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序贯法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形态及VEGF、Vimentin、CK12蛋白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潘丽贞 王英 +1 位作者 钟文亮 陈弦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序贯法中药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组织细胞角蛋白12(cytokeratin 12,C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雌性SD大鼠连续灌胃羟基脲8 d复制肾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序贯法中药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组织细胞角蛋白12(cytokeratin 12,C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雌性SD大鼠连续灌胃羟基脲8 d复制肾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造模成功后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补佳乐组灌胃补佳乐0.3 mg/kg。其余3组动情期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消癥合剂;动情前期、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养膜助孕包,连续给药3个动情周期,共15 d。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子宫内膜VEGF、Vimentin和CK12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和血管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和血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VEGF的表达量均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子宫内膜组织Vimentin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补佳乐组子宫内膜组织CK12的表达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或0.01)。结论:补肾活血序贯法中药可以增加肾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组织VEGF、Vimentin、CK1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序贯法 薄型子宫内膜 消癥合剂 养膜助孕包 补佳乐 VEGF vimentin CK 大鼠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5结合Vimentin蛋白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唐艳萍 李科志 +5 位作者 蔡政民 陶昊 唐嘉营 李学宇 李炎娟 曹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6-761,767,共7页
目的 筛选和验证与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结合的互作蛋白,同时研究FABP5与候选蛋白的调控关系,进一步探讨FABP5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沉淀联合串联质谱分析方法(IP-MS)筛选出与FABP5相互结合的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Co-... 目的 筛选和验证与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结合的互作蛋白,同时研究FABP5与候选蛋白的调控关系,进一步探讨FABP5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沉淀联合串联质谱分析方法(IP-MS)筛选出与FABP5相互结合的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从外源性和内源性层面验证FABP5与候选互作蛋白的结合关系;利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观察敲低FABP5对肝癌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影响;通过鬼笔环肽染色实验观察过表达FABP5对肝癌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 IP-MS鉴定出336个与FABP5相互结合的潜在靶蛋白,结合文献,挑选出5个与肿瘤相关的候选蛋白,分别为PRDX1、PRSS3、PKM、HSP90AA1和Vimentin蛋白。通过外源性和内源性Co-IP实验证实FABP5与Vimentin蛋白存在结合关系。敲低FABP5对肝癌细胞中Vimentin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作用,但可抑制Vimentin蛋白的表达,而过表达FABP5会影响肝癌细胞的骨架。结论 FABP5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FABP5结合调控Vimentin蛋白和影响细胞骨架重塑有关,有望成为抗肝癌的潜在靶点,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5 波纹蛋白 肝癌 质谱 互作蛋白
下载PDF
HOTTIP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06调节Vimentin基因的表达调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
3
作者 王晓玲 孟莉丹 +2 位作者 王学敏 张颖轩 张成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00-1207,共8页
目的:探究HOTTIP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06来调节Vimentin基因的表达调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生信分析TCGA数据库中肾透明细胞癌的差异表达miRNA、mRNA、lncRNA。利用miRcode数据库数据对lncRNA-miRNA的结合进行预测... 目的:探究HOTTIP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06来调节Vimentin基因的表达调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生信分析TCGA数据库中肾透明细胞癌的差异表达miRNA、mRNA、lncRNA。利用miRcode数据库数据对lncRNA-miRNA的结合进行预测,并对miRNA调控的靶基因进行预测。qRT-PCR检测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中HOTTIP、miR-506、Vimentin的表达,RNA pull-down实验检测miR-506和HOTTIP结合,RIP实验检测miR-506与HOTTIP和Vimentin的结合,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786-O细胞迁移能力。结果:HOTTIP在肾透明细胞癌中显著上调,并且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其靶miRNA miR-506在肾透明细胞癌中显著下调。miR-506的下游调控基因Viment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显著上调并且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HOTTIP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06来调节Vimentin基因的表达。