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和V.albo-atrum)的形态、致病力变异及变异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田黎 王克荣 陆家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06-109,共4页
轮枝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该菌培养形态容易发生变异,对不同寄主植物的致病力变化也很大,这些特性与病害的防治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这些问题的近期研究与进展。
关键词 轮枝菌 形态 致病力 变异
下载PDF
Molecular Detection of Verticillium albo-atrum by PCR Based on Its Sequences 被引量:9
2
作者 ZHANG Zheng-guang CHEN Rui-hui +2 位作者 WANG Yuan-chao WANG Ke-rong ZHENG Xiao-bo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60-766,共7页
We developed one species-specific PCR assays for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the pathogenic fungi Verticillium albo-atrum in diseased plant tissues and soil.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 We developed one species-specific PCR assays for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the pathogenic fungi Verticillium albo-atrum in diseased plant tissues and soil.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s of Verticillium spp., a pair of species-specific primers, Vaal/Vaa2, was synthesized. After screening 17 isolates of V. alboatrum, 121 isolates from the Ascomycota, B asidiomycota, Deuteromycota, and Oomycota, the Vaal/Vaa2 primers amplified only a single PCR band of approximately 330 bp from V. albo-atrum.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with primers Vaal/Vaa2 was 10 fg of genomic DNA. Using ITS1/ITS4 as the first-round primers, combined with Vaa1/Vaa2, the nested PCR procedures were developed, and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increased 1 000-fold to 10 ag.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for the soil pathogens was 100-conidiag^-1 soil. The PCR-based methods developed here could simplify both plant disease diagnosis and pathogen monitoring as well as guide plant diseas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etection Verticillium albo-atrum PCR
下载PDF
云南省灯盏花黄萎病病原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丽飞 刘春国 +2 位作者 胡先奇 张培花 李卫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91,共3页
2002—2005年,于不同季节,到云南省灯盏花主要栽培区对灯盏花黄萎病发病情况、病原和发病因子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主要栽培区灯盏花黄萎病的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超过20%,该病由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2002—2005年,于不同季节,到云南省灯盏花主要栽培区对灯盏花黄萎病发病情况、病原和发病因子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主要栽培区灯盏花黄萎病的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超过20%,该病由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所致。灌水不当或阴雨连绵的天气,是引起灯盏花黄萎病大面积发生危害的直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黄萎病 VERTICILLIUM albo-atrum 新寄主 发生与危害
下载PDF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淑红 周宝利 +1 位作者 张磊 付亚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7-1140,共4页
以茄子黄萎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54种天然植物的乙醇提取液对茄黄萎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15种植物提取物对茄子黄萎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50%,其中细辛、黄连、厚朴、儿茶、苦参、甘草、蛇床子、桔梗、洋葱的提取物对供试菌菌丝生长... 以茄子黄萎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54种天然植物的乙醇提取液对茄黄萎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15种植物提取物对茄子黄萎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50%,其中细辛、黄连、厚朴、儿茶、苦参、甘草、蛇床子、桔梗、洋葱的提取物对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抑制效果均在65%以上,蛇床子的抑菌率达86.84%.