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杆菌Zhang-LL与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M3共发酵葡萄汁酵素的工艺优化
1
作者 董双佳 刘慧 +3 位作者 金君华 张红星 杨竹娘 谢远红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以葡萄汁为原料,植物乳杆菌Zhang-LL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为发酵菌株,优化葡萄汁酵素的发酵工艺条件。【方法】比较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在葡萄汁中的不同接种方式对益生菌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的影响,筛选葡... 【目的】以葡萄汁为原料,植物乳杆菌Zhang-LL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为发酵菌株,优化葡萄汁酵素的发酵工艺条件。【方法】比较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在葡萄汁中的不同接种方式对益生菌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的影响,筛选葡萄汁酵素最优接种发酵方式。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葡萄汁酵素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共发酵可以显著提高葡萄汁酵素中益生菌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植物乳杆菌Zhang-LL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共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按照1∶1比例接种,初始接种量5.00 lg CFU/mL、大豆蛋白胨添加量0.46%、34℃发酵18 h,植物乳杆菌Zhang-LL活菌数达6.60×10^(8)CFU/mL,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活菌数达8.20×10^(7)CFU/mL,酵素DPPH清除率85.25%。【结论】乳酸菌与酵母菌协同发酵,在缩短发酵时间的同时还能达到较高的活菌数和DPPH清除率,可为葡萄汁酵素的工业化制备及后续多功能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酵素 植物乳杆菌zhang-LL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M3 共培养
下载PDF
基于Zhang-Hager线搜索的改进近似最优梯度法
2
作者 李瑶 刘红卫 +1 位作者 吕佳敏 游海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近似最优梯度法,求解图划分问题中的无约束目标函数.先用修正的BFGS更新公式及选取BB类步长的线性组合作为标量矩阵得到近似最优步长,再引入参数对经典的Zhang-Hager线搜索形式进行改进,构建算法框架并给出R线性收敛性证... 提出一种改进的近似最优梯度法,求解图划分问题中的无约束目标函数.先用修正的BFGS更新公式及选取BB类步长的线性组合作为标量矩阵得到近似最优步长,再引入参数对经典的Zhang-Hager线搜索形式进行改进,构建算法框架并给出R线性收敛性证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原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BFGS更新公式 近似最优步长 zhang-Hager线搜索 R线性收敛性 图划分问题
下载PDF
干酪乳酪杆菌Zhang在酸和低温胁迫下“活的非可培养”态的诱导研究
3
作者 代利霞 马学波 +3 位作者 王会莹 刘春芳 薄晓宇 包秋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3-87,共5页
为探究干酪乳酪杆菌Zhang(Lacticaseibacillus casei Zhang)在酸和低温胁迫下能否形成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该实验将L.casei Zhang置于不同pH值(2.5、3、4、5、6)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4℃条件下进行酸和... 为探究干酪乳酪杆菌Zhang(Lacticaseibacillus casei Zhang)在酸和低温胁迫下能否形成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该实验将L.casei Zhang置于不同pH值(2.5、3、4、5、6)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4℃条件下进行酸和低温胁迫,不同时间点取样,然后采用平板计数法、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3种方法对胁迫后的菌体进行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低温条件下L.casei Zhang在pH值为2.5、3、5、6胁迫下未获得VBNC态;L.casei Zhang在pH 4的MRS液体培养基低温胁迫120 d获得了VBNC态,革兰氏染色观察到VBNC态细胞长度变短变弯曲。该研究为L.casei Zhang VBNC态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酪杆菌zhang 活的但不可培养态 酸胁迫 低温胁迫
下载PDF
敦煌古藏文文献Ⅰ.0.750所载文“象雄叛(Zhang zhung log)”及其相关历史问题考析
4
作者 卓玛加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3年第4期144-155,共12页
