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刘士力 陈大伟 +7 位作者 朱鹏灿 郑建波 夏冯博 程顺 蒋文枰 迟美丽 杭小英 李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47,共6页
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浙江省自然水域增殖放流的主要鱼类,为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对4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黄尾鲴增殖放流策略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结... 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浙江省自然水域增殖放流的主要鱼类,为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对4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黄尾鲴增殖放流策略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在编码Cyt b的1 140 bp序列中,检测到157个变异位点,界定了21种单倍型,其中长兴、双浦、八里店和醴陵群体的单倍型数目分别为10个、11个、7个和2个,单倍型多样性介于0.226~0.794,核苷酸多样性介于0.006 14~0.023 86。除醴陵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外,其余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高单倍型数和高核苷酸多样性的特点。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18 74~0.092 74,遗传分化指数为0.808 63(P<0.01),其中长兴和八里店群体的分化程度较低,双浦和醴陵群体的分化程度较高,且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本研究结果可从分子水平为黄尾鲴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养殖群体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大沽全海笋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2
作者 傅志宇 李大成 +4 位作者 白永安 于笛 于喆 王庆志 郑杰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11,共8页
为充分了解大沽全海笋的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对采集自锦州海域的(30.0±5.0)g的大沽全海笋水管和内脏团的常规营养成分、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脂肪酸组成以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大沽全海笋水管的粗蛋白... 为充分了解大沽全海笋的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对采集自锦州海域的(30.0±5.0)g的大沽全海笋水管和内脏团的常规营养成分、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脂肪酸组成以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大沽全海笋水管的粗蛋白含量(75.45%)远高于内脏团(47.03%),粗脂肪(1.68%)、灰分(15.23%)和总糖(4.37%)含量远低于内脏团;矿物质元素中,水管仅钠、铜和锌含量高于内脏团;水管和内脏团均含有32种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分别为30.02%和20.71%,水管二十碳五烯酸(9.48%)和二十二碳六烯酸(14.97%)占比均显著高于内脏团;水管和内脏团均含有18种氨基酸,且谷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最高,水管的必需氨基酸含量(23.63%)、呈味氨基酸含量(28.50%)均高于内脏团,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二者相近,分别为53.43 g/100 g和56.59 g/100 g;水管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水管和内脏团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66.38和50.14。大沽全海笋水管和内脏团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组成特性,本试验结果可为其高值化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全海笋 营养成分 脂肪酸 氨基酸 矿物质
下载PDF
野生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 davidi(Sauvage)]的性腺发育观察与人工繁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淇 吴彬 +1 位作者 陈斌 冯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1-655,共5页
对野生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 davidi(Sauvage)]的性腺发育观察与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口裂腹鱼雄鱼3龄达到性成熟,而雌鱼5龄以上方达到性成熟,其性腺指数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雌鱼性腺指数、绝对... 对野生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 davidi(Sauvage)]的性腺发育观察与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口裂腹鱼雄鱼3龄达到性成熟,而雌鱼5龄以上方达到性成熟,其性腺指数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雌鱼性腺指数、绝对怀卵量和卵径随着年龄和体重增加明显上升(P<0.05orP<0.01)。对24尾5、6龄雌、雄重口裂腹鱼采用二针注射法进行人工催产实验,平均采卵数为1.33万粒和2.02万粒,采精量为25.4ml和34.8ml。其平均卵子受精率和受精卵出膜时间分别为74.2%和77.1%、203h和227h[水温(16.2±0.9)℃],6龄雌鱼受精卵的卵径、卵重均明显高于5龄雌鱼,6龄雌鱼的受精卵孵化率为41.9%,明显高于5龄雌鱼的30.6%(P<0.05orP<0.01),选用年龄较大的雌鱼作为亲鱼,是保证人工繁殖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口裂腹鱼 性腺 繁殖 人工繁殖
下载PDF
栗实象危害与不同品种板栗物理性状的关系
4
作者 郝紫阳 郭曜东 +2 位作者 何佳林 贺虹 杨开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
