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X_(2)O_(4)(X=Cr、Fe、Mn)型尖晶石B位点阳离子对乙烷化学链氧化脱氢生成乙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晓岑 王雪梅 +7 位作者 幸子凡 毛敏 宋达 李杨 龙涛 周宇超 陈佩丽 何方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9,共14页
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技术(CL-ODH)是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它可以利用载氧体中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这一特性,实现乙烷向乙烯的高值化转化。本研究探讨了MgX_(2)O_(4)(X=Cr、Fe或Mn)型尖晶石载氧体中B位元素对乙烷CL-ODH性能的影响。采用固定床... 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技术(CL-ODH)是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它可以利用载氧体中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这一特性,实现乙烷向乙烯的高值化转化。本研究探讨了MgX_(2)O_(4)(X=Cr、Fe或Mn)型尖晶石载氧体中B位元素对乙烷CL-ODH性能的影响。采用固定床和H_(2)-TPR、O_(2)-TPD、TG、原位拉曼、SEM、TEM等方法对MgX_(2)O_(4)尖晶石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MgCr_(2)O_(4)仅释放微量表面吸附氧,更倾向于催化乙烷转化为焦炭和氢气。MgFe_(2)O_(4)通过提供更多的表面晶格氧,促进乙烷深度氧化成CO_(2)。MgMn_(2)O_(4)载氧体在乙烷CL-ODH反应中能够释放出大量的体相晶格氧,它可以选择性燃烧氢气以推进反应正向进行,增加乙烯的选择性,实现了73.72%的乙烷转化率和81.46%的乙烯选择性。此外,MgMn_(2)O_(4)催化剂在乙烷CL-ODH反应中进行了30次的氧化还原循环实验,表现出稳定的反应性能,在整个循环测试中乙烯收率大约为62.00%。MgX_(2)O_(4)尖晶石氧化物中B位元素影响了其晶格氧的供应能力,从而影响了其在乙烷CL-ODH反应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CL-oDH MgX_(2)o_(4)尖晶石型载氧体 乙烷生产乙烯 MgMn_(2)o_(4)
下载PDF
Al_(2) O_(3)-MgAl_(2) O_(4)复相骨料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抗渣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志强 徐国涛 +6 位作者 雷中兴 彭肖仟 郑吉红 刘黎 王心一 刘毅 徐炎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研究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抗渣性能的影响,在基质中添加与不添加尖晶石细粉的2种情况下,分别以板状刚玉骨料和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制备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先利用FactSage反应热力... 为研究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抗渣性能的影响,在基质中添加与不添加尖晶石细粉的2种情况下,分别以板状刚玉骨料和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制备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先利用FactSage反应热力学软件计算了1600℃时板状刚玉和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与熔渣之间的反应热力学,并采用浸泡法研究了2种骨料的抗渣性能,再采用静态坩埚法研究了2种骨料对浇注料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板状刚玉骨料相比,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侵蚀层中的裂纹细而少,遭受熔渣侵蚀后不易剥落,其过渡层中既有CA 6相也有尖晶石相,而且尖晶石相中固溶有Fe、Mn元素,该骨料不仅通过形成CA 6层来阻挡熔渣侵蚀,而且通过尖晶石吸收熔渣中FeO、MnO等物质而降低熔渣的黏度,进而起到抵抗熔渣侵蚀的作用。由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替代板状刚玉骨料,浇注料试样的侵蚀和渗透面积百分率均有所降低,尤其在基质和骨料中同时引入尖晶石可更加有效地提高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抗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 板状刚玉 刚玉-尖晶石浇注料 抗渣性能
下载PDF
锰源对尖晶石LiMn_(2)O_(4)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培松 宋利君 +3 位作者 黄朝连 胡磊 卢晓英 江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2,共8页
