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C复相陶瓷表面等离子喷涂ZrB2-SiC-ZrC陶瓷涂层的制备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宝霞 李金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96,102,共7页
为了提高ZrC陶瓷的高温性能,先采用Zr、Si和B4C原料粉末通过反应热压烧结制备ZrB2-SiC-ZrC喷涂粉末;再在喷砂处理后的ZrC复相陶瓷基体表面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ZrB2-SiC-ZrC涂层;对喷涂粉末的形貌及粒度、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和断面... 为了提高ZrC陶瓷的高温性能,先采用Zr、Si和B4C原料粉末通过反应热压烧结制备ZrB2-SiC-ZrC喷涂粉末;再在喷砂处理后的ZrC复相陶瓷基体表面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ZrB2-SiC-ZrC涂层;对喷涂粉末的形貌及粒度、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和断面的显微组织及结合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真空反应热压烧结法成功地制备出ZrB2-SiC-ZrC喷涂用材料,物相分析显示ZrB2、SiC和ZrC是主要的结晶相。涂层中的物相与喷涂前反应烧结试样的物相组成一致。不同喷涂条件下得到的ZrB2-SiC-ZrC涂层表面均呈凹凸不平的起伏形貌。涂层断面形貌显示,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紧密,没有明显的开裂,涂层厚度均匀,表明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可以实现ZrC复相陶瓷上免粘结层的ZrB2-SiC-ZrC涂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C复相陶瓷 等离子喷涂 zrb2-sic-ZrC 涂层 结合强度
下载PDF
TiAl合金与ZrB2-SiC陶瓷非晶钎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微 王刚 +2 位作者 吴鹏 徐海涛 朱冬冬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5,共7页
采用Cu41.83Ti30.21Zr19.76Ni8.19(at.%)非晶钎料对Ti48Al2Cr2Nb合金与ZrB2-SiC陶瓷进行真空钎焊连接,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万能试验机对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Al合金与ZrB2-SiC陶瓷钎焊接头... 采用Cu41.83Ti30.21Zr19.76Ni8.19(at.%)非晶钎料对Ti48Al2Cr2Nb合金与ZrB2-SiC陶瓷进行真空钎焊连接,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万能试验机对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Al合金与ZrB2-SiC陶瓷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为TiAl/Ti2Al/AlCuTi/(Ti,Zr)2(Cu,Ni)+TiB+TiCu/Ti5Si3/ZS。当钎焊温度为910℃,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靠近ZrB2-SiC一侧反应层宽度逐渐增大,接头中弥散分部的TiB和TiCu聚集长大。接头剪切强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降低,当钎焊温度为910℃,保温20 min时,接头剪切强度最大,为187 MPa,通过对各工艺的接头断口分析,发现接头均断裂在陶瓷侧,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8Al2Cr2Nb zrb2-sic陶瓷 非晶钎料 钎焊
下载PDF
碳热/硼热还原法制备ZrB2-SiC复合粉体
3
作者 李发亮 杜爽 +2 位作者 张海军 张少伟 鲁礼林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2,共4页
以氧化锆、氧化硅、氧化硼及活性炭为原料,采用碳热/硼热还原法制备了ZrB_2-SiC复合粉体,并对合成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以及活性炭含量对复合粉体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400~1 450℃温度范围可以合成Zr... 以氧化锆、氧化硅、氧化硼及活性炭为原料,采用碳热/硼热还原法制备了ZrB_2-SiC复合粉体,并对合成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以及活性炭含量对复合粉体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400~1 450℃温度范围可以合成ZrB_2-SiC复合粉体;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合成ZrB_2-SiC复合粉体,经1 450℃保温3h反应可以得到较纯的ZrB_2-SiC复合粉体;活性炭过量50%和75%(物质的量分数)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粉体的物相组成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复合粉体 碳热 硼热 还原
下载PDF
