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作用机制
1
作者 杨涛 赵鹏 +3 位作者 张光宇 姜泳 慈元 于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74-178,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出右归丸中药组成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获得强直性脊柱炎的靶点基因...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出右归丸中药组成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获得强直性脊柱炎的靶点基因,通过VENNY 2.1.0获得右归丸组成中药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交集基因,借助String在线平台与Cytoscape 3.7.2软件获得PPI网络,在DAVID数据库完成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药物有效成分79个,有效基因靶点500个,疾病靶点基因767个,交集基因98个,PPI网络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基因是IL1B、IL6和TNF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BP条目535条、GOMF条目88条和GOCC条目53条。KEGG富集分析得到121条通路,主要信号通路为IL-17、HIF-1和TNF等。结论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右归丸的中药组成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等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进而起到调节免疫反应、调控炎症因子、保护软骨、延缓骨破坏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强直性脊柱炎 网络药理学 IL-17信号通路 TNF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RAP1信号通路探讨右归丸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软骨退变
2
作者 范元赫 杨永菊 +2 位作者 马贤德 张宇 关雪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2,I0035,I0036,共8页
目的通过右归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观察大鼠关节软骨形态及检测右归丸对RAP1信号通路表达和大鼠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表达,探讨右归丸对RAP1信号通路的表达及防治KOA的作用机制,为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72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 目的通过右归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观察大鼠关节软骨形态及检测右归丸对RAP1信号通路表达和大鼠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表达,探讨右归丸对RAP1信号通路的表达及防治KOA的作用机制,为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72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膝关节OA模型,假手术组接受假手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n=11)、右归丸低剂量组(n=12)、右归丸中剂量组(n=12)、右归丸高剂量组(n=12)及塞来昔布组(n=12)。给药阶段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右归丸低剂量组为等效浓度的1/2为0.5 g/d、右归丸中剂量组等效浓度为1 g/d、右归丸高剂量组为等效浓度2倍为2 g/d,塞来昔布组配置成悬浮(等效浓度为0.0072 g/d)。驱赶7周后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软骨病理,血清TNF-α、IL-1β和IL-18含量,以及大鼠软骨组织中RAP1、RAF、MEK1/2、ERK1/2、CREB、MMP3、MMP13、ADAMTS、C-fos、C-myc和C-Jun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软骨病理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软骨组织未见异常,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部分区域出现明显缺损,右归丸低剂量组大鼠关节软骨表面磨损较模型组有所减轻,而中、高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大鼠软骨表面可见侵蚀现象明显改善。右归丸对KOA大鼠血清中的IL-1β、TNF-α、IL-18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在大鼠血清中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软骨组织中RAP1-RAF-MEKl/2-ERKl/2-CREB信号通路活化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RAP1、RAF、MEK1/2、ERK1/2、CREB、MMP3、MMP13、ADAMTS、C-fos、C-myc和C-Ju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在KOA发生时,RAP1-RAF-MEKl/2-ERKl/2-CREB信号转导通路激活,介导软骨组织中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发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右归丸干预后,软骨组织中RAP1、RAF、MEK1/2、ERK1/2、CREB、MMP3、MMP13、ADAMTS、C-fos、C-myc和C-Ju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归丸能够抑制KOA大鼠软骨组织中RAP1-RAF-MEKl/2-ERKl/2-CREB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延缓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骨关节炎 RAP1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破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秀芝 吴继雷 +2 位作者 药晓雨 贾连群 任艳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6,I0014,共6页