有16种植物提取物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70%,其中7种植物提取物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95%以上,细辛、黄连、厚朴基本上抑制了孢子的萌发.儿茶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但却显著抑制了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蛇床子提取物虽然抑菌效果较高,但其处理的孢子萌发率为11.3%.研究发现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存在着抑制黄萎菌的活性物质,这为生物防治黄萎病和进一步研究蔬菜抗病增产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茄子 黄萎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乌昌地区马铃薯黄萎病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丽丽 符桂华 +4 位作者 马金贵 日孜旺古丽 郎玉瑶 帕提古丽 李克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672,共6页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及昌吉多个马铃薯产区范围内的马铃薯黄萎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明确其种类和分布。【方法】采用常规分离培养法分离、纯化菌株,参照Koch's法则回接验证,对确认为马铃薯黄萎病菌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及昌吉多个马铃薯产区范围内的马铃薯黄萎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明确其种类和分布。【方法】采用常规分离培养法分离、纯化菌株,参照Koch's法则回接验证,对确认为马铃薯黄萎病菌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子鉴定。【结果】引起本地马铃薯黄萎病的病菌有两种: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Berthold)和大丽轮枝菌(V.dahliae Kleb.),其中,大丽轮枝菌分布范围相对较广,是引起马铃薯黄萎病的主要病原。【结论】明确了乌昌地区马铃薯黄萎病的致病菌株的种类,并获得菌株为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黄萎病 病原鉴定 黑白轮枝菌 大丽轮枝菌
下载PDF
分离自棉花的轮枝菌“种”的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朱荷琴 冯自力 +5 位作者 李志芳 师勇强 赵丽红 李彩红 刘义杰 王玲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32-2040,共9页
【目的】已知引起植物萎蔫病的轮枝菌有5个"种",本研究旨在澄清在中国引起棉花黄萎病的轮枝菌的"种"类。【方法】从中国12个省84个县分离获得310个轮枝菌菌株,采用生物学性状观察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q... 【目的】已知引起植物萎蔫病的轮枝菌有5个"种",本研究旨在澄清在中国引起棉花黄萎病的轮枝菌的"种"类。【方法】从中国12个省84个县分离获得310个轮枝菌菌株,采用生物学性状观察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种"的鉴定。【结果】298株均产生黑色微菌核和轮枝状分生孢子梗,为典型的大丽轮枝菌,另有12个菌株培养性状较为特殊(不产生微菌核,出现黑色菌丝或厚壁孢子),经温度敏感试验、PCR特异扩增及ITS序列进一步鉴定,2株被确定为变黑轮枝菌,其它10株被确定为大丽轮枝菌,没有出现黑白轮枝菌。【结论】在中国三大棉区,棉花黄萎病主要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但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均分离到1株变黑轮枝菌,其在棉花黄萎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大丽轮枝菌的互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变黑轮枝菌 黑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下载PDF
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对黑白轮枝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祥林 毋跃文 张振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3-287,共5页
对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albo-atrum)在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轮枝菌在甜菜、甜瓜及梅干培养基生长较好,在Christen培养基上生长很慢。该病菌能充分利用甘露醇和天门冬酰胺,在3~28℃均能生长,最... 对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albo-atrum)在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轮枝菌在甜菜、甜瓜及梅干培养基生长较好,在Christen培养基上生长很慢。该病菌能充分利用甘露醇和天门冬酰胺,在3~28℃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3℃,在2℃或29℃时,该病菌停止生长;该病菌的上限致死温度为45℃处理7h;该病菌很耐低温,在-25℃条件下存放18个月仍具有活性,在pH4~11均能生长,在pH6.5左右时生长速度最快,当pH<3.5或>11.5时,该病菌不能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培养条件 黑白轮枝菌 生长速度 病原菌
下载PDF
不同提取条件对植物提取物抑制茄子黄萎病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淑红 周宝利 +1 位作者 张磊 付亚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5-647,共3页
对3种植物进行不同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能的测定结果表明:PE-5的最佳提取液为50%乙醇超声波提取30m in的提取效率最高,抑菌效果很稳定;PE-18的最佳提取液为50%乙醇:80%丙酮(1∶1)超声波提取30m in抑菌效果最好;PE-27的最佳提取液... 对3种植物进行不同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能的测定结果表明:PE-5的最佳提取液为50%乙醇超声波提取30m in的提取效率最高,抑菌效果很稳定;PE-18的最佳提取液为50%乙醇:80%丙酮(1∶1)超声波提取30m in抑菌效果最好;PE-27的最佳提取液为80%乙醇超声波提取30m in的提取效果最好。有的提取物混合后可以增加提取物的抑菌效率,其中PE-27与PE-18按1∶1混配后的抑菌率显著高于PE-27和PE-18,而有的提取物混合后降低了提取物的抑菌效率,PE-18与PE-17、PE-5混合后的抑菌率均低于PE-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黄萎菌 提取物 抑菌率