为考察不同锰源对所制备尖晶石LiMn_(2)O_(4)(LM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高温性能),采用沉淀法制备前驱体,通过不同煅烧温度制备得到最常用的锰氧化物(MnO_(2)、Mn_(2)O_(3)和Mn_(3)O_(4))为锰源,经相同条件制备得到LMO正极材料,通过... 为考察不同锰源对所制备尖晶石LiMn_(2)O_(4)(LM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高温性能),采用沉淀法制备前驱体,通过不同煅烧温度制备得到最常用的锰氧化物(MnO_(2)、Mn_(2)O_(3)和Mn_(3)O_(4))为锰源,经相同条件制备得到LMO正极材料,通过考察所得LMO形貌及电化学性能来研究锰源与LMO电化学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前驱体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可以得到不同的锰氧化物,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形貌结构。由这些锰氧化物都可以得到高纯度的LMO,但产物形貌结构以及材料中的八面体晶体含量和尺寸不同。由Mn_(2)O_(3)制备得到的LMO材料中的八面体晶体含量最多,且尺寸最均匀,在3种LMO中容量性能、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最好:0.2C(1C=148 mA·g^(-1))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1.8 mAh·g^(-1);3C下还有100.4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其对应半电池在0.5C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还有116.0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3.9%,电化学储能性能远远优于其他2种LMO。即使是在高温55℃下,由Mn_(2)O_(3)得到的LMO也表现出明显优于其他2种材料的高倍率性能和抗衰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Mn_(2)o_(4) 锰氧化物 电化学储能性能 高温性能
下载PDF
以Mn_(3)O_(4)为原料制备高性能尖晶石LiMn2O_(4)正极材料
4
作者 伍振飞 《信息记录材料》 2023年第5期10-12,共3页
本文实验以Mn_(3)O_(4)为锰源和Li2CO_(3)为锂源,对不同温度制备的尖晶石型LiMn2O_(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XRD分析测试表明在不同温度段制得的尖晶石LiMn2O_(4)均为纯相;SEM分析测试表明不同温度制得的尖晶石LiMn2O_(4)... 本文实验以Mn_(3)O_(4)为锰源和Li2CO_(3)为锂源,对不同温度制备的尖晶石型LiMn2O_(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XRD分析测试表明在不同温度段制得的尖晶石LiMn2O_(4)均为纯相;SEM分析测试表明不同温度制得的尖晶石LiMn2O_(4)晶粒大小均匀,随着煅烧温度上升LiMn2O_(4)晶粒逐渐长大。尖晶石LiMn2O_(4)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650~750℃范围煅烧的尖晶石LiMn2O_(4)要优于750℃以上煅烧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型LiMn2o_(4) Mn_(3)o_(4)
下载PDF
ZnFe_(2)O_(4) 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对初期雨水典型污染物净化效果及其吸附特性
5
作者 刘小婷 张翔凌 +5 位作者 李栩灏 朱浩 胡美艳 毛斌 雷晓芸 秦耀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将水体清淤污泥有效资源化利用,并同步解决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问题,合成ZnFe_(2)O_(4)用于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清淤污泥透水砖进行材料表征,分析表面形貌、元素组... 为将水体清淤污泥有效资源化利用,并同步解决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问题,合成ZnFe_(2)O_(4)用于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清淤污泥透水砖进行材料表征,分析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晶体结构;通过ZnFe_(2)O_(4)掺混比试验筛选最优配比,并开展初期雨水径流净化试验及吸附试验。结果表明:1)ZnFe_(2)O_(4)改性大幅提升了清淤污泥透水砖对悬浮物和磷酸盐的理论最大吸附量;2)改性前后清淤污泥透水砖对磷酸盐的吸附趋于单分子层吸附,且为自发吸热过程;3)未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对悬浮物的吸附过程符合多分子层吸附,而ZnFe_(2)O_(4)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更符合单分子层吸附;4)ZnFe_(2)O_(4)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对悬浮物和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及净化效果均明显优于未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可作为功能性透水铺装材料应用于海绵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e_(2)o_(4) 尖晶石 透水砖 雨水净化 海绵城市 改性清淤污泥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Al_(0.08)Mn_(1.92)O_(4)单晶颗粒形貌演变及电化学性能
6
作者 朱琴 马姣 +6 位作者 钱志慧 罗宇旭 郭昱娇 向明武 刘晓芳 宁平 郭俊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9-1562,共14页
