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Time Normal Mode Disturbances and Error Growth During Southern Hemisphere Blocking
1
作者 Jorgen S.FREDERIKSE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9-89,共21页
The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initially random errors evolving in abarotropic tangent linear model, with time-dependent basic states taken from analyses, is examinedfor cases of block development, maturation and deca... The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initially random errors evolving in abarotropic tangent linear model, with time-dependent basic states taken from analyses, is examinedfor cases of block development, maturation and decay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e duringApril, November, and December 1989. The statistics of 100 evolved errors are studied for six-dayperiods and compared with the growth and structures of fast growing normal modes and finite-timenormal modes (FTNMs). The amplification factors of most initially random errors are slightly lessthan thos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FTNM for the same time interval. During their evolution, the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error fields become concentrated in the regions of rapid dynamical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associated with developing and decaying blocks. We have calculated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and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of pattern correlations between eachof the 100 evolved error fields and the five fastest growing FTNMs for the same time interval. Themean of the largest pattern correlation, taken over the five fastest growing FTNMs, increases withincreasing time interval to a value close to 0.6 or larger after six days. FTNM 1 generally, but notalways, gives the largest mean pattern correlation with error fields. Corresponding patterncorrelations with the fast growing normal modes of the instantaneous basic state flow aresignificant' but lower than with FTNMs. Mean pattern correlations with fast growing FTNMs increasefurther when the time interval is increased beyond six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mal modes finite-time normal modes blockING tangent linear model pattern correlations
下载PDF
Shaking test research on connection modes between block infill wall and frame beam
2
作者 程云 刘明 +1 位作者 刘晓伟 王冰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1年第5期123-129,共7页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ptimal anti-seismic behavior,or rather stability,the out-of-plane stability of infill wall in frame has been researched with the shaking test of four sets of two-layer infill wall,in which four...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ptimal anti-seismic behavior,or rather stability,the out-of-plane stability of infill wall in frame has been researched with the shaking test of four sets of two-layer infill wall,in which four different connection modes of filled with inclined bricks on the top,disconnection,flexibility and semi-flexibility were adapted.The acceleration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seismic load.Also,some feasible connection modes were gained by comparing the response of infill walls.Finally,the calculation of earthquake of infill wall was hel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infill walls whose connect with frame in form of flexibility and semi-flexibility modes are weaker than others obviously,and their integrality is better.Thus