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1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铁性Z型六角铁氧体的制备及微波电磁特性
1
作者 张敏 刘强春 +1 位作者 朱光平 张巍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多铁性六角铁氧体材料中共存的铁电有序和磁有序以及电、磁损耗协同机制为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设计提供思路。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Co位Zn元素掺杂的Z型六角铁氧体Sr_(3)Co_(2-x)Zn_(x)Fe_(24)O_(41)(x=0,0.4,0.8,1.2,1.6,2.0)材料... 多铁性六角铁氧体材料中共存的铁电有序和磁有序以及电、磁损耗协同机制为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设计提供思路。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Co位Zn元素掺杂的Z型六角铁氧体Sr_(3)Co_(2-x)Zn_(x)Fe_(24)O_(41)(x=0,0.4,0.8,1.2,1.6,2.0)材料体系。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呈不规则片状结构,平均颗粒尺寸为几微米左右。x=0.8样品在频率为11.04 GHz,厚度为7.5 mm时最小反射损耗达到-42.4 dB。样品x=1.6在频率为7.84 GHz,厚度为4.0 mm时,其最小反射损耗和有效吸收带宽分别为-23.2 dB和2.32 GHz(6.00~8.32 GHz),且该样品在12.4 GHz,厚度为6.5 mm时,最小反射损耗值为-38.0 dB,其吸波特性主要源于磁损耗和介电损耗的协同损耗作用。单相的Zn掺杂Z型六角铁氧体材料在强吸收高性能吸波剂领域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型六角铁氧体 溶胶-凝胶方法 电磁参数 吸波材料
下载PDF
Z型异质结BiO_(2-x)/ZnWO_(4)对水中抗生素的光催化研究
2
作者 黄宏森 郑欣钰 +1 位作者 林振锋 郭永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6,共9页
将两种具有不同能带结构的半导体结合起来构建异质结,可以有效地拓宽材料的光响应范围,提高光催化性能。采用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制备了BiO_(2-x)/ZnWO_(4)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和UV-vis漫反射光谱等表征研究了BiO_(2-x)/ZnWO_(4)的结构... 将两种具有不同能带结构的半导体结合起来构建异质结,可以有效地拓宽材料的光响应范围,提高光催化性能。采用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制备了BiO_(2-x)/ZnWO_(4)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和UV-vis漫反射光谱等表征研究了BiO_(2-x)/ZnWO_(4)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BiO_(2-x)/ZnWO_(4)复合材料借助BiO_(2-x)和ZnWO_(4)的协同作用,光生载流子可得到有效分离,光吸收能力显著增强;可见光照射90 min后,复合材料对四环素的光降解效率为86.04%,光响应范围和光催化活性均优于单体BiO_(2-x)和ZnWO_(4),且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捕获实验和ESR证实,复合材料在光照下产生h^(+)、O_(2)^(·-)和·OH,其中空穴h+和O_(2)^(·-)是光催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而·OH是次要活性物种,其作用大小依次是h+>O_(2)^(·-)>·OH;推断BiO_(2-x)/ZnWO_(4)复合材料的电子转移机制为Z型异质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钨酸锌 抗生素 z型异质结
下载PDF
CuBi_(2)O_(4)/Bi_(2)WO_(6)Z型异质结用于光电类芬顿体系下高效降解环丙沙星
3
作者 王秋霞 韩玉贵 +3 位作者 赵鹏 王爽 刘亚茹 李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针对目前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严重的问题,使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CuBi_(2)O_(4)/Bi_(2)WO_(6)(CBWO)Z型异质结催化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为棒状和纳米片状.能量色散元素图谱显示,Cu,W,Bi和O元素均匀分散在CBWO-60中;使... 针对目前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严重的问题,使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CuBi_(2)O_(4)/Bi_(2)WO_(6)(CBWO)Z型异质结催化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为棒状和纳米片状.能量色散元素图谱显示,Cu,W,Bi和O元素均匀分散在CBWO-60中;使用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究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官能团组成;BET表征结果证明,CBWO-6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明Cu^(+)和Cu^(2+)共存,促进了芬顿(Fenton)反应的循环进行,XPS结合能的位移证明了异质结中CuBi_(2)O_(4)和Bi_(2)WO_(6)之间具有强的电子相互作用,而不是物理混合;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价带-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利用光致发射光谱、电化学阻抗谱和瞬态光电流响应谱探究了催化剂的电荷转移情况.