【目的】阐明栗实象危害与不同品种板栗栗苞和栗实物理性状的关系,揭示栗苞和栗实物理性状对栗实象寄主选择的影响。【方法】以树龄20~30年的8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栗实象对不同板栗品种的危害率,通过聚类分析评价其抗虫性,测量不... 【目的】阐明栗实象危害与不同品种板栗栗苞和栗实物理性状的关系,揭示栗苞和栗实物理性状对栗实象寄主选择的影响。【方法】以树龄20~30年的8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栗实象对不同板栗品种的危害率,通过聚类分析评价其抗虫性,测量不同品种板栗的苞刺长度、苞刺密度、苞壳厚度、单果质量、果形指数、苞形指数6个物理性状,分析不同板栗品种危害率与其物理性状的关系。【结果】栗实象对不同板栗品种的危害率存在差异,危害率为21.89%~78.41%。栗实象对红栗的危害率最大,达到78.41%;对新早栗的危害率最低,仅为21.89%。根据抗虫性将8个板栗品种分为抗性较高、抗性中等、抗性较差3个类群。栗实象危害与板栗苞刺长度和苞形指数存在显著相关性,苞刺长度越短,苞形指数越大,危害率越高。【结论】栗实象偏好危害苞刺长度短、栗苞形状为近圆球形的板栗,苞刺长度和苞形指数可作为选育抗栗实象板栗品种的主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实象 板栗品种 抗虫性 抗虫育种
下载PDF
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5
作者 梁宸 郝紫阳 +3 位作者 何佳林 周金瑞 贺虹 杨开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8,共8页
栗实象Curculio davidi是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主要种实害虫,严重影响着板栗的品质和产量。为探明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形态和分布,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栗实象雌雄成虫触... 栗实象Curculio davidi是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主要种实害虫,严重影响着板栗的品质和产量。为探明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形态和分布,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柄节、梗节、鞭节1~6亚节长度存在显著差异。雌、雄成虫触角上均有7类12种感器,包括4种刺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1种叉形感器、2种毛形感器,1种B9hm氏鬃毛、1种腔形感器和1种端指形感器。其中雄虫刺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Ⅰ、叉形感器的长度显著长于雌虫,雄虫鞭节第7、8亚节的锥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实象 板栗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 Bleeker)的生化组成和能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徐发 王卫民 熊邦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2002年每季度自道观河水库采样1次,每次采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Bleeker)鲜鱼10尾,测量体长、体重,取鳞片鉴定年龄。测定背部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碳水化合物等的含量,按Brett andGrove法计算能值。结果表明细鳞... 2002年每季度自道观河水库采样1次,每次采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Bleeker)鲜鱼10尾,测量体长、体重,取鳞片鉴定年龄。测定背部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碳水化合物等的含量,按Brett andGrove法计算能值。结果表明细鳞鲴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6.38%,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17.80%,粗脂肪含量为3.54%,粗灰分含量为1.79%,碳水化合物含量为0.49%;能值为5.91 J/mg(湿重)。各项生化指标和能值无明显季节变化;含水量随鱼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能值、蛋白质、脂肪含量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能值的增长趋势在3龄前明显,3龄后趋于平缓,可以定性地认为其能量增长的“拐点”年龄为3龄左右。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能值与鱼体体长、体重都有显著相关关系,且各对相关关系均以二次方程Y=a+bx-cx2的相关性最好。能值Q(%)与水分(Wat)含量的回归方程为Q=70.854 3?1.422 0(Wat)+0.007 5(Wat)2(r=-0.965 9)。通过回归方程以水分含量来估计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能值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鲴 生化组成 能值 道观河水库
下载PDF
应用Cornell方法对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davidi]幼鱼适宜常量营养物质需求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宁毅 冯健 +2 位作者 何姝珍 孙晓峰 陈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8-755,共8页
采用Cornell方法研究了初始重为(2.0±0.1)g的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3%—51%、3%—18%和24%—33%,试验周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除日粮蛋白质33%组鱼... 采用Cornell方法研究了初始重为(2.0±0.1)g的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中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日粮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梯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3%—51%、3%—18%和24%—33%,试验周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除日粮蛋白质33%组鱼成活率明显下降外(P<0.05),其它试验日粮中3种常量营养物质含量对重口裂腹鱼幼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蛋白质水平≤45%时,其特定生长率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上升而明显增加;当日粮蛋白质水平在33%—36%时,重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除12%日粮脂肪组试验鱼外,9%日粮脂肪组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性高于其它脂肪水平日粮组(P<0.05),但当日粮中脂肪含量≥15%后,重口裂腹鱼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日粮中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重口裂腹鱼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当日粮中碳水化合物为33%时,鱼体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表明,重口裂腹鱼幼鱼日粮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3种常量营养物质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45%、9%和≤30%。