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of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diments in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and Zhe-Min coastal area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XU Yuanqin LI Ping +4 位作者 LI Peiying DU Jun LIU Lejun GAO Wei LIU Ji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7期77-85,共9页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of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uddy sediments is made in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and the Zhe-Min(Zhejiang Province to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coastal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of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uddy sediments is made in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and the Zhe-Min(Zhejiang Province to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coastal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diments in the two regions are both dominated by mud. There are perfect negative power function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water content and the density, the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compression modulus; a good positive power functio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iquid limit and the plastic limit, a perfect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ater content and the void ratio, and a perfect polynomial functio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iniature vane shear strength and the pocket penetration resistance. In general, compared with sediments in the Zhe-Min coastal area, sediments in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possess high water content, high void ratio,low density, high plasticity, high compressibility, low shear strength.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diments are analyzed from the topographic features, material sources,hydrodynamic conditions, deposition rate, and material composition. Compared with the Zhe-Min coastal area,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is far from the Mainland and low-lying; has poor hydrodynamic condition; the materials diffused to the area are less and dominated by fine clay, have the high content of smectite and organic matters. These factors lead to sediments of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has the higher water content, the higher plasticity, the lower density, and the lower strength than sediments in the Zhe-Min coastal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zhe-min coastal area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difference analysis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ve energy in the Zhe-Min coastal area
2
作者 Qin Ye Zhongliang Yang +4 位作者 Min Bao Weiyong Shi Hongyuan Shi Zaijin You Wenyan Zh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63-172,共10页
A 10-year(2003–2012)hindcas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wave field in the Zhe-Min coastal area(Key Area OE-W2)located off Zhejiang and Fujian provinces of China.Forced by the wind field from a weather research and fo... A 10-year(2003–2012)hindcas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wave field in the Zhe-Min coastal area(Key Area OE-W2)located off Zhejiang and Fujian provinces of China.Forced by the wind field from a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high-resolution wave modelling using the SWA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study area.The simulated wave fields show a good agreement with observations.Us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we conduc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wave power density 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The effective duration of wave energy in the sea area was discussed,and the stability of wave energ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wave power density.