下载PDF
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邵刚 李志红 +3 位作者 张祥林 耿建 孙楠 张国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1,共4页
本文以适生性评判指标分析为基础,采用生物学建模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我国677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数据以及全国土壤pH等值线图,对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强,适生范... 本文以适生性评判指标分析为基础,采用生物学建模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我国677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数据以及全国土壤pH等值线图,对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强,适生范围较广,每年4~9月份,该病菌在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适生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鉴于此,我国应加强苜蓿黄萎病菌的植物检疫措施力度,严防该病的传入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黄萎病菌 适生性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苜蓿黄萎病菌中国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婧 白应文 +3 位作者 杨继娟 陈卫民 张莉 胡小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4-279,共6页
为了解我国苜蓿黄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于2007-2008年间对苜蓿黄萎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苜蓿黄萎病标样中分离到一种真菌(VA001),依据Koch′s法则,并结合形态学、培养特性及IT... 为了解我国苜蓿黄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于2007-2008年间对苜蓿黄萎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苜蓿黄萎病标样中分离到一种真菌(VA001),依据Koch′s法则,并结合形态学、培养特性及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适合该菌生长的培养基有甜瓜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适合产孢的培养基有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甜瓜培养基、梅干培养基。在碳源和氮源中,麦芽糖(Maltose)、乳糖(Lactose)、甘露醇(Mannitolum)、赖氨酸(Lysine)、牛肉膏(Beef extract)、氨基乙酸(Aminoacetic acid)、组氨酸(Histidine)有利于病菌的生长;蔗糖(Sugar)、果糖(Fructose)、乳糖(Lactose)、硝酸钠(Sodium nitrate)、丙氨酸(Alanine)有利于病菌的产孢。苜蓿黄萎菌生长和产孢的适宜pH值为7.0-9.5,温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轮枝菌 苜蓿黄萎病 核糖体DNA-ITS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黑白轮枝菌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擎 曾丹丹 +3 位作者 李彬 张海峰 王源超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2-588,共7页
[目的]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能够危害苜蓿等多种作物,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病原真菌。我们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黑白轮枝菌检测方... [目的]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能够危害苜蓿等多种作物,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病原真菌。我们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黑白轮枝菌检测方法。[方法]基于LAMP技术,通过比对分析黑白轮枝菌与其相似种不同靶标序列间的差异,选取Tub(β-tublin,编码β-微管蛋白)基因作为靶标基因,设计并筛选了4条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LAMP引物和1条环引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检测黑白轮枝菌的LAMP体系,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试验及田间发病组织的检测。该方法在62℃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70 min,扩增前加入染料HNB(羟基萘酚蓝),反应后根据染料颜色变化判定扩增结果。[结果]特异性试验中,仅黑白轮枝菌菌株DNA扩增后呈天蓝色的阳性反应,而在其他真菌的供试菌株中均呈紫色的阴性反应。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 pg·μL^(-1)。Tub-LAMP技术能够检测出发病苜蓿植物组织中的目标菌,在采自新疆的7份疑似样本中检测到3份阳性。在土壤中人工添加孢子的试验中,Tub-LAMP技术能够从每0.25 g土壤含有10个孢子和每10 g苜蓿种子含有50个孢子中检测出该病菌。[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黑白轮枝菌的检疫及其所致病害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轮枝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Tub基因 羟基萘酚蓝(HNB)
下载PDF
苜蓿黄萎病菌与轮枝孢属近似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商鸿生 杨家荣 赵小明 《草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2-37,共6页
