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綫計算機斷層掃描影像下的五枚戰國封泥——形制、成形方法、印文、繩痕及相關問題研究
1
作者 《书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4,194,共17页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有五枚戰國封泥,皆禹陳介祺舊藏品。論文利用高清晰X射綫計算機斷層掃描機裂作的CT影像,介紹這五枚封泥的形制,留在封泥表面與内部的繩痕以及植物碎片、種子等混雜物痕迹的詳細情况,研究封泥的成形工程與使用方法...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有五枚戰國封泥,皆禹陳介祺舊藏品。論文利用高清晰X射綫計算機斷層掃描機裂作的CT影像,介紹這五枚封泥的形制,留在封泥表面與内部的繩痕以及植物碎片、種子等混雜物痕迹的詳細情况,研究封泥的成形工程與使用方法。并利用CT影像研究封泥印面的情况,為印文的釋讀提供綫索。五枚封泥中的前兩枚,據其形制可推測是在多角形木條上盛泥成形的,可以認為屬于戰國封泥的一種類型。第三枚封泥被貼在有曲折面的器物上,根據壓印在封泥表面的繩痕與布紋,推測有曲折面的器物下面還有别的物品和該器物捆綁在一起,封泥起到封緘之用,有曲折面的器物或許有與漢代木簡“檢”相同的功能。這三枚封泥使用方法的不同可能也與印文的差别有關。秦漢封泥的繩痕有幾種類型,且可見時間早晚的變遷。三枚有繩痕的戰國封泥也是研究封泥演變歷史的重要材料之一。其他兩枚封泥的表面、内部都没有繩痕,其使用方法還有待考證。有繩痕的三枚戰國封泥中,其中一枚含有不少植物種子,有待通過品種鑒定考察黏土產地的自然環境。另一枚含有葉子,封泥成形時葉子還保持柔軟而有韌性的狀態。混雜物的情况亦為封泥成形工程研究提供了綫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戰國封泥 x射綫計算機斷層掃描 陳介祺 形制 成形方法
原文传递
X射线源透射式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复合材料工件检测中的散射修正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光含 蔡新华 +2 位作者 乔闹生 刘长青 杨学恒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1-184,共4页
在X射线源透射式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X-TICT)中,X射线透射物质时,发生了Compton光子散射现象,有用信息连同散射光子一起进入探头形成伪影。因此,必须进行散射修正。利用X射线透射物质时X光子散射遵循的Compton散射强度方程,结合... 在X射线源透射式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X-TICT)中,X射线透射物质时,发生了Compton光子散射现象,有用信息连同散射光子一起进入探头形成伪影。因此,必须进行散射修正。利用X射线透射物质时X光子散射遵循的Compton散射强度方程,结合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建立了有效去除X-TICT在复合材料工件检测中光子散射问题造成的图像伪影的散射修正模型。探头的总计数减去散射光子数,即可有效去除X-TICT在复合材料工件检测中散射光子造成的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散射修正 x射线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两种肺结核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图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9期2608-2609,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纯性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图像的差异,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选择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2011年1~8月住院及门诊的单纯性肺结核患者40例及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40例做胸...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纯性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图像的差异,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选择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2011年1~8月住院及门诊的单纯性肺结核患者40例及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40例做胸部CT检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影像学差异。结果两者的CT影像图对比分析发现,在病变部位、病变类型和病变累及范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判读CT表现时应抓住这两种疾病的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结核并糖尿病 影像学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下载PDF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贤萍 丁莹 《水泥》 CAS 2016年第3期54-57,共4页
介绍了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的成像原理,列举了同步辐射CT在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物相分布、孔隙结构及裂缝发展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了CT技术的误差来源和应用局限性。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同步辐射x射线 水泥基材料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承峰 胡高伟 +2 位作者 刘昌岭 业渝光 郑荣儿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9,共7页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是一项无损分析物质空间结构的技术。随着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深入,X-CT被广泛用于观察沉积物内部空间分布和测量孔隙率、饱和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在反映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是一项无损分析物质空间结构的技术。随着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深入,X-CT被广泛用于观察沉积物内部空间分布和测量孔隙率、饱和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在反映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方面,X-CT成像也具有实时、直观、准确等优点。重点从含水合物沉积物内部空间结构分析和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生成与分解动力学过程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X-CT在水合物测量上的原理及使用的仪器类型,并针对目前X-CT法研究水合物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断层扫描 天然气水合物 多孔介质 物理特性 x-ct成像