干扰HOTTIP后,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而干扰HOTTIP的同时沉默miR-506或过表达Vimentin则能逆转干扰HOTTIP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HOTTIP很有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miR-506来调节Vimentin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TIP miR-506 vimentin 肾透明细胞癌 迁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安程程 马梦娇 +2 位作者 张超 吴琼 岳喜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 对乳腺癌穿刺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收集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2021年在本院甲乳病区治疗的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完... 目的 对乳腺癌穿刺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收集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2021年在本院甲乳病区治疗的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完成新辅助化疗疗程,且成功实施手术,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术前穿刺标本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术后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MP分级。结果 最终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并接受全程治疗的患者共96例,均为女性患者,其中E-Cadherin高表达42例,低表达54例;Vimentin高表达60例,低表达36例。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与初治时的相关病理资料密切相关(P<0.05),包括肿瘤的大小、HER-2表达、ki-67水平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没有出现转移。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分析显示,高表达的E-Cadherin且低表达的Vimentin的组别化疗疗效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不同分子分型的患者进行分析,显示HER-2阳性型的疗效好于三阴型,好于Luminal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在E-Cadherin高表达且vimentin低表达以及分子型HER-2阳性型的人群中,有着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新辅助化疗治疗前检测乳腺癌穿刺标本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能够成为NAC疗效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E-CADHERIN蛋白 vimentin蛋白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上调Vimentin蛋白表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5
作者 李东倩 叶海霞 +1 位作者 虞乐华 贾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2-1300,共9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focused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FLIPUS)通过机械效应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胰蛋白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提取C57BL/6J乳鼠膝关节原代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实验,IL-1β处理细胞模拟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focused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FLIPUS)通过机械效应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胰蛋白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提取C57BL/6J乳鼠膝关节原代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实验,IL-1β处理细胞模拟骨关节炎样软骨细胞损伤并进行验证,同时检测不同处理时间下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细胞分为Control组、IL-1β组和IL-1β+FLIPU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Vimentin的结构分布。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ol2α1、MMP13、Bcl-2、Vimentin及p-Tyr397表达。结果提取软骨细胞并模拟了骨关节炎样软骨细胞损伤模型。与Control组相比,随着IL-1β处理时间的延长,Col2α1、Vimentin、p-Tyr397、Bcl-2和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MMP13、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IL-1β组相比,IL-1β+FLIPUS组软骨细胞凋亡水平降低(P<0.001),MMP13表达下降(P<0.05);Col2α1(P<0.01)、Bcl-2、Vimentin及p-Tyr397表达上升(P<0.05);Vimentin排列分布发生重塑,荧光强度增加。结论FLIPUS上调软骨细胞Vimentin表达,促进FAK的Tyr397位点磷酸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 膝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凋亡 机械转导 vimentin FAK
原文传递
针刺对脑梗死大鼠骨骼肌vimentin、desmin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杨光至 刘梅芳 +6 位作者 施静 张如意 冯斯峰 徐连杰 赵晓庆 王敏 王嘉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70-75,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大鼠骨骼肌vimentin、desmin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对脑梗死偏瘫大鼠骨骼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头部穴位组)、B组(躯体穴位组)、C组(头部+躯体穴位组)、D组(模型组)、E组(...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大鼠骨骼肌vimentin、desmin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对脑梗死偏瘫大鼠骨骼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头部穴位组)、B组(躯体穴位组)、C组(头部+躯体穴位组)、D组(模型组)、E组(空白组),每组20只,组内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4、48 h组,每组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将成功建立的大鼠模型,随机二次分组,每组20只,正常喂养。A组:针刺大鼠的头部穴位:百会、风府;B组:针刺大鼠躯体穴位后会、环跳、前三里、阳陵泉、后三里。C组:针刺大鼠的百会、风府、后会、环跳、前三里、阳陵泉、后三里。以上三组均针刺一次,捻转1min,平补平泻,留针30min;D组:造模后不施加任何刺激;E组:空白对照不造模,正常喂养,以上2组不予针刺。按时相在规定的骨骼肌部位(前肢肌、腓肠肌)取材并标记,采用qRT-PCR检测,得出不同时相针刺后的vimentin、desminm的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实验中,所取骨骼肌部位vimentin及desmin的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在前肢肌vmentin的mRNA表达中,C组在0、24 h时表达量呈较明显上调趋势。在前肢肌及腓肠肌vimentin、前肢肌及腓肠肌desmin的mRNA表达中,B组表达量在0、24 h时均呈现明显上调。A组在前肢肌vimentin、前肢肌desmin、腓肠肌desmin的mRNA表达量中,在0、24、48 h均呈现上调。D组较A组、B组、C组的前肢肌vimentin、腓肠肌vimentin、前肢肌desmin、腓肠肌desmin的mRNA表达量在48 h时呈现明显上调。结论实验结果提示针刺改善脑梗死偏瘫骨骼肌肌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针刺对外周效应器的局部刺激,在改善局部功能的同时,引起中枢脑组织的修复,从而增强了外周效应器的康复,证实外周-中枢-外周的部分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针刺 骨骼肌 qRT-PCR检测 vimentin DESMIN
