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proteins,polysaccharides,and particle sizes on sludge dewaterability 被引量:37
1
作者 SHAO Liming,HE Peipei,YU Guanghui,HE Pinj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s Reuse,Key Laboratory of Yangtze River Water Environment,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83-88,共6页
Four batch experiments of hydrolysis and acid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s of proteins(PN) and polysaccharides(PS) in the sludge,the PN/PS ratio,the particle sizes,and their relationship ... Four batch experiments of hydrolysis and acid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s of proteins(PN) and polysaccharides(PS) in the sludge,the PN/PS ratio,the particle sizes,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ludge dewaterability(as determined by capillary suction time,CST) . The sludge flocs were stratified through centrifugation-and ultrasound-based method into four fractions:(1) slime,(2) loose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LB-EPS) ,(3) tightly bound EPS(TB-EPS) ,and(4) pelle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N was mainly partitioned in the pellet(80.7%) and TB-EPS(9.6%) fractions,while PS distributed evenly in the four fractions. During hydrolysis and acidification,PN was transferred from the pellet and TB-EPS fractions to the slime fraction,but PS had no significant transfer trends. The mean particle sizes of the sludge flocs decreased with hydrolysis and acidification. The pH had a mor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waterability of sludge flocs than temperature. Sludge dewaterability during hydrolysis and acidification processes greatly deteriorated from 9.7 s at raw sludge to 340-450 s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However,it was just slightly increased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Further investigation suggested that CST was affected by soluble PN,soluble PN/PS,and particle sizes of sludge flocs,but was affected slightly by total PN,PS,or PN/PS in the whole sludge flocs and other fractions(except slim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水道 生活污水 淤泥 水解作用 蛋白质
下载PDF
Effect of Sludge Retention Time on the Fate of Proteins and Polysaccharides in AAO Process
2
作者 杜勇立 黄满红 郑宇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3期401-405,共5页
Effect of sludge retention time( SRT) on the removal of potential and polysaccharides in an anaerobic / anoxic / aerobic( AAO)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The Lowry method and anthrone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ct protein... Effect of sludge retention time( SRT) on the removal of potential and polysaccharides in an anaerobic / anoxic / aerobic( AAO)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The Lowry method and anthrone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ct proteins and polysaccharides. Total removal efficiency of proteins at SRT of 10 to 25 d in the AAO system was higher than 90%. Polysaccharides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above 80% when SRT was increased from 15 to 25 d,whereas only 81% of polysaccharides was removed at SRT of 10 d. The biodegradation part of proteins and polysaccharides increased from87. 40% to 93% and from 74. 22% to 86. 94% with increasing SRTs.The ratios of polysaccharides and proteins in 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 EPSs) were around 1. 5-3 in different SRTs. As SRT increasing,polysaccharides and proteins discharged with residual sludge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amount of EPS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 polysaccharide sludge retention time(SRT) anaerobic / anoxic / aerobic(AAO) system 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EPSs)