在该系列催化剂中,CBWO-60在光电类芬顿(PEF-like)体系中对环丙沙星(CIP)的降解效率最高,90 min时,降解效率为98.0%.同时,溶液初始pH在2~6范围时,体系始终能够维持有效的CIP去除效率,与传统芬顿体系相比,该体系的pH应用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宽.在PEF-like体系中,CBWO-60对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充分证明了CBWO-60的普适性.CBWO-60在连续5次循环实验后,对CIP仍保持87.8%的降解率,并且反应后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根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结果,提出了CIP降解的5种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类芬顿体系 铋酸铜/钨酸铋 z型异质结 环丙沙星 活性氧物种
下载PDF
Z型g-C_(3)N_(4)/WO_(3)•H_(2)O的制备及其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
4
作者 张健 翁森 +2 位作者 石俊杰 蔡静宇 肖龙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8-864,871,共8页
以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和二水合钨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复合材料g-C_(3)N_(4)/WO_(3)•H_(2)O(CNW-1),通过XRD、XPS、SEM、TEM对其进行了表征,探究了298 K、0.1 MPa条件下其对CO_(2)的可见光催化还原性能,并提出了可... 以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和二水合钨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复合材料g-C_(3)N_(4)/WO_(3)•H_(2)O(CNW-1),通过XRD、XPS、SEM、TEM对其进行了表征,探究了298 K、0.1 MPa条件下其对CO_(2)的可见光催化还原性能,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通过调控WO_(3)结晶水含量可以实现CO和CH4的产率调节,在反应10 h后,CNW-1具有最高的CH4产率(0.33μmol/g),而g-C_(3)N_(4)/WO_(3)(CNW)具有最高的CO产率(0.67μmol/g)。该研究为CO_(2)选择性还原为C1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同时突出了以g-C_(3)N_(4)作为半导体构建Z型光催化体系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光催化还原 石墨相氮化碳 三氧化钨 z型光催化剂 催化技术
原文传递
Bi_(2)Sn_(2)O_(7)/CeO_(2) 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妮都 汪业勇 +4 位作者 王逸菲 沈正千 黄江华 竺柏康 杨淑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利用水热法将Bi_(2)Sn_(2)O_(7)纳米颗粒负载到CeO_(2)微球上制备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降解水污染物。结果表明,在光照下60 min时,优化的Bi_(2)Sn_(2)O_(7)/CeO_(2)(BSC-5)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率达到88.4%(反应速率常数k=0.03... 利用水热法将Bi_(2)Sn_(2)O_(7)纳米颗粒负载到CeO_(2)微球上制备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降解水污染物。结果表明,在光照下60 min时,优化的Bi_(2)Sn_(2)O_(7)/CeO_(2)(BSC-5)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率达到88.4%(反应速率常数k=0.0334 min-1),是CeO_(2)的8.25倍和Bi_(2)Sn_(2)O_(7)的4.71倍。Z型异质结可以形成更多暴露的活性中心,具有更好的光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优异的氧化还原能力以及有效产生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此外,Bi_(2)Sn_(2)O_(7)/CeO_(2)在光催化降解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经过5次循环后降解效率保持在85%以上。同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Bi_(2)Sn_(2)O_(7)/CeO_(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Sn_(2)O_(7)/CeO_(2) z型异质结 四环素
原文传递
黄体酮药物—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宋晓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49-0052,共4页
