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声学造影剂对兔肾VX2肿瘤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曾功君 高云华 +6 位作者 谭开彬 刘卫金 刘平 刘政 卞爱娜 朱铭 张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 通过与增强CT对比研究评价本科实验室制作的声学造影剂“脂氟显”对兔肾VX2肿瘤显像的能力。方法  14只左肾种植有VX2肿瘤的家兔 ,超声造影前和造影后观察肿瘤的大小、数目和能发现的最小肿瘤 ,在 2 4h内做CT平扫和增强对照 ,实... 目的 通过与增强CT对比研究评价本科实验室制作的声学造影剂“脂氟显”对兔肾VX2肿瘤显像的能力。方法  14只左肾种植有VX2肿瘤的家兔 ,超声造影前和造影后观察肿瘤的大小、数目和能发现的最小肿瘤 ,在 2 4h内做CT平扫和增强对照 ,实验完后处死动物与病理对照。结果  14只兔声学造影后共发现 46个肿瘤 ,增强CT发现的肿瘤数为 44个 ,P值 0 .3 3 6,相关系数r =0 .988,病理肿瘤 5 2 ,与声学造影比较P值 0 .0 82 ,相关系数r=0 .978。声学造影能观察到最小肿瘤直径 0 .3 2cm ,增强CT发现的最小肿瘤直径 0 .3 2cm ,和病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脂氟显能有效增强兔肾肿瘤的显像 ,提高肾脏肿瘤的检出率 ,与增强CT相当 ,对肾窦肿瘤优于增强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声学造影剂 增强螺旋CT 病理
下载PDF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兔肺内VX2肿瘤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连君 程庆书 +7 位作者 刘锟 王云杰 王耀程 王道喜 张卫强 赵正源 齐海妮 杜铭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利用锚状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兔肺VX2肿瘤的病理改变、CT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VX2肿瘤组织块悬液肺内注入法在 36只新西兰白兔体内建立兔VX2肿瘤肺内移植模型。实验组 2 8只新西兰白兔给予射频治疗 ,其中 14只于...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利用锚状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兔肺VX2肿瘤的病理改变、CT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VX2肿瘤组织块悬液肺内注入法在 36只新西兰白兔体内建立兔VX2肿瘤肺内移植模型。实验组 2 8只新西兰白兔给予射频治疗 ,其中 14只于治疗后不同时间处死 ,观察其病理改变 ,并与同期CT表现相比较 ;其余 14只待其自然死亡 ,计算存活时间。对照组 8只新西兰白兔 ,予假性治疗 ,待其自然死亡 ,计算存活时间。结果 肿瘤经射频治疗后发生凝固性坏死及细胞凋亡 ,消融灶周围肺组织发生严重炎症反应 ;CT表现为絮状阴影 ,并随炎症的消散而消失 ,但肿瘤阴影不再增大。实验组 2 1只兔肺内毁损区肿瘤细胞全部灭活 ,7只毁损区有残存活肿瘤细胞。治疗组动物的存活时间为 ( 38± 3.4)天 ,对照组存活时间为 ( 2 6± 2 .8)天 (P <0 .0 5 )。结论 射频消融技术可望成为治疗肺内肿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vx2肿瘤 病理改变 CT表现 疗效 肿瘤 10针锚状电极射频 局部热疗
下载PDF
兔VX2肿瘤的离体培养及有关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苏畅 张惠中 +4 位作者 李文海 林芳 梁晓华 江吕泉 程庆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4-847,共4页
目的:在体外分离纯化VX2肿瘤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和消化法结合对兔VX2肿瘤进行原代培养,体外传代观察,传代40次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周期检查、核型分析、兔及裸鼠移植.结果:纯化的兔VX2肿瘤细胞形态一... 目的:在体外分离纯化VX2肿瘤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和消化法结合对兔VX2肿瘤进行原代培养,体外传代观察,传代40次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周期检查、核型分析、兔及裸鼠移植.结果:纯化的兔VX2肿瘤细胞形态一致,呈圆形、多角形的上皮细胞,体积小,核浆比倒置,体外连续培养8mo,传代50次以上,细胞倍增时间为26.4h,细胞周期测定G1期为74.61%,G2期为7.78%,S期为17.6%.染色体为亚三倍体核型,众数为60条.高细胞浓度可保证同种移植成瘤率,裸鼠移植可成瘤,无支原体污染.结论:兔VX2肿瘤细胞系来源于Shope病毒致乳头瘤恶变形成的鳞状上皮细胞恶性肿瘤,目前已经纯化,可应用于进一步肿瘤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培养 肿瘤标记 生物学 vx2肿瘤细胞
下载PDF