下载PDF
健脾补肾法对人结直肠癌裸鼠VEGF-C、VEGFR-3、E-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叶鑫 王梦涵 +3 位作者 袁婉婧 胡凡 曾宏亮 谢彪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11期39-42,52,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对人结直肠癌裸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E黏钙蛋白(E-cadherin)、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的影响。方法:16只裸鼠接种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构建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对人结直肠癌裸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E黏钙蛋白(E-cadherin)、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的影响。方法:16只裸鼠接种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构建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给予健脾补肾中药复方灌胃,两组均隔天给药1次,持续14 d。给药结束后,脱颈处死后剥离瘤体,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结果:16只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裸鼠均构建成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移植瘤组织中VEGFC、VEGFR-3、Vimentin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能下调人结直肠癌裸鼠中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和转移的VEGF-C、VEGFR-3表达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Vimentin表达,同时上调E-cadherin表达,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法 结直肠癌 VEGF-C VEGFR-3 E-CADHERIN vimentin
下载PDF
Vimentin a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diverse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被引量:1
8
作者 Kang-Zhen Chen Shu-Xian Liu +5 位作者 Yan-Wei Li Tao He Jie Zhao Tao Wang Xian-Xiu Qiu Hong-Fu W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969-975,共7页
Vimentin is a major type Ⅲ intermediate filament protein that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several basic cellular functions including cell migration, proliferation, and division. Although vimentin is a cytoplasmic protei... Vimentin is a major type Ⅲ intermediate filament protein that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several basic cellular functions including cell migration, proliferation, and division. Although vimentin is a cytoplasmic protein, it also exists in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at the cell surface.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vimentin may exert multiple physiological effects in different nervous system injuries and diseases. For example, the studies of vimentin in spinal cord injury and stroke mainly focus on the formation of reactive astrocytes. Reduced glial scar, increased axonal regeneration, and improved motor function have been noted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vimentin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knockout(GFAPVIM) mice. However, attenuated glial scar formation in post-stroke in GFAP–/– VIM–/– mice resulted in abnormal neuronal network restoration and worse neurological recovery. These opposite results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the multiple roles of glial scar in different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ditions. In addition, extracellular vimentin may be a neurotrophic factor that promotes axonal extension by interaction with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cell surface vimentin is a meningitis facilitator, acting as a receptor of multiple pathogenic bacteria, including E. coli K1,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group B streptococcus. Compared with wild type mice, VIMmice are less susceptible to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exhibit a re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suggesting that vimentin is necessary to induce the pathogenesis of meningitis. Recently published literature showed that vimentin serves as a double-edged sword in the nervous system, regulating axonal regrowth, myelination, apoptosis, and neuroinflammation.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vimentin in spinal cord injury, stroke, bacterial meningitis, gliomas, and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d to discuss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methods involving vimentin manipulation in improving axonal regeneration, alleviating infection, inhibiting brain tumor progression, and enhancing nerve myel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CYTES axonal regeneration bacterial meningitis glial scar GLIOMAS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spinal cord injury STROKE vimentin
