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X线摄片与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头端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1
作者 曹秀珠 赵林芳 +1 位作者 金向红 曾旭芬 《护理与康复》 2023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评价PICC置管后行胸部X线摄片定位导管头端和PICC置管中使用腔内心电图实时定位导管头端的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方便抽样选取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247例,按不同院区使用不同的定位方法确定分组,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130例,腔内心电... 目的评价PICC置管后行胸部X线摄片定位导管头端和PICC置管中使用腔内心电图实时定位导管头端的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方便抽样选取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247例,按不同院区使用不同的定位方法确定分组,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130例,腔内心电图定位组117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对两种方法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两种定位方法的效果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将两种定位方法未出现原发异位的比例、完成置管操作总时间、患者满意度、操作者满意度4类指标换算成一个综合效果指标作为总效果的代表值。结果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平均成本为(3022.34±61.95)元,腔内心电图定位组平均成本为(2974.96±37.74)元,t=-7.162,P<0.001。腔内心电图定位组置管效果中的导管未发生原发异位比例、操作者满意度达标比例、完成置管操作总时间达标比例优于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内心电图定位组综合效果指标为1.07,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综合效果指标为0.93。腔内心电图定位组成本效果比为2780.34,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成本效果比为3249.83。结论PICC置管采用腔内心电图定位导管头端技术成本效果好于胸部X线摄片定位,可作为独立的导管头端定位方法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图 x线摄片 定位 成本
下载PDF
基于CBAM YOLOv4-Mish的乳腺X线摄片肿块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福彬 卢浩然 +1 位作者 王统 徐胜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5-252,共8页
为了提高乳腺肿块的检测精度,基于YOLOv4提出了一种CBAM YOLOv4-Mish模型进行乳腺X线摄片肿块检测.该模型采用平滑、连续可导的Mish激活函数替换原模型中的Leaky ReLU激活函数,并引入了卷积块注意力模块,使模型更加关注于肿块等关键信... 为了提高乳腺肿块的检测精度,基于YOLOv4提出了一种CBAM YOLOv4-Mish模型进行乳腺X线摄片肿块检测.该模型采用平滑、连续可导的Mish激活函数替换原模型中的Leaky ReLU激活函数,并引入了卷积块注意力模块,使模型更加关注于肿块等关键信息而忽略背景等无关信息.在DDSM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CBAM YOLOv4-Mish的AP_(0.5)为81.9%,比原始YOLOv4提升了3.6%.与其他乳腺肿块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片 卷积块注意力模块 乳腺肿块检测
下载PDF
桡骨小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的诊断价值研究
3
作者 沈育佳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X线摄片对桡骨小头细微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小头细微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正位、侧位、斜位摄片,比较不同体位X线摄片对桡骨小头细微...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X线摄片对桡骨小头细微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小头细微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正位、侧位、斜位摄片,比较不同体位X线摄片对桡骨小头细微骨折的检出情况。结果:斜位X线摄片对桡骨小头细微骨折首次检出率为87.50%,明显较正、侧位高(x^(2)=12.444,P<0.05);斜位X线摄片对桡骨小头细微骨折复查时检出率为100.00%,明显较正位的63.75%、侧位的62.50%高(x^(2)=35.420、36.923,P<0.05);复查时不同体位X线摄片对桡骨小头细微骨折的检出率均较创伤首次的高(P<0.05)。结论:斜位X线片对桡骨小头细微骨折中检出率较高,复查可提高X线摄片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细微骨折 不同体位 x线摄片 诊断价值 复查
下载PDF
不同X线摄片投照体位在新生儿气腹诊断中的影响
4
作者 何瑞武 黄卫保 +1 位作者 黄华驰 罗梦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X线摄片投照体位在新生儿气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63例新生儿气腹患儿,给予患儿X线摄片检查,对患儿气腹进行诊断,明确不同X线摄片对新生儿气腹诊断的... 目的:分析不同X线摄片投照体位在新生儿气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63例新生儿气腹患儿,给予患儿X线摄片检查,对患儿气腹进行诊断,明确不同X线摄片对新生儿气腹诊断的价值。结果:腹部立位片123例能够确诊,床旁腹部仰卧前后位140例患儿中,腹部仰卧前后位94例中不需要加照其他体位即可直接确诊,26例需要加照水平投照位方可确诊。结论:腹部立位片较床旁腹部平片能提高气腹的检出率;床旁摄片时,加水平投照位能提高气腹的检出率,对临床医师诊治气腹时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有积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摄片 投照体位 新生儿 气腹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5
5