骨水泥对兔脊柱VX2肿瘤转移模型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昊 何仕诚 +5 位作者 冯国栋 杜瑞杰 朱海东 方文 郭金和 邓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对兔脊柱VX2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成功建立兔VX2脊柱转移肿瘤模型18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6只,在CT导下向VX2肿瘤中心分别注入PMMA或生理盐水,其中A组注入PMMA 0.3 ml、B组注入PMMA 0.1 ml、...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对兔脊柱VX2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成功建立兔VX2脊柱转移肿瘤模型18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6只,在CT导下向VX2肿瘤中心分别注入PMMA或生理盐水,其中A组注入PMMA 0.3 ml、B组注入PMMA 0.1 ml、C组注入生理盐水0.3 ml。术后24 h处死模型兔,A、B组分别于距离PMMA团块边缘1、5、10、15 mm处不同方向各取4个肿瘤组织块,C组于瘤体中心至表面不同的4个位置各取1块肿瘤组织,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16只模型兔成功注入PMMA骨水泥,A、B组手术成功率均为5/6,C组为6/6,无显著性差异。A组距PMMA边缘1、5、10 mm处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分别为(65.75±18.81)%、(50.00±14.24)%、(14.95±8.98)%,与对照组(9.79±5.2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m处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为(10.30±8.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距PMMA边缘1、5 mm处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分别为(49.20±15.57)%、(17.75±9.2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测点无显著性差异。A、B两组距PMMA边缘1、5、10 mm处肿瘤细胞平均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MMA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适量增加PMMA注入量可增加肿瘤细胞凋亡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vx2肿瘤 脊柱转移 凋亡
下载PDF
兔VX2肿瘤CT灌注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飚 梁长虹 +5 位作者 张云亭 李伟雄 林华欢 茹光腾 刘其顺 刘红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分析兔VX2软组织肿瘤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白兔8只,在双侧兔大腿接种VX2肿瘤,接种2周后CT灌注检查,然后单侧(右侧)局部大剂量放疗,左侧作为对照组.放疗后7~8 d做第二次CT灌注检查,随后取出肿... 目的分析兔VX2软组织肿瘤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白兔8只,在双侧兔大腿接种VX2肿瘤,接种2周后CT灌注检查,然后单侧(右侧)局部大剂量放疗,左侧作为对照组.放疗后7~8 d做第二次CT灌注检查,随后取出肿瘤,用Weidner技术计算肿瘤标本的MVD.结果肿瘤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肌肉组织的相应值.VX2肿瘤放疗后,肿瘤MVD下降,BF、BV和PS值也随之下降,肿瘤的BF、PS、BV均与肿瘤MVD呈正相关.结论兔VX2肿瘤的BF、BV和PS均与肿瘤微血管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 评价研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微血管密度 vx2肿瘤 新西兰白兔 相关性研究 CT灌注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对兔肝VX2肿瘤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倪雪君 成建萍 +3 位作者 周国雄 于秀 丁晓凌 张海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兔肝VX2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处死取肝脏标本;RFA治疗(4h和24h)组于射频消融后4h和24h处死...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兔肝VX2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处死取肝脏标本;RFA治疗(4h和24h)组于射频消融后4h和24h处死取出肝脏组织.并以正常兔肝脏组织为正常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VEG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VX2肿瘤浸润性生长,射频后中央消融区呈现大片坏死,周围见炎性反应带,外围癌组织残留.免疫组化和RT-PCR示对照组肿瘤组织VEG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均高于正常组(VEGF/GAPDH基因灰度比:1.3048±0.1936vs0.8993±0.1107,P<0.05),射频消融后4h和24h表达明显下降(VEGF/GAPDH基因灰度比:0.7388±0.1503,0.8935±0.1936,均P<0.05),但不同时间段并无明显差异.结论:RFA治疗能下调肿瘤VEGF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减少血供,进而降低了复发和转移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vx2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下兔肝脏血管旁VX2肿瘤模型制作 被引量:4
7
