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抗病基因Pigm-1和Xa23
1
作者 杨德卫 何旎清 黄凤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45,共9页
【目的】创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新材料。【方法】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1的双抗77009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IRBB23为父本,以象牙香占为母本,利用杂交和复交方法,借助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分离世代对目标基因进行检测,结合... 【目的】创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新材料。【方法】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1的双抗77009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IRBB23为父本,以象牙香占为母本,利用杂交和复交方法,借助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分离世代对目标基因进行检测,结合田间多代选育和抗性鉴定,选育多抗、综合性状优良的5个稳定株系,分析其农艺性状;然后利用三系不育系靓香A分别与象牙香占及5个稳定株系进行杂交配组,对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并对5个稳定株系进行恢复基因检测。【结果】获得R21-1、R21-2、R21-3、R21-4和R21-5 5个均含有Xa23和Pigm-1双基因稳定聚合系,这5个改良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具有较好的抗性。不育系靓香A与5个稳定株系的杂交组合中,只有组合靓香A/R21-1表现结实正常,而其余组合均表现半不育;与亲本R21-1相比,组合靓香A/R21-1的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均表现优异亲本R21-1的特性,整精米率表现显著提高,米质可以达到二级部颁优质米标准。【结论】创制了5个稳定的Xa23和Pigm-1双基因聚合系,其中改良系R21-1含有恢复基因Rf3,可用于水稻多基因聚合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白叶枯病 Pigm-1 xa23 聚合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EST标记及其在分子育种上的利用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春连 戚华雄 +4 位作者 潘海军 李进波 樊颖伦 章琦 赵开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96-2001,共6页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的数据,筛选并合成12个EST标记的引物,进行亲本间多...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的数据,筛选并合成12个EST标记的引物,进行亲本间多态性检测,找到2个在CBB23与JG30间有多态性的EST标记,C189和CP02662。用该标记对F2群体中的571个感病单株进行分子检测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EST标记位于Xa23基因的两侧,C189靠着丝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距离为0.8cM;CP02662靠端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距离为1.3cM。将C189成功用于水稻分子育种实践,标记辅助选择的正确率接近100%,已培育出3个将Xa23基因与高产、优质、抗褐飞虱等性状聚合的水稻恢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xa23 水稻白叶枯病 EST标记 分子育种 标记辅助选择 近等基因系 日本水稻 抗白叶枯病 EST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PCR分子标记定位及辅助选择 被引量:82
3
作者 潘海军 王春连 +4 位作者 赵开军 章琦 樊颖伦 周少川 朱立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1-507,共7页
用Xa2 3的近等基因系CBB2 3及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构建了包含 2 5 6 2个单株的F2 作图群体。通过分析 5 71个感病单株 ,找到 2个新的与Xa2 3基因连锁的SSR标记RM187和RM2 0 6 ,它们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1cM和 1 9cM。通过筛选 ... 用Xa2 3的近等基因系CBB2 3及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构建了包含 2 5 6 2个单株的F2 作图群体。通过分析 5 71个感病单株 ,找到 2个新的与Xa2 3基因连锁的SSR标记RM187和RM2 0 6 ,它们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1cM和 1 9cM。通过筛选 12 0 0个RAPD引物 ,获得 2个与Xa2 3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RpdH5和RpdS1184 ,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0cM和 7 6cM。利用丰富占 /CBB2 3、绿油占 /CBB2 3两个实际育种F2 群体 ,结合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 ,测算了RpdS1184、RM2 0 6和RpdH5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对于丰富 2 3群体 ,RpdH5和RpdS1184的MAS准确率分别为 91 0 %和 87 3% ,如果同时使用这两个标记 ,可使MAS的准确率达 99%。对于绿油 2 3群体 ,RpdH5、RpdS1184和RM2 0 6的MAS准确率分别为 77 1%、81 1%和 80 8%。同时使用RpdH5、RpdS1184标记的MAS准确率为 90 3% ;同时使用RpdH5、RM2 0 6的准确率为 91 3% ;同时使用RpdH5、RM2 0 6、RpdS1184标记的准确率为 9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白叶枯病基因 xa23 PCR分子标记 标记定位 辅助选择 人工接种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RFLP标记定位及其STS标记的转化 被引量:20
