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 in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Wanquan River Estuary, Hainan Island,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GEChendong O.Slaymaker T.F.Peders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21期2357-2361,共5页
Pb geochronology and sediment core profiles of organic carbon, total sulfur and organic carbon isotope (d 13C) value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Shamei Lagoon, located in the Wan-... Pb geochronology and sediment core profiles of organic carbon, total sulfur and organic carbon isotope (d 13C) value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Shamei Lagoon, located in the Wan-quan River Estuary, eastern Hainan Island, China. Totalsulfur and d 13C values decreased upwards in the top 30 cm of a sediment core that spanned the last 200 years of deposi-tion. Total sulfur concentration and d 13C values respectively decreased upward from 1.92% to 0.36%, and -20.63?to -23.64? The C/S ratio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earlier wa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range of 0.47—0.80, and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sulfur. Since around 1900 AD, the C/S ratio increased rapidly to a maximum of 3.94, but no simpl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sulfur during this more re-cent period.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efore 1800 AD, the lagoon had a fully marine character, and the location of to-day抯 Wanquan River Estuary was an open embayment.From 1800 to 1900, the salinity of Shamei Lagoon decreased noticeably. The amount of seawater which could enter thelagoon decreased gradually as the Yudai spit grew. Today,seawater scarcely affects the lagoon; it is essentially a fresh-wat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中国 有机碳 氢化硫 水污染 ^210PB
下载PDF
海南万泉河入海河口微塑料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少露 吴思怡 +1 位作者 谢福武 何书海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9-1108,共10页
为探索海南万泉河入海河口区的微塑料赋存特征,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塑料分布和组成特征,解析其潜在来源,并结合聚合物风险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万泉河入海河口... 为探索海南万泉河入海河口区的微塑料赋存特征,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塑料分布和组成特征,解析其潜在来源,并结合聚合物风险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万泉河入海河口微塑料丰度为0.32~0.74个/m^(3),平均丰度为(0.53±0.13)个/m^(3);微塑料成分主要为聚丙烯(PP,34.8%)、聚酯纤维(PES,23.7%)和聚乙烯(PE,20.0%);形状多为片状(58.4%),其次为纤维状(32.3%);颜色呈现出多样化,以半透明(41.6%)和白色(36.8%)为主;粒径以1.0~4.0 mm的微塑料为主,占比为42.2%。特征分析显示,微塑料主要来源于旅游活动、渔业生产和居民生产生活污水,且受风力、海流、径流和海水稀释的影响,微塑料丰度值呈区域分布不均匀现象。与国内外研究相比,万泉河入海河口的表层海水微塑料丰度处于较低污染水平。风险评价结果也表明,该区域微塑料整体污染水平较低,但对于高化学毒性的塑料制品的危害应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赋存特征 风险评估 万泉河 入海河口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海南岛万泉河下游年最高水位阶段性演变研究
3
作者 吴多锋 陈小齐 +1 位作者 吴明 王睿璞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为探明近年来海南岛万泉河下游年最高水位的演变趋势与演变机制,基于加积站1980—2020年最高水位序列,结合该站流量与河床断面地形等资料,梳理年最高水位的演变趋势,并进一步辨识人类活动在其中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万泉河下游年最高... 为探明近年来海南岛万泉河下游年最高水位的演变趋势与演变机制,基于加积站1980—2020年最高水位序列,结合该站流量与河床断面地形等资料,梳理年最高水位的演变趋势,并进一步辨识人类活动在其中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万泉河下游年最高水位的演变可分为平稳波动期(1980—2002年)和快速下降期(2003—2020年)两个阶段,进入快速下降期后年最高水位下降约1.81m,降幅达23%。