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bacterial and antibiofi lm activity of peptide PvGBP2 against pathogenic bacteria that contaminate Auricularia auricular culture bags
1
作者 Shen Yang Zijin Yuan +4 位作者 Jude Juventus Aweya Shanggui Deng Wuyin Weng Yueling Zhang Guangming Li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2022年第6期1607-1613,共7页
Bacteria contamination in Auricularia auricular culture bags reduces yield and increases the risk of food safety.In this study,5 species of bacteria,mainly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cluding three species of Bacillus sp... Bacteria contamination in Auricularia auricular culture bags reduces yield and increases the risk of food safety.In this study,5 species of bacteria,mainly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cluding three species of Bacillus spp.,Arthrobacter arilaitensis and Staphylococcus warneri,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 ed from bacteria-contaminated A.auricular culture bags.An in silico predicted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theβ-1,3-glucan-binding protein sequence of Penaeus vannamei,designated Pv GBP2(FLKLGRKSRYGMLKL),was screened and its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n the isolated Bacillus spp.explored.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of Pv GBP2 on Bacillus spp.were 15.6–31.25μg/m L.Peptide Pv GBP2 could inhibit Bacillus subtilis in A.auricular culture bags to maintain growth and yield of A.auricular.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revealed that Pv GBP2 kills bacteria by perforating the cell wall,destroying membrane integrity and resulting in the leakage of intracellular solutes.In addition,Pv GBP2 inhibits biofi lm formation by B.subtilis by 90.6%at 1×MIC.Thus,peptide Pv GBP2 could be potentially applied as an antibacterial agent to control bacterial infection of A.auricular cultivation and the spread of foodborne pathog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icularia auricular Antimicrobial peptide Penaeus vannamei β-1 3-Glucan-binding protein Bacillus spp.e
下载PDF
Extraction,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Auricularia auricular 被引量:1
2
作者 DENG Qinghua ZHAO Zhiyu ZHANG Zhongzhen 《Chinese Food Science》 2012年第1期37-39,53,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extracting polysaccharide from Auricularia auricular,and to study its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Method]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Aur...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extracting polysaccharide from Auricularia auricular,and to study its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Method]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Auricularia auricular polysaccharides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and its phys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on bacteria and molds were tested.[Result] The optimized condition was with sample to liquid ratio of 1:50,temperature of 90 ℃ and extraction time of 2.5 h.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the yield of polysaccharide was 7.3%,with 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77.81 %.Containing aldose and amylase,the polysaccharide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was soluble in water.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bacteria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on molds that the minimum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for bacteria is 12.7 mm,while 7.9 mm for the molds.[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polysacchar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理化性质 多糖提取 材料 最佳条件 抗菌活性 提取条件 正交试验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
3
作者 ZHANG Hai-yan CHEN Shao-hui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3年第4期172-174,178,共4页
