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anel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in the Blue Eared Pheasant (Crossoptilon auritum) developed by cross-species amplific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谷浪屿 刘阳 +1 位作者 王宁 张正旺 《Chinese Birds》 201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are among the versatile genetic markers in molecular ecology studies. In contrast to de novo isolation of microsatellites from target species, cross-species amplification is a costeffective...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are among the versatile genetic markers in molecular ecology studies. In contrast to de novo isolation of microsatellites from target species, cross-species amplification is a costeffective approach for a fast development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rom closely related taxa. In our study, we crossamplified a panel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the Blue Eared Pheasant (Crossoptilon auritum), a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 of considerable conservation concern. We obtained 11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selected from 112 candidate loci, originally isolated from other Galliforme species. This panel of makers has shown moderate to high levels of polymorphism and include a Z-chromosomal linkage locus. We carried out preliminary analyses of parentage among captive individuals with a known pedigree using this new panel of microsatellit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igh utility of these markers may be powerful tools for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genetics of eared-pheasants and other endangered Galliform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optilon auritum microsatellites cross-species amplification Z-chromosomal linkage
原文传递
A review: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Piper auritum Kunth
2
作者 Jiayi Wang Weiyu Zhou +1 位作者 Xiaoxiao Huang Shaojiang Song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CAS 2021年第6期374-384,共11页
Piper auritum Kunth,a member of the Piperacea family,is a small shrub native to the Central American tropics.This plant was traditionally used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medical condition... Piper auritum Kunth,a member of the Piperacea family,is a small shrub native to the Central American tropics.This plant was traditionally used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medical conditions.Increase in the recent studies of P.auritum’s chemical components leads to the isolation of monoterpenoids,sesquiterpenoids,phenylpropanoids and several other compounds.Previous research has revealed that these secondary metabolites have divers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antidiabetic,antioxidant,anti-inflammatory,anti-pathogeny microorganism and repellent activity.This review summarizes relevant findings on P.auritum,and hopes to contribute to the exploration of its potential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s an alternativ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r auritum Kunth chemical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蓝马鸡孵卵节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孙悦华 贾陈喜 +1 位作者 方昀 郑光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3,共5页
2002~2003年5~6月,应用温度自动监测技术,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繁殖及孵卵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蓝马鸡的巢址位于海拔2 900~3 020 m的针阔混交林或灌木林中,蓝马鸡的窝卵数为9.5(n=4),孵卵期的... 2002~2003年5~6月,应用温度自动监测技术,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繁殖及孵卵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蓝马鸡的巢址位于海拔2 900~3 020 m的针阔混交林或灌木林中,蓝马鸡的窝卵数为9.5(n=4),孵卵期的主要天敌为哺乳类.根据对4个巢的监测,蓝马鸡雌鸟在孵卵期的平均日离巢次数在1.25~4.00次,平均日离巢时间在16.6~46.4 min之间.雌鸟的平均在巢率为97.0%(n=3).根据对4号巢雌鸟孵卵节律连续27 d的观测,发现雌鸟在每日离巢2次或3次时,其首次离巢时间要显著早于每日仅离巢1次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繁殖 孵卵节律 甘肃莲花山
