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橙黄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aurantiaca)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表达、鉴定及应用
1
作者 王逗 游锦若 +4 位作者 申铉日 李永成 夏光华 何燕富 张雪莹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从海洋微生物橙黄小单孢菌(Micromonosprra aurantiaca)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到一条新型的碳水化合物18家族几丁质酶基因Machi3,并成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5℃和7.0,在低于55℃和pH 6.0~9.... 从海洋微生物橙黄小单孢菌(Micromonosprra aurantiaca)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到一条新型的碳水化合物18家族几丁质酶基因Machi3,并成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5℃和7.0,在低于55℃和pH 6.0~9.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镁离子(Mg^(2+))、钙离子(Ca^(2+))、吐温40(Tween 40)和吐温80(Tween 80)对MaChi3的酶活力有轻微的促进作用。该重组酶对α-几丁质、胶体几丁质、虾壳粉、不同脱乙酰度(50%~95%)的壳聚糖、淀粉及纤维素均具有水解活性,其中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时酶活力最高(2.24 U·mg^(−1))。由扫描电镜结果可知,几丁质经盐酸(HCl)预处理后得到的胶体几丁质纤维结构变得松散,更有利于MaChi3的水解作用。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时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值分别为5.93 mg·mL^(−1)和8.58μmol·(min·mg)^(−1)。此外,胶体几丁质经MaChi3酶解后生成的主产物为N,N-二乙酰基壳二糖,产率(几丁质)为285.54 mg·g^(−1)。该酶展现出良好的酶学特性,为其在几丁质资源中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黄小单孢菌 几丁质酶 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N N-二乙酰基壳二糖
下载PDF
赤霉素及机械处理的相互作用对破除Sandersonia aurantiaca种子休眠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邹琇莹 David W FOUNTAIN Ed RMORGAN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70-76,共7页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用了21种促进种子发芽的方法,结果显示,完整的S.aurantiaca种子对任何处理都无响应,砂纸磨擦+近胚根处切除小部分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11%。以上处理结合300mg/LGA3溶液的使用可破除种子休眠,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69...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用了21种促进种子发芽的方法,结果显示,完整的S.aurantiaca种子对任何处理都无响应,砂纸磨擦+近胚根处切除小部分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11%。以上处理结合300mg/LGA3溶液的使用可破除种子休眠,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69%以上。结果还表明,S.aurantiaca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16h/d光照及30℃的条件可降低种子的发芽率。研究还对S.aurantiaca种子的吸胀能力以及所含抑制物对生菜种子发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初步得出,S.aurantiaca种子具有种皮限制和种胚休眠的双重休眠机制,GA3和机械处理的相互作用可破除种子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onia aurantlaca 萌发 休眠 GA3 机械处理 种子吸胀 抑制物
下载PDF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鳞皮云杉(Pice aaurantiacavar.retroflexa)种群结构与动态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丹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鳞皮云杉(Piceaaurantiacavar.retroflexa)是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针叶林的建群种与优势种之一.从种群的大小结构、种群结构与动态的量化分析以及静态生命表等方面研究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鳞皮云杉种群的结... 鳞皮云杉(Piceaaurantiacavar.retroflexa)是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针叶林的建群种与优势种之一.从种群的大小结构、种群结构与动态的量化分析以及静态生命表等方面研究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鳞皮云杉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点.结果表明:九寨沟鳞皮云杉种群的大小结构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缍形结构,属增长型种群但增长率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皮云杉 种群 九寨沟 自然保护区 生态学
下载PDF
Three New Compounds from the Actinomycete Actinocorallia aurantiaca
4
作者 Kai-Yue Han Xing Wu +5 位作者 Chenglin Jiang Rong Huang Zheng-Hui Li Tao Feng He-Ping Chen Ji-Kai Liu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AS 2019年第5期351-354,共4页
Aurantiadioic acids A(1)and B(2),two new furan-containing polyketides,and aurantoic acid A(3),a new natural product,were isolated from the liquid fermentation of the sika deer dung-derived actinomycete Actinocorallia ... Aurantiadioic acids A(1)and B(2),two new furan-containing polyketides,and aurantoic acid A(3),a new natural product,were isolated from the liquid fermentation of the sika deer dung-derived actinomycete Actinocorallia aurantiaca.The structures of the new compounds were established by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methods,including 1D&2D NMR,HRESIMS spectroscopic analysis.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3 was assigned by comparison of the specific optical rotations with the reported derivatives.Biological activity evaluations suggested that compounds 1-3 showed weak inhibition on NO production in the murine monocytic RAW 264.7 macrophages with IC_(50)values of 35.8,41.8,45.2μM,respectively.Compound 3 showed weak inhibition on influenza A virus(A/PuertoRico/8/1934,H1N1)with an EC_(50)value of 35.9μM,and a selective index higher than 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MYCETE Actinocorallia aurantiaca POLYKETIDES Anti-NO activity Antiviral activity
