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Zangfu ointment and massage therapy on functional constipation:a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1
作者 Xiao-Na Zhang Nai-Wei Zhang +4 位作者 Li-Bao An Bao-Tuan Zhao Wei-Fang Liu Bo-Yi Jia Hong-Jie Cheng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Research》 2023年第2期16-20,共5页
Introduction: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is a type of functional bowel disease that is in Clinically characterized by dysportia,decreased frequency of bowel movements,or incomplete bowel movements in the absence of irr... Introduction: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is a type of functional bowel disease that is in Clinically characterized by dysportia,decreased frequency of bowel movements,or incomplete bowel movements in the absence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ndrome,at least 6 months before diagnosis,and symptoms within the last 3 months.At present,commonly used drugs include enema and suppositories,laxatives,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s,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rugs and other treatments.However,the effect is limite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reatment of FC has advantages.Methods:In th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244 eligibl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 a 1:1 ratio to a treatment group(Zangfu ointment and massage therapy+Lactulose Oral Liquid)and a control group(Lactulose Oral Liquid)for 14 days.Number of spontaneous defecation per week and First defecation time will be used as primary outcomes,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syndrome scores and syndrome scores,PAC-QOL form will be used as secondary outcomes.Blood routine,liver function,and renal function will be used as safety outcomes.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outcomes will be performed at 0th,7th,and 14th day,and the safety outcomes will be performed at 0th and 14th day.Ethics and dissemination:Ethical approval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e Committee on Health Research Ethics of the Fangsha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FZY LK-2020-010)on September 18,2020.All patients will be provided oral and written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ial before screening.The study results will be disseminated by peer-review publications and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Trial registration number:ChiCTR2000038754(registered on April 14,2021).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 Commercial license,which permits others to distribute,remix,adapt,build upon this work non-commercially,and license their derivative works on different terms,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appropriate credit is given,any changes made indicated,and the use is non-commercial.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1)The efficacy of the Zangfu ointment and massage therapy is evaluated in a randomised,double-blind 2-week clinical trial in FC patients.(2)Form a complete and generalizable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FC(Qi stagnation)with the Zangfu ointment and massag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zangfu ointment and massage therapy Qi stagn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AUTOPLOIDY BETWEEN THE TWELVE YUAN (SOURCE) POI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ZANGFU-ORGANS
2
作者 成泽东 张立德 陈以国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6年第1期33-38,共6页
在现在的论文,作者用 1 在在 12 个元(来源)点和他们的相应Zongfu器官之间的 theautoploidy 上做理论分析)历史的开发, 2 )关联, 3 )临床的申请, 4 )关于在元点和Zangfu器官之间的关系的试验性的研究结果,并且在顶点andZongfu器官... 在现在的论文,作者用 1 在在 12 个元(来源)点和他们的相应Zongfu器官之间的 theautoploidy 上做理论分析)历史的开发, 2 )关联, 3 )临床的申请, 4 )关于在元点和Zangfu器官之间的关系的试验性的研究结果,并且在顶点andZongfu器官之间,并且 5 )文学描述。12 个元点与 Zangfu 机关在疾病,和一个靠近的协会的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治疗方法 穴位 中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及“脏腑别通理论”探讨肝脾同调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理论内涵
3
作者 宗春晓 夏永良 +3 位作者 汤菲菲 田璐璐 王采奕 窦晓兵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受肠道菌群的影响。肝脾同调治法可通过调节气机升降、水谷运化、血液运行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脏腑别通理论认为“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通过论述肝脾二脏与肠道菌群、非酒精性脂肪...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受肠道菌群的影响。肝脾同调治法可通过调节气机升降、水谷运化、血液运行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脏腑别通理论认为“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通过论述肝脾二脏与肠道菌群、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相关性,丰富肝脾同调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理论内涵,确立疏肝健脾、运脾清肝两大治疗原则,为中医诊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道菌群 肝脾同调 脏腑别通