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ve energy resource in the study area was about 4.11×10^(6) kW.The distribution of wave energy tends to increase from the north(off Zhejiang coast)to the south(off Fujian coast),and from near-shore area to the open sea.The sea areas with wave power density greater than 2 kW/m are mostly distributed seaward of the 10-m isobath,and the contours of the wave power density are almost parallel to the shoreline.The sea areas around the islands that are far from the mainland are rich in wave energy,usually more than 6 kW/m,and therefore are of obvious advantages in planning wave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The effective duration of wave energy in the offshore area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north(off Zhejiang coast)to south(off Fujian coast),with values of∼3500 h in the north and∼4450 h in the south.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wave energy in this region is mostly in the range of 1.5–3.0,and gradually decrease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suggesting that the wave energy in the south is more stable than that in the no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N model wave energy wave power density effective duration zhe-min coastal area
下载PDF
Responses of the Zhe-Min coastal current adjacent to Pingtan Island to the wintertime monsoon relaxation in 2006 and its mechanism 被引量:8
3
作者 PAN AiJun WAN XiaoFang +1 位作者 GUO XiaoGang JING ChunSh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386-396,共11页
In conjunction with synchronous remotely sensed wind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the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of the Zhe-Min coastal current (ZMCC), especially responses of the ZMCC adjacent to Pingtan Isla... In conjunction with synchronous remotely sensed wind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the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of the Zhe-Min coastal current (ZMCC), especially responses of the ZMCC adjacent to Pingtan Island (PT) to the wintertime mon- soon relaxation in 2006 and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field observations. In situ data are ac- quired from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CTD) cruise and Bottom-Mounted Moorings (BMM), which are conducted dur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for the Chinese Offshore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Project in winter 2006.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ZMCC is well mixed vertically in winter 2006. The ZMCC (〈14℃) recedes during the relaxation of the wintertime monsoon and is accompanied by the enhanced northward shift of the warm, saline Taiwan Strait Mixed Water (TSMW, higher than 14~C and is constituted by the Taiwan Strait Warm Water and the Kuroshio Branch Water). And greatly enhanced south- ward intrusion of the ZMCC can be detected when the wintertime monsoon restores. Correspondingly, the thermal interface bounded by the ZMCC and the TSMW moves in the northwest/southeast direction, leading to periodic warm/cold reversals of the near-seabed temperature adjacent to the PT. By