作者 夏从羊 冯晓强 张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螺旋CT和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60例老年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中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的72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对象行腹部CT扫描和腹部卧位片检查,其中36例可以站立患者行腹部... 目的探讨和比较螺旋CT和X线摄片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60例老年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中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的72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对象行腹部CT扫描和腹部卧位片检查,其中36例可以站立患者行腹部立位片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58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肠梗阻。螺旋CT和腹部立卧位片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度(95.8%vs.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卧位片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度(59.7%)比螺旋CT低(P<0.01)。结论螺旋CT和X线摄片对肠梗阻诊断均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螺旋CT具有不受体位影响,以及易发现梗阻原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x线摄片 老年精神病 肠梗阻
下载PDF
X线摄片和CT检查在胸部创伤中的影像学应用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乌立晖 徐志飞 +2 位作者 赵学维 李建秋 孙耀昌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8-519,共2页
关键词 x线摄片 CT检查 胸部创伤 影像学 复合伤
下载PDF
超声检查联合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谷云芝 左莉莉 +5 位作者 王文娟 甄萍 孙霞 尹长恒 宋德余 姜玉荣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462-146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联合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3例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和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对单项检查和联合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联合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3例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和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对单项检查和联合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为82.80%(77/93),漏诊率为17.20%(16/93),发现乳管内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为40.00%(4/10),漏诊率为60.00%(6/10);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为76.34%(71/93),漏诊率为23.66%(22/93),发现乳管内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为20.00%(2/10),漏诊率为80.00%(8/10);超声和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联合,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为89.25%(83/93),漏诊率为10.75%(10/93),发现乳管内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为60.00%(6/10),漏诊率为40.00%(4/10)。单项检查和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和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各有优缺点,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可提高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 乳管内占位性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mons算法的乳腺X线摄片非刚性配准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胜舟 宋恩民 许向阳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66-2571,共6页
Demons算法是一种基于灰度信息的全自动非刚性配准方法,其配准结果容易受图像之间灰度不一致的影响,且迭代收敛速度较慢。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的灰度归一化方法对灰度进行匹配,并在迭代过程中自适应调整浮... Demons算法是一种基于灰度信息的全自动非刚性配准方法,其配准结果容易受图像之间灰度不一致的影响,且迭代收敛速度较慢。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的灰度归一化方法对灰度进行匹配,并在迭代过程中自适应调整浮动图像所受作用力以加快收敛速度。用改进后的算法与原算法及其他改进算法分别对乳腺X线摄片进行配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的改进方法能够更快地产生更精确的配准结果,配准后的图像增强了乳腺组织的真实变化,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刚性配准 灰度归一化 医学图像 乳腺x线摄片 DEMONS算法
下载PDF
双能量减影数字化胸部X线摄片 被引量:17
9
作者 罗斗强 石木兰 +1 位作者 罗斗强 石木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9-261,共3页
关键词 双能量减影数字化胸部x线摄片 软组织 骨成分 一次曝光法
下载PDF
改良头颅侧位定位X线摄片在腭咽造影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国民 袁文化 +7 位作者 胡永杰 蒋莉萍 姚隆浩 许宏权 张国昌 陈勇强 罗济呈 孙大熙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4-5,14,共3页
作者从1993年1月~1994年1月,对以腭裂术后语音障碍为主的患者20例,正常语音者15例进行了改良头颅侧位定位X线摄片检查。将静态和动态时的腭咽形态分别记录在两张X线片上,两组之间进行了对照性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作者从1993年1月~1994年1月,对以腭裂术后语音障碍为主的患者20例,正常语音者15例进行了改良头颅侧位定位X线摄片检查。将静态和动态时的腭咽形态分别记录在两张X线片上,两组之间进行了对照性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语音障碍组静态时的软腭长度,厚度是19.90mm,5.77mm,正常语音组的软腭长度是34.92mm,7.07mm。本研究结果对临床检查和治疗前后的比较有一定参考作用。与传统的头颅定位X线摄片相比较,有着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容易固定,经济实用,能直视动态和同步摄片,录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咽造影 定量研究 改良头颅定位 x线摄片
下载PDF