本文以敦煌古藏文文献I.0.750所载“及至牛年:赞普父王之遗体隐匿于‘巴拉木’。野辛之·播布与交拉之仁祖高二者心怀异志,象雄叛(Zhang zhung lok)。赞普都松驻于碾噶尔。是为一年。”为依据,分析与研究了坏都松(676-704)执政前期... 本文以敦煌古藏文文献I.0.750所载“及至牛年:赞普父王之遗体隐匿于‘巴拉木’。野辛之·播布与交拉之仁祖高二者心怀异志,象雄叛(Zhang zhung lok)。赞普都松驻于碾噶尔。是为一年。”为依据,分析与研究了坏都松(676-704)执政前期发生的“象雄叛(Zhang zhung 1og)”之历史政变。首先,简述了吐蕃赞普颂赞(617-649)执政时期象雄被第一次征服的历史脉络。其次,进一步探讨了吐蕃赞普都松执政时期象雄叛(Zhang zhung log)之主要原因与缘由,以及象雄被吐蕃赞普都松第二次所统治的历史问题。最后提出了这次象雄统一对吐蕃和象雄之间的政治巩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的主要影响和产生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松 象雄叛反(zhang zhung log) 历史问题 文化互动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Relocation of General Zhang Fei’s Temple in View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5
作者 Yuhua Zhu Fuhan Liu 《Journal of World Architecture》 2023年第6期19-29,共11页
As a national cultural property,General Zhang Fei’s Temple is the largest ancient architectural complex in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It was built in the Han Dynasty and has a long history of nearly 2,000 ... As a national cultural property,General Zhang Fei’s Temple is the largest ancient architectural complex in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It was built in the Han Dynasty and has a long history of nearly 2,000 years.In 1994,the Chinese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at the Yangtze River and implemented the largest relocation project for the General Zhang Fei Temple to prevent it from being submerged.The temple was relocated 32 kilometers upstream along with the local people of Yunyang County,and the historic environment was rebuilt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migrant city of New Yunyang County.The temple was restored successfully and the tradition of offering sacrifices to General Zhang Fei continued in the local community.The relocation project lasted for 8 years and became the largest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ojec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project goals,implementation process,and project highlights of this relocation,so a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case reference for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oject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 zhang Fei’s Temple Relocation project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Heritage conservation
下载PDF
诗人与循吏的融合:《张船山判牍》审美价值探析
6
作者 罗莹 蔡羽 李玉琦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性灵诗人张船山不仅以卓著的诗书画屹立于“儒林”,同时也是一代“循吏”,清正廉明,敏于听断,素有“神断”之称,有襟霞阁主编的《张船山判牍》留存于世,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张船山判牍》不仅题材丰富,广泛反映嘉庆时期的社会生活;而... 性灵诗人张船山不仅以卓著的诗书画屹立于“儒林”,同时也是一代“循吏”,清正廉明,敏于听断,素有“神断”之称,有襟霞阁主编的《张船山判牍》留存于世,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张船山判牍》不仅题材丰富,广泛反映嘉庆时期的社会生活;而且词章华美,事理通达,情理融合,兼具历史上“骈判”与“散判”之优长,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本文试从审美角度探寻判牍的实用美、质实美、词章美、事理美和人情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船山 诗人 循吏 《张船山判牍》 审美
下载PDF
张婷婷治疗子宫腺肌症痛证经验
7