the conclusion could be drawn that out-of-plane stability of the specimens with connection modes of flexibility and semi-flexibility are better than those with the connection modes of filled with inclined bricks on the top and disconnec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establishing specifications and direc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refore help reduce the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 caused by earthquake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infill wall shaking test connection modes ACCELERATION
下载PDF
Fast inter-mode decision method based on best matching block for H.264 encoding
3
作者 王淑慧 林涛 林争辉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3期286-289,共4页
In H.264 encoder, all possible coding modes should be checked to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 for every macroblock, which adds a heavy computation burden to the encoder. In this paper, a fast inter-mode decision m... In H.264 encoder, all possible coding modes should be checked to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 for every macroblock, which adds a heavy computation burden to the encoder. In this paper, a fast inter-mode decision method is presented to reduce computation complexity of an H.264 encoder. By detecting the best matching block (BMB) before transform and quantization, some coding modes can be skipp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ncoding steps can be omitted for these BMBs. Meanwhile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to detect all-zero block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achieves consistent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encoding time while keeping almost the same rate-distor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 decision best matching block (BMB) all-zero block
下载PDF
连续变截面箱梁主墩0号块复杂受力模式与力学仿真分析
4
作者 杨三强 张丹 +2 位作者 黄井勇 代泽煜 曹亚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连续变截面箱梁是钢箱梁桥中应用较多的型式,具有受力复杂、施工变形控制难的特点.依托雄安新区骨干路网京雄高速高碑店连接线白沟河特大桥项目,结合钢箱梁结构异性结构设计理论,采用线性监测、毫米波雷达监测、埋设应变片应力监测与数... 连续变截面箱梁是钢箱梁桥中应用较多的型式,具有受力复杂、施工变形控制难的特点.依托雄安新区骨干路网京雄高速高碑店连接线白沟河特大桥项目,结合钢箱梁结构异性结构设计理论,采用线性监测、毫米波雷达监测、埋设应变片应力监测与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连续变截面箱梁主墩0号块各项受力变形数据,得到了连续变截面箱梁主墩0号块复杂受力模式的工作机制.结果表明:1)针对线性监测、内应力监测与毫米波雷达监测,提出了连续变截面箱梁主墩0号块控制阀值范围,内应力变化范围为0.71~12.58 MPa,沉降量0.78~-0.2 mm;2)对比分析线性监测与内应力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拟合回归,构建了主墩0号块变形受力模型;3)通过提取主墩0号块毫米波雷达波谱图,获取其变形异常点数据,分析得出了连续变截面箱梁主墩0号块失稳破坏工作机制.上述研究成果可为连续变截面箱梁主墩0号块设计参数优化、主墩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箱梁 0号块 受力模式 力学仿真
下载PDF
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 李斌 +8 位作者 王昆剑 张红杰 张迎春 杜佳 张林强 王晓琪 苏海岩 陈光辉 杨睿月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6,共13页
【目的】深部煤层具有高地应力、中高温度、特低渗透、强压缩性、强非均质性等特点,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开发技术体系,复杂的地质特征为钻井与完井工程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与挑战,亟需开展针对深部煤储层地质特征的钻完井理论与技术攻关,... 【目的】深部煤层具有高地应力、中高温度、特低渗透、强压缩性、强非均质性等特点,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开发技术体系,复杂的地质特征为钻井与完井工程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与挑战,亟需开展针对深部煤储层地质特征的钻完井理论与技术攻关,助力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方法】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开发先导性试验,研发了一套高效钻完井关键技术。【结果和结论】(1)针对深部煤层井壁稳定性差、钻速低、钻井周期长,通过优化二开井身结构、优选钻井液体系与“一趟钻”技术,并结合井眼轨迹精细化控制,实现了深部煤层一体化高效钻进,助力“新优快”井台建设落地。(2)针对深部煤层地质特征复杂、采用常规压裂规模产量低,形成了以“定向射孔+前置酸液降破压+段内多簇密切割+高排量大规模+一体化变黏滑溜水+暂堵转向+多粒径组合支撑剂”为核心的复合极限规模化压裂技术体系。(3)基于“一区一策+全局寻优”的工作理念,设计立体井网工厂化钻完井作业模式,最优水平井距为350 m时,“拉链式”压裂模式效果最佳。(4)“深部煤层气+致密气”协同开采,获得了更高的工业气流,多气合采是提升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效益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有望为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高效钻完井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神府区块 工厂化钻完井模式 体积压裂 多气协同开发