探讨黄体酮药物一Z型肌肉注射(以下简称肌注)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十月至2022年十月本院诊治的不孕症病人60例,全部在我单位进行IVF-ET,期间肌肉注射孕激素。根据肌肉注射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各30例。以普通肌肉注射和 ... 探讨黄体酮药物一Z型肌肉注射(以下简称肌注)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十月至2022年十月本院诊治的不孕症病人60例,全部在我单位进行IVF-ET,期间肌肉注射孕激素。根据肌肉注射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各30例。以普通肌肉注射和 Z型肌注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副作用,疼痛程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VF-ET治疗期间,应用 Z型肌注黄体酮,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肌肉注射时的副作用,增加病人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辅助 生殖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黄体酮z型肌肉注射法
原文传递
中空全固态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双红 夏思玉 +5 位作者 刘世奇 李旻 孙嘉杰 钟永 张锋 白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36,共16页
中空结构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密度低和电荷传输距离短等特点,在光催化反应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Z型光催化剂具有宽光谱响应、高稳定性、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以及强氧化还原能力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Z型多元组分和中空... 中空结构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密度低和电荷传输距离短等特点,在光催化反应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Z型光催化剂具有宽光谱响应、高稳定性、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以及强氧化还原能力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Z型多元组分和中空结构不稳定,设计并制备高效稳定的中空全固态Z型光催化剂仍是一大挑战.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中空全固态Z型光催化剂的种类、构筑策略及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展望了其在未来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归纳总结了其设计与发展方向,为高效稳定光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结构 光催化 全固态 z型光催化剂
下载PDF
含Z型相交裂隙岩体剪切力学行为研究
8
作者 刘新荣 刘馨琳 +3 位作者 许彬 王子娟 曾夕 陈欣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2-1880,共9页
采用水刀切割加工灰岩原样,开展含Z型相交裂隙试样的室内直剪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剪应力-剪位移曲线,分析了预制裂隙倾角和法向应力对含Z型相交裂隙试样强度、变形及裂纹扩展的影响,并阐明了含Z型相交裂隙试样破坏演化机制。研究表明:①... 采用水刀切割加工灰岩原样,开展含Z型相交裂隙试样的室内直剪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剪应力-剪位移曲线,分析了预制裂隙倾角和法向应力对含Z型相交裂隙试样强度、变形及裂纹扩展的影响,并阐明了含Z型相交裂隙试样破坏演化机制。研究表明:①剪应力-剪位移曲线可分为预制裂隙(孔隙)压实阶段(初期下凹)、准线性变形阶段(中期线性波动)、峰前不稳定断裂发展阶段(后期上凸)及峰后强度残余阶段(陡降)4个变形破坏阶段;②相同裂隙倾角下裂隙岩体的峰值剪应力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近线性),且相同法向压力下裂隙岩体的峰值剪应力随裂隙倾角增大而减小(趋势渐缓);③裂隙宏观损伤裂纹演化过程可分为初始压密弹性阶段、裂纹扩展增长阶段及贯通断裂破坏阶段,且其破坏模式包括拉伸破坏、剪切破坏及拉剪混合破坏(拉伸-剪切贯通和剪切-拉伸-剪切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型相交裂隙 直接剪切 力学特性 裂隙倾角 裂纹扩展 破坏模式
下载PDF
Z型异质结PbWO_(4)/CdS的构建及光催化性能
9
作者 万玉山 王安慰 +2 位作者 邵敏 徐成栋 胡浩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8-27,共10页
通过水/溶剂热法和机械搅拌法制备了PbWO_(4)/CdS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Raman分析材料的结构特征,SEM和TEM分析其微观结构,UV-Vis DRS和PL分析其光学特性,通过光电化学测试进一步研究其光生电荷的分离能力。以孔雀石绿(MG)为目标模拟... 通过水/溶剂热法和机械搅拌法制备了PbWO_(4)/CdS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Raman分析材料的结构特征,SEM和TEM分析其微观结构,UV-Vis DRS和PL分析其光学特性,通过光电化学测试进一步研究其光生电荷的分离能力。以孔雀石绿(MG)为目标模拟污染物,对不同光催化剂进行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测试。结果表明,PbWO_(4)/CdS的光电流响应值约是单体CdS的8倍,提高了光生电子的转移和分离效率,光催化性能得到显著增强,在80 min内对MG的降解效率和去除效率分别为96.3%和72.8%,5次光循环实验中降解效率仍能达到90%,具有较强的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硫化镉 复合材料 z型异质结构 孔雀石绿 降解 太阳能