联合元素掺杂和形貌调控策略,采用固相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合成LiAl_(0.08)Mn_(1.92)O_(4)正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l掺杂和焙烧温度的变化未改变LiMn_(2)O_(4)的相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性增强,颗粒尺寸增大,其中焙烧温度650... 联合元素掺杂和形貌调控策略,采用固相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合成LiAl_(0.08)Mn_(1.92)O_(4)正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l掺杂和焙烧温度的变化未改变LiMn_(2)O_(4)的相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性增强,颗粒尺寸增大,其中焙烧温度650℃是形成截断八面体单晶颗粒形貌的关键温度,750℃是颗粒突然变大的突变温度。650℃优化焙烧温度下焙烧的LiAl_(0.08)Mn_(1.92)O_(4)形成了较完整的包含(111)、(110)和(100)晶面的截断八面体单晶颗粒形貌,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和动力学性能。在1C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2.0 mAh·g^(-1),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2.9%,在5C和10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07.1和100.4 mAh·g^(-1),经2000次长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2.2%和53.5%。并且具有最小氧化还原峰电位差(ΔE_(p2),循环前后分别为0.109和0.114 V)、最小电荷转移电阻(R_(ct),循环前后分别106.49和125.49Ω)及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D_(Li^(+))=1.72×10^(-16)cm^(2)·s^(-1)),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较快的锂离子扩散速率。Al掺杂和单晶截断八面体颗粒形貌既有效抑制了LiMn_(2)O_(4)的Jahn-Teller畸变,又降低了Mn溶解,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Mn_(2)o_(4) AL掺杂 固相燃烧法 焙烧温度 形貌调控 截断八面体
下载PDF
ZnAl_(2)O_(4):Mn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7
作者 吕莉 刘琳 +2 位作者 韩梅杏 杨慧君 刘会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3-1121,共9页
以共沉淀法与煅烧法联用,成功制备了一系列ZnAl_(2)O_(4):xMn样品。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研究了样品的形貌和物相特征,结果表明尖晶石结构的ZnAl_(2)O_(4)中[AlO_(6)]的八面体位可以有效被Mn^(4+)替代。通过荧光激发和发射... 以共沉淀法与煅烧法联用,成功制备了一系列ZnAl_(2)O_(4):xMn样品。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研究了样品的形貌和物相特征,结果表明尖晶石结构的ZnAl_(2)O_(4)中[AlO_(6)]的八面体位可以有效被Mn^(4+)替代。通过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样品的发光性能,发现Mn^(4+)在ZnAl_(2)O_(4)体系中掺杂可以显示出明亮的红色发光(发射峰值位于680 nm处)。比较不同Mn^(4+)浓度(Mn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掺杂样品的发光强度时发现,Mn4+最佳掺杂浓度为0.06%。通过德克斯特公式分析了发光强度与浓度关系,探究浓度猝灭机制,结果表明最邻近离子之间能量传递造成Mn4+浓度猝灭的发生。为了提高Mn4+的发光强度,选择了7种金属离子(Li^(+)、Na^(+)、K^(+)、Ca^(2+)、Sr^(2+)、Sn^(2+)和Ga^(3+))与Mn^(4+)共掺杂进入ZnAl_(2)O_(4)基质中,其中效果较突出的为Li^(+)和Ga^(3+),其共掺杂使Mn^(4+)发光强度分别增强0.6倍和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煅烧 znal_(2)o_(4):Mn 红光发射 共掺杂 发光性能
下载PDF
Zn-Al共掺杂和形貌调控制备LiMn_(2)O_(4)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8
作者 朱琴 马姣 +3 位作者 钱志慧 李萌 郭昱娇 郭俊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6-1253,1269,共9页
