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idual Capacity of Friction⁃Type High⁃Strength Bolted T⁃stub Connection with Nut Corrosion Damage
1
作者 Gangnian Xu Baoyao Lin Yefeng Du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CAS 2023年第3期68-84,共17页
Corrosion is a primary cause of the slippage of friction⁃type high⁃strength bolted(FHSB)T⁃stub connections.This paper attempts to quantify the residual capacity of FHSB T⁃stub connections with corroded nuts.Firstly,co... Corrosion is a primary cause of the slippage of friction⁃type high⁃strength bolted(FHSB)T⁃stub connections.This paper attempts to quantify the residual capacity of FHSB T⁃stub connections with corroded nuts.Firstly,corrosion simul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48 manually cut nuts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mage degree of nut section and the residual clamping force(RCF)of bolt.Then,static loa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24 FHSB T⁃stub connections with nuts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damage to obtain the failure modes.By finite⁃element(FE)models,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initial friction load(IFL)and ultimate strength(US)of each connection with corroded nuts.Finally,the parameters of 96 FE models for FHSB T⁃stub connections were analyzed and used to derive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for the degree of damage for each nut and the IFL and US of each conne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CF decay of a bolt is a quadratic function of the equivalent radius loss ratio and the shear failure after nut corrosion;the IFL of each connection had a clear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RCF of the corresponding bolts,and the correlation depends on the applied load and static friction on connecting plate interface induced by the clamping force;the static friction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US of the connection;the proposed IFL and US formulas can effectively derive the residual anti⁃slip capacity of FHSB T⁃stub connections from the degree of damage of the corroded nut sec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plac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corroded bolts of FHSB T⁃stub conn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t corrosion T⁃stub connection high⁃strength bolt sectional damage residual clamping force(RCF) anti⁃slip capacity
下载PDF
The Efficiency of Reduced Beam Section Connections for Reducing Residual Drifts in Moment Resisting Frames
2
作者 Kamyar Kildashti Rasoul Mirghaderi Iradje Mahmoudzadeh Kani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2年第2期68-76,共9页
In most framed structures anticipated deform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current codes fall into acceptable limit states, whereas they go through substantial residual deformations in the aftermath of severe ground motion... In most framed structures anticipated deform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current codes fall into acceptable limit states, whereas they go through substantial residual deformations in the aftermath of severe ground motions. These structures seem unsafe to occupants since static imminent instability in the immediate post-earthquake may be occurred. Moreover, rehabilitation costs of extensive residual deformations are not usually reasonable. Apparently, there is a lack of detailed knowledge related to reducing residual drift techniques when code-based seismic design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reduced beam section connections as a positive approach are taken action to mitigate the huge amount of residual drifts which are greatly amplified by P-Δ effects.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acy of RBS, a sixteen-story moment resisting frame is analyzed based on a suite of 8 single-component near field records which have been scaled according to the code provisions. The results are then process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RBS detailing on drift profile, maximum drift, and residual drift. Besides, a special emphasis is given to estimate overall trend towards drift accumulation in each story in the presence of RBS assembly. A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using this connection predominantly alleviate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P-Δ on amplifying residual dri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AL Deformations REDUCED BEAM section connection P-Δ Effects
下载PDF
ISOTROPIC WEYL MANIFOLD WITH A SEMI-SYMMETRIC CONNECTION
3
作者 Elif zkara Canfes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09年第1期176-180,共5页
In this work,it is proved that every isotropic Weyl manifold with a semi- symmetric connection is locally conformal to an Einstein manifold with a semi-symmetric connection.