数字X线摄片对人工耳蜗植入电极位置的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伍玉军 陈登明 +4 位作者 冯永 贺楚峰 梅凌云 蔡鑫章 陈红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耳蜗数字X线摄片确定人工耳电极的位置。方法13例植入人工耳蜗患者术后第1天行耳蜗数字X线摄片,确定人工耳蜗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结果所有患者电极均有效植入耳蜗内,数字X线片均清楚显示耳蜗内植入的电极排列数目及电极走向,而且... 目的耳蜗数字X线摄片确定人工耳电极的位置。方法13例植入人工耳蜗患者术后第1天行耳蜗数字X线摄片,确定人工耳蜗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结果所有患者电极均有效植入耳蜗内,数字X线片均清楚显示耳蜗内植入的电极排列数目及电极走向,而且能辨认前庭和上半规管的形态,并可以此为标记划出参考线,以帮助计算耳蜗内电极的深度。结论耳蜗数字X线摄片比常规耳蜗位X线片能更清楚地确定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可充分满足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检查的需要,是一经济、简便和直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术 电极位置 数字x线摄片
下载PDF
PICC置管X线摄片前首次固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冰 张玲 +1 位作者 胡慧敏 朱晓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1年第5期10-10,共1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一种置管技术。PICC置入的长度由操作者根据患者外测量估算,这种外测量与实际置管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且置管时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一种置管技术。PICC置入的长度由操作者根据患者外测量估算,这种外测量与实际置管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且置管时可因操作者因素、患者因素等导致导管异位,发生率达4%~38%。因此,置管完毕还需到放射科行X线摄片以确认导管尖端是否到达理想解剖部位,若有差异,须进行调整,若导管异位则应尽快进行正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异位 x线摄片 固定方法
下载PDF
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片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红 钟易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8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片在肩袖损伤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MRI确诊肩袖损伤的患者的相关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在做MRI检查前摄取了侧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6例患者仅摄取了侧肩关节X线正位片,将其影像... 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片在肩袖损伤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MRI确诊肩袖损伤的患者的相关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在做MRI检查前摄取了侧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6例患者仅摄取了侧肩关节X线正位片,将其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1例患者MRI检查全部提示为肩袖损伤。15例患者摄取侧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测得肩峰-肱骨头(A-H)间距不同程度狭窄,其中3例患者A-H间距≤5.1~6.9mm、6例患者A-H间距≤7.0~7.9mm、6例患者A-H间距≤8.0~9.0mm,所见构成骨未见明确骨质病变征象;6例患者仅摄取侧肩关节正位的X线片诊断均为阴性。结论: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片能清晰测量A-H间距,提示肩袖损伤的存在,对患者的下一步检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出口位 x线摄片 肩袖损伤 诊断
下载PDF
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摄片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云芝 左莉莉 +5 位作者 王文娟 甄萍 孙霞 尹长恒 宋德余 姜玉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9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和钼靶X线摄片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普外科326例乳腺疾病超声和钼靶X线摄片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26例患者中发现357个乳腺病灶,经... 目的:探讨超声和钼靶X线摄片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普外科326例乳腺疾病超声和钼靶X线摄片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26例患者中发现357个乳腺病灶,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288个,恶性病变69个;超声检查发现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9.58%,误诊率为10.42%,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4.06%,误诊率为15.94%;钼靶X线摄片检查发现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2.99%,误诊率为17.01%,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75.36%,误诊率为24.64%;超声和钼靶X线摄片联合,发现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6.53%,误诊率为3.47%,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8.41%,误诊率为11.59%。不同检测方法准确率及误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的准确率高于钼靶X线摄片,误诊率低于钼靶X线摄片,超声和钼靶X线摄片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于任何一项单独检查的准确率,误诊率低于任何一项单独检查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钼靶x线摄片 乳腺肿块
下载PDF
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玉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1549-1550,共2页
目的探讨X线结合计算机体层摄影(CT)诊断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提高颈椎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检查。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总结X线及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结... 目的探讨X线结合计算机体层摄影(CT)诊断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提高颈椎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检查。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总结X线及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X线表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44例(73.33%),椎体骨质增生52例(86.67%),钩锥关节增生46例(76.67%),椎间隙狭窄29例(48.33%),韧带钙化37例(61.67%),椎间孔狭小22例(36.67%)。CT扫描显示:椎间盘突出43例(71.67%),韧带钙化增厚50例(83.33%),骨质增生51例(85.00%),椎管狭窄37例(61.67%),横突孔狭窄、变形17例(28.33%)。结论结合临床表现,X线是诊断颈椎病的首选检查方法,CT扫描能进一步提高颈椎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x线摄片 CT扫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按锥体角改进颞骨岩部的X线摄片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兴宇 李朝明 史铀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3-224,252,共2页
