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VOJTA Therapy on Gross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1
作者 Tian Ma Ceng Li Yabo Liu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4年第2期359-363,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OJTA therapy on gross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The 86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all from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 f...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OJTA therapy on gross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The 86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all from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 from January 2023-December 2023,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ith 43 cas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iness. Results: In terms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scale-88 (GMFM-88)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 rat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the scores of gross motor items of GMFM-88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VOJTA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gross motor function, but also help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earlier the treatment, the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jta Therapy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Gross Motor Function
下载PDF
肌内效贴扎技术结合Vojta疗法对学龄前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
2
作者 袁非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0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技术联合Vojta诱导疗法对学龄前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自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学龄前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Vojta疗...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技术联合Vojta诱导疗法对学龄前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自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学龄前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Vojta疗法康复)、对照组(45例,Vojta疗法康复)。观察患儿手功能分级评分、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运动速度、最长声时、呼吸频率。结果入组时,研究组、对照组脑瘫儿童的手功能分级(MAC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8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3个月、入组6个月后,两组患儿各项评分显著增加,研究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躯干稳定控制指标比较,研究组患儿前后位移、左右位移、前后平均运动速度、左右平均运动速度四项指标数据结果分别为(1.12±0.01)mm、(1.25±0.11)mm、(3.09±1.20)mm/s、(5.26±1.22)mm/s,比较之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最长声时与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最长声时长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学龄前脑瘫患儿康复中,采用肌内效贴技术联合Vojta疗法,有助于促进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恢复,改善呼吸功能,对患儿自理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jta疗法 肌内效贴技术 学龄前脑瘫 康复
下载PDF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Vojta 7项姿势反射对高危儿脑性瘫痪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杜菲 刘依竞 +3 位作者 刘玥 秦菁金 罗晓曦 肖农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233-4236,共4页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和Vojta姿势反射检查评估高危儿脑性瘫痪(CP)的一致性。方法以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于该院康复科就诊并随访至1岁的310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信息,GMs评估、Vojta姿势检查及粗大运动发育量表结...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和Vojta姿势反射检查评估高危儿脑性瘫痪(CP)的一致性。方法以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于该院康复科就诊并随访至1岁的310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信息,GMs评估、Vojta姿势检查及粗大运动发育量表结果,随访至患儿1岁,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GMs评估中110例表现为不安运动缺乏(F-),8例表现为痉挛-同步性(CS)全身运动。GMs评估对高危儿CP预测的效度:灵敏度87.27%,特异度89.00%,阳性预测值81.35%,阳性似然比2.40,阴性似然比0.04。(2)Vojta姿势反射检查阴性131例,阳性179例,其中轻度异常者132例,中度异常者77例,重度异常者32例。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高危儿CP预测的效度:灵敏度98.18%,特异度33.50%,阳性预测值44.81%,阳性似然比2.93,阴性似然比0.447。(3)两种检查方法预测CP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一致性不理想(κ=0.22,P<0.01)。结论 GMs评估及Vojta姿势反射检查一致性不理想,GMs评估优于Vojta姿势反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vojta姿势反射 高危儿 脑性瘫痪 一致性
下载PDF
Vojta姿势反射诊断早期脑瘫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振玲 陈芳 +2 位作者 覃京 罗玉萍 黄碧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9X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Vojta姿势反射检查在小儿脑瘫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Vojta姿势反射检查法对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12个月以内婴儿及脑瘫患儿共160例进行神经发育检查及相关因素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0例婴儿中Vojta姿势反射检... 目的:探讨Vojta姿势反射检查在小儿脑瘫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Vojta姿势反射检查法对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12个月以内婴儿及脑瘫患儿共160例进行神经发育检查及相关因素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0例婴儿中Vojta姿势反射检查95例异常,疑诊为脑瘫95例,临床诊断脑瘫86例,Vojta姿势反射检查法与临床对脑瘫的诊断符合率为91.86%(79/86),两者相关性检验X2=81.352,P<0。001;配对X2检验,P>0.05。结论:Vojta姿势反射检查诊断早期脑瘫敏感性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1.86%。Vojta姿势反射检查结合运动发育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脑瘫较为准确而敏感的方法之一,在早期脑瘫筛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若能结合头颅CT或MRI等辅助检查,将极大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在儿童保健门诊开展神经发育筛查工作对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具有可行性及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vojta姿势反射 脑瘫
下载PDF
