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common bile duct morphological subtypes:Risk predictors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 recurrence 被引量:3
1
作者 Xu Ji Zhuo Yang +7 位作者 Shu-Ren Ma Wen Jia Qian Zhao Lu Xu Ying Kan Yang Cao Yao Wang Bao-Jun F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2年第3期236-246,共11页
BACKGROU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i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removing common bile duct(CBD)stones.The risk factors for CBD stone recurrence after ERCP have been discussed for many years.... BACKGROU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i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removing common bile duct(CBD)stones.The risk factors for CBD stone recurrence after ERCP have been discussed for many years.However,the influence of CBD morphology has never been noticed.AIM To evaluate CBD morphology and other predictors affecting CBD stone recurrence in average patien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02 CBD ston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ccessful therapeutic ERCP for stone extraction at our centre from Febr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was conducted.CBD morphology and other predictors affecting CBD stone recurrence were examine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CBD morphology(P<0.01),CBD diameter≥1.5 cm[odds ratio(OR)=2.20,95%CI:1.08-4.46,P=0.03],and endoscopic biliary sphincterotomy with balloon dilation(ESBD)(OR=0.35,95%CI:0.17-0.75,P<0.01)are thre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BD stone recurrence.Furthermore,the recurre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the S type was 6.61-fold that of patients with the straight type(OR=6.61,95%CI:2.61-16.77,P<0.01).The recurre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the polyline type was 2.45-fold that of patients with the straight type(OR=2.45,95%CI:1.14-5.26,P=0.02).The recurrence rate of S type patients was 2.70-fold that of patients with the polyline type(OR=2.70,95%CI:1.08-6.73,P=0.03).Compared with no-ESBD,ESBD could decrease the risk of recurrence.CONCLUSION CBD diameter≥1.5 cm and CBD morphology,especially S type and polyline type,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ecurrence of CBD stones.In addition,ESBD was related to decreased recurrence.Patients with these risk factors should undergo periodic surveillance and standard prophylactic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RECURRENCE Common bile duct morphology risk factors
下载PDF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解剖形态危险因素的影像学分析
2
作者 王德宁 张克凡 +2 位作者 石辉 杜长岭 王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87-2894,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后交叉韧带损伤与膝关节解剖形态有关。目的:探究后交叉韧带损伤解剖形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8月因膝关节疾患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4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为后交叉韧带损伤组(n=71,男49... 背景:研究表明后交叉韧带损伤与膝关节解剖形态有关。目的:探究后交叉韧带损伤解剖形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8月因膝关节疾患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4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为后交叉韧带损伤组(n=71,男49例,女22例)与后交叉韧带完好组(n=71,男49例,女22例)。在MRI图像上测量髁间窝宽度、髁间窝高度、股骨双髁宽度、髁间窝宽度指数、髁间窝夹角、Blumensaat线倾角、内侧和外侧胫骨髁间隆起高度、胫骨髁间隆起宽度、胫股一致性指数、胫骨平台前后径、内侧胫骨平台深度、髌腱-胫骨解剖轴角,在X射线片上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①男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胫骨髁间隆起宽度、胫股一致性指数、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胫骨平台后倾角与后交叉韧带损伤相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胫股一致性指数、内侧胫骨平台深度与后交叉韧带损伤相关(P<0.05);②女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内侧、外侧胫骨髁间隆起高度、胫骨髁间隆起宽度、胫骨平台后倾角与后交叉韧带损伤相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胫骨平台后倾角与后交叉韧带损伤相关(P<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胫股一致性指数、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胫骨平台后倾角对后交叉韧带损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④结果表明,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解剖形态学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胫骨髁间隆起宽度、胫骨平台后倾角是共同的危险因素;在男性人群中,异常的胫骨髁间隆起宽度、胫股一致性指数、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胫骨平台后倾角易诱发后交叉韧带损伤,而在女性人群中,异常的内侧和外侧胫骨髁间隆起高度、胫骨髁间隆起宽度、胫骨平台后倾角易诱发后交叉韧带损伤;临床医生可以运用上述危险因素识别膝关节异常形态,评估出后交叉韧带损伤危险人群予以预防性建议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解剖形态危险因素 股骨髁 胫骨平台 解剖学 影像学
下载PDF
术前预测解剖性肺切除术后长时间漏气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马世鑫 王伦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39-1445,共7页