作者 万仁均 林征宇 +4 位作者 李跃明 陈锦 郑慧 宋倩倩 吴晨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兔肝脏血管旁VX2肿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3只,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穿刺将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大血管旁,接种后2周行磁共振扫描。结果 11只兔肝肿瘤均种植成功,其中1只出现针道种植,均无...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兔肝脏血管旁VX2肿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3只,在1.5T磁共振引导下经皮穿刺将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大血管旁,接种后2周行磁共振扫描。结果 11只兔肝肿瘤均种植成功,其中1只出现针道种植,均无胸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磁共振引导下兔肝血管旁肿瘤种植是一种微创、有效的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 vx2肿瘤 肝脏
下载PDF
兔接种VX2肿瘤的18F-FDGPET/CT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宋少莉 王兆海 +3 位作者 刘建军 万良荣 吴书其 黄钢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58-762,共5页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研究兔接种VX2肿瘤后,不同时间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glucose,18F-FDG)的代谢变化,以及不同接种部位肿瘤18F-FDG代谢的差异。方法:建立VX2兔肿瘤模...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研究兔接种VX2肿瘤后,不同时间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glucose,18F-FDG)的代谢变化,以及不同接种部位肿瘤18F-FDG代谢的差异。方法:建立VX2兔肿瘤模型,于接种后第14和19天,行PET/CT显像,观察肿瘤生长与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的变化;根据CT测量计算肿瘤体积,取SUVmax进行统计,并计算2h肿瘤滞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观察肿瘤部位18F-FDG分布情况并行病理学检查,分析各组肿瘤在不同时间的体积与SUV的相关性。结果:连续动态PET/CT观察发现,VX2肿瘤生长迅速,肿瘤体积随接种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各组SUV随接种时间延长均呈线性升高;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点肿瘤体积(r=0.89,P<0.05)与SUV值(r=0.93,P<0.05)呈显著相关,RI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不同时间点的SUV值与肿瘤体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PET/CT和膦屏所见18F-FDG浓聚部位,经病理证实为肿瘤细胞富集区域。结论:VX2兔肿瘤模型是可用于PET/CT领域的理想动物模型;于不同部位接种,肿瘤的生长和侵袭方式相似;应用PET/CT进行放、化疗的疗效监测时,应选择在肿瘤18F-FDG代谢呈线性升高时间段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氧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vx2肿瘤
下载PDF
兔VX2肿瘤的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小五 朱向明 +3 位作者 李国杰 鲁柯兵 刘表虎 叶圣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兔VX2肿瘤血管及其灌注的价值。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0只,用VX2瘤株种植于兔大腿股外侧浅肌层,2~3周后应用TomTec三维超声工作站采集肿瘤灰阶及彩色多普勒三维数据,计算肿瘤血管的容积...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兔VX2肿瘤血管及其灌注的价值。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0只,用VX2瘤株种植于兔大腿股外侧浅肌层,2~3周后应用TomTec三维超声工作站采集肿瘤灰阶及彩色多普勒三维数据,计算肿瘤血管的容积指数(VI)。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VI与MVD、VE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兔VX2肿瘤血管的三维彩色多普勒参数VI与免疫组化参数MVD及VEGF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r=0.9199,P〈0.001;r=0.6871,P〈0.05)。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敏感客观地反映肿瘤的血供,为在体无创性评价肿瘤血管及其灌注提供了一条新的功能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vx2肿瘤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亚砷酸局部治疗对兔肝VX2肿瘤MVD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盟辉 孔宪炳 +2 位作者 王巧玲 阴红卫 轩诗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亚砷酸(AA)局部治疗对兔肝VX2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兔肝VX2肿瘤模型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亚砷酸(AA)局部治疗对兔肝VX2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兔肝VX2肿瘤模型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给予AA(AA组)、RFA(RFA组)、RFA+AA(RFA+A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于治疗后第14d处死所有实验动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MVD及VEGF的表达,并分析MVD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AA组、RFA组及RFA+AA组肿瘤组织MVD依次降低,分别为(38.50±0.44)、(23.07±0.47)、(18.65±0.39)和(11.36±0.36)个/HP,4组间两两比较均P<0.05;肿瘤组织VEGF表达阳性例数比也依次降低,分别为7/7、5/7、4/7和2/7,4组间两两比较均P<0.05。