下载PDF
从“药类法象”角度解读气机的升降浮沉
4
作者 赵洁茹 张效科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药类法象”之理由张元素首次提出,是根据每种药物气味各异而升降、功用不同,法象于自然,将药物分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而人与天地相参,人药相关,人体及药物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以人体脏腑气机升... “药类法象”之理由张元素首次提出,是根据每种药物气味各异而升降、功用不同,法象于自然,将药物分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而人与天地相参,人药相关,人体及药物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以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及药性升降应遵循自然规律,即顺应“神机气立”而得以正常运行。因此“药类法象”是药性升降浮沉的理论基础,可应人体脏腑气机升降,促进对脏腑生理病理的认识,引出对临证用药的启发,为理解气机升降理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类法象 升降浮沉 脏腑气机 气味厚薄阴阳 神机气立
下载PDF
基于“五邪相干”理论探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补汤、小泻汤组方规律
5
作者 张洲 马骏 +5 位作者 季文达 杨晓轶 赵剑波 任香霖 郑燕 李应存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应用“五邪相干”理论阐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行互藏理论,并结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列五行五味互含的25味药物,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补汤、小泻汤类方的配伍组方选药进行分析,认为在“五邪相干”理论指导下的《辅行... 应用“五邪相干”理论阐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行互藏理论,并结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列五行五味互含的25味药物,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补汤、小泻汤类方的配伍组方选药进行分析,认为在“五邪相干”理论指导下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配伍组方选药可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医学 中医理论 中药复方 五邪相干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组方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脏腑别通”理论从肝论治放射性肠炎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晓艳 曹璐畅 李杰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487-489,494,共4页
放射性肠炎是腹部及盆腔恶性肿瘤在放射治疗后产生的常见肠道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效果欠佳,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基于“脏腑别通”理论,从阴阳属性、五行生克、经络循行角度出发,相应于西医“肝-肠轴”学说,阐明肝与大肠气血相... 放射性肠炎是腹部及盆腔恶性肿瘤在放射治疗后产生的常见肠道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效果欠佳,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基于“脏腑别通”理论,从阴阳属性、五行生克、经络循行角度出发,相应于西医“肝-肠轴”学说,阐明肝与大肠气血相通、疾病互传、互治互用的病机基础,并根据放射性肠炎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总结出急性放射性肠炎湿热为盛、慢性放射性肠炎血虚为主、气机失和贯穿始终的病理特点,提出选方用药时应结合患者症状斟酌损益,重视清热利湿、益阴养血、理气解郁等调肝之法的应用。若肝未受邪,则先安其地;既已受邪,则复其升降疏泄之道、濡养固藏之职,从而助肠腑肃降排泄功能恢复,促进疾病向愈,以期对后续放射性肠炎的中医治则治法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肿瘤 放射治疗 脏腑别通 肝肠轴
下载PDF
津沽脏腑推拿治疗围绝经期膝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7
作者 商蔚然 李进阳 +2 位作者 李华南 范顺 王金贵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1646-1649,共4页
骨关节炎(OA)为可活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膝关节是原发性骨关节炎的主要受累部位之一。膝骨关节炎(KOA)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及损伤程度高于男性,且围绝经期与KOA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围绝经期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源于激素震荡,中医认为其... 骨关节炎(OA)为可活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膝关节是原发性骨关节炎的主要受累部位之一。膝骨关节炎(KOA)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及损伤程度高于男性,且围绝经期与KOA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围绝经期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源于激素震荡,中医认为其根本是太冲脉衰少。津沽脏腑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一部分,在调理更年期综合征方面有其独特作用。通过施术于腹部,借助腹部特定腧穴,手法补泻,调节脏腑经络,通过刺激腹地,以不同的按压层次、按压时间调节下肢血液循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卵巢功能,平稳激素分泌的紊乱状态,缓解围绝经期膝痹症状。津沽脏腑推拿尤重伏冲之脉,故临床以补充加强膝关节局部推拿手法进行针对性治疗。此研究拟探讨脏腑推拿在围绝经期膝骨关节炎中的防治作用,为临床观察、治疗拓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膝骨关节炎 津沽脏腑推拿 太冲脉 卵巢功能
下载PDF
从脏腑论治儿童腺样体肥大
8
作者 王明晶 肖臻 姜之炎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8-23,共6页
近年来儿童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 AH)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西医治疗本病缺乏特效药物,以手术切除为主,中医以脏腑功能为核心,通过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儿童AH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病机可以概括... 近年来儿童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 AH)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西医治疗本病缺乏特效药物,以手术切除为主,中医以脏腑功能为核心,通过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儿童AH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病机可以概括为肺失宣肃则通调失常、脾失运化则痰湿内生、肾元亏虚则气化无权、肝气郁结则刑金克木、肠腑不通则肺气壅塞五个方面,因此从脏腑论治,多将本病分为肺经蕴热证、脾虚痰湿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四型,治以辛凉宣肺、健脾助运、补益肺脾、滋补肺肾,兼以化痰散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中医治疗 痰核 脏腑病机 本虚标实 脏腑论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 被引量:30
