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E2 gene of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HB-DCZ strain in Hebei province of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ZHAO Yue-lan ZUO Yu-zhu +3 位作者 FAN Jing-hui ZHANG Lei QIN Jian-hua ZHANG Ni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年第10期6-11,16,共7页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2基因 HB 序列分析 克隆 中国 河北省 PCR扩增
下载PD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in Developed Country and Its Inspiration to China
2
作者 WANG Wei1,2,LU Wei1,2,WU Hua1,2 1.Institute of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lin 132109,China 2.Beijing Bigvet Biotech Co.Ltd.,Beijing 100176,China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0年第8期21-24,共4页
Bovine viral diarrhea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in the world,which causes great economic loss and leads to serious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drop in milk and meat production,reproductive failure,growth retardati... Bovine viral diarrhea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in the world,which causes great economic loss and leads to serious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drop in milk and meat production,reproductive failure,growth retardation,and secondary infection increasing the mortality rate.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made a series of measures in preventing the disease and made a great purpos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ose methods in order to mak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trol of the diseas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疾病控制 发达国家 中国 预防 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肉类生产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刘丹 黄小洁 +5 位作者 吴华伟 孙淼 陈延飞 秦义娴 侯力丹 薛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BVDV E2蛋白,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可与BV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优化结果显示,E2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最佳封闭液为1%明胶,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400,最佳血清作用方式为37℃作用30 min,酶标抗体的最佳作用方式为1∶2000稀释、37℃作用30 min,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室温20 min,阳性临界值为OD 450≥0.423。与血清中和试验法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7.8%,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牛常见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大批量样本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2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下载PDF
河北省廊坊市牛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感染状况检测及牛冠状病毒演化分析
4
作者 李思远 付新成 +10 位作者 袁雪松 毛立 蔡旭航 孙心如 黄金 谢玲玲 王府 周华 张琪 李基棕 李彬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9,共11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BVDV、BoAstV、BCoV、MRV、BKoV、BoNeV、BNoV、BRV、BToV被认为是引起牛群腹泻的病原,不仅如此,BVDV、BCoV和BToV除了能引起消化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呼吸道症状,BVDV不仅能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还... 牛病毒性腹泻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BVDV、BoAstV、BCoV、MRV、BKoV、BoNeV、BNoV、BRV、BToV被认为是引起牛群腹泻的病原,不仅如此,BVDV、BCoV和BToV除了能引起消化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呼吸道症状,BVDV不仅能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还会导致母牛生殖功能异常,这些疾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牛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情况,本次试验通过PCR检测方法对我国河北地区323份腹泻牛粪样品进行常见9种病毒性牛腹泻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VDV阳性检出率1.85%(6/323)、BCoV阳性检出率14.24%(46/323)、BRV阳性检出率57.89%(187/323)、BoAstV阳性检出率0.31%(1/323)、BoNeV阳性检出率10.84%(35/323)、BNoV阳性检出率4.33%(14/323)、MRV阳性检出率2.48%(8/323)、BToV阳性检出率4.64%(15/323)、BKoV阳性检出率11.76%(38/323)。混合感染共有76份,占比23.53%(76/323)。HBLF2302株的全基因序列、S、HE、N、M和E基因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HBLF2302与BCoV/NMG1/2022基因同源性最高,为GIIb亚型。基于氨基酸序列比对和HBLF2302的S蛋白三级结构预测发现,在S蛋白中157号位突变为157T,854号位点突变为854I。318V为独特突变,改变了与侧链残基的作用力,与631C形成氢键连接。并发现中国株区别于其它地区的GⅡb亚型,位于ORF1a区域有三个独特位点。本研究丰富了牛腹泻病原的流行病学数据,为牛腹泻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牛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腹泻病原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对BALB/c小鼠致病性研究
5