水库建设等人类活动是万泉河年最高水位阶段性显著下降的主要驱动力,其中,水库削减洪峰对年最高水位产生的影响约占41%,而水库拦沙引起河床下切带来的影响占比达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泉河 年最高水位 阶段性演变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土地利用/覆被和气候变化对万泉河上游流域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晓慧 薛世玉 +2 位作者 朱丽蓉 李亮红 叶长青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探究万泉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和气候变化的响应,通过建立万泉河上游流域的SWAT模型,设置了不同情景,定量分析了LUCC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万泉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较好,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相关系数... 为探究万泉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和气候变化的响应,通过建立万泉河上游流域的SWAT模型,设置了不同情景,定量分析了LUCC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万泉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较好,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相关系数(R^(2))以及纳什效率系数(E_(ns))均大于0.80.设置极端土地利用/覆被情景,将所有人工林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天然林、人工林转化为天然林,月均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分别是13.66%、-2.46%和-9.74%,这表明耕地的产流能力最强,其次是人工林,最后为天然林.所设置的不同气候情景表明,月均径流量变化与降雨量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设置土地利用/覆被和气候综合情景,对比1990年,2018年LUCC使月均径流量增加了1.32%;2006—2018年气候变化使月均径流量增加了8.97%;相比LUCC,气候变化是引起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泉河流域 SWAT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 气候变化 径流
下载PDF
万泉河雅寨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丹 王蕴婷 +1 位作者 王旭 李卫东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为了掌握万泉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万泉河雅寨流域水生生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监测、市场调查、走访了解等方法对该流域的水生生物及相关的生态学进行系统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万泉河雅寨水域水质较好,处于地... 为了掌握万泉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万泉河雅寨流域水生生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监测、市场调查、走访了解等方法对该流域的水生生物及相关的生态学进行系统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万泉河雅寨水域水质较好,处于地表水Ⅲ类标准,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生物量较高。在万泉河雅寨流域设置的6个采样点中,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137种,其中绿藻门种数最多,有60种,占种数的40.80%;浮游动物6类30种,其中轮虫类种数最多,有13种,占种数的43.33%;底栖动物4类14种,其中节肢动物种数最多,有6种,占种数42.86%;鱼类12目41科68属82种,鲈形目和鲤形目的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5%和27%;水生维管束植物18科48种,其中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有12种,占种类的25%。笔者结合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鱼类多样性指数综合分析,判断出万泉河雅寨段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泉河 水生生物 生物多样性 调查及保护
下载PDF
秋季海南三大江入海河口区的微塑料污染状况 被引量:2
6
作者 谢福武 王少露 +4 位作者 吴思怡 雷宇 冯莹 莫孙伟 何书海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4,共8页
【目的】了解海南三大江入海河口区表层水体微塑料分布特征、污染现状和潜在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1月对海南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入海河口区的微塑料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与结论】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河口表层水体... 【目的】了解海南三大江入海河口区表层水体微塑料分布特征、污染现状和潜在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1月对海南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入海河口区的微塑料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与结论】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河口表层水体微塑料丰度范围分别介于0.16~1.27、0.25~0.70、0.19~0.82 m^(-3)之间,平均丰度在0.42~0.47 m^(-3)之间,微塑料成分以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酯纤维(PES)、聚苯乙烯(PS)占主导。其中,南渡江、昌化江河口区主要以粒径范围在0.5~3.0 mm的碎片状和纤维状的微塑料丰度居高,占比分别为73.3%和78.2%,而万泉河以粒径范围在2.0~5.0 mm的碎片状和纤维状微塑料为主,占比为54.8%。随入海河口区的岸线距离增加,微塑料丰度均呈现为从河口到近岸海域递减的趋势,各站位丰度有所降低并呈现明显差异。与国内外入海河口相比,本研究区域的微塑料丰度整体处于低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入海河口 南渡江 昌化江 万泉河 海南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万泉河流域生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佘济云 周丹华 +2 位作者 刘照程 沈金明 毛旭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0期69-73,共5页
