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活性肥料Biol.I.F.E^(TM)在棉田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柏森 洪建章 +1 位作者 徐建平 周英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49,共3页
微生物活性肥料Biol在棉田应用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纯氮用量150kg/hm2以下,Biol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经济产量,并能节约氮肥投入,在保持棉花常规栽培产量水平前提下,氮肥用量可较常规生产施氮量减少30%... 微生物活性肥料Biol在棉田应用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纯氮用量150kg/hm2以下,Biol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经济产量,并能节约氮肥投入,在保持棉花常规栽培产量水平前提下,氮肥用量可较常规生产施氮量减少30%~50%。试验结果还表明,中等施氮水平(纯氮120~150kg/hm2)棉田Biol适宜用量范围为675~975m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增产 节氮肥 微生物 活性肥料 biol
下载PDF
All-optical Quantitative Framework for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 with Non-contact Measurement
2
作者 Xue-Li Chen Heng Zhao +3 位作者 Xiao-Chao Qu Duo-Fang Chen Xiao-Rui Wang Ji-Min L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2012年第1期72-80,共9页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present an all-optical quantitative framework for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 with non-contact measurement. The framework is comprised of four indispensable steps: extraction of the geometrica...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present an all-optical quantitative framework for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 with non-contact measurement. The framework is comprised of four indispensable steps: extraction of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s of the subject, light flux reconstruction on arbitrary surface, calibr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light flux and internal bioluminescence re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s are retrieved using a completely optical method and captured under identical viewing conditions with the bioluminescent images. As a resul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avoids the utiliza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 provide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s.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e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l-optical quantitative framework using a mouse shaped phantom. Preliminary result reveals the potential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framework for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PTICAL biol tomography quantitative framework non-contact surface extraction.
下载PDF
樟树枝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室内筛选
3
作者 叶小真 张龙华 +4 位作者 陈红梅 林曦碧 李渊顺 杨晓文 陈全助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为了掌握樟树枝枯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林间防治有效的杀菌剂,于2020—2021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以强致病力病原菌株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Y-6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和杀菌药剂室内抑菌效... 为了掌握樟树枝枯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林间防治有效的杀菌剂,于2020—2021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以强致病力病原菌株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Y-6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和杀菌药剂室内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JY-6菌株菌丝以PDA培养基(pH 5.0)、30℃全光照恒温培养生长最快,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硝酸铵;菌株分生孢子以PDA培养基(pH 6.0~7.0)、30℃恒温培养萌发率最高,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硝酸铵,萌发率的高低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水滴中培养6 h萌发率高达92.63%,但受光照条件的影响不显著;筛选出精甲·咯菌腈、多菌灵、吡醚·甲硫灵、氟硅唑和戊唑醇等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EC50、EC90分别介于0~0.1、0~5 mg·L^(-1)之间,尤以精甲·咯菌腈(EC50、EC90分别为0.008、0.058 mg·L^(-1))抑菌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樟树枝枯病的病害野外监测和防治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枝枯病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下载PDF
TiO_(2)/BiOI负载PVDF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光催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37,共4页
使用静电纺丝和溶剂热两步法制备负载二氧化钛(TiO_(2))与碘氧化铋(BiOI)异质结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考察其形貌结构、晶相结构和光吸收特性,然后将其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有机染料的氧化降解过程中。结果表明,PVDF纳米纤维表面... 使用静电纺丝和溶剂热两步法制备负载二氧化钛(TiO_(2))与碘氧化铋(BiOI)异质结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考察其形貌结构、晶相结构和光吸收特性,然后将其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有机染料的氧化降解过程中。结果表明,PVDF纳米纤维表面能够均匀附着TiO_(2),进而生长出由直径为600~800nm、厚度为20~30 nm的片状BiOI组成的多尺度球形结构。BiOI作为主要捕光组分,能够将纳米纤维膜的吸收带边红移至600 nm,使其在可见光辐射下能够有效催化染料的降解反应,90 min后罗丹明B脱色率达到94.9%,而且超氧自由基(·O_(2)^(-))和空穴(h^(+))为该体系的主要活性物种。此外,该纳米纤维膜作为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二氧化钛 碘氧化铋 可见光催化 染料降解
原文传递
受移动简谐力作用的多孔弹性半平面问题 被引量:12
5