下载PDF
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及微观特征
3
作者 刘崇 李玉光 +4 位作者 陈宁 张欣 沈斐 王硕 李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88-4696,共9页
采用SBR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期快速培养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有利于硝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和SBR启动,好氧颗粒污泥可以为硝化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在反应器内快速培养具有良好氨... 采用SBR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期快速培养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有利于硝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和SBR启动,好氧颗粒污泥可以为硝化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在反应器内快速培养具有良好氨氮转化效果的自养硝化颗粒污泥.EPS对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TB-EPS蛋白质多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92.197、59.380mg/g vss,表明自养硝化颗粒污泥最核心的TB-EPS层微生物间交流密集,TB-EPS在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疏水性的色氨酸和酪氨酸达到70%有利于为SMP-EPS和LB-EPS提供较多的疏水性吸附位点,从而增强污泥间的粘附性并促进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TB-EPS中腐殖酸和可溶性微生物代谢物占比增多有利于增强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絮凝能力.谷氨酸作为碳和氮代谢之间的交叉点其占比达到11.18%~13.64%,是生物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脯氨酸含量的增加有助于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自养硝化颗粒污泥酰胺Ⅰ区的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β-转角和反向β-折叠等聚集有利结构远高于聚集不利结构,表明培养过程中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硝化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三维荧光 傅里叶红外光谱 蛋白质二级结构 氨基酸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萍 占晓建 李凤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45,共10页
胞外聚合物是好氧颗粒污泥的重要组分,与好氧颗粒污泥的造粒过程和维持颗粒稳定性密不可分。然而胞外聚合物的组成非常复杂,其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确切作用有待深入研究。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胞外聚合物是好氧颗粒污泥的重要组分,与好氧颗粒污泥的造粒过程和维持颗粒稳定性密不可分。然而胞外聚合物的组成非常复杂,其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确切作用有待深入研究。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常用的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和表征方法,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其在好氧污泥颗粒的形成及维持污泥颗粒稳定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的调控方法;此外,对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进行高附加值产品回收有利于实现废水处理的资源化利用,简述了胞外聚合物回收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利用;最后对胞外聚合物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以期为胞外聚合物的实际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好氧颗粒污泥 造粒 资源回收 生物质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酯对好氧颗粒污泥基本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赵桐 倪神州 +2 位作者 苏馈足 袁瑞 郑梦启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7-74,共8页
研究采取好氧颗粒污泥(AGS)工艺处理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PBs)的废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AGS工艺在稳定去除COD、氨氮、磷酸的同时,可以高效去除PBs,去除率达到88%以上。在微生物理化性质分析中发现,PBs长期影响下AGS的形态结构变得不规... 研究采取好氧颗粒污泥(AGS)工艺处理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PBs)的废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AGS工艺在稳定去除COD、氨氮、磷酸的同时,可以高效去除PBs,去除率达到88%以上。在微生物理化性质分析中发现,PBs长期影响下AGS的形态结构变得不规则和松散,同时AGS的粒径增速降低。PBs刺激了污泥中EPS(胞外聚合物)的分泌来应对PBs,同时在PBs长期影响下AGS中EPS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试验组AGS中LB-EPS与对照组相比缺少了芳香族蛋白质,而这种物质与颗粒的稳定性相关。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PBs对于颗粒污泥中各种菌纲和菌属的相对丰度产生了影响,并且微生物的多样性有所升高。Meganema和Rhodocyclaceae是R2中的优势菌属,且相对丰度均远高于R1中的丰度,表明可能其对于PBs具有抗性。Meganema的富集影响了颗粒的稳定性,而Rhodocyclaceae的高丰度可能在对PBs的去除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多聚物(EPS)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金属阳离子对好氧颗粒污泥造粒影响研究进展
