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2023年江苏省豇豆区域筛选试验(盐城点)
1
作者 祖艳侠 冯汝超 +6 位作者 郑佳秋 刘哲 沈峰 张丽娜 王薇薇 吴永成 梅燚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新品种,2022-2023年承担了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盐城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苏豇17-35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29%,其次是帮达夏龙,比对照增产27.80%,第3名是盐豇5号,比对照增产2...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新品种,2022-2023年承担了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盐城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苏豇17-35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29%,其次是帮达夏龙,比对照增产27.80%,第3名是盐豇5号,比对照增产26.19%。对照苏豇3号产量最低,其他12个参试品种都比对照有不同幅度的增产,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江苏省 区域筛选试验 产量 盐城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盐城淤泥质潮滩湿地潮沟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宗影 阳佳伶 +3 位作者 刘红玉 李玉凤 张英蕾 吴炎慧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潮沟既是滨海湿地特有的地貌因子,也是输送水分与盐分的重要通道,对植被的生长与空间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盐城滨海湿地潮沟系统演变的影响,本文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分析... 潮沟既是滨海湿地特有的地貌因子,也是输送水分与盐分的重要通道,对植被的生长与空间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盐城滨海湿地潮沟系统演变的影响,本文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分析了1989年至2020年江苏盐城典型淤泥质潮滩湿地互花米草沼泽时空变化过程与潮沟系统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互花米草扩张经历了入侵初期的斑块阶段、中期连续带状分布阶段及现状阶段过程,入侵影响的景观类型也从光滩转变为碱蓬沼泽;②互花米草入侵过程对潮沟系统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潮沟平均宽度与长度减小、互花米草内潮沟的数量与分支增多;③潮沟系统的变化与互花米草的平均面积、平均周长等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表明互花米草的入侵是潮沟系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扩张 潮沟系统 江苏盐城 滨海湿地
下载PDF
2021年江苏盐城海域MS5.3地震震源机制中心解及基于震源机制的区域应力场反演
3
作者 黄少华 万永革 +4 位作者 孙业君 许鑫 余海琳 冯淦 李枭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6-1274,共9页
2021年11月17日江苏盐城近海区域发生MS5.3地震,该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其原因引起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为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的精确确定是必要的。本研究综合多种机构的震源机制解数据确定了可信的震源... 2021年11月17日江苏盐城近海区域发生MS5.3地震,该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其原因引起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为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的精确确定是必要的。本研究综合多种机构的震源机制解数据确定了可信的震源机制中心解。为保证震源区域应力场求解的精度,本文搜集了地震周围2016年以前的历史震源机制解数据,并利用地震观测报告,得到22个2016年之后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使用结合后的震源机制解数据求解了江苏盐城海域MS5.3地震周围的应力场。最终结果为:江苏盐城海域MS5.3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节面Ⅰ走向104.95°,倾角70.91°,滑动角26.45°,节面Ⅱ走向5.70°,倾角65.11°,滑动角158.86°;研究区域的主压应力呈ENE-WSW向分布,主张应力呈NWN-SES向分布。将应力场投影到震源机制中心解节面上,发现两个节面均处于相对剪应力很高的水平,说明此次地震是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在剪应力最大释放节面上的地震,是应力积累后的一次正常释放,周边再次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减小。考虑到应力场投影到节面Ⅱ的相对剪切应力较节面Ⅰ大,并且节面Ⅱ与苏北—滨海断裂走向更为接近,确定节面Ⅱ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江苏盐城大丰海域地震 震源机制中心解 P波初动 应力场 发震构造
原文传递
