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扫描体位和定位像方向对单髋关节CT图像及辐射剂量影响
1
作者 蒋栋栋 王亚囡 +2 位作者 周蕾 孙澳 吕国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下,探讨不同扫描体位及定位像方向在单髋关节CT中对图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将120例进行单髋关节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常规扫描以身体正中线作矢状垂直定位线,定位像前后位+左侧位,扫描视野选择大体型,... 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下,探讨不同扫描体位及定位像方向在单髋关节CT中对图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将120例进行单髋关节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常规扫描以身体正中线作矢状垂直定位线,定位像前后位+左侧位,扫描视野选择大体型,其余三组以患侧髋关节为中心的等中心扫描,扫描视野均选择小体型,其中B组定位像采用前后位+X线管靠近身体长轴的侧位像;C组采用前后位+X线管远离身体长轴的侧位像;D组仅采用前后位。比较4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同时测量并计算图像客观噪声、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评估图像主观噪声、条纹伪影及诊断信心度。结果显示4组间客观噪声、SNR、CNR、CTDIvol、DL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C与D组各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组间比较各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辐射剂量整体降低16%~35%;4组图像在主观噪声、条纹伪影及诊断信心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于最后一次采集定位像信息的ATCM系统中进行单髋关节CT扫描时,推荐等中心扫描方案同时选择小体型扫描视野,将前后定位像或选择X线管远离身体长轴的侧位定位像作为最后一次执行计划,能保证图像质量同时进一步优化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定位像 等中心扫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基于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偏中心定位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2
作者 袁颖 白玫 +2 位作者 乔磊 徐辉 钟朝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用于胸部CT扫描时的偏中心定位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通过调整检查床高度模拟实现偏中心情况。依据扫描定位方式将...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用于胸部CT扫描时的偏中心定位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通过调整检查床高度模拟实现偏中心情况。依据扫描定位方式将采用后前定位像扫描方法纳入后前定位像组,采用双定位像扫描方法纳入双定位像组,两组均以模体腋中线为中心,调整检查床高度,模拟模体在扫描野中的不同位置。每组分别在腋中线80 mm、60 mm、40 mm、20 mm、0 mm、-20 mm、-40 mm、-60 mm及-80 mm处扫描体模。两组均在相同的扫描参数件下扫描,记录其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的客观噪声(SD),由2名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生采用双盲法对磨玻璃密度结节(GGN)进行主观评分,取评分均值评价结果。结果:后前定位像组定位在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4.56,与在偏中心0 mm比较增加了54.05%,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2.12,与在偏中心0 mm比较降低了28.38%。双定位像组定位在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3.20,与在偏中心0 mm比较降低了3.61%,在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3.31,与偏中心0 mm比较降低了0.30%。两组不同偏中心位置扫描对GGN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后前定位像扫描时,偏中心定位扫描对辐射剂量的影响较大,采用双定位像扫描时,偏中心定位扫描对辐射剂量无影响。在临床上对不能确定胸廓侧位中心时,应采用双定位像进行胸部CT扫描,可减少患者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 偏中心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定位像参数对智能管电压辅助技术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静 梁保辉 +2 位作者 王梦廷 王浩祥 张梦雨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定位像的扫描参数对智能管电压辅助(Scout on Tube Voltage Assist,kV assist)技术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的影响。方法利用GE Revolution CT机和CT剂量体模,改变定位像的管电压、管电流、球管的投射角度以及床相对于机架等中... 目的探讨定位像的扫描参数对智能管电压辅助(Scout on Tube Voltage Assist,kV assist)技术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的影响。方法利用GE Revolution CT机和CT剂量体模,改变定位像的管电压、管电流、球管的投射角度以及床相对于机架等中心点的距离,研究使用kV assist技术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时的断层图像管电流曲线和图像质量。利用ImageJ软件获取断层图像的管电流、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分别计算定位像和断层的信噪比并进行比较。结果当定位像的管电压发生变化时,定位像管电压为120 kV,图像质量较好,且辐射剂量较低。当定位像的管电流发生变化时,但曝光量无明显变化,定位像的管电流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基本没有影响。当定位像的投射角度发生变化时,90°和180°结合时图像质量较好,且辐射剂量较低。当CT床相对于机架等中心点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扫描部位的中心置于机架机架等中心点时,图像质量较好,且辐射剂量较低。结论通过研究定位像的参数对断层的管电流曲线的影响,发现在使用kV assist技术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时,选择合适参数可以在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同时能降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管电压辅助技术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CT剂量体模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3