目的:长时间漏气(prolonged air leak,PAL)是肺手术后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这项研究旨在确定肺切除后PAL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个术前预测模型,以估计其对单个患者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21年06月期间接受解剖性肺切... 目的:长时间漏气(prolonged air leak,PAL)是肺手术后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这项研究旨在确定肺切除后PAL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个术前预测模型,以估计其对单个患者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21年06月期间接受解剖性肺切除的肺恶性肿瘤患者。PAL被定义为手术后7天以上的空气泄漏,并分析了风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识别独立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了列线图模型。采用重复抽样1000次的Bootstrap检验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和校准曲线来表示模型的预测性能和预测准确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有738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纳入了这项研究。PAL的总体发病率为8.3%(61/738)。最终模型中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状况、手术时间、胸腔粘连和晚期肺癌炎症指数(advanced lung cancer inflammation index,ALI)。校准曲线表明该模型拟合较好;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4(95%CI:0.720~0.848);DCA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水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列线图模型,对肺癌患者解剖性肺切除术后PAL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及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间漏气(PAL) 解剖性肺切除 列线图模型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扁平足合并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影像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瑞琛 黄继辉 +2 位作者 周治国 伍兴 李雄涛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扁平足病人中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的发病情况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扁平足病人合并I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608例扁平足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影像学资料,统计扁平... 目的探讨扁平足病人中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的发病情况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扁平足病人合并I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608例扁平足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影像学资料,统计扁平足病人中IS的发病率,采用秩和检验比较IS病人与非IS病人、IS中Cobb角>20°病人与Cobb角≤20°病人的一般情况及足影像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IS病人与非IS病人、IS中Cobb角>20°病人与Cobb角≤20°病人左足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右足HVA、左足(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 angle,MA)、右足MA、HVA差值、MA差值等指标,将P<0.20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扁平足病人发生IS的危险因素,扁平足合并IS病人Cobb角>20°的危险因素。结果608例扁平足病人中,发生IS的有67例(67/608,11.01%)。扁平足合并IS病人与非IS病人比较,存在双侧外翻角不对称和双侧足弓不对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10岁病人(OR=2.866,95%CI:1.683~4.881,P<0.001),女性病人(OR=1.892,95%CI:1.121~3.193,P=0.017),双侧足弓不对称的扁平足病人(OR=1.194,95%CI:1.023~1.393,P=0.025),有更高的IS患病风险。IS病人Cobb角>20°病人左足足弓水平低于Cobb角≤20°病人(P=0.019)。结论IS在扁平足病人中的发病率可能较正常人群发病率高。扁平足合并IS病人存在双侧足形态不对称,包括双侧外翻角不对称及双侧足弓不对称,且双侧足弓不对称是扁平足合并I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形态 扁平足 特发性脊柱侧凸 生物力学 影像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T形态学征象诊断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万勇 徐蒋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评估CT形态学征象诊断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8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侵犯组(27例)和未侵犯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增强CT和高分... 目的评估CT形态学征象诊断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8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侵犯组(27例)和未侵犯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增强CT和高分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CT形态学征象,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胸膜侵犯风险评分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侵犯组肿瘤边缘毛刺征、肿瘤内部有空洞及胸膜凹陷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未侵犯组(P<0.05);侵犯组肿瘤实性部分最大径>10 mm、肿瘤实性比例>50%和存在实性部分接触胸膜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未侵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肿瘤边缘毛刺征、肿瘤内部有空洞征、胸膜凹陷征、肿瘤实性部分最大径>10 mm、肿瘤实性比例>50%和存在实性部分接触胸膜是肺腺癌患者脏层胸膜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肺腺癌患者脏层胸膜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β值创建风险评分模型预测脏层胸膜侵犯的曲线下面积为0.91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和75.6%。结论CT形态学征象肿瘤边缘毛刺征、肿瘤内部有空洞、胸膜凹陷征、肿瘤实性部分最大径>10 mm、肿瘤实性比例>50%以及实性部分接触胸膜联合创建的模型能够作为肺腺癌患者脏层胸膜侵犯的预测因子,且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形态学征象 肺腺癌 胸膜侵犯 肺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前循环小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黎峻 裴景春 +2 位作者 杨淋 王进昆 汤志伟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1期105-110,116,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前循环小动脉瘤(≤5 mm)的临床特征、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及其参数对小动脉瘤破裂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昆医附一院就诊的202例前循环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动脉瘤影像学特征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院内外行...