下载PDF
贺兰山蓝马鸡越冬期栖息地的选择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振生 曹丽荣 +2 位作者 李志刚 李涛 王小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3,共6页
20 0 3年 1 1~ 1 2月 ,在贺兰山采用样带法对蓝马鸡 (Crossoptilonauritum)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 2 5条样带上的 62个蓝马鸡栖息地利用样方和 5 0个任意样方的 1 3个生态因子 ,结果表明 ,蓝马鸡偏好利用山地针叶林带 ,避... 20 0 3年 1 1~ 1 2月 ,在贺兰山采用样带法对蓝马鸡 (Crossoptilonauritum)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 2 5条样带上的 62个蓝马鸡栖息地利用样方和 5 0个任意样方的 1 3个生态因子 ,结果表明 ,蓝马鸡偏好利用山地针叶林带 ,避免选择山地草原带、山地疏林草原带、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 ;偏好利用油松和青海云杉占优势的生境 ,避免选择山杨、杜松占优势和无树的生境 ;偏好阳坡和阴坡 ,避免利用半阳坡和半阴坡。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Mann WhiteyU检验 ,发现利用样方以乔木密度高、灌木密度高、坡度大、隐蔽程度高、雪覆盖浅、高海拔为主要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 ,隐蔽级、灌木密度、乔木密度、距水源距离和坡度具有重要作用 ,由这 5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正确区分的概率达到 91 7%。蓝马鸡的栖息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条件和隐蔽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栖息地选择 逐步判别分析 越冬期 贺兰山
下载PDF
蓝马鸡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俞诗源 司克媛 +2 位作者 刘忠虎 王子仁 王建林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54-1258,共5页
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蓝马鸡(Crossoptilonauritum)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蓝马鸡的心脏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左冠状动脉分为前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动脉圆锥左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 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蓝马鸡(Crossoptilonauritum)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蓝马鸡的心脏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左冠状动脉分为前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动脉圆锥左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前降支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动脉圆锥的左侧部及右心室上部的小部等,旋支分布于左室侧壁、隔壁的部分及左心房等处.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后室间隔支、动脉圆锥右支、右室前支及右缘支.后室间隔支分为三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及左右心室的隔壁等,动脉圆锥右支分布于右室前壁的部分及动脉圆锥的右侧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的部分,右缘支分布于心右缘壁.心脏的室间隔由前室间隔支和后室间隔支营养.左右冠状动脉在隔面的分布属于右优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心脏 冠状动脉 铸型
下载PDF
甘南则岔林区蓝马鸡配对期行为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吴逸群 刘迺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3,86,共3页
2007年和2008年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在甘肃省甘南州则岔林区对蓝马鸡配对期行为做了观察。在配对期行为中雄性蓝马鸡的取食行为(34.39%±1.83%)和警戒行为(29.62%±1.93%)比例较高,其次为移动、休息、站立、其他行为、驱逐。而... 2007年和2008年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在甘肃省甘南州则岔林区对蓝马鸡配对期行为做了观察。在配对期行为中雄性蓝马鸡的取食行为(34.39%±1.83%)和警戒行为(29.62%±1.93%)比例较高,其次为移动、休息、站立、其他行为、驱逐。而雌性取食行为比例最高(53.23%±2.19%),其次为移动、警戒、休息、其他行为、站立。在共有行为中,雄性警戒行为时间显著高于雌性(P<0.01),而取食(P<0.05)和其他行为(P<0.01)时间显著低于雌性。在配对期雌、雄个体始终保持较近距离(2.59m±0.07m,n=535),雌性觅食效率显著高于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雌雄间距 取食效率 时间分配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甘肃南部蓝马鸡的繁殖生物学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逸群 刘迺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1-253,共3页
2007年和2008年在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对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野外发现12个巢址,其中后方隐蔽度最高,为90.83%,其次是上方隐蔽度、左侧隐蔽度、右侧隐蔽度、前方隐蔽度。窝卵数为9.67±1.15(n=3... 2007年和2008年在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对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野外发现12个巢址,其中后方隐蔽度最高,为90.83%,其次是上方隐蔽度、左侧隐蔽度、右侧隐蔽度、前方隐蔽度。窝卵数为9.67±1.15(n=3)。卵平均大小为(56.64±1.75)mm×(41.88±0.98)mm。卵体积为(50.39±2.64)cm3,卵重为(54.97±2.87)g。在4个繁殖巢中,只有1个巢成功孵化。营巢失败原因有人为干扰和天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繁殖生物学 窝卵数 巢址 甘肃南部