作者 刘镝钺 程子龙 +8 位作者 陈益 陈思宇 李文良 毛立 杨蕾蕾 孙敏 张纹纹 熊富强 刘茂军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共6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2021年本实验室从患有肺炎的牛肺中分离出1株BVDV(毒株编号为JS2201),经鉴定为1b亚型。为了评价该分离株的毒力与致病性,分别建立了分离株与参考株BVDV-1型Oregon C24V株、BVDV-2型C160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2021年本实验室从患有肺炎的牛肺中分离出1株BVDV(毒株编号为JS2201),经鉴定为1b亚型。为了评价该分离株的毒力与致病性,分别建立了分离株与参考株BVDV-1型Oregon C24V株、BVDV-2型C1602株BVDV感染BALB/c小鼠模型,通过检测攻毒后小鼠临床症状、体重变化、病毒血症情况、血液中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变化、组织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病毒载量,比较了分离株JS2201与1型和2型参考株的致病性差异。结果显示:BVDV分离株JS2201与参考株均能够成功感染BALB/c小鼠,攻毒BALB/c小鼠均形成病毒血症,导致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淋巴细胞百分比短暂下降;BVDV分离株JS2201株攻毒组小鼠肝脏、肾脏、肺脏、脾脏中BVDV载量要高于C24V、C1602株攻毒组;攻毒组小鼠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病变,JS2201株攻毒组与1型参考株C24V株攻毒组小鼠肺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相似,BVDV-2型参考株C1602株攻毒组小鼠肺脏病变更为严重。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不同亚型BVDV急性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且比较分析了分离株与参考株之间的致病性差异,为BVDV疫苗的研制以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ALB/C小鼠 致病性 基因型
下载PDF
Importance of Viral Disease in Dairy Cow Fertility 被引量:8
6
作者 D.Claire Wathes Chike F.Oguejiofor +1 位作者 Carole Thomas Zhangrui Cheng 《Engineering》 SCIE EI 2020年第1期26-33,共8页
Many viral diseases are endemic in cattle populations worldwide. The ability of many viruses to cross the placenta and cause abortions and fetal malformations is well understood. There is also significant evidence tha... Many viral diseases are endemic in cattle populations worldwide. The ability of many viruses to cross the placenta and cause abortions and fetal malformations is well understood. There is also significant evidence that viral infections have additional actions in dairy cow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reduced conception rates. These effects are, however,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time at which an individual animal first contracts the disease and are less easy to quantif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idence relating to five viruses that can affect fertility, together with their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n. Acute infection with non-cytopathic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 in mid-gestation increases abortion rates or causes the birth of persistently infected calves. BVDV infections closer to the time of breeding can have direct effects on the ovaries and uterine endometrium, which cause estrous cycle irregularities and early embryo mortality. Fertility may also be reduced by BVDV-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which increases the susceptibility to bacterial infections. Bovine herpesvirus (BHV)-1 is most common in pre-pubertal heifers, and can slow their growth, delay breeding, and increase the age at first calving. Previously infected animals subsequently show reduced fertility. Although thi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lung damage, ovarian lesions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Both BHV-1 and BHV-4 remain latent in the host following initial infection and may be reactivated later by stress, for example associated with calving and early lactation. While BHV-4 infection alone may not reduce fertility, it appears to act as a co-factor with established bacterial pathogens such as Escherichia coli and Trueperella pyogen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tis and delay uterine repair mechanisms after calving. Both Schmallenberg virus (SBV) and bluetongue virus (BTV) are transmitted by insect vectors and lead to increased abortion rates and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BTV-8 also impairs the development of hatched blastocysts;furthermore, infection around the time of breeding with either virus appears to reduce conception rates. Although the reductions in conception rate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quantify, they are nevertheless sufficient to cause economic losses, which help to justify the benefits of vaccination and eradication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ovine herpesvirus-1 bovine herpesvirus-4 Schmallenberg virus Bluetongue virus IMMUNOSUPPRESSION Embryo mortality
下载PDF
氯化-N-十二烷基吡啶-1-乙酰胺杀灭或抑制病原体的活性研究
7