[Objective]This experiment aimed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APS).[Method] Polysaccharide yield was regarded as studying target.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resul... [Objective]This experiment aimed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APS).[Method] Polysaccharide yield was regarded as studying target.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results,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iquid-solid ratio,extraction time,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polysaccharide yield.[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yield of crude polysaccharide,the optimal technology condition of water extraction way was liquid-solid ratio of 1:70(g:ml),4-hour extraction time with temperature at 100 ℃.[Conclusion] The yield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polysaccharide was 42.56% under the above mentioned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提取工艺 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提取温度 最佳工艺条件 提取时间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黑木耳粉对黑米凝胶物化特性及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董越 谢枫 肖建辉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为了改善黑米的加工性能,以黑米粉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量的黑木耳粉(5.0%、10.0%、15.0%、20%),考察其对黑米粉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及其形成黑米凝胶的流变特性、质构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添加黑木耳粉可以显著提高黑米的粘度并促... 为了改善黑米的加工性能,以黑米粉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量的黑木耳粉(5.0%、10.0%、15.0%、20%),考察其对黑米粉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及其形成黑米凝胶的流变特性、质构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添加黑木耳粉可以显著提高黑米的粘度并促进冷却过程中的凝胶化,其中添加量为20%的黑木耳粉效果最好。添加黑木耳粉会抑制黑米凝胶内水分的流动,使硬度及弹性显著增大,糊化焓从3.01 J/g增加到5.94 J/g,羟基伸缩振动峰从3390 cm^(–1)降低到3374 cm^(–1),黑木耳粉可以提高黑米凝胶结构的稳定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添加黑木耳粉的黑米凝胶孔洞明显小于纯黑米凝胶,且孔洞周围的基质层较厚,进一步解释了黑木耳粉对改善黑米凝胶结构效果的机制。综上可见,添加黑木耳粉对黑米凝胶物化特性和结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 黑木耳粉 物化特性 凝胶结构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运动饮料生产工艺配方及优化
5
作者 赵晓岩 葛江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以黑木耳多糖、桑葚汁、蔗糖、柠檬酸、稳定剂(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为1∶1)为试验材料,制备黑木耳多糖运动饮料;以5种材料质量分别占饮料总质量的比例(以下简称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进行单因素探索试验;然后依据单因素试... 以黑木耳多糖、桑葚汁、蔗糖、柠檬酸、稳定剂(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为1∶1)为试验材料,制备黑木耳多糖运动饮料;以5种材料质量分别占饮料总质量的比例(以下简称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进行单因素探索试验;然后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每种材料的添加量遴选3个梯度(黑木耳多糖添加量10%、20%、30%,桑葚汁添加量20%、30%、40%,蔗糖添加量3%、4%、5%,柠檬酸添加量0.1%、0.2%、0.3%,稳定剂添加量0.10%、0.15%、0.20%),按照正交表(L_(18)(3^(5)))设计正交试验;以饮料感官品质(色泽、气味、口感、组织状态)为评价指标,邀请20位相关专业人员对正交试验结果(饮料感官品质)进行主观评价(对饮料感官品质赋分),依据赋分值,遴选黑木耳多糖运动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添加量为20%、桑葚汁添加量为30%、稳定剂添加量为0.15%、蔗糖添加量为3%、柠檬酸添加量为0.2%时,黑木耳运动饮料的口感、色泽和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运动饮料 生产工艺配方
下载PDF
不同产地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6
作者 曾小彤 王怡 +2 位作者 陈立强 张常洪 魏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促进通江黑木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东北小碗耳、通江黑木耳、白背黑木耳3种不同产地的黑木耳为试材,以提取率和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热水提取法、Sevag脱蛋白得到3种黑木耳多糖,进行Molish反应分析,采用体外测试法考察不同产地黑... 为促进通江黑木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东北小碗耳、通江黑木耳、白背黑木耳3种不同产地的黑木耳为试材,以提取率和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热水提取法、Sevag脱蛋白得到3种黑木耳多糖,进行Molish反应分析,采用体外测试法考察不同产地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东北小碗耳的多糖提取率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48%和43.64%,意味着东北小碗耳的多糖提取率和多糖含量存在优势。不同产地黑木耳的多糖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通江黑木耳多糖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味基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高达50.11%,56.68%和32.64%,还原力能力高达0.12,表明通江黑木耳多糖抗氧化活性方面更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多糖 抗氧化活性 通江黑木耳
下载PDF
