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ternary Intrusions from the Zhongjiannan Basin,South China Sea: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Hainan Mantle Plume and Influence on Hydrocarbon Reservoirs
1
作者 HE Yanxin LIU Jianping +1 位作者 WANG Lei TIAN 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76-392,共17页
The transportation of magma in sedimentary basins often occurs through extensive dyke-sill networks.The role of sills on the plumbing system in rifted margins and the impact of sills on hydrocarbon reservoirs of prosp... The transportation of magma in sedimentary basins often occurs through extensive dyke-sill networks.The role of sills on the plumbing system in rifted margins and the impact of sills on hydrocarbon reservoirs of prospective sedimentary basins has long been an area of great industrial interest and scientific debate.Based on 2D seismic reflection,we present data on how the sills emplaced to form a magmatic plumbing system of the volcanic system for the Zhongjiannan Basin(ZJNB).The results show that sixty-nine sills and fourteen forced folds have been identified.The distribution and geometry of the sills suggest that magma flowed from west to east and then ascended to near the surface.The onlap relationship of the forced folds indicates that the timing of magmatic activities can be constrained at ca.0.2 Ma.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occurrences of intrusions imply that the strong post-rift magmatism in ZJNB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ainan mantle plume arising from the core-mantle boundary.Furthermore,these forced folds could produce several types of hydrocarbon traps,due to accommodation through bending and uplift of the overlying rock and free surface,but it is critical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uch emplacement when setting exploration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l intrusions forced fold petroleum traps Hainan mantle plume zhongjiannan basin
下载PDF
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control factors of the Rizhao Canyons in the Zhongjiannan Basin,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2
作者 Meijing Sun Yongjian Yao +5 位作者 Weidong Luo Jie Liu Xiaosan Hu Jiao Zhou Dong Ju Ziying X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6-26,共11页
Submarine canyon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long-distance sediment transport,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deepwater sedimentary system. The large-scale Rizhao Canyons have been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5 in t... Submarine canyon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long-distance sediment transport,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deepwater sedimentary system. The large-scale Rizhao Canyons have been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5 in the continental slope area of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beam bathymetry and two-dimensional multi-channel seismic data, the geology of the canyons has however not been studied yet. In this paper, th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nyon are carefully described,the sedimentary filling structure 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canyon are analyzed, and then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izhao Canyons group is a large slope restricted canyon group composed of one east-west west main and nine branch canyons extending to the south. The