Vojta疗法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在全面发育落后儿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董琳 汪曲 +2 位作者 涂丹娜 王丽 姜勇超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Vojta疗法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对全面发育落后(GDD)病儿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为临床康复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接收的73例GDD病儿为受试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Vojta疗法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对全面发育落后(GDD)病儿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为临床康复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接收的73例GDD病儿为受试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其中对照组只采用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语言认知训练的基础上联合Vojta疗法。采用Gesell发育量表、S S语言发育落后评价法(S S法)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5项指标分别对两组病儿的语言DQ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评分,对两组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儿童的语言认知能力[(47.49±0.175)%比(47.99±0.327)%]及运动能力[(53.44±0.307)%比(52.83±0.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儿的语言认知能力[(61.79±0.141)%比(56.81±0.302)%]及运动能力[(63.76±0.205)%比(61.48±0.19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D病儿在语言认知训练的基础上给予Vojta疗法可明显改善病儿语言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康复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发育障碍 广泛性 认知疗法 姿势平衡 语言疗法 语言认知训练 vojta疗法
下载PDF
Vojta法结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爬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冯喆 谭丽双 +2 位作者 胡晓丽 董娜 王雪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0期864-864,共1页
目的评价Vojta疗法中反射性俯爬配合Bobath法治疗脑瘫患儿爬行的疗效。方法将6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Vojta中的R-K法配合Bobath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Bobath法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儿的疗效优于... 目的评价Vojta疗法中反射性俯爬配合Bobath法治疗脑瘫患儿爬行的疗效。方法将6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Vojta中的R-K法配合Bobath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Bobath法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儿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Vojta法中的R-K法配合Bobath法治疗脑瘫患儿爬行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jta BOBATH法 反射性俯爬 爬行
下载PDF
改良Vojta诊断法对脑瘫早期诊断追踪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定洪 万海玲 +1 位作者 周末芝 柳丽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8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本文运用Vojta诊断法对306例正、异常婴幼儿(0-9个月)进行了对照检查,得出了适合南昌市地区该年龄组小儿的一套标准。并将该方法运用于155例神经内科检查有运动能力落后或障碍、CT有部分脑萎缩、外部性脑积水改变的0-9个月的婴儿... 本文运用Vojta诊断法对306例正、异常婴幼儿(0-9个月)进行了对照检查,得出了适合南昌市地区该年龄组小儿的一套标准。并将该方法运用于155例神经内科检查有运动能力落后或障碍、CT有部分脑萎缩、外部性脑积水改变的0-9个月的婴儿。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客观反应婴儿的运动姿势情况,对初起症状不明显者也能作出相应诊断,因而是早期发现CP危险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早期诊断 vojta 诊断
下载PDF
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脑瘫患儿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木金 何展文 +3 位作者 李栋方 李平甘 潘海涛 罗向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9期15-17,共3页
目的评价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脑瘫患儿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神经专科50例出生高危儿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采用Vojta姿势反射检查,B组(25例)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量表(NBNA)评估。结果应用Vojta姿势反射检查检出脑瘫高危儿的阳... 目的评价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脑瘫患儿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神经专科50例出生高危儿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采用Vojta姿势反射检查,B组(25例)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量表(NBNA)评估。结果应用Vojta姿势反射检查检出脑瘫高危儿的阳性可靠率达60%,而NBNA检出脑瘫高危儿阳性率仅24%。A组检出脑瘫患儿率明显高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脑瘫高危儿的诊断有极高价值,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jta姿势反射检查 脑瘫 NBNA 早期诊断
下载PDF
Vojta法Bobath法上田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梅玲 刘宏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39-440,共2页
目的 观察用Vojta法、Bobath法、上田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根据脑瘫患儿不同临床表现和运动发育阶段 ,分别采用Vojta法、Bobath法、上田法三种手段中的 1种或同时兼用 2种、3种手技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训练后脑瘫儿的运动功... 目的 观察用Vojta法、Bobath法、上田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根据脑瘫患儿不同临床表现和运动发育阶段 ,分别采用Vojta法、Bobath法、上田法三种手段中的 1种或同时兼用 2种、3种手技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训练后脑瘫儿的运动功能尤其是大运动功能 ,有明显改善 ,异常姿势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用Vojta法、Bobath法、上田法对脑瘫儿进行康复训练 ,可促进其运动功能康复 ,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jta BOBATH法 上田法 脑瘫 儿童
下载PDF
Vojta法诊治中枢性协调障碍与脑瘫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童雪涛 刘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8期463-464,共2页
关键词 vojta治疗法 脑性瘫痪 中枢性协调障碍 综述
下载PDF
Vojta法结合Bobath法辅以高压氧治疗脑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才栋 姚长军 +1 位作者 高波 申小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80-381,共2页
目的评价Vojta法配合Bobath法辅以高压氧治疗脑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Vojta法配合Bobath法辅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和针灸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 目的评价Vojta法配合Bobath法辅以高压氧治疗脑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Vojta法配合Bobath法辅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和针灸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1岁以内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大于1岁者(P<0.01)。结论Vojta法配合Bobath法辅以高压氧治疗脑瘫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jta BOBATH法 高压氧 脑瘫 针灸 推拿
下载PDF
Vojta法结合穴位治疗脑瘫150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定洪 万海玲 +1 位作者 周末芝 柳丽瑰 《中国康复》 1999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脑瘫 vojta 穴位疗法
下载PDF