下载PDF
Screening of potential active compounds in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against prostate cancer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5
作者 Yangyang Zhang Jingjie Chen Xiaoxiao Huang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2020年第1期24-31,共8页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belongs to the Daphne L.genus of Thymelaeaceaen family and flavonoids,terpenoids,lignans,phenylpropanoids are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And the extracts of Daphne au...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belongs to the Daphne L.genus of Thymelaeaceaen family and flavonoids,terpenoids,lignans,phenylpropanoids are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And the extracts of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have been reported with multipl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such as anti-prostate cancer,anti-HIV,anti-microbial et al.and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which have drawn enormous attention.However,its system-level researches of drug-target associations are not enough.Here we employed molecular docking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s to predict the effective compositions of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and its potential target proteins against prostate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prostate cancer molecular dock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下载PDF
Research review in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6
作者 Yangyang Zhang Zhiyang Yan +2 位作者 Hao Zhang Guodong Yao Xiaoxiao Huang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2019年第6期295-302,共8页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belongs to the Daphne L.genus of Thymelaeaceaen family and flavonoids,terpenoids,lignans,phenylpropanoids are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And the extracts of Daphne au...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belongs to the Daphne L.genus of Thymelaeaceaen family and flavonoids,terpenoids,lignans,phenylpropanoids are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And the extracts of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have been reported with multipl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which have drawn enormous attention.Hence,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hne aurantiaca Diels chemical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下载PDF
A taxonomic revision of Musa aurantiaca (Musaceae) in Southeast Asia 被引量:3
7
作者 Markku HKKINEN Henry VRE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2,共4页
Since the initial description, the name Musa aurantiaca Baker (1893) has been unclear to most botanis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ettle its true identity and to update the description. The plant is distributed in ... Since the initial description, the name Musa aurantiaca Baker (1893) has been unclear to most botanis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ettle its true identity and to update the description. The plant is distributed in the regions of Upper Assam and Arunachal Pradesh, India, Northern Myanmar and Tibet, China where it occurs commonly but it is not mention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at all.