山西云丘山野生木耳生物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徐全飞 牛宇 +3 位作者 潘保华 蒙秋霞 冯婉君 聂建军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54-57,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山西云丘山野生木耳种质资源,以从山西云丘山的柳木上采集、分离、纯化到的野生木耳菌株为供试材料(YM227),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菌丝形态、生长势、色泽、菌落形态和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为指标,研究了不同... 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山西云丘山野生木耳种质资源,以从山西云丘山的柳木上采集、分离、纯化到的野生木耳菌株为供试材料(YM227),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菌丝形态、生长势、色泽、菌落形态和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pH和培养温度对该野生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YM227最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酵母粉,最适无机盐是磷酸二氢钾,最适宜pH范围在6.5~7.5之间,该野生木耳菌株菌丝在17~29℃之间均可快速生长,当培养温度为25℃时,菌丝浓密、洁白、长势强、菌落完整、生长速度最快。木耳的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有效收集、评价、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对山西省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木耳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培养条件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法优化黑木耳牛奶馕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敏 布海丽且姆·阿卜杜热合曼 +2 位作者 姜露熙 刘璐萍 房丹丹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为避免主观因素对黑木耳牛奶馕配方的确定,以小麦粉、牛奶和黑木耳粉为主要实验原料,适量鸡蛋、盐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黑木耳粉添加量、牛奶添加量、发酵时间和烤制时间对黑木耳牛奶馕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应用响应面法结合模糊数学... 为避免主观因素对黑木耳牛奶馕配方的确定,以小麦粉、牛奶和黑木耳粉为主要实验原料,适量鸡蛋、盐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黑木耳粉添加量、牛奶添加量、发酵时间和烤制时间对黑木耳牛奶馕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应用响应面法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优化黑木耳牛奶馕工艺,建立黑木耳粉添加量、牛奶添加量、发酵时间和烤制时间与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之间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工艺参数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优化后的黑木耳牛奶馕组织均匀、味感协调、细微颗粒感、带有馕特有滋味和香浓奶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响应面法
下载PDF
3株黑木耳菌株在林芝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9
作者 朱雪峰 《西藏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33-35,共3页
为测试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黑木耳品种改良岗位提供的3株黑木耳菌株在西藏地区的栽培适应性,在林芝米林县开展了栽培试验,测定其菌丝生长速率和产量并观察其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吉黑5号菌丝生长快、长势强,2年产量都较高,比较适应当地气... 为测试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黑木耳品种改良岗位提供的3株黑木耳菌株在西藏地区的栽培适应性,在林芝米林县开展了栽培试验,测定其菌丝生长速率和产量并观察其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吉黑5号菌丝生长快、长势强,2年产量都较高,比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是值得在当地推广的优良黑木耳菌株。试验表明,改良PDA培养基有利于黑木耳菌株快速萌发,菌丝快速生长,可用于母种复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农艺性状 栽培 适应性
下载PDF
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 被引量:55
10
作者 姜红 孙宏鑫 +1 位作者 李晶 朱蓓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133,共3页
研究了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浸提剂倍数、酶解pH、温度、时间、加酶量对果胶酶或纤维素酶酶解反应的影响。试验确定了果胶酶酶解木耳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剂倍数50,pH5.0,温度55℃,时间80min,酶... 研究了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浸提剂倍数、酶解pH、温度、时间、加酶量对果胶酶或纤维素酶酶解反应的影响。试验确定了果胶酶酶解木耳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剂倍数50,pH5.0,温度55℃,时间80min,酶加量1.1%,在此条件下,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为4.15%;纤维素酶酶解木耳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剂倍数50,pH5.0,温度50℃,时间80min,酶加量为1.3%,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为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酶法提取 最佳工艺条件 纤维素酶 提取率 浸提剂 酶解反应 果胶酶 时间 加酶量 倍数 温度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抗凝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辰龙 张子奇 +2 位作者 王曼 丁之恩 闫晓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8-241,共4页
采用热水提取法、碱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提取法的不同方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粗多糖提取液经脱蛋白、脱色、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处理,分别选取多糖浓度、温度和pH为自变量,以凝血酶原时间(PT)为考察指标进行体外... 采用热水提取法、碱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提取法的不同方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粗多糖提取液经脱蛋白、脱色、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处理,分别选取多糖浓度、温度和pH为自变量,以凝血酶原时间(PT)为考察指标进行体外抗凝血实验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3)。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率最高,粗多糖得率可达到19.14%;纯化后的纯度可达到83.23%;黑木耳多糖在浓度为10%、温度为35℃、pH7.4条件下,凝血酶原时间(PT)可达41.8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多糖 提取 分离 抗凝血
