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int Limiting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Virtual Impedance Shaping for Suppressing DC Fault Current and Arm Current in MMC-HVDC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Qin Jiang Yan Tao +4 位作者 Baohong Li Tianqi Liu Zhe Chen Frede Blaabjerg Peng Wang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3年第6期2003-2014,共12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joint limit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suppressing DC fault current and arm current i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 systems, which includes two target-ori... This paper proposes a joint limit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suppressing DC fault current and arm current i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 systems, which includes two target-oriented current limiting controls. To limit the DC fault current in the early fault stage, an equivalent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 impedance is obtained, and its high-frequency part is reshaped by introducing virtual impedance, which is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inserted submodules adaptively.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MMC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the arm current limiting strategy is investigated, with results showing that the inner-loop control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rm current and that a simple low-pass filter can reduce the arm current in the fault period. Finally, by combining the virtual impedance shaping and innerloop control, the fault currents of DC lines and MMC arms can be suppressed simultaneously, which can not only alleviate the interrupting pressure of the DC circuit breaker, but also prevent the MMC from being blocked by the arm overcurrent. Theoretical analysis conclusions and the proposed strategy are verified offline by a digital time-domain simulation on 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including DC platform, and experiment on a 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 plat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transmission direct current fault fault current limitation arm current suppression virtual impedance direct current circuit breaker
原文传递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3D Effect on Connecting Arm of Vertical Axis Tidal Current Turbine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伟 康海贵 +2 位作者 陈兵 谢宇 王胤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83-96,共14页
Vertical axis tidal current turbine is a promising device to extract energy from ocean current.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turbine is the connecting arm, which can bring about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 Vertical axis tidal current turbine is a promising device to extract energy from ocean current.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turbine is the connecting arm, which can bring about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pan of the turbine blade, herein we call it 3D effect. However, so far the effect is rarely reported in the research, moreover,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a 3D numerical model of the turbine with the connecting arm was developed by using FLUENT software compiling the UDF(User Defined Function) comm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pan of blade with the connecting arm model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without the connecting arm. To facilitate the validation of numerical model,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using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NACA aerofoil connecting arm and circle section connecting arm. 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rbine with NACA0012 connecting arm has the best start-up performance which is 0.346 m/s and the peak point of power conversion coefficient is around 0.33. A further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and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aerofoil and thickness of connecting arm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n the power conversion coefficient of the vertical axis tidal current turb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cting arm vertical axis tidal current turbine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study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UDF