关键词 Weyl manifold semi-symmetric connection Einstein manifold isotropic manifold sectional curvature
下载PDF
SHEAR STRESS ANALYSIS OF TIMOSHENKO'S BEAM WITH MULTIPLY CONNECTED CROSS SECTION
4
作者 Li Zhaoxia Ko Janming Ni Yiqi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1年第1期48-57,共10页
In this paper,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developed to numericallyevaluate the shear coefficient of Timoshenko's beam with multiplyconnected cross section. With focus on analyzing shear stressesdistributed at the ... In this paper,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developed to numericallyevaluate the shear coefficient of Timoshenko's beam with multiplyconnected cross section. With focus on analyzing shear stressesdistributed at the neutral axis of the beam, an improved definitionof the shear coeffi- cient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is definition, aGalerkin-type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shear stresses and shear deflections.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examples for some typical cross-se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theoretical results. The shear coefficient of tower sections of theTsing Ma Bridge is calculated by us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sothat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bridge can be developed withthe accurate values of the section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shenko's beam multiply connected cross section shear coefficient ELASTICITY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Z3号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博 李维 刘爱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112+392+2×1120+392+112)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3号桥塔为超高多肢钢-混组合塔,高308 m。上塔柱钢结构高87.5 m,分13个吊装节段,最重505 t;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高217.5 m,分38个节段液压...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112+392+2×1120+392+112)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3号桥塔为超高多肢钢-混组合塔,高308 m。上塔柱钢结构高87.5 m,分13个吊装节段,最重505 t;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高217.5 m,分38个节段液压爬模施工;钢-混结合段高3 m,内部采用PBL键+剪力钉+高强度钢锚杆+高强度混凝土结构形式。在中塔柱设置钢管临时横撑控制塔柱线形及应力;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分层施工,与对应塔柱同步浇筑;钢-混结合段混凝土采用C60细石补偿收缩混凝土+高强度灌浆料,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工厂“2+1”立体匹配制造、“提升站+运输栈桥”钢塔节段转运等技术,并研制15000 t•m超大型塔吊,实现了钢塔柱大节段的制造、整体滩地运输和吊装;钢塔节段间采用栓焊组合连接形式,通过设置工艺隔板、双面坡口等措施控制了钢塔焊接变形;利用定位桁架临时锁定钢塔合龙段实现了钢塔的精确合龙,定位桁架受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桥塔 超高多肢 钢-混结合段 整体吊装 钢塔合龙 栓焊组合连接 施工技术
下载PDF
ISOTROPIC WEYL MANIFOLD WITH A SEMI-SYMMETRIC CONNECTION
6
作者 Elif zkara Canfes 《软件工程师》 2009年第4期-,共5页
In this work,it is proved that every isotropic Weyl manifold with a semi- symmetric connection is locally conformal to an Einstein manifold with a semi-symmetric connection.
下载PDF
钢纤维对海上风电灌浆料及灌浆连接段模型性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杨医博 丁成 +5 位作者 戚玉亮 蔡慧妍 黄梓铭 黄华开 郭文瑛 王恒昌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10期1-6,17,共7页
开展了不同体积掺量的钢纤维对海上风电灌浆料以及小型灌浆连接段模型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钢纤维掺量为1.0%时,能在保障灌浆料工作性和微膨胀性能的基础上,灌浆料的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相较于未掺钢纤维时分别提高了65.4... 开展了不同体积掺量的钢纤维对海上风电灌浆料以及小型灌浆连接段模型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钢纤维掺量为1.0%时,能在保障灌浆料工作性和微膨胀性能的基础上,灌浆料的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相较于未掺钢纤维时分别提高了65.4%和31.0%,且灌浆连接段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位移分别提高了12.0%和15.5%,有效提高了灌浆料的延性;灌浆连接段模型在轴心荷载作用下,主要受力和变形部位为内筒上部剪力键和外筒下部,在今后的灌浆连接段设计中,可对该部位进行适当加强,以便充分发挥灌浆连接段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海上风电灌浆料 灌浆连接段模型 工作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8
作者 李盛 贾云翔 +3 位作者 郭铮 吕文达 于本田 李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1,共13页