4
作者 樊颖伦 陈学伟 +3 位作者 王春连 朱立煌 章琦 赵开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1-935,共5页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金刚30(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用水稻白叶枯病广致病菌系P6进行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水稻高密度...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金刚30(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用水稻白叶枯病广致病菌系P6进行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水稻高密度图谱上的RFLP探针对F2群体中的145个感病单株进行RFLP检测和连锁分析,获得了6个与Xa23紧密连锁的RFLP分子标记。其中RFLP标记C1003A靠着丝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图距为0.4 cM,为Xa23的图位克隆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将标记C1003A成功地转化为STS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23 水稻白叶枯病 RFLP标记 STS标记
下载PDF
转Xa23基因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小红 王春连 +4 位作者 李桂芬 张晓科 梁云涛 孙亮庆 赵开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79-1687,共9页
在分离克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研究中获得大量转基因水稻材料。为了系统研究转Xa23基因水稻的抗病稳定性和遗传模式,本文通过逐株进行抗白叶枯病接种鉴定、PCR和Southern blot分子检测,对一批转Xa23基因水稻植株进行了T0代到T2代的跟踪... 在分离克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研究中获得大量转基因水稻材料。为了系统研究转Xa23基因水稻的抗病稳定性和遗传模式,本文通过逐株进行抗白叶枯病接种鉴定、PCR和Southern blot分子检测,对一批转Xa23基因水稻植株进行了T0代到T2代的跟踪分析。结果表明,Xa23基因的整合和表达,使感病受体品种牡丹江8号获得抗病性。由于Xa23基因插入受体基因组的位点不同,同是单拷贝插入的转基因T0代抗病植株,其抗病程度有明显差异。T0代植株的抗病程度,可以准确、稳定地遗传到T1代和T2代。单拷贝转基因植株分离群体的抗感植株分离比接近3∶1,表明转Xa23基因遵循孟德尔单基因遗传模式。已获得2个纯合的单拷贝转基因抗病株系,它们的抗病程度稍有差别,将用于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效应分析和杂交稻抗病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 xa23基因 转基因水稻
下载PDF
携有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应用(英文) 被引量:50
6
作者 章琦 王春连 +5 位作者 赵开军 杨文才 乔枫 周永力 江祺祥 刘古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6-210,共5页
1993~ 1998年 ,构建了携有抗稻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命名为 CBB2 3。以全生育期高度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籼稻品种 JG30为轮回亲本 ,与携有 Xa2 3的抗性供体 H4杂交 ,JG30 / H4的 F1 通过回交、自交直至 B5F4,各世代均... 1993~ 1998年 ,构建了携有抗稻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命名为 CBB2 3。以全生育期高度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籼稻品种 JG30为轮回亲本 ,与携有 Xa2 3的抗性供体 H4杂交 ,JG30 / H4的 F1 通过回交、自交直至 B5F4,各世代均用与目标基因 Xa2 3相对应的专化小种菌系 P6人工接种鉴定 ,同步进行株型和农艺性状选择 ,直至抗性稳定和农艺性状类似其轮回亲本。比较了 CBB2 3(携 Xa2 3)和 IRBB2 1(携 Xa2 1)对 2 0个菌系包括 10个菲律宾小种、3个日本小种和7个中国病原型代表菌系的抗谱 ,Xa2 3抗所有 2 0个菌系 ;Xa2 1抗 19个菌系 ,对菲律宾 10号小种则高度感病。用近等基因系 CBB2 3构建了 JG30 / CBB2 3组合的 F2 分离群体 ,通过 SSR标记筛选 ,初步将 Xa2 3定位于水稻第 11染色体。进一步筛选出 3个与 Xa2 3更紧密连锁的 AFL P标记。其中的 APKj2 3与 Xa2 3之间的图距约为 1.0 c M。并报道了在抗病育种中已有效的应用了携有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CBB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 水稻 近等基因系 应用 抗性基因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4、Xa23聚合及分子标记检测 被引量:16
7
作者 秦钢 李杨瑞 +5 位作者 李道远 梁海福 莫海玲 于松保 唐梅 郑希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25-630,共6页