下载PDF
An Integrated Drive for Two PMSMs Involved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Current Reference Expanded Two Arm Modul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2
3
作者 V. Krishnakumar V. Kamaraj C. Adrien Perianayagam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6年第8期1794-1815,共22页
A five leg inverter (FLI) control is incorporated to drive two independent ra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PMSM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Literature evidences many attempts of employing the FLI for con... A five leg inverter (FLI) control is incorporated to drive two independent ra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PMSM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Literature evidences many attempts of employing the FLI for controlling two general purpose/special motors, where variety of modulation techniques has been practiced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lso in these cases one leg of inverter is common to both the motors. The expanded two arm modulation (ETAM) has been generally engaged in FLI. In ETAM the percentage voltage utilization factor (VUF) is calculated based on “α<sub>max</sub>”, where “α<sub>max</sub>” is the maximum modulation index and equal to  and hence it restricts the VUF to 50%. This makes the FLI drives to use the dc link in inefficient way, which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conventional ETAM works with voltage reference. This paper modifies the ETAM in an ingenious way to improve the VUF further through current reference. In addition, the developed current reference expanded two arm modulation (CRETAM) minimizes the current harmonics and torque ripple as well.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 CRETAM with the conventional ETAM and the competent digital counterpart,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 is also presented. The enhancement in VUF, torque ripple minimization and current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reduction are found in the MATLAB based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HEV Traction Drive SVPWM Five Leg Inverter Two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current Reference Expanded Two arm Modulation (CRETAM) Expanded Two arm Modulation (ETAM)
下载PDF
基于比例重复控制的MMC-SST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抑制策略
4
作者 王要强 贾显益 +3 位作者 赖锦木 陈天锦 吕忠涛 梁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6-57,共12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固态变压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solid state transformer,MMC-SST)是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柔性互联及能量多向流动的关键装备。针对固态变压器输入级MMC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过大,导致装置的体...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固态变压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solid state transformer,MMC-SST)是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柔性互联及能量多向流动的关键装备。针对固态变压器输入级MMC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过大,导致装置的体积和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比例重复控制的MMC-SST改进纹波电压抑制策略。首先利用基于比例重复控制的电容电压闭环得到调整后的功率移相角。然后,通过双有源桥变换器将子模块电容纹波功率传递到低压直流母线,从而有效抑制MMC子模块的各频次纹波电压,达到减小电容值的目的。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网侧电压对称或不对称工况下,基于比例重复控制的MMC-SST子模块电容纹波电压抑制策略均具有良好的纹波电压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电容纹波抑制 波动功率传递 比例重复控制 桥臂电流控制