canyon was formed from the late Miocene to the Quaternary. The east-west main canyon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northern terrace and the southern Zhongjiannan Slope, and it is mainly formed by the scouring and erosion of the material source from the west, approximately along the slope direction. It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sediment supply and topographic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9 branch canyons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gravity flow and collapse from the east-west main canyon. This understanding result is a supplement to the study of “source-channel–sink” sedimentary system in the we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marine geological haz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YON GEOMORPHOLOGY sedimentary evolution control factors zhongjiannan Basin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低勘探海域中建南盆地烃源岩早期预测
3
作者 余秋华 张莉 +1 位作者 刘金萍 骆帅兵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6,共8页
烃源岩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利用最新采集的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在中建南盆地内划分出4套地震层序,识别了5个不整合地震反射界面。通过分析盆地沉积演化特征,推测中建南盆地发育3套烃源岩,分别为中始新统湖相烃源岩、... 烃源岩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利用最新采集的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在中建南盆地内划分出4套地震层序,识别了5个不整合地震反射界面。通过分析盆地沉积演化特征,推测中建南盆地发育3套烃源岩,分别为中始新统湖相烃源岩、上始新统—渐新统湖相和海陆交互相烃源岩以及下—中中新统海相烃源岩。通过对其周边盆地进行类比分析,厘定了3套烃源岩的地震相特征;对不同沉积相带泥岩百分含量进行赋值,最终判识推测了中建南盆地新生代3套烃源岩泥岩厚度及分布特征。本研究可为盆地下一步油气资源评价、有利二级构造带分析和勘探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建南盆地 低勘探区 烃源岩 地震相 类比法
下载PDF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高红芳 王衍棠 郭丽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92-598,共7页
中建南盆地位于南海西部陆架—陆坡区,承接了南海北部陆坡和南沙海域构造域的地质特点,并受到南海西缘大断裂的控制,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研究表明,中建南盆地新生代陆相、过渡相、海相各种沉积体系发育;具备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沼泽、泻... 中建南盆地位于南海西部陆架—陆坡区,承接了南海北部陆坡和南沙海域构造域的地质特点,并受到南海西缘大断裂的控制,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研究表明,中建南盆地新生代陆相、过渡相、海相各种沉积体系发育;具备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沼泽、泻湖、浅湖(海)—半深湖(海)、半深湖(海)—深湖(海)环境;地温梯度中—高,有利于干酪根成熟;河流、扇体、三角洲砂体和风化基岩、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全球地球动力体系联合作用控制,以及南海海底扩张运动产生的区域性应力影响,盆地演化过程具有多旋回发育的特点,导致发育多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断裂体系和多种类型圈闭。以上各种地质要素为盆地含油气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储存空间。同时盆地具有明显油气显示。据国内外地震勘探资料,发现在盆地西北隆起带及盆地中部、南部等多处地方都有气显示,同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吴必豪等在该区海底表层柱状样品中先后发现了碎块状沥青,断面新鲜,经荧光显微镜鉴定为油脂沥青,证明中建南盆地具有油气生成的潜力。因此,中建南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具备较高的油气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建南盆地 油气地质条件 油气远景
下载PDF
南海中建南盆地速度资料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衍棠 陈玲 吴大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5,共7页
在大量速度谱解释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南海中建南盆地的层速度、时深转换和砂岩百分含量,并对盆地5套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坳陷的层速度最大,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次之,北部隆起的层速度最小,反映了地层的构造走势... 在大量速度谱解释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南海中建南盆地的层速度、时深转换和砂岩百分含量,并对盆地5套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坳陷的层速度最大,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次之,北部隆起的层速度最小,反映了地层的构造走势;利用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岩性分析,发现西北部和西南部的砂岩百分含量大于75%,属于砂岩相沉积,推测盆地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和西南方向,为沉积相解释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建南盆地 层速度 砂岩百分含量 时深转换 岩性分析