作者 金波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研究了匀速移动的振动荷载作用下半无限多孔饱和固体中产生的应力和孔隙水压力 .应用Fourier变换求解该问题的控制偏微分方程 ,考虑了荷载的移动速度及振动频率对多孔饱和固体中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并与相应的弹性介质的解答进行... 研究了匀速移动的振动荷载作用下半无限多孔饱和固体中产生的应力和孔隙水压力 .应用Fourier变换求解该问题的控制偏微分方程 ,考虑了荷载的移动速度及振动频率对多孔饱和固体中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并与相应的弹性介质的解答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多孔饱和半平面中应力和孔隙水压力随荷载的移动速度与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多孔饱和固体在移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与相应的单相弹性固体的动力响应有较大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饱和半平面 biol动力方程 移动荷载 简谐振动 FOURIER变换 土动力学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袁宏林 杜于蛟 +2 位作者 李成成 付莎 刘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在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的生物反应区内投加一定量的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载体,组成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系统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经过连续实验,结果表明:HMBR较CMBR能更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氨氮、TN和TP;随着载体上生物膜的形成及增多,T... 在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的生物反应区内投加一定量的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载体,组成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系统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经过连续实验,结果表明:HMBR较CMBR能更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氨氮、TN和TP;随着载体上生物膜的形成及增多,TN和TP去除率显著提高,当生物膜量达到1400mg/L时,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由挂膜前的28.7%和71.2%提高到60.3%和82.3%;HMBR生物脱氮除磷的效果受生物膜量和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生物载体 生物膜 污水处理 脱氮除磷
下载PDF
COPD肺络微型癥瘕的分子病理学阐释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玮 王琦 +2 位作者 吴海斌 张永生 焦扬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946-949,共4页
结合中医络病、癥瘕、聚散理论,笔者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基本病机是微型癥瘕痹阻肺络,该假说与西医的气道重构具有一致性。在传统中医四诊的基础上,本文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COPD辨... 结合中医络病、癥瘕、聚散理论,笔者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基本病机是微型癥瘕痹阻肺络,该假说与西医的气道重构具有一致性。在传统中医四诊的基础上,本文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COPD辨证分型相结合,揭示了肺络微型癥瘕的内涵,为COPD的临床辨证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络 微型癥瘕 分子生物学 气道重构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发光法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诊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君 胡嘉波 +2 位作者 裴豪 蒯守刚 陈丽艳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通过与罗氏固体培养法比较,评估三磷酸腺苷发光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三磷酸腺苷发光法与罗氏固体培养法同时检测和分析149例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结果三磷酸腺苷发光法与罗氏固体培养法的一致率为92.6%(1... 目的通过与罗氏固体培养法比较,评估三磷酸腺苷发光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三磷酸腺苷发光法与罗氏固体培养法同时检测和分析149例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结果三磷酸腺苷发光法与罗氏固体培养法的一致率为92.6%(138/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0.45)。三磷酸腺苷发光法检测时间为(6.6±2.1)d,明显快于传统罗氏固体培养法的28 d(t=422.7,P<0.001)。结论与常规检测方法比较,三磷酸腺苷发光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性高等优点,对耐多药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的控制有很大帮助,适合实验室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发光法 药物敏感性检测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疔疮走黄的辨证施护 被引量:2
9
作者 邢天天 张亚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9-929,共1页
疔疮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黄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通过辨证施护,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的护理原则,以人为本,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关键词 疔疮走黄 辨证施护
原文传递
黄铜矿生产硫酸铜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泽吉 梁保安 陈经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本文研究了以黄铜矿为原料生产硫酸铜的主要工艺条件,给出了工业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该工艺的关键进行了讨论。生产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使矿石中铜的回收率大于95%,产品质量达到国标GB437-80一级品标准。
关键词 硫酸铜 黄铜矿 沸腾焙烧 氧化除铁
下载PDF
生物菌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害防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洪亮 刘辉 王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52-54,共3页
以垦单7号为试材,从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链霉菌株SF-1,通过测定其活性,研究其代谢产物不同剂量及与其它生物药剂混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田间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用量、对玉米的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制剂可提高玉米出苗率,其中SF... 以垦单7号为试材,从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链霉菌株SF-1,通过测定其活性,研究其代谢产物不同剂量及与其它生物药剂混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田间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用量、对玉米的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制剂可提高玉米出苗率,其中SF-1 20倍液+BYM对玉米丝黑穗的防治效果较好,为69.55%,增产效果也比较明显,为13.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药剂 玉米 玉米丝黑穗病菌
下载PDF
Impact of medical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requiring surgical resection
12
作者 YT Nancy Fu Thomas Hong +1 位作者 Andrew Round Brian Bressl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3期11808-11814,共7页
AIM: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medical therapy on Crohn&#x02019;s disease patients undergoing their first surgical resection.