改良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乐云 袁海斌 +1 位作者 赵爱群 王秀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方法 :6 8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2例 ,采用综合康复疗法 ,观察组 36例 ,在综合康复基础上运用Vojta法治疗 ,并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治疗 3个月 ,2组总有效率分别... 目的 :探讨改良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方法 :6 8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2例 ,采用综合康复疗法 ,观察组 36例 ,在综合康复基础上运用Vojta法治疗 ,并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治疗 3个月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和 96. 87% ,经统计学处理P >0 . 0 5 ,但显效率观察组为91. 6 % ,对照组为 78 1% ,P <0. 0 5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能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协调障碍 vojta 治疗中 对照组 疗效观察 改良 康复评价 法治 基础 目的
下载PDF
Vojta姿势反射早期诊断小儿脑性瘫痪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小华 张庆松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11期1687-1687,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脑性瘫痪 vojta姿势反射 诊断
下载PDF
Vojta疗法在小儿脑瘫早期康复中的运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汤健 张跃 +1 位作者 傅大林 吕静 《中国厂矿医学》 2008年第5期579-580,共2页
目的观察Vojta疗法对脑瘫患儿早期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以Bobath疗法为基础,治疗组加用Vojta法,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各级GMFM评分显示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目的观察Vojta疗法对脑瘫患儿早期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以Bobath疗法为基础,治疗组加用Vojta法,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各级GMFM评分显示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Vojta疗法在脑瘫患儿康复中通过早期对脑瘫患儿进行协调的复合的前进运动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抑制其异常反射及异常姿势,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达到治疗的目的,对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jta疗法 脑瘫 康复
下载PDF
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琴 张智香 +1 位作者 王瑛 于会霞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6期2221-2222,共2页
目的:探讨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效果。方法:6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组,结合使用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60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采用Bobath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53例(88%),对照组总有效42例... 目的:探讨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效果。方法:6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组,结合使用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60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采用Bobath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53例(88%),对照组总有效42例(70%)。结论: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BOBATH法 vojta 康复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Vojta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46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晶晶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配合Vojta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对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46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BTX-A位点注射结合Vojta训练)和对照组(仅采用Vojta...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配合Vojta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对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46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BTX-A位点注射结合Vojta训练)和对照组(仅采用Vojta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双下肢痉挛与ADL改善情况。结果经过4个月和8个月治疗后分别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双下肢痉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BTX-A注射结合Vojta训练能显著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脑瘫患儿肢体痉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A vojta训练 脑瘫 痉挛
下载PDF
Bobath法和Vojta法治疗小儿脑瘫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淮祥 吴杰 《淮海医药》 2001年第6期473-474,共2页
目的 了解 Bobath法和 Vojta法结合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脑瘫患儿的病史采摘 ,全面神经系统检查后做出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采用 Bobath法、Vojta法结合使用方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 18例 (81.8% ) ,无... 目的 了解 Bobath法和 Vojta法结合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脑瘫患儿的病史采摘 ,全面神经系统检查后做出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采用 Bobath法、Vojta法结合使用方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 18例 (81.8% ) ,无效 4例 (18.2 % ) ;对照组总有效 7例 (35 % ) ,无效 13例 (6 5 % )。结论 两种训练方法结合治疗 ,脑瘫患儿运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BOBATH法 vojta
下载PDF
Vojta诱导疗法治疗脑瘫手法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麻淑君 杨冬清 孔祥颖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年第4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cp)小儿脑性瘫痪 vojta疗法 (R—K1)反射性俯爬 (R—U1)反射性翻身
下载PDF
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梁松 张少敏 +1 位作者 王莉平 徐云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方法  49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1 9例 ,采用综合康复疗法 ,观察组 30例 ,在综合康复基础上运用Vojta法治疗 ,并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治疗 3个月 ,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 目的 探讨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方法  49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1 9例 ,采用综合康复疗法 ,观察组 30例 ,在综合康复基础上运用Vojta法治疗 ,并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治疗 3个月 ,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 .67%和63 .1 6 %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 =7.2 7,P <0 .0 1 )。结论 Vojta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能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协调障碍 vojta 康复治疗 疗效 ZK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