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ression of Outer Capsid Protein VP5 of Grass Carp Reovirus in E.coli and Analysis of its Immunogenicity 被引量:5
1
作者 Lan-lan ZHANG Jin-yu SHEN +3 位作者 Cheng-feng LEI Chao FAN Gui-jie HAO Qin FANG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45-551,共7页
Grass carp reovirus (GCRV) is a tentative member of the Aquareovirus genus in the family Reoviridae. The mature virion comprises 11 dsRNA genomes enclosed by two concentric icosahedral proteins shells that is comprise... Grass carp reovirus (GCRV) is a tentative member of the Aquareovirus genus in the family Reoviridae. The mature virion comprises 11 dsRNA genomes enclosed by two concentric icosahedral proteins shells that is comprised of five core proteins and two outer capsid proteins. The genome sequence and 3D structure demonstrate there is a higher level of sequence homology in structural proteins between GCRV and mammalian orthoreoviruses (MRV) compared to other members of the family.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is of GCRV infection, the outer capsid protein VP5, a homology of the μ1 protein of MRV, was expressed in E.coli.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combinant VP5 was highly expressed, and the expressed His-tag fusion protein wa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inclusion body. Additionally, specific anti-VP5 serum was prepared from purified protein and western blot demonstrated that the expressed protein was able to bind immunologically to rabbit anti GCRV particle serum and the immunogenicity was determined by ELISA assay. Additional experiments in investigating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VP5 will further elucidate the role of the GCRV outer capsid protein VP5 during entry into host cells, and its interaction among viral proteins and host cells during the infe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外壳蛋白 免疫原性 大肠杆菌 WESTERN印迹 ELISA法 病毒粒子 衣壳蛋白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VP5蛋白功能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杭军 叶星 +2 位作者 田园园 张莉莉 邓国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在前期研究中分离到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并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该病毒株的M5基因编码VP5蛋白,该蛋白与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μ2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及相似的NTPase结合保守区域,推测VP5蛋白也同样具有NTPase活性。为检测VP... 在前期研究中分离到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并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该病毒株的M5基因编码VP5蛋白,该蛋白与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μ2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及相似的NTPase结合保守区域,推测VP5蛋白也同样具有NTPase活性。为检测VP5蛋白是否具有NTPase活性及其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采用已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VP5重组蛋白,通过孔雀绿钼酸铵法检测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的NTPase活性。采用DNAstar软件预测M5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性,综合蛋白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与表面抗原性三项指标,预测编码蛋白可形成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区域数多达86个,提示VP5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用重组蛋白VP5免疫健康草鱼,通过人工攻毒实验检测VP5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VP5重组蛋白具有NTPase活性,且其NTPase活性依赖于Mg2+或Na+/K+,而Ca2+的存在可能抑制其活性;VP5蛋白可诱导草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滴度,并显著提高IgM mRNA的表达水平,但未能为草鱼提供抗GCRV感染的保护。研究首次证实GCRV-GD108株VP5蛋白具有NTPase活性,但不能为草鱼提供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 重组vp5蛋白 核苷三磷酸酶 活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3型VP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晶 孙恩成 +4 位作者 刘二战 孙亮 徐青元 杨涛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为制备血清3型蓝舌病病毒(BTV)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pMAL-C4x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VP5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纯化... 为制备血清3型蓝舌病病毒(BTV)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pMAL-C4x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VP5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VP5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筛选出一株稳定分泌抗BTV3 VP5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株(3F2)。