E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large-scale wind fields and wavelet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water level, ocean current and the near-seabed temperature, responses of the ZMCC off the PT to wintertime monsoon relaxation are suggested to be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southward propagating coast- ally trapped waves triggered by the impeding atmospheric fronts. As a result, ocean current and near-seabed temperature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quasi-5 d and quasi-10 d subtidal oscillations. By contrast, the onshore/offshore water accumulation resulted from Ekman advection driven by the local winds has minor contrib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e-min coastal current Taiwan Strait mixed water coastally trapped wave wintertime monso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ater level near-seabed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秋季浙闽沿岸溶解态Cu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阮雅青 张瑞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44,共10页
铜(Cu)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痕量金属之一,对海洋初级生产力起着关键作用。河流是海洋中Cu的重要来源,河口及边缘海对河流输入的Cu起着重要的改造作用,但目前对Cu在浙闽沿岸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自动固相萃取... 铜(Cu)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痕量金属之一,对海洋初级生产力起着关键作用。河流是海洋中Cu的重要来源,河口及边缘海对河流输入的Cu起着重要的改造作用,但目前对Cu在浙闽沿岸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自动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联用技术对2021年11月浙闽沿岸及其邻近水域表层水的溶解态铜(dCu)浓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dCu浓度范围为3.38~26.28 nmol·L^(–1),平均浓度为11.66±5.83 nmol·L^(–1)。在研究区域内,dCu的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此外,dCu在浙闽沿岸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其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dCu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指示人为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浙闽沿岸及其邻近水域表层dCu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分布可能受到陆源输入、水团输运混合、化学絮凝与吸附等过程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Cu在海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探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沿岸 溶解态铜 盐度 水域 人为影响
下载PDF
冬季浙闽沿岸水分布的短期变动与风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彩云 商少凌 +1 位作者 陈德文 商少平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8,共7页
利用1999年7月至2003年5月期间的遥感数据,包括AVHRR海表层温度、QuikSCAT风场和风应力数据,在分析4年内月平均遥感温度场和风场特征与历年现场观测所获得的认识一致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002-008天这一连续晴空的时段,尝试建立简单的沿... 利用1999年7月至2003年5月期间的遥感数据,包括AVHRR海表层温度、QuikSCAT风场和风应力数据,在分析4年内月平均遥感温度场和风场特征与历年现场观测所获得的认识一致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002-008天这一连续晴空的时段,尝试建立简单的沿岸冷水影响面积表征方法,初步探讨了冬季台湾海峡浙闽沿岸水分布的短期变动与风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是决定冬季台湾海峡海表层温度逐日变动的关键因素,日平均SST与风应力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0。采用温度法(SST≤17℃)和温度空间距平法(≤-1℃)表征的浙闽沿岸水影响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影响面积的逐日变动与风应力显著相关,二者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0和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浙江 福建 沿岸水分布 短期变动 风场 风应力
下载PDF
浙闽沿岸水的空间结构特征及生消过程 被引量:15
6
作者 许金电 黄奖 +2 位作者 邱云 宣莉莉 朱大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利用2006年冬季浙闽近海海域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浙闽沿岸水的空间结构特征;利用2001年冬季、2002年春季和2002年秋季台湾海峡的CTD调查资料以及闽粤沿岸的三沙、北茭、平潭、崇武、南澳海洋站的盐度资料阐明浙闽沿岸水的生消过程。... 本文利用2006年冬季浙闽近海海域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浙闽沿岸水的空间结构特征;利用2001年冬季、2002年春季和2002年秋季台湾海峡的CTD调查资料以及闽粤沿岸的三沙、北茭、平潭、崇武、南澳海洋站的盐度资料阐明浙闽沿岸水的生消过程。结果表明,浙闽沿岸水分布于浙闽沿岸海域,其东边界大体与浙闽岸线平行。浙闽沿岸水的东边界与浙闽沿岸的平均距离约为55.8km,最大距离约为94.5km。浙闽沿岸水的影响深度从浙江的钱塘江口南岸往南逐渐加深,至福建的闽江口外海达到最大值(42.0m),然后逐渐变浅。9月,浙闽沿岸水开始产生并影响到三沙和北茭,但还没有到达平潭;10月,已经影响到崇武;11月至翌年2月最强盛,其南部可到达福建的东山岛至广东的南澳岛附近海域;3月至4月逐渐减弱;5月,北撤至平潭岛附近海域;6月,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沿岸水 空间结构 生消过程