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also review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literature history of M. aurantiaca from 1893 to the present. Musa aurantiaca Baker is typified 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科 东南亚 分类学 野生香蕉 芭蕉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田间西红柿品质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鲁凯珩 金清 +8 位作者 曹沁 李珊珊 孙舒荣 蒋秋艳 金杰人 凌丽晨 符歆灏 杜萱 肖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对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3-1与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JD37进行测定发现:两者都具有良好的促生能力.将两者制备成相应的液体肥料,施加于种植西红柿的土壤中,发现S3-1能更显著提升西红... 对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3-1与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JD37进行测定发现:两者都具有良好的促生能力.将两者制备成相应的液体肥料,施加于种植西红柿的土壤中,发现S3-1能更显著提升西红柿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的含量.对西红柿根际土壤进行平板涂布,发现S3-1能够有效地阻挡更多微生物,尤其是细菌进入植物的根际.使用S3-1生物肥料后,西红柿的干重、根长未见明显变化.进一步的研究显示:S3-1生物肥料显著降低了土壤的脲酶活性,却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没有太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 菌种性质 果实品质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NaCl胁迫对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苗昊翠 李利民 +1 位作者 宋彬 黄俊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8-50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两种锦鸡儿种子的耐盐性。【方法】分别采用0、0.05、0.1、0.15、0.2、0.3、0.4、0.6、0.8和1 mol/L NaCl溶液对白皮锦鸡儿和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进行胁迫处理,测定指标。【结果】在0~0.3 mol/L NaCl盐溶... 【目的】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两种锦鸡儿种子的耐盐性。【方法】分别采用0、0.05、0.1、0.15、0.2、0.3、0.4、0.6、0.8和1 mol/L NaCl溶液对白皮锦鸡儿和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进行胁迫处理,测定指标。【结果】在0~0.3 mol/L NaCl盐溶液范围内,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率达到70%以上,白皮锦鸡儿达到90%以上,说明白皮锦鸡儿比镰叶锦鸡儿具有更强的耐盐性;镰叶锦鸡儿种子耐盐适宜值为0.107 1 mol/L,临界值为0.325 8mol/L,极限值为0.544 5 mol/L;白皮锦鸡儿种子耐盐适宜值为0.199 6 mol/L,临界值为0.420 1 mol/L,极限值为0.640 6 mol/L。【结论】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白皮锦鸡儿和镰叶锦鸡儿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总趋势均为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无盐处理中获得最大的萌发率;根据两种锦鸡儿植物种子萌发耐盐性比较,两种锦鸡儿植物均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叶锦鸡儿 白皮锦鸡儿 NACL胁迫 萌发率
下载PDF
新疆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苗昊翠 刘博 +2 位作者 邓江宇 宋彬 黄俊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0-817,共8页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皮锦鸡儿、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特点及在最适变温条件(30/15C)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后的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及恢复萌发特点。结果表明: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均为30/15℃。浓度低于0.3mol/L的N...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皮锦鸡儿、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特点及在最适变温条件(30/15C)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后的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及恢复萌发特点。结果表明: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均为30/15℃。浓度低于0.3mol/L的NaCl溶液对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萌发率变化的趋势表现为随NaCl浓度增高而降低。将在盐溶液中不萌发的镰叶锦鸡儿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仍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恢复萌发率表现为随盐溶液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及幼苗出苗特点为快速而集中,而白皮锦鸡儿为缓慢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锦鸡儿 镰叶锦鸡儿 温度 盐分 萌发率 恢复萌发率
下载PDF
镰叶锦鸡儿湿地土壤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其与活性有机碳表征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东 邓霞 +2 位作者 刘影 赵玉 闫俊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5-201,228,共8页
选取伊犁河谷昭苏县镰叶锦鸡儿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土壤易氧化碳ROC,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分布特征及其内在关系,分析镰叶锦鸡儿湿地土壤... 选取伊犁河谷昭苏县镰叶锦鸡儿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土壤易氧化碳ROC,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分布特征及其内在关系,分析镰叶锦鸡儿湿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有机碳表征指数两者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镰叶锦鸡儿湿地的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垂直剖面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镰叶锦鸡儿湿地解放桥有锦鸡儿剖面的土壤酶活性和活性有机碳表征指数的含量均大于无锦鸡儿剖面,表明镰叶锦鸡儿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与活性有机碳含量;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表明土壤酶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迁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镰叶锦鸡儿 土壤酶活性 土壤活性有机碳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两种锦鸡儿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苗昊翠 李利民 +1 位作者 宋彬 黄俊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15-1819,共5页