6
作者 甘炯 吕娟 +1 位作者 倪琪 董佳奇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10期28-36,共9页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由于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和污染物去除能力,应用前景广泛。污水中金属阳离子的存在会影响AGS的形成。文中综述了常见金属阳离子对AGS造粒和颗粒稳定性的影响,并针对金属阳离子对好氧污泥造粒...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由于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和污染物去除能力,应用前景广泛。污水中金属阳离子的存在会影响AGS的形成。文中综述了常见金属阳离子对AGS造粒和颗粒稳定性的影响,并针对金属阳离子对好氧污泥造粒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促进AGS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常见金属阳离子,如Ca^(2+)、Mg^(2+)、Fe^(2+)、Cu^(2+)、Zn^(2+)、Mn^(2+)、Ni^(2+)等均会促进AGS造粒,尤其是Ca^(2+)质量浓度高达100 mg/L时仍能有效加快污泥造粒。金属阳离子主要通过形成无机盐沉淀作为诱导核,以及促进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分泌的方式促进污泥造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AGS) 金属阳离子 污泥造粒 胞外聚合物(EPS) 影响机理
下载PDF
硝化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及信号分子功能分析
7
作者 陈宁 刘崇 +4 位作者 李玉光 张欣 沈斐 王硕 李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66-4675,共10页
在SBR中以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结果表明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启动时间长,污泥颗粒化进程控制难度较大,但是仍能形成沉降性较好的自养硝化颗粒污泥,氨氮去除率能够达到90%以上.TB-EPS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占比最高,在第70d时... 在SBR中以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结果表明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启动时间长,污泥颗粒化进程控制难度较大,但是仍能形成沉降性较好的自养硝化颗粒污泥,氨氮去除率能够达到90%以上.TB-EPS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占比最高,在第70d时TB-PN为90.69mg/gVSS,TB-PS为53.69mg/gVSS,TB-EPS作为污泥颗粒结构的最核心,在颗粒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疏水性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有利于SMP层和LB-EPS增强污泥间的粘附性,从而促进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8种疏水性氨基酸的相对占比由初始的34%上升到最高66%,也表明疏水性氨基酸在絮状污泥颗粒化的关键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聚合链相对占比的升高可以增强污泥间的结合力,β-折叠能提供较多的疏水位点从而促进硝化污泥的聚集,有利于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C4-HSL浓度达到112.00ng/L,其可与LuxR蛋白结合可促进蛋白酶活性和EPS的产生.C6-HSL和C8-HSL对硝化菌群生物膜的形成具有调节作用,C6-HSL在第30d时达到30μg/L,其含量最高表明其在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信号传递中占有重要地位.3OC6-HSL和蛋白质类物质呈正相关,其与SMP-PN和LB-PN的相关性系数为0.77和0.71,可能通过指导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以增强污泥的粘附性从而有利于污泥微粒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硝化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EPS荧光光谱 蛋白质二级结构 EPS氨基酸 AHLs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及其分布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延军 李秀芬 +2 位作者 华兆哲 刘和 陈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9-443,共5页
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和基质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产生的影响及其在污泥和体系上清液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随体系操作条件和基质条件的变化,好氧颗粒污泥内部和上清液中的EPS含量呈规律性变化.相对而言,好氧颗粒污泥中EPS含... 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和基质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产生的影响及其在污泥和体系上清液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随体系操作条件和基质条件的变化,好氧颗粒污泥内部和上清液中的EPS含量呈规律性变化.相对而言,好氧颗粒污泥中EPS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过多的EPS则释放到上清液中.大量EPS的释放只发生在颗粒污泥解体时,而酸性条件和不适当的C/N比不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形态保持.体系溶解氧为4.5 mg.l-1,pH为中性,污泥负荷小于等于0.37kgCOD.kg-1MLSS.d-1,碳氮比为20∶1时,好氧颗粒污泥中EPS的含量约占污泥总质量的9%—12%,与厌氧颗粒污泥(0.6%—20%)相近,但远低于絮状活性污泥(80%),此时,EPS在上清液中的含量最低或接近最低,为14—26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蛋白质 多糖.
下载PDF
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3
9
作者 张丽丽 陈效 +1 位作者 陈建孟 蔡伟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5-799,共5页