目的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研究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Ms)破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KB)、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补佳乐组(BJL... 目的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研究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Ms)破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KB)、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补佳乐组(BJL)、右归丸组(YGW)和左归丸组(ZGW)。KB组不做处置,SHAM组模拟卵巢切除手术过程,后4组均将双侧卵巢切除。各组分别灌胃蒸馏水(SHAM、OVX)、补佳乐(BJL)、右归丸(YGW)和左归丸(ZGW)。12周后取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用差时贴壁法获得大鼠BMMs并进行破骨分化诱导。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TRAP活性;qrt-PCR法检测TRAP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RAP、RANKL、AMPKɑ、p-AMPKɑ、mTORC1、p-mTORC1蛋白的表达。结果左、右归丸能显著降低去卵巢大鼠BMMs破骨诱导后TRAP活性,降低TRA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降低与RANK结合的RANKL蛋白的表达。与KB组比较,OVX组AMPKɑ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mTORC1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3个用药组皆能对抗上述改变,其中左归丸优于右归丸。结论左、右归丸均能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去卵巢大鼠BMMs的破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骨髓单核/巨噬细胞 破骨分化 AMPK/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左归丸、右归丸影响骨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金连峰 顾炜 +1 位作者 刘子闻 马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33,I0011,共7页
目的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方法,观察左归丸与右归丸对大鼠膝骨关节... 目的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方法,观察左归丸与右归丸对大鼠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细胞、韧带组织的作用机制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讨论左归丸组与右归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月龄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别Wistar大鼠40只(250±20 g),雌鼠与雄鼠各20只,使用数字随机法分组,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每组各8只大鼠(雌雄各4只),造模方法为膝关节腔注射0.1 mL浓度为10%的木瓜蛋白酶溶液,每隔2 d造模1次,共进行3次造模,每次造模后驱赶大鼠30 min,用此方法对模型对照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大鼠进行模型复制。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对5组大鼠进行相应干预。连续治疗4周后,所有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后处死,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水平,取出膝关节软骨及韧带组织,RT-PCR法与WB法检测软骨及韧带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IκB激酶(IKK)蛋白及mRNA的表达。剩余膝关节组织HE染色检测软骨组织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检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膝关节病理切片结果:经左、右归丸治疗后KOA炎症减轻。(2)RT-PCR检测结果:软骨和韧带组织中,较模型组对比左归丸组与右归丸组TLR4、IKK表达含量明显减少(P<0.05)。(3)WB检测结果:软骨和韧带组织中,较模型组对比左归丸组与右归丸组TLR4、IKK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4)Elisa法检测结果:各组大鼠血清中,左归丸组与右归丸组IL-1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归丸与右归丸可通过抑制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降低TLR4、IKK、IL-1β的表达,达到保护软骨细胞及韧带组织、控制炎症、促进受损组织恢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骨关节炎 TLR4/MyD88/NF-κB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右归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肾阳虚型老年膝骨关节炎及其对关节液中OPN、S100A12及MMP-3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思东 黄群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右归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肾阳虚型老年膝骨关节炎及其对关节液中骨桥蛋白(OPN)、钙结合蛋白(S100A1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选用2018年1月—2020年5月老年肾阳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89例,将其作为观察对象。随机编... 目的探讨右归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肾阳虚型老年膝骨关节炎及其对关节液中骨桥蛋白(OPN)、钙结合蛋白(S100A1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选用2018年1月—2020年5月老年肾阳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89例,将其作为观察对象。随机编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联合组47例,全部完成治疗和随访。联合组选用右归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记录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和关节液中OPN、S100A12、MMP-3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联合组治疗2周、治疗4周WOMAC评分、VAS评分和QOL-BREF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2周、治疗4周关节液中OPN、S100A12和MMP-3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5.74%(45/42)高于对照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降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归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肾阳虚型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以降低关节液中OPN、S100A12、MMP-3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中药熏蒸 肾阳虚型老年膝骨关节炎 OPN S100A12 MMP-3
原文传递