下载PDF
中小河流对长江水下三角洲远端泥沉积的贡献:以椒江和瓯江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薛成凤 贾建军 +5 位作者 高抒 蔡廷禄 晁海娟 李军 陈一宁 夏小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9,共15页
海洋沉积物的来源、输运过程及其归宿一直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浙闽沿岸泥区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及浙闽沿岸的中小河流,对后者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化分析是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个问题的难点可能是缺乏同时指示"物源&qu... 海洋沉积物的来源、输运过程及其归宿一直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浙闽沿岸泥区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及浙闽沿岸的中小河流,对后者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化分析是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个问题的难点可能是缺乏同时指示"物源"和"供应量"两个指标的示踪物。本文以椒江和瓯江这两条河流对浙闽沿岸泥区的贡献为切入点,运用了粒度端元和黏土矿物两种示踪指标进行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综合评价两种示踪指标的效率,二是定量化地了解中小河流对浙闽沿岸泥区的贡献。借助端元粒度分析模型对浙闽沿岸泥区的表层样粒度数据进行分解,划分出4个不同的端元,结果显示,EM1端元表现出长江来源的属性,EM2端元表现出椒江和瓯江等沿岸中小河流来源的属性,EM3端元可能来源于研究区南部并有向北输送的趋势,EM4端元可能来源于陆架中部的残留砂沉积区。基于特征粒级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研究区6个站位的柱样沉积物中都出现了第一特征粒级,在3.91~9.29μm之间,推测与长江口外悬浮颗粒物有关,并认为柱样所在的区域都会受到长江入海泥沙的影响。黏土矿物由于具有粒度依赖性,在定量探讨椒江与瓯江的泥沙贡献量时,只能指示小于2μm的细颗粒物的贡献量,而粒度端元作为一种"全粒度"的指标,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可以同时解答"从哪里来"和"有多少"这两个示踪问题,是受限比较小的示踪物指标,未来在定量研究物源方面可能会有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沿岸泥 椒江 瓯江 端元 粒度 黏土矿物
下载PDF
浙西南淡竹花岗闪长岩中锆石的成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8
作者 汪相 陈洁 罗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7-398,共12页
本文对浙西南地区淡竹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群进行了形态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锆石: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前者为自形—半自形的长柱状晶体,无色透明,富含岩浆和矿物包裹体,其... 本文对浙西南地区淡竹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群进行了形态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锆石: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前者为自形—半自形的长柱状晶体,无色透明,富含岩浆和矿物包裹体,其背散射电子图像(BSE图像)显示出均匀的内部构造(少数具有韵律环带构造),其晶型指数落在钙碱性系列花岗闪长岩的范围内;后者大多数以增生边的形式围绕岩浆锆石生长,极少量呈他形的粒状晶体,呈黄褐色—半透明,其BSE图像亦呈现均匀的内部构造。这两类锆石在化学成分上有较大的差异,表现为岩浆锆石比变质锆石明显地富U、Th、Y等阳离子置换元素。锆石LA-ICPMS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分别形成于1875±33Ma和209±12Ma两个不同的时代,为浙闽运动和印支运动在浙西南地区的表现提供了有力的客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锆石 变质锆石 淡竹花岗闪长岩 浙闽运动 印支运动
下载PDF
区域经济空间过程阻力面模型的初步研究——以浙闽赣边界区分析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吴绍华 李植斌 +1 位作者 周生路 陈东湘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经济过程是各种要素流集聚和扩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素流的运动必然受到阻力的作用。基于此考虑,提出了经济过程阻力面模型,用以表示一个地区经济过程阻力的空间分布以及经济过程的运动趋势。空间经济过程阻力面模型对研究要素流的运... 经济过程是各种要素流集聚和扩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素流的运动必然受到阻力的作用。基于此考虑,提出了经济过程阻力面模型,用以表示一个地区经济过程阻力的空间分布以及经济过程的运动趋势。空间经济过程阻力面模型对研究要素流的运动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浙闽赣(ZMG)边界区案例分析为例,模型计算得到的ZMG阻力面图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浙闽赣交界区的物资流的阻力状况。ZMG边界区正如温台、闽南、江西经济发达区内的一个高阻力值的“岛”,从ZMG阻力面图可以看到有两个峰,一个在浙闽交界区(庆元、景宁),另一个在闽赣交界区(光泽、邵武)。在浙江境内的阻力线密度大、阻值高,说明浙江境内物资流动的地区差异明显。两峰之间为鞍(通道),武夷山市处于这个“鞍”之上,同时展示了该模型在启示省域边缘带发展规划中的现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 阻力面 空间分析 空间经济过程 浙闽赣 区域经济 空间过程 面模型 阻力 边界
下载PDF