1976年以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景观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左平 李云 +3 位作者 赵书河 周鑫 滕厚锋 陈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基于1976年的地形测绘数据和1987,1992,1997,2002,2007年的遥感数据提取土地利用和景观的时空变化,进而分析近40a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景观变化和驱动力。研究表明:自1976年以来盐城滨海湿地中的自然湿地总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景观的... 基于1976年的地形测绘数据和1987,1992,1997,2002,2007年的遥感数据提取土地利用和景观的时空变化,进而分析近40a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景观变化和驱动力。研究表明:自1976年以来盐城滨海湿地中的自然湿地总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景观的主要变化特征表现为以獐茅、碱蓬群落为代表的自然湿地的大面积减少,和以鱼塘、农业用地为代表的人工湿地的大面积增加。景观指标分析表明盐城滨海湿地景观总体上有破碎化程度加剧的趋势。结果分析认为,这种变化既受到政策导向型的各类滩涂开发等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也受到滨海湿地自然演化和潮滩蚀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尽快改变盐城滨海湿地现有的开发利用模式,使各种人类活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压力减到最小,以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变化 滨海湿地 江苏盐城
下载PDF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淤蚀及湿地植被消长变化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学勤 王国祥 +1 位作者 王艳红 王治良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9,45,共6页
目前盐城海岸有限的滩涂资源构成自然保护区用地和经济发展用地之间矛盾的焦点,滩涂的淤蚀和湿地植被消长变化是协调保护区和地方经济发展用地的主要科学依据。通过2005年7月对盐城海岸7个断面滩面高程、泥沙粒度和植被分布进行测量及... 目前盐城海岸有限的滩涂资源构成自然保护区用地和经济发展用地之间矛盾的焦点,滩涂的淤蚀和湿地植被消长变化是协调保护区和地方经济发展用地的主要科学依据。通过2005年7月对盐城海岸7个断面滩面高程、泥沙粒度和植被分布进行测量及调查,结合1992年6月、2002年5月、2005年4月的卫星图片资料,分析滩涂的淤蚀和植被的分布及扩展状况。研究表明,现阶段盐城海岸北部以5~45m/a速度后退,以5~10cm/a的平均速度下蚀;新洋港以南高滩不断向海推进,平均淤进速度为50~200m/a,淤高速度为2~5cm/a;滩涂湿地高等植物面积迅速增长,平均增长率为2000hm^2/a,湿地植被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改变。近时期内滩涂总体面积不断扩大,新洋港以南岸段高滩面积持续增长,这为盐城自然保护区及地方经济发展寝供不断增长的区域空间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盐城 滩涂淤蚀 湿地 植被消长
下载PDF
江苏盐城原生盐沼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左平 赵善道 +3 位作者 赵雪琴 腾厚锋 耿金菊 高翔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2-377,共6页
根据2008年7月25-30日在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进行的滩面表层沉积物取样调查,分析了核心区不同滩面表层沉积物的全Hg、As、Cd、Cr、Cu、Pb、Zn、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除Hg外,其它元素的浓度均已超过了江苏省海岸带的... 根据2008年7月25-30日在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进行的滩面表层沉积物取样调查,分析了核心区不同滩面表层沉积物的全Hg、As、Cd、Cr、Cu、Pb、Zn、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除Hg外,其它元素的浓度均已超过了江苏省海岸带的背景值,其中全Hg、As、Cr、Pb、Zn的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标准,属国家Ⅰ类沉积物,Cd为超Ⅱ类沉积物。从面状分布看,互花米草滩、盐蒿滩和芦苇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无植被覆盖的泥螺光滩和青蛤光滩,其中又以互花米草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为最高。研究认为,受各类经济活动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已经通过水体输运进入核心区,并在核心区的沉积物中累积。因此,仅在核心区内严禁人类活动并不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保护区的生态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要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湿地 表层沉积物 分布特征 江苏盐城
下载PDF
江苏盐城黑嘴鸥的繁殖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23
7
作者 江红星 楚国忠 侯韵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99-1004,共6页