9
作者 马小娜 闫军堂 +2 位作者 任国辉 刘晓倩 王庆国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63-66,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病症。本病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相当的优势,而且远期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具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病症。本病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相当的优势,而且远期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名、脏腑病位、病因病机等进行翔实梳理,以期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因 病机 脏腑病位 中医辨治
下载PDF
从气血津液探源阴阳升降-三焦-脏腑不同气化角度辨识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吉武 李双蕾 +4 位作者 唐爱华 王振刚 周卫惠 陈文辉 陈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1期1604-1606,1615,共4页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为特征的疾病。目前其患病率不断上升,现代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可引起心、脑、肾等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机体健康。目前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不断得到关注,中...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为特征的疾病。目前其患病率不断上升,现代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可引起心、脑、肾等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机体健康。目前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不断得到关注,中医认为代谢综合征可见于"痰饮""肥胖""消渴""眩晕"等病证。古今医家从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脏腑理论辨证等方面对其论治,病变涉及阴阳气血津液,病位在脾、肝、肾;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水等病理产物为标。文章立足中医哲学"道器"思维范畴,基于气血津液从阴阳升降-三焦-脏腑气化角度去认识代谢综合征,以期贯通辨证其法,识各家真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气血津液 升降理论 阴阳 三焦 脏腑
下载PDF
阴阳、脏腑和疏通经气 被引量:14
11
作者 蒋松鹤 楼新法 +1 位作者 宋丰军 刘宝华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本文从古典经络理论、神经解剖生理和颈、腰椎病临床三个角度 ,对阴阳、脏腑和疏通经气等经络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转译和研究 ,初步将阴阳、脏腑和疏通经气等中医学特有的古老语言和术语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和术语进行诠释和汇通。认为阴阳... 本文从古典经络理论、神经解剖生理和颈、腰椎病临床三个角度 ,对阴阳、脏腑和疏通经气等经络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转译和研究 ,初步将阴阳、脏腑和疏通经气等中医学特有的古老语言和术语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和术语进行诠释和汇通。认为阴阳、脏腑在经络理论中的含义分别是对称 (对应 )规律、躯干与四肢相关规律 ,其机制可能与脑的双侧支配性、脊神经传入纤维在脊髓的汇聚及脊髓的节段性相关 ;疏通经气则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与针灸临床疗效相关的一种信息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气 脏腑 经络理论 阴阳 双侧 神经解剖 腰椎病 规律 现代科学 基本概念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新解 被引量:38
12
作者 严兴科 张广全 +1 位作者 王宇 杨永清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从肺与大肠的进化发育关系、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探析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质。认为 ,肺与大肠有共同的发育学基础 ,其密切的神经、免疫联系可能是两者生理病理相关的物质基础 。
关键词 脏腑相关 大肠 神经 免疫 中医生理学
下载PDF
心经经脉与心脏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逸平 汪克明 +6 位作者 胡玲 吴子建 周美启 王月兰 杨黄恬 张发宝 孙露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从基因差异表达方面探讨心经与心脏相关的特异性基础。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电针心经“神门”至“通里”段、小肠经“养老”至“支正”段、肺经“太渊”至“列缺”段。刺激电压5V,频率2Hz,波宽300μs,正负向交替方波... 目的:从基因差异表达方面探讨心经与心脏相关的特异性基础。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电针心经“神门”至“通里”段、小肠经“养老”至“支正”段、肺经“太渊”至“列缺”段。刺激电压5V,频率2Hz,波宽300μs,正负向交替方波,每次电刺激20min,1次/d,共3次。取缺血心肌组织,采用大鼠全基因U230序列芯片进行芯片检测,大规模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电针心经组有20个上调70个下调;电针小肠经组有18个上调26个下调;电针肺经组有14个上调20个下调,且3组之间鲜有相同的基因表达。结论:经脉脏腑相关具有确实的分子基础,电针心经、小肠经、肺经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脏腑相关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心肌缺血 电针
下载PDF
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夏毅 张天生 +1 位作者 王海军 冀来喜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5-358,共4页
本文从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相对规律性、现代临床应用及其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相对特异性,并提出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研究中现存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穴位病理反应 脏腑经络 相互关系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肾间质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晓倩 闫军堂 +1 位作者 马春雷 刘文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73-2376,共4页