在SBR反应器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中,分析不同时期污泥EPS主要成分的变化、污泥表面特性的变化及二者相关关系.不同时期污泥样品胞外蛋白的SDS—PAGE表明,蛋白分子量条带主要分布在(31.0—97.4)×10^3,与种泥相比,颗粒... 在SBR反应器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中,分析不同时期污泥EPS主要成分的变化、污泥表面特性的变化及二者相关关系.不同时期污泥样品胞外蛋白的SDS—PAGE表明,蛋白分子量条带主要分布在(31.0—97.4)×10^3,与种泥相比,颗粒污泥在形成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蛋白条带,且条带颜色逐渐变深,定性表明蛋白种类及含量的增加.定量测定也表明,胞外蛋白分泌量随颗粒污泥的形成逐渐从49.4mg·g^-1增至148.3mg·g^-1,多糖则无明显变化,蛋白/多糖值也从2.3逐渐增至4.9.颗粒污泥表面疏水性比种泥约增加1倍,疏水性的变化与蛋白,多糖值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9.测得种泥与颗粒污泥表面Zeta电位平均值分别为-28.5mV和-13.2mV,颗粒污泥表面的电负性明显降低.由蛋白质自身特性,可推测其通过增加污泥表面相对疏水性和降低污泥表面电负性而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聚物 胞外蛋白 好氧颗粒污泥 表面特性 机制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胞外多聚物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丽丽 姜理英 +1 位作者 方芳 陈建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130,共4页
EPS是微生物聚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取和分析好氧颗粒污泥的EPS利于深入研究这一新兴微生物聚集体。采用加热、超声、高速离心和加碱等5种方法提取好氧颗粒污泥的EPS,并分析其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匀浆预处理是提取颗粒污泥EPS首要... EPS是微生物聚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取和分析好氧颗粒污泥的EPS利于深入研究这一新兴微生物聚集体。采用加热、超声、高速离心和加碱等5种方法提取好氧颗粒污泥的EPS,并分析其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匀浆预处理是提取颗粒污泥EPS首要步骤,超声和加热分别适合EPS定性与定量分析,在35w、超声4rain的条件下,活性污泥与好氧颗粒污泥EPS提取液中TOC产量分别为105.3mg/gVSS和96.5mg/gVSS;加热法(80℃,60min)提取的EPS产量略高于超声法,对于活性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TOC含量分别为142.6mg/gVSS和153.2mg/gVSS;蛋白质是活性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EPS中比例最大的成分,且蛋白与多糖在好氧颗粒污泥与其在絮状活性污泥中的比值范围分别为3.22~5.80和1.68~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多聚物 提取 分析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以及胞外多聚物对颗粒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廖青 李小明 +4 位作者 杨麒 曾光明 张莹 赵维纳 陈铭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8年第4期13-19,共7页
采用普通活性污泥、部分好氧颗粒污泥和部分厌氧颗粒污泥分别作为接种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操作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三者颗粒化的过程与完成时间。同时,研究胞外多聚物(EPS)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预先投加部分好氧颗... 采用普通活性污泥、部分好氧颗粒污泥和部分厌氧颗粒污泥分别作为接种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操作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三者颗粒化的过程与完成时间。同时,研究胞外多聚物(EPS)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预先投加部分好氧颗粒污泥可以大大缩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胞外多聚物与污泥的颗粒化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多聚物 疏水性 颗粒化 快速培养 接种污泥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暄 季民 +1 位作者 王景峰 杨造燕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93,共3页
采用4种方法(热、超声、高压、碱处理)分别研究在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方式下对好氧颗粒污泥EPS的提取效果。综合考虑各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及对于污泥细胞的破坏程度后,确定热处理(80℃,30min)和超声波提取(320W,40s)法均是可行的,其中热处... 采用4种方法(热、超声、高压、碱处理)分别研究在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方式下对好氧颗粒污泥EPS的提取效果。综合考虑各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及对于污泥细胞的破坏程度后,确定热处理(80℃,30min)和超声波提取(320W,40s)法均是可行的,其中热处理提取产物中多糖、蛋白质分别为30.3、8.1mg/gVSS,而超声波则分别为24.3、10.8mg/gVSS。好氧颗粒污泥EPS中多糖含量高于蛋白质,在热处理及超声波提取的产物中,多糖与蛋白质之比分别为3.7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提取 好氧颗粒污泥
下载PDF
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唐朝春 简美鹏 +1 位作者 刘名 邵鹏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924,共6页
系统回顾了有关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丝状菌假说"、"胞外聚合物假说"、"选择压驱动假说"、"自凝聚假说";着重分析了影响好氧颗粒污... 系统回顾了有关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丝状菌假说"、"胞外聚合物假说"、"选择压驱动假说"、"自凝聚假说";着重分析了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有机负荷率与氨氮浓度、溶解氧与颗粒粒径、饱食-饥饿期、水力剪切力、污泥龄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详细论述了抑制丝状膨胀、促进胞外聚合物的分泌、富集慢速增长的微生物和强化颗粒内核等措施可以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以及功能菌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而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工业化应用作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丝状膨胀 水力剪切力 胞外多聚物