下载PDF
益肾通癃汤对前列腺癌模型裸鼠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向时竹 刘德果 +3 位作者 赵姣 苏艺峰 林梦姣 陈其华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3期17-22,共6页
目的:探究益肾通癃汤对前列腺癌(PCa)皮下种植瘤模型裸鼠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前列腺癌PC-3细胞悬液建立PCa皮下种植瘤模型裸鼠,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通癃汤低剂量组、益肾通... 目的:探究益肾通癃汤对前列腺癌(PCa)皮下种植瘤模型裸鼠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前列腺癌PC-3细胞悬液建立PCa皮下种植瘤模型裸鼠,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通癃汤低剂量组、益肾通癃汤中剂量组、益肾通癃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2次/d,连续3周。给药结束后,观察裸鼠一般状态,测量体质量及瘤体大小,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运用HE染色观察各组裸鼠种植瘤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裸鼠血清中N-cadherin、Vimentin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裸鼠种植瘤组织中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PCR检测各组裸鼠种植瘤组织中N-cadherin m RNA、Vimentin 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癃汤低、中、高剂量组裸鼠状态均可,瘤体质量,血清中N-cadherin、Vimentin水平,种植瘤组织中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及m 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瘤体细胞少量坏死;与益肾通癃汤低剂量组比较,益肾通癃汤中、高剂量组裸鼠一般状态可,瘤体质量,血清中N-cadherin、Vimentin水平、种植瘤组织中N-cadherin、Vimentin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瘤体细胞部分坏死;与益肾通癃汤中剂量组比较,益肾通癃汤高剂量组裸鼠一般状态良好,瘤体质量,血清中N-cadherin水平,种植瘤组织中N-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种植瘤组织中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瘤体细胞坏死多;益肾通癃汤高剂量组裸鼠血清中Vimentin水平、种植瘤组织中N-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与益肾通癃汤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通癃汤低、中、高剂量组裸鼠抑瘤率分别为26.67%、42.45%、66.26%。结论:益肾通癃汤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种植瘤模型裸鼠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益肾通癃汤 种植瘤 上皮间质转化 N-CADHERIN vimentin 小鼠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和错配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张磊 孙晓娜 +2 位作者 张丽 高媛媛 申志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420-3427,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E-cadherin、Vimentin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影响GC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探讨其与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05月至2020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E-cadherin、Vimentin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影响GC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探讨其与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05月至2020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行GC手术并资料完整的患者104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cadherin、Vimentin、MMR相关蛋白表达,并分为E-cadherin、Vimentin阴性和阳性组,dMMR和pMMR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预测三者对GC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分为高低风险组,并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04例患者中dMMR的概率为22.12%,E-cadherin阳性率为28.85%,Vimentin阳性率为51.92%。其中,dMMR和pMMR组相比,Lauren分型、pT和pTNM分期、肿瘤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uren分型、pT和pTNM分期、肿瘤分化、脉管癌栓在Vimentin阳性和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E-cadherin阳性和阴性组仅在pTNM分期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结束后,G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15,24)个月,总生存率为76.9%;dMMR、E-cadherin阳性和Vimentin阳性生存率分别为83.6%、76.5%和63.0%(P<0.001)。根据预后模型的cutoff值(1.447)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高风险GC患者发生死亡是低风险GC患者的8.20倍(2.75,24.40),前者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明显劣于后者(3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模型热图可知,dMMR的患者预后相对好,生存优势是pMMR患者的1.420倍,而Vimentin阳性的患者预后相对差,发生死亡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2.433倍(P<0.001)。通过校准曲线和ROC分析,模型的预测和实测率比较接近(P=0.341>0.05),ROC下面积为0.88(0.78~0.9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57.5%(P<0.001);说明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在接受范围内。结论:具有dMMR的患者预后更好,而Vimentin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基于MMR、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预后模型的建立对GC患者疗后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E-CADHERIN蛋白 vimentin蛋白 dMMR 预后模型