本研究以含Xa23的水稻品种WBB1为亲本,分别与含Xa4的恢复系杂交,对后代进行白叶枯病菌系接种及SSR分子标记检测,进行Xa23和Xa4的聚合及Xa23显性程度观察,研究结果如下:1.含Xa23亲本与不同遗传背景品种杂交,F1代经鉴别菌系C1~C7及毒力强... 本研究以含Xa23的水稻品种WBB1为亲本,分别与含Xa4的恢复系杂交,对后代进行白叶枯病菌系接种及SSR分子标记检测,进行Xa23和Xa4的聚合及Xa23显性程度观察,研究结果如下:1.含Xa23亲本与不同遗传背景品种杂交,F1代经鉴别菌系C1~C7及毒力强的P6接种,表现抗谱广。2.利用SSR标记RM206进行Xa23和Xa4杂交聚合的检测,RM206与Xa23紧密连锁且共分离,在亲本间存在多态性,在后代选择中准确性好。桂99×WBB1、R402×WBB1和IR30×WBB1的F2群体中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96%和98%。这说明利用SSR标记RM206对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进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是切实可行的。3.Xa23与Xa4聚合体比含Xa4的恢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有很大的提高,经C1~C7菌系接种,病斑普遍在1cm以下,抗性水平达到高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Xa4 xa23 MAS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群体的MAS育种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于洁 王耀雯 +5 位作者 马文清 王建岭 王育荣 赵开军 王春连 刘丕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将野生稻中发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转入3个优良恢复系中,为培育新的抗白叶枯病品种奠定基础.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和人工剪叶接种方法快速选育抗白叶枯病新品系.选取前期所得的材料进行P6菌接种鉴定,利用Xa23基因连锁的EST标记C... 将野生稻中发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转入3个优良恢复系中,为培育新的抗白叶枯病品种奠定基础.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和人工剪叶接种方法快速选育抗白叶枯病新品系.选取前期所得的材料进行P6菌接种鉴定,利用Xa23基因连锁的EST标记C189对接种所得的272份接种鉴定表现有抗性的材料进行标记检测,共得到含有Xa23基因的材料254份,研究发现所得到的材料已经基本稳定,可选取最优品系参加新品种的区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白叶枯病 EST标记 xa23基因 MAS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改良早稻恢复系白叶枯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德卫 叶宁 +4 位作者 叶新福 郑向华 程朝平 卢礼斌 黄凤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6,共6页
利用常规杂交和回交的方法,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水稻材料IRBBL23为供体材料,以优良早稻恢复系东南恢012的为受体材料,在低世代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189在分离群体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利用常规杂交和回交的方法,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水稻材料IRBBL23为供体材料,以优良早稻恢复系东南恢012的为受体材料,在低世代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189在分离群体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高代稳定株系中采用苗期群体鉴定技术,最终获得一系列目标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早熟恢复系材料。通过白叶枯病菌株的专化强毒菌系P6对8份材料进行田间接种鉴定,筛选出7份抗白叶枯病的恢复系材料,并对这些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189开展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白叶枯病 xa2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改良杂交稻亲本的白叶枯病抗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夏志辉 赵显峰 +4 位作者 范海阔 金良 高利芬 罗越华 翟文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52-656,共5页
白叶枯病是世界上影响水稻产量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利用携有目前已知的、抗谱最广和抗性最强的显性基因Xa23的水稻材料CBB23作为基因供体,以感白叶枯病的杂交水稻的3个骨干亲本培矮64S、明恢86和C418作为受体,采用杂交和复交,在分... 白叶枯病是世界上影响水稻产量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利用携有目前已知的、抗谱最广和抗性最强的显性基因Xa23的水稻材料CBB23作为基因供体,以感白叶枯病的杂交水稻的3个骨干亲本培矮64S、明恢86和C418作为受体,采用杂交和复交,在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田间抗性鉴定和农艺性状选择,BC3F3株系中获得Xa23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稳定的培矮64S、明恢86和C418。获得的恢复系或不育系及配制的杂交组合在田间对我国7个以及菲律宾P1和P6白叶枯病生理小种都具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xa23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白叶枯病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在选育抗白叶枯病水稻新品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艳 王逸超 +5 位作者 樊继伟 卢白关 秦德荣 曹文磊 王萍 徐大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1,共4页
