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hulazhaga Gold Deposit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JIANGSihong NIEFengj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7-97,共11页
Located in Alxa Zuoqi (Left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the Zhulazhaga gold deposit is the first large- scale gold deposit that was found in the middle-upper Proterozoic strata along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Nort... Located in Alxa Zuoqi (Left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the Zhulazhaga gold deposit is the first large- scale gold deposit that was found in the middle-upper Proterozoic strata along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recent years. It was discovered by the No. 1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Party of Inner Mongolia as a result of prospecting a geochemical anomaly. By now, over 50 tonnes of gold has been defined, with an average Au grade of 4 g/ t. The ore bodies occur in the first lithological unit of the Mesoproterozoic Zhulazhagamaodao Formation (MZF), which is composed mainly of epimetamorphic sandstone and siltstone and partly of volcanic rock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gold, the first lithological unit of the MZF became the source bed for the late-stage ore formation. Controlled by the interstratal fracture zones, the ore bodies mostly appear along the bedding with occurrenc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trata. The primitive ore types are predominantly the altered rock type with minor ore belonging to the quartz veins type. There are also some oxidized ore near the surface. The metallic minerals are composed mainly of pyrite, pyrrhotite and arsenopyrite with minor chalcopyrite, galena and limonite. Most gold minerals appear as native gold and electrum. Hydrothermal alt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ore formation are actinolitization, silicatization, sulfidation and carbonation. A total of 100 two-phase H 2 O-rich and 7 three-phase daughter crystal-bearing inclusions were measured in seven gold- bearing quartz samples from the Zhulazhaga gold deposit.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two-phase H 2 O-rich inclusions range from 155 to 401°C, with an average temperature of 284°C and bimodal distributions from 240 to 260°C and 300 to 320°C respectively. The salinities of the two-phase H 2 O-rich inclusions vary from 9.22wt% to 24.30wt% NaCl equiv, with a mode between 23 wt% and 24wt% NaCl equiv. Comparatively,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three- phase daughter crystal-bearing inclusions vary from 210 to 435°C and the salinities from 29.13wt% to 32.62wt% NaCl equiv. It indicates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is meso-hypothermal and characterized by high salinity, which is apparently different from the metamorphic origin with low salinity. It suggests a magmatic origin of the gold-bearing fluid. The δ 18 O values of quartz from auriferous veins range from 11.9 to 16.3 per mil,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in equilibrium with quartz vary from 1.06 to 9.60 per mil, which fall between the values