VEGF表达强度与MVD成正相关关系(r=0.47,P<0.01)。结论RFA+AA联合治疗能减少肿瘤组织的MVD,抑制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肝vx2肿瘤 射频消融 亚砷酸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兔肌肉VX2肿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MVD、VEGF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凤林 查月琴 +3 位作者 王希明 郭凌川 刘哲婴 郭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兔肌肉VX2肿瘤的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肌肉VX2肿瘤模型兔12只(双侧后肢大腿肌肉内种植VX2肿瘤),建模成功14~21天时接受CEUS,分析肿瘤的时间-强度曲线(TIC)... 目的探讨兔肌肉VX2肿瘤的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肌肉VX2肿瘤模型兔12只(双侧后肢大腿肌肉内种植VX2肿瘤),建模成功14~21天时接受CEUS,分析肿瘤的时间-强度曲线(TIC),测定定量参数。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VD及VEGF评分,并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VD与CEUS的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呈正相关(r=0.453,P<0.05;r=0.666,P<0.01),但与达峰时间(TTP)无相关(r=-0.185,P>0.05);肿瘤的VEGF评分与MVD呈正相关(r=0.543,P<0.01),但与CEUS各定量参数间均无相关(P均>0.05)。结论肌肉VX2肿瘤的CEUS定量参数PI、AUC与MVD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提示肿瘤的MVD,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剪碎法及匀浆法制备兔肌肉VX2肿瘤单细胞悬液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斌 贺克武 李嘉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1期8315-8317,共3页
目的:比较剪碎法和匀浆法制备兔肌肉VX2肿瘤单细胞悬液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10-25/2007-04-01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切取兔肌肉VX2肿瘤组织块,分别采用剪碎法和匀浆法制备兔肌肉VX2肿瘤单细胞悬液。经苏木精-... 目的:比较剪碎法和匀浆法制备兔肌肉VX2肿瘤单细胞悬液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10-25/2007-04-01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切取兔肌肉VX2肿瘤组织块,分别采用剪碎法和匀浆法制备兔肌肉VX2肿瘤单细胞悬液。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差异,并行AnnexinV/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坏死率的差异。结果:①细胞形态:匀浆法细胞产率高,细胞形态完整,细胞分布均匀,细胞碎片及细胞团较少;而剪碎法所得细胞悬液在光镜视野中有较多的杂质和细胞团,完整的细胞相对较少。②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匀浆法制备的单细胞悬液左下象限正常细胞分布较集中,右下象限凋亡细胞较少,左上象限坏死细胞及细胞碎片较少;所得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坏死率值明显低于剪碎法[细胞凋亡率:(8.90±1.24)%,(15.75±1.53)%;细胞坏死率(35.22±1.56)%,(40.16±1.68)%,P均<0.01]。结论:用匀浆法制备兔肌肉VX2肿瘤单细胞悬液优于剪碎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术 ANNEXIN V/PI双染法 vx2肿瘤
下载PDF