下载PDF
用三维荧光和红外技术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初期胞外聚合物的变化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晓慧 刘永军 +2 位作者 刘喆 邢超 杨月乔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为了研究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初期的作用,本研究分别在污泥培养的第1—7天(R1)和第8—14天(R2)投加PAC,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初期胞外聚合物(EPS)各组分的含... 为了研究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初期的作用,本研究分别在污泥培养的第1—7天(R1)和第8—14天(R2)投加PAC,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初期胞外聚合物(EPS)各组分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AC投加时间推迟后,污泥沉降性能良好,且反应器中胞外聚合物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多,松散附着的EPS(LB-EPS)中蛋白含量变化趋势明显,多糖含量保持在较小范围内波动,与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和紧密黏附的胞外聚合物(TB-EPS)相比较,LB-EPS和污泥颗粒化有密切关系;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R2中荧光类蛋白物质(峰A和峰B)强度均大于R1,而腐殖酸类物质(峰C)强度小于R1,说明A和B这两种荧光类蛋白物质在微生物聚集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红外光谱表明,1636 cm-1、1654 cm-1分别属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C=O伸长振动引起的,分别存在于S-EPS和LB-EPS、TB-EPS中,且在投加PAC的时间推迟后1654 cm-1处的吸收峰吸收较弱,和三维荧光分析共同表明LB-EPS中的蛋白类物质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初期加入PAC进行强化造粒的核心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三维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好氧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葛利云 王红武 +2 位作者 马鲁铭 邓欢欢 刘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12,共3页
研究了4种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和两种污泥培养基质对好氧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包括对EPS总量和组分的影响。EPS的提取总量以TOC来表示,并以DNA的浓度来衡量提取过程中细胞裂解的程度。结果发现,处理工艺不同,导致EPS的含量和组... 研究了4种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和两种污泥培养基质对好氧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包括对EPS总量和组分的影响。EPS的提取总量以TOC来表示,并以DNA的浓度来衡量提取过程中细胞裂解的程度。结果发现,处理工艺不同,导致EPS的含量和组成不相同,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比的不同;淀粉基质培养的污泥的EPS总量平均值比葡萄糖基质培养的污泥的EPS总量平均值略高一些,它们都比实际污水处理厂污泥的EPS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胞外聚合物 EPS 蛋白质 多糖 裂解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与污泥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昌稳 李军 +2 位作者 赵白航 王永磊 刘国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23-2628,共6页
为研究不同沉淀时间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序批式反应器,通过逐步缩短沉淀时间快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过程中,污泥浓度逐渐降低,沉降性逐渐改善,污泥中无机质含量逐渐增加;不同沉淀时间所培养的污泥粒径不同,... 为研究不同沉淀时间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序批式反应器,通过逐步缩短沉淀时间快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过程中,污泥浓度逐渐降低,沉降性逐渐改善,污泥中无机质含量逐渐增加;不同沉淀时间所培养的污泥粒径不同,且污泥平均粒径与沉淀时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只有沉淀时间小于5min,才能形成颗粒污泥。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多糖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沉淀时间从7 min缩短至5 min的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胞外聚合物中多糖的含量(以VSS计)由(140.98±19.54)mg/g增加到(310.79±50.86)mg/g;缩短沉淀时间是序批式反应器中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有效策略,且污泥快速好氧颗粒化要求的沉淀时间不能长于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沉淀时间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氨氮性能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昌稳 赵白航 +1 位作者 李军 刘国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2-947,共6页