采用固相燃烧法在不同焙烧温度(600、650、700和750℃)下制备了LiZn_(0.05)Al_(0.03)Mn_(1.92)O_(4)正极材料,采用XRD、SEM、XPS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Zn-Al共掺杂和焙烧温度... 采用固相燃烧法在不同焙烧温度(600、650、700和750℃)下制备了LiZn_(0.05)Al_(0.03)Mn_(1.92)O_(4)正极材料,采用XRD、SEM、XPS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Zn-Al共掺杂和焙烧温度未改变LiMn_(2)O_(4)的晶体结构,正极材料的结晶性随焙烧温度(<750℃)的升高而增加,650℃及以上时形成了较多包含高暴露(111)晶面、小面积(110)、(100)晶面的截断八面体形貌晶粒,但750℃时正极材料发生部分分解。焙烧温度650℃的样品(LZAMO-650)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5 C和10 C倍率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1.3、99.9 mA·h/g,循环1000圈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1.5%、74.3%;LZAMO-650样品极化作用较小,有较好的循环可逆性,具有较低的电荷转移阻抗(R_(ct)=132.14Ω)和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DLi^(+)=3.65×10^(–16)cm^(2)/s)。Zn-Al共掺杂和形貌调控改性LiMn_(2)O_(4)正极材料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形成的截断八面体颗粒形貌降低了Mn的溶解,同时提供了更多的Li^(+)迁移三维通道,从而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燃烧法 尖晶石LiMn_(2)o_(4) Zn-Al共掺 形貌调控 焙烧温度 JAHN-TELLER效应 Mn溶解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_2O_4 被引量:25
9
作者 杨文胜 刘庆国 +2 位作者 仇卫华 卢世刚 杨蕾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3期49-52,共4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合成产物中的Li/Mn比例及合成温度是影响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即Li/Mn=1/2及... 采用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合成产物中的Li/Mn比例及合成温度是影响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即Li/Mn=1/2及温度800℃,制备的LiMn2O4具有完美的尖晶石结构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完全可以用于高比能长寿命的锂离子蓄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 尖晶石型LiMn_2o_4
下载PDF
尖晶石LiMn_(2)O_(4)高温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玉成 卢世刚 刘人敏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3-335,共3页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 O4 ,研究了在高温 5 5℃下LiMn2 O4 循环容量的衰减和贮存后电化学性能的变化。与常温下相比较 ,5 5℃下尖晶石的容量衰减显著加快 ,贮存后的LiMn2 O4 循环性能变差。改变合成...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 O4 ,研究了在高温 5 5℃下LiMn2 O4 循环容量的衰减和贮存后电化学性能的变化。与常温下相比较 ,5 5℃下尖晶石的容量衰减显著加快 ,贮存后的LiMn2 O4 循环性能变差。改变合成工艺条件如合成温度、n(Li)∶n(Mn)比 ,LiMn2 O4 的高温电化学性能有所改善 ,掺杂金属Co元素合成尖晶石掺Co化合物也能够提高LiMn2 O4 在高温下的循环性能 ,通过测量LiMn2 O4 在高温下电解液中的溶解 ,分析了容量衰减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尖晶石LiMn_(2)o_(4) 高温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化学镀法制备CoAl_2O_4尖晶石粉体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流 姚继蓬 郦剑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化学镀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Co/Al2O3复合粉体,1200℃下热处理1.5h获得了CoAl2O4尖晶石粉体。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测定了粉体的微观形貌、成分和相组成;用差热分析法确定了粉体的尖晶石转变温度。结果表明:... 采用超声波辅助化学镀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Co/Al2O3复合粉体,1200℃下热处理1.5h获得了CoAl2O4尖晶石粉体。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测定了粉体的微观形貌、成分和相组成;用差热分析法确定了粉体的尖晶石转变温度。结果表明:镀覆制备的Co/Al2O3复合粉体由金属钴和Al2O3两相组成,金属钴相包覆Al2O3相,Co包覆层在Al2O3颗粒表面分布均匀且结构较疏松;复合粉体的尖晶石转变温度为850℃左右;转变后获得的粉体也是一种复合粉体,由Al2O3和CoAl2O4两相组成,由粉体的生长机制可预见,它是以α-Al2O3为核心CoAl2O4尖晶石包覆在其表面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化学镀 Co/Al_2o_3复合粉体 CoAl_2o_4尖晶石粉体
原文传递