作者 苏思雨 陈楠楠 +4 位作者 赵志博 朱战波 周玉龙 张泽财 刘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低毒、高效的广谱消毒剂,能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在养殖业和医学等领域的消毒中应用前景广阔。研究旨在明确自主合成的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氯化-N-十二烷基吡啶-1-乙酰胺(C12cmpC)对禽源致病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低毒、高效的广谱消毒剂,能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在养殖业和医学等领域的消毒中应用前景广阔。研究旨在明确自主合成的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氯化-N-十二烷基吡啶-1-乙酰胺(C12cmpC)对禽源致病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抗菌抗病毒活性。通过MIC、MBC和时间杀菌试验,明确C12cmpC的体外杀灭、抑制革兰阴性和阳性细菌的效果。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活性检测和BVDV m RNA的qRT-PCR检测,初步明确C12cmpC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C12cmpC对鹅大肠杆菌(QS195313)的MIC为250 mg·L^(-1),MBC为500 mg·L^(-1)。C12cmpC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的MIC为31.25 mg·L^(-1),MBC为62.5 mg·L^(-1)。此外,C12cmpC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5 mg·L^(-1)。其与BVDV作用1、5、30、60 min后,MDBK细胞中病毒m RNA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新型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氯化-N-十二烷基吡啶-1-乙酰胺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为新型消毒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 消毒剂 抗菌效果 禽源致病菌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下载PDF
BVDV非结构蛋白NS4B的结构分析及其蛋白表达与鉴定
8
作者 柳凯月 董亚尊 +6 位作者 吴双双 马一瑄 刘鸿雁 王北艳 于立权 宋佰芬 马金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NS4B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非结构蛋白,为研究BVDV在病毒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对ns4b进行了结构分析、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采用Prot-Param、TExpasy和SignalP-4.1等软件分析NS4B蛋白的氨基... NS4B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非结构蛋白,为研究BVDV在病毒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对ns4b进行了结构分析、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采用Prot-Param、TExpasy和SignalP-4.1等软件分析NS4B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疏水性和空间结构。根据Genebank上公布的BVDVns4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获得ns4b基因片段,连接到p3×Flag-CMV10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3×Flag-CMV10-ns4b,经双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后,将p3×FlagCMV10-ns4b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检测NS4B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BVDV NS4B蛋白分子量为38.4 kDa,不存在信号肽,有49个磷酸化位点和6个糖基化位点,是一种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组成的疏水性稳定蛋白。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3×Flag-CMV10-ns4b,并且p3×Flag-CMV10-ns4b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为今后研究NS4B蛋白在BVDV感染宿主细胞及其免疫逃逸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ns4b基因 载体构建 蛋白表达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
9
作者 武英豪 张建伟 +4 位作者 贾丽 李燕 温贺飞 张广智 马玉忠 《中国奶牛》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近年来,牛病毒性腹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严重损害牛群的免疫机能和繁殖机能,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本文主要从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综述,以期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下载PDF
Prevalence of coronavirus from diarrheic calve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被引量:1
10
作者 Jinho Park Du-Gyeong Han +4 位作者 Su Hee Kim Jeong-Byoung Chae Joon-Seok Chae Do-Hyeon Yu Kyoung-Seong Choi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bovine coronavirus(BCo V), bovine rotavirus, and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in the feces of normal and diarrheic Korean native calves aged 1-81 days between April and Octob...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bovine coronavirus(BCo V), bovine rotavirus, and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in the feces of normal and diarrheic Korean native calves aged 1-81 days between April and October of 2016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Methods: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50 normal and 93 diarrheic(56 semi-formed, 28 loose, and 9 watery feces) calves in six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Korea. These fecal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BCo V, bovine rotavirus, and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y RT-PCR. Results: Among the three pathogens examined, infection with BCo V wa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relation to diarrhea among calves aged 1-21 days [odds ratio(OR)=9.3, 95% confidence