在水温(25±1)℃、0.1 mol·L?1 Trise-HCl缓冲液为反应体系并不断通入高纯氮气的厌氧条件下,以小试SBR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吸附剂,考察了好氧颗粒污泥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好氧颗粒污泥表现出比絮体活性污泥... 在水温(25±1)℃、0.1 mol·L?1 Trise-HCl缓冲液为反应体系并不断通入高纯氮气的厌氧条件下,以小试SBR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吸附剂,考察了好氧颗粒污泥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好氧颗粒污泥表现出比絮体活性污泥更大的对氨氮的吸附容量。当初始氨氮浓度为30 mg·L?1时,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83 mg NH+4-N·(g VSS)?1和1.18 mg NH+4-N·(g VSS)?1。由于细胞之间的遮蔽效应,污泥对氨氮的吸附容量随污泥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盐度(NaCl)显著影响颗粒污泥对氨氮的吸附效果:盐度越高,污泥吸附容量越小。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对氨氮的吸附作用不可忽略且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好氧颗粒污泥 氨氮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不同储存方法对好氧颗粒污泥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景峰 苏凯 +2 位作者 陈冉妮 张倩 彭永臻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1年第3期408-415,共8页
为考察不同温度、不同冷冻保护剂对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sludge,AGS)储存的影响,试验采用SBR反应器培养AGS,在AGS成熟阶段将其利用不同方法储存:R1(室温,蒸馏水)、R2(4℃,蒸馏水)、R3(4℃,10%(V/V)海藻糖溶液)、R4(-20℃,10%(V... 为考察不同温度、不同冷冻保护剂对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sludge,AGS)储存的影响,试验采用SBR反应器培养AGS,在AGS成熟阶段将其利用不同方法储存:R1(室温,蒸馏水)、R2(4℃,蒸馏水)、R3(4℃,10%(V/V)海藻糖溶液)、R4(-20℃,10%(V/V)海藻糖溶液)、R5(4℃,10%(V/V)蔗糖溶液)、R6(-20℃,10%(V/V)蔗糖溶液).储存5周后,利用方法R1、R2、R3、R5保存的AGS由浅黄色变为褐色,并维持原有形态;按照方法R4、R6保存的AGS出现了少量破碎,颜色保持淡黄色.将这6种方法保存的AGS进行活性恢复,13个周期后用各种方法储存的AGS对COD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SOUR在AGS恢复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各种方法储存的AGS的EPS在储存后都有所增加;AGS恢复后,EPS又基本恢复到储存前的水平.本试验表明:AGS具有较强的应对外界不良条件的能力,并且能在恢复后维持颗粒形态和活性,其中用4℃、蒸馏水储存AGS的效果最好;冷冻保护剂对AGS的储存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这是由于AGS的结构和传质特点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储存 温度 保护剂 胞外多聚物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投加时间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亚利 刘永军 +3 位作者 刘喆 程祯 李星 杨贺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8-284,共7页
通过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分别在第1∽7天和第8∽14天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的方式,分析颗粒的形成过程,并研究胞外聚合物总量及其各组分的含量变化和空间分布。研究发现:第8∽14天投加PAC的反应器形成颗粒时间提前了6天,且形成的... 通过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分别在第1∽7天和第8∽14天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的方式,分析颗粒的形成过程,并研究胞外聚合物总量及其各组分的含量变化和空间分布。研究发现:第8∽14天投加PAC的反应器形成颗粒时间提前了6天,且形成的颗粒外形规则,大小均匀,去除污染物性能良好;反应器中胞外多聚物和蛋白质含量总体较多,且随颗粒的形成而增加,之后略有下降并在颗粒成熟后维持稳定,蛋白质/多糖的值在颗粒形成期均增加超过2.5倍,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多重荧光染色表明:两个反应器中PAC投加时间不同,β-D-呋喃葡萄糖、脂类和活细胞均呈现不同的分布情况,但对蛋白质和α-呋喃葡萄糖、α-甘露糖分布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空间分布 操作条件 荧光染色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对好氧颗粒污泥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闫立龙 刘玉 任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44-2748,2756,共6页
结合国内外对胞外聚合物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着重分析了影响EPS含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机负荷、水力剪切力、沉降时间、废水水质等;详细论述了其主要成分蛋白质和多糖以及其对... 结合国内外对胞外聚合物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着重分析了影响EPS含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机负荷、水力剪切力、沉降时间、废水水质等;详细论述了其主要成分蛋白质和多糖以及其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结构稳定性作用机理,探讨了EPS对颗粒污泥传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EPS标准提取方法、EPS组分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机制以及EPS中其它组分如腐殖质和通过共价、絮凝作用等结合的无机物对好氧颗粒化过程所起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进一步的研究有望揭示EPS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稳定影响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好氧颗粒污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