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距对冬小麦品种新麦26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盛坤 张露雁 +3 位作者 郭玉强 赵酒林 杨丽娟 马华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30,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 a以紧凑多穗型冬小麦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行距对其群体动态变化、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上述指标有明显影响,2 a结果一致。随行距变窄,相同时期群... 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 a以紧凑多穗型冬小麦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行距对其群体动态变化、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上述指标有明显影响,2 a结果一致。随行距变窄,相同时期群体数和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15 cm行距的最高群体、成穗率和最高叶面积指数均最高,花后叶面积指数下降较缓慢。使用Richards生长曲线,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拟合,R2在0.996以上。干物质积累初始速率、平均速率和最终干物质质量均以15 cm行距最高,并随行距变宽而变小。缩小行距能降低冬小麦的穗粒数,提高成穗数、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15 cm行距2 a产量平均比20 cm和25 cm行距分别高出4.8%和9.5%。紧凑多穗型小麦品种新麦26的最佳行距为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冬小麦 新麦26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丽娟 董昀 +2 位作者 盛坤 王映红 赵宗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37,共3页
为了给优质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于2009-2010年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对大田试验条件下新麦26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呈"S"型增长。新麦26比新麦18灌浆持续时间短3d... 为了给优质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于2009-2010年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对大田试验条件下新麦26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呈"S"型增长。新麦26比新麦18灌浆持续时间短3d,平均灌浆速率(1.40mg/(粒.d))和最高灌浆速率(2.48mg/(粒.d))分别较新麦18高2.2%、4.6%,前中期灌浆速率快、积累量大。新麦26灌浆期间籽粒含水量稳定阶段短,灌浆完成后失水快。因而认为,新麦26具有灌浆时间短、灌浆速率快、粒质量高、落黄好的特点。在推广应用新麦26时,应注意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并适时收获防止籽粒干物质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新麦26 灌浆特性 粒质量
下载PDF
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品质与利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学圣 李明卫 +1 位作者 王士坤 郭春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2期31-33,共3页
新麦26是高产优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介绍了新麦26的特征特性、主要品质指标、当前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利用前景,以期充分挖掘该品种利用潜力,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品种支撑。
关键词 强筋 品质 利用 新麦26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强筋小麦新麦26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冯荣成 李晓航 盛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38-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强筋小麦的最优施肥方式。[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其群体动态、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新麦26的冬前群体、最高群体及成穗数均呈增多趋势,而千... [目的]探讨强筋小麦的最优施肥方式。[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其群体动态、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新麦26的冬前群体、最高群体及成穗数均呈增多趋势,而千粒重呈降低趋势。籽粒产量和穗粒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增施有机肥对增加新麦26的产量有利。结合秸秆还田,采用平衡施肥方式(N 247.5 kg/hm2、P2O5105 kg/hm2、K2O 247.5 kg/hm2)并增施有机肥(精制鸡粪1 500 kg/hm2),既能提高新麦26的产量,又有利于土壤培肥,是最优施肥方式。[结论]该研究可为强筋小麦品种的推广和优化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新麦26 群体动态 穗部性状 籽粒产量
下载PDF
强筋与弱筋小麦配麦面粉及馒头和面条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静 陈俊 +4 位作者 万根文 吴媛媛 郑文寅 张文明 姚大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40,共7页
以强筋小麦"新麦26"与弱筋小麦"皖麦47"为材料,按10∶0、9∶1至1∶9、0∶10共11个比例配麦处理,分析其籽粒、面粉、加工馒头和面条的品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籽粒和面粉21个品质性状、馒头11个品质性状和面条8个... 以强筋小麦"新麦26"与弱筋小麦"皖麦47"为材料,按10∶0、9∶1至1∶9、0∶10共11个比例配麦处理,分析其籽粒、面粉、加工馒头和面条的品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籽粒和面粉21个品质性状、馒头11个品质性状和面条8个品质性状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新麦26"与"皖麦47"在配麦8∶2和6∶4处理时,馒头评分均在75以上,其中以配比8∶2时馒头评分最高;配麦9∶1、8∶2和7∶3时,面条评分均在85以上,以配比8∶2最高;随着"皖麦47"的比例增加,馒头和面条的主要品质性状呈下降趋势,评分逐渐降低;面条和馒头品质性状与籽粒和面粉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可根据不同类型馒头和面条品质要求选用合适的配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26 皖麦47 配麦 面粉品质 馒头品质 面条品质
下载PDF
多效唑处理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酒林 李晓航 +2 位作者 张露雁 盛坤 杨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45-46,共2页
[目的]明确多效唑处理对冬小麦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方法]以新麦26为材料,研究了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多效唑处理能显著降低冬小麦株高,起身期喷施... [目的]明确多效唑处理对冬小麦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方法]以新麦26为材料,研究了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多效唑处理能显著降低冬小麦株高,起身期喷施可以显著降低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和基部(1+2)节间占节间总长的比例;拔节期喷施对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多效唑处理能显著降低冬小麦穗粒数,对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利用多效唑防倒时应注意喷施时期并结合肥水促控措施达到高产抗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冬小麦 新麦26 抗倒性 产量
下载PDF
新麦系列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士坤 杨丽娟 +3 位作者 路永才 杨海峰 董彦琪 蒋志凯 《耕作与栽培》 2022年第3期7-9,共3页
为更好利用新麦系列品系,以16个新麦系列品系为材料,考察了部分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结果表明,与对照(周麦18)相比,新麦系列品系大部分表现为增产,株高较低,但籽粒黑胚率高。新麦35产量最高,新麦36次之。强筋品系产量与对照相当... 为更好利用新麦系列品系,以16个新麦系列品系为材料,考察了部分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结果表明,与对照(周麦18)相比,新麦系列品系大部分表现为增产,株高较低,但籽粒黑胚率高。新麦35产量最高,新麦36次之。强筋品系产量与对照相当,但低于其他品系。品种选育时以降低籽粒黑胚率、提高强筋品种产量为下一步育种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麦26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行距配置对紧凑型冬小麦品种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露雁 盛坤 +4 位作者 孟娟 葛红梅 赵酒林 马华平 赵宗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8,共4页
为探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冬小麦品种粒质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15cm、20cm、25cm 3种行距处理,研究了其对紧凑型冬小麦品种新麦26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麦26的粒质量增加动态、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和最终粒质量受行距的影响... 为探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冬小麦品种粒质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15cm、20cm、25cm 3种行距处理,研究了其对紧凑型冬小麦品种新麦26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麦26的粒质量增加动态、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和最终粒质量受行距的影响。15cm处理的籽粒干物质累积增长量在灌浆前期较低,但后期增加速度较快,至花后31d分别比20cm处理、25cm处理增加1%、5%。籽粒灌浆速率在灌浆前期表现为20cm处理>25cm处理>15cm处理,灌浆后期表现为15cm处理>20cm处理>25cm处理。相对灌浆速率随行距增大而上升,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受行距的影响较小。灌浆持续期随行距增大而缩短;最终粒质量和理论粒质量随行距增大而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4%和8.5%。因此,缩小行距能延长灌浆持续期,提高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麦26 行距配置 灌浆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