下载PDF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在纺织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伟娜 高彦涛 +1 位作者 胡文锋 吴湘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传统光学成像或扫描电镜成像作为微观结构的分析方法只能观测到材料外观形貌,难以实现材料内部结构的三维表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为促进三维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X射... 传统光学成像或扫描电镜成像作为微观结构的分析方法只能观测到材料外观形貌,难以实现材料内部结构的三维表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为促进三维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XCT)在纺织应用上的测试设备、测试方式以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综述XCT技术在织物内部结构表征、辅助建模预测织物性能(热传递性、压缩性)以及纱线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总结XCT技术在纺织应用上的优缺点,同时针对XCT在纺织领域中研究的匮乏,对未来XCT技术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 结构表征 纺织 应用
下载PDF
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敬文斌 郭小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2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83例设为实验组,其中42例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的患者,4...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83例设为实验组,其中42例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的患者,41例确诊为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40例设为对照组。均进行CT图像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的CT图像在病变累及范围、病变部位和类型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性肺结核组患者比较,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CT图像在病变累及范围、病变部位和类型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图像技术不仅对于肺结核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还对于区分单纯性肺结核和肺结核并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临床诊治时抓住这两者间的明显区别,能够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结核并糖尿病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煤炭可选性分析研究
8
作者 李飞 董宪姝 +2 位作者 樊玉萍 贺斌 孙冬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共3页
介绍基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X-CT)扫描技术的煤炭可选性分析方法,其优点是低成本、低耗时、安全性高和准确性高。对于选煤厂,这种方法可以指导现场及时的调整分选方法,并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煤炭可选性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 CT值 密度组成
原文传递
山东省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夕荣 杨珂 +5 位作者 柳怡 吴晓明 夏春冬 张巍 李炜 李连波 《中国辐射卫生》 2003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机 (以下简称X -CT机 )应用情况 ,为卫生行政部门搞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式 ,对X -CT机的安装时间、生产厂家、设备型号及检查频率等项目内容进行调... 目的 了解山东省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机 (以下简称X -CT机 )应用情况 ,为卫生行政部门搞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式 ,对X -CT机的安装时间、生产厂家、设备型号及检查频率等项目内容进行调查 ,并对CT机区域分布、区域人口分布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 山东省 1985年引进第一台CT机 ,现已拥有 3 77台 ,大多数分布在县级以上医院 ;CT机生产厂家有 9个 ,CT机型号共有 70余种 ,新旧机比例为 9:11,.二手机主要分布在县区级以下医院 ;全省CT机拥有量平均每百万人口 4.3台 ,每台CT机年平均检查人次数为 3 75 6人次。结论 山东省CT机数量多、型号杂、分布广 ,应加大应用管理力度 ,对部分机型陈旧、部件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x射线 计算机断层扫描 设备应用 调查分析 质量检测
下载PDF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质量保证的测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明辰 白玫 《医疗设备信息》 1998年第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x射线 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辨率 测试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1期113-113,共1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在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6例CVST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结果及血栓位置。结果 46例CVST患者,2例同时位于上矢状窦及横窦、乙状...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在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6例CVST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结果及血栓位置。结果 46例CVST患者,2例同时位于上矢状窦及横窦、乙状窦,3例位于直窦,21例位于上矢状窦,9例位于乙状窦,11例位于横窦。结论 CT和MRI平扫可作为CVST形成初选检查方法,CT对急性和亚急性患者有较高临床价值,MRI对亚急性期CVST应用价值较高,但临床诊断方法选取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对胆系结石患者检出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明风 《临床研究》 2020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对胆系结石患者检出率。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经手术证实为胆系结石患者48例,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术前均行CT、MRI检查,统计对比CT、MRI检查结果检出率。...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对胆系结石患者检出率。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经手术证实为胆系结石患者48例,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术前均行CT、MRI检查,统计对比CT、MRI检查结果检出率。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胆系结石检出率95.83%(46/48)高于CT 62.50%(30/48,P<0.05);MRI胆囊结石检出率94.44%(17/18)与CT 72.22%(13/18)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MRI胆管结石检出率100.00%(13/13)、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检出率94.12%(16/17)高于CT 53.85%(7/13)、58.82%(10/17,P<0.05)。结论与CT相比,MRI胆系结石及类型检出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与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胆系结石