为了了解万泉河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利用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土壤类型、水域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5个单生态敏感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在GIS的支持下,进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轻度敏感区(38.69%)>不... 为了了解万泉河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利用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土壤类型、水域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5个单生态敏感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在GIS的支持下,进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轻度敏感区(38.69%)>不敏感区(26.7%)>中度敏感区(22.84%)>高度敏感区(8.38%)>极度敏感区(3.39%);(2)极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上游,高度敏感区则零散的分布在整个流域,中度敏感区主要分布流域中上游,轻度敏感区、不敏感区则集中分布在流域的中下游。表明万泉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生态敏感度较低,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GIS 万泉河流域
下载PDF
万泉河口冬、夏季营养盐分布与变化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瑞环 刘素美 +2 位作者 张桂玲 任景玲 张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于2006年12月(冬季枯水期)和2007年8月(夏季丰水期)对万泉河口进行现场调查,探讨了此热带河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万泉河口营养盐浓度(NO3-N,NO2-N,NH4-N,PO4-P)低于中国温带和亚热带的较大河流(如长江和珠江),但河水冲刷及化... 于2006年12月(冬季枯水期)和2007年8月(夏季丰水期)对万泉河口进行现场调查,探讨了此热带河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万泉河口营养盐浓度(NO3-N,NO2-N,NH4-N,PO4-P)低于中国温带和亚热带的较大河流(如长江和珠江),但河水冲刷及化学风化作用强,具有高硅酸盐特征。NO3-N和SiO3-Si在河口区主要受海水稀释作用影响;NO2-N和NH4-N呈非保守变化;丰水期PO4-P在低盐度区(S<2.5)出现添加;在河流及河口中,枯水期与丰水期高的N/P比值使磷酸盐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采用陆-海相互作用计划(LOICZ)所推荐的模型计算万泉河口营养盐的收支,模拟结果指出万泉河口冬、夏季均表现为DIN、DSi的汇,冬季是DIP的汇,夏季则成为DIP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泉河口 营养盐 分布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海南岛万泉河口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7
9
作者 葛晨东 王颖 +1 位作者 T.F.Pedersen O.Slaymaker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5-852,共8页
对海南岛万泉河口沙美内海柱样K3和K4沉积物进行生物地球化学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δ13C)、氮同位素(δ15N)的分析,以及210Pb定年了解其近代变化特征,追踪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变化,提取沉积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的... 对海南岛万泉河口沙美内海柱样K3和K4沉积物进行生物地球化学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δ13C)、氮同位素(δ15N)的分析,以及210Pb定年了解其近代变化特征,追踪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变化,提取沉积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的信息。K3中TOC的变化介于0.51%~1.12%,K4变化介于0.43%~1.49%,而其随时间的变化反映了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历史。17世纪TOC含量明显增加记录了明末清初开始流域内广泛种植农作物的活动,19世纪以来TOC含量逐渐增加,至现代达最高值,对应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增强。K3和K4的δ13C值变化分别在-24.38‰^-21.02‰之间和-24.74‰^-20.17‰之间,δ15N值变化分别在2.20‰~4.62‰之间和2.39‰~5.02‰之间,映证了本区沉积物有机质是陆源物质和海洋物质混合的特点。明末清初开始流域内广泛种植玉米等农作物造成δ13C值增加和δ15N值减少;自19世纪以来至现在,该区的经济活动增加,人口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近50年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陆源输入的有机碳含量大幅增加,使δ13C值减少和δ15N比值增加。δ13C值自19世纪以来就逐渐变轻,说明陆源和海洋有机碳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较轻的陆源有机碳比例相对增加,较重的海洋有机碳比例相对减少,反映了玉带滩沙坝的增长、沙美内海封闭、海水交换作用减少的状况。C/N比值分别从底部的16.19和17.36到顶部减小为11左右,自19世纪以来呈明显减小的趋势也反映了沙美内海泻湖自生的藻类有机质供应越来越多,也说明了其逐渐封闭、水动力条件越来越弱,与外海的交换作用逐渐减少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C δ13^C值和δ15^N值 C/N 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海南岛万泉河口
下载PDF
万泉河口沉积柱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与博鳌开发建设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芳蕾 傅杨荣 +3 位作者 杨奕 马荣林 郭跃品 张固成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4-649,共6页