原文传递
黑木耳多糖提取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王献友 陈培云 +1 位作者 吴广臣 赵志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3-687,共5页
黑木耳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氧化、抗辐射、抑制肿瘤等生物活性,现已成为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黑木耳多糖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发现黑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较多,但现在工业化提取黑木耳... 黑木耳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氧化、抗辐射、抑制肿瘤等生物活性,现已成为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黑木耳多糖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发现黑木耳多糖的提取方法较多,但现在工业化提取黑木耳多糖时多采用热水浸提,耗时长、产量低、成本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黑木耳多糖的药理作用如作用机理、给药最佳剂量和途径、作为免疫调节剂的临床应用、不同分离技术对药效作用的影响等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今后应加强黑木耳多糖高产菌株的筛选和选育、优化多糖提取方法、改造天然多糖而增强原有活性、优化深层发酵生产黑木耳多糖工艺以及多糖药理机制、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推动黑木耳多糖产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多糖 提取方法 药理活性 作用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3种干食用菌中汞、砷、铅、镉重金属的污染的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44
13
作者 胡桂仙 王小骊 +3 位作者 董秀金 朱加虹 张永志 王钢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9-352,共4页
通过对浙江农贸市场、超市的香菇、黑木耳以及银耳等3类干食用菌中Hg,As,Pb,Cd 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实地抽样检测及污染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的食用菌对同一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是有差异的,食用菌中平均含As量为干香菇>黑木耳>银耳;平均... 通过对浙江农贸市场、超市的香菇、黑木耳以及银耳等3类干食用菌中Hg,As,Pb,Cd 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实地抽样检测及污染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的食用菌对同一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是有差异的,食用菌中平均含As量为干香菇>黑木耳>银耳;平均含Pb量为黑木耳>干香菇>银耳;平均含Cd量为干香菇>银耳>黑木耳;平均含Hg量为黑木耳>干香菇>银耳。同一种食用菌对不同的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不同,干香菇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为Cd>As>Pb>Hg;黑木耳的重金属含量为Pb>As>Cd>Hg;银耳的重金属含量为Cd>Pb>As>Hg。根据目前食用菌的国家强制性判定标准(食用菌卫生标准GB 7096—2003、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5-2006以及银耳卫生标准GB 11675—2003),食用菌中Cd容易超标。同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来评估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食用菌 香菇 黑木耳 银耳 重金属 污染评估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质和栽培方式对黑木耳感官品质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么宏伟 韩越 +8 位作者 李元敬 薛煜 付婷婷 刘洋 胡伟 韩书昌 赵凤臣 吴洪军 张学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6,88,共7页
选择6种栽培基质的野生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林下地栽黑木耳、棚栽黑木耳共31个黑木耳样品,分析培养基质和栽培方式对黑木耳品质的影响、黑木耳品质特性和感官评价的相关性、黑木耳质构与感官舒适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替代料基质提高了... 选择6种栽培基质的野生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林下地栽黑木耳、棚栽黑木耳共31个黑木耳样品,分析培养基质和栽培方式对黑木耳品质的影响、黑木耳品质特性和感官评价的相关性、黑木耳质构与感官舒适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替代料基质提高了黑木耳复水率和感官得分;感官得分较高的黑木耳硬度、胶黏性、咀嚼性较低,并且与感官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可用量化不同替代料基质培养黑木耳的感官舒适度;传统栽培方式培养的黑木耳复水率高于野生黑木耳,但感官得分与品质特性相关性不高,这种结果是环境差异和人为管理措施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黑木耳培养基质 黑木耳栽培方式 黑木耳感官品质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的酶法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韩春然 唐娟 马永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以双酶法提取黑木耳粗多糖,利用DEAE-Cellulose 52和Sepharose CL-4B柱层析对其进行纯化,以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测定了多糖的分子量。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含有两个主要组分APE Ⅰ和APE Ⅱ,分子量分别为31.7×104和18.3×... 本文以双酶法提取黑木耳粗多糖,利用DEAE-Cellulose 52和Sepharose CL-4B柱层析对其进行纯化,以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测定了多糖的分子量。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含有两个主要组分APE Ⅰ和APE Ⅱ,分子量分别为31.7×104和18.3×104,均为非淀粉类多糖,不含单糖、蛋白质、核酸及多酚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多糖 层析 纯化 分予量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对猪肉糜质构及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德海 徐颖 +4 位作者 顾嘉琳 宗芳芳 刘艳 张智 王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88-93,共6页