石墨和C/C复合材料表面ZrB2-SiC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凯凯 李争显 +2 位作者 汪欣 李伟 相远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C/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是航空航天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结构材料之一,但在高温含氧环境中的氧化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涂层技术是提升基体抗氧化能力的有效手段,因ZrB2-SiC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烧蚀、抗热震... C/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是航空航天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结构材料之一,但在高温含氧环境中的氧化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涂层技术是提升基体抗氧化能力的有效手段,因ZrB2-SiC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烧蚀、抗热震等性能,非常适合作为C/C复合材料的高温防护涂层。首先,介绍了ZrB2-SiC陶瓷涂层在氧化和烧蚀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阐明了该涂层的高温防护机理;然后,综述了该涂层的主要制备方法(包埋法、CVD、等离子喷涂)及每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对不同方法所制备涂层的抗氧化性和抗烧蚀性进行了比较;之后,针对该涂层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涂层致密性差、元素分布不均匀、应用温度范围窄、与基体热匹配性差等,从粉体改性和掺杂改性两方面总结了该涂层的改性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对ZrB2-SiC粉末进行喷雾造粒和感应等离子球化处理对于提升等离子喷涂涂层性能的重要意义;最后,从涂层制备、涂层结构设计、涂层改性、涂层性能测试等方面,指出了该涂层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 陶瓷涂层 抗氧化涂层 等离子喷涂 包埋法 C/C复合材料
下载PDF
ZrB2-SiC复合粉体添加量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葛胜涛 程峰 +4 位作者 毕玉保 李赛赛 谭操 王军凯 张海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7-71,共5页
以ZrB_2-SiC复合粉体替代鳞片石墨,在473K固化12h制备ZrB_2-SiC/MgO-C耐火材料,并分别在1 373,1 673K进行了热处理,研究了复合粉体添加量(质量分数在0~4.0%)对该耐火材料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复合粉体添... 以ZrB_2-SiC复合粉体替代鳞片石墨,在473K固化12h制备ZrB_2-SiC/MgO-C耐火材料,并分别在1 373,1 673K进行了热处理,研究了复合粉体添加量(质量分数在0~4.0%)对该耐火材料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复合粉体添加量的增加,固化后和热处理后耐火材料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均先增后降,热处理温度对常温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小;1 673K热处理后耐火材料的高温抗折强度均随复合粉体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后降;1 673K热处理后耐火材料在测试温度低于673K时主要发生弹性变形,在测试温度不低于673K时则发生塑性变形;以ZrB_2-SiC复合粉体替代石墨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耐火材料在氧化气氛下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复合粉体 低碳镁碳耐火材料 高温性能
下载PDF
ZrB2-SiC粉末与等离子射流场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世杰 柳彦博 +2 位作者 马壮 徐俊杰 郭嘉仪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8,共9页
为了探究等离子喷涂制备ZrB2-SiC涂层组织结构疏松、致密性差的原因,采用去离子水对经过射流场加热的粉体进行收集,对比前后粉体的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物相变化。设计单颗粒沉积试验探究粉体的熔化状态以及变形颗粒的形貌特征,并与等离子... 为了探究等离子喷涂制备ZrB2-SiC涂层组织结构疏松、致密性差的原因,采用去离子水对经过射流场加热的粉体进行收集,对比前后粉体的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物相变化。设计单颗粒沉积试验探究粉体的熔化状态以及变形颗粒的形貌特征,并与等离子喷涂制备涂层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涡流效应"使得经过等离子射流场的ZrB2-SiC粉体与卷入的氧气发生反应,粉体出现轻微氧化现象。经过等离子射流场后,ZrB2-SiC粉体呈现3种形貌特征:表面光滑型、表面多孔型、表面团聚型。其原因与等离子射流温度场非均匀性以及粉体的飞行路径有关。变形颗粒呈现与之相对应的3种形貌特征:熔化充分颗粒、团聚堆积颗粒、以及介于两者间的半熔融半疏松颗粒。共晶组织包裹的ZrB2颗粒容易在涂层中形成致密区,而团聚堆积的ZrB2和SiC颗粒是涂层形成疏松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 等离子喷涂 单颗粒沉积 微观形貌 致密度
下载PDF
晶粒互锁结构与短切碳纤维增韧ZrB2-Si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兆甫 沙建军 +1 位作者 祖宇飞 代吉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8-924,共7页
ZrB2-SiC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单体ZrB2更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及力学性能,但其相对较低的韧性限制了其实际工程应用,采用微结构设计或引入增韧相是改善陶瓷材料韧性的两个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反应热压烧结工艺,分别制备了具有独特片状ZrB2晶... ZrB2-SiC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单体ZrB2更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及力学性能,但其相对较低的韧性限制了其实际工程应用,采用微结构设计或引入增韧相是改善陶瓷材料韧性的两个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反应热压烧结工艺,分别制备了具有独特片状ZrB2晶粒互锁结构的ZrB2-SiC复合材料和以短切碳纤维(Csf)为增韧相的Csf/ZrB2-SiC复合材料。对比研究发现,晶粒互锁结构展现出优异的自强韧化效果,使ZrB2-SiC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及断裂韧性,但材料表现出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Csf/ZrB2-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下降,但Csf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不仅使材料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而且临界裂纹尺寸及断裂功都得到显著提高,从而表现出非灾难性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陶瓷 晶粒互锁结构 短切碳纤维 zrb2-sic 断裂性能