下载PDF
苏北盆地江苏油田CO_(2)驱油技术进展及应用
6
作者 唐建东 王智林 葛政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F0002,共9页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协同等为特点的复杂断块油藏CO_(2)驱油的4种差异化模式,成功开展了花26断块“仿水平井”重力稳定驱等技术先导试验,建成了10×10^(4) t的复杂断块油藏CCUS示范工程。江苏油田累计注入液碳量30.34×10^(4) t,累计增油量9.83×10^(4) t,实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技术研究及试验可为其他复杂断块油藏的CO_(2)驱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CO_(2)驱油模式 重力稳定驱 提高采收率 CO_(2)封存
下载PDF
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效果分析
7
作者 辛兢 宋飞 赵建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40-144,共5页
目的讨论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以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名。对照组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 目的讨论麻醉科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以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名。对照组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采取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法。观察理论知识考核情况、技术操作考核情况、教学模式评价度。结果研究组理论基础知识[(47.58±3.22)分]、论述及病例分析[(47.68±3.50)分]、总分[(94.68±4.28)分]均高于对照组[(45.25±3.77)、(40.25±4.28)、(85.34±5.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技术操作考核成绩[(95.67±4.81)分]高于对照组的技术操作考核成绩[(80.65±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性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记忆解剖内容[(17.25±1.25)分]、便于随时随地了解知识点[(17.92±1.22)分]、激发学习兴趣度[(18.25±1.32)分]、临床操作技术水平自评[(16.82±1.85)分]、临床麻醉效果满意度自评[(18.35±1.11)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81±2.35)分、(10.75±2.22)分、(13.68±2.61)分、(13.28±2.58)分、(16.82±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法,利于提高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结果,且该教学模式已得到麻醉科住院医师的认可及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教学 微课 常规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的泥石流堰塞坝高度特征研究
8
作者 俞昀晗 陈华勇 +2 位作者 阮合春 江耀 李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184,共10页
泥石流堵河堰塞坝高度直接决定了堰塞湖库容与溃决洪水流量,是影响上、下游受灾程度的关键因素。将影响泥石流堵河的主要参数组合成为4个无量纲因子(体积浓度因子、体积因子、黏粒含量因子、流速比),并通过室内水槽实验研究了无量纲因... 泥石流堵河堰塞坝高度直接决定了堰塞湖库容与溃决洪水流量,是影响上、下游受灾程度的关键因素。将影响泥石流堵河的主要参数组合成为4个无量纲因子(体积浓度因子、体积因子、黏粒含量因子、流速比),并通过室内水槽实验研究了无量纲因子作用下高容重泥石流完全堵河形式及堰塞坝高度特征,还构建了直角交汇情况下堰塞坝沟口高度和堵河高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根据主支流量比Q、流速比U的乘积可进一步将泥石流完全堵河模式划分为顶冲对岸式(Q×U≤0.045)和连续推进式(Q×U>0.045)两种形式。(2)对泥石流堰塞坝高度的分析表明,泥石流沟口高度与体积浓度因子、体积因子呈正比,与流速比呈反比;泥石流堵河高度与体积因子呈正比,与体积浓度因子、流速比呈反比,而在黏粒含量因子影响下,泥石流沟口高度和堵河高度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3)构建的模型预测精度良好,实际案例与模型对比相结合的方法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泥石流堵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重泥石流 无量纲参数 堰塞坝高度 堵河模式 直角交汇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反倾边坡动力破坏模式及分区研究
9
作者 谌永刚 汤华 秦雨樵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4-71,95,共9页
在地震作用下,一旦诱发反倾路堑边坡的失稳破坏,将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研究反倾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利用UDEC离散元软件模拟了Scavia反倾边坡模型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过程,分析了块体的运动模式。结果表明:... 在地震作用下,一旦诱发反倾路堑边坡的失稳破坏,将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研究反倾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利用UDEC离散元软件模拟了Scavia反倾边坡模型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过程,分析了块体的运动模式。结果表明:在双向地震作用下,反倾边坡各岩块从稳定状态到滑出坡体的运动状态是相互转换的,靠近坡体后缘岩块运动状态的相互转换更为剧烈;根据块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3个区域,其中位于坡体前端的岩块主要经历“滑动—倾倒—滑动-倾倒”的状态变化,坡体中部则在滑动-倾倒与滑动状态之间相互转换,且转换速度慢,而坡体后缘岩块运动模式为“滑动—倾倒—滑动-倾倒—滑动”状态,其中滑动-倾倒状态到滑动状态相互转换,且转换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反倾边坡 离散元数值模拟 岩块运动模式