interval(CI): 1.1-78.9; P=0.02). Infection with BCo V alone(OR=2.9; 95% CI: 1.1-7.6; P=0.03) or coinfection of BCo V with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OR=3.6; 95% CI: 1.0-12.4; P=0.04)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oose feces. Grazing and colostrum intake strongly reduced the occurrence of diarrhea as compared to housed calves(OR=0.2; 95% CI: 0.1-0.4; P=0.00) and calves that had not been fed colostrum(OR=0.2; 95% CI: 0.1-0.7; P=0.0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BCo V is involved in calf diarrhea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refore, grazing and colostrum intake is recommende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alf diarrhea caused by BC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f diarrhea bovine coronavirus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Loose feces GRAZING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4~6月龄犊牛的安全性研究
11
作者 孙艳永 杨德洪 +1 位作者 徐瑞 陈宁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本试验旨在评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4~6月龄犊牛的安全性。12头4~6月龄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各组分别肌肉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牛病毒... 本试验旨在评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4~6月龄犊牛的安全性。12头4~6月龄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各组分别肌肉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或疫苗稀释液,2 mL/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所有试验用牛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发热和临床症状,也不引起白细胞水平的下降;仅1头牛在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疫苗后第7 d检测到病毒血症和鼻腔排毒,在其他时间点均为阴性。所有犊牛均无大体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综上所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弱毒疫苗对4~6月龄的犊牛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安全性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TaqMan探针荧光RT-PCR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12
作者 袁野 董雅琴 +9 位作者 张慧 刘爽 崔进 尼博 魏荣 顾丛丛 段纲 张锋 李晓成 代飞燕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建立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国内BVDV流行毒株5'-UTR序列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并优化了反应条件,最终建立了一种检测BVDV基因1型(BVDV-1)的TaqMan探针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开展... 为建立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国内BVDV流行毒株5'-UTR序列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并优化了反应条件,最终建立了一种检测BVDV基因1型(BVDV-1)的TaqMan探针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开展7省份BVDV-1型检测和流行情况分析。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出BVDV-1,与基因2型BVDV、猪瘟病毒、边界病毒、牛冠状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轮状病毒等病原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最低检测下限为4.3 copies/μ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良好。7省份规模化牛养殖场BVDV-1型平均阳性率为17.40%(161/925),序列分析表明我国主要流行的为BVDV-1a,BVDV-1c亚型。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良好的诊断BVDV的方法,监测地区优势流行毒株为BVDV-1a与1c亚型,为临床中BVDV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荧光RT-PCR 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犊牛牛病毒性腹泻的疗效研究
13
作者 马立勇 《中国乳业》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对犊牛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试验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某私人养殖场挑选52头体重相近的牛病毒性腹泻患病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头,即对照组、中药复方低剂量组、中药复方中剂量组和中药复方高剂量组,...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对犊牛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试验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某私人养殖场挑选52头体重相近的牛病毒性腹泻患病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头,即对照组、中药复方低剂量组、中药复方中剂量组和中药复方高剂量组,分别口服0 g/次、100 g/次、150 g/次和200 g/次中药复方,每日给药2次,连续给药5 d。[结果]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患病犊牛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31%和69.23%。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低、中和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中、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显著升高(P<0.05),中药复方低、中和高剂量组患病犊牛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和CD4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药复方对犊牛牛病毒性腹泻有良好治疗效果,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牛免疫能力,其中给药200 g/次的中药复方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牛病毒性腹泻 疗效 炎性 免疫
下载PDF