在形态学、生理学和酯酶同工酶诸方面比较了苜蓿黄萎病菌即黄萎轮枝孢Verticiliumalbo-atrum苜蓿菌系与V.dahliae、V.nigrescens、V.nubilum和V.tricorpus等近似种的异... 在形态学、生理学和酯酶同工酶诸方面比较了苜蓿黄萎病菌即黄萎轮枝孢Verticiliumalbo-atrum苜蓿菌系与V.dahliae、V.nigrescens、V.nubilum和V.tricorpus等近似种的异同。结果表明,上述菌种无性态形态特征和酯酶同工酶谱带明显不同,生长的适宜温度与pH值范围也有差异。菌丝休眠体的形态是区分各近似种的重要形态鉴别特征,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可作为辅助鉴别特征。在鉴别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种即V.albo-atrum和V.dahliae时,对高温(30℃)和低pH值的耐受性也可作为参考指标。酯酶同工酶电泳有可能成为快速鉴定苜蓿黄萎病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苜蓿黄萎病 黄萎轮枝孢 植物检疫 真菌种
下载PDF
蒜头果种腐病研究初报 被引量:9
13
作者 熊英 吴彦琼 +1 位作者 周传明 黎向东 《广西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320-323,共4页
于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做蒜头果 (Malana oleif era Chun et S.L ee)种子沙藏试验 ,沙藏 2个月后随机抽样 10 0粒种子解剖检查 ,发现种子感病率 6 4% ,其中全部腐烂变质率高达 5 0 % ,局部感病率 14% ;沙藏 5个月发病率达 7... 于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做蒜头果 (Malana oleif era Chun et S.L ee)种子沙藏试验 ,沙藏 2个月后随机抽样 10 0粒种子解剖检查 ,发现种子感病率 6 4% ,其中全部腐烂变质率高达 5 0 % ,局部感病率 14% ;沙藏 5个月发病率达 72 %。从蒜头果种病腐组织分离、纯化得到 4个属的 6个菌株病原真菌 ,镜检到一种线虫。分别用这 6个菌株的菌丝与分生孢子的混合液体进行人工接种试验 ,结果表明 ,茄类镰刀菌 (Fusarium solani)和黄萎轮枝菌(Verticillum albo- atrum Reinke et Berthold.)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 ,认为它们是蒜头果种腐病的致病菌 ,并对它们的形态特征及引致的症状特点作了描述。线虫的危害状尚未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种腐病 茄类镰刀菌 黄萎轮枝菌 铁青树科
下载PDF
苜蓿黄萎病病原菌研究(简报)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家荣 商鸿生 李仁 《草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42-45,共4页
对英国苜蓿黄萎病菌进行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分生孢子透明无色,孢子梗基部为黑褐色,后期有黑色休眠菌丝产生,未发现微菌核和厚垣孢子,证实为黑白轮枝菌(Verticiliumalbo-at... 对英国苜蓿黄萎病菌进行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分生孢子透明无色,孢子梗基部为黑褐色,后期有黑色休眠菌丝产生,未发现微菌核和厚垣孢子,证实为黑白轮枝菌(Verticiliumalbo-atrumReinke&Berthold),其生长适温为20~25℃,最适pH值为6.5~9.5。利用人工接菌法测定了对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致病性,在供试12种作物中,对豌豆、番茄、西瓜、茄子、绿豆、豇豆和马铃薯具致病力,而对棉花、线椒、甜椒、向日葵、大豆无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黄萎病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下载PDF
新疆黑白轮枝菌与大丽轮枝菌核糖体基因ITS区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慧宁 陈文霞 张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65-268,共4页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域(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黑白轮枝菌与大丽轮枝菌核糖体基因的ITS,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黑白轮枝菌和大丽轮枝菌的ITS区都由541个碱基组成;供试的2个黑白轮枝菌菌株的IT...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域(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黑白轮枝菌与大丽轮枝菌核糖体基因的ITS,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黑白轮枝菌和大丽轮枝菌的ITS区都由541个碱基组成;供试的2个黑白轮枝菌菌株的ITS碱基序列同源性为100%,供试的2个大丽轮枝菌的ITS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9.82%,有1个碱基的差别。黑白轮枝菌和大丽轮枝菌核糖体ITS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9.40%,供试的黑白轮枝菌与供试的大丽轮枝菌至少有6个碱基的差别,且差异所在区域较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轮枝菌 大丽轮枝菌 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
下载PDF
黑白轮枝菌基因组中微卫星的频率和分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志芳 冯自力 +5 位作者 赵丽红 师勇强 李彩红 王玲飞 刘义杰 朱荷琴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为了明确重要植物病原真菌黑白轮枝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SSR)分布情况,利用软件SciRoKo从已测序的VaMs102菌株基因组(32.8 Mb)中,成功搜索得到4224个SSR。结果显示,三碱基重复微卫星的数量最多,为1481个,占SSR总数的35.1%;其次是二碱基... 为了明确重要植物病原真菌黑白轮枝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SSR)分布情况,利用软件SciRoKo从已测序的VaMs102菌株基因组(32.8 Mb)中,成功搜索得到4224个SSR。结果显示,三碱基重复微卫星的数量最多,为1481个,占SSR总数的35.1%;其次是二碱基、六碱基、四碱基和五碱基;单碱基重复的微卫星数量最少,为308个,仅占总数的7.3%。不同重复单元的微卫星在黑白轮枝菌基因组中的分布是非随机的,具有明显的偏好性。单碱基、二碱基、四碱基和五碱基偏爱出现于非编码区,尤其是基因间区。三碱基和六碱基重复微卫星较为集中分布在外显子区,并且重复次数变化丰富,推断黑白轮枝菌编码区的SSR可能会通过调节自身的重复次数来适应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轮枝菌 基因组 简单重复序列 非随机分布