日粮总能为19.0MJ/kg,蛋白质能量比(P/E)为23mg/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口裂腹鱼 常量营养物质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新安江水库黄尾密鲴Xenocypres davidi Bleker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如卫 吴振兴 罗仙池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84-196,共13页
通过对新安江水库黄尾密鲴三年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黄尾密鲴个体绝对生殖力r=4.4215×10-5L3.7718,个体相对生殖力与体长的增长关系和r基本相同;r与r/L与肥满度基本呈正相关;(2)密鲴性成熟... 通过对新安江水库黄尾密鲴三年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黄尾密鲴个体绝对生殖力r=4.4215×10-5L3.7718,个体相对生殖力与体长的增长关系和r基本相同;r与r/L与肥满度基本呈正相关;(2)密鲴性成熟年龄2-3龄;体重(W)与体长(L)呈幂函数相关,W=5.0887×10-5L2.8170,(r=0.96)(3)密鲴为腐屑泥食性鱼类;(4)产卵期5-7个月,5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产卵盛期,产卵水温为22-28℃;(5)受精卵在水温24℃时经35小时40分钟孵化出苗,胚胎发育各阶段的特征与一般硬骨鱼类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密鲴 生物学 新安江水库
全文增补中
Otolith development in larval and juvenile Schizothorax davidi: ontogeny and growth increment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1
9
作者 严太明 胡佳祥 +4 位作者 蔡跃平 熊森 杨世勇 王雄延 何智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197-1204,共8页
Laboratory-reared Schizothorax davidi larvae and juveniles were examined to assess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avid’s schizothoracin otoliths.Otolith development was observed and their formation period was ... Laboratory-reared Schizothorax davidi larvae and juveniles were examined to assess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avid’s schizothoracin otoliths.Otolith development was observed and their formation period was verifi ed by monitoring larvae and juveniles of knownage.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lapilli and sagittae developed before hatching,and the first otolith increment was identified at 2 days post hatching in both.The shape of lapilli was relatively stable during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at of sagittae;however,growth of four sagittae and lapilli areas was consistent,but the posterior area grew faster than the anterior area and the ventral surface grew faster than the dorsal surface.Similarly,the sum length of the radius of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reas on sagittae and lapilli were linearly and binomially related to total fish length,respectively.Moreover,daily deposition rates were validated by monitoring knownage larvae and juveniles.The increase in lapilli width was 1.88±0.080 0μm at the ninth increment,which reached a maximum and the decreased gradually toward the otolith edge,whereas that of sagittae increased more slowly.Thes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S.davidi,which will aid in population conservation and fish stock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特点 鱼耳石 稚鱼 未成年人 实验室饲养 发育生物学 形成时期 相对稳定
原文传递
基于线粒体D-loop区序列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刘士力 陈大伟 +5 位作者 郑建波 程顺 蒋文枰 迟美丽 夏冯博 李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目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以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料,兼食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浙江省自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自然水域黄尾鲴的增殖放流策略设计... 【目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以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料,兼食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浙江省自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自然水域黄尾鲴的增殖放流策略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长兴、八里店、双浦和湖南醴陵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研究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黄尾鲴线粒体D-loop序列长度为1038~1093 bp,碱基A+T含量(65.3%)显著高于C+G含量(34.7%),平均转换/颠换比值(TS/TV)为4.6。