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疗效分析
1
作者 曹蓉 柴圆圆 钱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评价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针对尿布区域溃疡性血管瘤患者,溃疡创面采用PDL治疗,光斑直径7 mm,脉宽1.5 ms,能量密度7~9 J/cm^(2),每周重复治疗1次。非溃疡部分采用PD... 目的:评价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针对尿布区域溃疡性血管瘤患者,溃疡创面采用PDL治疗,光斑直径7 mm,脉宽1.5 ms,能量密度7~9 J/cm^(2),每周重复治疗1次。非溃疡部分采用PDL和1064 nm Nd:YAG激光模式联合治疗。激光参数如下,PDL采用7 mm光斑,脉宽6 ms,能量密度12 J/cm^(2),Nd:YAG脉宽45 ms,能量密度30~40 J/cm^(2),每两周进行1次。结果:共治疗32例患者,溃疡面治疗1周后,有9例患者开始愈合,治疗2周后进行随访,有28例患者溃疡面逐渐愈合。非溃疡处皮损经2~6次治疗后,29例患者皮疹消退60%以上。3例溃疡面较大者出现明显瘢痕。结论: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血管瘤 尿布区 婴儿 595 nm PDL 1064 nm Nd:YAG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足患者溃疡面积、血管内径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叶铁良 雷小蕾 +1 位作者 张帅虎 刘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D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足部溃疡面积、血管内径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2例D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两...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D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足部溃疡面积、血管内径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2例D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足部溃疡愈合情况(溃疡面积、创面氧分压、创面pH)、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0.43%,P<0.05);两组溃疡面积、创面pH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面氧分压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PI水平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I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SOD水平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DA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DF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缩小足部溃疡面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前列地尔 依帕司他 溃疡面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在糖尿病足溃疡病人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环环 唐莉莉 +1 位作者 刘倩倩 朱蓓蓓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在糖尿病足溃疡(DFU)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28例DFU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下...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在糖尿病足溃疡(DFU)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28例DFU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观察组实施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溃疡面积、溃疡深度、踝肱指数、下肢动脉血流量(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溃疡面积及溃疡深度均低于干预前,踝肱指数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溃疡面积及深度低于对照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两组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联合下肢非负重运动可促进DFU病情恢复,维持下肢动脉血流,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中医综合护理 下肢非负重运动 溃疡面积 下肢动脉血流量 护理
下载PDF
Anti-ulcer activity of Ficus religiosa leaf ethanolic extract 被引量:1
4
作者 Marslin Gregory B. Divya +3 位作者 Revina Ann Mary M. M. Hipolith Viji V. K. Kalaichelvan V. Palanivel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7期554-556,共3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nti-ulcer activity and acute toxicity ofFicus religiosa(F. religiosa)leaf ethanolic extract in animal models.Methods:Anti-ulcer activity ofF. religiosaethanolicextract(250 and 500 mg/kg body...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nti-ulcer activity and acute toxicity ofFicus religiosa(F. religiosa)leaf ethanolic extract in animal models.Methods:Anti-ulcer activity ofF. religiosaethanolicextract(250 and 500 mg/kg body weight) was studied on stress induced ulcer animal models.Ranitidine was used as standard. The anti-ulcer activity ofF. religiosawas evaluated with thehelp of ulcer area and histopatholgical examination. Preliminary phyto-chemical screeningand acute toxicity studies ofF. religiosaalso carried out.Results:Results showed that theextract treatments prevented ulcer area and gastric secre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Administration of 2000 mg/kg extract did not show any acute toxicity in albino mice. Preliminaryphytochemical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presence of flavonoids in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F. religiosa.Conclusions:The extract is non-toxic even at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The anti-ulceractivity is probab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flavan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CUS religiosa FLAVONOIDS Ethanolic EXTRACT ulcer area Ranitidne
下载PDF
静脉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生肌散湿敷治疗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奏英 陈青微 +1 位作者 张胜娟 陈玉叶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5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究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使用中药生肌散湿敷与腔内射频联合治疗对其溃疡面积、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笔者医院行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使用中药生肌散湿敷与腔内射频联合治疗对其溃疡面积、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笔者医院行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腔内射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添加中药生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溃疡面积、炎性指标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口诉言词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s,VR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溃疡面积、VR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中药生肌散湿敷联合腔内射频治疗可加快患者溃疡面积恢复,改善炎性反应及机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生肌散 腔内射频 下肢静脉性溃疡 溃疡面积 炎性指标
