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吉民与中医知识的西向推介(1919—1931)——以《博医会报》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何翔钰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3期254-262,共9页
19至20世纪,具备西方现代医学背景的医学传教士,因技术优越性与文化隔阂,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中医产生了诸多疑惑与误解。关于如何向以传教士为代表的西医与西方社会推介中医、更迭他们对于中医的认识、改观他们眼中的中医形象... 19至20世纪,具备西方现代医学背景的医学传教士,因技术优越性与文化隔阂,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中医产生了诸多疑惑与误解。关于如何向以传教士为代表的西医与西方社会推介中医、更迭他们对于中医的认识、改观他们眼中的中医形象,成为了维护中医亟待解决的问题。时任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总医官的王吉民自1919年起在医学传教士刊物《博医会报》发表10余篇研究性文章,从诊疗技术、中医理论、医学制度与社会地位三个方面向以医学传教士为代表的西医客观又全面地推介中医药学,塑造中医形象,对促进东西方在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西医 王吉民 《博医会报》
下载PDF
生境之困:清末民初中国传统医者的金鸡纳论争
2
作者 吴博文 鲁子涵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4期306-315,共10页
自西学东渐开始,西医西药便不断输入中国,随之传入的金鸡纳也渐渐成为民众的日常医疗用药,引起赵学敏、裘吉生、包识生、刘丙生等中国传统医者的关注。他们对金鸡纳的认知逐步从“谜药”转变为“妙药”,并于近代本土化的过程中,以《神... 自西学东渐开始,西医西药便不断输入中国,随之传入的金鸡纳也渐渐成为民众的日常医疗用药,引起赵学敏、裘吉生、包识生、刘丙生等中国传统医者的关注。他们对金鸡纳的认知逐步从“谜药”转变为“妙药”,并于近代本土化的过程中,以《神州医药学报》为主要阵地掀起了一场关于金鸡纳药性的论争。这场论争虽扑朔迷离,但基于金鸡纳呈现的研究路径和观点却清晰地展现出近代中国传统医学、医者所面临的“焦虑”与“生境”以及面对冲击时医者的努力与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纳 中医 知识传播 中西交流 《神州医药学报》
下载PDF
《时务报》属权之争:报刊、权力及现代化政治源起
3
作者 王润泽 谭泽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41,共9页
《时务报》是中国传统知识精英联合办报的一次实践活动,在"开风气"方面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戊戌变法期间,康梁维新派试图通过"改官报"的方式获取《时务报》的控制权,将之纳入维新变法的政治议程中。由于复杂的... 《时务报》是中国传统知识精英联合办报的一次实践活动,在"开风气"方面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戊戌变法期间,康梁维新派试图通过"改官报"的方式获取《时务报》的控制权,将之纳入维新变法的政治议程中。由于复杂的权力纠纷和突然而至的戊戌政变,《时务报》属权之争变成了著名的历史遗案。这一事件涉及到近代中国新式媒介、权力重组和政治现代化等诸多深层问题,解开了传统士人群体分化的历史事实,开启了新式媒介建构国家政治生活生态的过程,促进了现代化政党政治活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务报》 戊戌变法 属权 参政 士人分化
下载PDF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比数”新解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志翘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千古名篇,历代选、注者无数,但其中“刑馀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一句中“比数”一词,却众说纷纭,看法各异。本文从“比”、“数”两字各自的本义入手,同时考察它们作为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中土文献...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千古名篇,历代选、注者无数,但其中“刑馀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一句中“比数”一词,却众说纷纭,看法各异。本文从“比”、“数”两字各自的本义入手,同时考察它们作为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中土文献及汉译佛典中的使用情况,提出“比数”为同义并列复词,乃“亲近”之义的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比数 新解
下载PDF
多源演化与制度选择:晚清时期“破产”概念新词义的形成