An Indirect ELISA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Based on Quadruple Antigenic Epitope Peptide Expressed in E.coli 被引量:4
14
作者 Guo-zhen LIN Fu-ying ZHENG Ji-zhang ZHOU Xiao-an CAO Xiao-wei GONG Guang-hua WANG Chang-qing QIU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1-76,共6页
In this study,a synthesized quadruple antigenic epitope gene region of the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E2 glyco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E.coli to a obtain target protein.This target protein was used as a coating... In this study,a synthesized quadruple antigenic epitope gene region of the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E2 glyco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E.coli to a obtain target protein.This target protein was used as a coating antigen to establish an indirect ELISA for specifically detecting anti-CSFV antibodies in serum samples from pigs.The P/N cut-off value of this assay was 1.92 b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analysis based on 30 negative sera and 80 positive samples.The test gave 97.5%sensitivity and 96.7%specificity compared with the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IHA)test.The inter-assay and intra-assay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CVs)for 16 sera were both≤6.8%.No cross-reactivity between the coating antigen and anti-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antibodies wa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ELISA 猪瘟抗体 抗原表位 大肠杆菌 病毒基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间接血凝试验 多肽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猛立 张倩 +4 位作者 赵文娟 张星星 吴桐忠 黄新 钟发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32-4645,共14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影响全世界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BVDV由2种生物型和多种不同基因亚型毒株组成,这些毒株具有不同的抗原性、细胞病理学和致病性发病机制。尽管世...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影响全世界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BVDV由2种生物型和多种不同基因亚型毒株组成,这些毒株具有不同的抗原性、细胞病理学和致病性发病机制。尽管世界各国为控制和预防BVDV的发生与流行做出诸多努力,但仍有BVDV感染动物的报道。笔者主要围绕BVDV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以及宿主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尤其是免疫逃避策略、免疫防控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BVDV通过劫持宿主免疫系统以确保病毒复制成功的一些免疫逃避策略,以期为遏制BVDV的出现和传播,从而实现净化、控制该病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分子生物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腹泻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勤 何博 +2 位作者 刘小可 欧云文 刘俐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4,91,共6页
为了掌握川东北地区腹泻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情况和主要流行基因型及亚型,采用RT-PCR方法对采集于川东北地区临床腹泻牛粪便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根据5'-UTR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基因分型鉴定,并对RT-PCR阳... 为了掌握川东北地区腹泻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情况和主要流行基因型及亚型,采用RT-PCR方法对采集于川东北地区临床腹泻牛粪便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根据5'-UTR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基因分型鉴定,并对RT-PCR阳性样品进行了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97份腹泻样品中BVDV平均阳性感染率为9.28%,达州市的阳性率最高(13.04%)、巴中市的阳性率最低(5.26%)。在5'-UTR基因系统进化树中9份阳性样品均为BVDV-1型,包括BVDV-1a(n=2)和BVDV-1b(n=7),经细胞培养、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共分离鉴定出2株致细胞病变型BVDV。表明川东北地区腹泻牛群中均存在BVDV感染,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为BVDV-1b,丰富了BVDV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川东北地区BVDV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腹泻牛群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基因分型 病毒分离鉴定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肠道病毒、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四重一步法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7
作者 季彬 彭轶楠 +2 位作者 叶泽 王莎莎 王治业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同时、快速鉴别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方法,根据BVDV 5'UTR基因、BEV 5'UTR基因、BRV VP6基因、BCV N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能够同时鉴别检测BVDV、...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同时、快速鉴别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方法,根据BVDV 5'UTR基因、BEV 5'UTR基因、BRV VP6基因、BCV N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能够同时鉴别检测BVDV、BEV、BRV、BCV的四重一步法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IBRV、BPIV-3、BRSV均为阴性,对BVDV、BEV、BRV、BCV的核酸检测下线分别为3.28、28.2、23.6、25.0 pg,与现有标准或商品化RT-PCR试剂盒的符合率均为100%,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检测结果均完全一致,检测222份临床样品的BVDV、BEV、BRV、BCV阳性率分别为15.32%、18.02%、6.31%和4.05%。说明四重一步法RT-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可用于BVDV、BEV、BRV、BCV的临床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肠道病毒 牛轮状病毒 牛冠状病毒 一步法RT-PCR