作者 曾薇薇 陆黎娟 +3 位作者 黄圣惠 李盼盼 郑徐 张婷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治疗是临床的难点。张婷婷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症痛证,根据“瘀阻于内,不通则痛”的基本病机,口服汤剂采用“柴芍方”以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红藤方”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瘀温通方”以寒温并用、化瘀...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治疗是临床的难点。张婷婷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症痛证,根据“瘀阻于内,不通则痛”的基本病机,口服汤剂采用“柴芍方”以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红藤方”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瘀温通方”以寒温并用、化瘀止痛;“扶正祛瘀方”以益气扶正、祛瘀止痛。张婷婷临证还结合灌肠、足浴的方法,内外合治,长期管理患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痛证 中医药 张婷婷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以膏方辨治阴虚型慢性肾脏病经验总结
8
作者 何学志 张勉之 +5 位作者 韩阳 范军 孙岚云 王莹 刘亚燊 张大宁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慢性肾脏病逐渐成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作为中医肾脏病的奠基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最早提出了“肾虚血瘀论”并首创“补肾活血法”,同时将补肾活血法融入膏方之中来治疗阴虚... 慢性肾脏病逐渐成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作为中医肾脏病的奠基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最早提出了“肾虚血瘀论”并首创“补肾活血法”,同时将补肾活血法融入膏方之中来治疗阴虚型慢性肾脏病。文章总结了张大宁教授利用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补肾活血法 膏方 张大宁
下载PDF
张仲景宗和法治疗胸痹刍议
9
作者 王蕊 焦华琛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313-316,331,共5页
和法古往今来都备受争议,张仲景运用和法治疗胸痹更具有典型特色。本文简要分析了和法之和解、和中、调和的内涵和《伤寒论》中张仲景对和法的诠释与应用。旨在总结归纳张仲景于《伤寒论》中运用和法,抓住胸痹主要病机,从营卫、气血、... 和法古往今来都备受争议,张仲景运用和法治疗胸痹更具有典型特色。本文简要分析了和法之和解、和中、调和的内涵和《伤寒论》中张仲景对和法的诠释与应用。旨在总结归纳张仲景于《伤寒论》中运用和法,抓住胸痹主要病机,从营卫、气血、阴阳三方面辨证治疗胸痹的遣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张仲景 和法 《伤寒论》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
10
作者 崔俊波 穆超超 陈宝贵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单味药支持度、多味药的置信度、Euclidean距离等角度出发,挖掘《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揭示遣药组方规律,拓展更多临床应用渠道。方法:通过Excel软件,制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方剂数据库、药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单味药支持度、多味药的置信度、Euclidean距离等角度出发,挖掘《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揭示遣药组方规律,拓展更多临床应用渠道。方法:通过Excel软件,制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方剂数据库、药材数据库、煎煮法数据库3个数据库,制定标准化处理规则,引入衡量标准指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物的支持度,选取高支持度的药物及药对进行置信度的计算,以SPSS软件进行Euclidean距离计算。结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共31首方,药65种,药味共使用259次,其中平性与寒性药物比例均占25%,归肝经、脾经的药物均占19%,苦味药为40%,甘味药为39%;出现频次前3位药物依次为:白芍、牛膝、赭石。高频项中,药材之间置信度为100%的规则中,单味药有19项,多味药有2项。结合支持度、置信度与Euclidean距离,最有价值的药对组合为:中风(脑充血)为白芍、牛膝、赭石;中风(脑贫血)为当归、黄芪。结论:《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整体用药以平寒二性、苦甘二味、肝脾二经为多。药量方面,虽龙骨与牡蛎、乳香与没药、牛膝五味药用量规律明显,但其他药物用量规律不显著。治疗中风(脑充血,即脑出血)时,首取白芍生肝血以柔肝之效,次重牛膝引气血下行之力,继以赭石重镇下达收工;常配伍龙骨、牡蛎,取象肝木,柔缓脉象;以浓铁锈水煎煮为其点睛之处。治疗中风(脑贫血)时,首取当归、黄芪阴阳互制、气血双生之力,托举下陷大气;妙用乳香、没药,理气以透窍,理血以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中风 脑充血 脑贫血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张载与此岸性认定
11
作者 宋志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F0002,共8页
张载率先改变儒释道三教并用格局,告别宗教时代,推进中国哲学史进程,揭开宋明理学新篇章。他站在儒家立场上回应佛教,创立气本体论,证明此岸世界的唯一性和真实性,重申一元世界观,迈出了宋明理学思潮的第一步。他提出的太虚即气说和天... 张载率先改变儒释道三教并用格局,告别宗教时代,推进中国哲学史进程,揭开宋明理学新篇章。他站在儒家立场上回应佛教,创立气本体论,证明此岸世界的唯一性和真实性,重申一元世界观,迈出了宋明理学思潮的第一步。他提出的太虚即气说和天人合一说有新意也有局限。由于气在价值上中立,限制张载的视野,难以对儒家伦理提供本体论担保,不得不让位于天理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太虚即气 此岸