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前循环小动脉瘤(≤5 mm)的临床特征、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及其参数对小动脉瘤破裂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昆医附一院就诊的202例前循环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动脉瘤影像学特征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院内外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分为破裂组(135例)和未破裂组(67例)。采用单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动脉瘤形态特征。结果前循环小动脉瘤破裂组与未破裂组间比较,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动脉瘤位置、带有子囊、形状不规则、AR、SR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收缩压、血糖值、带有子囊、不规则形、AR、SR为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糖最佳预测值为5.55 mmol/L(曲线下面积:0.674,95%CI:0.586~0.761)、收缩压最佳预测值为130 mmHg(曲线下面积:0.707,95%CI:0.634~0.780)、AR最佳预测值为1.13(曲线下面积:0.621,95%CI:0.540~0.703)、SR最佳预测值为1.25(曲线下面积:0.614,95%CI:0.533~0.694)。结论子囊、形态不规则、收缩压、血糖、长颈比AR、大小比SR是前循环小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130 mmHg、血糖>5.55 mmol/L、AR>1.13、SR>1.25的前循环小动脉瘤的破裂危险显著增加,应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颅内小动脉瘤 危险因素 蛛网膜下腔出血 形态学参数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术后风险相关的不良形态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刚 史振宇 符伟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58,共5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瘤,占病例的75%,其病情凶险危及生命。腔内治疗(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是形态学特征良好的AAA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手术医师经验的积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瘤,占病例的75%,其病情凶险危及生命。腔内治疗(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是形态学特征良好的AAA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手术医师经验的积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EVAR在不良形态学特征AAA患者应用的疗效。近年来,研究者聚焦AAA不良形态学特征与EVAR术后风险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临床医师评估EVAR风险提供依据。本文将对不良形态学特征在EVAR术后相关死亡、移植物相关并发症和EVAR术后再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形态学特征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仝淞铭 刘蒙 +2 位作者 周勇 欧阳晓 张严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9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损伤机制、骨折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633例(1633髋)髋关节临床资料,其中男688例,女945例;年龄26~96岁,平均(64.2±13.1)岁。根... 目的探讨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损伤机制、骨折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633例(1633髋)髋关节临床资料,其中男688例,女945例;年龄26~96岁,平均(64.2±13.1)岁。根据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是否发生股骨骨折,将全部患者分为骨折组与非骨折组,分析术中股骨骨折发生率、危险因素、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等。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骨折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有显著差异性的因素,再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结果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3.9%(63/1633)。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组与非骨折组在患者年龄构成(<60岁与≥60岁)、是否肥胖(身体质量指数≤28 kg/m 2与>28 kg/m 2)、股骨髓腔形态类型、手术入路、假体类型、手术医生手术量(<50髋/年与≥50髋/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医生手术量、手术入路、股骨形态、假体类型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初次置换术中股骨发生Vancouver A型骨折41例(65.1%,41/63),术中骨折主要发生于扩髓和置入假体的过程中(92.1%,58/63)。结论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3.9%,主要发生在转子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与患者年龄、医生手术量、假体类型、手术入路、股骨形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骨折 股骨形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B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形态改变危险因素的研究
9
作者 李嘉琦 张静怡 王家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2-749,共8页
目的:分析与B型主动脉夹层(TBAD)相关的主动脉形态改变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8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TA诊断将其分为TBAD组(n=105)... 目的:分析与B型主动脉夹层(TBAD)相关的主动脉形态改变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8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TA诊断将其分为TBAD组(n=105)和无主动脉疾病的对照组(n=175)。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主动脉形态学指标,分析与TBAD相关的主动脉形态改变危险因素。