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抗病品系‘中野5112’为抗源,以优良水稻品种‘中稻88’和‘中粳Q-196’为受体材料,采用杂交和回交在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紧密连锁的EST标记C189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分子标记检测和成株期农艺性状选择... 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抗病品系‘中野5112’为抗源,以优良水稻品种‘中稻88’和‘中粳Q-196’为受体材料,采用杂交和回交在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紧密连锁的EST标记C189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分子标记检测和成株期农艺性状选择,获得70份目标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稳定的株系。使用鉴别菌系P6,采用人工剪叶接种法,在孕穗期对44份重点株系进行抗性鉴定,所有株系在孕穗期都表现抗病。结果表明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189开展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简便、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xa23 白叶枯病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Xa23和bph20(t)基因 被引量:9
12
作者 毛钟警 刘丕庆 +1 位作者 蒋利和 李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835-838,共4页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出聚合Xa23和bph20(t)基因的纯合植株,为水稻育种提供抗性材料。【方法】采用杂交、回交和田间多代选择,在分离群体中,通过标记跟踪,结合抗性鉴定,选择具有聚合双抗基因的个体。【结果】C189标记辅助选...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出聚合Xa23和bph20(t)基因的纯合植株,为水稻育种提供抗性材料。【方法】采用杂交、回交和田间多代选择,在分离群体中,通过标记跟踪,结合抗性鉴定,选择具有聚合双抗基因的个体。【结果】C189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特异性好,扩增效果稳定,选择准确率接近95%,说明该标记完全可以用于标记育种实践;标记BYL7在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效率,但效率不高;通过接种鉴定,在BC2F2群体中有16株具有Xa23、bph20(t)双基因聚合个体。【结论】利用与Xa23紧密连锁的标记C189,与bph20(t)紧密连锁的标记BYL7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BC2F2群体中培育出具有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双抗基因的个体。证明分子标记方法聚合是一个简单有效培育水稻多抗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xa23 bph20(t) 基因聚合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4、Xa23和Pi9基因 被引量:13
13
作者 梁海福 阎勇 +3 位作者 秦钢 唐梅 莫海玲 于松保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408-411,共4页
利用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Xa4和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Pi9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选用广西具有代表性的13个稻瘟病菌株、白叶枯病广致病型菌系P6和中国7个流行菌系... 利用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Xa4和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Pi9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选用广西具有代表性的13个稻瘟病菌株、白叶枯病广致病型菌系P6和中国7个流行菌系对杂交后代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聚合了Xa4、Xa23和Pi9基因的株系09-371、09-375能同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对白叶枯病抗谱和抗性水平与供体材料W7相当,对稻瘟病的抗性与供体亲本75-1-127水平相当。Xa4、Xa23和Pi9三基因纯合株系可以作为水稻育种的多抗供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稻瘟病 Xa4 xa23 Pi9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Pi9和Bt基因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圣 倪大虎 +7 位作者 陆徐忠 李莉 王文相 章琦 赵开军 张亮 郭霞 杨剑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9,共3页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的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的Pi9基因、抗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Bt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病、虫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聚合了Xa23、Pi9和Bt基因的株系HB1471、HB1473...