早中生代的华北北部山脉:来自花岗岩的证据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旗 王焰 +3 位作者 金惟俊 王元龙 李承东 熊小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1-1403,共13页
地质历史上何时何地曾经存在过高原或山脉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根据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Sr和Yb)与其形成压力的关系探讨了这种可能性。花岗岩按照Sr和Yb的含量可以分为5类:①埃达克岩(Sr>400×10-6,Yb<2×10-6)、②喜... 地质历史上何时何地曾经存在过高原或山脉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根据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Sr和Yb)与其形成压力的关系探讨了这种可能性。花岗岩按照Sr和Yb的含量可以分为5类:①埃达克岩(Sr>400×10-6,Yb<2×10-6)、②喜马拉雅型花岗岩(Sr<400×10-6,Yb<2×10-6)、③广西型花岗岩(Sr>400×10-6,Yb>2×10-6)、④浙闽型花岗岩(Sr<400×10-6,Yb>2×10-6)和⑤南岭型花岗岩(Sr<100×10-6,Yb>2×10-6)。其中除了广西型的含义不清楚以外,其他4类花岗岩的差别可能与其形成的深度有关。埃达克岩与残留相榴辉岩平衡,压力通常大于1.5GPa,相应的地壳厚度超过50km。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与高压麻粒岩平衡,石榴子石和斜长石是主要的残留相,压力通常在0.8~1.5GPa之间,相应的地壳厚度在40~50km之间。浙闽型花岗岩与角闪岩相(斜长石+角闪石)平衡,压力小于0.8GPa,相当于正常地壳的厚度(30~40km)。南岭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环境,相当于正常或更薄的地壳厚度(30km或更小)。按照上述标志,根据现有的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资料,在华北北部识别出一个东西向延伸的早中生代的山脉(三叠纪—早侏罗世),称为华北北部山脉。推测该山脉东西长约3000km,南北宽200~500km,高度3000~5000m。山脉大约在早、中三叠世时开始抬升,至晚三叠世达到顶峰,于早侏罗世后垮塌消失,指示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地块碰撞导致的一次强烈的挤压构造和快速的抬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北部山脉 花岗岩 早中生代 埃达克岩 喜马拉雅型 浙闽型 南岭型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侧水动力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万小芳 潘爱军 +2 位作者 郭小钢 靖春生 黄奖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6-163,共8页
本文利用2006~2007年"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在台湾海峡西侧获取的大面水温、盐度走航资料,结合座底式海床基系统获取的海流剖面以及近海底水温观测结果,系统地阐述了台湾海峡西侧水动力环境在春、夏和晚秋初冬3... 本文利用2006~2007年"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在台湾海峡西侧获取的大面水温、盐度走航资料,结合座底式海床基系统获取的海流剖面以及近海底水温观测结果,系统地阐述了台湾海峡西侧水动力环境在春、夏和晚秋初冬3个季节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春季台湾海峡西侧海水垂向混合比较均一,等温线和等盐线分布大致与岸线平行,盐度和水温呈现从北往南逐渐升高、自近岸向远岸递增的特点.福建沿岸海流具有明显的正压海流特征,且为逆风的东北向海流,其最大流速(约0.25 m/s)出现在泉州外海;与此相对应,浙闽沿岸水仅局限于泉州以北近岸海域的中上水层,其盐度小于32.4.夏季台湾海峡西侧局部海域呈现典型的上升流特征,汕头、东山和南日岛外海近海底存在着明显的低温(<25℃)高盐水(>33.8)涌升中心.福建沿岸海流流向与盛行的西南季风一致,除汕头外海10 m层流速(0.19 m/s)比25 m层流速(约0.15 m/s)略大,其他海域仍具有正压流特点,最大流速(约0.40 m/s)出现在平潭外海附近.晚秋初冬台湾海峡西侧海域盐度和水温的空间分布比较接近,整体呈近岸低外海高,并随纬度降低而增加.调查期间浙闽沿岸水在2007年12月26日左右开始出现在平潭岛外海附近,随后从2008年1月15日左右整个台湾海峡西侧被南下的浙闽沿岸冷水(<17℃)控制;厦门以南近海余流流速明显小于厦门以北海域,并存在着显著的垂向流剪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水动力环境 上升流 浙闽沿岸水 季节变化 台湾海峡
下载PDF
南黄海中部隆起晚新近纪——第四纪沉积序列的地层划分与沉积演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健 段宗奇 +9 位作者 梅西 刘青松 张训华 郭兴伟 吴志强 王红 王飞飞 陈彬 张欣 安郁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43,共19页
CSDP-2孔位于南黄海中部隆起,其孔深超过2 800 m。该孔中下部中—古生代的固结成岩地层已被深入研究,但其最上部592 m未固结成岩的沉积序列尚未有研究报道。为了确定这部分沉积序列的地层划分,揭示其沉积演化历史,我们对其开展了古地磁... CSDP-2孔位于南黄海中部隆起,其孔深超过2 800 m。该孔中下部中—古生代的固结成岩地层已被深入研究,但其最上部592 m未固结成岩的沉积序列尚未有研究报道。为了确定这部分沉积序列的地层划分,揭示其沉积演化历史,我们对其开展了古地磁测试、光释光测年、底栖有孔虫鉴定和沉积相分析,并与南黄海及其邻近海岸地区以往钻孔岩心分析成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SDP-2孔0~592.00 m沉积序列最初形成于约5.2 Ma,其第四系底界位于孔深约227.91 m(年龄为2.59 Ma),下/中更新统界线位于孔深约65.23 m(年龄为0.78 Ma),中/上更新统界线位于孔深47.34 m(年龄约128 ka);自晚更新世以来形成的地层又可划分出MIS 5、MIS 4、MIS 3和MIS 1的沉积层段,MIS 2沉积缺失。南黄海中部隆起区在新近纪的剥蚀止于约5.2 Ma,从约5.2 Ma至约1.7 Ma发育河流沉积;由于浙闽隆起的逐渐沉降,约1.7 Ma发生自新生代以来的首次海侵,直至约0.83 Ma,发育潮坪—滨岸沉积与河流沉积的互层;从约0.83 Ma开始至今,浙闽隆起进一步沉降使得南黄海中部隆起区在间冰期高海平面时期的海洋环境基本接近现今环境;南黄海西部陆架在MIS 5发育范围比现今更广的冷水团沉积,在MIS 4、MIS 3早期、MIS 3晚期至MIS 2和MIS1分别依次发育河流、三角洲、河流和滨岸—内陆架环境。该沉积序列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沉降和海平面变化,其全新统、更新统及整个地层序列的沉积速率呈现依次明显下降的趋势,主要归因于地层时代越老其连续性越差,特别是晚更新世之前的地层有显著侵蚀的现象。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深入理解南黄海西部陆架区晚新近纪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进程和沉积地层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底界 地层划分 沉积演化 浙闽隆起 南黄海