兔Vx2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成像磁共振扫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曲海源 邓意辉 +4 位作者 徐克 刘屹 韩洪波 李松柏 陈春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建立靶向性超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靶向探针,进行兔Vx2肿瘤磁共振靶向成像,评价小动物磁共振扫描序列及方法。方法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短肽通过硫醚键连接在包封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的长循环脂质体表面,合成靶向性和非靶... 目的建立靶向性超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靶向探针,进行兔Vx2肿瘤磁共振靶向成像,评价小动物磁共振扫描序列及方法。方法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短肽通过硫醚键连接在包封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的长循环脂质体表面,合成靶向性和非靶向长循环脂质体。流式细胞分析确定其受体亲和力。建立兔皮下荷Vx2肿瘤模型并进行磁共振靶向成像研究。对比不同磁共振扫描方法的区别及影响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靶向超顺磁性脂质体对αvβ3整合素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亲和力(P<0.01)。该靶向造影剂能够在肿瘤内缓慢浓聚,给药后15h达最大值。非靶向造影剂给药后2h即达最大浓聚。磁敏感加权(SWI)扫描序列图像质量较好。动物摆位、给药剂量及匀场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结论RGD-超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能在肿瘤内特异性浓聚,并能够用SWI序列MRI扫描进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脂质体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 αvβ3整合素 血管生成 vx2肿瘤
下载PDF
相干对比造影成像观察兔肝VX2肿瘤血管影像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翔 杜文华 +2 位作者 杨未晓 李陶 熊秀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相干对比造影成像技术 (CCI)检测肿瘤特征性血供的价值。方法 选用肝VX2肿瘤模型兔 8只 ,利用Sequoia5 1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以相干对比成像模式观察自制声学造影剂注射后肿瘤血管影像的动态增强变化。同时 ,利用血管铸型方... 目的 探讨相干对比造影成像技术 (CCI)检测肿瘤特征性血供的价值。方法 选用肝VX2肿瘤模型兔 8只 ,利用Sequoia5 1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以相干对比成像模式观察自制声学造影剂注射后肿瘤血管影像的动态增强变化。同时 ,利用血管铸型方法 ,建立兔肝VX2肿瘤血管三维构筑模型。结果 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大致可分为 3个时相 ,即动脉相、门静脉相、肝实质相。其中 7只肿瘤兔在动脉相出现了特异性的肿瘤血管增强 ,肿瘤区见强回声网络状血管结构显影。血管铸型可清晰显示肿瘤周边的滋养动脉包绕并伴有分支伸入肿瘤内 ,肿瘤内密集、紊乱、吻合丰富的动脉网也显示清晰。结论 通过血管铸型技术可为超声造影所见的特征性图像提供解剖形态学依据 ;CCI技术可观察到特征性的肿瘤血管增强影像 ,提高诊断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对比造影成像 vx2肿瘤 血管铸型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兔肾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文全 黄金华 +5 位作者 顾仰葵 高飞 鹿连伟 罗荣光 张岩 陈林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2-976,共5页
背景与目的: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percutaneous ethanol ablation,PEA)在肝癌、肺癌及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有关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肾脏实体肿瘤的实验及临床应用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CT引... 背景与目的: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percutaneous ethanol ablation,PEA)在肝癌、肺癌及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有关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肾脏实体肿瘤的实验及临床应用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兔肾VX2肿瘤,探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肾脏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5只已建立兔肾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治疗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治疗组行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并测量碘油沉积区致密影最大截面面积,对照组不接受治疗。1周后取出两组兔荷瘤肾脏,测量两组肿瘤大小及治疗组肿瘤凝固坏死区最大截面面积。对比观察实验兔治疗后伤口有无感染及生活习性的改变。结果:25只兔共形成25个肾脏肿瘤,最大截面积为1.38~2.25cm2,平均(1.61±0.04)cm2,两组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后,碘油沉积面积大小1.31~1.85cm2,平均(1.56±0.05)cm2;PEA治疗1周后,治疗组肿瘤大小1.35~1.85cm2,平均(1.58±0.03)cm2,对照组肿瘤大小1.67~2.17cm2,平均(1.94±0.03)cm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凝固坏死区面积大小1.27~1.78cm2,平均(1.54±0.04)cm2,与碘油沉积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区肿瘤组织呈嗜酸性改变及不规则片状凝固性坏死。