下载PDF
Z型异质结Fe_(3)O_(4)@MoS_(2)@SDS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馨 李欣昊 王宏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7,共6页
通过超声的方法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修饰至Fe_(3)O_(4)@MoS_(2)表面,得到Z型异质结Fe_(3)O_(4)@MoS_(2)@SDS光催化剂,考察了Fe_(3)O_(4)@MoS_(2)@SDS光催化降解四环素(TC)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在光照2 h后,Fe_(3)O_(4)@MoS_(2)@SDS对T... 通过超声的方法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修饰至Fe_(3)O_(4)@MoS_(2)表面,得到Z型异质结Fe_(3)O_(4)@MoS_(2)@SDS光催化剂,考察了Fe_(3)O_(4)@MoS_(2)@SDS光催化降解四环素(TC)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在光照2 h后,Fe_(3)O_(4)@MoS_(2)@SDS对TC的去除率达到89.7%,远高于Fe_(3)O_(4)@MoS_(2)(57.6%)、MoS_(2)(43.4%)、Fe_(3)O_(4)(26.7%);Fe_(3)O_(4)@MoS_(2)@SDS对TC的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在TC的光降解过程中h^(+)、·O_(2)^(-)、·OH活性自由基均发挥了作用,且h^(+)、·O_(2)^(-)在降解TC时起主要作用。Fe_(3)O_(4)@MoS_(2)@SDS属于Z型异质结,该结构有效加速了光生电子和h^(+)的转移和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MoS_(2)@SDS z型异质结 四环素(TC) 光催化
原文传递
2D WO_(3)/Ag:ZnIn_(2)S_(4)Z型异质结复合物的构筑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11
作者 顾登 明涛 +3 位作者 高雨 丁茯 徐振和 孙亚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58-1766,1775,共10页
通过水热法原位构筑了2D WO_(3)/Ag:Zn In_(2)S_(4)Z型异质结复合物,采用XRD、XPS、UV-Vis DRS、N2吸附-脱附、PL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光电性能测试。采用可见光照射评价了2D WO_(3)/Ag:Zn In_(2)S_(4)Z型异质结复合物光解水制氢和光降解甲... 通过水热法原位构筑了2D WO_(3)/Ag:Zn In_(2)S_(4)Z型异质结复合物,采用XRD、XPS、UV-Vis DRS、N2吸附-脱附、PL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光电性能测试。采用可见光照射评价了2D WO_(3)/Ag:Zn In_(2)S_(4)Z型异质结复合物光解水制氢和光降解甲基橙(MO)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2D WO_(3)/Ag:Zn In_(2)S_(4)Z型异质结复合物中,随着Ag:Zn In_(2)S_(4)质量分数的增加,光催化性能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Ag:Zn In_(2)S_(4)的质量分数为35.0%时,制得的WO_(3)/35.0%Ag:Zn In_(2)S_(4)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分别约为WO_(3)纳米片的2.4、2.6和1.0倍,表现出最佳光催化性能,制氢速率[158.93μmol/(g·h)]与MO降解速率(0.18 min^(-1))均优于WO_(3)纳米片,这主要归因于原位负载Ag:Zn In_(2)S_(4)形成了独特的Z型异质结结构,延长了光生电荷的传输途径,阻碍了光生电荷的复合,从而增强了光生载流子的氧化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复合物 制氢 降解 z型异质结 WO_(3)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构筑Z型MnO_(2)/BiOBr异质结用于光催化环丙沙星去除和CO_(2)还原
12
作者 董金涛 季赛楠 +6 位作者 张屹 季梦夏 王彬 李英杰 陈志刚 夏杰祥 李华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94,共14页