of meteoric water and magmatic water. It reflects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may be the product of mixing of meteoric water and magmatic water. Based on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Zhulazhaga gold deposit, it is supposed that the volcanism in the Mesoproterozoic might make gold pre-concentrate in the strata. Th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Hercynian tectono-magmatic activity not only brought along a large number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but also made the gold from the strata rework.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re bodies were mainly formed in late hydrothermal reworking stage. Compared with typical gold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epimetamorphic clastic rocks, the Zhulazhaga deposit has similar features in occurrence of ore bodies,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wall-rock alterations and mineral assemblages. Therefore, the Zhulazhaga gold deposit belongs to the epimetamorphic clastic rock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deposit fluid inclusion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s ore genesis zhulazhaga Inner Mongolia
下载PDF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28
2
作者 江思宏 杨岳清 +4 位作者 聂凤军 张建华 刘妍 李福喜 贾林柱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42,共9页
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床 ,其独特的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文章对该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综述 ,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对... 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床 ,其独特的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文章对该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综述 ,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对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并与国内外典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朱拉扎嘎金矿的容矿围岩为中元古界朱拉扎嘎毛道组浅变质碎屑岩 ,但是矿区内外大量产出的海西期侵入岩和金矿的主成矿年龄 [(2 75± 6 )Ma]等证据表明 ,朱拉扎嘎金矿的形成与海西晚期的构造_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 ,即早期金在中元古代海盆地中预富集 ,之后 ,晚期地层中的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再次富集成矿。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源层 岩浆活动 矿床成因 内蒙古 矿床地质特征
下载PDF
阿拉善地区朱拉扎嘎金矿床硫、铅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江思宏 杨岳清 +3 位作者 聂凤军 王剑民 李福喜 贾林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8-445,共8页
朱拉扎嘎金矿是近年来在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首次找到的以变质沉积岩为主岩的大型金矿床。金矿化主要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体状产在中元古界变质沉积岩地层内。11件硫化物和2件金矿石全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1.1‰~7.1‰。根据硫化物... 朱拉扎嘎金矿是近年来在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首次找到的以变质沉积岩为主岩的大型金矿床。金矿化主要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体状产在中元古界变质沉积岩地层内。11件硫化物和2件金矿石全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1.1‰~7.1‰。根据硫化物的产状及形成期次判断,成矿热液中的硫同位素基本上达到了平衡,成矿热液的δ^(34)S值为2‰左右,暗示硫的来源主要以深源硫为主,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6件金矿石中的硫化物、1件变质沉积岩、2件地层火山岩+5件侵入岩体(脉)的^(206)Pb/^(204)Pb值分别为17.034~17.725、16.971、17.602~17.513和17.492~17.776;^(207)Pb/^(204)Pb为15.297~15.552、15.031、15.436~15.445和15.299~15.564;^(208)Pb/^(204)Pb为36.599~37.489、36.347、37.493~37.623和37.606~37.895。在铅构造模式图中,尽管金矿石Pb同位素投影点分布范围较大,但多数集中于地幔和造山带演化线附近,并与侵入岩铅同位素组成较为接近,反映了铅的来源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可能是侵入岩铅与变质地层中铅混合的结果。S、Pb同位素数据表明,在朱拉扎嘎金矿床,原始地层中的火山岩可能促成了金在地层中的预富集,而海西期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而且使地层中的金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 金矿床 内蒙古 阿拉善地区 矿床地质