4
作者 张晓锦 董健 +3 位作者 崔斌 李剑颖 史燕杰 刘玉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4名常规体检人员分为两组:A组45名,扫描方案为固定噪声指数(NI)为14,应用ATCM技术自动调节管电流(20~200mA);B组49名,扫描方案为固定管电流40mAs。...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4名常规体检人员分为两组:A组45名,扫描方案为固定噪声指数(NI)为14,应用ATCM技术自动调节管电流(20~200mA);B组49名,扫描方案为固定管电流40mAs。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肺尖、中肺、下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IQS),测量图像标准差(SD)值,记录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尖、中肺、下肺SD值:A组为13.62±2.07、11.70±0.85、11.89±1.26,B组为17.20±2.66、11.29±2.32、12.82±2.49;IQS:A组为1.82±0.36、1.58±0.38、1.66±0.34,B组为2.30±0.47、1.67±0.42、1.74±0.48。在肺尖,A组的SD值和IQS低于B组(P<0.05)。A、B两组CTDIw比较:受检者体质量指数(BMI)≤27kg/m2时,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27kg/m2时,A组高于B组(P<0.05)。结论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应用ATCM技术可在更大的密度衰减范围和体质量较大的人群中得到更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噪声指数 自动管电流调节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成像参数对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志伟 罗天友 +4 位作者 欧阳羽 曾勇明 胡志华 李信友 陆云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讨成像参数对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 ATCM技术扫描辐射等效仿真人体模。变换定位像采集参数:球管角度,管电流和管电压;变换螺旋... 目的:探讨成像参数对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 ATCM技术扫描辐射等效仿真人体模。变换定位像采集参数:球管角度,管电流和管电压;变换螺旋扫描采集参数: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螺距,探测器准直方式和管电压。比较不同成像参数下的管电流、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图像噪声。结果:90°侧位定位像比0°正位定位像的CTDIvol高28.45%。随着定位像的管电流和管电压的增加,CTDIvol有一定的降低。图像噪声随NI的增加而增大,CTDIvol随着NI的增加而减小。螺距、探测器准直和管电压变化时图像噪声基本保持不变。螺距=0.938时CTDIvol最大,当螺距从0.562增大到0.938时CTDIvol增加约6.44%;当螺距从0.938增大到1.375和1.750时,CTDIvol分别减少11.67%和23.05%。宽且厚的探测器准直方式,X线剂量利用效率高和辐射剂量低。随着管电压的升高,CTDIvol逐渐减小。结论:定位像参数必须标准化才能保证ATCM技术发挥其功效;合理选择成像参数才能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仿真人体模 成像参数
下载PDF
联合低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降低婴幼儿胸部增强CT扫描剂量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航 彭芸 +2 位作者 曾津津 张祺丰 尹光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6-679,共4页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低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在婴幼儿胸部增强CT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提高血管结构对比的价值。方法对69例3岁以下患儿行64排MSCT增强检查,并分为低电压结合ATCM并噪声指数为9(A组)或10(B组)及标准扫描序列为120...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低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在婴幼儿胸部增强CT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提高血管结构对比的价值。方法对69例3岁以下患儿行64排MSCT增强检查,并分为低电压结合ATCM并噪声指数为9(A组)或10(B组)及标准扫描序列为120kVp结合120mA固定毫安(C组);测量强化主动脉和外周肌肉CT值及噪声,计算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采用5分法评估图像质量;以Kappa方法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A组和B组主动脉强化明显,分别较C组增高196.04 HU(65.51%)和186.57 HU(62.34%),A、B组背景噪声平均值较C组分别增加4.15HU和4.36HU;3组间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比C组CTDIvol分别降低73.71%和77.00%。结论在婴幼儿64排MSCT增强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80kVp)和ATCM技术可获得临床接受的图像质量和良好的对比,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自动管电流调节
下载PDF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颈部64层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志伟 罗天友 +2 位作者 曾勇明 吕发金 陆云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评价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在颈部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接受颈部CT检查患者随机平均分成3组:固定管电流组,ATCM1组(噪声指数NI=8)和ATCM2组(NI=10),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诊断质量,并记录容积CT剂... 目的评价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在颈部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接受颈部CT检查患者随机平均分成3组:固定管电流组,ATCM1组(噪声指数NI=8)和ATCM2组(NI=10),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诊断质量,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mA及客观噪声水平。结果图像质量:上颈部ATCM组噪声高于固定组(P<0.05),但所有检查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辐射剂量:与固定管电流技术(13.4mGy)相比,管电流调制技术组CTDIvol明显降低[(9.39±2.30)mGy,(8.71±2.59)mGy,P值均<0.05]。结论与固定管电流技术相比,ATCM技术能显著降低颈部CT的辐射剂量,同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颈部