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觅食地和营巢地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繁殖觅食地有盐田、碱蓬滩、草滩、水产品养殖塘、农田、泥质滩涂及河口港汊 7种类型。生境选择的结果表明黑嘴鸥对碱蓬滩涂和泥质滩涂都有正选择性 ,对农田和河口... 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觅食地和营巢地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繁殖觅食地有盐田、碱蓬滩、草滩、水产品养殖塘、农田、泥质滩涂及河口港汊 7种类型。生境选择的结果表明黑嘴鸥对碱蓬滩涂和泥质滩涂都有正选择性 ,对农田和河口港汊具有负选择性 ,繁殖前期对养殖塘具有正选择性 ;不同繁殖时期黑嘴鸥对碱蓬滩和养殖塘的利用情况变化最明显 ;两年中 ,黑嘴鸥对河口港汊的利用情况稳定。黑嘴鸥营巢地有獐毛滩、碱蓬滩和大米草滩 3种类型 ,其中碱蓬滩是其主要营巢栖息地。对巢址选择因子的分析的结果表明 :影响黑嘴鸥巢址选择的因子主要有 4类 ,依次为 :植被盖度和群集度、人为活动干扰强度、底栖生物量及距水源距离 ,其贡献率分别是 2 6 .2 3%、2 0 .5 5 %、1 4 .82 %、1 4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盐城 黑嘴鸥 繁殖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江苏盐城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繁殖微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10
8
作者 江红星 楚国忠 +1 位作者 钱法文 陆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1999-2001年春夏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的繁殖微生境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的繁殖生境包括碱蓬群落(Suaeda glauca)、獐毛群落(Aeluropus littoralis)和大米草群落(Spartina anglica)。通过生境可获得性与可利用性分析... 1999-2001年春夏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的繁殖微生境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的繁殖生境包括碱蓬群落(Suaeda glauca)、獐毛群落(Aeluropus littoralis)和大米草群落(Spartina anglica)。通过生境可获得性与可利用性分析,得知黑嘴鸥营巢对碱蓬生境具有正选择性,对獐毛和大米草生境具有负选择性。对繁殖微生境选择研究的结果表明,黑嘴鸥繁殖微生境具有以下特征:植被高度5-25 cm,植被盖度20%-60%,底栖生物量大于300 g/m2 ,距水源距离 500-1000 m,距人类活动干扰距离大于 500 m。滩涂开发和人为活动是影响盐城地区黑嘴鸥繁殖微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盐城 黑嘴鸥 繁殖 微生境 选择 选择指数
下载PDF
黑嘴鸥巢址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江红星 楚国忠 +4 位作者 侯韵秋 钱法文 王会 张国钢 郑光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利用Arcview GIS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2007年黑嘴鸥的巢址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江苏盐城沿海黑嘴鸥种群数量维持在1000只左右,多年平均为954只±161.26只,但由于滩涂围垦和开发,其营巢地主要集中在核心区,... 利用Arcview GIS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2007年黑嘴鸥的巢址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江苏盐城沿海黑嘴鸥种群数量维持在1000只左右,多年平均为954只±161.26只,但由于滩涂围垦和开发,其营巢地主要集中在核心区,种群数量占整个种群数量的85.24%±7.00%。地点尺度上,中路港巢区的多年平均面积为153.19hm2±112.09hm2,三里闸巢区的多年平均面积为62.60hm2±66.41hm2;两个巢区的质心总体上均向东南方向偏移,中路港巢区与潮沟大泗洋子距离以及三里闸巢区与潮沟大流水距离均呈现减小趋势;但同一巢区不同年份的重叠面积、密度和质心均不尽相同。影响黑嘴鸥巢区时空变化的因素包括年际间降雨量、潮水的入侵、植被演替等自然因素,同时还包括无序开发利用滩涂生物资源、拾捡鸟蛋、人为改变滩涂水动力等人为因素。鉴于此,提出了江苏盐城沿海黑嘴鸥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嘴鸥 巢址 时空变化 江苏盐城
下载PDF
两株外生菌根真菌对盐渍土壤中黑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温祝桂 朱小梅 +5 位作者 刘冲 赵宝泉 董静 邢锦城 赵小慧 洪立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7,共6页
为了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黑松幼苗耐盐性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将成功侵染菌种土生空团菌(Cg)、紫晶蜡蘑(La)的黑松幼苗移栽于盐渍土壤中,培育3个月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与非菌根化幼苗相比,接种菌根真菌Cg和La显著... 为了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黑松幼苗耐盐性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将成功侵染菌种土生空团菌(Cg)、紫晶蜡蘑(La)的黑松幼苗移栽于盐渍土壤中,培育3个月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与非菌根化幼苗相比,接种菌根真菌Cg和La显著提高了针叶叶绿素a(由0.78 mg/g FW增加到1.27 mg/g FW和1.47 mg/g FW)和叶绿素b(由0.28 mg/g FW增加到0.40 mg/g FW和0.43 mg/g FW)的含量,增加了宿主体内脯氨酸含量(地上部:La> Cg> NM;地下部:La> Cg> NM),增强了K^+的吸收、转运,有效地维持(Cg菌种)或是降低(La菌种)了宿主地上部分Na^+/K^+的比值;显著(P <0.05)降低了宿主幼苗地下部的Na^+/K^+比值(由0.70降低到0.47和0.64)。2)外生菌根真菌有利于松树幼苗的生长,提高了其耐盐性,但因菌种而异(La> Cg)。深入研究不同菌种对不同宿主植物耐盐性的影响,将会成为后续菌根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沿海滩涂盐碱地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幼苗 外生菌根 盐渍土 耐盐性 江苏盐城
下载PDF