在128条黄尾鲴的D-loop序列中共检测到101个变异位点,包括97个简约信息位点;界定了19种单倍型,其中长兴、双浦、八里店和醴陵群体的单倍型数目分别为5、12、4和2;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226~0.915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640~0.01433之间。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不同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3782~0.88756,遗传分化系数为0.78903(P<0.01),群体内变异占整个遗传变异的21.10%,其中长兴群体和八里店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双浦和醴陵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结论】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黄尾鲴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的信息可为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黄尾鲴的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线粒体DNA(mtDNA) D-loop序列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MS-222与丁香酚对黄尾鲴麻醉效果的比较
11
作者 陈军平 武慧慧 +6 位作者 沈方方 张佳鑫 于若梦 付永杰 赵道全 谢国强 孙文喜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133-139,共7页
为研究MS-222与丁香酚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的麻醉效果,挑选体重为(20.10±1.28)g的黄尾鲴在不同条件下观察黄尾鲴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升高,黄尾鲴入麻时间不断缩短,MS-222处理组复苏时间缩短,丁香酚处... 为研究MS-222与丁香酚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的麻醉效果,挑选体重为(20.10±1.28)g的黄尾鲴在不同条件下观察黄尾鲴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升高,黄尾鲴入麻时间不断缩短,MS-222处理组复苏时间缩短,丁香酚处理组复苏时间延长。MS-222质量浓度120 mg/L,丁香酚质量浓度30~60 mg/L时,黄尾鲴均可在3 min内麻醉,5 min内复苏;随着两种麻醉剂质量浓度的增加,黄尾鲴呼吸频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相同麻醉浓度条件下,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黄尾鲴麻醉时间均不断缩短,丁香酚处理组的复苏时间不断缩短,而MS-222处理组的复苏时间在10~20℃时差异不显著,25℃时显著延长(P<0.05)。黄尾鲴在麻醉后,随着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增加,MS-222处理组复苏时间不断延长,丁香酚处理组在第4 min时复苏时间缩短,随后不断延长。120 mg/L MS-222和30~60 mg/L丁香酚对黄尾鲴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均可作为黄尾鲴理想的麻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 麻醉时间 复苏时间 呼吸频率 MS-222 丁香酚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对黄尾密鲴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祖想 崔舒畅 +6 位作者 武琳 李木子 严林 高欣 王伟 任同军 韩雨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1-89,共9页
本研究以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酰胺对黄尾密鲴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抗病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配制了4组等氮等脂的饲料,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分别为0%(G1)、0.3%(G2... 本研究以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酰胺对黄尾密鲴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抗病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配制了4组等氮等脂的饲料,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分别为0%(G1)、0.3%(G2)、0.6%(G3)、0.9%(G4)。选取初始体重为(2.94±0.14)g的黄尾密鲴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置于12个带有循环过滤系统的100 L水桶之中,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能够提高黄尾密鲴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G3、G4组T-AOC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2、G3和G4组T-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3和G4组T-AOC活性较对照组分别上升16.48%和21.77%(P<0.05)。MDA含量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G3和G4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G3和G4组MDA含量分别下降8.08%和9.09%(P<0.05)。G3和G4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较对照组分别上升17.40%和24.43%(P<0.05),G3和G4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较对照组分别上升10.71%和17.88%(P<0.05),G4组溶菌酶(LZM)活性较对照组上升28.25%(P<0.05)。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56.67±3.33)%]的累计死亡率相比,G3[(36.67±6.67)%]和G4组[(33.33±3.33)%]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下降35.29%和41.18%(P<0.05)。