下载PDF
数字X射线摄影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诊断儿童肘关节细微骨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厚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7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究X线摄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儿童指关节细微骨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汉滨区第一医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肘关节细微骨折儿童,均对患者采用数字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目的:探究X线摄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儿童指关节细微骨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汉滨区第一医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肘关节细微骨折儿童,均对患者采用数字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分析诊断,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两种诊断方法诊断效能以及细微骨折分类情况。结果:80例疑似肘关节细微骨折儿童中,检验确诊肘关节细微骨折例数72例,非肘关节细微骨折例数8例。DR检查患儿肘关节细微骨折检出例数61例,误诊4例,漏诊15例,CT检查检出例数71例,误诊1例,漏诊2例。CT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均高于DR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肘关节细微骨折类型的总准确率97.22%显著高于DR检查的79.17%(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儿童肘关节细微处诊断可以采用数字X射线摄影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对于经DR检查未发现但高度怀疑为骨折的情况,可以选择CT检查方式进行进一步检查,以便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射线摄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儿童肘关节细微骨折 诊断
下载PDF
用于临床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X射线探测器发展进程研究
14
作者 李可欣 王琦龙 《真空电子技术》 2021年第5期13-28,88,共17页
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可重构患者身体横截面的非侵入式X射线诊断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供有关器官结构的详细信息,并灵敏地检测出器官的病理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计算机断层扫描被用于临床诊断以来,在该领域上的多项突破促成了现... 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可重构患者身体横截面的非侵入式X射线诊断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供有关器官结构的详细信息,并灵敏地检测出器官的病理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计算机断层扫描被用于临床诊断以来,在该领域上的多项突破促成了现今超快速、低剂量的扫描技术,这种高检测效率和快速响应一定程度上归功于X射线检测器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当前X射线探测器主要可分为间接和直接探测两种。此外,在过去二十年中,通过利用不同排列形状和工作机制的X射线探测器,高分辨率临床显微断层扫描系统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本文旨在回顾用于断层扫描和显微断层扫描的X射线探测器技术发展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并且具体分析两种类型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x射线探测器 直接、间接探测器
下载PDF
2018年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应用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15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8年第6期692-692,共1页
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2018年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顺利召开。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中科院化工材料所、金属所、高能... 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2018年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顺利召开。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中科院化工材料所、金属所、高能所、电工研究所、岩土力学所、上海博物馆等科研单位和企业56家单位的170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技术研讨会 x射线 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原文传递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质量保证的测试
16
作者 彭明辰 《医疗设备信息》 1995年第6期25-27,共3页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质量保证的测试续95/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工程科彭明辰二、X城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专用名词定义1.CT剂量指数(CTDI):与断层面垂直方向上(Z轴方向),从-7个标称断层层面厚度到+7个...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质量保证的测试续95/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工程科彭明辰二、X城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专用名词定义1.CT剂量指数(CTDI):与断层面垂直方向上(Z轴方向),从-7个标称断层层面厚度到+7个标称断层层面厚度范围内的剂量分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 断层扫描系统 质量测试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软骨肉瘤级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洋 肖金生 +1 位作者 鲁颖玉 韩建雪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软骨肉瘤级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软骨肉瘤患者,均给予DWI与CT检查,分析DWI、CT与DWI联合CT检测对低级别和高级别软骨肉瘤的诊断效能。...