下载PDF
HfB2-ZrB2-SiC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向秋玲 汤振霄 +1 位作者 彭可 易茂中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将HfB2和ZrB2陶瓷粉按体积比1:1混合制成高固相含量的浆料,通过料浆浸渍结合聚碳硅烷先驱体的浸渍裂解,制备密度为3.37 g/cm^3的C/C-HfB2-ZrB2-SiC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料浆浸渍法引入的HfB2和... 将HfB2和ZrB2陶瓷粉按体积比1:1混合制成高固相含量的浆料,通过料浆浸渍结合聚碳硅烷先驱体的浸渍裂解,制备密度为3.37 g/cm^3的C/C-HfB2-ZrB2-SiC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料浆浸渍法引入的HfB2和ZrB2陶瓷颗粒主要分布在C/C多孔复合材料的网胎层及针刺区,聚碳硅烷裂解产生的SiC主要分布在陶瓷颗粒及纤维束间,这3种陶瓷相都均匀地填充于材料内部。C/C-HfB2-ZrB2-SiC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382.6MPa和11.2MPa·m^1/2,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断裂特征。C/CHfB2-ZrB2-SiC复合材料在烧蚀过程中生成HfO2-ZrO2复相氧化膜阻止氧进入材料内部,提高抗烧蚀性能。在2 500℃/120 s的烧蚀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抗烧蚀性能,其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71μm/s和0.53 m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HfB2-zrb2-sic复合材料 料浆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抗烧蚀性能
下载PDF
高温氧化及热震对SiC/ZrB2-SiC/SiC涂层炭/炭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姚西媛 冯广辉 李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为提高炭/炭(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分析涂层制备及高温氧化对涂层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在C/C复合材料表面采用反应熔渗、料浆涂刷结合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SiC/ZrB2-SiC/SiC三层高温抗氧化涂层。利用SEM和XRD分析复合涂... 为提高炭/炭(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分析涂层制备及高温氧化对涂层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在C/C复合材料表面采用反应熔渗、料浆涂刷结合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SiC/ZrB2-SiC/SiC三层高温抗氧化涂层。利用SEM和XRD分析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考察涂层复合材料1500℃高温抗氧化和1500℃-室温的抗热震性能,研究高温氧化及热震对涂层C/C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层试样1500℃静态空气环境下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及抗热震性能:1500℃氧化20 h后试样保持增重,1500℃至室温热震50次后增重为0.69%。因涂层制备过程中粉料的渗入反应,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增长了7.08%。在经历1500℃氧化20 h和1500℃至室温50次热震后,涂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有所下降,且因材料界面结合力的减弱使得纤维拔出特征明显,材料塑性断裂特征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zrb2-sic涂层 抗热震性能 高温氧化 弯曲力学行为
下载PDF
高应变率下ZrB2-SiC陶瓷复合材料压缩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玲玲 田一雅 +2 位作者 石皓帆 胡周 孔德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7-521,I0004,共6页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测试了高应变率下ZrB2-20%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应变率范围为900s^-1~3000s^-1。结果表明:ZrB2-20%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与临界应变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加,2950s^-1时压缩强度与临...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测试了高应变率下ZrB2-20%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应变率范围为900s^-1~3000s^-1。结果表明:ZrB2-20%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与临界应变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加,2950s^-1时压缩强度与临界应变比981s^-1时分别增大了88.72%和148.85%;应变率对ZrB2-20%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与破坏机理影响显著,应变率为1134s^-1时,ZrB2-20%SiC陶瓷复合材料破坏模式以裂纹扩展为主,应变率为2861s^-1时,多裂纹扩展为该材料的主要破坏机理;应变率越高,试件的损伤程度越大,压缩试件碎片尺寸越小,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陶瓷复合材料 应变率 动态压缩强度 临界应变 破坏机理