肾间质纤维化(RIF)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无论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是肾血管及小管间质性疾病,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均与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肾间质纤维化是以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为... 肾间质纤维化(RIF)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无论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是肾血管及小管间质性疾病,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均与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肾间质纤维化是以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为病理特点。近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具有广泛的前景,文章拟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脏腑病位、病因病机等进行详实梳理,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病因病机 脏腑病位 中医辨治
原文传递
2000年度经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俊岭 陈振荣 +1 位作者 胡翔龙 荣培晶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2-76,共5页
本文综述了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 2 0 0 0年度的工作进展。过去的一年中 ,经络研究在循经感传的中枢及外周机制、经脉 脏腑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机理、经脉循行路线的理化特性等方面围绕各自提出的假说做了大... 本文综述了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 2 0 0 0年度的工作进展。过去的一年中 ,经络研究在循经感传的中枢及外周机制、经脉 脏腑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机理、经脉循行路线的理化特性等方面围绕各自提出的假说做了大量工作。结果表明 :①针刺引起的反射性肌电反应等信息可沿着肌肉的长轴双向跨神经节段传递 ,Aδ和C类神经纤维介导此传递过程 ,并受交感活动的影响 ;支配穴位区的运动神经元在脊髓前角有严格的上下空间对应关系 ;针刺穴位可引起大脑皮层体觉区及运动区磁共振反应 ,促使皮层功能活动的同步化。②心包经、心经和心脏在脊神经节和脊髓背角有特异性会聚 ,在脊髓内由颈部背角到胸部的侧角等可通过交感节前神经元与心脏联系 ;脊神经节及脊髓内的CGRP等神经肽、阿片肽受体以及外周血液中单胺类递质等均参与其联系过程。针刺胃经经穴可特异性地调节胃肠功能活动 ,外周血液、胃内及延脑极后区内胃肠肽的水平 ;胸部脊髓背角是胃经穴位电针和胃扩张信息汇聚和整和的部位。③沿经脉循行线特异性出现的高温带或低温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或病理现象 ,高温带的产生与该处组织能量代谢的旺盛、皮肤微循环的增强有关。针刺胃经穴位时在其循行线上和胃内出现含蛋白质的液晶颗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研究 循经感传 经脉-脏腑相关 经脉线理化特性 经络文献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针灸学术思想刍议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国山 刘密 +3 位作者 章海凤 雷毅军 李铁浪 常小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12-2013,共2页
《邪气脏腑病形》篇为《黄帝内经·灵枢》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邪气伤人,经脉相传"、"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刺之有道,必中气穴"四点出发,就其针灸学术思想特点... 《邪气脏腑病形》篇为《黄帝内经·灵枢》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邪气伤人,经脉相传"、"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刺之有道,必中气穴"四点出发,就其针灸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认为《邪气脏腑病形》篇对针灸学理论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陈述了邪气致病及循经传变过程,针刺与脉象之间的关系,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的针刺治疗原则及针刺补泻相关理论,这些都为后世针灸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针灸
原文传递
扶正化瘀补肾法对老年小鼠耐力运动中抗缺氧和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建国 陈良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3期351-351,353,共2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补肾方对老年小鼠耐力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用小鼠60只,分为3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实验组,每组20只动物。老年实验组灌胃给药,其他各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于第16天进行耐力游泳和缺氧实验。...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补肾方对老年小鼠耐力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用小鼠60只,分为3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实验组,每组20只动物。老年实验组灌胃给药,其他各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于第16天进行耐力游泳和缺氧实验。结果老年实验组的耐力游泳和耐缺氧实验时间均长于老年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治疗具有增强老年小鼠耐力游泳和耐缺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 补肾法 耐缺氧能力 耐疲劳能力
下载PDF
试论中 西医脏腑观之异同 被引量:9
19
作者 云玉芬 王琦 张其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19-121,共3页
文章认为中医脏腑观中的脏腑概念有"形"、"气"、"神"三方面的内涵。在"形"的层面上说,中医与西医关于脏腑的概念是一致的,但是"五脏之气"对"五脏之形"起决定作用,中医脏... 文章认为中医脏腑观中的脏腑概念有"形"、"气"、"神"三方面的内涵。在"形"的层面上说,中医与西医关于脏腑的概念是一致的,但是"五脏之气"对"五脏之形"起决定作用,中医脏腑观认为"五脏六腑之气"对于人体的一切生理、病理变化发挥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 脏气 气形
原文传递
中医隐症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毅玲 李渊 +7 位作者 李海聪 陈家旭 王天芳 李峰 梁嵘 赵歆 杨萌 杨新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隐症的客观存在和实质,扩展中医辨证论治的范畴。方法选择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健康体检者615例,观察其体检时出现的异常项目,再根据藏象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将现代医学检查出现异常的项目分类为脏腑隐症(包括心隐症、...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隐症的客观存在和实质,扩展中医辨证论治的范畴。方法选择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健康体检者615例,观察其体检时出现的异常项目,再根据藏象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将现代医学检查出现异常的项目分类为脏腑隐症(包括心隐症、肝胆隐症、脾胃隐症、肺隐症、肾隐症)和气血津液隐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检查异常项目共计197项,隐症患者119例。脏腑隐症中,心隐症57例,肝胆隐症51例,脾胃隐症6例,肺隐症4例,肾隐症17例;气血津液隐症共计31例。结论中医隐症客观存在,并在无症状和体征的健康体检者中占较高的比例,引入中医隐症理论,可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隐症 脏腑隐症 气血津液隐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