下载PDF
蓝马鸡繁殖期的夜栖地选择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逸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624-8626,共3页
[目的]研究蓝马鸡繁殖期的夜栖地特征以及影响夜栖地选择的因素。[方法]在蓝马鸡的繁殖季节,在甘肃省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选择32个蓝马鸡夜栖地样方和45个对照样方,调查并测量各个样方中的地形、植被、距离等15个参数。数据进行卡方检... [目的]研究蓝马鸡繁殖期的夜栖地特征以及影响夜栖地选择的因素。[方法]在蓝马鸡的繁殖季节,在甘肃省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选择32个蓝马鸡夜栖地样方和45个对照样方,调查并测量各个样方中的地形、植被、距离等15个参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以及差异显著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蓝马鸡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经卡方检验,坡向和坡位对蓝马鸡夜栖地的选择影响很大;夜栖地样区的乔木胸径、高度和盖度显著高于对照样区,灌木盖度、灌木高度、草本盖度和草本高度显著低于对照样区;主成分分析表明灌木盖度、灌木高度、距小路距离、苔藓盖度和草本高度是影响蓝马鸡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子。[结论]蓝马鸡偏向选择阳坡和高坡位,以及具有较大灌木高度和盖度的针叶林为夜栖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夜栖地 主成分分析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思茅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金岐端 木全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5-18,共4页
从思茅藤(Epigynum auritum (schneid.)Tsiang et P.T.Li)的茎皮中分离到一个新的化合物,命名为思茅藤甙(Epigcoside)Ⅰ和已知化合物Ⅱ。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其结构为Ⅰ(+)—儿茶素-3-O-α-D-葡萄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甙... 从思茅藤(Epigynum auritum (schneid.)Tsiang et P.T.Li)的茎皮中分离到一个新的化合物,命名为思茅藤甙(Epigcoside)Ⅰ和已知化合物Ⅱ。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其结构为Ⅰ(+)—儿茶素-3-O-α-D-葡萄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甙((+)-catchin—3-O-α-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Ⅱ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科 思茅藤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思茅藤甙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岐端 木全章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841-845,共5页
从思茅藤[Epigynun auritum(schneid.)Tsiang et P.T.Li]的茎皮中分离到胡萝卜甙(daucosterol)(Ⅰ)和一个新化合物(Ⅱ),命名为思茅藤甙(epigeoside)。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Ⅱ的结构为儿茶素-3-O-α-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 从思茅藤[Epigynun auritum(schneid.)Tsiang et P.T.Li]的茎皮中分离到胡萝卜甙(daucosterol)(Ⅰ)和一个新化合物(Ⅱ),命名为思茅藤甙(epigeoside)。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Ⅱ的结构为儿茶素-3-O-α-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甙[catechin-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藤 儿茶素 夹竹桃科
下载PDF
蓝马鸡卵壳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琳 胡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本文报道了蓝马鸡卵壳的壳膜层、乳锥层、海绵层、表层等在扫描电镜下的超微结构 。
关键词 蓝马鸡 超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我国蓝马鸡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逸群 刘迺发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4期99-102,共4页
蓝马鸡为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蓝马鸡仅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青海、甘肃、四川三省交接区域以及宁夏贺兰山地。从进化地位、栖息地选择、习性、食性、生理生化、人工养殖等方面对蓝马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蓝马鸡为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蓝马鸡仅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青海、甘肃、四川三省交接区域以及宁夏贺兰山地。从进化地位、栖息地选择、习性、食性、生理生化、人工养殖等方面对蓝马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全方面的了解蓝马鸡的生物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进化地位 习性 食性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思茅藤不同极性部分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免疫抑制活性
13
作者 程桂广 张静 +5 位作者 杨美莲 李俊华 陈婷 赵天瑞 曹建新 开国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441-448,共8页