原文传递
ZrB2-SiC超高温陶瓷的定量分析
11
作者 王晓叶 郑斌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98,共4页
利用XRD对超高温陶瓷粉进行分析,从衍射谱图能得到各物相组成为ZrB2、SiC、ZrO2,并且采用全谱拟合法对各物相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定量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小于2%,全谱拟合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对超高温陶瓷的物相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 高温陶瓷 X射线衍射 全谱拟合法 物相定量 zrb2--sic
下载PDF
Joining and machining of(ZrB2-SiC)and(Cf-SiC)based composites
12
作者 R.V.Krishnarao G.Madhusudan reddy V.V.Bhanuprasad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85-395,共11页
Filler materials of(ZrB_2-SiC-B_4C-YAG) composite were developed for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 of the ZrB_2-SiC and Cf-SiC based composites to themselves and to each other. Reaction with filler material,porosity ... Filler materials of(ZrB_2-SiC-B_4C-YAG) composite were developed for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 of the ZrB_2-SiC and Cf-SiC based composites to themselves and to each other. Reaction with filler material,porosity and cracks were not observed at weld interfaces of all the joints. Penetration of filler material in to voids and pores existing in the Cf-SiC composites was observed. Average shear strength of 25.7 MPa was achieved for joints of Cf-SiC composites. By incorporation of Cf-SiC(CVD) ground short fibre reinforcement the(ZrB_2-SiC-B_4C-YAG) composite was machinable with tungsten carbide tool. The joint and machined composites were resistance to oxidation and thermal shock when exposed to the oxy-propane flame at 2300℃ for 300s. The combination of(ZrB_2-SiC-B_4C-YAG) and Cf-SiC based composites can be used for making parts like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 or nozzles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 Composite SINTERING MACHINING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下载PDF
ZrB_2-SiC和C_(sf)/ZrB_2-Si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飞宇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杜善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4-738,共5页
通过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ZrB_2-SiC材料和C^(sf)(碳短纤维)/ZrB_2-Si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氧乙炔火焰在4186.8kW/m^2的热流下分别喷吹烧蚀两种材料180s.ZrB_2-Si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达到2406℃,烧蚀后质量烧蚀率为-0.14%,线烧蚀率为-... 通过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ZrB_2-SiC材料和C^(sf)(碳短纤维)/ZrB_2-Si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氧乙炔火焰在4186.8kW/m^2的热流下分别喷吹烧蚀两种材料180s.ZrB_2-Si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达到2406℃,烧蚀后质量烧蚀率为-0.14%,线烧蚀率为-1×10^(-3)mm/s,C_(sf)/ZrB_2-Si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达到1883℃,烧蚀后质量烧蚀率为-0.19%,线烧蚀率为-4×10^(-4)mm/s.