下载PDF
内蒙古朱拉扎嘎地区成矿遥感信息提取及成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颖璠 陈建平 +2 位作者 郝俊峰 梁丽新 崔来旺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2-1068,共7页
以ETM+数据为信息源,对典型矿床—朱拉扎嘎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遥感解译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矿体赋存于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一段浅变质含钙质碎屑岩中。利用目视综合解译法进行了线性构造信息的提取;利用主成份分析法有效提取了铁染蚀... 以ETM+数据为信息源,对典型矿床—朱拉扎嘎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遥感解译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矿体赋存于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一段浅变质含钙质碎屑岩中。利用目视综合解译法进行了线性构造信息的提取;利用主成份分析法有效提取了铁染蚀变异常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并利用光谱角法对蚀变异常进行了优化处理;利用GIS技术将以上提取的成矿信息进行叠加分析。确定该区寻找铜金矿床的找矿标志为:(1)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一段;(2)线性构造发育;(3)铁染蚀变异常和羟基蚀变异常存在且二者套合好;(4)有较强的化探异常,且异常浓集中心套合好。并利用找矿标志在区内圈定出朱拉扎嘎北侧、西侧等6个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拉扎嘎 ETM+ 成矿信息 叠加分析 找矿靶区预测
下载PDF
朱拉扎嘎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岳清 江思宏 +5 位作者 聂凤军 张建华 刘妍 李福喜 王剑民 贾林柱 《地质与资源》 CAS 2001年第3期146-152,共7页
朱拉扎嘎金矿是一个大型矿床 ,赋矿围岩为中元古界变质钙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大理岩、流纹岩 .主矿体和围岩产状基本一致 .划分出两个矿带 ,总体走向 35° .矿体受层间裂隙控制 ,共发现 5 6个矿体 ,规模为长10余米到 30 0m ,厚... 朱拉扎嘎金矿是一个大型矿床 ,赋矿围岩为中元古界变质钙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大理岩、流纹岩 .主矿体和围岩产状基本一致 .划分出两个矿带 ,总体走向 35° .矿体受层间裂隙控制 ,共发现 5 6个矿体 ,规模为长10余米到 30 0m ,厚度几十厘米到 4 5m ,延伸可达 2 0 0m .主要蚀变有透辉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冰长石化 ,还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 .矿石类型有蚀变变质砂岩型、蚀变火山岩型、交代岩型、喷流沉积岩型和石英脉型 .自然金和银金矿是矿石中金的最主要赋存形式 .含金较高的原始沉积岩层 ,比较发育的层间裂隙或破碎带 ,与多次构造活动相伴的多次热液活动和多次矿化作用 ,便形成本区的岩浆热液蚀变型金矿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蚀变岩型 岩浆热液 花岗斑岩 朱拉扎嘎 内蒙古 成因 地质特征
下载PDF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ETM^+数据提取蚀变异常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丛丽娟 胡凤翔 +3 位作者 杨俊才 苏新旭 张丽莉 高秀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5-732,共8页
中国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景观区,自然条件恶劣,常规的地质、物探、化探找矿工作难度大,如何借助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是地质工作者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本次工作选择内蒙古阿拉善盟朱拉扎嘎金矿作为实验区,利用卫星遥感ETM+... 中国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景观区,自然条件恶劣,常规的地质、物探、化探找矿工作难度大,如何借助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是地质工作者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本次工作选择内蒙古阿拉善盟朱拉扎嘎金矿作为实验区,利用卫星遥感ETM+数据进行蚀变异常提取方法研究。从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出发,对Crosta法则进行改造,建立了适合本区的异常提取模型:铁化蚀变异常提取以Band2、Band3、Band4、Band5/Band1主成分分析为核心技术;含羟基和碳酸盐化蚀变异常提取以Band2、Band4、Band5、Band7主成分分析为核心技术。运用该模型完成了矿区及其外围蚀变异常提取工作,经过地面光谱验证,检测到铁化、含羟基和碳酸盐化蚀变矿物,认为提取方法合理,提取结果可信。本次研究工作可以为矿区外围找矿提供新方法,为推广和应用遥感技术在荒漠景观区找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矿物 ETM^+ 主成分分析 朱拉扎嘎金矿 内蒙古