关键词 Crohn's disease SURGERY MEDICATION Phe-notype biolOGICS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Immuno-modulator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下载PDF
内外回流比对A^2/O工艺生物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熊建新 王佳伟 +2 位作者 周军 甘一萍 王洪臣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8-41,共4页
针对内外回流比对A2/O工艺生物脱氮效率的效果及其局限性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通常缺氧段出水NO3-—N不为零,使TN理论去除率>反硝化理论脱氮率>TN实际去除率,并进一步分析了此时TN的理论去除率变化。当内外回流比之和为300%... 针对内外回流比对A2/O工艺生物脱氮效率的效果及其局限性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通常缺氧段出水NO3-—N不为零,使TN理论去除率>反硝化理论脱氮率>TN实际去除率,并进一步分析了此时TN的理论去除率变化。当内外回流比之和为300%和500%时,出水TN稳定,分别小于20mg/L和15mg/L。当内回流比由200%上升到400%时,缺氧出水NO3-—N由1.3mg/L上升到3.8mg/L,但是反硝化速率由0.036kgNO3-—N/(kgVSS.d)上升到0.044kgNO3-—N/(kgVSS·d)。MLVSS中TN约占9.8%,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去除TN比例随着泥龄的增加而减少,当好氧SRT为14d、8d、5d时,其均值分别为7.1%、26.2%、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回流比 外回流比 生物脱氮 A^2/O工艺
下载PDF
电磁对偶广义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初步讨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晓敏 陆红 李康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从电磁学的毕奥-萨伐尔定律出发,然后利用矢势描写形式推导静态和非静态的毕奥-萨伐尔定律,并进一步研究推广到一般电磁源存在的情况,然后验证电磁场满足SO(2)电磁对偶性.
关键词 电磁对偶性 广义毕奥-萨伐尔定律 电磁源 麦克斯韦方程组
下载PDF
荧光素酶标记的EL4细胞的制备及淋巴瘤动物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喻青 《医学信息》 2012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制备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小鼠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田L4),在细胞水平检测其生物发光能力;建立发光淋巴瘤动物模型,在整体动物水平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方法通过阳离子脂质体法将含荧光素酶tuc)基因和... 目的制备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小鼠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田L4),在细胞水平检测其生物发光能力;建立发光淋巴瘤动物模型,在整体动物水平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方法通过阳离子脂质体法将含荧光素酶tuc)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四质粒系统共转染入病毒包装细胞293T,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监测转染效率。72h收集病毒上清,浓缩后以MOI=8感染EL4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和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观察感染情况。通过流式细胞分选仪无菌条件下筛选出表达GFP的EL4细胞.进行大规模扩增培养并对转染前后的细胞进行生物特性分析和比较。在体外用活体成像技术(in vivo imaging)评价其稳定发光能力。C57BL/6小鼠皮下和尾静脉接种发光细胞,构建淋巴瘤小鼠模型,活体内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293T细胞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表达,病毒滴度测定为8.4×10^7 Tu/ml。感染EL4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的表达,FACS分析转导效率为96.5%。筛选转染后的稳定克隆并扩增细胞,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与EL4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活体成像系统分析感染后的EL4细胞释放的光子量与细胞数量成正相关(R^2=0.9896)。利用活体成像观察到了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且光子强度随肿瘤的增大而增强;尾静脉接种小鼠后通过活体成像,能在不同时期动态观察到肿瘤的组织、器官转移。结论我们成功制备了荧光素酶标记的EL4细胞并且构建了生物发光淋巴瘤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以非侵入性地动态检测活体内白血病/淋巴瘤的演进过程,为示踪肿瘤体内生长、转移,研究肿瘤发展机制及最佳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荧光素酶基因 小鼠淋巴瘤细胞EL4 生物发光
下载PDF
超纯汞生产新工艺的技术研究
16