下载PDF
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应用
6
作者 赵蓓 胡燕 何琴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索分析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目的探索分析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换药护理,观察组采用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创面治疗疗效、疼痛程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变化的时间、组间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第14、28 d的创面面积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第28 d的创面面积均低于治疗后第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4、28 d的创面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对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能够加快伤口的愈合、缩小创面面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疼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下肢静脉溃疡 创面面积 疼痛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王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应用己酮可可碱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应用己酮可可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足溃疡面面积、血浆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病足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足溃疡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足,可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缩小病足溃疡面面积,降低血浆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病足 己酮可可碱 血浆黏度 溃疡面积
下载PDF
红外线照射结合黄芪注射液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刍议
8
作者 冯华卿 任雪松 张靓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5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探讨红外线照射结合黄芪注射液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3月在吉林化工医院治疗的11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治疗对象。按患者入院治疗顺序编号,根据编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患... 目的 探讨红外线照射结合黄芪注射液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3月在吉林化工医院治疗的11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治疗对象。按患者入院治疗顺序编号,根据编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基础治疗,对照组增加远红外线照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创面渗出评分、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和治疗总有效率等方面。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足部溃疡面积为(1.92±0.28)cm^(2),小于对照组的(2.63±0.3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渗出积分为(0.62±0.19)分,小于对照组的(0.93±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为(29.53±3.95)cm/s,大于对照组的(26.07±3.9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0.05)。结论 红外线照射结合黄芪注射液外敷,有效改善了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照射 黄芪注射液 糖尿病足 溃疡面积 创面渗出积分 足背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红外线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
9
作者 吴雪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105-109,115,共6页
目的分析红外线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卧床患者32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卧床患者PI发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红外线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卧床患者32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卧床患者PI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预测卧床患者PI发生的价值。结果纳入的320例患者中,3例治疗过程中转院,2例在入院48 h内死亡,均按病例脱落处理,其余315例患者中,43例出现PI的患者纳入PI组,272例皮肤完好、未出现PI的患者纳入对照组。PI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骶尾部皮肤温度和Brade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大是卧床患者P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升高、骶尾部皮肤温度升高和Braden评分升高是卧床患者PI发生的保护性因素。ROC曲线显示,各因素联合预测卧床患者发生PI的诊断效能高于年龄、白蛋白、Braden评分和骶尾部皮肤温度,其中骶尾部皮服温度的最佳截点为36.13℃,此时敏感度为93.0%,特异度为96.3%。压疮分期越高,骶尾部皮肤温度越低。骶尾部温度预测卧床患者1期PI发生的最佳截点为36.33℃,此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60.3%。骶尾部温度预测卧床患者2期和3期PI发生的最佳截点温度为35.92℃,此时敏感度为96.9%,特异度为91.2%。骶尾部温度预测2期和3期PI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预测1期PI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入院时应用红外线测量骶尾部皮肤温度可有效预测卧床患者发生PI的风险,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压疮分期越高,预测价值越大。入院监测有助于发现高危患者,提前预防P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温度 卧床 压力性损伤 骶尾部 压疮分期
下载PDF
闽南大学生复发性口腔溃疡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韩春雯 张丽娜 邓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闽南在校大学生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和特点,探讨其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从中医体质角度为临床实践中的中医综合调护、高危易感人群的预防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漳州某高... 目的分析闽南在校大学生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和特点,探讨其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从中医体质角度为临床实践中的中医综合调护、高危易感人群的预防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漳州某高校闽南地区在校大学生991名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进行调查并当场收回,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ROU与各因素和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结果闽南地区在校大学生ROU的患病率为1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P<0.001)、经常食用甜食(P=0.001)、经常食用油腻食物(P=0.035)是ROU患者湿热体质的危险因素;家族史(P=0.004)、经常食用甜食(P=0.001)是ROU患者阴虚质的危险因素。结论闽南地区在校大学生ROU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主要与遗传因素、平时饮食、偏阴虚体质、偏湿热体质有关,通过改善体质、注意饮食可预防和减少ROU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大学生 口疮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体质