以海南岛万泉河口沉积柱为研究对象,进行210Pb法沉积速率测定和重金属(Mn、Cr、Co、Ni、Cd、Pb、Zn、Cu、As、Hg)含量以及粒径指标Si/Al比值分析,探讨河口沉积过程与博鳌开发建设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柱的平均沉积速率为1.13 cm/a,记... 以海南岛万泉河口沉积柱为研究对象,进行210Pb法沉积速率测定和重金属(Mn、Cr、Co、Ni、Cd、Pb、Zn、Cu、As、Hg)含量以及粒径指标Si/Al比值分析,探讨河口沉积过程与博鳌开发建设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柱的平均沉积速率为1.13 cm/a,记录了大约从1991-2007年博鳌地区的环境变化信息。重金属含量和粒度的垂向变化规律与博鳌建设的阶段性相吻合。1991-1998年博鳌初步开发期间,重金属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河口环境主要受自然作用制约;1999年博鳌开始大规模建设后,重金属含量变化幅度显著增大,反映了自然沉积和人类作用的双重影响。重金属整体上未造成环境污染,万泉河口湾环境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泉河口 博鳌 沉积柱 重金属 210Pb法 Si/Al比值
下载PDF
海南万泉河、文昌/文教河河口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季节差异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景玲 姜喆 +3 位作者 张桂玲 张国玲 刘素美 许东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83-290,共8页
本文讨论了2006年12月冬季和2007年8月夏季海南省万泉河、文昌/文教河河流及河口溶解态铝的含量、分布及季节差异。结果发现,万泉河冬、夏两季河流及河口溶解态铝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127)和(157±97)nmol/L,季节差异不明显... 本文讨论了2006年12月冬季和2007年8月夏季海南省万泉河、文昌/文教河河流及河口溶解态铝的含量、分布及季节差异。结果发现,万泉河冬、夏两季河流及河口溶解态铝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127)和(157±97)nmol/L,季节差异不明显。文昌/文教河冬、夏两季河流及河口溶解态铝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2±156)和(222±66)nmol/L,冬季溶解态铝的平均含量略高于夏季。万泉河溶解态铝在河海混合初期表现为清除行为,而后表现为保守混合行为,而文昌/文教河则表现出明显的非保守混合行为,在中等盐度区域存在明显外源输入,原因可能是八门湾底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释放的影响。部分河流上游采样点由于受到人为活动引起的污水排放的影响,溶解态铝含量明显增加。万泉河、文昌/文教河溶解态铝的平均含量明显低于我国其他及世界主要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铝 分布及季节性差异 万泉河 文昌/文教河
下载PDF
海南岛万泉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蔡大鑫 张京红 刘少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3期201-209,共9页
应用灾害风险形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统计万泉河流域基本气象站1961—2011年的降水资料,实现了对自动站降水数据的估测及历史数据的延长,应用趋势面残差法获取了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空间分布,并选取了适合评价小流域暴雨洪涝灾害敏感性、易... 应用灾害风险形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统计万泉河流域基本气象站1961—2011年的降水资料,实现了对自动站降水数据的估测及历史数据的延长,应用趋势面残差法获取了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空间分布,并选取了适合评价小流域暴雨洪涝灾害敏感性、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空间指标,对流域的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万泉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分布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等以上风险区,西部则多处于次低以下风险区。东部地区以嘉积县为中心的部分区域的风险为最高,北部岭口镇、翰林镇和大路镇也处于风险高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风险 万泉河流域 区划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万泉河流域农田养分流失特征及面源污染源强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俞跃 宋玉梅 唐文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158-9160,9189,共4页
采用径流场结合人工模拟降雨方式,研究了海南岛万泉河流域土壤中N、P、有机质等营养物质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产流系数越大,携带走的污染物越多,所产生的污染程度越大;TN的流失表现为雨强越大,增幅越大,当雨强为中雨、大... 采用径流场结合人工模拟降雨方式,研究了海南岛万泉河流域土壤中N、P、有机质等营养物质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产流系数越大,携带走的污染物越多,所产生的污染程度越大;TN的流失表现为雨强越大,增幅越大,当雨强为中雨、大雨时PN所占TN的比例为44.43%和44.09%,当雨强为暴雨时PN占TN比例则跃升至77.83%;养分流失速率呈现有机质>TN>TP的特征;PP随地表径流搬运迁移为TP主要的流失形态,且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而DP的流失特征为不随雨强变化而变化;土壤质地、坡度、植物覆盖率对土壤养分流失速率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万泉河流域 水土流失速率 特征
下载PDF