下载PDF
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ASIR重建下胸部CT噪声指数的优化 被引量:15
8
作者 陆锐 何健 +4 位作者 周科峰 秦国初 胡安宁 杨尚文 朱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研究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50%权重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重建时,不同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的设定对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索合适的NI以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目的研究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50%权重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重建时,不同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的设定对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索合适的NI以降低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地连续纳入193例行胸部CT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6组,各组NI预设为15、18、21、24、27、30,并进一步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三个亚组:偏瘦及正常组(BMI≤23.9)、超重组(24≤BMI≤27.9)、肥胖组(BMI≥28)。所有患者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扫描,50%权重的ASIR重建。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13分,良好;13~15分,临界;〉15分,不能接受),测量肺重建及纵隔重建图像的噪声(脂肪)、信噪比(大血管-脂肪)、对比噪声比(大血管-脂肪)。记录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es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另外记录每位患者纵隔重建图像管电流小于50m A的层面占所有层面的百分比。结果随着NI的升高,图像主观评分增高(质量下降),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降低。各NI预设条件下胸部CT图像主观评分均≤15分,仅NI=30时,4例(4/34)患者图像主观评分为13~15分。NI=30时图像主观评分显著高于、信噪比低于NI为15~27图像(P〈0.05)。NI为24~30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NI为15~21(P〈0.05)。NI为27及30时,随着BMI增加,出现电流低于50m A层面百分比降低(P〈0.05)。在NI为30时,随着BMI增加,辐射剂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50%ASIR重建下,胸部CT扫描可以预设NI为30,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图像质量也能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低剂量 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自动管电流调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CT低剂量应用 被引量:35
9
作者 马宇 周智鹏 邱维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SIR)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低剂量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150例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A、B、C组,每组各50例,采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腹部CT检查,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8、10、11,... 目的 探讨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SIR)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低剂量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150例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A、B、C组,每组各50例,采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腹部CT检查,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8、10、11,并采用ASIR为30%、40%、50%进行重建,分别记为A1、A2、A3、B1、B2、B3、C1、C2、C3.计算各组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A组有效剂量为(5.74±1.45) mSv,B组为(3.35±1.35) mSv,C组为(2.57±1.71) mSv.除A1与B3、B1与C3组间图像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图像噪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240~179.444,P<0.05).A3图像噪声值最低,图像质量评分最高(4.43±0.50)分,C1图像噪声值最高,图像质量评分最低(3.66±0.64)分.结论 ASIR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腹部检查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迭代重建算法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下载PDF