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能够增加黄尾密鲴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增加拟杆菌门、厚壁菌门、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不动杆菌属和漫游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谷氨酰胺能够有效地提高黄尾密鲴的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死亡率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且谷氨酰胺的添加量为0.9%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黄尾密鲴 抗氧化 非特异性免疫 抗病力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广西净水渔业养殖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玉英 李坚明 +3 位作者 任芳牯 韦绍转 施军 王大鹏 《大众科技》 2023年第1期135-137,192,共4页
为充分挖掘水库初级生产力,通过净水渔业模式解决水产养殖与水质安全的矛盾,文章提出在广西发展“匙吻鲟+鲢+细鳞斜颌鲴”的放养模式,介绍主要放养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放养优势、养殖容量测算方法、鱼种的选择和投放、生产管理与经济效... 为充分挖掘水库初级生产力,通过净水渔业模式解决水产养殖与水质安全的矛盾,文章提出在广西发展“匙吻鲟+鲢+细鳞斜颌鲴”的放养模式,介绍主要放养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放养优势、养殖容量测算方法、鱼种的选择和投放、生产管理与经济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渔业 匙吻鲟 细鳞斜颌鲴
下载PDF
千岛湖细鳞鲴和黄尾鲴COI种群遗传结构比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峻德 赵良杰 刘其根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共5页
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了千岛湖水库共栖的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和黄尾鲴(X.davidi)的遗传资源状况。结果显示,在532 bp的一致序列中,黄尾鲴碱基T、C、A、G平均含量分别为27.3%、18.0%、28.7%、26.0%;细鳞鲴分别为25.2%、... 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了千岛湖水库共栖的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和黄尾鲴(X.davidi)的遗传资源状况。结果显示,在532 bp的一致序列中,黄尾鲴碱基T、C、A、G平均含量分别为27.3%、18.0%、28.7%、26.0%;细鳞鲴分别为25.2%、19.6%、29.3%、25.9%。黄尾鲴种群的变异位点为5个,细鳞鲴种群变异位点为3个。多样性分析显示,黄尾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细鳞鲴。在两个物种中各发现4个单倍型,黄尾鲴4个单倍型中,有3个是共享单倍型,而细鳞鲴中仅1个共享单倍型,黄尾鲴富文和临岐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分化(Fst=0.048 09),细鳞鲴汾口群体和富文(Fst=0.238 10)、临岐群体(Fst=0.260 72)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的NJ树将四个单倍型分为两个支,推测可能是由于二次迁入或者多样性丧失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 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 黄尾鲴(X davidi) 种群遗传结构
下载PDF
重口裂腹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类型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何敏 张宇 方静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6,33,共4页
应用AB-PAS染色法及JD-801形态学图像分析系统,对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 Sauvage)消化道黏液细胞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显示:重口裂腹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其中,口咽腔和食道黏液细胞以Ⅱ型为主;前... 应用AB-PAS染色法及JD-801形态学图像分析系统,对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 Sauvage)消化道黏液细胞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显示:重口裂腹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其中,口咽腔和食道黏液细胞以Ⅱ型为主;前肠以Ⅰ型为主;中肠以Ⅲ型、Ⅳ型为主;后肠以Ⅱ型为主。结果表明,黏液细胞分布密度与各段消化道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 Sauvage) 消化道 黏液细胞
下载PDF
4种淡水经济鱼类消化系统的组织学比较 被引量:23
16
作者 许宝红 王亚楠 +4 位作者 肖调义 钟蕾 文祝友 刘巧林 胡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47-55,共9页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密切相关,为了给开发不同食性淡水鱼的饲料做基础研究,以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 is Bleeker)、黄鳝(Monopter...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密切相关,为了给开发不同食性淡水鱼的饲料做基础研究,以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 is Bleeker)、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采用H.E染色法比较研究了其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从比肠长、杯状细胞密度、黏膜肌层总厚度、黏膜皱褶数量和高度、肝胰脏结构等方面比较了其组织结构特征,探讨了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环境的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尾密鲴和白鲢的比肠长在4种鱼类中最大,在设计黄尾密鲴和白鲢的饲料配方时应注重粗纤维的含量以增强适口性;消化道组织学结果表明,白鲢、翘嘴红鲌和黄鳝3种鱼的口咽腔上皮细胞中都不同程度发排列有杯状细胞,而黄尾密鲴则无,但黄尾密鲴的口咽腔的最厚,白鲢的鰓耙最发达,食道的输送食物的能力和肠的消化吸收能力由黄尾密鲴、白鲢、翘嘴红鲌、黄鳝依次减弱,消化腺的进化是伴随物种进化而进行的有一些进化和演化方面的特征,是按照黄尾密鲴、白鲢、翘嘴红鲌到黄鳝的方向进化。这些组织学特征都是适应鱼类食性与环境的结果,在设计饲料配方时需考虑鱼类的食性特点与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密鲴 翘嘴红鲌 白鲢 黄鳝 消化系统