区域生态足迹计算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万泉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关进平 张伟 +2 位作者 佘济云 沈金明 郭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为了探讨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万泉河流域2009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流域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及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万泉河流域经济发展以一二产业为主,... 为了探讨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万泉河流域2009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流域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及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万泉河流域经济发展以一二产业为主,林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流域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H=1.155 962低于全国(H=1.29)水平,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C=1.881 275高于全国Ulanowicz发展能力(C=1.71),由此可知流域当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通过计算得到该流域万元GDP生态足迹为0.44,是全国万元GDP生态足迹2.037的0.22倍,说明流域资源利用率较全国高,其发展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万泉河流域 海南省
下载PDF
海南省万泉河流域植物区系及植被恢复经营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佘济云 胡焕香 +2 位作者 李俊 周丹华 郭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7期64-69,共6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海南省万泉河流域的植物资源,探讨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经营模式,在广泛查阅文献与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海南省万泉河流域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46种及种下单位,隶属于138科... 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海南省万泉河流域的植物资源,探讨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经营模式,在广泛查阅文献与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海南省万泉河流域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46种及种下单位,隶属于138科411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7属38种,裸子植物4科6属6种,被子植物115科378属502种;(2)种子植物中含10种以上的科有9个,含4种以上的属有7个;(3)种子植物科和属分别对应有11个和14个分布区类型,且二者的泛热带成分分别占非世界分布的62.8%和32.6%;(4)中国特有属数量稀少,只有3个,占非世界属总数的0.82%;(5)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造林更新、封山育林、抚育间伐、幼林抚育、补植改造、退果还林6种植被恢复的经营模式。说明万泉河流域植物资源丰富,被子植物占有绝对优势,科、属分化程度较高,区系优势现象比较明显,植物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万泉河 植物区系 植被恢复 经营模式
下载PDF
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伟 佘济云 +1 位作者 郭霞 沈金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26,共5页
为了研究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以万泉河流域包含的5个市县为基本单位,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要求,结合万泉河流域现状建立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其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为了研究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以万泉河流域包含的5个市县为基本单位,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要求,结合万泉河流域现状建立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其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包含3个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共16项指标,利用熵值法对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权重值在0.07-0.15之间,以林业总产值(0.093)为代表,其次为以工业总产值(0.051)为代表指标,其权重区间为0.05-0.07,最次要的指标权重值在0.03-0.05之间波动;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系数呈现了一定的差异性,中上游由于生态环境优良,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优良的基础,该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城镇的发展可持续系数得分较高,屯昌县得分最高为0.34,次为琼中县0.32;定安县的发展可持续系数值为0.301 656,相对而言该流域段内的可持续发展度较好,但是位于万泉河流域下游的琼海县(0.222341)和万宁县(0.214597)得分很低,成为了万泉河流域发展的阻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万泉河流域
下载PDF
海南万泉河流域洪水预报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旭升 杨天行 王珊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0-533,共4页