添加Zr^(4+)对ZnAl_(2) O_(4)尖晶石微观结构、致密度及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谢永涣(编译) 田琳(编译) 王晓阳(校) 《耐火与石灰》 2022年第1期57-6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添加0.5%~2.0%Zr^(4+)的ZnAl_(2) O_(4)尖晶石前驱体粉末(ZnO∶Al_(2)O_(3)摩尔比为1∶1)。将所得粉末单轴压制成圆柱形颗粒,并在1350℃下烧结1 h。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Zr^(4+)的ZnAl_(2) O_(4)陶瓷的烧结行为、相组...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添加0.5%~2.0%Zr^(4+)的ZnAl_(2) O_(4)尖晶石前驱体粉末(ZnO∶Al_(2)O_(3)摩尔比为1∶1)。将所得粉末单轴压制成圆柱形颗粒,并在1350℃下烧结1 h。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Zr^(4+)的ZnAl_(2) O_(4)陶瓷的烧结行为、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当Zr^(4+)含量为2.0%时,烧结密度达到纯ZnAl_(2) O_(4)陶瓷理论密度的97%以上。Zr^(4+)的添加量最高时,烧结体的残余弯曲强度可达120 kg/cm^(2)。烧结体的粉末XRD图谱表明,当添加量较高时,除了以ZnAl_(2) O_(4)尖晶石为主晶相外,还存在少量四方相ZrO_(2)。烧结体断面的SEM显微图片显示,添加Zr^(4+)的ZnAl_(2) O_(4)样品具有连贯统一的微观结构,细小晶粒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l_(2)o_(4)尖晶石 致密化 残余弯曲强度 XRD图谱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基于层状锌铝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优化制备Cu/ZnO/Al_(2)O_(3)气相醛加氢催化剂
13
作者 白鹏 刘函澎 +6 位作者 陈雪娇 张永辉 赵振祥 吴萍萍 黄德鑫 吴先锋 张志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4-232,共9页
以偏铝酸钠作为铝源通过一步法、两步法和混合法引入Cu制备基于ZnAl-LDH前驱体的3种不同的Cu/ZnO/Al_(2)O_(3)催化剂,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结构性质进行表征,结合辛烯醛(2-乙基-2-己烯醛,EPA)加氢反应评价结果,探究不同制备方法、不同铝... 以偏铝酸钠作为铝源通过一步法、两步法和混合法引入Cu制备基于ZnAl-LDH前驱体的3种不同的Cu/ZnO/Al_(2)O_(3)催化剂,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结构性质进行表征,结合辛烯醛(2-乙基-2-己烯醛,EPA)加氢反应评价结果,探究不同制备方法、不同铝的引入方式对ZnAl_(2)O_(4)尖晶石形成的影响,考察不同条件下所得催化剂的结构与反应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与工业催化剂相比,在辛烯醛气相加氢反应中混合法制得的催化剂与工业催化剂活性相当,产物选择性在空速1.5 h^(-1)时高于工业剂1.9%,在空速4.0 h^(-1)时高于工业剂2.5%;以偏铝酸钠作为铝源制备的ZnAl-LDH前驱物大大提高锌铝结合效率,减少非结合Al_(2)O_(3)的产生,提高产物选择性,同时实现380℃低温焙烧条件下ZnAl-LDH向ZnAl_(2)O_(4)尖晶石的转变,避免传统的高温焙烧过程中CuO的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Al_(2)o_(3)催化剂 znal_(2)o_(4)尖晶石 znal-LDH 气相醛加氢
下载PDF
尖晶石型ZnCo_(2)O_(4)电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志平 王会强 +5 位作者 万占升 周玉明 柯稳 王浩伟 郝策 马小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1,共6页
水热法加煅烧处理合成了尖晶石型ZnCo_(2)O_(4)电极材料,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目标材料的影响。利用XRD、SEM、CV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20℃下合成的多... 水热法加煅烧处理合成了尖晶石型ZnCo_(2)O_(4)电极材料,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目标材料的影响。利用XRD、SEM、CV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120℃下合成的多孔ZnCo_(2)O_(4)褶皱微球形状规则,平均直径为10~12μm。在此条件下得到的ZnCo_(2)O_(4)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结构和形貌,而且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ZnCo_(2)o_(4)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
原文传递
(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型高温蓝绿色料的固相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昆 胡庆 +4 位作者 谭灵 聂鹏举 程智鹏 包启富 周健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5,共7页