右归丸对肾阳虚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近远期疗效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宇 任艳玲 +4 位作者 郑曲 马贤德 杨永菊 李佳 关雪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肾阳虚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的近远期疗效,通过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探讨右归丸对KOA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纳...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肾阳虚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的近远期疗效,通过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探讨右归丸对KOA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1月肾阳虚型KOA老年患者1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69例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74例采用右归丸加减治疗,每次一丸,每日两次。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记录血清TNF-α、IL-6及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评分(Western Ontario Mac Master, WOMAC)、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中医证候总分。结果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85.51%(59/69)低于观察组95.95%(71/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远期有效率78.26%(54/69)低于观察组90.54%(67/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IL-6、TNF-α水平和NR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归丸对肾阳虚型KOA老年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确切,降低炎症因子,改善KOA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肾阳虚型 膝骨性关节炎 TNF-α IL-6
原文传递
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下丘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康湘萍 金国琴 +1 位作者 龚张斌 戴薇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下丘脑NMDAR1、GABAARα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老年左归丸组和老年右归丸组从20月龄起分别服用左归丸和右归丸药液,另设老年对照组、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下丘脑NMDAR1、GABAARα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老年左归丸组和老年右归丸组从20月龄起分别服用左归丸和右归丸药液,另设老年对照组、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NMDAR1、GABAARα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下丘脑NMDAR1、GABAARα1表达均明显降低,左归丸和右归丸均能显著提高下丘脑NMDAR1、GABAARα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左归丸和右归丸能通过调整下丘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表达,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HPA轴 MDAR1 GABAARα1
下载PDF
加减右归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冯琳琳 凌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要求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来曲唑组)于月经周期第3~5天起口服来曲唑,治疗组(右归...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要求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来曲唑组)于月经周期第3~5天起口服来曲唑,治疗组(右归丸联合来曲唑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右归丸汤剂,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妊娠率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2)治疗组优势卵泡发育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周期排卵率优于对照组(P<0.05)。(3)比较2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率、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减右归丸能有效改善肾阳虚症状,促进卵泡发育及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减少单纯用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右归丸 来曲唑 卵泡发育不良 肾阳虚 促排卵
原文传递
左右归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贺晓霞 游方 钟丽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分析。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左右归丸口服。...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分析。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左右归丸口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卵泡发育、妊娠、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受精成功率、妊娠成功率分别为90.00%、70.00%、55.00%,对照组分别为85.00%、50.00%、4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肾虚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右归丸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中的临床效果良好,通过药理分析表明左右归丸药物成分能降血糖、调整脂代谢紊乱、保肝、减轻体质量、保护胰岛的功能,可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子宫-卵巢-垂体性腺轴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左归丸 右归丸 临床疗效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右归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刘小沛 谭从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20-23,I0006-I0008,共7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右归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ce Library... 