对两种材料烧蚀表面和剖面的分析发现,ZrB_2-SiC材料烧蚀后由表及里依次形成了疏松ZrO_2氧化层、SiC富集层和未反应层的三层结构,其中SiC富集层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C_(sf)/ZrB_2-SiC材料烧蚀后由外到内分别形成了ZrO_2-SiO_2氧化层、SiC耗尽层和未反应层的三层结构,其中最外层以ZrO_2为骨架,SiO_2弥合其中的结构有效地阻挡了烧蚀中氧的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 Csf/zrb2-sic 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 烧蚀机理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下(C/C)/ZrB2-Si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玲玲 肖春 +2 位作者 王坤杰 闫联生 崔红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78-2886,共9页
采用涂刷法和浆料浸渍法在(C/C)/SiC复合材料基础上制备了(C/C)/ZrB2-SiC复合材料,采用微观分析和氧-乙炔烧蚀试验,并借助SEM、EDS等手段,研究三种材料的微观结构、抗烧蚀性能和抗烧蚀机制。结果表明:制备的(C/C)/ZrB2-SiC复合材料的抗... 采用涂刷法和浆料浸渍法在(C/C)/SiC复合材料基础上制备了(C/C)/ZrB2-SiC复合材料,采用微观分析和氧-乙炔烧蚀试验,并借助SEM、EDS等手段,研究三种材料的微观结构、抗烧蚀性能和抗烧蚀机制。结果表明:制备的(C/C)/ZrB2-Si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优于(C/C)/SiC复合材料,相比(C/C)/SiC复合材料,涂刷法制备的(C/C)/ZrB2-SiC复合材料600s和1000s线烧蚀率下降33.3%和15.4%,质量烧蚀率下降51.5%和25.5%;浆料浸渍法制备的(C/C)/ZrB2-SiC复合材料600s和1000s线烧蚀率下降20%和28.8%,质量烧蚀率下降42.4%和53.2%,其在高温阶段形成的ZrO2-SiO2玻璃态熔融层起到了抗氧化冲刷的作用,大幅提高其抗烧蚀性能。三种材料的烧蚀机制是热化学烧蚀、热物理烧蚀和机械剥蚀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zrb2-sic 涂层 浆料浸渍 烧蚀性能 烧蚀机制
原文传递
无压烧结硼化锆基ZrB_2-SiC复相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长灵 程之强 +3 位作者 王英姿 高冬云 孙成功 陈达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8,26,共4页
以钇铝石榴石-YAG为烧结助剂,通过无压烧结制备了ZrB2-SiC复相陶瓷。研究了烧结助剂含量对烧结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材料的显微结构由扫描电镜SEM及其能谱分析EDS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助剂(YAG)和原料中的杂质形成玻璃相填... 以钇铝石榴石-YAG为烧结助剂,通过无压烧结制备了ZrB2-SiC复相陶瓷。研究了烧结助剂含量对烧结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材料的显微结构由扫描电镜SEM及其能谱分析EDS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助剂(YAG)和原料中的杂质形成玻璃相填充在晶界上,显著促进了硼化锆基ZrB2-SiC复相陶瓷的致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烧结 zrb2-sic 力学性能 结构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ZrB_2-SiC超高温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建岭 徐强 +4 位作者 朱时珍 王富耻 赵俊峰 倪川浩 冯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171-173,共3页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对ZrB_2-SiC超高温陶瓷进行烧结,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烧结体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分别为1650℃、1750℃、1850℃和1950℃,升温速度为200℃/min,保温时间为1 min,压力为50 MPa时...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对ZrB_2-SiC超高温陶瓷进行烧结,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烧结体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分别为1650℃、1750℃、1850℃和1950℃,升温速度为200℃/min,保温时间为1 min,压力为50 MPa时,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呈上升趋势。当烧结温度高于1850℃时,烧结体的致密化过程明显加剧;通过对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得的试样的XRD谱图分析发现.当温度高于1850℃时ZrB_2-SiC陶瓷中的SiC相会发生3C相到4H相的转变,这可能就是当烧结温度高于1850℃时烧结体致密度会急剧上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 SPS 烧结温度 致密化
下载PDF
ZrB_2-SiC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其耐热冲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毛小东 白玲 +2 位作者 沈卫平 燕青芝 葛昌纯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0-264,共5页