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高抗水稻白叶枯病的Xa23基因、广谱高抗稻瘟病的Pi9基因、抗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Bt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获得了三基因聚合的纯合株系。病、虫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聚合了Xa23、Pi9和Bt基因的株系HB1471、HB1473能同时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稻纵卷叶螟;与Xa23、Pi9基因的供体材料L10相比,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谱相同、抗性水平相当;对稻纵卷叶螟抗性与Bt基因的供体亲本MH63-Bt水平相当。Xa23、Pi9和Bt三基因纯合株系可以作为水稻育种的多抗供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 Pi9和Bt基因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闵霞 白玉路 +3 位作者 张琼 徐登武 张志勇 王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70-2075,共6页
【目的】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经常会引起水稻严重减产。利用寄主自身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减少因大量施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研究表明Xa23对白叶枯病有较好抗性并已成功用于水稻抗白叶枯病抗性育种中。... 【目的】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经常会引起水稻严重减产。利用寄主自身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减少因大量施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研究表明Xa23对白叶枯病有较好抗性并已成功用于水稻抗白叶枯病抗性育种中。已有的Xa23分子标记均位于基因外侧。为了提高分子标记的准确性,并简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步骤,本研究拟开发一个位于Xa23基因内部的分子标记以利于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实践。【方法】抗白叶枯病材料CBB23与感病材料JG30、日本晴、MDJ8等在Xa23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序列差异和缺失,通过测序确认该差异序列存在于待改良材料川恢907、川航恢908、川恢991、川恢992中,针对差异序列设计引物开发分子标记,该引物以Xa23基因供体CBB23的DNA为模板能扩增出特异PCR产物,其他则不能扩增到特异PCR产物。利用该分子标记对部分水稻重要种质资源的Xa23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结果】本研究开发了一个位于Xa23基因启动子区的分子内标记,该分子标记为显性标记,以阳性或杂合体对照DNA为模板均扩增到一条198 bp左右的亮带,阴性对照中则无对应的条带。利用该标记对354个引自不同稻区的水稻亲本进行Xa23基因背景鉴定,发现5个材料包括华航G528、R418、R419、R433、R440含有Xa23基因,其他亲本不含有Xa23基因。【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个位于Xa23基因内部的分子标记,这不仅提高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准确性,还通过简化检测步骤提升了检测效率。本标记的开发可为Xa23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 xa23 分子标记 显性
下载PDF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英华 李维科 +1 位作者 李振经 罗高玲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1期1437-1439,共3页
用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对中野5112、恢复系桂649及其35份优良杂交后代F4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供体材料中野5112和其中的13份杂交后代材料携带有Xa23抗性等位点,占37.14%,受体材料桂649和另外的22份... 用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对中野5112、恢复系桂649及其35份优良杂交后代F4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供体材料中野5112和其中的13份杂交后代材料携带有Xa23抗性等位点,占37.14%,受体材料桂649和另外的22份杂交后代材料没有携带Xa23抗性等位点。说明Xa23基因的遗传比较稳定,出现在优良杂交后代的机率较高,为选育和创新优良的抗白叶枯病育种中间材料,进而育成抗谱广、抗性持久的杂交稻组合和常规稻品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白叶枯病基因 xa23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带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特早熟籼型不育系中嘉A 被引量:4
17
作者 季芝娟 富昊伟 +2 位作者 马良勇 李西明 杨长登 《中国稻米》 2007年第3期27-27,共1页
本文总结了中嘉A的选育过程,并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和所配组合的产量表现。
关键词 中嘉A 选育 特征特性 xa23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鉴别菌株突变体库的构建及无毒基因突变体的筛选
18
作者 周永力 潘雅姣 +3 位作者 翟文学 徐建龙 章琦 黎志康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6-488,共3页