下载PDF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MMC自适应相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于吉 尹项根 +5 位作者 赖锦木 韩翔宇 陈卫 胡家玄 窦真兰 孙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交流电网不对称故障工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存在相功率不均衡的问题,常规的基于直流环流注入的调控方法会引起桥臂电流不对称,导致各相电流应力不相等;而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方法可能导致系统过调制... 交流电网不对称故障工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存在相功率不均衡的问题,常规的基于直流环流注入的调控方法会引起桥臂电流不对称,导致各相电流应力不相等;而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方法可能导致系统过调制,危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传统相功率均衡控制策略的局限性,提出一种交流电网不对称故障下MMC自适应相功率均衡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基于零序电压和直流环流注入的MMC相间功率调控原理,指出不同方法单独进行相间功率均衡的局限性。其次,研究零序电压注入方法的过调制边界,引入相功率分配系数,给出不同故障下相功率系数优化方法,提出基于零序电压和直流环流注入协调的MMC自适应相功率均衡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机理分析与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相功率均衡 桥臂电流控制 不对称故障 零序电压注入
下载PDF
一种用于宽电源电压域的高速低功耗动态比较器
6
作者 李新 董志鹏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8-1007,共10页
针对工业生产和车机系统中电压摆幅过大影响传统动态比较器精度和稳定性的问题,基于SMIC 9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面向浮栅型的一次性可编程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动态电流比较器。并设计了一种随电源电压变化的偏置电路,为比较器提供基准... 针对工业生产和车机系统中电压摆幅过大影响传统动态比较器精度和稳定性的问题,基于SMIC 9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面向浮栅型的一次性可编程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动态电流比较器。并设计了一种随电源电压变化的偏置电路,为比较器提供基准电压和电流。在动态电流比较器的第一级中,利用电流缓冲器结构隔离后续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影响,通过比较存储单元电流与基准电流,生成比较结果,同时通过基准电流限制高压时的电流。比较结果经共源极放大器放大后与基准电压进行二次比较,以提升读取的准确性和速度。流片验证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动态比较器的存储器相比,本设计读取速度提高了73.2%,低压工作条件下的读取准确性提高了95.2%,同时功耗降低了35.7%,外围电路面积减小了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臂比较器 双尾型电流比较器 低延时 低功耗 宽电压裕度
原文传递
不平衡电网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环流均衡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子迅 杨晓峰 +2 位作者 赵锐 崔晨阳 郑琼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1-553,共13页
不平衡电网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存在三相直流环流不均衡问题,易导致相间电流应力和热应力差异,降低其在不平衡工况下安全运行能力。该文从桥臂功率角度分析不平衡电网下三相MMC直流环流不均衡现象和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直流环流均... 不平衡电网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存在三相直流环流不均衡问题,易导致相间电流应力和热应力差异,降低其在不平衡工况下安全运行能力。该文从桥臂功率角度分析不平衡电网下三相MMC直流环流不均衡现象和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直流环流均衡机理。提出一种零序电压注入的直流环流均衡方法,通过网侧电流与直流环流偏差量计算得到零序电压相位,经过比例谐振控制器生成零序电压注入量,进而实现直流环流的快速、有效均衡。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该方法对MMC桥臂电流峰值、有效值及子模块电容电压纹波的影响规律。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电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直流环流 零序电压注入 桥臂电流 子模块电容电压
下载PDF
基于ARM的负序电流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健 安永丽 +2 位作者 史彩娟 赵丽莉 闫晓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70,共6页
负序电流作为不平衡负荷的判据是关系到发电机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参数,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负序电流监测仪SL-C的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由电流-电压变换、移相、精密整流电路等模块构成的负序电流模拟运算电路保证了测量的精度,控制... 负序电流作为不平衡负荷的判据是关系到发电机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参数,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负序电流监测仪SL-C的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由电流-电压变换、移相、精密整流电路等模块构成的负序电流模拟运算电路保证了测量的精度,控制电路以ARM7系列芯片LPC2214为核心,程序上根据优先级进行任务调度以实现实时性,通过PWM方式控制电流环输出的方案具备较高性价比。SL-C实现了负序电流的实时监测、报警输出、故障记录和查询等功能,在现场工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序电流 arm LPC2214 模拟运算电路 PWM
下载PDF
ARM平台下便携式数控高精度mA电流源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邵帆 牛绿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针对实际检测技术中对高精度恒流电流源的需求,设计基于ARM平台的便携式数控高精度mA恒流源,该设计由STM32微控制器连接控制可编程电流源AD5420芯片,获得高精度0—24mA电流输出。实际的工程项目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便携式恒流源,操... 针对实际检测技术中对高精度恒流电流源的需求,设计基于ARM平台的便携式数控高精度mA恒流源,该设计由STM32微控制器连接控制可编程电流源AD5420芯片,获得高精度0—24mA电流输出。实际的工程项目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便携式恒流源,操作简便,最大误差不超过输出量程范围的0.5%,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电流源 arm STM32微控制器 可编程电流源DAC 便携式