用NaCl胁迫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和镰叶锦鸡儿(C.aurantiaca)的一年生幼苗,NaCl质量分数为0.2%、0.4%、0.6%、0.8%和1.0%,盐胁迫7和15d后取样,测定其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质量... 用NaCl胁迫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和镰叶锦鸡儿(C.aurantiaca)的一年生幼苗,NaCl质量分数为0.2%、0.4%、0.6%、0.8%和1.0%,盐胁迫7和15d后取样,测定其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白皮锦鸡儿叶片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而镰叶锦鸡儿相对电导率有所增加;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白皮锦鸡儿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镰叶锦鸡儿MDA含量逐渐升高;当两种锦鸡儿植株受到盐胁迫时,叶片内脯氨酸含量迅速上升来维持渗透平衡。综合各项指标,白皮锦鸡儿抗盐能力较强,镰叶锦鸡儿抗盐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锦鸡儿 镰叶锦鸡儿 盐胁迫 幼苗
下载PDF
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的植物组成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娜尔·阿汗 赵玉 +2 位作者 张维 杨允菲 李建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1-227,共7页
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调查样方中,共有64种植物,隶属于29个科,6个株生长型,3个根生长型,6个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其中,菊科和禾本科种类最多,各占14.0%,豆科占12.5%;株生长型结构以直立型种类最多,占39.0%,分枝型和丛生型分别... 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调查样方中,共有64种植物,隶属于29个科,6个株生长型,3个根生长型,6个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其中,菊科和禾本科种类最多,各占14.0%,豆科占12.5%;株生长型结构以直立型种类最多,占39.0%,分枝型和丛生型分别为25.0%和22.0%;根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的种类最多,占50.0%,刷状根型和根茎型各占25.0%;生活型结构以地下芽植物最多,占42.0%,地面芽植物次之,占33.0%,一年生植物占12.5%;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占57.8%,中旱生型和中湿生型分别为14.0%和12.5%。以上结论表明,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具有中温带群落植株和根系特点,典型的中温带地下芽植物气候特征和中生生境条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叶锦鸡儿群落 株生长型 根生长型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下载PDF
橙花瑞香的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淑娟 杨爱红 +1 位作者 周华 余发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34,共9页
瑞香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在中国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下低坐果率限制了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研究以橙花瑞香为对象,通过对其有性繁殖及传粉特性的研究,探索其自然坐果率低的原因,内容包括花部特征的测量分析,MTT... 瑞香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在中国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下低坐果率限制了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研究以橙花瑞香为对象,通过对其有性繁殖及传粉特性的研究,探索其自然坐果率低的原因,内容包括花部特征的测量分析,MTT染色法测定花粉活性,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扫描电镜观察柱头、花粉的形态,传粉者观察,通过花粉胚珠比(P/O)和人工授粉实验推测橙花瑞香的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橙花瑞香的花部结构特殊,管状小花,花药两轮,雌雄蕊分离。花开后的花粉具有活性,柱头具有可授性,扫描电镜下,柱头和花粉的结构没有发育异常,且柱头上有花粉落置。橙花瑞香的传粉者主要是夜间访花的蛾类,访花频率低。P/O及人工授粉实验表明橙花瑞香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橙花瑞香的坐果率非常低,自然坐果率为1.4%,人工异花授粉为23.3%,低坐果率可能是受其开花量大、异花花粉限制、资源限制以及花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花瑞香 繁殖 传粉生物学 扫描电镜 坐果率
下载PDF
1株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细菌筛选及其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慧捷 宋璟 +2 位作者 朱玉兵 周逸洋 肖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13,共7页
从上海市郊农作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76株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的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 从上海市郊农作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76株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的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桔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antiaca),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GQ358919。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JD37菌株的主要抑菌机理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造成病原真菌菌丝体断裂、扭曲、畸形等异常生长现象。该菌产生的拮抗物质对酸、碱较为稳定,但对高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黄假单胞菌 生物防治 油菜菌核病菌