以Zr-B2O3-Mg为反应体系,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制备ZrB2粉体。分别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掺入(体积分数)20%SiC,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ZrB2-SiC超高温陶瓷。采用SEM观察显微组织,利用阿基米德法测定密度,用氧炔焰进行热冲击... 以Zr-B2O3-Mg为反应体系,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制备ZrB2粉体。分别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掺入(体积分数)20%SiC,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ZrB2-SiC超高温陶瓷。采用SEM观察显微组织,利用阿基米德法测定密度,用氧炔焰进行热冲击试验。结果表明:与在自蔓延生成ZrB2后再掺入SiC的粉体相比,在自蔓延体系中直接掺入SiC粉体能够改善SiC的烧结活性及分散均匀程度,从而使相同烧结工艺下制备的ZrB2-SiC复相陶瓷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和更好的抗热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陶瓷 zrb2-sic 自蔓延合成 放电等离子烧结 热冲击性能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制备ZrB_2-SiC涂层及其抗氧-丙烷焰流烧蚀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佳文 刘敏 +3 位作者 邓春明 毛杰 韩伟 曾德长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高温烧蚀性能,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ZrB_2-SiC复合涂层,并对其进行抗高温氧-丙烷焰流烧蚀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仪(EDS)对涂层的物相成分、微观形貌... 为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高温烧蚀性能,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ZrB_2-SiC复合涂层,并对其进行抗高温氧-丙烷焰流烧蚀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仪(EDS)对涂层的物相成分、微观形貌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等离子喷涂能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均匀致密的ZrB_2-SiC复合涂层,涂覆有ZrB_2-SiC涂层的C/C复合材料分别承受1 600、1 700和1 800℃的氧-丙烷焰流烧蚀300 s后依次增重0.63%、0.76%和0.71%,而烧蚀600s后试样质量烧蚀率分别为9.42×10^(-5)、2.04×10^(-4)和1.04×10^(-3)g/s。ZrB_2-SiC涂层显著提高了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涂层氧化生成的玻璃态SiO_2能有效填充孔隙。直到SiO_2耗尽,涂层烧蚀后的孔洞成为环境中的氧进入基体的通道,导致基体烧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zrb2-sic复合涂层 抗烧蚀 等离子喷涂
下载PDF
SPS烧结ZrB_2-SiC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俊峰 朱时珍 +2 位作者 徐强 曹建岭 冯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798-800,共3页
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制备了ZrB2-30%SiC复合陶瓷材料,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测试陶瓷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用SEM观察陶瓷材料的断口形貌,并分析材料的断裂机制。结果表明ZrB2-SiC复合陶瓷的弯曲强度为743MPa,断裂韧性为6.5MPa... 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制备了ZrB2-30%SiC复合陶瓷材料,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测试陶瓷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用SEM观察陶瓷材料的断口形貌,并分析材料的断裂机制。结果表明ZrB2-SiC复合陶瓷的弯曲强度为743MPa,断裂韧性为6.5MPa·m1/2;断裂机制主要是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的混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下载PDF
ZrB_2-SiC/C层状复合陶瓷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超 田贵山 +2 位作者 穆晓岑 魏春城 王继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3-1416,共4页
利用流延法成膜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ZrB2-SiC层和石墨层交替排列、层厚均匀、界面清晰的ZrB2-SiC/C层状复合陶瓷。采用循环氧化法对ZrB2-SiC和ZrB2-SiC/C层状复合陶瓷在1000℃及1300℃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 利用流延法成膜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ZrB2-SiC层和石墨层交替排列、层厚均匀、界面清晰的ZrB2-SiC/C层状复合陶瓷。采用循环氧化法对ZrB2-SiC和ZrB2-SiC/C层状复合陶瓷在1000℃及1300℃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氧化增重时,ZrB2-SiC/C层状复合陶瓷在氧化反应初期表现为氧化增重,随着时间的增加,表现为氧化减重。在1300℃时,ZrB2-SiC/C层状复合陶瓷由于基体层ZrB2-SiC和弱夹层石墨相的氧化规律的相互叠加,使得其氧化增重曲线表现为抛物线规律。由XRD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1300℃氧化15 h后,试样中不存在弱夹层石墨相,由于石墨相的挥发,材料残留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 C 层状复合陶瓷 微观结构 高温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