5
作者 张世慧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4,共12页
与古代事实性“破产”不同,现代“破产”更多建立在财务统计意义之上,与债务存在特定联系。“破产”现象从“实”到“虚”的转变,奠定了现代“破产”概念新词义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19世纪中后期,源自本土新词“倒”字词群、泰西译词“... 与古代事实性“破产”不同,现代“破产”更多建立在财务统计意义之上,与债务存在特定联系。“破产”现象从“实”到“虚”的转变,奠定了现代“破产”概念新词义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19世纪中后期,源自本土新词“倒”字词群、泰西译词“报穷”和日语借词“破产”三类词汇,均具有成为现代“破产”概念新词义载体的潜质,且有着不同适用空间。起初,日语借词“破产”并不占优势,但借助清末商事立法,被统合到国家法律制度建设之中,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破产”与部分具有“生命度”的抽象名词搭配,还延伸出“事情失败”的比喻义。概括看,晚清时期“破产”概念新词义是以社会经济变革为前提,以多元知识交融为源泉,以制度变革进行统合,以词法结构转变为延伸,逐渐演化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破产 倒行 倒账 报穷
原文传递
“报应”的词义发展:从中土到佛经的移用和演变
6
作者 王金英 《汉语史学报》 2023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报应”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成词理据在于动词性语素“报”“应”并列,均具备“相当”和“回”的特征;用“报”而非“应”代指双音词是由于二语素义的区别。“报应”表示“相应、相当”的行为,也即这种行为产生或呈现出的效应或结果... “报应”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成词理据在于动词性语素“报”“应”并列,均具备“相当”和“回”的特征;用“报”而非“应”代指双音词是由于二语素义的区别。“报应”表示“相应、相当”的行为,也即这种行为产生或呈现出的效应或结果,具有宗教哲学色彩,早见于中土文献。中古汉译佛经所见“报应”发展出新的内涵并保留至今,成为现代汉语中“报应”的唯一表义。这一哲学术语从中土文献到佛教文献的移用,是促动词义丰富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应 词义发展 汉译佛经
原文传递
论“报”的中国文化背景——我国古代信息传播意义上的“保”、“报”关系考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尚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5-156,共12页
古代的"保"由最初的"负子于背"而引伸出保护、养育、教化等涵义,儒家伦理讲究有自上而下的"保",相应地就有自下而上的报答之"报"。因此在宋代以前,信息传递意义上的"报"多用于自下... 古代的"保"由最初的"负子于背"而引伸出保护、养育、教化等涵义,儒家伦理讲究有自上而下的"保",相应地就有自下而上的报答之"报"。因此在宋代以前,信息传递意义上的"报"多用于自下而上的传递行为,这最终促成了我国最早的报纸——唐代进奏院状报的产生。宋代以后,官方的邸报之"报",不再是与"保"相对的报答之"报",而是具有教化意义的"保"性质的"报"。无论"保"还是"报",都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伦理本位的反映,也是马克思所说的"家长制权威"性质的精神联系的一种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邸报 宣传 家长制
原文传递
《叻报》的词语特点及其词汇学价值管窥 被引量:8
8
作者 邱克威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叻报》是南洋第一份中文日报,现存1887年至1932年间的上万份报章文献是研究近现代汉语词汇的珍贵史料,尤其这段时期正是新马华人语言生态经历由方言通行转变为以华语1为通用语的历史性阶段。通过近50年的《叻报》语料,我们可以近距离... 《叻报》是南洋第一份中文日报,现存1887年至1932年间的上万份报章文献是研究近现代汉语词汇的珍贵史料,尤其这段时期正是新马华人语言生态经历由方言通行转变为以华语1为通用语的历史性阶段。通过近50年的《叻报》语料,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这样的语言生态变化在词汇使用层面上的动态表现。《叻报》的特殊词汇学意义及其研究价值如次:近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动态考察视角;近现代汉语词汇形成中方言与官话二系互动的考察视角;新马华语词汇形成的历史考察视角;民国国语运动对新马华人华语词汇应用影响的考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叻报 近现代汉语词汇 新马华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形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