治疗组动物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可有效灭活兔肾VX2肿瘤组织;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兔肾VX2肿瘤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消融 无水乙醇 肾脏肿瘤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兔肝VX2肿瘤后残余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琳 王健 +4 位作者 牟玮 周代全 刘凤秀 胡春芳 黄学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31-937,共7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治疗(EChT)兔肝VX2肿瘤后残余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移植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后行EChT,通过控制肿瘤边缘的酸碱度造成肿瘤残余,采用免疫组化、TUNEL法、活组织细胞内显微注射、明胶酶谱法及电子显微镜... 目的探讨电化学治疗(EChT)兔肝VX2肿瘤后残余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移植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后行EChT,通过控制肿瘤边缘的酸碱度造成肿瘤残余,采用免疫组化、TUNEL法、活组织细胞内显微注射、明胶酶谱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探讨残余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①病理学观察显示EChT后第1周时残余肿瘤细胞被大量纤维组织包绕;治疗后第2周,残余肿瘤细胞数目增多,其周围仍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治疗前肿瘤细胞核质比例增大,核异型性明显,线粒体数目较多但发育幼稚,细胞间连接较少。EChT后第1、2周,胞质内线粒体体积增大,发育较成熟,细胞间连接增多。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阳性指数在第1、2周时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凋亡指数及Bax阳性指数在EChT后第1、2周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凋亡指数与Bax阳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③Cx32阳性指数及LY扩散范围在治疗后第1、2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微注射后LY CH荧光染料在肿瘤组织内的扩散范围与Cx32阳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④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对含量的结果显示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治疗后第1、2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ChT治疗后2周内残余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凋亡指数明显增加,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明显改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结论较大肝癌行EChT治疗时肿瘤残余将难于完全避免,残余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对正确选择治疗后复查及再次治疗时机,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肿瘤 vx2肿瘤 电化学治疗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VEGF反义核酸调控兔VX2肿瘤早期血管生成的DCE-MRI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京龙 张贵祥 +4 位作者 胡运胜 李玉洁 周根泉 张悦萍 吴继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利用DCE-MRI监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核酸调控兔后腿VX2肿瘤早期血管生成的效果,评价反义基因抗血管生成治疗价值以及无创性影像监测方法。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兔VEGF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平均... 目的利用DCE-MRI监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核酸调控兔后腿VX2肿瘤早期血管生成的效果,评价反义基因抗血管生成治疗价值以及无创性影像监测方法。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兔VEGF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5组(A、B、C组为治疗组,D、E组为对照组),建立后腿接种VX2肿瘤模型。采用两种反义基因导入方法,于最后一次反义基因导入后0、3、7天分别对各组动物行DCE-MRI检查,计算第一分钟最大强化斜率。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肿瘤组织VEGF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治疗后0、3、7天)、B、C组(治疗后7天)肿瘤体积减小(P<0.05);A组(治疗后0天)、B、C组(治疗后3天)第一分钟最大强化斜率显著减低(P<0.01);A、B、C组VEGF表达明显减低(P<0.01)。结论①VEGF反义核酸可早期有效抑制兔VX2肿瘤VEGF表达,减少肿瘤血管形成,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②DCE-MRI可用于监测抗血管治疗早期血管通透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x2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下载PDF