下载PDF
中建南盆地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钟广见 高红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3-409,共7页
中建南盆地是在晚白垩世末南海中南部的一次张性构造运动──礼乐运动作用下开始形成的。盆地的发育经历了中、晚始新世之间的西卫运动造成区域抬升,使中建南盆地的下伏地层遭受变形、隆升和剥蚀;晚渐新世─中中新世的南海中央海盆扩张... 中建南盆地是在晚白垩世末南海中南部的一次张性构造运动──礼乐运动作用下开始形成的。盆地的发育经历了中、晚始新世之间的西卫运动造成区域抬升,使中建南盆地的下伏地层遭受变形、隆升和剥蚀;晚渐新世─中中新世的南海中央海盆扩张──南海运动;中中新世末期的万安运动和中新世末期南海整体沉降作用。共划分了6个层序组,8个层序,即A层序组(含A层序)、B层序组(含B层序)、C层序组(含C1层序和C2层序)、D层序组(含D层序)、E层序组(含E1层序和E2层序)和F层序组(含F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中建南盆地 新生代层序 地层特征
下载PDF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构造格架及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高红芳 陈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2-516,共5页
中建南盆地地处南海西部,断层、火山岩体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新生代构造运动对盆地形成演化影响很大,剖面上表现为由4个不同结构特征的构造层叠置而成,平面上呈现北北东-北西走向,形态呈菱形,既具有走滑盆地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拉张盆地... 中建南盆地地处南海西部,断层、火山岩体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新生代构造运动对盆地形成演化影响很大,剖面上表现为由4个不同结构特征的构造层叠置而成,平面上呈现北北东-北西走向,形态呈菱形,既具有走滑盆地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拉张盆地的地质特征。盆地整体以一个主要坳陷和两个次级坳陷为中心,穿插缓坡低隆起,形成隆坳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盆地内发育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走滑方向不同,对盆地演化的影响截然不同,左旋引起挤压,而右旋则造成盆地拉张沉降。在拉张和剪切两种应力改造作用下,经过了多次抬升、沉降的旋回,形成走滑-拉张复合型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构造运动 构造格局 走滑-拉张 复合型盆地 中建南盆地
下载PDF
南海中建南盆地地震地层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玲 钟广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6期609-616,共8页
中建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部陆缘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勘探程度较低,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表明盆地内具有形成油气圈闭的生储盖条件,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利用多道地震调查资料和周边地区的地质资料对盆地进行了地震地层分析,解释了5个... 中建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部陆缘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勘探程度较低,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表明盆地内具有形成油气圈闭的生储盖条件,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利用多道地震调查资料和周边地区的地质资料对盆地进行了地震地层分析,解释了5个地震反射界面,划分出3个地震超层序和5个地震层序,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各地震层序的地质属性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盆地发育有全新统一上新统、上中新统、中中新统一下中新统、渐新统一上始新统、中始新统一古新统等5套地层;在地震相划分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层序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发育史进行了分析,认为盆地早期为陆相沉积,逐渐发展为现今的浅海—半深海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建南盆地 地震层序 地震相 沉积相 地质时代
下载PDF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新生代沉积相及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红芳 白志琳 郭依群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年第6期411-416,共6页
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将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新生界划分为6个地震层序,并进行了地震相-沉积相分析,推断解释了14种沉积相,论述了不同地质时期各沉积相的平面分布特征,分析了新生代盆地沉积环境的演化和各沉积体系在盆地发展过程中... 运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将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新生界划分为6个地震层序,并进行了地震相-沉积相分析,推断解释了14种沉积相,论述了不同地质时期各沉积相的平面分布特征,分析了新生代盆地沉积环境的演化和各沉积体系在盆地发展过程中的变迁,进而展示了中建南盆地由陆相湖盆向陆缘海盆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建南盆地 沉积相 沉积环境 分布 演化
下载PDF
南海中建南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8,共6页