以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和卡拉胶为对照,研究黑木耳多糖对猪肉糜的质构特性和氧化特性的影响。分别将0.6%、1%、3%的黑木耳多糖,0.2%的BHA和0.1%的卡拉胶添加到猪肉糜中,4℃冷藏9 d,测定其硬度、弹性、回复力... 以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和卡拉胶为对照,研究黑木耳多糖对猪肉糜的质构特性和氧化特性的影响。分别将0.6%、1%、3%的黑木耳多糖,0.2%的BHA和0.1%的卡拉胶添加到猪肉糜中,4℃冷藏9 d,测定其硬度、弹性、回复力、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总巯基含量及羰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3%的黑木耳多糖可以显著降低猪肉糜的初始硬度(P<0.05),添加1%的黑木耳多糖可以延缓猪肉糜硬度的增加,但对弹性和回复力没有明显的影响;经过9 d的贮藏,添加黑木耳多糖的各组猪肉糜TBARS值均小于空白组(2.09 mg/kg),而总巯基含量则高于空白组,此外添加3%的黑木耳多糖可以较好地抑制羰基的产生,这种作用效果与0.2%的BHA相近。黑木耳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添加到猪肉糜制品中,可以改善肉糜的质构特性并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部分替代合成类抗氧化剂B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猪肉糜 质构特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多酚类化合物与黑木耳多糖协同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白海娜 王振宇 +2 位作者 张华 朱大亮 刘瑞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24-127,134,共5页
选取白藜芦醇、原花青素、蓝莓花青素、儿茶素、阿魏酸和咖啡酸6种多酚分别与黑木耳多糖复配。检测单一组分和复配物(多酚与黑木耳多糖质量比1∶1)对ABTS+·和DPPH·的清除能力。通过Chou-Talalay联合指数(CI),分析它们是否具... 选取白藜芦醇、原花青素、蓝莓花青素、儿茶素、阿魏酸和咖啡酸6种多酚分别与黑木耳多糖复配。检测单一组分和复配物(多酚与黑木耳多糖质量比1∶1)对ABTS+·和DPPH·的清除能力。通过Chou-Talalay联合指数(CI),分析它们是否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白藜芦醇、原花青素分别与黑木耳多糖的复配物对ABTS+·和DPPH·清除率达50%时,CIABTS值分别为0.47±0.08和0.41±0.06,CI DPPH值分别为0.74±0.08和0.91±0.09,表明白藜芦醇、原花青素与黑木耳多糖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咖啡酸、儿茶素分别与黑木耳多糖的复配物对DPPH·清除率达50%时,CI DPPH值分别为0.71±0.07和0.80±0.06,表明咖啡酸、儿茶素分别与黑木耳多糖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因此,结果表明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日常膳食搭配来增强机体自身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类化合物 黑木耳多糖 协同 抗氧化
原文传递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54
18
作者 韩春然 马永强 唐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114,共4页
利用纤维素酶(EC 3.2.1.4)和蛋白酶(EC 3.4.14.9)从黑木耳当中提取出了2种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7×105和1.83×105。以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为对象,对黑木耳多糖的降血糖功能进行了研究,使用剂量为100,200,400 mg/kg(以... 利用纤维素酶(EC 3.2.1.4)和蛋白酶(EC 3.4.14.9)从黑木耳当中提取出了2种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7×105和1.83×105。以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为对象,对黑木耳多糖的降血糖功能进行了研究,使用剂量为100,200,400 mg/kg(以体重计)。结果表明,当质量分数在200 mg/kg以上,黑木耳多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但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值没有影响。黑木耳多糖能够增加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多糖 降血糖
下载PDF
碱溶酸沉法提取黑木耳蛋白质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赵玉红 林洋 +1 位作者 张智 王振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2-36,共5页
为优化黑木耳蛋白质的碱溶酸沉法提取工艺,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碱液浓度对黑木耳蛋白质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蛋白质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1∶90(... 为优化黑木耳蛋白质的碱溶酸沉法提取工艺,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碱液浓度对黑木耳蛋白质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蛋白质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1∶90(g/m L)、提取时间2.5 h、碱液浓度0.07 mol/L。在此最佳条件下,黑木耳蛋白质的得率为4.52%。由此可知,碱溶酸沉法可以较好地提取黑木耳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提取 蛋白质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酶法提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立娟 于国萍 周国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1,共3页
对不同条件下黑木耳多糖酶法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酶法结合热水浸提法提取黑木耳多糖,提取率达17.2%。酶解最适作用条件为:复合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5,添加量为1.5%,反应100min;蛋白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6,添加量为2%,反... 对不同条件下黑木耳多糖酶法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酶法结合热水浸提法提取黑木耳多糖,提取率达17.2%。酶解最适作用条件为:复合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5,添加量为1.5%,反应100min;蛋白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6,添加量为2%,反应60min,80℃浸提9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多糖 蛋白酶 纤维素酶 果胶酶 提取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