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引发全球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多种技术被开发出来用于实现新能源开发和污染物控制,其中,光催化因其具有低耗能、无二次污染、操作流程简单、... 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引发全球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多种技术被开发出来用于实现新能源开发和污染物控制,其中,光催化因其具有低耗能、无二次污染、操作流程简单、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点成为环境治理与能源催化领域的研究重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光催化技术尽管在抗生素的高效去除和CO_(2)还原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但其工业化应用和大规模推广始终受限于光催化剂的光吸收效率、氧化还原能力和光生电子分离或迁移效率等诸多因素。基于当前光催化剂的组成/结构调控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探索高效实用的改性策略构筑性能更加优化的复合结构光催化剂,使光催化剂发挥出更高的光吸收/利用以及光催化表/界面反应性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常见的改性策略中,Z型异质结构构筑不仅明显可以提高光吸收能力和显著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保持光生电子/空穴的强还原/氧化能力来实现环境污染物去除和清洁能源转化。在本文中,采用机械辅助球磨法构建了MnO_(2)/BiOBr (MO/BiOBr) 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可以证实MnO_(2)中的光生电子可以通过Mn3+/Mn4+氧化还原电对实现向BiOBr的定向迁移,以构建Z型载流子转移路径。通过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和能带结构分析也可以推导出类似的结论。基于MnO_(2)中存在的Mn^(3+)/Mn^(4+)氧化还原电对以及MnO_(2)与BiOBr材料交错的能带位置,MnO_(2)和BiOBr材料可以构筑Z型异质结以实现氧化中心和还原中心的空间分离。此外,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 DRS)和稳态荧光光谱(PL)分析相比较于BiOBr,MO/BiOBr复合材料具有增强的光吸收和显著降低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因此,MO/BiOBr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环丙沙星(CIP)氧化和CO释放性能。MO/BiOBr复合材料的CIP去除率在60min时可达77.3%,是BiOBr(60.2%)的1.28倍。同时,MO/BiOBr复合材料(20.02μmol·g^(-1)·h^(-1))的光催化CO生成性能是BiOBr (9.08μmol·g^(-1)·h^(-1))的2.2倍。光电流和电化学阻抗分析表明,相比于MnO_(2)和BiOBr单体,构筑的MnO_(2)/BiOBr Z型异质结具有更高的界面电子转移效率。此外,选用液相质谱联用光谱(LC-MS)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FTIR)对光催化CIP去除和CO_(2)还原过程的中间体生成路径进行分析。并通过毒性评估软件(T.E.S.T.)计算CIP和在MO/BiOBr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CIP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对应的大型溞的48 h半数致死浓度、黑头软口鲦的96 h半数致死量、致突变性和生物累积因子来评估CIP和相应中间体的实际生理毒性。因此,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来构筑Z型异质结以实现太阳能驱动的高效抗生素去除和燃料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型异质结 BiOBr 环丙沙星去除 二氧化碳还原 光催化
下载PDF
Z型CdIn_(2)S_(4)/ZnSnO_(3)异质结的构筑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
13
作者 王传涛 王英仙 +4 位作者 郭莉 杨志雄 周思凡 杜锐 王丹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37-1648,共12页
通过高温煅烧ZnSn(OH)_(6)前驱体制备了双壳中空立方体结构的ZnSnO_(3)(ZSO),进而采用水热法将CdIn_(2)S_(4)(CIS)纳米晶包裹在ZSO表面,成功制备了CdIn_(2)S_(4)/ZnSnO_(3)(CIS/ZSO)异质催化剂。活性产氢实验结果表明,CIS、ZSO物质的量... 通过高温煅烧ZnSn(OH)_(6)前驱体制备了双壳中空立方体结构的ZnSnO_(3)(ZSO),进而采用水热法将CdIn_(2)S_(4)(CIS)纳米晶包裹在ZSO表面,成功制备了CdIn_(2)S_(4)/ZnSnO_(3)(CIS/ZSO)异质催化剂。活性产氢实验结果表明,CIS、ZSO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制备的12%CIS/ZSO具有优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在3 h内产氢量为1 676.48μmol·g^(-1),分别是ZSO和CIS的12倍和8倍。ZSO光催化析氢反应活性的增强归因于CIS/ZSO异质结构的成功构建,异质界面的形成显著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降低了其复合率。通过对电荷转移路径的分析,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型 CdIn_(2)S_(4)/znSnO_(3)异质结 光催化水分解 氢气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Z型管路多目标稳健优化设计
14
作者 孙一冰 王晓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94-203,共10页