江苏盐城沿海地区繁殖季节几种水鸟的数量及分布研究Ⅰ 被引量:11
11
作者 楚国忠 侯韵秋 +2 位作者 钱法文 刘希平 王会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7-92,共6页
1998年 6月 ,江苏盐城沿海地区黑嘴鸥 (Larussaundersi)平均巢密度为 1 0 6只 /hm2 (XD =0 .82 ,n =1 0 ) ,有卵巢密度为 0 71只 /hm2 (XD =0 .71 ,n =1 0 )。巢区上空黑嘴鸥成鸟数量与样带内巢密度及有卵巢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R =... 1998年 6月 ,江苏盐城沿海地区黑嘴鸥 (Larussaundersi)平均巢密度为 1 0 6只 /hm2 (XD =0 .82 ,n =1 0 ) ,有卵巢密度为 0 71只 /hm2 (XD =0 .71 ,n =1 0 )。巢区上空黑嘴鸥成鸟数量与样带内巢密度及有卵巢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R =0 .989和 0 978)。虽然黑嘴鸥营群巢繁殖 ,但在集中繁殖区内 ,黑嘴鸥巢向均匀分布方向偏离随机分布 (R =1 .1 0 1 )。根据黑嘴鸥集中繁殖区的面积和有卵巢密度估算集中繁殖区内约有黑嘴鸥繁殖鸟 2 ,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嘴鸥 巢密度 成鸟数量 盐城 沿海地区 水鸟
下载PDF
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不同阶段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江红星 楚国忠 +1 位作者 钱法文 侯韵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83,共5页
1999— 2 0 0 2年夏季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不同阶段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繁殖前期黑嘴鸥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其出现频率依次为 :取食 39 36 % ,休整 37 95 % ,运动 9 4 8% ,警戒 8 30 % ,饮水 5 ... 1999— 2 0 0 2年夏季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不同阶段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繁殖前期黑嘴鸥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其出现频率依次为 :取食 39 36 % ,休整 37 95 % ,运动 9 4 8% ,警戒 8 30 % ,饮水 5 0 3% ;繁殖后期黑嘴鸥成鸟的各种行为不具明显的规律性 ,其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取食 4 2 5 3% ,休整 1 4 2 1 % ,运动 1 7 6 5 % ,警戒 1 4 5 2 % ,饮水 1 0 93%。繁殖后期运动和警戒行为所花费的时间比繁殖前期显著增加 (P <0 0 0 1 ) ,休整行为显著减少 (P <0 0 0 1 ) ,导致这种差异性主要是取食地点的变化和后期的育雏行为。黑嘴鸥雌雄抱孵时间比为 1 2 4∶1。抱孵时间随孵化天数的增加而相应延长 ,一次抱孵时间最长可达到 2 0 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市 黑嘴鸥 繁殖期 时间分配 活动规律 行为
下载PDF
江苏盐城原生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雪琴 赵善道 +3 位作者 左平 滕厚锋 耿金菊 高翔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0年第1期64-68,共5页
通过对江苏盐城盐沼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Hg、As、Cd、Cr、Cu、Pb、Zn、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得出,所测样品指标的平均值除Hg、As和Zn与背景值较接近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都高于背景值,Cu的含量为背景值的6倍,属超Ⅱ类沉... 通过对江苏盐城盐沼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Hg、As、Cd、Cr、Cu、Pb、Zn、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得出,所测样品指标的平均值除Hg、As和Zn与背景值较接近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都高于背景值,Cu的含量为背景值的6倍,属超Ⅱ类沉积物。其次是Cd,以偏中污染为主。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对8种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结果为Cu>Cd>Cr>Ni>Pb>As>Zn>Hg,且以Cu的污染最为严重。同时,结合粒度分析可知,沉积物在空间分布上的累积强度与粒径大小密切相关,粒径越大,污染程度越小。有植被覆盖的潮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明显要高于无植被覆盖的光滩。与近年来的背景值相比,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增加可能与核心区外围经济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地累积指数 污染评价 江苏盐城盐沼湿地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盐城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许振 左平 +1 位作者 王俊杰 杜进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450,共7页