结果:匹配后,每组99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BAD组头臂干(BCT)、左颈总动脉(LCCA)和左锁骨下动脉(LSA)三分支根部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均<0.001),但在开口10 mm处直径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BAD组LSA与主动脉弓长轴夹角大于对照组,LSA与主动脉弓短轴夹角小于对照组(P均<0.01);TBAD组主动脉弓宽度及高度均较对照组增大(P均<0.001);TBAD组升主动脉曲率小于对照组,主动脉弓曲率半径大于对照组(P均<0.001);TBAD组主动脉弓局部扭转度及主动脉全程扭转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01);TBAD组主动脉窦管交界处、升主动脉中点处、BCT近端、LCCA近端、LSA近端各点处直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长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SA根部直径增大(OR=9.244,95%CI:1.386~61.638,P=0.022)、主动脉弓宽度增大(OR=1.604,95%CI:1.110~2.320,P=0.012)、升主动脉曲率减小(OR=0.680,95%CI:0.474~0.976,P=0.036)、主动脉弓曲率半径增大(OR=0.470,95%CI:0.234~0.942,P=0.033)、主动脉弓局部扭转度增大(OR=1.534,95%CI:1.110~2.120,P=0.010)与TBAD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TBAD患者与无主动脉疾病的对照人群主动脉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LSA根部直径、主动脉弓宽度、升主动脉曲率、主动脉弓曲率半径以及主动脉弓局部扭转度与TBAD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形态学 解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矢状面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海波 李东亚 +4 位作者 潘彬 管凯 陈风 袁峰 吴继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4984-4989,共6页
背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于常见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少见,但是高位椎管内结构复杂,因而临床表现常较严重且变化多样,分析相关影像学参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特点,为早期诊疗及患者术后预防复发提供思路。目的: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 背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于常见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少见,但是高位椎管内结构复杂,因而临床表现常较严重且变化多样,分析相关影像学参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特点,为早期诊疗及患者术后预防复发提供思路。目的: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矢状面相关影像学参数特点,探讨不同参数对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可能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住院治疗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L_(1)-L_(2)节段椎间盘突出9例,L_(2)-L_(3)节段10例,L_(3)-L_(4)节段27例。按照1∶1比例选取同时期因L_(4)-L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诊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在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两组患者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上述参数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相关性,对有意义的结果进一步纳入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与结论:①观察组患者的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腰椎后凸角过大(OR=1.963,95%CI:1.341-2.874,P=0.001)以及楔形椎骨角度较大(OR=1.635,95%CI:1.069-2.499,P=0.023)影响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而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等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虽然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并不能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③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对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具有一定预警意义,两者的截断值分别为10.45°,6.45°。④结果表明,腰椎正侧位片可以较好地评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矢状位相关参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明显低于常规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且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整体呈现出较为平直的状态。而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则相对较高,并且胸腰椎后凸角>10.45°、楔形椎骨角度>6.45°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警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 楔形椎骨角度 影像学表现 解剖危险因素 ROC曲线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解剖学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广銮 郭宗磊 +2 位作者 戈进 黄栋 王业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3-668,共6页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会促使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发生,但目前关于半月板损伤解剖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探讨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胫骨近端解剖学危险...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会促使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发生,但目前关于半月板损伤解剖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探讨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胫骨近端解剖学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生对特定前交叉韧带损伤人群的警惕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连续收治的107例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临床及影像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5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术前MRI上以设盲方式测量比较两组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半月板后倾角、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差值和半月板后倾角差值、内侧胫骨平台深度。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的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外侧半月板后倾角以及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的不对称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半月板后倾角及外侧/内侧半月板后倾角不对称性均大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是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ROC曲线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对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④结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半月板后倾角增大及外侧/内侧半月板后倾角不对称性增大是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研究为诊断伴发的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提供了重要信息,从而避免漏诊;且为临床上考虑尽早进行韧带修复以降低半月板撕裂的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MRI成像 解剖危险因素 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 内侧半月板后倾角 外侧/内侧后倾角差值 内侧胫骨平台深度