万泉河流域面积大、降雨分布不均匀,洪水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多单元的水文学模型与河道水力学模型相结合的预报系统。提高模拟精度的重点是水力学模型中内、外边界条件的处理及水流阻力项的计算。采用20世纪90年代10余场洪水... 万泉河流域面积大、降雨分布不均匀,洪水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多单元的水文学模型与河道水力学模型相结合的预报系统。提高模拟精度的重点是水力学模型中内、外边界条件的处理及水流阻力项的计算。采用20世纪90年代10余场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万泉河流域 洪水预报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海南琼海加积井水位受万泉河水位的影响及震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解晓静 李盛 +1 位作者 卢启明 余宙 《华南地震》 2015年第3期25-33,共9页
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琼海加积井受万泉河水影响的各因素,可知地下井水受河水的影响,其距离越近影响越大;在日均值数据背景下,相比固体潮、气压、降雨量,河水位对井水位的影响最大;河流潮汐与固体潮汐效应,以及河水位对地下井水影响的... 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琼海加积井受万泉河水影响的各因素,可知地下井水受河水的影响,其距离越近影响越大;在日均值数据背景下,相比固体潮、气压、降雨量,河水位对井水位的影响最大;河流潮汐与固体潮汐效应,以及河水位对地下井水影响的滞后时间在不同时期下是不同的。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为震例分析背景,得出井水位与万泉河水位小波细节3阶中在震前或震后均有较显著的震兆异常反应,值得跟踪类似的震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位 水位 影响特征 小波细节分析 琼海加积 万泉河
下载PDF
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以琼海万泉河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黎平 刘伟 《中国城市林业》 2012年第2期40-42,45,共4页
文章以海南琼海万泉河滨河绿带嘉积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滨河生态交错带景观生态基本特点,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及景观空间形态等各层面的需求,结合滨河城区的周边环境特征,通过区域性空间分析提出以河流和水为中心的空间布局结... 文章以海南琼海万泉河滨河绿带嘉积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滨河生态交错带景观生态基本特点,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及景观空间形态等各层面的需求,结合滨河城区的周边环境特征,通过区域性空间分析提出以河流和水为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指出应在充分理解水岸空间、节点与视线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水文资料和现场施工特点,选用相对合理的设计方法,最终实现万泉河滨河带"建设全新的滨水居住与旅游度假地产"的整体开发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特质 自然进程 滨水空间 万泉河
下载PDF
Geomorphology of the Boao coastal system and potential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Hainan Island,South China 被引量:2
20
作者 ZHUDakui YINYong PeterMARTIN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The Boao coastal system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of Hainan Island is a dynamic delta-tidal inlet-barrier formed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The delta developed inside a shallow lagoon barred by a sandy barrier with a nar... The Boao coastal system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of Hainan Island is a dynamic delta-tidal inlet-barrier formed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The delta developed inside a shallow lagoon barred by a sandy barrier with a narrow, shallow tidal inlet opening. Two major distributary channels separated by small islands characterize the delta. The lagoon is silting up receiving and trapping sediments from both the river and, in minor measure during storms, through the tidal inlet opening and barrier washovers. The barrier at the tidal inlet is highly dynamic and changes its form, accreting (migrating spit) against the inlet during fair-weather conditions and being eroded during storms and river floods. The delta has almost completely filled the lagoon and major concerns exist on the effect that ongoing large development plans may have on the environment. These concerns include the effect on floods and rate of siltation once banks of the islands have been stabilized and floodwater and sediment load are impeded from spreading over the lowlands, and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pollutant loads from the new facilities on the ecosystems of the increasingly restricting lagoon water and on the seash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UARY coastal barrier coastal erosion tidal inlet flooding prevention LAGOON Boao Hainan Island wanquan river delta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