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稀土永磁Sm_2(Co,Cu,Fe,Zr)_(17)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丽娅 易建宏 曾庆灵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制备了高温稀土永磁材料Sm(Co_(bal)Fe_(0.26)Cu_(0.05)Zr_(0.026))_(7.0),研究了磁性能与工艺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可使材料的B_r和(BH)_(max)增大,但是使H_(ci)降低;适当提高真空预烧温度,可使材料在较低烧结温度下致密... 制备了高温稀土永磁材料Sm(Co_(bal)Fe_(0.26)Cu_(0.05)Zr_(0.026))_(7.0),研究了磁性能与工艺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可使材料的B_r和(BH)_(max)增大,但是使H_(ci)降低;适当提高真空预烧温度,可使材料在较低烧结温度下致密化,具有较高的Hci和(BH)_(max)和温度稳定性。真空预烧温度过高使性能的急剧降低,其主要原因是Sm的析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材料的磁性能参数分别为:B_r1.08T,H_(ci)2286kA/m,H_(cb)932kA/m,(BH)_(max)220.8kJ/m^3;β_(20-200℃)为-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稀土永磁材料 Sm2(Co Cu Fe zr)17 制备 性能 烧结 矫顽力
下载PDF
粉末特性对Sm_2(Co,Cu,Fe,Zr)_(17)永磁材料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艳芳 包生祥 +3 位作者 王敬东 谭福明 马丽丽 彭晶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6,31,共4页
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Sm_2(Co,Cu,Fe,Zr)_(17)的过程中,粉末特性对材料的性能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对气流磨和滚动球磨两种工艺所制备的粉末进行比较,通过粒度分析及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粉末的粒径与形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 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Sm_2(Co,Cu,Fe,Zr)_(17)的过程中,粉末特性对材料的性能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对气流磨和滚动球磨两种工艺所制备的粉末进行比较,通过粒度分析及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粉末的粒径与形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流磨所制备的粉末平均粒径为4.53μm,尺寸分布范围较窄,粉末颗粒成近似球状,所得材料磁性能参数中Br,(BH)max优于滚动球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Co Cu Fe zr)17永磁材料 气流磨 滚动球磨 粉末 磁性能
下载PDF
Sm的氧化对Sm_2(Co,Fe,Cu,Zr)_(17)磁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芳 包生祥 +3 位作者 马丽丽 王敬东 李忭 彭晶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9-61,共3页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Sm2(Co,Fe,Cu,Zr)17磁体,研究了工艺过程Sm的氧化对材料性能影响。微观分析表明,Sm的氧化主要以Sm2O3形成析出孔洞,破坏了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关键词 Sm2(Co Fe Cu zr)17稀土永磁 氧化 球磨 显微结构 磁性能
下载PDF
快淬Sm_2(Fe,Al,Zr)_(17)C_(1.5)合金的磁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卫 吕丽娅 +7 位作者 章建荣 金志强 张世远 都有为 王艳 刘先昆 潘红兵 徐键键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7,共3页
利用X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台Zr快淬Sm_2Fe_(15.5-x)ZrxAl_(1.5)C_(1.5)(x=0~0.8)合金的微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金中添加Zr以后,形成了一个高熔点的ZrC相。ZrC相弥散分布在品位边界或品社交偶处,可有效地... 利用X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台Zr快淬Sm_2Fe_(15.5-x)ZrxAl_(1.5)C_(1.5)(x=0~0.8)合金的微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金中添加Zr以后,形成了一个高熔点的ZrC相。ZrC相弥散分布在品位边界或品社交偶处,可有效地抑制快淬合金在品化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样品在750℃经30分钟时效后,获得的最佳剩磁为55A·m^2/kg,矫顽力为923kA/m。其退磁曲线具有较好的方形度。可以认为高剩磁和矫顽力是由于添加Zr以后获得了细小的微结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磁性 稀土永磁体 快淬合金
下载PDF
粉体特性对Sm(Co,Fe,Cu,Zr)_(6.9)高温永磁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更超 姚赞 蒋成保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分别采用球磨和气流磨工艺制备了Sm(Co,Fe,Cu,Zr)6.9合金粉体。研究了粉体的形状和粒径对烧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规律。与球磨工艺相比,气流磨制备的粉体颗粒外形更规则。在平均粒径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气流磨粉体烧结时效后的永磁合金样品... 分别采用球磨和气流磨工艺制备了Sm(Co,Fe,Cu,Zr)6.9合金粉体。研究了粉体的形状和粒径对烧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规律。与球磨工艺相比,气流磨制备的粉体颗粒外形更规则。在平均粒径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气流磨粉体烧结时效后的永磁合金样品取向度更高,室温剩余磁化强度Mr、最大磁能积(BH)max和500℃条件下的Mr,iHc,(BH)max均优于采用球磨粉体经相同工艺制得的样品。外形规则的气流磨粉体制得的合金样品在室温和500℃条件下的磁性能均随粉体粒径减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室温下6.8μm气流磨粉体烧结时效样品的磁性能达到最优,为Mr=8092 Gs,iHc=18.3 kOe,(BH)max=123 kJ.m-3;该样品在500℃条件下的磁性能仍达到Mr=5177 Gs,iHc=9.0 kOe,(BH)max=39 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高温永磁 Sm(Co Fe Cu zr)6.9合金 气流磨 球磨 磁性能
下载PDF
Sm–Co high-temperature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s 被引量:7
6
作者 Shiqiang Liu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24,共20页
Permanent magnets capable of reliably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up to ~450?C are required in advanced power systems for future aircrafts, vehicles, and ships. Those operating temperatures are far beyond the capab... Permanent magnets capable of reliably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up to ~450?C are required in advanced power systems for future aircrafts, vehicles, and ships. Those operating temperatures are far beyond the capability of Nd–Fe–B magnets. Possessing high Curie temperature, Sm–Co based magnets are still very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ir hightemperature capability,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and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extensive research performed around the year 2000 resulted in a new class of Sm_2(Co, Fe, Cu, Zr)_(17)-type magnet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up to 550?C. This paper giv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Co permanent magnets,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s and phase diagrams to the intrinsic magnetic properties. An emphasis is placed on Sm_2(Co, Fe, Cu, Zr)_(17)-type magnets for operation at temperatures from 300?C to 550?C. The thermal stability issues, including instantaneous temperature coefficients of magnetic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significance of nanograin structure, nanocrystalline, and nanocomposite Sm–Co magnet materials, and prospects of future rare-earth permanent magnets are also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 Sm2(Co Fe Cu zr)17 high-temperature MAGNETS NANOCOMPOSI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