下载PDF
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沉积特征与古环境记录 被引量:52
13
作者 石学法 刘升发 +4 位作者 乔淑卿 刘焱光 方习生 吴永华 朱志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30,共12页
2007—2009年执行"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过程中,对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进行了系统的底质调查,取得表层沉积物样品2949个、柱状沉积物样品148个。基于上述样品的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以6.5Φ粒径为界线详细划分出... 2007—2009年执行"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过程中,对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进行了系统的底质调查,取得表层沉积物样品2949个、柱状沉积物样品148个。基于上述样品的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以6.5Φ粒径为界线详细划分出泥质区的分布范围,主要位于26°~29°N之间,水深90m以浅的区域。(2)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泥质区现代沉积物总体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运移,但研究区的两侧又稍有不同,均表现出明显的向外偏转趋势;南部闽江河口外沉积物运移模式大致表现为由河口向周围呈散射状的输运趋势,最北影响可到27°N附近。(3)泥质区黏土矿物可明显划分为2个组合区,Ⅰ区覆盖了从长江口到南部闽江口外的大片海域,富集伊利石(平均含量为64%),沉积物主要来自于长江;Ⅱ区主要集中在闽江口附近的小区域,富集高岭石和绿泥石(两者平均含量之和为50%),推断其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于闽江。(4)常量元素的R型因子分析表明闽浙沿岸泥质区沉积主要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伴有少量生物沉积。(5)利用210Pb法测试了研究区百年来沉积速率,结果表明闽浙沿岸泥质区近百年来沉积速率介于0.79~3.34cm/a之间,平均值为1.97cm/a,属于东海次高沉积强度区,明显低于长江口泥质区沉积速率。(6)对闽浙沿岸泥质区南部的MZ01孔进行了综合分析,恢复了中全新世以来泥质区的古环境演变过程,识别出10次极值事件,可能主要由东亚冬季风的增强所引起,推测中全新世以来泥质区东亚冬季风演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8400~6300aBP为季风较强且波动期、6300~3800aBP为季风较弱且稳定期、3800~1400aBP为季风高波动期、1400aBP以来为季风稳定增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沿岸泥质区 沉积特征 古环境 东海
下载PDF
近2ka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物源分析 被引量:51
14
作者 肖尚斌 李安春 +2 位作者 蒋富清 尤征 陈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8-274,共7页
对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进行了粘土矿物和元素测试,粘土矿物对比分析表明,所研究的泥质沉积物来源为长江沉积物。金属元素聚类分析以及使用判别函数,均得到了与上述一致的结果。沉积物物源的定量计算表明,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 对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进行了粘土矿物和元素测试,粘土矿物对比分析表明,所研究的泥质沉积物来源为长江沉积物。金属元素聚类分析以及使用判别函数,均得到了与上述一致的结果。沉积物物源的定量计算表明,近2ka以来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中长江的贡献基本稳定在83%~85%,可以排除有黄河沉积物输入的可能,且历史上黄河的改道与北徙并没有对本区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来源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 粘土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物源
下载PDF
闽浙沿岸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龙 张志珣 +3 位作者 耿威 王中波 陆凯 李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9,共9页
对闽浙沿岸东部海域8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物源和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主要有砂、粉砂质砂、泥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泥6种类型。表层沉... 对闽浙沿岸东部海域8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物源和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主要有砂、粉砂质砂、泥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泥6种类型。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为2.01-7.58Φ,呈现由岸向海粒度变粗、砂含量明显增加、粉砂和黏土含量明显减少的趋势;标准偏差0.48-2.86Φ,分选较差,但由中部向东西两侧分选性变好。研究区近岸细粒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等沿岸河流携带来的泥沙,外部粗粒沉积物主要是具有滨岸沉积特征的陆架源残留改造沉积,而闽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对沉积物的分布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依据粒度及其参数特征,综合考虑物源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将闽浙沿岸东部海域划分为3个沉积区:近岸泥质沉积区、中东部混合沉积区和外陆架砂质改造沉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 沉积环境 闽浙沿岸东部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连进 叶加仁 吴冲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4,共3页
