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夷夏之辨的转型与大同论述的兴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翔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5,共11页
清末民初“列强环伺”的“大变局”在思想文化领域引发深刻巨变,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传统夷夏之辨的转型。以夏化夷的主张从中心走向边缘,夷夏文化混合论则从边缘走向中心,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重要变化。夷夏之辨的转型主要有两个方向,一... 清末民初“列强环伺”的“大变局”在思想文化领域引发深刻巨变,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传统夷夏之辨的转型。以夏化夷的主张从中心走向边缘,夷夏文化混合论则从边缘走向中心,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重要变化。夷夏之辨的转型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将欧美文化纳入夷夏之辨的框架,转变为东西方文化论战的新框架;二是重新阐释大同,以大同观念作为容纳和消化全球多元文化的基本框架。在这些知识转型过程中,既有“文化边疆意识”的兴起,也有对此种意识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之辨 大同 东西方文化论战 文化边疆意识
下载PDF
武术未能成为奥运项目的原因探究及其发展对策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月霜 赵苏妙 刘海英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25,共5页
运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武术入奥失败的因素以及今后武术的发展路径的分析,探讨武术与奥运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差异、武术项目的特殊性以及奥运瘦身计划等因素导致武术未能成为奥运项目;武术今后的发展应该紧紧... 运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武术入奥失败的因素以及今后武术的发展路径的分析,探讨武术与奥运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差异、武术项目的特殊性以及奥运瘦身计划等因素导致武术未能成为奥运项目;武术今后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武术的本质、着力发展传统武术、借鉴跆拳道和柔道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武术在后奥运时期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与奥运 东西方文化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而作 被引量:4
3
作者 谭双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9年第6期63-69,共7页
从《新青年》创刊到北伐战争前夜,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了一场东西方文化论战。论战主要环绕着中国文化出路和中国社会出路两大中心议题而展开,其规模之大,触及问题之深和延续时间之长是近代中国文化史上空前所未有。这场文化论争是... 从《新青年》创刊到北伐战争前夜,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了一场东西方文化论战。论战主要环绕着中国文化出路和中国社会出路两大中心议题而展开,其规模之大,触及问题之深和延续时间之长是近代中国文化史上空前所未有。这场文化论争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全面变革的产物,反过来又为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结果为马克思主义登上中国现代历史舞台并日益成为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澄清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论战 历史转折 方向道路
下载PDF
哲学的困境和黑格尔的幽灵——关于“中国无哲学”的反思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允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5,共8页
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转译、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 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转译、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philosophy之“实”。纵观西方近代哲学史,欧洲的两大主要哲学思潮即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沿着反黑格尔主义或曰“拒斥形而上学”的向度发展的。在“重建形而上学”的诉求中黑格尔的幽灵再现,未来的哲学将是“人类形而上学”或曰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实之辩 中国哲学 黑格尔标准 西方主义 文化哲学
下载PDF
从东西方的比较到“两种文化”的整合——方法论视角下的我国科学哲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毓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49,共5页
无论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或是两种文化的整合,都不应停留于空泛的简单化结论,而应首先对各个相关概念,包括“分析性”、“综合性”、“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等,做出清楚的界定并有很好的了解;进而,所谓的“辩证综合”也不应成... 无论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或是两种文化的整合,都不应停留于空泛的简单化结论,而应首先对各个相关概念,包括“分析性”、“综合性”、“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等,做出清楚的界定并有很好的了解;进而,所谓的“辩证综合”也不应成为科学哲学、乃至一般哲学研究的一个“万能模式”,而应明确地区分出“互补”、“渗透”与“整合”这样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在这些方向上做出更为自觉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文化整合 方法论 科学哲学
下载PDF
“人生观论战”的反思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追求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7,140,共7页
20世纪中国曾先后发生两次“人生观论战”,两次论战都成为中国社会重大变革转型的前奏;反思两次论战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关于如何引导中国现代化的价值之争、文化选择之争;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在中国已真正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世界正处在... 20世纪中国曾先后发生两次“人生观论战”,两次论战都成为中国社会重大变革转型的前奏;反思两次论战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关于如何引导中国现代化的价值之争、文化选择之争;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在中国已真正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世界正处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种基本潮流并存的境地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充满特殊矛盾的视野下进行文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观论战 科玄论战 文化选择 现代化进程