下载PDF
利用ASTER数据提取蚀变异常方法研究——以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为例 被引量:23
7
作者 丛丽娟 岑况 +1 位作者 朱所 丛立民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52-658,663,共8页
位于内蒙古西部荒漠景观区的朱拉扎嘎大型金矿热液活动强烈,氧化矿体出露地表,适合利用遥感技术提取矿化蚀变异常方法研究.选择该区作为实验区,利用ASTER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蚀变信息提取.信息提取结果分3组,分别是铁化蚀... 位于内蒙古西部荒漠景观区的朱拉扎嘎大型金矿热液活动强烈,氧化矿体出露地表,适合利用遥感技术提取矿化蚀变异常方法研究.选择该区作为实验区,利用ASTER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蚀变信息提取.信息提取结果分3组,分别是铁化蚀变、粘土化蚀变、含碳酸盐化和羟基蚀变.对蚀变提取结果进行地面光谱验证,利用野外便携式光谱仪ASD检测到铁化蚀变;用PIMA仪检测到粘土化蚀变、碳酸盐化蚀变和含羟基蚀变矿物,如蒙脱石、伊利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绿泥石、白云母、绿帘石等.验证结果表明,利用ASTER数据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矿化蚀变信息可靠,结果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遥感 蚀变异常 朱拉扎嘎金矿
下载PDF
岩矿石NIR光谱特征与地球化学异常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丛丽娟 贾志业 +4 位作者 梁秀娟 夏玲燕 李逸川 余学中 赵廷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9-305,共7页
以找矿为目的,开展矿区岩矿石反射光谱与地球化学异常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为实验区,沿原P26号剖面线采集岩矿石样品,利用ASD野外光谱测试仪对样品进行光谱测试。在研究蚀变矿物光谱曲线特征和实测样品光谱数据的... 以找矿为目的,开展矿区岩矿石反射光谱与地球化学异常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为实验区,沿原P26号剖面线采集岩矿石样品,利用ASD野外光谱测试仪对样品进行光谱测试。在研究蚀变矿物光谱曲线特征和实测样品光谱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提取与Al—OH、Mg—OH相关的光谱特征吸收深度参数H_(2205)和H_(2315),并研究其与地球化学异常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H_(2205)和H_(2315)与地球化学异常Au、Cu、Bi、Fe_2O_3、W、Mo、As有关,其中H_(2205)、H_(2315)与Bi、Fe_2O_3、W、Mo、As可以建立定量反演模型;H_(2205),H_(2315)与Au、Cu等主成矿元素定量关系不明确。研究表明,光谱吸收深度参数H_(2205)和H_(2315)反映成矿环境(高温热液环境和氧化环境)的能力较强,直接反映矿化成分(Au、Cu)的能力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特征 Al—OH Mg—OH 地球化学异常 朱拉扎嘎金矿
下载PDF
朱拉扎嘎金矿区地物光谱特征与地球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丛丽娟 岑况 +2 位作者 余学中 黄增芳 冷福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6-274,共9页
利用卫星数据和地面光谱测试数据研究地物光谱特征与地球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7的ETM+数据提取研究区的蚀变异常,与区域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利用美国光谱分析设备ASD(ASD:FieldSpec-FR),... 利用卫星数据和地面光谱测试数据研究地物光谱特征与地球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7的ETM+数据提取研究区的蚀变异常,与区域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利用美国光谱分析设备ASD(ASD:FieldSpec-FR),对矿区岩石样品进行光谱测试,提取特征参数并与其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卫星数据提取的蚀变异常和化探近矿指示元素Au和Cu等异常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地面光谱测试数据中特征参数H900与Au,Cu,As,Bi,W,Mo和Fe2O3等矿化指示元素具有二次曲线函数的定量关系,这说明在干扰因素少的实验室环境内岩石光谱特征和矿化指示元素之间可以建立定量关系,这种关系支持遥感地球化学测量的开展;现有遥感数据虽不能和矿化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建立定量关系,但与部分指示元素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数据波段的增加以及去干扰能力的增强,遥感数据也能更精确地反演地物化学成分信息,实现遥感地球化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数据 遥感蚀变异常 光谱特征 化探异常 朱拉扎嘎金矿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卫新 马丹 +1 位作者 秦向红 张道阔 《地质与资源》 CAS 2014年第3期276-279,共4页