东海陆架盆地是发育于华夏板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 ,其下地壳性质与浙闽隆起区一致。盆地前第三纪主要发育侏罗—白垩系沉积 ,沉积岩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台北坳陷内。中生代构造演化可分为早中生代坳陷盆地发育和晚中生代断陷盆地发... 东海陆架盆地是发育于华夏板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 ,其下地壳性质与浙闽隆起区一致。盆地前第三纪主要发育侏罗—白垩系沉积 ,沉积岩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台北坳陷内。中生代构造演化可分为早中生代坳陷盆地发育和晚中生代断陷盆地发育两个阶段 ,为下坳上断形式的中生代陆相复合盆地。盆地中生界具有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其中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及煤层为主要生烃岩系 ;上白垩统砂岩具较好的储集性能 ,储集空间以孔隙—裂缝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陆架盆地 台北坳陷 石油地质 地质特征 油气藏 断陷盆地 煤层 泥岩
下载PDF
闽浙沿岸海域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怀静 翟世奎 +1 位作者 周勇华 于增慧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174,共12页
在2012年6月实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春季航次中,采集了闽浙沿岸海域表层和岩心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汞和甲基汞的分析测试,并结合沉积物中常量元素含量、粒度组分、有机质含量和孔隙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等系统地分析了汞和甲... 在2012年6月实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春季航次中,采集了闽浙沿岸海域表层和岩心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汞和甲基汞的分析测试,并结合沉积物中常量元素含量、粒度组分、有机质含量和孔隙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等系统地分析了汞和甲基汞含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闽浙沿岸海域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布大致表现为近岸含量高(杭州湾以南浙江沿岸),远岸含量低的特点。泥质区岩心沉积物中汞的甲基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近表层较小的深度范围内(泥质区北部和南部,其深度范围分别为0~15和0~13cm)。(2)在闽浙近岸泥质区,汞的原位甲基化是甲基汞的主要来源,在成岩过程中,埋深或其他环境条件的变化可以导致甲基汞的转移或再分配。(3)影响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布及甲基化作用强弱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为污染、海流体系、粒级组成、有机质含量和硫酸盐还原菌活性。人为污染是沉积物中汞含量的主控因素;海流体系控制着汞含量的分布格局;粒级组成影响着甲基汞的富集程度;有机质对表层沉积物中汞的甲基化作用影响不明显,在岩心沉积物中,既可以促进汞的甲基化,也可以抑制汞的甲基化,主要取决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类型;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化能力是汞甲基化作用的主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汞和甲基汞 含量分布 影响因素 闽浙沿岸
下载PDF
陕西束颈蝗属二新种记述(直翅目,斑翅蝗科)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升全 郑哲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932,共4页
记述采自陕西柞水的斑翅蝗科Oedipodidae束颈属蝗属Sphingonotus Fieber2新种,即直纹束颈蝗Sphingonotus striatu ssp.nov.和张氏束颈蝗Sphingonotus zhang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直翅目 斑翅蝗科 束颈蝗属 新种 陕西
下载PDF
论江泽民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建超 《甘肃理论学刊》 2002年第1期3-7,共5页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结合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 ,在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战略发展目标、战略思维、战略政策选择和领导保证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 ...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结合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 ,在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战略发展目标、战略思维、战略政策选择和领导保证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 ,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中国现代化 理论创新
下载PDF
江泽民文化建党思想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剑锋 《甘肃理论学刊》 2002年第5期9-12,共4页
江泽民关于“先进文化代表”的思想对从文化上建设党的突出强调 ,标志着江泽民文化建党思想的初步形成。从文化上建设党才是江泽民“先进文化代表”思想的本义。本文对江泽民文化建党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形成历程及理论架构进行了深入... 江泽民关于“先进文化代表”的思想对从文化上建设党的突出强调 ,标志着江泽民文化建党思想的初步形成。从文化上建设党才是江泽民“先进文化代表”思想的本义。本文对江泽民文化建党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形成历程及理论架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对如何贯彻执行江泽民文化建党思想即应如何从文化上建设党 ,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文化 建党 先进文化代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