下载PDF
不同部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情况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徐铌 麦梨芳 +2 位作者 李永洁 严励 杨川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42例Wagner分级2~4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方法,收集入院首次临床检查资料,留取入院每次清创后足溃疡照片,比较治疗30d内不同部位的足溃疡创...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42例Wagner分级2~4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方法,收集入院首次临床检查资料,留取入院每次清创后足溃疡照片,比较治疗30d内不同部位的足溃疡创面缩小率。结果发生在足背、足踝、足弓、足趾、足前掌及足跟的Wagner分级为2级的溃疡创面缩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在足趾的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缩小率最小,足踝部及足背部溃疡创面缩小率较大。Wagner分级为2、3级的非受压组溃疡创面缩小率显著大于受压组(均P<0.01)。结论不同部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存在差异,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减压措施有利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溃疡 发生部位 溃疡面积 愈合 创面缩小率
下载PDF
富硒大麦苗对小鼠酒精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解卫海 王晓洁 +5 位作者 肖颜颜 蒋绍霞 于镯 侯兰梅 李楠 张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1-1326,共6页
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胃溃疡模型,考察了富硒大麦苗对酒精性胃溃疡的影响。分别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富硒大麦苗汁(0.1、0.5、1 g/mL),采用图像积分法、称质量法、记分法和分级法测量胃壁溃疡的面积与胃总面积的比值(简称溃疡面积比),并... 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胃溃疡模型,考察了富硒大麦苗对酒精性胃溃疡的影响。分别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富硒大麦苗汁(0.1、0.5、1 g/mL),采用图像积分法、称质量法、记分法和分级法测量胃壁溃疡的面积与胃总面积的比值(简称溃疡面积比),并对此比值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富硒大麦苗组能有效预防小鼠酒精性胃溃疡的发生(P<0.05),且抗溃疡的作用与富硒浓度成正比关系。结果提示,富硒大麦苗有明显的防治小鼠酒精性胃溃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大麦苗 胃溃疡 溃疡面积比 小鼠
下载PDF
紫朱软膏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晓 柳国斌 +2 位作者 张磊 闫少庆 王丽翔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紫朱软膏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紫朱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喷剂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换药治疗... 目的观察紫朱软膏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紫朱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喷剂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换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溃疡的面积与最大直径,以及溃疡愈合时间的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溃疡面积及最大直径缩小、缩短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3)试验期间,两组痊愈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朱软膏外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能显著改善疮面环境,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性溃疡 臁疮 紫朱软膏 溃疡面积 愈合时间 奚九一
原文传递
小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PU的效果及对血清、胃液EGF与胃黏膜EGFR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史振国 王学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5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接诊治疗的脾胃虚寒型PU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小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接诊治疗的脾胃虚寒型PU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建中汤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液EGF和胃黏膜EGFR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胃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及溃疡面积、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42%(61/66)和75.76%(50/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GF、胃液EGF、胃黏膜EGFR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溃疡面积减小、Hp根除率高、疾病复发率低(P<0.05)。结论小建中汤联合西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PU患者,Hp根除率高,复发率低,通过血清、胃液EGF的分泌,增强胃黏膜防御修复能力,调节胃黏膜EGFR的表达,加速溃疡黏膜再生和黏膜下组织结构的重建,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治疗该证候疾病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上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建中汤 脾胃虚寒型 消化性溃疡 复发率 溃疡面积
下载PDF
复合陇马陆片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彩云 滕宝霞 +1 位作者 刘玉玲 谢楠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复合陇马陆片对胃溃疡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陇马陆片组、枸橼酸铋钾组及复合陇马陆片低、中、高剂量组。按传统方法造模、给药,记录溃疡点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复合陇马陆片能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 目的观察复合陇马陆片对胃溃疡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陇马陆片组、枸橼酸铋钾组及复合陇马陆片低、中、高剂量组。按传统方法造模、给药,记录溃疡点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复合陇马陆片能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乙醇胃溃疡、利血平胃溃疡和大鼠幽门结扎溃疡的溃疡点数。结论复合陇马陆片有一定的防治胃溃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陇马陆片 胃溃疡 溃疡点数
下载PDF
小鼠实验性胃溃疡病理变化评定标准的量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洁 杨立红 梁建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709-1712,共4页