下载PDF
论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远视症” 被引量:1
7
作者 尹锡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一种由来已久的"远视症",即关注西方、忽视东方,从而造成学术生态失衡,继而影响比较文学研究走向深入。要根治这一顽症,必需肃清这种不健康的"短视"心态,走向东方,认识东方。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西方文学 东方文学 东方文化 “远视症”
下载PDF
季羡林的“三十年河东”与“送去主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渭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7,共8页
季羡林总结了几千年以来东西方四大文化体系互相间盛衰消长的历史经验,客观地分析了西方文化"天人二分"的分析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争"。在给人类带来很多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从环境污染到生态失衡等种种灾难。... 季羡林总结了几千年以来东西方四大文化体系互相间盛衰消长的历史经验,客观地分析了西方文化"天人二分"的分析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争"。在给人类带来很多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从环境污染到生态失衡等种种灾难。而东方文化"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和",也就是顺从自然,与自然浑然一体,努力建构和谐的世界。季羡林在这个基础上,用宏观的历史眼光,作出东西方文化变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前瞻性科学论断,并称之为"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真正平等的交流。为此,他提出"送去主义",也谈及"拿来主义",目的是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推动不是以谁为中心的"文化多元化",使东西方文化最终走向和谐与融合,创造新的文明,以造福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河东 送去主义 分析与综合 思维模式 东西方文化 互补论
下载PDF
从《喜福会》的母女关系看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小红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1-53,62,共4页
本文从小说《喜福会》母女关系主题入手,通过对四对母女关系的矛盾冲突到融洽的心路历程的分析,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从冲突与对立走向沟通与融合的现象。
关键词 母女关系 冲突与融洽 东西方文化 对立与融合
下载PDF
解构主义与东西文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汉军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5-59,64,共6页
通过对人类文化变革的历史发展研究,揭示了解构的本质。指出东西方文化现代重建的解构,实质是东西方文化分解、颠倒、错位、变构、重建,并分别通过对西方、中国和日本文化及建筑发展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作者的论点。
关键词 建筑文化 解构 东西方文化 分解 变构 重建
下载PDF
奥运精神与东方体育文化的弘扬 被引量:11
11
作者 绽小霞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4-156,共3页
本文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互补入手,探讨东方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实质,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流变与发展,认为应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弘扬东方体育文化和人文奥运的理念。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东西方体育文化 融合互补
下载PDF
“东方学”与“西方学”——读萨义德《东方学》 被引量:7
12
作者 颜敏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7-22,共6页
东方学是以二元对立论的思维方式和本质主义为基础的权力话语。东方世界也存在这种思维方式和本质主义 ,与西方优势文化遭遇时则产生了西方学。西方学有其东方的本土结构 ,它与东方学共同建构了统治全球的文化霸权 。
关键词 萨义德 东方学 西方学 文化传统
下载PDF
当代中国话剧中的美国人形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吾文泉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第1期272-274,共3页
美国学者康开丽在其论著中论述当代中国话剧中的美国人形象,认为中国话剧在处理美国人形象时隐含着西方主义的心态,中国学者吴戈则认为康开丽所论片面,是"美国政府意识形态保卫者"。笔者认为,中西方学者对当代中国话剧中美国... 美国学者康开丽在其论著中论述当代中国话剧中的美国人形象,认为中国话剧在处理美国人形象时隐含着西方主义的心态,中国学者吴戈则认为康开丽所论片面,是"美国政府意识形态保卫者"。笔者认为,中西方学者对当代中国话剧中美国人形象的不同理解和争论,证明后殖民主义思维下文化交流的艰难,而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和融通,必须在纠正后殖民主义的偏狭后,以互相理解和平等包容的方式方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 形象学 东方主义 西方主义 文化交流
下载PDF
陈独秀与杜亚泉的东西文化论争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振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3-27,共5页
陈独秀和杜亚泉作为发生于20世纪初那场东西文化论争的核心人物,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论争的核心在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和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针对杜氏提出的调和论与统整说,陈氏做了详尽的批驳,提出只有德、赛两先生才能救治... 陈独秀和杜亚泉作为发生于20世纪初那场东西文化论争的核心人物,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论争的核心在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和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针对杜氏提出的调和论与统整说,陈氏做了详尽的批驳,提出只有德、赛两先生才能救治中国的黑暗。如何结合当时的语境及20世纪的中国现实对两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而不是简单贴标签式的裁判,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杜亚泉 东西文化论争
下载PDF
谚语:管窥他国文化的窗口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亦燕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1-82,共2页