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MAb 3F2与BTV3、BTV5、BTV9、BTV16呈阳性反应;与BTV6、BTV7、BTV13、BTV21呈弱阳性反应;与其它BTV血清型均呈阴性反应。利用原核表达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短肽对MAb 3F2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MAb识别的抗原表位为89PGERGIQMKIKEIEEE104。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表位在不同地域来源的BTV3株间比较保守。该MAb的制备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VP5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3型 vp5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下载PDF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宁 高宏雷 +4 位作者 高玉龙 李俊山 王晓艳 冉多良 王笑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9-723,共5页
原核表达的IBDVGx-VP5蛋白经纯化后免疫8周龄的BALB/c雌性小鼠,三次基础免疫后,融合前加强免疫,取脾细胞在PEG(MW1500)的作用下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三次亚克隆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VP5蛋白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4B4、6D12、... 原核表达的IBDVGx-VP5蛋白经纯化后免疫8周龄的BALB/c雌性小鼠,三次基础免疫后,融合前加强免疫,取脾细胞在PEG(MW1500)的作用下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三次亚克隆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VP5蛋白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4B4、6D12、3E8,以三株杂交瘤细胞制备的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5×104、3.5×104、3×104,特异性实验表明三株单抗能与IBDVGt株反应。以单抗介导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达Gt-VP5的VeroE6细胞,可以见到特异的荧光,能做为特异性的检测VP5蛋白的工具,为今后IBDVVP5蛋白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DV vp5蛋白 单克隆抗体 Vero E6细胞
下载PDF
鸭肠炎病毒VP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慧昕 刘胜旺 +5 位作者 韩宗玺 邵昱昊 刘晓丽 华育平 刘娣 孔宪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2,共4页
应用截短表达的鸭肠炎病毒(DEV)VP5-C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及筛选,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VP5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B5、3A1、4F9、6F6。抗体亚类鉴定表明,4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k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4株单克隆... 应用截短表达的鸭肠炎病毒(DEV)VP5-C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及筛选,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VP5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B5、3A1、4F9、6F6。抗体亚类鉴定表明,4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k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够与DEV感染CEF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CEF对照发生反应。Western blot检测,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够识别大小约为150kDa的蛋白,说明4株单抗隆抗体是特异性识别VP5蛋白的抗体。DEV VP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鉴定VP5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及VP5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vp5蛋白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非结构蛋白VP5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宁 高宏雷 +3 位作者 高玉龙 李俊山 冉多良 王笑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0-35,共6页
利用PCR技术,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Gx、Gt毒株中分别扩增出VP5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pET28a中。经PCR、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ET28a-GtVP5、pET30a-GxVP5。将pET30a-GxVP5、pET28a-GtVP5分别转化宿主菌... 利用PCR技术,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Gx、Gt毒株中分别扩增出VP5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pET28a中。经PCR、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pET28a-GtVP5、pET30a-GxVP5。将pET30a-GxVP5、pET28a-GtVP5分别转化宿主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了约24kDa的Gx-VP5及23kDa的Gt-VP5融合蛋白,它们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将Gx-VP5纯化后的蛋白免疫8周龄BALB/c雌鼠,ELISA分析表明制备的抗血清效价在1∶25600以上,Westernblot分析VP5表达产物能与抗6×HismAb及抗IBDV多克隆抗血清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非结构蛋白 vp5 克隆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新疆地区蓝舌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编码VP5外壳蛋白的基因序列分析
7
作者 马晓菁 薛晓波 +4 位作者 叶锋 刘丽娅 古丽扎提·塔力甫汗 谷文喜 易新萍 《草食家畜》 2022年第4期22-26,共5页