中建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部陆缘我国传统疆界线附近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大部分区域位于我国传统疆界线内。在对盆地近万千米多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对盆地的主要构造样式以及它们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分布面... 中建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部陆缘我国传统疆界线附近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大部分区域位于我国传统疆界线内。在对盆地近万千米多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对盆地的主要构造样式以及它们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油气前景良好。盆地是属于早期断陷、后期经走滑改造而成的复合型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发育不同的构造样式:早期为断陷阶段,伸展型构造样式发育;中期为断坳—压扭或走滑反转阶段,产生走滑或压扭性构造样式;晚期为区域沉降阶段,以垂向沉积为主,无明显的构造样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伸展型构造 走滑反转构造 中建南盆地 南海
下载PDF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烃源岩热演化史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萍 简晓玲 +3 位作者 王后金 王嘹亮 王改云 成谷 《地质学刊》 CAS 2020年第1期157-162,共6页
中建南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对盆地内油气资源前景尚无明确认识。利用PetroMod盆地模拟软件,对盆地内烃源岩热演化史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中建南盆地内最主要的一套烃源岩为始新世早—中期烃源岩,生烃门限为2050~2125 m,但盆地内2个主要... 中建南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对盆地内油气资源前景尚无明确认识。利用PetroMod盆地模拟软件,对盆地内烃源岩热演化史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中建南盆地内最主要的一套烃源岩为始新世早—中期烃源岩,生烃门限为2050~2125 m,但盆地内2个主要生烃坳陷——中部坳陷和北部坳陷内的始新世早—中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差别较大,分别在32、24 Ma开始进入生烃门限。现今中建南盆地中部坳陷的热演化程度高于北部坳陷,因此中部坳陷的生烃潜力应大于北部坳陷。中建南盆地主力烃源岩尽管在晚渐新世末陆续成熟,并进入生、排烃高峰期,但因缺少良好的区域性盖层,直至上新世末圈闭定型,油气才开始聚集成藏。因此,中建南盆地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为上新世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热演化史 生烃潜力 盆地模拟 中建南盆地 南海西部
下载PDF
中建南盆地局部构造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5,共7页
中建南盆地是位于南海西部陆缘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调查资料表明,盆地面积超过11×104km2,沉积厚度达8500m,局部构造发育,油气前景良好。在对盆地大量多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研究了盆地局部构造的圈闭类型、分布特征... 中建南盆地是位于南海西部陆缘的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调查资料表明,盆地面积超过11×104km2,沉积厚度达8500m,局部构造发育,油气前景良好。在对盆地大量多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研究了盆地局部构造的圈闭类型、分布特征和发育史。盆地的局部构造主要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复合型圈闭。早期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伴生以张性为主的局部构造圈闭;晚期受走滑应力的改造,发育花状张扭或压扭性构造;特定的构造和沉积环境则造就了地层和复合型圈闭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构造 构造圈闭 地层圈闭 复合型圈闭 中建南盆地
下载PDF
南沙海域中建南盆地的磁性基底及地壳结构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珍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3期17-24,共8页
通过对南沙海域中建南盆地重磁资料的分析及反演计算,依据盆地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对地震资料难以解决的基底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磁性基底与莫霍面深度,确定了地壳类型,并对盆地内的深部大断裂及磁性基岩属性作了推断,为今后... 通过对南沙海域中建南盆地重磁资料的分析及反演计算,依据盆地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对地震资料难以解决的基底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磁性基底与莫霍面深度,确定了地壳类型,并对盆地内的深部大断裂及磁性基岩属性作了推断,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磁性基底 地壳 岩石物性特征 重力异常 磁力异常
下载PDF
中建南盆地北部海底麻坑地貌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灵 王彬 +2 位作者 李健 喻凯琦 赵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84,共13页