目前,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的卡箍布局优化设计大多数为确定性优化,没有考虑卡箍刚度和人工装配误差等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波动性可能会导致管路系统的输出响应与预计值有较大偏差,从而引起系统故障。为了在改善航空发动机管路系... 目前,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的卡箍布局优化设计大多数为确定性优化,没有考虑卡箍刚度和人工装配误差等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波动性可能会导致管路系统的输出响应与预计值有较大偏差,从而引起系统故障。为了在改善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振动性能的同时保证管路系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稳健性,以Z型管路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以避开激振频率和降低振动频率分散度为目标的卡箍布局稳健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壳单元和弹簧单元分别对管体和卡箍进行有限元建模;然后对设计参数进行拉丁超立方抽样,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样本的固有频率,并构造频率响应的高精度神经网络代理模型;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和改进型非支配遗传算法,展开了卡箍支撑位置的稳健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保证管路系统避开激振频率的设计要求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其动力学特性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型管路 有限元建模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稳健设计
下载PDF
构建Z型C-TiO_(2)/Pt/g-C_(3)N_(4)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15
作者 卢照 魏慧欣 宋武林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39-7144,共6页
以尿素为前驱体,利用热缩聚法合成g-C_(3)N_(4)纳米片,再先后利用热还原法和水热法负载Pt纳米颗粒及C-TiO_(2)纳米颗粒,由此成功制备出Z型C-TiO_(2)/Pt/g-C_(3)N_(4)光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 以尿素为前驱体,利用热缩聚法合成g-C_(3)N_(4)纳米片,再先后利用热还原法和水热法负载Pt纳米颗粒及C-TiO_(2)纳米颗粒,由此成功制备出Z型C-TiO_(2)/Pt/g-C_(3)N_(4)光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评估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和盐酸四环素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对降解污染物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主要归功于较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较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以及光生电子的强还原性、光生空穴的强氧化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光催化机理,对C-TiO_(2)/Pt/g-C_(3)N_(4)催化剂进行ESR测试。结果表明,在光催化过程中,具有强氧化性的·OH和·O_(2)^(-)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C-TiO_(2) 光催化 z型异质结 降解
下载PDF
双Z型异质结BiOI/MoO_(3)/g-C_(3)N_(4)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6
作者 霍彦廷 舒庆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5,共12页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将半导体MoO_(3)、BiOI与g-C_(3)N_(4)复合,构建双Z型异质结BiOI(x)/MoO_(3)/g-C_(3)N_(4)(x=6.25%、12.50%、18.75%、25.00%,x为BiOI的质量分数)三元复合材料,从HRTEM结果可知样品出现了2种间距分别为0.28 nm和0.33...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将半导体MoO_(3)、BiOI与g-C_(3)N_(4)复合,构建双Z型异质结BiOI(x)/MoO_(3)/g-C_(3)N_(4)(x=6.25%、12.50%、18.75%、25.00%,x为BiOI的质量分数)三元复合材料,从HRTEM结果可知样品出现了2种间距分别为0.28 nm和0.33 nm的晶格条纹,结合XRD表征结果可知分别属于BiOI(110)和MoO_(3)(021)晶面,且g-C_(3)N_(4)是非晶态物质,由此表明BiOI/MoO_(3)/g-C_(3)N_(4)复合材料成功复合。UV-Vis DRS分析表明复合样品的带隙变窄,光学响应范围增强,PL和光电化学测试表征说明异质结的存在有效延缓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在模拟太阳光条件下对染料甲基橙(MO)进行降解并研究其光催化活性,BiOI(18.75)/MoO_(3)/g-C_(3)N_(4)具有较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光学稳定性,120 min对30 mg/L MO的降解率达94%,是纯g-C_(3)N_(4)的3.6倍。ESR表征说明BiOI/MoO_(3)/g-C_(3)N_(4)光催化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组分为·OH和·O_(2)-,并通过计算BiOI、MoO_(3)和g-C_(3)N_(4)的价带和导带位置,表明3种物质是能带交错结构,推测出三元复合物形成双Z型异质结。BiOI/MoO_(3)/g-C_(3)N_(4)可作为一种有效应用于有机染料污染物降解的可见光响应催化剂,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3 BiOI g-C_(3)N_(4) 光催化性能 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