下载PDF
Vimentin在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武霞 晋雨楠 +1 位作者 范裕裕 索玉平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55-659,共5页
波形蛋白(Vimentin)是一种重要的Ⅲ型中间丝蛋白,主要来源于间叶细胞。Vimentin在多种类型肿瘤中表达,其表达上调与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有关,提示患者预后较差。Vimentin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典型标志物,是潜在的药物靶点。研... 波形蛋白(Vimentin)是一种重要的Ⅲ型中间丝蛋白,主要来源于间叶细胞。Vimentin在多种类型肿瘤中表达,其表达上调与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有关,提示患者预后较差。Vimentin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典型标志物,是潜在的药物靶点。研究表明,Vimentin在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中均异常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转移和复发有关,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综述Vimentin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蛋白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下载PDF
益气活血生肌方对肛瘘术后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大鼠Vimentin、TNF-α和IL-4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飞功 李犹龙 严桦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9期1525-1528,1563,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生肌方对肛瘘术后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大鼠皮形蛋白(Vimen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造模后的112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清创,涂抹0.2 g凡...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生肌方对肛瘘术后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大鼠皮形蛋白(Vimen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造模后的112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清创,涂抹0.2 g凡士林膏)、模型组(生理盐水清创并以无菌纱布覆盖)、湿润烧伤膏组(用湿润烧伤膏油纱条覆盖创面)和益气活血生肌方组(用湿润烧伤膏油纱条覆盖创面,3 mL益气活血生肌方灌胃),每组28只,连续治疗两周。动态观察两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水肿及治疗3、7、14 d后大鼠创面组织中Vimentin、IL-4、TNF-α表达情况。结果治疗7、14 d后,湿润烧伤膏组和益气活血生肌方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益气活血生肌方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组(P<0.05)。各组大鼠的肛瘘创面分泌物及水肿评分、创面肉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湿润烧伤膏组和益气活血生肌方组的大鼠肛瘘创面分泌物及水肿评分、创面肉芽评分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益气活血生肌方组的大鼠肛瘘创面分泌物及水肿评分、创面肉芽评分明显低于湿润烧伤膏组(P<0.05)。湿润烧伤膏组和益气活血生肌方组的创面TNF-α、IL-4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与模型组(P<0.05),益气活血生肌方组的创面TNF-α、IL-4水平显著低于湿润烧伤膏组(P<0.05)。湿润烧伤膏组和益气活血生肌方组的大鼠肛瘘创面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益气活血生肌方组的大鼠肛瘘创面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湿润烧伤膏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生肌方治疗肛瘘急性感染效果确切,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减轻创面分泌物及水肿情况,改善创面Vimentin蛋白含量,降低创面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4水平,提高机体抗肛瘘感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术后 急性感染 益气活血生肌方 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大鼠皮形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4 大鼠
下载PDF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Shh、Vimentin、E-cad-herin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许秋然 郑鑫 +3 位作者 昝献峰 姚英民 杨威 刘青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6-539,543,共5页
目的:研究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Gli1表达与sonic hedgehog通路配体Shh、EMT标记物Vimentin以及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由此分析其在肝癌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3例肝细胞... 目的:研究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Gli1表达与sonic hedgehog通路配体Shh、EMT标记物Vimentin以及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由此分析其在肝癌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3例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Gli1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配体Shh、EMT标记物Vimentin以及E-cadherin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Gli1的mRNA含量以及蛋白表达差异。使用卡方检验分析Gli1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使用Spearmen秩检验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分别与Shh、Vimentin及E-cadherin这三种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Gli1蛋白及mRNA含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Gli1蛋白表达分别与肿瘤肝内转移或淋巴结转移(χ2=6.205,P<0.05)、门静脉侵袭(χ2=4.014,P<0.05)、高Edmonson病理分级(χ2=19.668,P<0.05)以及TNM肿瘤分期较晚(χ2=7.091,P<0.05)有关;肝细胞癌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与Shh(r=0.574,P<0.05)、Vimentin蛋白(r=0.467,P<0.05)表达呈明显正相关,而与E-cadherin蛋白(r=-0.439,P<0.05)呈负相关。结论:Gli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增加,且与肝癌侵袭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Gli1可能在Shh配体的作用下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并可能诱导肝癌发生与侵袭转移相关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1 肝细胞癌 HEDGEHOG信号通路 SHH E-cad-herin vimentin