作者 单国华 《有色矿冶》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超纯汞生产新工艺的基本原理的理论探讨及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
关键词 超纯汞 生产工艺 亚沸 真空蒸馏
下载PDF
基于模拟炮制技术探究远志炮制前后皂苷类成分转化规律
17
作者 何梦娇 庄梓鸣 +3 位作者 邢玥 李浩然 张学兰 赵鑫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69-176,共8页
目的:探讨远志甘草汁煮和水煮前后皂苷类成分转化机制和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模拟炮制技术制备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单体模拟甘草汁煮品和模拟水煮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 目的:探讨远志甘草汁煮和水煮前后皂苷类成分转化机制和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模拟炮制技术制备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单体模拟甘草汁煮品和模拟水煮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单体模拟甘草汁煮品和模拟水煮品中的化学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QQQ-MS/MS)测定远志、甘草汁煮远志、水煮远志中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的含量。结果:在甘草汁煮和水煮过程中,远志皂苷B可水解生成对甲氧基肉桂酸、desacylseneginⅢ、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远志皂苷Z可水解生成3,4,5-三甲氧基肉桂酸、远志皂苷T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远志皂苷F可水解生成3,4,5-三甲氧基肉桂酸、远志皂苷G、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可水解生成细叶远志皂苷。远志经甘草汁煮和水煮后远志皂苷B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而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细叶远志皂苷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甘草汁煮品中远志皂苷Z和细叶远志皂苷含量较水煮品明显升高(P<0.05,P<0.01),以细叶远志皂苷含量变化最为显著,而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在水煮品和甘草汁煮品中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甘草汁煮和水煮均可使远志中远志皂苷B、远志皂苷Z、远志皂苷F、瓜子金皂苷ⅩⅩⅧ发生水解反应,通过脱糖生成次级苷和苷元(有机酸),从而导致远志炮制后皂苷类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且甘草汁可促进远志中某些皂苷水解为远志皂苷Z和细叶远志皂苷。本研究为揭示远志炮制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皂苷类成分 模拟炮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MS) 水解反应 甘草汁煮 减毒增效
原文传递
天津市2007—2010年临床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及其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之伦 李佳萌 +7 位作者 田宏 董杰 张颖 苏旭 高璐 刘广文 李琳 赵卓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1-825,共5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构成及其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法于2007—2010年天津市区5所哨点医院采集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检测腹泻病原菌。采用平板纸片扩散法检测志贺菌14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结果样本中病毒阳性率为3... 目的了解天津市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构成及其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法于2007—2010年天津市区5所哨点医院采集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检测腹泻病原菌。采用平板纸片扩散法检测志贺菌14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结果样本中病毒阳性率为35.4(164/463),肠道病原菌阳性率为41.6%(178/428)。病毒性腹泻病原仍是诺如病毒(NV)和轮状病毒(RV)为主,阳性率分别为14.9%(69/164)和8.2%(38/164),RV基因型以G3和P[8]为主,分别占29.5%和24.1%。细菌性腹泻中志贺菌,宋内和福氏型,肠毒素Ⅰ、Ⅱ型多达53.5%。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94.8%(55/58),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8.6%(34/58),对诺氟沙星耐药率为34.5%(20/58),宋内志贺菌的耐药率更高,对上述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31/31)、87.1%(27/31)和61.3%(19/31),多重耐药普遍。结论天津市感染性腹泻疾病病原学趋于复杂,志贺菌耐药情况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病原谱 表型特征 分子生物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