以工业纯的ZnO、Cr_(2)O_(3)、CoO为主要原料,硼砂为矿化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了(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型蓝绿色料。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CIELab色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钴离子掺杂量、矿化剂用量、煅烧温度... 以工业纯的ZnO、Cr_(2)O_(3)、CoO为主要原料,硼砂为矿化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了(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型蓝绿色料。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CIELab色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钴离子掺杂量、矿化剂用量、煅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色料的晶体结构、呈色性能、在高温基础釉中着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中的Zn^(2+)/Co^(2+)比及合成工艺条件,能获得粒径分布均匀、在高温基础釉中呈色稳定且可调控的亚微米级(<1μm)尖晶石型高温蓝绿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_(1-x)Co_(x))Cr_(2)o_(4) 尖晶石 固相烧结法 高温蓝绿色料
原文传递
Pt-Sn/ZnAl_(2)O_(4)临水蒸气催化低碳烷烃脱氢反应-再生工艺
16
作者 吴文海 姜冬宇 +2 位作者 刘剑锋 樊志贵 宋磊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1年第6期496-504,共9页
研究了尖晶石负载的Pt-Sn催化剂在水蒸气气氛下的低碳烷烃脱氢反应和再生工艺。研究表明:Pt-Sn/尖晶石催化体系可以同时催化不同分子结构的C3和C4烷烃完成脱氢反应生成相应结构的低碳烯烃。脱氢反应后失活的Pt-Sn催化剂无需采用补氯和... 研究了尖晶石负载的Pt-Sn催化剂在水蒸气气氛下的低碳烷烃脱氢反应和再生工艺。研究表明:Pt-Sn/尖晶石催化体系可以同时催化不同分子结构的C3和C4烷烃完成脱氢反应生成相应结构的低碳烯烃。脱氢反应后失活的Pt-Sn催化剂无需采用补氯和氧化再分散步骤,仅通过空气烧炭、活化步骤即可恢复催化剂活性,经过2000h的循环再生测试后,催化剂的孔道结构以及催化剂表面的铂金属粒径没有明显变化,可适用于需长周期运转的工业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烷烃 低碳烯烃 脱氢 Pt-Sn/znal_(2)o_(4)催化剂
下载PDF
纳米级LiNi_(0.05)Mn_(1.95)O_(4)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7
作者 钱志慧 朱琴 +3 位作者 马姣 郭昱娇 向明武 郭俊明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6,84,共8页
为有效抑制尖晶石锰酸锂的Jahn-Teller效应,改善其在高倍率充放电循环中容量衰减快的问题,采取熔盐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成功制得LiNi_(0.05)Mn_(1.95)O_(4)样品。实验结果表明,Ni掺杂和不同的焙烧温度没有改变LiMn_(2)O_(4)的晶体结构... 为有效抑制尖晶石锰酸锂的Jahn-Teller效应,改善其在高倍率充放电循环中容量衰减快的问题,采取熔盐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成功制得LiNi_(0.05)Mn_(1.95)O_(4)样品。实验结果表明,Ni掺杂和不同的焙烧温度没有改变LiMn_(2)O_(4)的晶体结构,随焙烧温度升高,结晶性增加,颗粒尺寸增大,逐渐由纳米级变为亚微米级。在优化焙烧温度650℃下制备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优,5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及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00.8 mA·h/g和80.0%,更高倍率(10C)下500次循环容量仅衰减7.5%。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大锂离子扩散系数(3.26×10^(-16)cm^(2)/s)和较小表观活化能(25.67 kJ/mol)。Ni掺杂和不同的焙烧温度抑制了LiMn_(2)O_(4)材料的Jahn-Teller效应,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LiMn_(2)o_(4) Ni掺杂 熔盐燃烧法 JAHN-TELLER效应 焙烧温度
下载PDF
Ni-Cu掺杂诱导制备两类截角八面体LiMn_(2)O_(4)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吉颖 李萌 +3 位作者 郭昱娇 郭俊明 向明武 刘晓芳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40,共13页