下载PDF
“苏报案”事件与近代革命诗歌的发展
12
作者 杨旭辉 胡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8-68,共11页
“苏报案”中章太炎和邹容借《苏报》向清政府的统治发起挑战,事件发生后文人普遍吟咏,文字的力量催生出群体效应。围绕章、邹入狱,沈荩被杀,邹容牺牲等子事件产生了许多诗歌,这些诗歌成为诗歌史上的重要篇章。此后革命派诗歌更加注重... “苏报案”中章太炎和邹容借《苏报》向清政府的统治发起挑战,事件发生后文人普遍吟咏,文字的力量催生出群体效应。围绕章、邹入狱,沈荩被杀,邹容牺牲等子事件产生了许多诗歌,这些诗歌成为诗歌史上的重要篇章。此后革命派诗歌更加注重诗歌的情性,不断学习魏晋诗歌的风骨,革命也成为一种思潮。“苏报案”事件成为诗歌史演进的推动力,诗歌借助报刊广泛传播影响了事件的演变发展,事件引发的思想风潮也促进了近代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报案 章太炎 革命诗歌
下载PDF
张敷荣教学论思想的话语叙事分析
13
作者 兰英 姜文静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张敷荣先生是我国当代教学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论思想既蕴含着时代特征又具有个体特质。对其教学论思想进行话语叙事分析,即是对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中关于“有什么”“为何有”“如何有”“有何关系”等问题进行... 张敷荣先生是我国当代教学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论思想既蕴含着时代特征又具有个体特质。对其教学论思想进行话语叙事分析,即是对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中关于“有什么”“为何有”“如何有”“有何关系”等问题进行回溯性梳理。具体而言,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中主要由五个方面的话语构成:“七教问”的教学论构成要素,“有专业精神的教师”和能据时空转换的教育者,“培养学生之创造的智慧”的教育理念,“自动学习中的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的教学理论。进而生成了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中的四个向度:融贯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时空延展向度,兼顾人与事的运行机制向度,并置思与行的发生场域向度,统整识与智的行动理想向度等。经由对张敷荣先生教学论思想基本话语和布展向度的分析,探析出其所彰显的多重现实意义,即在具象描绘中呈现我国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图景、在个体表征中描绘我国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群像、在历史梳理中预见我国教学论思想话语叙事未来、在思想叙述中探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路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敷荣 教学论思想 基本话语 话语叙事 话语分析 思想叙事
下载PDF
张仲景健康养生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14
作者 刘喜山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体卫融合深入发展需要借鉴中医传统健康养生智慧,但相对于张仲景的医学治疗思想,学界对张仲景的健康养生思想关注极少。体卫融合下,特别应该从体育视角梳理张仲景健康养生思想及其时代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梳理出张仲景... 体卫融合深入发展需要借鉴中医传统健康养生智慧,但相对于张仲景的医学治疗思想,学界对张仲景的健康养生思想关注极少。体卫融合下,特别应该从体育视角梳理张仲景健康养生思想及其时代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梳理出张仲景饮食养生、运动养生、顺天时养生、御邪气养生、女性养生、舒情养生、守法养生和仁爱养生8个方面的健康养生认识及方法,并表征了“以人民为中心”“健康方案个性化”和“大健康”的健康养生核心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健康养生 时代价值
下载PDF
“兼和论”与综合创新论的理论奠基
15
作者 程钢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73,128,共9页
综合创新论发源自张申府,张岱年一直试图为这种文化观提供理论基础。1987年,张岱年正式提出综合创新论,在同一年,张岱年还发表了1948年完成的个人哲学体系的代表作《天人简论》。如何解读《天人简论》?《天人简论》与综合创新论有何联系... 综合创新论发源自张申府,张岱年一直试图为这种文化观提供理论基础。1987年,张岱年正式提出综合创新论,在同一年,张岱年还发表了1948年完成的个人哲学体系的代表作《天人简论》。如何解读《天人简论》?《天人简论》与综合创新论有何联系?这些问题成为综合创新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在2000年以前,学者仍以传统的苏式唯物辩证法框架作为解读《天人简论》与综合创新论关系的参考系,“两一”被看成张岱年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2000年,刘鄂培重新发掘与阐释张岱年《天人简论》中的“兼和”思想,并提出:张岱年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是“兼和”,“兼和”是综合创新论的理论基础,从而给出了解读《天人简论》与综合创新论的另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申府 张岱年 刘鄂培 综合创新论 兼和 两一
下载PDF
张厚粲教育考试与测评思想及贡献
16