海底麻坑是与流体逸散相关的一种海底凹陷地貌,在全球海域的陆架、陆坡和深海平原等均有广泛发育。文章利用高分辨率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中建南盆地北部识别出330个规模不等的海底麻坑,按照麻坑形态可将其分为:圆形、椭... 海底麻坑是与流体逸散相关的一种海底凹陷地貌,在全球海域的陆架、陆坡和深海平原等均有广泛发育。文章利用高分辨率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中建南盆地北部识别出330个规模不等的海底麻坑,按照麻坑形态可将其分为: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及新月形麻坑。研究区内海底麻坑直径可达1500~7900m,最大深度可达175m,其中圆形麻坑规模(直径、深度)小于椭圆形、长条形和新月形麻坑,表明圆形麻坑处于麻坑发育早期阶段。三维地震资料显示不同类型海底麻坑的下伏地层中均发育有断层、气烟囱、裂隙等流体逸散通道,为该区域海底麻坑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海底麻坑演化过程中,底流对海底麻坑的地貌形态具有改造作用。当圆形麻坑下伏地层流体活动强烈时,流体可沿着运移通道直接向麻坑内壁渗漏,使得其内壁塌陷,逐渐演化成椭圆形麻坑。由于椭圆形麻坑处于底流活动影响的早期阶段,其受底流改造作用较弱。在持续性底流活动的强烈改造作用下,紧密排列的圆形或椭圆形麻坑逐渐拉伸演变成长条形麻坑。当底流作用于孤立的圆形麻坑时,在底流的上游侧沉积速率增加,麻坑在上游侧接受沉积被掩埋,下游侧地层被侵蚀,从而形成新月形麻坑。根据研究区海底麻坑成因机制分析,文章首次提出了一种展示中建南盆地不同类型海底麻坑演化过程模型,该模型有助于理解中建南盆地流体逸散过程和底流活动,并且可为其他区域海底麻坑演化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麻坑 地貌特征 成因机制 演化过程 中建南盆地
下载PDF
中建南盆地后扩张期T_(5)和T_(3)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及对南海科学钻探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伟平 姚永坚 +4 位作者 蔡周荣 殷征欣 朱荣伟 尉建功 鞠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22-2832,共11页
中建南盆地是位于南海西部陆缘的一个走滑拉张型盆地,具有南海北部张裂和西部走滑的双重构造特征,盆地发育新生界多个区域不整合面,对于研究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史、油气资源以及南海的形成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越南钻井约... 中建南盆地是位于南海西部陆缘的一个走滑拉张型盆地,具有南海北部张裂和西部走滑的双重构造特征,盆地发育新生界多个区域不整合面,对于研究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史、油气资源以及南海的形成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越南钻井约束,对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解译,标定南海扩张结束后(中中新世以来)T_(5)和T_(3)两个区域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分析,认为:T_(5)不整合面形成于南海海底扩张停止时期的碰撞不整合面,对应于红河-南海西缘断裂带从左旋运动到右旋运动的过渡期,时代为15 Ma,地震剖面揭示该界面总体的构造活动不强烈,推测沙巴造山运动在中建南盆地的响应已大幅减弱。T_(3)不整合面对应于区域性重要板块重组事件和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的构造转换面,与红河-南海西缘断裂带右旋走滑密切相关,时代为11.6 Ma,地震剖面显示该界面具有明显的剥蚀削截特征,同时是南海西部大规模碳酸盐岩、水道和扇体开始发育的重要时期,推测为南沙运动或万安运动在盆地内强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南海后扩张期表现出强烈构造活动及沉积响应的差异,通过未来大洋钻探,可明确南海西部T_(5)、T_(3)两个区域不整合面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动力学环境,为认识南海西缘断裂带对西部沉积盆地群成因机制以及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建南盆地 南海 不整合面 构造演化 科学钻探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人海后的延伸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8
16
作者 万玲 姚伯初 吴能友 《南海地质研究》 2000年第12期22-32,共11页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南海西部地区新的海洋地质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国外在该区大量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红河断裂带人海经莺歌海盆地延至海南岛南部,在17°30′N,109°E附近被近S-N向的南海西缘断裂右行截断,之后在16°N,110...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南海西部地区新的海洋地质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国外在该区大量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红河断裂带人海经莺歌海盆地延至海南岛南部,在17°30′N,109°E附近被近S-N向的南海西缘断裂右行截断,之后在16°N,110°E处沿西沙西南的中建南断裂继续往南东方向延伸,直达西南海盆。这一提法不同于传统的东延和南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红河断裂带作为印支板块滑移边界中的构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中建南断裂带 南海 海洋地质 构造作用
原文传递
南海西北部中建南海底峡谷群的发现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美静 姚永坚 +5 位作者 罗伟东 胡小三 周娇 徐子英 鞠东 刘杰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05-4019,共15页
在南海西北部首次发现中建南峡谷群,目前对其地质信息尚未开展相关研究.综合利用水深地形数据和二维多道地震资料,主要分析中建南峡谷群的地形地貌特征、平面展布与分段性特点,精细刻画峡谷沉积充填结构及演化特征,再进一步讨论峡谷形... 在南海西北部首次发现中建南峡谷群,目前对其地质信息尚未开展相关研究.综合利用水深地形数据和二维多道地震资料,主要分析中建南峡谷群的地形地貌特征、平面展布与分段性特点,精细刻画峡谷沉积充填结构及演化特征,再进一步讨论峡谷形成的控制因素.中建南海底峡谷群分布于中建阶地与中建北海台之间,它是由西侧的一条主轴峡谷和东侧的多条小型分支峡谷组成,整体呈SE-S-SE走向,以走向转折拐点为起点,将峡谷分为三段式:北段、中段和南段,北段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段和南段主要受侵蚀作用、沉积作用,东南部的峡谷口外主要受沉积作用.研究区晚中新世-第四纪时广泛分布峡谷沉积体系,包括半深海相、三角洲相、峡谷/水道充填相、滑塌相、块体搬运复合沉积和浊积扇相.揭示了该海底峡谷群的发育和演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沉积物源供给和重力流、底流作用的控制.通过对该峡谷群的地形地貌和沉积演化特征的分析,将对海洋地质灾害、南海深水沉积体系研究及油气资源勘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地形地貌 控制因素 中建南峡谷 南海西北部 沉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