结合元素掺杂和晶面调控策略制备了同时包含(111)、(110)和(100)三个晶面和包含(111)和(100)两个晶面的两类截角八面体形貌的LiNi_(0.03)Cu_(0.06)Mn_(1.91)O_(4)正极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Cu共掺杂有效抑制了尖晶石L... 结合元素掺杂和晶面调控策略制备了同时包含(111)、(110)和(100)三个晶面和包含(111)和(100)两个晶面的两类截角八面体形貌的LiNi_(0.03)Cu_(0.06)Mn_(1.91)O_(4)正极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Cu共掺杂有效抑制了尖晶石LiMn_(2)O_(4)的Jahn-Teller效应,促进了其晶体发育和晶面的择优生长,但部分晶面发育较不完善,与一般情况不同的是Ni-Cu共掺后LiNi_(0.03)Cu_(0.06)Mn_(1.91)O_(4)正极材料的颗粒粒径显著增大;形成的截角八面体形貌中高暴露(111)面降低了Mn的溶解,少部分(110)和(100)晶面增加了Li^(+)的扩散通道。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5 C和10 C倍率下,LiNi_(0.03)Cu_(0.06)Mn_(1.91)O_(4)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07.4和98.2 mAh/g,循环1000次,其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2.5%和76.3%。而LiNi_(0.03)Mn_(1.97)O_(4)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9.5和72.7 mAh/g,容量保持率为67.2%和73.2%。甚至在20 C下,LiNi_(0.03)Cu_(0.06)Mn_(1.91)O_(4)样品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9.3%。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LiNi_(0.03)Cu_(0.06)Mn_(1.91)O_(4)材料有较高的Li^(+)的传输速率和较低的锂离子脱/嵌能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型LiMn_(2)o_(4) Ni-Cu共掺 截角八面体 JAHN-TELLER效应 Mn溶解
原文传递
优化水热合成提高ZnMn_(2)O_(4)阳极的储锂性能
19
作者 蔡珂星 罗绍华 +6 位作者 丛君 李坤 闫绳学 侯鹏庆 王庆 张亚辉 刘忻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772-2783,共12页
为探讨制备条件对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硝酸锌和硝酸锰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过渡金属氧化物ZnMn_(2)O_(4)负极材料。通过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系统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致密度、pH值等工艺参数对合成... 为探讨制备条件对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硝酸锌和硝酸锰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过渡金属氧化物ZnMn_(2)O_(4)负极材料。通过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系统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致密度、pH值等工艺参数对合成条件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证实ZnMn_(2)O_(4)具有微米级块状结构及I41/amd空间群。在优化的制备条件下,Li/ZnMn_(2)O_(4)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33.1 mA·h/g,在0.1C倍率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为249.3 mA·h/g。正交优化后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ZnMn_(2)o_(4)结构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水热反应 正交实验
下载PDF
高尺寸稳定性的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的制备
20
作者 任士平 张力 +2 位作者 李帅鹏 刘春阳 吴艳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2,共11页
以镁铝尖晶石(MgAl_(2)O_(4))为原料,制备了新型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样品的相组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陶瓷型芯的表面及断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陶瓷型芯中的主晶相为镁铝尖晶石,次晶... 以镁铝尖晶石(MgAl_(2)O_(4))为原料,制备了新型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样品的相组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陶瓷型芯的表面及断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陶瓷型芯中的主晶相为镁铝尖晶石,次晶相为方镁石,镁铝尖晶石为陶瓷型芯骨架,骨架大颗粒之间填充有细方镁石颗粒。性能测试表明,添加镁铝尖晶石可抑制氧化镁的液相烧结,降低收缩率,同时可以显著提高陶瓷型芯的显气孔率和高温尺寸稳定性。含有60%镁铝尖晶石的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显气孔率为38.24%、收缩率为1.99%、室温抗弯强度为25.9 MPa、热膨胀率仅为1.61%。溶出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能在温和条件下溶出,不对铸件造成化学腐蚀及机械损伤:在溶出液为20%有机弱酸乙酸溶液中,90℃溶出6 h后,型芯能够完全塌陷成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_(2)o_(4)/Mgo复合陶瓷型芯 镁铝尖晶石 收缩性 高温尺寸稳定性 溶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