下载PDF
小檗胺影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体外复制的研究
18
作者 付强 李泽宇 +8 位作者 贺渊秀 塞力克·杰恩斯 李丹 葛丽娟 李金月 谭美玲 杨莉 岳剑波 史慧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0,共8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天然小分子药物小檗胺(BBM)是否影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体外复制。分别配制0、1、5、8、10、15、20μmol/L浓度的BBM,使用MTT法检测BBM对MDBK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选择抑制作用相对较小浓度的BBM处理牛肾细胞(MDBK)8 h... 本研究旨在研究天然小分子药物小檗胺(BBM)是否影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体外复制。分别配制0、1、5、8、10、15、20μmol/L浓度的BBM,使用MTT法检测BBM对MDBK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选择抑制作用相对较小浓度的BBM处理牛肾细胞(MDBK)8 h后感染BVDV,使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VDV双链RNA(ds RNA)含量,确定最佳用药浓度;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ed-Muench法、倒置显微镜观察来检测BBM对BVDV RNA复制、病毒滴度变化、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的影响。结果显示:10μmol/L BBM对BVDV dsRNA积累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同时该浓度对MDBK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小;同时采取荧光定量PCR检测和滴度测定,发现在72 h内BVDV感染BBM处理的MDBK细胞与对照相比,5’UTR mRNA水平和子代病毒滴度显著性降低,在BVDV感染24 h和36 h时,子代病毒滴度差异性最大;BVDV感染对照组处理的MBDK细胞会造成严重的CPE现象,而BVDV感染BBM处理的细胞CPE现象较弱。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初步验证BBM显著抑制BVDV在细胞中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病毒复制 双链RNA
下载PDF
4种致牛腹泻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9
作者 高睿 徐伟 +3 位作者 罗艳 谢晓刚 李梦磊 张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28,共9页
【目的】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冠状病毒(BCoV)、牛轮状病毒(BRV)、牛恶性卡他热病毒(MCFV)4种致牛腹泻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BVDV、BCoV、BRV和MCFV的鉴别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BVDV的5′UTR基因、BCoV的N... 【目的】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冠状病毒(BCoV)、牛轮状病毒(BRV)、牛恶性卡他热病毒(MCFV)4种致牛腹泻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BVDV、BCoV、BRV和MCFV的鉴别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BVDV的5′UTR基因、BCoV的N基因、BRV的VP6基因和MCFV的ORF9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克隆目的基因构建标准阳性重组质粒,建立可同时检测4种致牛腹泻病毒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用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7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常规PCR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BVDV、BCoV、BRV和MCFV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仅可特异性扩增出4种目标基因片段;对BVDV、MCFV、BRV和BCoV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9.4×10^(1),1.4×10^(3),9.1×10^(1)和1.2×10^(2)拷贝/μL,与普通PCR相比,灵敏性高出10~1000倍;批内、批间差异均小于5%。76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普通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7%(BCoV)、97.4%(BRV)、100.0%(BVDV)和100.0%(MCFV)。【结论】建立了BVDV、BCoV、BRV和MCFV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牛腹泻病毒病原的实验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腹泻病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冠状病毒 牛恶性卡他热病毒 牛轮状病毒 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
下载PDF
伊犁河谷猪瘟疫苗及胎牛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污染情况调查
20
作者 王传锋 米青婕 皮志媛 《中国猪业》 2023年第5期85-89,共5页
目前,我国对生猪重大疫病的防控主要依赖疫苗免疫,且猪群疫病商品化疫苗主要以弱毒苗为主。猪瘟弱毒疫苗是预防猪瘟最常用的理想疫苗,但是,部分生产厂家在猪瘟弱毒苗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使用胎牛血清而出现外源病毒感染的情况,如最常见... 目前,我国对生猪重大疫病的防控主要依赖疫苗免疫,且猪群疫病商品化疫苗主要以弱毒苗为主。猪瘟弱毒疫苗是预防猪瘟最常用的理想疫苗,但是,部分生产厂家在猪瘟弱毒苗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使用胎牛血清而出现外源病毒感染的情况,如最常见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BVDV感染猪群后,可降低猪瘟疫苗的免疫效价,造成疾病传播的风险。为调查伊犁河谷商品化猪瘟疫苗和胎牛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污染的情况,本文对市售的5家厂商生产的不同种类的猪瘟疫苗和6家厂商生产的不同批号的胎牛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BVDV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疫苗中BVDV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8.2%,胎牛血清中BVDV核酸检测阳性率为8.3%,这为伊犁河谷养猪场及科研单位选用安全可靠的猪瘟疫苗与胎牛血清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 胎牛血清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污染 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