探究了思茅藤提取物不同极性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免疫抑制活性情况,并对其可能的活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思茅藤提取物不同极性部分进行划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MS)分析各提取物... 探究了思茅藤提取物不同极性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免疫抑制活性情况,并对其可能的活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思茅藤提取物不同极性部分进行划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MS)分析各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建立刀豆蛋白A(Con A)和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模型,通过测定不同极性部分的思茅藤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评价其免疫抑制活性.结果显示,思茅藤提取物Fr.20%~40%段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酚类物质,而Fr.80%~100%段富含以甾体类化合物为主的成分.Fr.100%部分能有效的减少Con A刺激的过量炎症因子的产生,显示出最强的免疫抑制活性,且该抑制效果主要发生在G0/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藤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 化学成分 免疫抑制
下载PDF
甘肃南部蓝马鸡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14
作者 吴逸群 刘迺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0-270,272,共2页
2007~2008年,在甘肃则岔林区对蓝马鸡种群生存状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鸦类和猛禽对繁殖期蓝马鸡的卵和雏鸟危害较大;林区内鸦类数量较多(78.7%),潜在威胁蓝马鸡野生种群;人类活动干扰和栖息地质量下降也会对蓝马鸡种群产生威胁。根据... 2007~2008年,在甘肃则岔林区对蓝马鸡种群生存状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鸦类和猛禽对繁殖期蓝马鸡的卵和雏鸟危害较大;林区内鸦类数量较多(78.7%),潜在威胁蓝马鸡野生种群;人类活动干扰和栖息地质量下降也会对蓝马鸡种群产生威胁。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提出相关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生存现状 保护对策
下载PDF
甘肃则岔林区蓝马鸡种群密度调查
15
作者 吴逸群 刘迺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866-11866,11879,共2页
采用样带调查法于2007~2008年对甘南则岔林区蓝马鸡的种群资源进行调查。2007年4~6月,蓝马鸡种群密度较低,为0.104~0.208只/hm2;2007年7~8月蓝马鸡群体数量略有增长,为0.162~0.236只/hm2;2007年12月(冬季),密度下降为0.148只/hm2;2... 采用样带调查法于2007~2008年对甘南则岔林区蓝马鸡的种群资源进行调查。2007年4~6月,蓝马鸡种群密度较低,为0.104~0.208只/hm2;2007年7~8月蓝马鸡群体数量略有增长,为0.162~0.236只/hm2;2007年12月(冬季),密度下降为0.148只/hm2;2008年5~8月,蓝马鸡群体种群密度呈增长趋势。综合2年资料,蓝马鸡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171只/hm2。蓝马鸡种群数量与10年前的调查比较增加不明显,当地林管部门还需要加大蓝马鸡栖息环境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种群密度 样线法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蓝马鸡卵的品质及孵化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青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6年第6期13-14,19,共3页
对100枚蓝马鸡卵进行品质检测,并选择其中30枚分别进行家鸡代孵、亲鸟自孵和人工电孵试验。电孵化温度控制在37.5~38.5℃,湿度保持在50%~55%。试验结果:蓝马鸡卵平均纵径为56.60±2.47mm,横径... 对100枚蓝马鸡卵进行品质检测,并选择其中30枚分别进行家鸡代孵、亲鸟自孵和人工电孵试验。电孵化温度控制在37.5~38.5℃,湿度保持在50%~55%。试验结果:蓝马鸡卵平均纵径为56.60±2.47mm,横径40.07±1.58mm,平均卵重54.47±3.73g,平均卵壳重8.82±0.52g,卵壳厚度平均为0.64±0.3mm;在人工电孵和亲鸟自孵的孵化期内,卵减重分别为19.6%和20.1%;卵的受精率为76.6%,受精卵孵化率为100%,孵化期27d,出壳雏鸡重平均为35.33±1.68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品质检测 孵化
下载PDF
Blue-eared Pheasant:a forest bird endemic to China
17
作者 吴逸群 刘廼发 《Chinese Birds》 2011年第4期200-205,共6页
The Blue-eared Pheasant (Crossoptilon auritum) is an important bird species,endemic to China and is ranked as a second grade key protected wildlife species in China.These birds are only found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The Blue-eared Pheasant (Crossoptilon auritum) is an important bird species,endemic to China and is ranked as a second grade key protected wildlife species in China.These birds are only found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of Qinghai,Gansu and Sichuan provinces and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In order to understand systematically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on the biology of the Blue-eared Pheasant,we provide updated information on its habitat,activity,nest-site features,breeding biology,feeding habits,population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of this pheasant by integrating published data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our field surveys,conducted from 2006 to 2008 in the Gaihai-zech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Gan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e-eared Pheasant HABITAT breeding biology feeding habits population status
