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江流域水环境评价模型及驱动因子识别
1
作者 曹艳敏 安宏雷 韩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58,共8页
流域涉及范围广、水环境问题复杂,其水环境评价及驱动力分析是流域研究的重点。以湘江流域77个水质监测站实测水质指标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湘江流域WQI min水环境评价模型,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法对流域进行... 流域涉及范围广、水环境问题复杂,其水环境评价及驱动力分析是流域研究的重点。以湘江流域77个水质监测站实测水质指标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湘江流域WQI min水环境评价模型,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法对流域进行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湘江流域WQI min值介于95.2~70.0之间,整体为优—好等级;流域水环境非汛期优于汛期;水环境最优地区为永州及潇水,长株潭地区及衡阳市较差,其主要污染因子为DO、BOD_(5)、COD_(Mn)、Cr^(6+)及NH_(3)^(-)N;干流自上游至下游WQI min逐渐降低,其中湘潭区域WQI_(min)最低,为78.65,长沙WQI_(min)有所提升,为81.6;水环境驱动因子长株潭及衡阳地区的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人口因素,永州为农业污染,娄底及郴州为工业污染;湘江干流主要驱动因子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上游市的城市污染。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环境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评价 驱动因子 wqi min模型 主成分分析法(PCA) 湘江流域
下载PDF
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估
2
作者 吴凡 魏念 +5 位作者 高立方 张燕 茹辉军 吴湘香 倪朝辉 李云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3,共11页
为准确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提高水质评价效率,本研究基于11个水质参数,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WQI)对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三个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WQI min综合评价模... 为准确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提高水质评价效率,本研究基于11个水质参数,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WQI)对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三个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WQI min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1)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温和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38-2002),单因素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水域内整体水质处于地表水Ⅴ类水标准,部分年份达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2)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分析,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整体为“良”;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质量呈逐年改善的趋势,且上游保护区的改善较大。(3)基于WQI方法,确定了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关键水质参数为: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汞、溶解氧、氨氮、悬浮物以及水温,分别构建了上游保护区、中华鲟保护区以及四大家鱼保护区的WQI_(min)模型;考虑权重和不考虑权重的WQI min模型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权重的WQI min模型的水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该方法可有效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变化特征并可扩展用于其他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 重要渔业水域 水质指数法 wqi min模型 水质评价
下载PDF
重庆嘉陵江干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跃晨 王云 +3 位作者 吴树宝 王春雷 陈立娜 李坤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6,46,共7页
利用形QI模型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2009-2011年嘉陵江干流重庆段6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评价,并将影响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个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且城郊差异不大,但健康风险等级普遍偏高,城区明显高于... 利用形QI模型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2009-2011年嘉陵江干流重庆段6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评价,并将影响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个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且城郊差异不大,但健康风险等级普遍偏高,城区明显高于郊区;各污染物都可能影响到形凹值,而砷、镉尤其是六价铬等化学致癌物是影响总健康危害风险的主要因素。两种模型侧重点不同,综合运用将更有助于客观全面评价水体质量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水源地 wqi模型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