对朱拉扎嘎金矿床的区域地质条件、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的研究显示,该矿床受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地层,矿体一般呈层状顺层产出,与控矿地层产状一致.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层控型金矿床.在矿区周围,矿床的西方是找矿的... 对朱拉扎嘎金矿床的区域地质条件、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的研究显示,该矿床受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地层,矿体一般呈层状顺层产出,与控矿地层产状一致.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层控型金矿床.在矿区周围,矿床的西方是找矿的重点区域;在区域上,找矿远景区在乌兰内哈沙-朱拉扎嘎毛道-呼布和特一带的中元古界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床类型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朱拉扎嘎 内蒙古
下载PDF
蒙古洋西南弧后盆地闭合时限的探讨——来自阿拉善陆块南部岩体地球化学和锆石测年的约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轩 李以科 王安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39-1654,共16页
精确地厘定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闭合的时限对于理解阿拉善陆块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梳理阿拉善陆块南部地区矿化事件的时空序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弧后盆地最终消失于巴丹吉林断裂带的位置。虽然在巴丹吉林断裂带东段,通过查干楚鲁... 精确地厘定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闭合的时限对于理解阿拉善陆块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梳理阿拉善陆块南部地区矿化事件的时空序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弧后盆地最终消失于巴丹吉林断裂带的位置。虽然在巴丹吉林断裂带东段,通过查干楚鲁蛇绿岩套将此弧后盆地东段的闭合时间约束在275Ma左右,但由于该断裂带西段缺失蛇绿岩套,使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的闭合时限仍不清楚。本文通过开展对上述断裂带西段中的特拜石英闪长岩和管材陶鲁盖花岗斑岩等岩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特拜石英闪长岩属I型花岗岩类,岩石相对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Ta、Nb、P、Zr、Hf、Ti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弱的铕负异常,Sr-Nd同位素组成接近OIB或EMⅠ型富集地幔源区,岩体形成于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向阿拉善陆块俯冲的挤压构造环境,成岩年龄为281.7±1.1Ma。管材陶鲁盖花岗斑岩属A型花岗岩类,岩石相对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Zr、Hf,相对亏损Ta、Nb、P、Ti等高场强元素和Ba、Sr、Eu,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负异常明显,Sr-Nd同位素组成接近EMⅡ型富集地幔源区,岩体形成于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南侧大陆与火山弧碰撞后的伸展构造环境,成岩年龄为272.6±0.8Ma。本文提出该弧后盆地西段闭合时间不应早于281.7±1.1Ma,且不应晚于272.6±0.8Ma。结合该弧后盆地东段闭合于275Ma左右的认识,本文认为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整体的闭合时限介于282~272Ma之间。在巴丹吉林断裂带南侧的大多数矿化事件均为对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闭合事件的响应,这些矿床沿巴丹吉林断裂带分布,成矿作用与华力西期岩浆活动相关,成矿年龄应接近282~27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陆块 弧后盆地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朱拉扎嘎金矿
下载PDF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构造、岩浆控矿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道阔 王庆超 +4 位作者 秦向红 王兀升 朱永泰 岳增乐 杨国强 《地质与资源》 CAS 2016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朱拉扎嘎金矿位于中新元古代巴音诺尔公凹陷带内,朱拉扎嘎毛道附近南北向背斜褶皱轴部及朱拉扎嘎毛道NNW向断裂构造南段,赋存在中元古界蓟县系阿古鲁沟组一岩段中,为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朱拉扎嘎金矿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 朱拉扎嘎金矿位于中新元古代巴音诺尔公凹陷带内,朱拉扎嘎毛道附近南北向背斜褶皱轴部及朱拉扎嘎毛道NNW向断裂构造南段,赋存在中元古界蓟县系阿古鲁沟组一岩段中,为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朱拉扎嘎金矿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岩浆岩的控矿作用,提出朱拉扎嘎金矿床控矿因素为E-W向逆冲断裂带活动派生出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与华力西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区域上北东方向的呼布和特一带与朱拉扎嘎金矿床地质情况相似,是该区的找矿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拉扎嘎金矿 构造 岩浆岩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火山岩岩(矿)相学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妍 杨岳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4-310,共7页