下载PDF
两种轮枝菌对15种豆科牧草的致病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侯天爵 H.C.Huang J.Fraser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室内人工接种测定了两种轮枝菌3个菌株对15种豆科牧草的致病性,一个菌株是来自加拿大感病苜蓿上的Verticillium albo-atrum (Vaa),两个V.dahliae菌株中,Vd来自加拿大感病的马铃薯,CVd来自中国的沙打旺。两次试验结果表明,3个菌株对15种... 室内人工接种测定了两种轮枝菌3个菌株对15种豆科牧草的致病性,一个菌株是来自加拿大感病苜蓿上的Verticillium albo-atrum (Vaa),两个V.dahliae菌株中,Vd来自加拿大感病的马铃薯,CVd来自中国的沙打旺。两次试验结果表明,3个菌株对15种豆科牧草表现了不同程度的致病力。沙打旺、鹰嘴黄芪、紫花苜蓿、百脉根、埃及三叶草对3个菌株均感病,每次试验病株率都在50%以上。箭叶三叶草表现中等抗病,而白花草木樨、毛荚野豌豆、长柔毛野豌豆、波斯三叶草、杂三叶草、红三叶草和白三叶草等7种对3个菌株都表现抗病。红豆草对Vaa和CVd两个菌株感病,但抗Vd。山黛豆感染CVd,但抗Vaa和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枝菌 豆科牧草 致病性
下载PDF
广西防城港首次截获苜蓿黄萎病菌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胜光 卢兆山 +3 位作者 邱世明 奚国华 陆道 钟恒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0-183,共4页
从一批进境的美国苜蓿草样品中保湿分离得到了3株与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相似的目标菌VA1、VA2、VA3。该目标菌在PDA上生长迅速,菌丝生长0.8~1.0mm/d,2~3d即可生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斑点;菌落为白色圆形,边缘规则呈圆形... 从一批进境的美国苜蓿草样品中保湿分离得到了3株与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相似的目标菌VA1、VA2、VA3。该目标菌在PDA上生长迅速,菌丝生长0.8~1.0mm/d,2~3d即可生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斑点;菌落为白色圆形,边缘规则呈圆形,菌丝较致密,气生菌丝较少,菌落中心乳白色奶冻状;培养4~5d即后产生气生典型轮枝状分生孢子梗,7~8d后菌落中央表面因产生休眠菌丝开始变成黑褐色至黑色,20d后菌落的表面和背面大部分均变黑色,仍不产生微菌核和厚垣孢子。该目标菌的纯培养用V.albo-atrum特异引物Vaa1/Vaa2进行检测,PCR扩增后得到预期330bp的产物片段,产物序列与V.albo-atrum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100%。从而鉴定确认该目标菌为苜蓿黄萎病菌V.albo-at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黄萎病菌 检疫 口岸截获
下载PDF
茄子砧木与栽培种根的解剖结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桂芹 王秀艳 段亚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5-257,共3页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 ,对茄子属2种砧木(托鲁巴姆、赤茄)和2个栽培品种 (六叶青、七叶 )的根部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 ,探讨了茄子砧木抗黄萎病的植物体结构机制 ,结果表明 :导管的管孔类型、管孔大小、管壁厚度、导管周围纤维细胞的数量及...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 ,对茄子属2种砧木(托鲁巴姆、赤茄)和2个栽培品种 (六叶青、七叶 )的根部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 ,探讨了茄子砧木抗黄萎病的植物体结构机制 ,结果表明 :导管的管孔类型、管孔大小、管壁厚度、导管周围纤维细胞的数量及排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种 解剖结构 茄子 砧木 抗病性 黄萎病 嫁接
下载PDF
天麻块茎腐烂病病原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20
作者 苏建云 唐晶莹 +3 位作者 董鲜 董家红 季鹏章 张磊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1245,共5页
0 引言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属兰科(Orchidaceae),是一种异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需与萌发菌(Mycena osmundicola)共生,其生长依赖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提供营养[1]。天麻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药食两用。天麻块茎腐烂... 0 引言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属兰科(Orchidaceae),是一种异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需与萌发菌(Mycena osmundicola)共生,其生长依赖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提供营养[1]。天麻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药食两用。天麻块茎腐烂病是制约天麻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依据天麻花、茎的颜色特征可将天麻划分为5种生态型:红天麻(G. elata f. elat)、绿天麻(G.elataf.virid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贵中药材 块茎腐烂病 致病性测定 蜜环菌 萌发菌 病原鉴定 颜色特征 药食两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