下载PDF
橙花瑞香茎中酚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圣卓 刘玉清 +4 位作者 马青云 王琪 戴好富 周俊 赵友兴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0-594,共5页
目的:研究橙花瑞香茎的酚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与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与纯化,并运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橙花瑞香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学成分,包括10个木脂素类成分:(-)-罗汉松脂素(1)... 目的:研究橙花瑞香茎的酚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与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与纯化,并运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橙花瑞香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学成分,包括10个木脂素类成分:(-)-罗汉松脂素(1)、7-羟基扁柏脂素(2)、4-O-去甲基橡胶素(3)、(-)-荜澄茄素(4)、3-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9,9′-环氧木脂素-4,7′-二醇(5)、(2S,3S)-3-(1,3-苯并二氧戊环-5-亚甲基)-1-(3,4-二甲氧苯基)-2-(羟甲氧基)-1,4-丁二醇(6)、异荜澄茄素(7)、2-(α-羟藜芦基)-3-藜芦基-1,4-丁二醇(8)、瑞香酮(9)、(S)-3-羟基-1,5-二苯基-1-戊酮(10);2个双黄酮类:毛瑞香素A(11)和狼毒素(12);4个香豆素:6-羟基-香豆素(13)、7-羟基-香豆素(14)、异莨菪亭(15)、6,8-二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1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花瑞香 木脂素 双黄酮 香豆素
原文传递
载体和保护剂对桔黄假单胞菌JD37微生物肥料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婧 方蕊 +1 位作者 蒋秋悦 肖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79-185,共7页
桔黄假单胞菌JD37是一株具有生防促生作用的植物根际促生菌,从载体和保护剂两方面研究JD37微生物肥料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滑石粉为载体对JD37菌体的吸附和保存能力均高于硅藻土,滑石粉菌剂中的活菌体释放率比硅藻土高2.74倍.保护剂的... 桔黄假单胞菌JD37是一株具有生防促生作用的植物根际促生菌,从载体和保护剂两方面研究JD37微生物肥料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滑石粉为载体对JD37菌体的吸附和保存能力均高于硅藻土,滑石粉菌剂中的活菌体释放率比硅藻土高2.74倍.保护剂的筛选实验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最适合的保护剂.选用以滑石粉为载体,0.1%CMC为保护剂制备的粉末状JD37菌剂,以水溶液形式施用于番茄植株,其释放的活菌体在番茄根际土壤的定殖能力稳定维持在106cfu/g土壤,并且能够显著促进番茄幼苗生长.本实验旨在为JD37微生物肥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黄假单胞菌 滑石粉 硅藻土 羧甲基纤维素钠 促生
下载PDF
黄褐筛菌和小筛菌孢囊及囊被显微结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丽 李艳双 +2 位作者 于玲 王晓丽 李玉 《菌物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11-212,共2页
通过对黄褐筛菌(Cribraria aurantiaca)和小筛菌(Cribraria microcarpa)的孢囊及囊被进行显微结构观察,为筛菌属黏菌分类提供了图鉴资料。
关键词 黄褐筛菌 小筛菌 子实体 囊被网
下载PDF
桔黄假单胞菌JD37对玉米、小麦的防病促生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再玲 王婧 +2 位作者 沈海涛 杨璐 肖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99-404,共6页
从上海市郊农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桔黄假单胞菌,命名为JD37,其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玉米幼苗的盆栽试验表明JD37能够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通过对玉米小斑病原菌和小麦赤霉病原菌的拮抗实验发现:其对两种病原菌... 从上海市郊农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桔黄假单胞菌,命名为JD37,其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玉米幼苗的盆栽试验表明JD37能够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通过对玉米小斑病原菌和小麦赤霉病原菌的拮抗实验发现:其对两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形成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9.6 mm、29.3 mm,同时推测该菌的代谢产物中可能含有抑菌活性物质.玉米、小麦的生防实验表明JD37菌具有较强的防病作用,生防效果分别达到43.63%、29.57%.本试验旨为开发JD37菌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黄假单胞菌 玉米小斑病原菌 小麦赤霉病原菌 促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六出花切花保鲜剂成分及其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华 谢利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117-9119,9134,共4页
选择STS、BA、GA、蔗糖、8-HQC作为六出花预处液和瓶插液成分,探索不同成分及浓度对六出花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BA、蔗糖能明显促进六出花小花开放,以80 mg/L BA和5%蔗糖效果最好;STS能有效抑制乙烯伤害,以1.0 mmol/L效果最佳;GA... 选择STS、BA、GA、蔗糖、8-HQC作为六出花预处液和瓶插液成分,探索不同成分及浓度对六出花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BA、蔗糖能明显促进六出花小花开放,以80 mg/L BA和5%蔗糖效果最好;STS能有效抑制乙烯伤害,以1.0 mmol/L效果最佳;GA在叶片保绿方面作用极其突出,以50 mg/L效果最好;8-HQC适宜作六出花的杀菌剂,适宜浓度为300 mg/L。在此基础上配制的综合预处理液,即5%蔗糖+50 mg/L GA+1.0 mmol/L STS+300 mg/L 8-HQC+200 mg/LVc保鲜效果最佳。瓶插液处理的3个GA浓度均有明显的叶片保绿效果,其中50 mg/L GA效果最好;BA在瓶插阶段除有较好的叶片保绿效果外,在延缓切花开花进程和促进小花开放方面效果极为突出,适宜浓度为80 mg/L;只含有8-HQC的瓶插液保鲜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出花 预处液 瓶插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