原文传递
“U”形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宏 罗长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2期1573-1574,共2页
目的:探讨“U”形钢板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3例不同情况下的肱骨干骨折运用“U”形钢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13例肩肘关节活动度均为优,4~13周骨折达临床愈合,有桡神经损伤者功能恢复良好,无钢板、螺钉折弯断... 目的:探讨“U”形钢板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3例不同情况下的肱骨干骨折运用“U”形钢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13例肩肘关节活动度均为优,4~13周骨折达临床愈合,有桡神经损伤者功能恢复良好,无钢板、螺钉折弯断裂及再骨折。结论:“U”形钢板的长度及外形较小,手术创伤小,结构简单,固定强度大,关节功能锻炼早,愈合时间短,是一种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理想肱骨接骨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钢板内固定 u钢板 接骨板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双U形金属阻尼器抗震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扬 许卫晓 +2 位作者 杨伟松 于德湖 张纪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685-7694,共10页
为解决双U形金属阻尼器应力集中及初始刚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两组增设不同形式钢板的优化方案。首先介绍了U形钢板的力学性能,设计了3个参数不同的U形钢板并进行了模拟验证。进而对两组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不同优化方案对双U形... 为解决双U形金属阻尼器应力集中及初始刚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两组增设不同形式钢板的优化方案。首先介绍了U形钢板的力学性能,设计了3个参数不同的U形钢板并进行了模拟验证。进而对两组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不同优化方案对双U形金属阻尼器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应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阻尼器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能力,应力分布得到有效改善,初始刚度明显提高。尤其以增设大矩形钢板优化的阻尼器在分阶段屈服方面性能更为突出,参数设计更加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阻尼器 u形钢板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优化分析
下载PDF
考虑钢板剥离影响的加固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鲍安红 殷学纲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3-617,681,共5页
通过对U形钢板的作用分析,提出钢板剥离对U形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有影响,对规范中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式,应引入考虑钢板剥离影响的修正系数K,系数K是关于粘贴强度的函数。通过两组共14个粘贴U形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的... 通过对U形钢板的作用分析,提出钢板剥离对U形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有影响,对规范中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式,应引入考虑钢板剥离影响的修正系数K,系数K是关于粘贴强度的函数。通过两组共14个粘贴U形钢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的数值仿真,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数值拟合,推导了系数K的具体计算式,提出了考虑钢板剥离影响的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式。最后通过4根梁实体模型的剪切破坏试验,验证了所提出计算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钢板 钢板剥离 数值仿真 抗剪承载力
下载PDF
钢板桩插打施工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志福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6-218,227,共4页
由于钢板桩施工工艺复杂,插打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存在着大量质量通病。在分析钢板桩插打施工中常见的几种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提出预防和纠正轴线位置偏差、桩顶高程偏差、法向倾斜等质量通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钢板 u形钢板 Z钢板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双线船闸对拉钢板桩结构受力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锋 张雪玉 +1 位作者 黄周泉 王爽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111,共6页
以新夏港双线船闸工程为例,利用ABAQUS建立船闸闸室和周围土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根据施工期原型观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基于观测数据和数值分析,探讨在施工过程中单锚板桩和对拉板桩的受力特性。研究了两种不同板桩结构随着闸室土体开... 以新夏港双线船闸工程为例,利用ABAQUS建立船闸闸室和周围土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根据施工期原型观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基于观测数据和数值分析,探讨在施工过程中单锚板桩和对拉板桩的受力特性。研究了两种不同板桩结构随着闸室土体开挖的内力与变形规律以及板桩墙两侧土压力分布等问题。结果表明:施工期内,两侧单锚板桩变形基本一致,中间对拉钢板桩变形基本一致,整体性良好;闸室单侧开挖时,开挖侧对拉板桩的工作状态与单锚板桩相同;后排板桩发挥锚碇作用,其水平位移、土压力均随着土体深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钢板 对拉板桩 双线船闸 原型观测
下载PDF
孟加拉Meghnaghat电厂取水口钢板桩翼墙设计
18
作者 郭强 谢贞金 王朝江 《海河水利》 2016年第1期63-65,68,共4页
孟加拉Meghnaghat电厂取排水工程取水口翼墙采用锚式钢板桩支挡结构,直接打入河堤岸坡中作为取水口侧墙,解决了高地下水位砂质地基开挖困难的问题。以工程设计为基础,介绍了钢板桩结构翼墙的设计方法,通过此工程的设计,为其他类似工程... 孟加拉Meghnaghat电厂取排水工程取水口翼墙采用锚式钢板桩支挡结构,直接打入河堤岸坡中作为取水口侧墙,解决了高地下水位砂质地基开挖困难的问题。以工程设计为基础,介绍了钢板桩结构翼墙的设计方法,通过此工程的设计,为其他类似工程挡墙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桩翼墙 u形钢板 锚固桩
下载PDF
混合强度U形肋加劲钢板受压稳定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秋 翟战胜 陈宝春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63,共10页
混合强度U形肋加劲钢板是由U形肋和被加劲板采用不同强度组合而成的,用作桥面板,可充分发挥钢材的使用效率、降低工程造价。按不同结构尺寸和不同强度组合的U形肋与被加劲板,设计制作了9个混合强度U形肋加劲钢板试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 混合强度U形肋加劲钢板是由U形肋和被加劲板采用不同强度组合而成的,用作桥面板,可充分发挥钢材的使用效率、降低工程造价。按不同结构尺寸和不同强度组合的U形肋与被加劲板,设计制作了9个混合强度U形肋加劲钢板试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试验得到了这些U形肋加劲钢板试件的破坏模式、稳定承载力以及荷载位移曲线。将试验试件截面的低强钢部分等效为具有初始压应力的等强钢构件,并考虑试件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分析了该加劲钢板失稳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试件整体失稳有被加劲板受弯失稳和U形肋受弯失稳两种,局部屈曲或材料屈服可发生在U形肋的翼缘、U形肋的腹板和被加劲的钢板中。试件两端的转动装置是否被约束对试验结果也有较大影响,有约束情况下,在试件端部附近的U形肋会发生局部屈曲破坏;无约束的情况下,在试件中部区域的加劲肋会发生局部屈曲破坏或试件整体发生弯曲破坏。对于发生整体失稳破坏的试件,结构具有较大的延性,平均应力峰值变化较大;而发生局部失稳破坏的试件,结构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其平均应力峰值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板 u肋加劲钢板 静力试验 受压稳定 混合强度
原文传递
大跨度多层体育馆U形钢-组合空腹楼盖模板支撑体系卸载过程监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维成 王兆敏 +3 位作者 于岩磊 刘伟 沈少柏 马克俭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87,共6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馆采用U形钢-混凝土螺栓连接组合空腹楼盖,对于这种新型大跨度承重楼盖,卸载成为本工程的关键,有必要对结构受力和变形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卸载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该楼盖网格分布的特点,采用走梅花桩式卸载方案,主...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馆采用U形钢-混凝土螺栓连接组合空腹楼盖,对于这种新型大跨度承重楼盖,卸载成为本工程的关键,有必要对结构受力和变形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卸载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该楼盖网格分布的特点,采用走梅花桩式卸载方案,主要监测逐步卸载过程中楼盖的挠度变形和下肋U形钢板的应力。监测结果表明:卸载过程中及完全卸载后楼盖的受力和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下肋螺栓连接节点两侧U形钢板不会出现相对位移;验证了U形钢组合空腹夹层板结构的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的正确性与可靠性;验证了楼盖临时支撑系统卸载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空腹夹层板 u形钢板 卸载 有限元分析 挠度 应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