下载PDF
不同水系银鲴自然群体线粒体COI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军 赵良杰 +1 位作者 刘其根 张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21,共7页
为了解银鲴(Xenocyprisargentea)的遗传资源状况,利用线粒体COl基因序列比较分析长江、钱塘江和黑龙江水系中银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结果显示,在110条528bp的COl序列中,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布为27.13%、18... 为了解银鲴(Xenocyprisargentea)的遗传资源状况,利用线粒体COl基因序列比较分析长江、钱塘江和黑龙江水系中银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结果显示,在110条528bp的COl序列中,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布为27.13%、18.56%、28.70%、25.61%,检测出变异位点15个。多样性分析显示,各地理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均较高,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长江群体单倍型多样性(0.742±0.053~0.911±0.033)高于黑龙江(0.731±0.087)和钱塘江(0.552±0.137)群体,推测与不同地理群体所处生境多样性有关。单倍型网络结构显示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3个群体两两之问都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也显示银鲴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水系之问(40.21%),进一步说明银鲴种群之问的遗传分化与种群问的地理隔离有关。种群历史分析显示,只有长江群体的中性检测呈现显著的负值(FS=-7.07821,P〈0.05)且岐点分布呈现明显的单峰,共同支持该群体在近期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而钱塘江和黑龙江两群体与长江群体都经历着不同的种群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 COI 遗传多样性 种群分化
下载PDF
北江黄尾鲴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蓝昭军 李强 +2 位作者 陈龙秀 曾璐玲 赵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107-113,共7页
研究了北江流域黄尾鲴的个体生殖力及其与性成熟雌性个体多项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尾鲴个体绝对生殖力F在35 707~191 917粒之间,平均为101 038粒;个体体长相对生殖力FL在1 962~7 719粒/cm之间,平均为4 379粒/cm;个体体重相对... 研究了北江流域黄尾鲴的个体生殖力及其与性成熟雌性个体多项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尾鲴个体绝对生殖力F在35 707~191 917粒之间,平均为101 038粒;个体体长相对生殖力FL在1 962~7 719粒/cm之间,平均为4 379粒/cm;个体体重相对生殖力FW在270~891粒/g之间,平均为479粒/g;其个体绝对生殖力(F)和体长相对生殖力(FL)均与体长、体质量、净体质量、成熟系数、性腺质量和年龄等呈显著相关,而二者与肥满度的相关性不大;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与成熟系数、性腺质量和年龄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形态学指标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个体生殖力 北江
下载PDF
军山湖黄尾鲴生物学参数及资源量估算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燕萍 章海鑫 +5 位作者 傅义龙 崔璀 刘志放 范鸿潮 赵春来 陈文静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5-870,共6页
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一种小型的经济鱼类。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江西省军山湖采集746尾黄尾鲴,测量其体长和体质量,运用FiSATⅡ分析了军山湖黄尾鲴的生物学参数和生长特性,并初步估算其资源量。结果表明,军山湖黄尾鲴体长81~32... 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一种小型的经济鱼类。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江西省军山湖采集746尾黄尾鲴,测量其体长和体质量,运用FiSATⅡ分析了军山湖黄尾鲴的生物学参数和生长特性,并初步估算其资源量。结果表明,军山湖黄尾鲴体长81~320 mm,平均体长197mm;体质量16.0~440.0 g,平均体质量144.9 g;体长与体质量生长关系式为W=0.000 1L^(2.6341)(R^2=0.985,P<0.01,n=746);Von Bertalanffy体长、体质量生长方程分别为,L_t=341.25[1-e^(-0.38)(t+0.9929))]、W_t=470.29[1-e^(-0.38(t+0.992 9))]^(2.634 1),拐点年龄为1.96龄,对应体长230 mm,体质量166.6 g,平均丰满度为1.71±0.29,总死亡系数Z=1.43,自然死亡系数为M=0.74 a^(-1),捕捞死亡系数F=0.69 a^(-1),开发率E=0.48。军山湖黄尾鲴的初始资源质量估算高达210.45吨。利用这些参数可对其资源现状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制定军山湖合理的渔业管理措施、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生物学参数 资源量 军山湖
下载PDF
黄尾密鲴在苏州重污染水体放养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许明 操家顺 +1 位作者 贾亚梅 徐哲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生物操作技术,在苏州重污染河道里放养黄尾密鲴以改善重污染水体水质。不仅进行了静态试验,而且在苗家河开展了示范区研究。结果表明:黄尾密鲴单位体重(g-1)的好氧量为0.339mg/(L·h),窒息点仅为0.25mg/L;黄尾密鲴在浮圈中主要... 采用生物操作技术,在苏州重污染河道里放养黄尾密鲴以改善重污染水体水质。不仅进行了静态试验,而且在苗家河开展了示范区研究。结果表明:黄尾密鲴单位体重(g-1)的好氧量为0.339mg/(L·h),窒息点仅为0.25mg/L;黄尾密鲴在浮圈中主要摄食悬浮有机物,其占食物总量的79.74%;静态试验和现场试验均表明黄尾密鲴24h都在摄食,日食率可达到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密鲴 重污染水体净化 生物操纵 示范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