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估算了1987-2007年盐城滨海湿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储存量和滨海湿地土壤固碳能力现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1992年较1987年略有增长,1992~2002年间下降33.3%... 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估算了1987-2007年盐城滨海湿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储存量和滨海湿地土壤固碳能力现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1992年较1987年略有增长,1992~2002年间下降33.3%,2002~2007年间增加30.5%。自然湿地面积减少是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互花米草入侵和围垦造田造成了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农田、芦苇滩、碱蓬滩、互花米草滩和光滩有机碳埋藏速率分别为12.90、0.30、0.80、2.92和1.68×10^4 t/a。滩涂围垦造田在短期内有利于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但淤泥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淤长过程中的自然演替过程,能使整个湿地具有更高、更持久的固碳能力。本研究建议合理控制围垦速率,才能在获取经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盐沼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库 江苏盐城
下载PDF
苏北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原型盆地分析 被引量:70
15
作者 舒良树 王博 +1 位作者 王良书 何光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4-543,共10页
苏北盆地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箕状含油气盆地群,主要由东台坳陷、盐-阜坳陷和建湖隆起三大构造单元组成;坳中有凸,隆中有凹,一系列凸、凹构造组成盆地的二级单元。运用盆地原型分析方法,对盆地的蚀源区、沉降史、沉积中心、盆地边界构造... 苏北盆地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箕状含油气盆地群,主要由东台坳陷、盐-阜坳陷和建湖隆起三大构造单元组成;坳中有凸,隆中有凹,一系列凸、凹构造组成盆地的二级单元。运用盆地原型分析方法,对盆地的蚀源区、沉降史、沉积中心、盆地边界构造和沉积间断等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沉降量和剥蚀量。在此基础上,提出苏北盆地的形成经历了挤压的前陆盆地、弧后扩张的裂陷盆地、大规模拉张的断陷盆地和热沉降的坳陷盆地等四个演化阶段; 认为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5个蚀源区:NE面的滨海隆起、NW面的鲁苏隆起、西面的大别山、SW面的张八岭以及南面的扬州—宁镇古生代沉积岩区;提出建湖隆起从始新世末期以来长期处于暴露和剥蚀状态,有条件为北侧的盐阜坳陷、南侧的东台坳陷提供部分成油气物质的认识。进一步确定苏北盆地曾经历过仪征、吴堡、真武和三垛等 4次抬升剥蚀事件,这些事件对不对称箕状盆地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区内盆地的南侧边界多呈上陡下缓的“犁式”正断层,并呈阶梯状逐次朝北下掉,盆地北侧岩层与下伏层多呈超覆关系,形成“南断北超”的盆地面貌。主断层常出现上部下滑(新)、下部逆冲(老)的反转构造现象,因而苏北盆地具有多期复合迭加的特点。本区沉积中心多表现为不对称的深凹区,沉积厚度巨大,是研究区生油层系的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盆地分析 泰州组沉积期-盐城组沉积期 构造演化 苏北盆地
下载PDF
江苏盐城地面沉降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顾晟彦 姚维军 +1 位作者 徐明钻 王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36-43,共8页
地面沉降灾害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评估和管理是实现灾害防治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治转变的标志。根据地面沉降现状以及区域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分析了盐城地区的地面沉降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 地面沉降灾害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评估和管理是实现灾害防治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治转变的标志。根据地面沉降现状以及区域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分析了盐城地区的地面沉降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盐城实际,选取累计地面沉降量、地面沉降速率、软土层厚度、主要开采层厚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作为危险性指标以及单位面积GDP比重、人口密度比重、地面高程作为易损性指标,绘制了危险性分区图和易损性分区图,建立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和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开展地面沉降风险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地面沉降现状和已有的防治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风险评价 防治建议 江苏盐城
下载PDF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冬梅 王磊 +2 位作者 倪霞 江浩 丁晶晶 《江苏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29-33,共5页