下载PDF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相关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璐 徐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141-148,共8页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MCVT)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常见疾病。研究发现,MCVT可进展至近端深静脉,引起更严重的下肢DVT,或栓子脱落继发肺血栓栓塞(PTE),导致猝死。本文主要探讨MCVT合并PTE的发生率,MCVT与PTE可能相关的解剖学因素,...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MCVT)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常见疾病。研究发现,MCVT可进展至近端深静脉,引起更严重的下肢DVT,或栓子脱落继发肺血栓栓塞(PTE),导致猝死。本文主要探讨MCVT合并PTE的发生率,MCVT与PTE可能相关的解剖学因素,MCVT并发PTE的影响因素以及MCVT患者的PTE风险评估现状,以期为早期识别高PTE发生风险及指导MCVT患者的个性化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解剖学因素 风险评估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形态学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连杰 王国庆 +1 位作者 冯祥祯 刘高利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5期505-509,共5页
A型主动脉夹层起病急、病死率高。目前指南建议升主动脉直径≥5.0 cm作为预防性升主动脉置换手术指征,但仍有40%的A型夹层发病时低于该标准,单纯依靠直径来制定手术指征并不完善。随着影像重建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指标被开发出来,本文对... A型主动脉夹层起病急、病死率高。目前指南建议升主动脉直径≥5.0 cm作为预防性升主动脉置换手术指征,但仍有40%的A型夹层发病时低于该标准,单纯依靠直径来制定手术指征并不完善。随着影像重建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指标被开发出来,本文对A型夹层发病的形态学指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形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14
作者 翟哲 刘丽 王亚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967-1971,共5页
目的:探究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的85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二维超声、三维超... 目的:探究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的85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及OmniView技术对卵巢癌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卵巢癌发生危险因素。结果:85例中病理证实卵巢恶性肿瘤32例(恶性组),良性肿瘤53例(良性组)。恶性组患者病灶最大径大于良性组,内部回声囊实性或实性与内壁伴有乳头比例均高于良性组,超声参数阻力指数小于良性组,收缩期最高/舒张期最低峰值血流流速均大于良性组(均P<0.05)。以病理结果为依据,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93.8%、98.1%、96.5%)均高于阴道二维超声诊断(84.4%、81.1%、82.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内部回声囊实性或实性、阻力指数小、收缩期最高峰值/舒张期最低峰值血流速度大是卵巢恶性肿瘤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对卵巢肿瘤良恶性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良恶性 阴道三维超声 自由解剖成像 彩色多普勒 鉴别诊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罗晓阳 张良 +2 位作者 孟倩丽 蓝剑青 牛勇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86例(2897眼)PACG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86例(2897眼)PACG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为恶性青光眼组与非恶性青光眼组,探讨恶性青光眼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PACG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ACG患者手术后恶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为2.93%。恶性青光眼组患者的女性比例、行小梁切除术比例、术前眼压、晶状体厚度、房角完全闭合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恶性青光眼组(均为P〈0.05),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均显著低于非恶性青光眼组(均为P〈0.05)。两组间的年龄、病程、血压、相对晶状体位置等临床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女性、年龄45~60岁、小梁切除术、术前眼压〉30mmHg(1kPa=7.5mmHg)、前房深度〈1.8mm、晶状体厚度〉4.5mm、眼轴长度〈22mm、房角完全闭合是PACG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其中,短眼轴、术前持续高眼压、房角完全闭合3个因素是PACG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眼压以及患者自身的眼球解剖结构是PACG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易感因素,需引起临床研究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青光眼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解剖结构
下载PDF
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形态学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傅建华 何伟文 +5 位作者 王茂武 陈燕红 伍健伟 梁建峰 王其兵 江顺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341-344,共4页