原文传递
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对E-cad、α-SMA、vimentin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婧 汪弋力 +2 位作者 王晓芳 丁维俊 李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8-1081,I0002-I0004,共7页
目的:动态观察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几种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标志物的表达。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泼尼... 目的:动态观察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纤维化大鼠E-钙黏蛋白(E-cad)、α-平滑肌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几种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标志物的表达。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博来霉素灌入气管复制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分别艾灸及泼尼松灌胃治疗,在造模后第11天、第23天、第35天取材。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α-SMA、vimentin的表达。结果:艾灸组、泼尼松组与同时段模型组相比,肺组织病理程度明显降低,上皮细胞标记物E-cad表达升高,间质细胞标记物α-SMA、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艾灸治疗能升高E-cad水平,降低α-SMA、vimentin水平,降低肺泡炎程度及延缓肺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肺纤维化 E-CAD Α-SMA vimentin
原文传递
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乐 唐萃 +3 位作者 杨磊 莫小梅 朱平 刘智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0-1514,1519,共6页
目的:探讨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76例和正常的甲状腺组织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的表达,分析其... 目的:探讨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76例和正常的甲状腺组织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PTC组织中,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1%(7/76)、80.26%(61/76)、76.32%(58/76),其中Caveolin-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81.82%(36/44),而GPR30、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0/44)、0(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P=0.005,P<0.001,P<0.001)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显著相关。此外Caveolin-1与GPR30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28,P<0.001),Caveolin-1与Vimentin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72,P<0.001),GPR30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s=0.812,P<0.001)。Caveolin-1联合GPR30或Vimentin表达的条件下:Caveolin-1阴性表达伴随GPR30或Vimentin阳性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更具有相关性(P<0.05);GPR30与Vimentin联合阳性表达较只有一种蛋白阳性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更具有相关性(P=0.005);Caveolin-1阴性表达伴随GPR30和Vimentin阳性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最强(P<0.001)。结论: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三者的表达密切相关,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在PTC中的表达情况可作为检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CAVEOLIN-1 GPR30 vimentin
下载PDF
迷迭香酸通过Vimentin/NLRP3影响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艳侠 姚杨 +3 位作者 苏杰 龙丽辉 李相南 罗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80-1384,共5页
目的观察迷迭香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Vimentin/NLRP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迷迭香酸(25、50、100μmol·L^(-1))作用于HepG2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 目的观察迷迭香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Vimentin/NLRP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迷迭香酸(25、50、100μmol·L^(-1))作用于HepG2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迷迭香酸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迷迭香酸组能明显上调caspase-3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P<0.05),其作用机制与下调Vimentin/NLRP3信号通路有关。结论迷迭香酸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下调Vimentin/NLRP3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迷迭香酸 vimentin NLRP3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抑癌基因SASH1在乳腺癌中结合Vimentin并负性调节Vimentin的表达
17
作者 杨娉娉 张景 +3 位作者 陈红宇 张淼 周定安 方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4-908,共5页