下载PDF
基于ARM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测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爱国 陆晔 《低压电器》 2013年第13期50-52,共3页
根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工作原理,采用附加恒流电源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ARM LPC2136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检测装置的硬件和软件实现过程。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善,满足了实际使用需要。
关键词 保护 剩余电流 检测装置 arm LPC2136
下载PDF
基于ARM的数字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研究
11
作者 胡志强 程琴 +1 位作者 杨根喜 李清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99,共3页
针对为克服模拟控制开关变换器设计不灵活的缺陷而提出的新型数字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化器,采用前缘调制DPC控制算法进行控制。介绍了该变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具体的算法,并通过仿真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BUCK变... 针对为克服模拟控制开关变换器设计不灵活的缺陷而提出的新型数字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化器,采用前缘调制DPC控制算法进行控制。介绍了该变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具体的算法,并通过仿真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BUCK变换器具有优异的负载瞬态特性,前缘调制DPC算法从原理上消除了次谐波振荡,采用ARM控制器只需通过软件编程就可以修改控制规律,还可以及时通过仿真验证,使得对设计工作变得相当灵活,从而极大地缩短了设计周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arm 数字峰值电流 前缘调制
下载PDF
220 kV绝缘斗臂车预防性试验交流泄漏电流的测量分析
12
作者 吴宛轩 王淑红 吴尊东 《电工技术》 2024年第3期168-169,173,共3页
绝缘斗臂车是带电作业的重要设备,其电气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和电网运行的安全。通过对一台220 kV绝缘斗臂车交流泄漏电流测量结果的异常分析,发现了空间电容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很大,提出了采用屏蔽测量引线去除干扰电流的方... 绝缘斗臂车是带电作业的重要设备,其电气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和电网运行的安全。通过对一台220 kV绝缘斗臂车交流泄漏电流测量结果的异常分析,发现了空间电容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很大,提出了采用屏蔽测量引线去除干扰电流的方法,确保了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保证了作业人员和电网运行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斗臂车 绝缘臂 交流泄漏电流 空间电容电流 屏蔽
下载PDF
π型接线高压电容器组不平衡电流离线测试方法
13
作者 雷战斐 史磊 +1 位作者 耿池勇 吴鹏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国内交、直流滤波器电容器组一般采用H桥型结构,但某些换流站采用π型结构电容器组,H桥型电容器组不平衡电流离线测试方法不再适用。本文提出将π型结构电容器组构成H桥型间接测量不平衡电流的新方法,分别对电阻、电容和电感3种构成H桥... 国内交、直流滤波器电容器组一般采用H桥型结构,但某些换流站采用π型结构电容器组,H桥型电容器组不平衡电流离线测试方法不再适用。本文提出将π型结构电容器组构成H桥型间接测量不平衡电流的新方法,分别对电阻、电容和电感3种构成H桥的方法进行计算公式推导和仿真分析。为减小现场电磁干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本文采用多频率点测试不平衡电流的方法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理论思路正确,可以准确测量不平衡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型电容器组 电阻桥臂 不平衡电流
下载PDF
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桥臂交替换流器子模块电容优化方法
14
作者 王顺亮 廖鑫 +3 位作者 张芮 马俊鹏 李金铭 刘天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5-176,共12页
桥臂交替换流器(AAC)具有子模块数目少和电容小等优点,在交直流系统功率互联和柔性直流输电中具备广阔应用前景。针对AAC存在的固定调制度运行缺陷和工程应用子模块电容经济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AAC子模块电容优化方法... 桥臂交替换流器(AAC)具有子模块数目少和电容小等优点,在交直流系统功率互联和柔性直流输电中具备广阔应用前景。针对AAC存在的固定调制度运行缺陷和工程应用子模块电容经济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AAC子模块电容优化方法和闭环控制策略。文中首先介绍了AAC的拓扑结构和运行原理,根据换流器能量平衡方程给出注入三次谐波后AAC的宽调制度运行条件,并设计了AAC的闭环控制策略;然后,基于子模块电压波动数学模型,建立了AAC的能量波动方程,能够精确生成不同调制度和功率因数角下的能量波动模型,定量分析了注入三次谐波后能够降低的能量波动峰值和子模块电容优化率,所提出的子模块电容优化方法和闭环控制策略在实现AAC宽调制度稳定运行的同时,注入的三次谐波不改变AAC能量平衡条件,最高能够降低AAC子模块电容大小为传统控制方式下的12.1%;最后,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和StarSim半实物平台中搭建模型,验证了所提分析方法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桥臂交替换流器 电容优化 能量波动方程 能量平衡 移相导通
下载PDF
一种关于MMC谐波抑制的新型无源控制方法
15
作者 邱志 吴迪 +1 位作者 赵亚州 徐振祥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11,共9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由于桥臂共模电压的波动分量而产生的桥臂环流谐波抑制问题,在无源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改进重复控制的无源比例积分重复控制(passivity-based control-proportional i...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中由于桥臂共模电压的波动分量而产生的桥臂环流谐波抑制问题,在无源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改进重复控制的无源比例积分重复控制(passivity-based control-proportional integral-repeat control,PPRC)方法。首先,对MMC主电路内部电流和桥臂环流进行数学建模;其次,理论分析基于欧拉拉格朗日的无源控制和改进的重复控制,设计总体控制框图;最后,在动态条件下将所提PPRC方法与无源控制方法、无源比例积分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对比。3种控制方法的环流、桥臂电流和输出电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PPRC方法对桥臂环流中的谐波成分有着更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谐波抑制 重复控制 无源控制 桥臂环流