目的研究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1例(共611个)颅内囊性动脉瘤的病例资料,以动脉瘤破裂作为最后评定指标,分为破裂组(341个动脉瘤)和未破裂组(270个动脉瘤),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 目的研究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1例(共611个)颅内囊性动脉瘤的病例资料,以动脉瘤破裂作为最后评定指标,分为破裂组(341个动脉瘤)和未破裂组(270个动脉瘤),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两组之间动脉瘤长、瘤颈宽、载瘤动脉平均直径、载瘤动脉近端与动脉瘤长轴夹角(IA)、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AR)、瘤体最大径与载瘤动脉平均直径之比(SR)、动脉瘤面积与瘤颈处动脉面积之比(S1/S2)、存在子瘤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瘤颈宽〈1.7 mm(OR=2.318,95%CI=1.381-3.893,P=0.001)、存在子瘤(OR=12.512,95%CI=7.827-20.002,P〈0.001)、S1/S2〉2.1(OR=2.460,95%CI=1.408-4.300,P=0.002)为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瘤长、瘤颈宽、载瘤动脉平均直径、IA、AR、SR、S1/S2、存在子瘤是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形态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绍祥 王进昆 +6 位作者 王崇谦 李智高 万程 裴景春 谢姝姮 高锋 汤志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Co A)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对动脉瘤破裂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38例ACo 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或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Co A)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对动脉瘤破裂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38例ACo 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或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检查,入组108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及ACo A形态学资料。结果 ACo A破裂与未破裂患者相比,血糖(P=0.038)、收缩压(P=0.036)、舒张压(P=0.046)及动脉瘤长度(P=0.013)、宽度(P=0.037)、瘤颈宽度(P=0.014)、A1/A2夹角≤100°(P=0.026)、动脉瘤有子囊(P=0.0006)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OR 4.19,95%CI 1.615~10.899,P=0.003)、动脉瘤瘤颈宽度(OR2.14,95%CI 1.201~3.819,P=0.009)、动脉瘤有子囊(OR 12.94,95%CI 2.339~71.604,P=0.003)是ACo 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瘤颈宽度的最佳预测值为3.79 mm(曲线下面积0.66,95%CI 0.534~0.786);A1-A2夹角最佳预测值为<98°(曲线下面积0.619,95%CI 0.482~0.755)。结论 ACo A瘤颈宽度>3.79 mm、是否有子囊,以及A1-A2夹角<98°为ACo 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危险因素 动脉瘤形态学特征
下载PDF
肾下盏解剖结构对软式输尿管镜治疗肾下盏结石术后血尿及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段万里 翟宇瑶 +4 位作者 邓骞 付国 杨海燕 任伟 孙羿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57-463,共7页
目的了解肾下盏解剖结构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肾下盏结石术后血尿、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7-2020年住院行软式输尿管镜下肾下盏结石钬激光碎石的患者,比较其临床资料及肾下盏解剖结构数据,二元... 目的了解肾下盏解剖结构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肾下盏结石术后血尿、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7-2020年住院行软式输尿管镜下肾下盏结石钬激光碎石的患者,比较其临床资料及肾下盏解剖结构数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发生血尿、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合并约登指数确定连续变量的临界值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收集肾下盏结石的患者192例,术后发生肉眼血尿41例(21.35%),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32例(16.67%);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术后血小板计数较低、肾盂下盏高度较高、下盏盏颈长度较长可能是术后发生肉眼血尿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尿培养阳性,肾盂下盏高度较高、手术时间较长、术前白细胞计数较高、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可能是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盏盏颈长度及肾盂下盏高度是fURL后发生肉眼血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肾盂下盏高度是fURL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患者术后男性更易发生肉眼血尿,肾盂下盏高度增加术后血尿和尿源性脓毒血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下盏结石 血尿 尿源性脓毒血症 肾盂下盏解剖结构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应用MRA研究后交通动脉变异与后循环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围 许乙凯 +4 位作者 陆敏茹 梁耀基 陈峰 胡秋根 刘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目的】分析血管形态危险因素,研究后交通动脉变异与后循环梗死的联系。【方法】收集我院776例病历完整的住院患者,其中181例临床确诊后循环梗死者为研究组,另595例无后循环梗死者为对照组。根据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图像按后... 【目的】分析血管形态危险因素,研究后交通动脉变异与后循环梗死的联系。【方法】收集我院776例病历完整的住院患者,其中181例临床确诊后循环梗死者为研究组,另595例无后循环梗死者为对照组。根据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图像按后交通动脉的影像形态特征归纳为4个临床亚型,并以后交通动脉临床亚型、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后交通动脉的临床亚型构成有显著差异(P=0.004)。对于后循环梗死而言:高血压为危险因素(P<0.001)、高脂血症为危险因素(P=0.015),后交通动脉的临床亚型亦为重要的影响因素(P=0.010),其中B型(仅见单或双侧胚胎性大脑后动脉)为危险因素(P=0.040),发生后循环梗死的风险比D型(无后交通动脉,亦无胚胎性大脑后动脉)高65.4%。【结论】胚胎性大脑后动脉者需要积极预防后循环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 形态变异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后循环梗死 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涛 朱晓锋 +5 位作者 马俊 李世鹏 耿鑫 李经辉 余化霖 白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67-73,共7页
目的分析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危险因素,以期为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诊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危险因素,以期为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诊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根据是否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在基础特征如性别、年龄、吸烟史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血压、动脉瘤的最大直径小于5 mm、入射角>90°、子囊和泡样突起、形态是否规则的、瘤顶朝向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OR:5.82,95%CI:1.23~27.51)、射角大于90°(OR:7.88,95%CI:1.27~48.59)、子囊和泡样突起(OR:11.92,95%CI:2.06~68.76)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史、最大直径小于5 mm、入射角大于90°、子囊和动脉瘤泡样突起、瘤顶朝向后外下方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 破裂危险因素 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