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右归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ce Library建库至2021年1月7日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60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9篇。总样本量为7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归丸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RR=1.25,95%CI:1.11~1.40,P=0.000 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右归丸联合西药组总有效率(RR=1.34 95%CI:1.21~1.48)高于单纯右归丸组(RR=1.13,95%CI:0.90~1.43);右归丸治疗组骨密度显著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MD=-1.99,95%CI:-2.33~-1.65,P=0.000 01)。右归丸治疗组骨素钙低于西药组(MD=-1.99,95%CI:-2.33~-1.65,P=0.000 01)。结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方面,右归丸单用或与其它西药联合使用时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右归丸联合西药的疗效优于单纯右归丸,但由于研究纳入文献质量偏低,确切的研究结论仍然有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右归丸对激素型肾阳虚证miRNA表达谱的影响及其靶基因功能分析
11
作者 鲁莎 谭从娥 +2 位作者 肖雪 王相东 邢文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84-187,I0003,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在右归丸对激素型肾阳虚证肾组织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意义,为右归丸干预肾阳虚证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和造模组(10只),正常组注射2 mL生...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在右归丸对激素型肾阳虚证肾组织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意义,为右归丸干预肾阳虚证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和造模组(10只),正常组注射2 mL生理盐水,造模组后肢肌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成模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右归丸组,每组5只。右归丸组给予右归丸汤剂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麻醉处死后使用TRIzol法提取肾组织中RNA,使用NanoDrop ND-1000对总RNA进行质量检测,用标记后的RNA与Agilent Rat 8×60k miRNA芯片进行杂交。收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行聚类分析和火山图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miRNA富集的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结果筛选出右归丸干预肾阳虚证相关差异表达miRNA 18条(|log 2FC|≥1.5,P≤0.05),其中包括5条上调miRNA,分别是rno-miR-149-3p、rno-miR-188-5p、rno-miR-221-5p、rno-miR-762、rno-miR-877;13条下调miRNA,分别是rno-miR-101b-5p、rno-miR-125a-3p、rno-miR-125b-2-3p、rno-miR-3085、rno-miR-344a-5p、rno-miR-347、rno-miR-34b-3p、rno-miR-351-3p、rno-miR-3573-3、rno-miR-370-3p、rno-miR-409a-3p、rno-miR-448-3p、rno-miR-503-3p。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iRNA主要参与DNA、RNA转录的正调控进程且与ATP的结合显著相关。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iRNA显著富集于cAMP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这两条通路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结论右归丸通过干预miRNA的表达,改善肾阳虚证大鼠线粒体功能,调节能量代谢异常,进一步为右归丸干预肾阳虚证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肾阳虚证 miRNA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从五脏辨治乳腺癌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璠 陈维铭 钱涯邻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5期43-45,共3页
情志失调是乳腺癌内在病因,肝失疏泄是主要病机。乳腺癌术后脉络损伤,气血亏虚,根本在脾,当注重补益气血;脾主运化水液,脾为生痰之源,是水液代谢的中间环节,故当健脾化痰。肺为一身之华盖,朝百脉,主治节,肺失宣肃可形成痰饮、水湿,痰饮... 情志失调是乳腺癌内在病因,肝失疏泄是主要病机。乳腺癌术后脉络损伤,气血亏虚,根本在脾,当注重补益气血;脾主运化水液,脾为生痰之源,是水液代谢的中间环节,故当健脾化痰。肺为一身之华盖,朝百脉,主治节,肺失宣肃可形成痰饮、水湿,痰饮、影响到心血的运行,宣降肺气,使治节有权,三焦气化通畅,从而使肝郁得舒。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心主血脉"功能失职,气血运行不畅,治疗使心神安,血脉通,气血运行顺畅,通则不痛。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真阳,乳腺癌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日久必累及肾,导致肾阴阳亏虚,治疗当调和阴阳,肾阴虚者治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肾阳虚者治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岩 乳疳 奶岩 五脏论治 六味地黄丸 左归丸 右归丸 肾气丸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温通与温补理论探析
13
作者 范晶晶 魏向东 +4 位作者 张海青 张梵 程晨 李梦吉 王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0-304,共5页
温法有温通与温补之别,温通是温以促通,温补是温以达补。首先,从三个代表性时期论述温法中“通”与“补”的历史脉络:仲景时期,治阳重在温通,甘草干姜汤演化为四逆汤类方,温通思想贯穿始终;金元时期,李东垣在升降思想下创制补中益气汤,... 温法有温通与温补之别,温通是温以促通,温补是温以达补。首先,从三个代表性时期论述温法中“通”与“补”的历史脉络:仲景时期,治阳重在温通,甘草干姜汤演化为四逆汤类方,温通思想贯穿始终;金元时期,李东垣在升降思想下创制补中益气汤,其以象春生夏长之令以升补清阳;明清时期,温补学派在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温阳补虚基础上填补阴精的重要性。其次,基于《伤寒论》太阳病篇、张景岳右归丸,分别探讨温通与温补的不同特点,同时从病因、病位、病机、药物组成等方面阐述温通与温补的应用鉴别。最后,从胸痹与久泻举例论证温通与温补的不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法 温补 温通 《伤寒论》 李东垣 右归丸 胸痹 久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