目的寻找参与抑癌基因SASH1调节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伙伴分子,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与SASH1结合并可能调节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免疫组织... 目的寻找参与抑癌基因SASH1调节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伙伴分子,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与SASH1结合并可能调节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0例正常乳腺组织和123例乳腺癌组织SASH1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并在乳腺癌中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中敲低SASH1对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SASH1与Vimentin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为100%。免疫共沉淀证实SASH1与Vimentin可发生蛋白相互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SASH1表达降低而Vimentin表达增高,且两者呈负相关(P<0.01)。Western blot实验证实在16例乳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乳腺癌组织表现出SASH1低表达,而Vimentin高表达。在乳腺癌细胞中敲低SASH1后Vimentin的表达增高。结论SASH1可能通过负性调节Vimentin的表达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波形蛋白 SASH1 蛋白相互作用
下载PDF
FOXC2和Viment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德明 张瑶 +4 位作者 王国平 李刚 徐晓刚 冉文华 刘学芬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612-361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叉头框C2(FOXC2)和Viment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中FOXC2和Vimentin的表达,分析两种蛋白与胃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FOXC2和Vi... 目的探讨人叉头框C2(FOXC2)和Viment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中FOXC2和Vimentin的表达,分析两种蛋白与胃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FOXC2和Vimentin均呈现高表达,FOXC2和Viment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53%和35.38%。FOXC2在中晚期胃癌的表达率为58.60%,明显高于早期胃癌表达率27.78%(P=0.012);FOXC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为55.8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29.03%(P=0.018)。Vimentin在中晚期胃癌的表达率为51.72%,明显高于早期胃癌表达率22.22%(P=0.013);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为41.2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14.80%(P=0.010)。胃癌组织中FOXC2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37)。结论 FOXC2和Vimentin可能参与了上皮细胞间质转化过程,在胃癌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FOXC2 vimentin EMT
下载PDF
Vimentin及E-Cadherin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申震 周颖 +3 位作者 赵卫东 程勇 徐汉杰 杨春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E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E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子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率分别为52.2%和24.4%;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率为28.2%,而Vimentin的表达率为39.6%;在指状侵袭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88.3%,而在播散状侵袭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36.1%;而在指状侵袭中,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为26.3%,而在播散状侵袭中,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为68.2%。在E-Cadherin表达阳性的子宫颈鳞癌组织中,Vimentin的阳性率为10.9%,在E-Cadher-in表达阴性的子宫颈鳞癌组织中,Vimentin的阳性率为78.5%,两者呈负相关。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和Vimentin的表达升高与子宫颈鳞癌的侵袭方式密切相关,E-Cadherin和Vimentin参与了EMT过程,在子宫颈鳞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E-CADHERIN vimentin 上皮细胞间质化
下载PDF
宫颈病变组织中Vimentin、P16^(INK4A)、Smad4的定位、表达及其在EMT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淑珍 熊晖 +2 位作者 王小英 陈小毅 王森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Vimentin、P16INK4A和Smad4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中的定位与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宫颈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0例慢性子宫颈炎、30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高级别CIN... 目的观察Vimentin、P16INK4A和Smad4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中的定位与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宫颈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0例慢性子宫颈炎、30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高级别CIN和30例宫颈癌中Vimentin、P16INK4A和Smad4的表达水平和定位。结果 Vimentin、P16INK4A和Smad4在各宫颈病变组织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可表达。宫颈癌组织Vimentin表达水平较慢性子宫颈炎、低级别CIN、高级别CIN高(P均<0.01)。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P16INK4A阴性表达,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Smad4在细胞核与细胞质均高表达,低级别CIN、高级别CIN和宫颈癌组织中Smad4细胞核表达水平降低(P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20例宫颈病变组织中Smad4核表达与P16INK4A核质表达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74、-0.387,P均<0.01),Smad4核表达与Vimentin核表达亦呈负相关(r=-0.209,P<0.05),P16INK4A核质表达与Vimentin核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4、0.443,P均<0.01)。宫颈癌中Vimentin、P16INK4A和Smad4无论细胞核表达或细胞质表达均与宫颈癌的分化和年龄无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Vimentin、P16INK4A和Smad4在各宫颈病变组织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Vimentin核表达是反映宫颈癌细胞EMT的良好指标,P16INK4A核表达和Smad4核表达与宫颈癌细胞EMT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蛋白 SMAD4蛋白 vimentin蛋白 宫颈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