对分离的新疆蓝舌病病毒(BTV)株编码VP5蛋白的S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旨在了解分离毒株的基因遗传变异及进化关系,以期为新疆地区蓝舌病疫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绵羊全血中分离的疑似BTV分离毒株,提取RNA进行NS1-PCR扩增,克隆... 对分离的新疆蓝舌病病毒(BTV)株编码VP5蛋白的S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旨在了解分离毒株的基因遗传变异及进化关系,以期为新疆地区蓝舌病疫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绵羊全血中分离的疑似BTV分离毒株,提取RNA进行NS1-PCR扩增,克隆测序。应用全长cDNA扩增(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s,FLAC)技术获得S6基因序列,NCBI Blast比对S6基因同源性,MEGA5.0软件绘制进化树,分析BTV新疆分离株与蓝舌病病毒28个血清型S6基因的序列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疑似蓝舌病病毒分离株NS1片段与蓝舌病病毒NS1片段序列相似性为98.04%,获得1株蓝舌病病毒。BTV分离株S6基因序列仅与GenBank中BTV strain XJ1407株、BTV strainMNG2/2016株及BTV-18 strain USA2014/FL株的S6基因具有同源性,且同源性均低于90%,分别为88.11%,87.35%以及70.92%。BTV分离株S6基因序列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BTV-18血清型在同一进化分支,与BTV-27血清型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结果为新疆地区蓝舌病疫苗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vp5蛋白 新疆分离株
下载PDF
大菱鲆呼肠孤病毒(SMReV)VP5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分析
8
作者 高小蝉 郭明瑜 霍志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9,共7页
大菱鲆呼肠孤病毒(Scophthalmus maximus reovirus,SMRe 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水生呼肠孤病毒A型(AQRV-A),其病毒粒子具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由VP5和VP7蛋白构成。从SMRe V基因组中克隆出表达外衣壳蛋白VP5的全长基因vp5(2 0... 大菱鲆呼肠孤病毒(Scophthalmus maximus reovirus,SMRe 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水生呼肠孤病毒A型(AQRV-A),其病毒粒子具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由VP5和VP7蛋白构成。从SMRe V基因组中克隆出表达外衣壳蛋白VP5的全长基因vp5(2 057 bp),构建包含该基因全长的原核表达质粒p ET32a-vp5,转化E.coli表达菌BL21(DE3)。经诱导获得的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大小约为88 k D。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出抗SMRe V VP5的多抗血清。经Western blot杂交分析显示,该抗体制备成功,且能识别SMRe V的VP5蛋白,大小约为69 k D。进一步经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VP5呈颗粒状分布在宿主CIK细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呼肠孤病毒 vp5蛋白 原核表达 WESTERN BLOT分析 外衣壳蛋白
下载PDF
蓝舌病Ⅰ型病毒VP5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分析
9
作者 陈玉梅 党伟华 +5 位作者 刘燕凯 周景明 刘红亮 郭亚楠 张改平 王爱萍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3期69-74,83,共7页
为分析蓝舌病Ⅰ型病毒(BTV-1)VP5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构建了载体PET-28a-VP5并转化BL21(DE3),然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以及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重组VP5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 kDa,与预期结果一致。进一步优化条件,发... 为分析蓝舌病Ⅰ型病毒(BTV-1)VP5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构建了载体PET-28a-VP5并转化BL21(DE3),然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以及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重组VP5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 kDa,与预期结果一致。进一步优化条件,发现IPTG为0.2 mmol/L、温度为25℃、诱导6 h时,重组蛋白在上清中表达量最高,通过Ni柱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75%。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VP5分别以40μg/只和20μg/只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置PBS为阴性对照,对三免后血清进行间接ELISA检测,发现高、低剂量免疫小鼠均能产生针对VP5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用灭活BTV-1进行DOT-ELISA检测,发现其能与VP5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VP5具有良好的免疫特性,这为进一步开展BTV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1型病毒 vp5蛋白 蛋白表达 蛋白纯化 条件优化 免疫分析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VP5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10
作者 范亚亚 王轩莹 +6 位作者 户鑫兵 田占成 关贵全 罗建勋 殷宏 郑玉姝 独军政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3,共7页
为了确定非洲马瘟病毒(AHSV)VP5蛋白的免疫学特性,通过人工合成非洲马瘟病毒VP5蛋白的S6全长基因序列,经PCR扩增后克隆到转座质粒载体pFastBac HTb上,将重组质粒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试验筛选出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AH... 为了确定非洲马瘟病毒(AHSV)VP5蛋白的免疫学特性,通过人工合成非洲马瘟病毒VP5蛋白的S6全长基因序列,经PCR扩增后克隆到转座质粒载体pFastBac HTb上,将重组质粒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试验筛选出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AHSVS6,转染Sf9昆虫细胞;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AHSVS6,拯救获得含有AHSV S6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表明,在Sf9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分子质量大小为60 ku的AHSV VP5重组蛋白。采用组氨酸标签纯化树脂对重组VP5蛋白进行纯化,将其与弗氏佐剂乳化后3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收集血清,获得了针对AHSV VP5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通过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验证了该抗体的特异性。本试验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AHSV全长VP5重组蛋白,成功制备出特异的VP5蛋白多克隆抗体,这为进一步研究AHSV VP5蛋白的功能及研制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vp5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多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