在对盐城沿海滩涂湿地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该区域湿地生态服务进行了货币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801.7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最大,为591.66亿元,占总价值73.8%;其次是... 在对盐城沿海滩涂湿地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该区域湿地生态服务进行了货币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801.7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最大,为591.66亿元,占总价值73.8%;其次是供给服务价值,为163.7亿元,占总价值的20.42%;支持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分别为34.42亿元和11.93亿元,比例分别为4.29%和1.49%。这表明盐城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江苏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沿海湿地规划和管理中,要注意平衡发展各项生态服务,实现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各方面效益最大化,从而能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湿地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盐城 江苏
下载PDF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越冬丹顶鹤种群动态变化与生境选择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大伟 张亚兰 +4 位作者 孙勇 吕士成 成海 穆少杰 鲁长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3-477,共5页
对2006—2014年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越冬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种群进行同步调查,分析其中4个年度的种群分布和2个年度的生境利用、选择情况。结果表明,2006—2010年在盐城滨海湿地越冬的丹顶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丹顶鹤种群数... 对2006—2014年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越冬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种群进行同步调查,分析其中4个年度的种群分布和2个年度的生境利用、选择情况。结果表明,2006—2010年在盐城滨海湿地越冬的丹顶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丹顶鹤种群数量稳定,且略有增长。丹顶鹤分布区域有向核心区集中的趋势。丹顶鹤对苇滩和盐蒿滩表现出正选择,对农田、盐田、水产养殖塘表现出负选择。丹顶鹤种群动态变化及生境选择与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形式、人类活动和生境变化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江苏 盐城 滨海湿地 种群数量 种群分布 栖息地利用与选择
下载PDF
基于潮位校正的盐城滨海潮间带遥感监测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靖雯 牛振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潮间带是重要的滨海湿地类型之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滨海湿地监测的重要手段。针对潮间带遥感监测中存在时相限制的瓶颈问题,本文结合卫星过境时潮位信息,通过建立GIS模型,将... 潮间带是重要的滨海湿地类型之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滨海湿地监测的重要手段。针对潮间带遥感监测中存在时相限制的瓶颈问题,本文结合卫星过境时潮位信息,通过建立GIS模型,将利用遥感方法提取出的瞬时水边线校正至平均高、低潮线,改进了通过遥感数据恢复潮间带高程和范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多期Landsat TM以及OLI遥感数据,对盐城滨海潮间带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江苏盐城潮间带面积为809.27km^2,相比1995年减小了47%;(2)1995年以来盐城滨海潮间带面积总体呈减小了趋势,其中1995-2000年潮间带面积减小幅度最大,约为205.67km^2;(3)潮间带主要分布在盐城滨海南部晚庄港-新开港,占全部潮间带面积的66%;同时潮间带面积的减小也主要发生在这个区域,减小的潮间带面积占减小总面积的84%;(4)潮间带范围的变化受人为和自然双重因素影响;海平面上升和滨海湿地的大量围垦,造成了潮间带的挤压效应,使得潮间带面积迅速减小,湿地围垦等人为因素起到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湿地遥感 潮位校正 滨海湿地 江苏盐城
下载PDF
苏北盆地盐城凹陷阜宁组烃源岩研究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8
20
作者 纪亚琴 刘义梅 冯武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9-452,共4页
通过对苏北盆地盐城凹陷阜宁组烃源岩研究,确定阜二段为盐城凹陷最有利烃源岩,结合多项成熟度指标分析及阜二段顶部地震反射层构造图,明确了区内阜宁组烃源岩的成熟生排烃范围,同时结合相关储层横向、纵向上的研究,指出阜三段下部砂体... 通过对苏北盆地盐城凹陷阜宁组烃源岩研究,确定阜二段为盐城凹陷最有利烃源岩,结合多项成熟度指标分析及阜二段顶部地震反射层构造图,明确了区内阜宁组烃源岩的成熟生排烃范围,同时结合相关储层横向、纵向上的研究,指出阜三段下部砂体是阜二段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层系,并认为盐城凹陷可能存在"下生上储"型和"上生下储"型两类油气成藏模式,最后指出靠近大断裂的深凹带是盐城凹陷最有利的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排烃 成藏模式 烃源岩 阜宁组 盐城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