谚语形成于民间 ,来源于生活 ,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 ,本文尝试从那些涉及对所有文化均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特别价值的谚语着手 ,找出各国文化之间的相似处和不同点。
关键词 谚语 语言文化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价值 传播模式 人生态度
下载PDF
梁漱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吕茂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9-73,共5页
在学术界 ,一般人总认为梁漱溟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东西方文化论战 ,是站在陈独秀、胡适一派的对立面 ,是东方文化派或顽固守旧派的主将与代表人物 ,他的文化思想代表了更为保守的社会层面。然而事实上 ,梁漱溟并不笼统地反对“五... 在学术界 ,一般人总认为梁漱溟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东西方文化论战 ,是站在陈独秀、胡适一派的对立面 ,是东方文化派或顽固守旧派的主将与代表人物 ,他的文化思想代表了更为保守的社会层面。然而事实上 ,梁漱溟并不笼统地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 ,相反 ,他时常以陈独秀、胡适的同道自诩 ,并对陈、胡的思想表示了某种程度的赞赏。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梁漱溟没有限于当时的东西文化孰优孰劣之争 ,而是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 ,以一种文化多元论的眼光来处理西、中、印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试图寻求拯救人类文明的良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五四"时期 新文化运动 东西文化
下载PDF
思维、文化与大学英语写作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庭云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探讨语言、思维、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东西方思维模式及文化模式的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引起大学教师及学生的重视,使学生能克服母语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并积极主动地模仿西方的思维模式,按照西方的文化结构进行英语写... 探讨语言、思维、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东西方思维模式及文化模式的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引起大学教师及学生的重视,使学生能克服母语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并积极主动地模仿西方的思维模式,按照西方的文化结构进行英语写作,从而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英语写作 思维模式 文化模式 创造思维 语言运用能力 写作技能
下载PDF
碰撞与交融:奥尼尔《马克百万》的文化解读
18
作者 邵长忠 夏宗霞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广泛吸取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赋予其新内容和新含义。他的《马可百万》集罗曼史、悲剧以及讽刺剧于一体,体现了20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它们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在这部作品中,作者...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广泛吸取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赋予其新内容和新含义。他的《马可百万》集罗曼史、悲剧以及讽刺剧于一体,体现了20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它们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受到的东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贯穿他对寻找兼具东西方特色的人类灵魂家园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 碰撞 交融 东西方文化 《马可百万》
下载PDF
社会文化心态与外语的教与学
19
作者 张钦 吴芬芬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5-77,共3页
社会文化心态是指特定人群或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中长期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心理反应和处置方法。而特定人群的某种特定心态,又是与其所处社会的民族文化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个人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文化心态是指特定人群或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中长期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心理反应和处置方法。而特定人群的某种特定心态,又是与其所处社会的民族文化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个人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程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心态入手,探讨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心态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心态 外语教学 东西方文化差异
下载PDF
论“古史辨”运动与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系
20
作者 王新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9-34,共6页
“古史辨”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遵循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对上古史进行了科学、严谨地考辨。其成果不仅对中国古史研究作出了科学的结论,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学史、民族学史、民俗民... “古史辨”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遵循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对上古史进行了科学、严谨地考辨。其成果不仅对中国古史研究作出了科学的结论,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学史、民族学史、民俗民间文化史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科学方法。古史辨派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辨伪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辨伪,才能“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古史辨运动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