下载PDF
利用ARM实现的直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杰 申红巍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3期341-344,360,共5页
小波变换以其优良的时频分析特性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及信号分析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基于单片机的故障检测装置却不能适应小波算法的高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了具有高实时性的ARM微处理器进行嵌入式开发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 小波变换以其优良的时频分析特性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及信号分析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基于单片机的故障检测装置却不能适应小波算法的高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了具有高实时性的ARM微处理器进行嵌入式开发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的实现方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软硬件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新的ARM微处理器装置可以实现小波算法,很好地满足检测方案的要求.同时,该装置能有效解决直流电网中对地电容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直流系统 故障检测 嵌入式系统 arm微处理器 嵌入式操作系统 时频分析
下载PDF
桥臂复用型MMC的预充电控制策略
17
作者 韩创 王琛 +1 位作者 王毅 董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84,共8页
桥臂复用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AM-MMC)可以有效减少换流器的体积和重量,其预充电控制策略研究亟待开展。为此,提出了分别适用于交流和直流场景的AM-MMC的预充电控制策略。在交流预充电场景下,通过分析桥臂间子模块电容电压的关系,并考... 桥臂复用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AM-MMC)可以有效减少换流器的体积和重量,其预充电控制策略研究亟待开展。为此,提出了分别适用于交流和直流场景的AM-MMC的预充电控制策略。在交流预充电场景下,通过分析桥臂间子模块电容电压的关系,并考虑子模块电容过压以及桥臂间子模块电容电压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包含不控充电阶段、可控充电阶段和阻断阶段的三阶段交流预充电控制策略,并提供了限流电阻的计算方法。在直流预充电场景下,推导冲击电流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流的冲击电流抑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预充电控制策略可有效实现AM-MMC的平稳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桥臂复用 交流预充电控制 直流预充电控制 限流电阻
下载PDF
基于ARM的染色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汤炜 史伟民 +1 位作者 彭来湖 林云飞 《轻工机械》 CAS 2014年第5期63-67,共5页
针对当前传统染色机控制存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设计了基于ARM的染色机控制器解决方案。该设计包含系列信号调理电路,并引入了V/F、V/I转换电路,从而以较高性价比实现了单板的完整电气隔离,并在程序上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分析... 针对当前传统染色机控制存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设计了基于ARM的染色机控制器解决方案。该设计包含系列信号调理电路,并引入了V/F、V/I转换电路,从而以较高性价比实现了单板的完整电气隔离,并在程序上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控制器通过RS485高速总线与上位主控系统进行通信,接受控制指令及工艺信息,可以实现工厂多机间的集散控制。该控制系统可较大提升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机 电压频率变换 电流环 arm处理器
下载PDF
采煤机摇臂加载装置发展现状与趋势
19
作者 张晓永 宋相坤 +2 位作者 李庆亮 徐卫鹏 黄秋来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2期90-92,共3页
分析了现有摇臂加载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针对摇臂加载装置绿色节能、加载功率覆盖范围广和自动化程度高的发展要求,设计了新型摇臂加载装置。采用电反馈式、双电机布置的加载方案,加载功率范围广,具有数据自动采集、设备健康监测... 分析了现有摇臂加载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针对摇臂加载装置绿色节能、加载功率覆盖范围广和自动化程度高的发展要求,设计了新型摇臂加载装置。采用电反馈式、双电机布置的加载方案,加载功率范围广,具有数据自动采集、设备健康监测和安全防护监控功能,提高了摇臂加载测试能力与检验水平,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臂加载装置 水力测功机 电涡流测功机 电反馈式 采煤机
原文传递
基于ARM的微弱电流检测系统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旭鸿 高守玮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6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针对微弱电流检测技术中噪声敏感,专业要求高,结构复杂等问题,实现了一种以ARM控制器为核心的微弱电流检测系统。在分析典型微弱电流检测方法——电流电压转换法的基础上,将该方法改善成以OPA111为模拟前端的反馈电阻网络的电流电压转... 针对微弱电流检测技术中噪声敏感,专业要求高,结构复杂等问题,实现了一种以ARM控制器为核心的微弱电流检测系统。在分析典型微弱电流检测方法——电流电压转换法的基础上,将该方法改善成以OPA111为模拟前端的反馈电阻网络的电流电压转换器。并采用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S1115采集电压信号,通过ARM控制器的FIR数字滤波得到目标数据采集。通过应用测试,所设计的系统具有漂移小、稳定性好、体积小、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电流检测 arm OPA11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