BMI指数及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降低螺旋CT腰椎扫描辐射剂量的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詹松华 谭文莉 +5 位作者 程瑞新 庄园 李晨 黄炎文 王辉 吴宏湧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联合应用在腰椎容积螺旋CT扫描降低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设计和连续收集我院进行腰椎螺旋CT检查50例,根据BMI指数分A大组(BMI≤24kg/m^2)和B大组(BMI>24kg/m^2),各25...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联合应用在腰椎容积螺旋CT扫描降低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设计和连续收集我院进行腰椎螺旋CT检查50例,根据BMI指数分A大组(BMI≤24kg/m^2)和B大组(BMI>24kg/m^2),各25人,两组内随机分为5个亚组,分别接受以下5组不同扫描参数组合进行容积CT扫描:亚组1采用固定管电流技术,405mAs,120kV;亚组2~5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噪声值分别为21Hu、25Hu、25Hu、25Hu,管电流范围分别为100~710mAs、100~710mAs、40~300 mAs、40~300 mAs,管电压分别为120kV、120kV、120kV、100kV。记录随机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01)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对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并测量各组腰4~5椎间盘中心水平两侧腰大肌标准差(SD)及信噪比(SN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和B两大组的组内5小组间BMI值均相似(P<0.001)。A大组1~5亚组CTDIvol值、DLP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第5组CTDIvol值、DLP值分别为第1组的37.46%、38.59%;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在5个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腰大肌SD值在各亚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信噪比在各亚组无统计学差异。B大组内1~5小组CTDI vol值、DLP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第4组、第5组CTDIvol值分别为第1组的67.11%、42.60%,DLP值分别为第1组的65.07%、40.93%;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腰大肌SD值、信噪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BMI指数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降低辐射剂量,而不引起的图像质量的降低。BMI≤24kg/m^2受试者可采用亚组5参数进行扫描,BMI>24kg/m^2受检者应采用亚组4参数进行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质量指数 智能毫安秒技术 多层螺旋CT 辐射剂量 腰椎
下载PDF
ATCM技术不同调制模式胸部CT扫描剂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峰 曾勇明 +2 位作者 吴奇华 彭刚 周旸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通过仿真胸部体模CT扫描模拟实验,评价ATCM技术3种调制模式胸部扫描辐射剂量的特点。方法使用Philips公司Brilliance 16层螺旋CT,分别采用ATCM技术的角度调制、Z轴调制和联合调制模式,预置2组管电流(122 mA、296 mA),其他技术参数相... 目的通过仿真胸部体模CT扫描模拟实验,评价ATCM技术3种调制模式胸部扫描辐射剂量的特点。方法使用Philips公司Brilliance 16层螺旋CT,分别采用ATCM技术的角度调制、Z轴调制和联合调制模式,预置2组管电流(122 mA、296 mA),其他技术参数相同,扫描中国成人男性CDP-IC型仿真胸部体模。存储所有图像并记录CTDI和DLP值,以联合调制作为对照组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角度调制和Z轴调制以其技术特点按照仿真胸部体模各层组织结构的变化调制管电流。预置296 mA组,角度调制、Z轴调制与联合调制比较,CTDI和DL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CM技术的3种模式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使用联合调制模式降低辐射剂量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自动管电流调制 仿真胸部体模
下载PDF
管电压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袁颖 卢东生 钟朝辉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本文探讨了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Tube Medical University,ATCM)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变化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Optima CT680 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共进行3组扫描,其中A组... 目的本文探讨了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Tube Medical University,ATCM)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变化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Optima CT680 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共进行3组扫描,其中A组管电压为80 k Vp,B组管电压为100 k Vp,C组管电压为120 k Vp,各组分别预设5个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级别(10、15、20、25和30)扫描体模。记录每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tric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测量并比较图像的客观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磨玻璃密度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进行主观评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除NI为10以外,在其他相同NI时,图像客观噪声无统计学差异。NI在15、20、25和30时,A组与C组比较时,DLP分别增加21.96,16.25、9.18和6.37 m Gy·cm。B组与C组比较时,DLP分别增加14.05、8.50、5.17和3.65 m Gy·cm。相同预设NI时不同管电压下对GGN主观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中等或良好。