下载PDF
平流层NAM事件中阻塞高压发生及其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统计特征
10
作者 李亚飞 任荣彩 +1 位作者 虞越越 CAI Ming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5-892,共18页
本文利用1979~2020年ERA5逐日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在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正负事件中,阻塞高压(简称阻高)发生及其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的四个阻高系统分别趋于在NAM事件的不同阶段发生,其中格陵兰阻高(GB)... 本文利用1979~2020年ERA5逐日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在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正负事件中,阻塞高压(简称阻高)发生及其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的四个阻高系统分别趋于在NAM事件的不同阶段发生,其中格陵兰阻高(GB)和北太平洋阻高(NPB)更趋于出现在正NAM事件的发展阶段和负NAM事件的衰减阶段,乌拉尔山阻高(UB)多出现在正NAM事件的衰减阶段和负NAM事件的发展阶段,而大西洋–欧洲阻高(AEB)则多发生在正、负NAM事件的衰减阶段。尽管NAM事件过程中有阻高发生的天数远少于无阻高发生的天数,但阻高的存在对平流层NAM影响下的地面温度异常空间型有显著的调制作用,特别是在正NAM事件中,GB的出现可导致欧亚大陆从整体偏暖或北暖—南冷型变为北冷—南暖型,同时导致北美大陆从整体偏冷或北冷—南暖型变为北暖—南冷型;此外在负NAM事件衰减阶段出现的UB,不仅可导致欧亚大陆的北冷—南暖型反转为北暖—南冷型,亦可使北美大陆由北暖—南冷型转为南暖—北冷型。相比之下,AEB和NPB两阻高发生时地面温度异常型多由平流层NAM的影响所主导,即阻高的调制作用并不显著。在NAM影响以及各阻高的协同作用下,从正NAM事件峰值至负NAM事件发展阶段,整个中纬度地区欧亚大陆偏冷、北美偏暖;从负NAM事件衰减阶段至正NAM事件的初始阶段则相反;两大陆地区的温度异常多呈中—高纬南北反位相变化特征。本文进一步通过蒙特卡洛随机取样检验,证实了上述关于阻高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 阻塞高压 地面温度异常 调制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华静 牛江峰 +1 位作者 邓群 周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PIEB)模式在经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4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37~42周、单胎头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经产妇180例。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将产妇分为三组: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组(DPE+PIEB组,60例)、DPE阻滞联合连续硬膜外输注(CEI)模式组(DPE+CEI组,60例)和单纯硬膜外(EP)阻滞联合CEI模式组(EP+CEI组,60例)。比较三组产妇在30 min内达“满意镇痛”的时长、30 min后无满意镇痛手动推药发生率、镇痛效果和阻滞情况、不良反应和胎儿娩出情况。结果:DPE+PIEB组和DPE+CEI组产妇达满意镇痛时长快于EP+CEI组(P<0.05)。三组产妇罗哌卡因总消耗量为:DPE+PIEB组<DPE+CEI组<EP+CEI组(P<0.05),阻滞平面上限均达T_(10)。三组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分,产程总时长、导管更换率、瘙痒、头痛、神经损伤发生率和胎儿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时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DPE阻滞联合PIEB模式用于经产妇的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减少罗哌卡因用量,不影响产程进展,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 程控硬膜外间隙脉冲给药模式 分娩镇痛 经产妇
下载PDF
基于按列分块和混合分块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方法
12
作者 曹唯一 许爽 +1 位作者 唐青 陈志强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压缩感知理论由于其可通过低采样率来恢复原始信号的特点,近年来逐步被用于光学成像领域。为了解决在对成像图像进行压缩感知重构时数据量过大、计算负担大的问题,分块压缩感知的方法被提出。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依次提出了按列... 压缩感知理论由于其可通过低采样率来恢复原始信号的特点,近年来逐步被用于光学成像领域。为了解决在对成像图像进行压缩感知重构时数据量过大、计算负担大的问题,分块压缩感知的方法被提出。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依次提出了按列分块和混合分块的压缩感知方法。其中按列分块的方式改变了分块模式,降低分块时的要求,混合分块则结合两种分块的特点,有效提升了压缩感知的效果。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本方法有效提升了图像重构质量,尤其是混合分块方式,在图像的重构速度和重构质量上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分块方式 图像处理 图像重构 混合分块
原文传递
一种宽阻带腔体滤波器的设计
13
作者 罗浩 《无线通信技术》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覆盖整个Ku频段(10.7 GHz-14.5 GHz)的紧凑型宽阻带腔体滤波器,该滤波器为“块模式”滤波器。通过将皱折波导滤波器的皱折波导上开一些纵向槽,以有效地抑制高次模。通过优化“块模式”滤波器的各个金属矩形块的尺寸,使其... 本文设计了一种覆盖整个Ku频段(10.7 GHz-14.5 GHz)的紧凑型宽阻带腔体滤波器,该滤波器为“块模式”滤波器。通过将皱折波导滤波器的皱折波导上开一些纵向槽,以有效地抑制高次模。通过优化“块模式”滤波器的各个金属矩形块的尺寸,使其满足滤波器3倍频的阻带内有很好的带外抑制效果。该滤波器相比于传统的金属虹膜腔体滤波器,具有良好的宽通带及高衰减的宽阻带,并且可以有效的抑制很多高次模。仿真结果表明,在所需要的10.7 GHz-14.5 GHz频段内|S11|均优于-25 dB,并且对整个Ka频段的均抑制低于-75dB。本文所设计的滤波器结构紧凑,易于加工,在多馈源系统的工程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阻带 块模式 高次模