为提高拍摄颞骨岩部 X 线轴位与斜位片的影像质量,对130个成人整颅颅指数与锥体角的关系进行观察研究,见130例260侧锥体角全在48°以上,平均57°;计算颅指数与锥体角间的相关系数并推算根据颅指数估计锥体角的回归方程,见锥体... 为提高拍摄颞骨岩部 X 线轴位与斜位片的影像质量,对130个成人整颅颅指数与锥体角的关系进行观察研究,见130例260侧锥体角全在48°以上,平均57°;计算颅指数与锥体角间的相关系数并推算根据颅指数估计锥体角的回归方程,见锥体角与颅指数高度相关,二者之间具有直线回归关系。故作者认为拍摄骨岩部轴位片与斜位片时头部偏转角不应固定为45°,该角大小应取决于锥体角。可通过对病人头长头宽的测量得知头指数而确定锥体角的估计值,按此估计值拍片可提高岩锥摄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角 颞骨岩部 x线摄片
下载PDF
数字X线摄片机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正瑛 杨俊 金伟 《中国数字医学》 2010年第10期98-100,共3页
为对无锡地区某三甲医院6台数字X线摄片机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依据省计量标准使用FLUKE仪器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球管电压、曝光时间、空气比释动能和半价层。结果显示,此6台DR设备普遍情况良好,除曝光时间合格率为88.89%以外,其他... 为对无锡地区某三甲医院6台数字X线摄片机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依据省计量标准使用FLUKE仪器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球管电压、曝光时间、空气比释动能和半价层。结果显示,此6台DR设备普遍情况良好,除曝光时间合格率为88.89%以外,其他指标合格率均为100%。通过各方面的质控检测,为建立一套完整的DR质控标准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线摄片 质量控制 DR设备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摄片检查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吉 徐华军 陈文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4,共5页
【目的】比较导管内癌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摄片检查的影像学征象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55例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为导管内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包括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摄片检查... 【目的】比较导管内癌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摄片检查的影像学征象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55例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为导管内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包括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摄片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导管内癌影像学征象及其早期诊断价值。【结果】55例患者中,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导管内癌表现28例,诊断准确率为50.9%;经X线摄片检查具有导管内癌表现39例,诊断准确率为70.9%。经统计结果显示,经X线摄片检查对导管内癌诊断准确率较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显升高(P=0.049)。X线摄片检查诊断肿瘤微钙化的准确率为67.3%,较彩超检查的47.3%明显升高(P=0.034)。结合彩超与X线摄片诊断为导管内癌共43例,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为78.2%。【结论】乳腺X线摄片对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明显优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中可联合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以起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对导管内癌的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x线摄片 影像学征象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手部X线摄片——估计月经初潮年龄”的可信性检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济达 王杏英 +1 位作者 肖黎 敖淑清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35,共3页
骨龄(Skeletal age)是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和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利用骨龄对月经初潮年龄的估计,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大量的研究。Frisancho发现手部X线摄片中拇指掌指关节内侧种子骨的出现年龄及第二指骨末端骨骺愈合年龄均与月... 骨龄(Skeletal age)是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和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利用骨龄对月经初潮年龄的估计,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大量的研究。Frisancho发现手部X线摄片中拇指掌指关节内侧种子骨的出现年龄及第二指骨末端骨骺愈合年龄均与月经初潮年龄有一定关系,张国栋氏提出利用种子骨出现及第二指末端骨骺愈合年龄估计月经初潮年龄的三个直线回归方程估计上海市女少年月经初潮年龄和证实是否来潮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x线摄片 月经 初潮年龄
下载PDF
436例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摄片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敏江 何悦农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881-88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疾病 钼靶x线摄片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