笔者对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做了详细的镜下岩 (矿 )相学研究工作 ,首次发现了火山岩 (包括石英角斑岩、粗面流纹岩、团粒状流纹岩、蚀变矿化流纹岩、蚀变霏细岩等 )和其他火山活动的痕迹。改变了过去人们对该矿床成因的认识。火山活动不... 笔者对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做了详细的镜下岩 (矿 )相学研究工作 ,首次发现了火山岩 (包括石英角斑岩、粗面流纹岩、团粒状流纹岩、蚀变矿化流纹岩、蚀变霏细岩等 )和其他火山活动的痕迹。改变了过去人们对该矿床成因的认识。火山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熔浆热物质 ,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成矿金属元素 ,为矿床的形成准备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成矿环境。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学 火山活动 酸性火山岩 内蒙古 金矿床 成矿环境 火山岩
下载PDF
遥感蚀变异常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宝林 朱锁 +1 位作者 丛丽娟 高秀花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1年第1期64-68,共5页
阐述利用遥感数据提取蚀变异常的机理、方法、数据源及在不同找矿阶段的应用。以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沙拉西别地区为例,讨论了遥感找矿的预测应用;以内蒙古西部朱拉扎嘎金矿为例,讨论了遥感找矿在详查工作阶段的应用。通过研究认为,遥... 阐述利用遥感数据提取蚀变异常的机理、方法、数据源及在不同找矿阶段的应用。以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沙拉西别地区为例,讨论了遥感找矿的预测应用;以内蒙古西部朱拉扎嘎金矿为例,讨论了遥感找矿在详查工作阶段的应用。通过研究认为,遥感蚀变异常可以为野外勘探前期的预测阶段提供重要的找矿信息,为详查阶段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遥感技术是贯穿整个矿产勘查工作的有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蚀变异常 找矿应用 朱拉扎嘎 沙拉西别
下载PDF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朱拉扎嘎金矿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振法 牛颖智 +1 位作者 李超英 杨万金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50-262,共13页
朱拉扎嘎金矿 ,经综合物化探普查 ,在大面积覆盖区发现 0 .5km2 高视极化率、中低视电阻率激电异常和低缓磁异常。已施工的 8个钻孔均见矿 ,估算黄金储量大于 30t。沿走向 ,激电异常在北东、南西两端有大幅度向外延伸趋势 ,可能是深部... 朱拉扎嘎金矿 ,经综合物化探普查 ,在大面积覆盖区发现 0 .5km2 高视极化率、中低视电阻率激电异常和低缓磁异常。已施工的 8个钻孔均见矿 ,估算黄金储量大于 30t。沿走向 ,激电异常在北东、南西两端有大幅度向外延伸趋势 ,可能是深部硫化物矿层向外延伸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探 物探 综合找矿 原生金矿 朱拉扎嘎
下载PDF
光谱角技术在多光谱遥感蚀变异常提取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丛利民 李国志 +1 位作者 王登科 王宝林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09年第4期242-246,共5页
选择朱拉扎嘎金矿为试验区,ASTER数据为数据源,利用光谱角技术进行蚀变异常提取实验。重点阐述光谱角技术(SAM)在多光谱遥感蚀变异常提取工作中的两个关键技术:内部平均相对反射率法(IARR)大气校正和典型蚀变矿物波谱对应于ASTER波段重... 选择朱拉扎嘎金矿为试验区,ASTER数据为数据源,利用光谱角技术进行蚀变异常提取实验。重点阐述光谱角技术(SAM)在多光谱遥感蚀变异常提取工作中的两个关键技术:内部平均相对反射率法(IARR)大气校正和典型蚀变矿物波谱对应于ASTER波段重采样,最终通过光谱角计算提取了3种蚀变异常,分别为高岭土化蚀变异常、碳酸盐化蚀变组合异常和Fe-OH-蚀变组合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角 ASTER 遥感 朱拉扎嘎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上元古界地层的找金远景 被引量:19
17
作者 邵和明 《内蒙古地质》 1999年第1期2+4-6,共4页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中、上元古界地层发育,其中所赋存的金属、非金属、贵金属矿产甚多。最近在中元古界朱拉扎嘎毛道组变质粉砂岩中所发现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局在元古界地层中寻找新类型金矿的一个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上元古界 找金远景 朱拉扎嘎
下载PDF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典型矿体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甜甜 岳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6期27-28,31,共3页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岩浆热液蚀变型贵金属矿床,其矿体研究更是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取Ⅱ-17、Ⅱ-18金矿体作为研究对象,从该区的地质背景入手,详细了解并分析了Ⅱ-17、Ⅱ-18金矿体地...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岩浆热液蚀变型贵金属矿床,其矿体研究更是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取Ⅱ-17、Ⅱ-18金矿体作为研究对象,从该区的地质背景入手,详细了解并分析了Ⅱ-17、Ⅱ-18金矿体地质特征,为后续在该地区找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拉扎嘎金矿 矿体 地质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