作者 谢小庆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张厚粲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科学家与社会活动家,从推动传统高考改革开始倾其一生为教育考试与测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引领了中国教育考试科学化研究方向。本文从高考改革、人力资源测验和考试测量理论技术等方面梳理张... 张厚粲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科学家与社会活动家,从推动传统高考改革开始倾其一生为教育考试与测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引领了中国教育考试科学化研究方向。本文从高考改革、人力资源测验和考试测量理论技术等方面梳理张厚粲先生的学术思想及贡献,期望新一代教育工作者能够接续奋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推动我国教育考试与评价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厚粲 测评 教育考试 教育评价 测量学
下载PDF
张骞功业的历史书写与形象接受研究
17
作者 王华宝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汉代张骞的人物形象既有早期正史文本的历史书写,如《史记》“持汉节不失”的“博望侯”,《汉书》“博望杖节,收功大夏”,主体为使臣形象;也有历代文学作品对其形象的塑造,其中不乏归功思维的附会之说;还有历史书写与文学传说、宗教传... 汉代张骞的人物形象既有早期正史文本的历史书写,如《史记》“持汉节不失”的“博望侯”,《汉书》“博望杖节,收功大夏”,主体为使臣形象;也有历代文学作品对其形象的塑造,其中不乏归功思维的附会之说;还有历史书写与文学传说、宗教传播、文化归因的交融再生等,形成物种引进者、仙家神人等众多糅合再造的形象。人们将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注入张骞形象之中,用不同的形式书写着自己心中的历史,生成了不同的新文本、新形象,有着极高的认知价值。对张骞功业的认知和形象接受,最核心的内容是“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张骞作为一名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楷模,文明互鉴的开拓者之一,必然成为一个永远说不完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精彩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骞 历史贡献 历史书写 形象
下载PDF
《文始》“且”族校笺及评议
18
作者 陈晓强 王瑞霖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37,共9页
宏观层面,《文始》“且”族以初文“且”为语根,以“孳乳”“变易”为线索,在藉义、阻义、助义、往义、粗义、壮义、始义等错综复杂的义通关系中建构“且”族系统。“且”族的宏观脉络基本上合理。微观层面,《文始》“且”族的很多结论... 宏观层面,《文始》“且”族以初文“且”为语根,以“孳乳”“变易”为线索,在藉义、阻义、助义、往义、粗义、壮义、始义等错综复杂的义通关系中建构“且”族系统。“且”族的宏观脉络基本上合理。微观层面,《文始》“且”族的很多结论在学界基本能达成共识,一些有争议的结论也能够启迪后学。《文始》“且”族也存在一些牵强、错误的结论,应高度重视《文始》的价值但不能处处迷信《文始》。《文始》词族中卓见与谬误往往杂厕而居,明其是,辨其误,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始》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文始》 词族
下载PDF
地方性文化的力量:张謇教育思想与区域县中繁荣
19
作者 丁百仁 王毅杰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县中是县域教育的支柱和地方发展的希望所在,但近年来县中的师生与制度结构失去了比较优势,陷入困境。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蓝图下,县中如何重整旗鼓?本文基于对全国知名县中聚集地——南通市的调查,借助强文化范式框架,探讨张謇教育思想何... 县中是县域教育的支柱和地方发展的希望所在,但近年来县中的师生与制度结构失去了比较优势,陷入困境。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蓝图下,县中如何重整旗鼓?本文基于对全国知名县中聚集地——南通市的调查,借助强文化范式框架,探讨张謇教育思想何以成为一种与结构力量互补的地方文化力量助推县中发展。张謇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初的南通崛起叙事中被激活,锚定科教兴市的第一战略选择,使政府注意力优先分配于教育,从而塑造了县中的良好外部生态和主体积极实践,两者的适配进而带来区域县中繁荣。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出发,将县中讨论转向地方性,揭示县中发展离不开由本土社会文化传统和资源产生的强大动力,这为其他地方教育振兴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中繁荣 张謇教育思想 强文化范式 内外适配 文化共享
下载PDF
清末中央政府举办西藏地方教育述论
20
作者 张屹 史建伟 张誉心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3-26,34,154,共6页
清朝中央政府20世纪初的教育施政,旨在巩固政权,延续濒临覆亡的统治,但客观上却开启了西藏地方近代教育进程,有利于当时的西藏地方教育发展。在“新政”的政策背景下,清政府有关西藏地方教育的具体发展思路,不仅具有推动近代教育发展的... 清朝中央政府20世纪初的教育施政,旨在巩固政权,延续濒临覆亡的统治,但客观上却开启了西藏地方近代教育进程,有利于当时的西藏地方教育发展。在“新政”的政策背景下,清政府有关西藏地方教育的具体发展思路,不仅具有推动近代教育发展的实际效果,也包含教育史学方面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教育 张荫棠 联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