原文传递
胡椒叶提取物干预可减轻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成建平 李华 李雄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5010-5016,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胡椒叶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损伤有关,但其是否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减轻急性脊髓损伤还未见报道。目的:探究胡椒叶提取物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的影... 背景:研究表明胡椒叶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损伤有关,但其是否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减轻急性脊髓损伤还未见报道。目的:探究胡椒叶提取物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购自成都达硕实验动物公司)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及胡椒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复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胡椒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予100,200,400mg/(kg·d)的胡椒叶提取物,连续给药28 d。给药后3,7,14,28 d后进行BBB评分和斜板实验;给药后28 d,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免疫印迹检测Bcl-2、Bax、Caspase-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胶质细胞抗原、IκBα、p-IκB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同时进行脊髓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与TUNEL染色。实验方案经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NR001803)。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损伤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BBB评分和斜板实验最大倾斜角度降低(P <0.01);与脊髓损伤组比较,胡椒叶提取物中、高剂量组给药后7,14,28 d的BBB评分和斜板实验最大倾斜角度升高(P <0.05,P <0.01);(2)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损伤组脊髓组织损伤严重,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丙二醛、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p-IκBα、NF-κB p6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胶质细胞抗原表达升高(P <0.05,P <0.01),Bcl-2、IκBα、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表达降低(P <0.05,P <0.01);与脊髓损伤组比较,胡椒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脊髓组织损伤减轻,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丙二醛、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p-IκBα、NF-κB p6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胶质细胞抗原表达降低(P <0.05,P <0.01),Bcl-2、IκBα、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表达升高(P <0.05,P <0.01);(3)结果表明,胡椒叶提取物可通过抑制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减轻脊髓损伤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胡椒叶提取物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神经保护 神经损伤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蓝马鸡的分布范围及种群数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天华 王继飞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6-979,982,共5页
从2003年1月到2009年12月,结合保护区内的巡护工作,行走样线2000多条次,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蓝马鸡的分布范围为375.29km2,且全部位于针叶林带;该种群的数量约为650只,远未摆脱易危状况。蓝马鸡贺兰山种群... 从2003年1月到2009年12月,结合保护区内的巡护工作,行走样线2000多条次,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蓝马鸡的分布范围为375.29km2,且全部位于针叶林带;该种群的数量约为650只,远未摆脱易危状况。蓝马鸡贺兰山种群保持着集小群的特点,集群大小在1~12只之间,比其它地区的小,这可能与种群密度较小有关。对活动节律的分析发现它们活动的早高峰期在上午的9:00~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分布范围 种群数量 活动节律 贺兰山保护区
下载PDF
青海高原珍贵野禽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20
作者 方之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7年第3期30-32,共3页
对青海高原5种珍贵野禽12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被检野禽的血清生化指标有以下特征:(1)黑颈鹤和白天鹅的血清总蛋白较低(26.0~30.0g/L)(2)各种野禽的A/G值相差悬殊,其中斑头雁高达4.42,... 对青海高原5种珍贵野禽12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被检野禽的血清生化指标有以下特征:(1)黑颈鹤和白天鹅的血清总蛋白较低(26.0~30.0g/L)(2)各种野禽的A/G值相差悬殊,其中斑头雁高达4.42,蓝马鸡只有0.81;(3)血清无机磷和钾离子浓度较低(分别为0.46-1.23mmol/L,1.9-2.95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生化指标 黑颈鹤 斑头雁 鱼鸥 蓝马鸡 青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