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软骨肉瘤级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软骨肉瘤患者,均给予DWI与CT检查,分析DWI、CT与DWI联合CT检测对低级别和高级别软骨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DWI、CT及DWI联合CT的3种方法检测低级别软骨肉瘤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815,χ^(2)=45.577,χ^(2)=7.086,χ^(2)=16.559,χ^(2)=24.565;P<0.05),DWI联合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D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825,χ^(2)=6.972,χ^(2)=14.733,χ^(2)=23.587;P<0.05),DWI联合CT检查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571,χ^(2)=35.821,χ^(2)=4.600,χ^(2)=14.075,χ^(2)=13.775;P<0.05)。DWI、CT、DWI联合CT检测高级别软骨肉瘤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344,χ^(2)=43.357,χ^(2)=11.811,χ^(2)=29.98,χ^(2)=9.192;P<0.05),DWI联合CT检查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D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97,χ^(2)=40.444,χ^(2)=11.799,χ^(2)=24.358,χ^(2)=8.347;P<0.05),DWI联合CT检查的准确率、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92,χ^(2)=23.371,χ^(2)=21.773,χ^(2)=5.492;P<0.05)。结论:DWI联合CT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有效鉴别低、高级别的软骨肉瘤,在临床诊断、区分软骨肉瘤的分级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弥散加权成像(DWI)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软骨肉瘤 级别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磁共振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特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葛欣 李迎欣 +1 位作者 周虹 王照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磁共振(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成像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9月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9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CT检查,分析二者成像特点。结果79例疑似病毒性脑...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磁共振(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成像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9月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9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CT检查,分析二者成像特点。结果79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经MRI检查发现,多发病灶44例,单发病灶10例,共检出病灶127个,直径范围0.3~11.0 cm,其中68个病灶直径≤1.0 cm。经CT检查发现多发病灶35例、单发病灶14例,共检出病灶90个,直径范围0.8~11.0 cm,其中30个病灶直径≤1.0 cm。MRI检查准确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漏诊率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病灶较小且多发,易累及基底核、丘脑、大脑半球及半卵圆中心,MRI检查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微小病灶具有良好检出率,且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磁共振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石棉性胸膜斑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继华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为了解青石棉致胸膜斑的情况 ,参照 1986年国家尘肺诊断标准 ,对常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加部分高分辨率CT检查的 12 2例病例进行分析 ,其中透明胸膜斑 5 7例 ,钙化胸膜斑 15例 ,混合型胸膜斑 5 0例。按Donise标准 ,轻度 15例 ,中... 为了解青石棉致胸膜斑的情况 ,参照 1986年国家尘肺诊断标准 ,对常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加部分高分辨率CT检查的 12 2例病例进行分析 ,其中透明胸膜斑 5 7例 ,钙化胸膜斑 15例 ,混合型胸膜斑 5 0例。按Donise标准 ,轻度 15例 ,中度 5 4例 ,重度 4 3例 ,胸膜广泛增厚 1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棉 胸膜斑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与X线胸片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会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研究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与X线胸片应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疑似MPP患儿87例(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均行CT、X线胸片检查,以"肺炎支原体(MP)培养阳性"为金标准。比较CT、X线胸片... 目的研究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与X线胸片应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疑似MPP患儿87例(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均行CT、X线胸片检查,以"肺炎支原体(MP)培养阳性"为金标准。比较CT、X线胸片检查MPP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CT检查主要特征与构成比及X线胸片检查影像学表现。结果87例MPP患者经支原体中MP培养结果显示阳性56例,阴性31例;CT检查MPP真阳性48例,真阴性28例;X线胸片检查MPP真阳性39例,真阴性21例;CT检查MPP的灵敏度85.71%、特异度90.32%、准确度87.36%均高于X线胸片检查69.64%、67.74%、68.97%(P<0.05);MPP患儿经CT检查后,肺部均表现异常,其中以支气管管壁增厚为主,占比高达85.71%;经X线胸片检查显示,影像学表现为节段性实质型、间质性润湿型、支气管炎类型、混合型。结论与X线胸片比较,CT检查MPP患儿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且病灶特征呈多样性,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x线胸片 肺炎支原体肺炎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