利用invivo转座技术构建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 3鉴别菌株的突变体库,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和转座子插入位点旁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转座子插入到白叶枯病菌的基因组中。经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4个毒力发生变化的突变体。为进一步克隆Xa2 3无... 利用invivo转座技术构建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 3鉴别菌株的突变体库,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和转座子插入位点旁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转座子插入到白叶枯病菌的基因组中。经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4个毒力发生变化的突变体。为进一步克隆Xa2 3无毒基因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nthonmonas ORYZAE PV oryzae xa23 突变体
下载PDF
不同遗传背景籼稻Xa23基因品系的白叶枯病抗性筛选和评价
19
作者 于江辉 李锦江 +1 位作者 翁绿水 邓力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98-2708,共11页
【目的】系统比较分析含Xa23基因的籼稻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为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及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等提供种子资源,同时为白叶枯病分子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4种遗传背景不同且含有Xa23基因的81份籼稻品系为材料,孕穗期采用剪叶... 【目的】系统比较分析含Xa23基因的籼稻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为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及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等提供种子资源,同时为白叶枯病分子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4种遗传背景不同且含有Xa23基因的81份籼稻品系为材料,孕穗期采用剪叶接种法接种7种南方稻区白叶枯病生理小种代表菌株(FuJ、YN24、HNA1-4、GDA2、PXO86、GD1358和PXO99),接种20 d左右当参试材料的病情趋于稳定时,量取病斑长度,鉴定参试材料的抗病性。【结果】供试材料对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抗感分析结果显示,81份品系中有74份品系对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均为抗病,其中35份品系对所有菌株为高抗;含Xa23基因品系对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大小为:PXO86和YN24(100.0%)>GD1358和HNA1-4(98.8%)>PXO99(96.3%)>GDA2(95.1%)>FuJ(93.8%);同一遗传背景品系对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病斑长度的变异系数在100.0%以上的有遗传背景为A、B、C、E、F和H类品系对菌株FuJ,遗传背景为A、B、D和E类品系对菌株GDA2,遗传背景为A类品系对菌株GD1358和HNA1-4,遗传背景为A和B类品系对菌株PXO86、PXO99,遗传背景为A、C和E类品系对菌株YN24;对14种遗传背景不同品系白叶枯病抗性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含Xa23基因的品系与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间病斑长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含Xa23基因的品系在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诱发下的菌斑长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D1358、HNA1-4、PXO86和YN24与对应的其他菌株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结论】在白叶枯病抗性研究时选用菌株GD1358、HNA1-4、PXO86和YN24其中1种抗源接种试验材料,即可得到较宽抗谱的抗性材料,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背景 白叶枯病 xa23基因 抗性分析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携带Xa23、Stvb-i、Pi-1抗病基因的水稻种质资源
20
作者 孙海波 邹美智 +3 位作者 任洪岩 王景余 李艳萍 冯瑞光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62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筛选携带Xa23、Stvb-i、Pi-1抗病基因种质资源。结果表明:经PCR检测,从中选择出含两种抗病基因的材料有10个,占16.1%,其中Xa23和Pi-1呈阳性的材料有4个,Xa23和Stvb-i呈阳性的材料有1个,P...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62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筛选携带Xa23、Stvb-i、Pi-1抗病基因种质资源。结果表明:经PCR检测,从中选择出含两种抗病基因的材料有10个,占16.1%,其中Xa23和Pi-1呈阳性的材料有4个,Xa23和Stvb-i呈阳性的材料有1个,Pi-1和Stvb-i呈阳性的材料有5个;含有一种抗病基因材料40个,占64.5%,其中Xa23呈阳性的材料有3个,占4.8%;Pi-1呈阳性的材料有17个,占27.4%;Stvb-i呈阳性的材料有20个,占32.3%;本试验为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水稻抗病育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病 xa23 Stvb-i Pi-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