原文传递
TOD模式下开放式街区的公共图形设计研究
14
作者 谢梦润 罗玉霜 《设计》 2024年第7期148-150,共3页
以四川师大TOD项目区域内的公共图形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将开放式街区的地域文化属性与公共图形设计系统相结合,探索TOD模式下开放式街区的公共图形设计实践。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设计理论,从该街区的文化教育属性出发,提出在TO... 以四川师大TOD项目区域内的公共图形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将开放式街区的地域文化属性与公共图形设计系统相结合,探索TOD模式下开放式街区的公共图形设计实践。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设计理论,从该街区的文化教育属性出发,提出在TOD模式下开放式街区的校园内外联通的公共图形设计。公共图形设计首先应达到内容信息的准确传达,并因地制宜地融入人文因素和情感表现。TOD模式下的校园开放式社区公共图形设计策略应由街区特性为指引,使具有高校文化内涵的校园街区氛围和校内外开放互通的特性得以凸显,从而提升公众对公共图形信息的获取体验。本研究对我国TOD模式下,高校开放式街区的公共图形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开放式街区 公共图形设计 校园内 文化性
下载PDF
应用J_(mode)值单调性的快速P帧模式选择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银花 金龙旭 张柯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6-272,共7页
为了提高编码速度,针对H.264/AVC中运算量较大的P帧模式选择部分,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选择算法。该算法依次通过Jmode值单调性检测、基于子块运动向量(MV)的水平与垂直方向选择,这两个步骤逐步缩小候选帧间模式检测范围,同时提出了基于... 为了提高编码速度,针对H.264/AVC中运算量较大的P帧模式选择部分,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选择算法。该算法依次通过Jmode值单调性检测、基于子块运动向量(MV)的水平与垂直方向选择,这两个步骤逐步缩小候选帧间模式检测范围,同时提出了基于最佳帧间模式的帧内模式选择方法,选择性地检测帧内模式,从而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模式检测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相对JM中模式全搜索算法,改进算法平均减小了约63.80%的编码时间,而只带来了微小的编码性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H 264 AVC P帧模式选择 Jmode值单调性 子块MV
下载PDF
Using IoT to Smart Security Door System with Face Tracking Camera
16
作者 Amer Nizar AbuAli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24年第4期157-175,共19页
Security is a serious concern, whether it may be the security of assets, data and human life. Providing humans with security and safety for their belongings and items is an important need. A smart lock door project/ w... Security is a serious concern, whether it may be the security of assets, data and human life. Providing humans with security and safety for their belongings and items is an important need. A smart lock door project/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methods for entry, like fingerprint and authentication PIN code is suggested with an unnoticeable face tracking camera capturing a photo in case of error data entry. It is to be controlled via the user’s smartphone using Blynk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oT. This technology is made with two microcontrollers. ESP32 is used to control the solenoid lock, fingerprint sensor and keypad. ESP32-CAM is used to capture a photo and send it to the owner’s smartphone to be viewed on Telegram application. Many conclusions are extracted from system results, as well as suggested ideas for future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URITY block Diagram MICROCONTROLLER Bluetooth Dual mode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版权保护策略
17
作者 李广钊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47-151,共5页