目的:利用实验性小鼠胃溃疡模型,研究胃溃疡病理变化评定标准量化的方法. 方法:本实验应用小鼠酒精性胃溃疡模型,采用图像积分法以及称质量法,使胃渍疡面积的测量达到量化, 可精确计算出胃溃疡面积与胃总面积比值(简称溃疡面积比),并对... 目的:利用实验性小鼠胃溃疡模型,研究胃溃疡病理变化评定标准量化的方法. 方法:本实验应用小鼠酒精性胃溃疡模型,采用图像积分法以及称质量法,使胃渍疡面积的测量达到量化, 可精确计算出胃溃疡面积与胃总面积比值(简称溃疡面积比),并对此比值进行统计分析,依此为标准对胃溃疡病理变化程度进行评定,并对图像积分法、称质量法、记分法及分级法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图像积分法、称质量法与记分法计量溃疡结果显示:每个分级组的记分指数,图像积分法、称质量法的溃疡面积比,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4级vs 2级vs 1级:84.0±27.8 vs 19.6±8.1 vs 4.0±1.0,P<0.05; 40.74±0.26%vs 4.22±0.01%vs 1.03±0.01%,P<0.05; 31.57±0.16%vs 4.36±0.02% vs 2.43±0.02%,P<0.05). 10倍镜下出血点数,无显著性差异;4级溃疡结果统计显示,每只小鼠用称质量法与图像积分法算出的溃疡面积比之差分别是38.02、0.69、4.89、7.41、1.26、2.76,除一只小鼠之外,其他的差值均较小,说明二者测量、计算结果基本相同;造模Ⅰ组与造模Ⅱ组造模结果比较显示:记分指数、分级数、10倍镜下出血点记数,均无显著差异.图像积分法与称质量法测算的溃疡面积比,均有显著差异(6.14±0.08%vs 27.64±0.31%,P<0.05:6.56±0.07% vs 21.22±0.21%,P<0.05). 结论:图像积分法、称质量法、记分法及分级法均可作为溃疡结果评定的指标.称质量法更适宜于4级以上连成片的出血面的测算,其结果较为准确,而图像积分法则对任何分级组都能准确的计量.图像积分法、称质量法灵敏度和精确度优于传统的分级法、记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胃溃疡 病理变化 评定标准 量化
下载PDF
解毒消痈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商小涓 李佃贵 +3 位作者 高绍芳 郭敏 张纨 崔建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观察解毒消痈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毒消痈方药大剂量组(大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中剂量组(中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小剂量组(小剂量组)和阳性对照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每... 目的观察解毒消痈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毒消痈方药大剂量组(大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中剂量组(中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小剂量组(小剂量组)和阳性对照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每组10只。以三硝基苯磺酸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后第3天,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予解毒消痈方药18.3 g/kg、9.2 g/kg、4.60 g/kg灌胃,SASP组予柳氮磺胺吡啶(0.5 g/kg)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每日以蒸馏水10 mL/kg灌胃,均连续10 d。每日观察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第11天分别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计数溃疡个数,测量溃疡总面积,并计算组织损伤积分,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炎症、水肿和充血程度(分级法)。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溃疡个数、溃疡总面积、组织损伤积分,光镜下肠黏膜组织炎症、水肿和充血程度(分级法)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大、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解毒消痈方药能显著改善造模大鼠症状,减少模型大鼠结肠溃疡个数和面积,改善结肠黏膜炎症和水肿等病理变化,对三硝基苯磺酸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消痈方药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个数 溃疡总面积
下载PDF
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在慢性皮肤溃疡面积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晋 王亮 +3 位作者 万燕 姚砺 唐洪泰 夏照帆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9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Burn Calc扫描系统在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测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慢性溃疡患者30例,分别采用无菌薄膜勾边法、NIH Image J方法和Burn Calc扫描方法对患者创面进行测量,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3种... 目的研究Burn Calc扫描系统在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测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慢性溃疡患者30例,分别采用无菌薄膜勾边法、NIH Image J方法和Burn Calc扫描方法对患者创面进行测量,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3种检测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显示3种方法测得创面面积无统计学差异(F=2.57,P=0.085);独立t检验分析B法与A法创面面积差值,无统计学差异(t=-0.728,P=0.472);独立t检验分析C法与A法创面面积差值,无统计学差异(t=2.010,P=0.054)。结论 Burn Calc扫描系统可以精确测量慢性皮肤溃疡创面面积,可作为临床评估慢性皮肤溃疡创面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扫描 无菌薄膜勾法 数码相机法 慢性溃疡面积测量
下载PDF
超声清创术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溃疡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梅 方朝晖 +1 位作者 程若东 乔露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116-119,共4页
目的 观察超声清创术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术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给予机械外科清创处理,... 目的 观察超声清创术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术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给予机械外科清创处理,4周后记录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创面面积为(1.86±0.61) cm~2,创面缩小率为(86.13±12.36)%,对照组创面面积为(4.53±0.87) cm~2,创面缩小率为(52.28±14.57)%。观察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分别为(6.42±1.82) mg/L、(0.21±0.16) ng/L,低于对照组的(12.38±2.46) mg/L和(0.35±0.3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清创术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Wagner 2、3级溃疡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清创术 中药足浴 Wagner分级 糖尿病足 溃疡面积 创面
下载PDF
维生素B_(12)联合绞股蓝煎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及疼痛评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宁 李东盼 +1 位作者 袁斌 冯莹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联合绞股蓝煎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口腔门诊已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贝复济局部喷...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2)联合绞股蓝煎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口腔门诊已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贝复济局部喷于溃疡面,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_(12)片和绞股蓝煎剂联合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溃疡面积、疼痛评分、溃疡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D8+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12)联合绞股蓝煎剂能有效调节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对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绞股蓝煎剂 T淋巴细胞亚群 溃疡面积 疼痛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