结论应用ATCM技术,相同预设NI下管电压的变化对图像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患者的辐射剂量随着扫描管电压的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管电压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64层CT手动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骨盆创伤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旭红 陈锋 +3 位作者 唐小锋 崔程凯 隋旭蕾 冯佩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884-1886,1891,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CT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骨盆外伤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骨盆外伤患者采用64层CT进行手动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两种方法扫描,由2名具有资质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两种扫描方法所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 目的:探讨64层CT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骨盆外伤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骨盆外伤患者采用64层CT进行手动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两种方法扫描,由2名具有资质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两种扫描方法所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骨折显示情况及辐射剂量进行评价,详细记录所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骨折线、盆部软组织、VR图像质量和MPR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00±0.00,2.72±0.44,4.00±0.00,4.00±0.00;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骨折线、软组织、VR和MPR评分分别为4.00±0.00,3.72±0.44,4.00±0.00,4.00±0.00;两种扫描方法对软组织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9.06,P=0.00);②手动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分别为9.05±1.59,15.50±2.74;手动较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降低约41.61%,具有统计学差异(t=17.91,P=0.00)。结论:在骨盆外伤患者中,64层CT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能确保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管电流调节技术 骨盆骨折 低剂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自动毫安控制技术在颈部CT扫描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尤志军 景建梅 石明国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CT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方法:对照组(25例)用固定管电流100~220mA扫描。自动管电流组分别选择噪声指数NI10和NI12.5扫描,管电流分别为80~480mA和80~369... 目的:探讨CT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方法:对照组(25例)用固定管电流100~220mA扫描。自动管电流组分别选择噪声指数NI10和NI12.5扫描,管电流分别为80~480mA和80~369mA,测定并记录特定兴趣平面噪声,记录管电流平均值。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结果:所有图像都能满足诊断要求。与固定管电流比较,头颈平面噪声无明显差异,颈肩平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辐射剂量NI10组(94.8±17.9)和NI12.5组(74.8±18.3)明显低于固定管电流组(130.4±43.1)。结论:在多层CT颈部扫描中,Z轴自动mA技术与固定mA相比,其图像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自动管电流组辐射剂量却分别降低了27%(NI10)和43%(NI12.5)。噪声指数应根据所要显示的组织结构、病灶大小及性质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自动管电流调制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不同探测器宽度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袁颖 吴天棋 钟朝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行胸部CT扫描时,不同探测器宽度对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Revolution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扫描按照探测器宽度分为40 mm组和80 mm组,两组分别在10、15、20...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行胸部CT扫描时,不同探测器宽度对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Revolution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扫描按照探测器宽度分为40 mm组和80 mm组,两组分别在10、15、20、25和30噪声指数(NI)级别下扫描。记录两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比较层厚为5 mm的轴位图像的标准差(SD)和信噪比(SNR)。采用双盲法对层厚为0.625 mm的轴位图像的磨玻璃密度结节(GGN)进行主观评分,应用Kappa检验评价两组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40 mm组在NI级别为10、15、20、25和30时的CTDIvol与80 mm组比较,分别降低了10.53%、9.69%、10.37%、9.64%和8.93%,DLP分别降低了21.57%、20.67%、22.57%、20.29%和19.36%,两组不同探测器宽度扫描对GGN主观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两名观察者的一致性中等或良好。结论:宽度为40 mm的探测器扫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而80 mm探测器扫描则可以显著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时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 探测器宽度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客观噪声
下载PDF