版权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版权保护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数字版权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区块链技术的推动下,数字版权保护机制能够摆脱确权、用权、维权等困境。然而,由于国内外对区块链技术应... 版权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版权保护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数字版权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区块链技术的推动下,数字版权保护机制能够摆脱确权、用权、维权等困境。然而,由于国内外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版权保护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制,数字作品独创性认定困难、智能合约适用问题、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构建多方参与的著作权登记实质性审查制度,明确智能合约的法律性质,科学立法和创新监管模式,强化区块链数字版权应用领域的风险监管等具体规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数字版权 风险监管 监管模式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亚利 甘美勤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n=60)。选取L2-L3间... 目的:观察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n=60)。选取L2-L3间隙为椎管内麻醉穿刺点,EP组穿刺成功后启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持续输注剂量10 mL/h。DPE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刺破硬脊膜,不进行蛛网膜下腔给药,退出腰麻针,置管后连接脉冲式全自动注药泵,持续剂量5 mL/h,随后每隔1 h自动脉冲式注药一次5 mL;两组镇痛泵麻醉药液均为0.08%盐酸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首次剂量8 mL,自控镇痛量5 mL,锁定时间30 min。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30 min(T1)、1h(T2)、分娩时(T3)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产程、镇痛泵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麻醉药物使用总量;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T0、T1、T2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T3时点VAS评分小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E组镇痛起效时间快,PCA按压次数、镇痛药液总量比P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总产程及1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联合PIEP技术用于分娩镇痛,具有更好的镇痛效应,起效时间短,药物总量少,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 分娩镇痛
下载PDF
反倾边坡块状倾倒-滑移复合型大变形机理研究——以某水电站大变形岸坡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敏 吕松梅 +3 位作者 宋昊 任光明 杨天俊 万宗礼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99-2007,共9页
本文以某水电站大变形岸坡为例,在深入研究岸坡所处的地质背景基础上,调查了岸坡大变形破坏模式,包括“下沉-楔入”破坏、塌滑破坏、倾倒拉裂变形、深部岩体“张裂”。基于物理模拟试验揭示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受控于多组结构面控制,即... 本文以某水电站大变形岸坡为例,在深入研究岸坡所处的地质背景基础上,调查了岸坡大变形破坏模式,包括“下沉-楔入”破坏、塌滑破坏、倾倒拉裂变形、深部岩体“张裂”。基于物理模拟试验揭示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受控于多组结构面控制,即表现为花岗岩板裂岩体沿陡倾坡内组结构面倾倒、沿陡倾坡外组结构面拉张、下沉,倾倒导致块状岩体根部折断,折断面追踪坡体内中缓倾角结构面且伴有剪切蠕滑;随变形的加剧,倾倒折断追踪坡体已有陡缓结构面而逐渐形成宏观的连续破裂面,岩体深部变形边界具有典型的阶梯状形态。在岸坡变形破坏模式的地质分析及物理模拟基础上,对岸坡大变形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岩质大变形岸坡形成演化机制。研究表明现今岸坡大变形机制为上部楔入-倾倒产生的推挤性变形与下部鼓张、倾倒性牵引变形的复合变形机制,地质力学模式概括为:块状倾倒-滑移复合型变形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倾倒-滑移 物理模拟 形成机制 地质力学模式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三农产业融合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期72-77,共6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数据要素、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要素重组升级,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对经济发展发挥出明显的乘数增长效应。该文论述当前我国农业存在供需结构失衡、数字化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亟需推动乡村各产业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数据要素、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要素重组升级,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对经济发展发挥出明显的乘数增长效应。该文论述当前我国农业存在供需结构失衡、数字化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亟需推动乡村各产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交换等各环节的循环,推动农业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升级以实现供给和需求更高质量的均衡。已有实践证明数字经济与三农产业的融合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政府应建立完善高效的引导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同时保障监督利润分配的公平合理。各地应根据乡村实际需求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引入三农领域,同时推进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多层次、全方位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经济 生产方式 区块链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