颌面部VX2肿瘤DCE-MRI与乏氧程度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玉洁 张贵祥 +3 位作者 赵国旗 胡运胜 赵京龙 周根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44-1647,共4页
目的分析颌面部VX2肿瘤DCE-MRI动态曲线与肿瘤乏氧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探讨DCE-MRI在肿瘤乏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8只新西兰大白兔于单侧颌面部咬肌内接种VX2肿瘤细胞0.5ml,接种后10天开始,每隔2天取一只荷瘤... 目的分析颌面部VX2肿瘤DCE-MRI动态曲线与肿瘤乏氧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探讨DCE-MRI在肿瘤乏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8只新西兰大白兔于单侧颌面部咬肌内接种VX2肿瘤细胞0.5ml,接种后10天开始,每隔2天取一只荷瘤兔行DCE-MRI检查,绘制肿瘤动态增强曲线,计算最大强化率(MER)和强化率斜率(SLE)值。对处死的荷瘤兔,取对应层面病理标本行HE染色、乏氧染色和VEGF染色分析。结果8只实验兔成瘤率达100%,肿瘤位于单侧咬肌内,呈实质性,边缘较清晰;肿瘤MER值与乏氧程度行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肿瘤SLE值与VEGF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P<0.05)。对肿瘤乏氧染色及VEGF表达行连续切片对照研究,发现乏氧染色阳性的区域,VEGF表达也相对较高;但VEGF表达阳性区并不完全与肿瘤乏氧区表达一致。结论肿瘤乏氧与VEGF表达关系密切,乏氧可诱导VEGF表达的增高,而VEGF表达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DCE-MRI动态增强参数与肿瘤乏氧程度和VEGF表达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vx2肿瘤 乏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兔VX2肿瘤的应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永信 梁军 +1 位作者 邵秋菊 任东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812-1813,共2页
关键词 vx2肿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不同b值组合时VX2肿瘤ADC值差异的评估及与肌肉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朝晖 李竹浩 方字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b值条件下所得VX2肿瘤和肌肉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并比较肿瘤和肌肉组织间各种ADC值的差别,以探讨可鉴别两者的有效ADC值计算方法。方法在15只新西兰兔大腿接种VX2肿瘤,3周后对其行动态对比剂增强磁共振成像(DC... 目的评价不同b值条件下所得VX2肿瘤和肌肉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并比较肿瘤和肌肉组织间各种ADC值的差别,以探讨可鉴别两者的有效ADC值计算方法。方法在15只新西兰兔大腿接种VX2肿瘤,3周后对其行动态对比剂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由b=0、50、100 s/mm^2的DWI生成ADC_(low);由b=400、600、800 s/mm^2的DWI生成ADC_(high)。根据增强早期DCE-MRI在ADC_(low)和ADC_(high)图选取感兴趣区测量VX2肿瘤组织和肌肉组织的ADC_(low)和ADC_(high)值。比较VX2肿瘤组织及肌肉的ADC_(low)与ADC_(high)的差别;同时分析VX2肿瘤组织与肌肉组织之间ADC_(low)及ADC_(high)的差异,并比较其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VX2肿瘤组织的ADC_(low)及ADC_(high)分别为(1.378±0.203)×10^(-3)mm^2/s、(1.089±0.09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肌肉的ADC_(low)及ADC_(high)分别为(1.684±0.059)×10^(-3)mm^2/s、(1.538±0.05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X2肿瘤组织与肌肉之间的ADC_(low)及ADC_(high)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C_(high)与ADC_(low)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0和0.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利用低b值DWI所得ADC值受灌注效应的影响大,存活组织的ADC_(low)高于ADC_(high);对于细胞排列密集的软组织肿瘤,ADC_(high)区别肿瘤和肌肉两种组织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肌肉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