部分成人体部PET/CT辐射剂量评估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玲 韩萍萍 +2 位作者 续蕊 郑玉民 颜珏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9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和估算在成人体部PET/CT显像中,应用自动毫安(ATCM)技术进行CT扫描时患者所接受的X射线及18F-FDG所致辐射的总有效剂量。方法选取71例(男41例,女30例)接受体部PET/CT显像的成人患者(≥18岁),利用计算机自动给出的剂量长度乘积... 目的研究和估算在成人体部PET/CT显像中,应用自动毫安(ATCM)技术进行CT扫描时患者所接受的X射线及18F-FDG所致辐射的总有效剂量。方法选取71例(男41例,女30例)接受体部PET/CT显像的成人患者(≥18岁),利用计算机自动给出的剂量长度乘积值估算ATCM条件下CT扫描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并根据ICRP推荐的方法估算18F-FDG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由此得出成人单次体部PET/CT显像所受辐射的总有效剂量。结果成人受检者行单次PET/CT显像时,CT扫描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为4.8~13.5 m Sv,平均(6.8±1.9)m Sv;患者注射18F-FDG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为3.8~9.0 m Sv,平均(6.0±1.0)m Sv;由此得出,单次体部PET/CT显像所致辐射的总有效剂量为10.3~21.3 m Sv,平均(12.8±2.2)m Sv。结论采用ATCM技术进行成人单次体部PET/CT显像时,CT扫描所致辐射的有效剂量约占总有效剂量的53.0%,表明应用ATCM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检者所受CT辐射剂量,从而能够降低受检者所受辐射的总有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显像 自动毫安技术 有效辐射剂量 ^18F-FDG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倩 赵心明 《医学综述》 2013年第4期702-706,共5页
随着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技术的普及,CT扫描的高辐射剂量日益得到广泛关注。CT低剂量研究也成为了CT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降低CT扫描剂量的方法众多,而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作为一项通过实时曝光控制优化辐射剂量兼顾图像质量的... 随着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技术的普及,CT扫描的高辐射剂量日益得到广泛关注。CT低剂量研究也成为了CT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降低CT扫描剂量的方法众多,而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作为一项通过实时曝光控制优化辐射剂量兼顾图像质量的先进技术已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不同的设备各有其技术基本原理及指标。对ATCM技术在头颈、胸、腹、盆腔部位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和局限性等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自动管电流技术 低剂量
下载PDF
64层双源CT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配合降噪处理在胸部低剂量CT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淑君 徐裕金 +2 位作者 王维军 李贤兴 江海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0期113-11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双源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配合降噪处理在胸部低剂量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7月参加我院胸部CT检查的健康人群受检者200名,抽取其中100名,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A组;另100名接受常规CT平扫检查,作... 目的:探讨64层双源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配合降噪处理在胸部低剂量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7月参加我院胸部CT检查的健康人群受检者200名,抽取其中100名,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A组;另100名接受常规CT平扫检查,作为B组,由两名胸部专业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肺尖、中肺、下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IQS),测量图像标准差(SD)值,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尖、中肺、下肺的图像标准差SD值,A组分别是(34.34±2.17)、(30.63±0.74)、(30.74±1.21);B组分别是(36.82±2.51)、(34.15±1.98)、(31.69±1.93)。肺尖,中肺,下肺的图像质量评分的IQS值,A组分别是(1.83±0.36)、(1.59±0.38)、(1.64±0.34);B组分别是(2.31±0.47)、(1.68±0.42)、(1.73±0.48)。在肺尖,A组的SD值和IQS低于B组(P〈0.05)。结论在低剂量肺部CT检查中应用管电流自动控制技术并配合降噪处理,将使辐射剂量分布趋于合理化,更有利于观察肺尖的结构,提高该部位疾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动管电流调节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低千伏结合自动管电流技术在下肢CTA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海波 郭晓玲 付传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探讨80 k V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下肢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将7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为80 k V,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照组为常规120 Kv,300 m A。分析两组不同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80 k V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下肢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将7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为80 k V,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照组为常规120 Kv,300 m A。分析两组不同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辐射剂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各层面动脉内CT值(SI)、图像背景噪声(BN)、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图象诊断可接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满足诊断要求。与对照组ED[(23.9±5.9)m Sv]比较,观察组ED[(8.5±1.3)m Sv]明显减少(15.4±3.4)m Sv,降低了约64%(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可显著降低下肢CTA检查的辐射剂量,提高合理使用低剂量原则的效率,值得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低千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