下载PDF
基于α-Fe_(2)O_(3)的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付坤 陈星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4,共13页
基于2种及以上半导体材料合理构建异质结构,可以整合多种组分的优势,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扩大光吸收范围并保留光催化剂的高氧化还原能力,在太阳能利用和转换过程中有巨大的潜在应用。赤铁矿(hematite,α-Fe_(2)O_(3))具有含量丰富、带... 基于2种及以上半导体材料合理构建异质结构,可以整合多种组分的优势,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扩大光吸收范围并保留光催化剂的高氧化还原能力,在太阳能利用和转换过程中有巨大的潜在应用。赤铁矿(hematite,α-Fe_(2)O_(3))具有含量丰富、带隙合适和理论析氢效率高等多种优点,α-Fe_(2)O_(3)异质结构的构建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光催化机理和异质结类型,尤其着重介绍了具有独特的光生载流子流动途径和优异光催化性能的Z型异质结;接着系统评述了近年来基于α-Fe_(2)O_(3)构建Z型异质结系统的热门光催化材料,并对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科学研究方向做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赤铁矿 光催化机理 异质结类 α-Fe_(2)O_(3)基z型异质结系统
下载PDF
Z型TiO_(2)/Au/CdS异质结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效果研究
18
作者 许守武 张红兵 +5 位作者 王镜淇 张凯丽 都俐俐 巩大明 卢贵武 邱萍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58-64,104,共8页
为了提高TiO_(2)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片表面制备TiO_(2)纳米带,再使用离子溅射制备TiO_(2)/Au,然后进一步使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制备出Z型TiO_(2)/Au/CdS异质结复合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 为了提高TiO_(2)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片表面制备TiO_(2)纳米带,再使用离子溅射制备TiO_(2)/Au,然后进一步使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制备出Z型TiO_(2)/Au/CdS异质结复合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备膜层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各元素的价态以及键能进行分析,使用分光光度计分析膜层的光学性质,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膜层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结果表明:TiO_(2)/Au(10)/CdS复合膜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效果最好,其开路电位为-1.252 V(vs SCE),同时光生电流密度达到2.697 mA/cm^(2),是纯TiO_(2)(0.185 mA/cm^(2))的14倍。TiO_(2)复合Au和CdS后形成了Z型异质结,这种Z型电荷转移机制可以改变光生电子的迁移路径,能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因此能够为304不锈钢提供有效的阴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TiO_(2)纳米带 z型异质结 TiO_(2)/Au/CdS复合膜 光生阴极保护
下载PDF
Z型梁-质量块结构内共振频率的参数设计
19
作者 王赛 郝淑英 +2 位作者 何赢男 张昆鹏 张琪昌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内共振频率设计是将内共振应用于工程的前提,采用哈密顿原理推导了Z型梁-质量块结构的运动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而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通过调节折叠角度和质量块质量进行结构的内共振频率设计,并给出不同频率比的参数范围。结果表明:... 内共振频率设计是将内共振应用于工程的前提,采用哈密顿原理推导了Z型梁-质量块结构的运动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而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通过调节折叠角度和质量块质量进行结构的内共振频率设计,并给出不同频率比的参数范围。结果表明:随着折叠角度的增加,1阶固有频率逐渐增大,而2阶固有频率具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较大的折叠角度下,调节质量块的质量能够分别满足1:2,1:3,1:4的频率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型 折叠角度 内共振 频率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