为探究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翼缘和腹板的弯矩比,通过对3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的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连接节点接触面滑移特征和力学传递机理的分析,进行Ⅱ型截面组合梁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摩擦... 为探究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翼缘和腹板的弯矩比,通过对3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的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连接节点接触面滑移特征和力学传递机理的分析,进行Ⅱ型截面组合梁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滑移和力学传力过程可分为翼缘外接触面未完全滑移和完全滑移以及翼缘内接触面完全滑移3个阶段;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承担弯矩与无连接板截面弯矩之和等于该梁截面处的理论弯矩,腹板接触面承担的弯矩主要由其上的水平摩擦力承担;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上的摩擦力随节点滑移而重新分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对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影响明显;根据推出的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计算式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最大误差为7.13%,该计算可用于优化螺栓连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 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 滑移 弯矩分配系数
下载PDF
城市出入口连接段处货车专用道研究
9
作者 邬岚 梁栋 朱兴贝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9,共6页
为缓解物流业迅速发展导致的大型物流园区与高速公路的国道连接路段客货拥堵问题,从城市出入口连接段的交通流特性出发,根据连接段交叉口货车与客车的转向数量及比例,建立货车专用道交织区长度计算模型,并且对不同车道数的交叉口进口道... 为缓解物流业迅速发展导致的大型物流园区与高速公路的国道连接路段客货拥堵问题,从城市出入口连接段的交通流特性出发,根据连接段交叉口货车与客车的转向数量及比例,建立货车专用道交织区长度计算模型,并且对不同车道数的交叉口进口道进行渠化,将专用道交织区长度计算模型和进口道渠化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了交织区长度计算模型与交叉口渠化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连接段 交通组织 货车专用道 国道
下载PDF
基于大中衔接的金割效应物理摆教学设计
10
作者 景佳 张霆 陈舞辉 《物理实验》 2024年第10期34-37,44,共5页
利用自制仪器“金割效应物理摆”,基于大中衔接理念,对大学物理复摆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从高中物理单摆知识过渡到大学物理复摆知识,建立了大学与中学物理实验之间的联系.该研究重点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 利用自制仪器“金割效应物理摆”,基于大中衔接理念,对大学物理复摆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从高中物理单摆知识过渡到大学物理复摆知识,建立了大学与中学物理实验之间的联系.该研究重点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有效促进中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育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分割效应 大中衔接 周期测量
下载PDF
型钢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受力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玉杰 牟凤飞 +1 位作者 史艳莉 王文达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优势,设计一种型钢-螺栓-后浇混凝土装配式剪力墙型钢混合连接。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混合连接的剪力墙模型,探究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该混合连接预制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主要分析模型的破坏形态、受力机... 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优势,设计一种型钢-螺栓-后浇混凝土装配式剪力墙型钢混合连接。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混合连接的剪力墙模型,探究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该混合连接预制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主要分析模型的破坏形态、受力机制、变形曲线、特征承载力等,并扩展分析了材料强度、轴压比、连接件数量、型钢截面高度等参数对模型受力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装配式剪力墙破坏形态为压弯破坏,破坏时钢连接件仍保持完整,符合“强连接,弱墙肢”的基本设计理念;装配式剪力墙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延性和刚度;轴压比对结构承载力影响显著,型钢混合连接间距的增大能有效提升剪力墙延性。建立了型钢混合连接抗剪需求承载力计算模型和公式,并与国内外规范计算值对比分析,公式计算值和BS EN 1992欧洲规范计算值分别与模拟值的误差在15%和20%以内,均可用于型钢混合连接剪力墙竖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剪力墙 型钢混合连接 竖向接缝 受力性能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斜撑对方钢管柱-桁架梁节点抗震性能影响试验
12
作者 刘建飞 安毅 +1 位作者 程欣 雷宏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68,共10页
为实现施工现场绿色、高效率、高精度的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造,分别提出基于柱座式的带斜撑和不带斜撑的装配式方钢管柱-桁架梁节点。共设计4个十字形足尺试件,并对其进行滞回加载试验。分别考察梁破坏和斜撑破坏模态下试件的抗... 为实现施工现场绿色、高效率、高精度的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造,分别提出基于柱座式的带斜撑和不带斜撑的装配式方钢管柱-桁架梁节点。共设计4个十字形足尺试件,并对其进行滞回加载试验。分别考察梁破坏和斜撑破坏模态下试件的抗震性能,探究两种破坏模态产生的原因。评估斜撑对节点极限承载力、延性、刚度以及能量耗散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两种破坏模态下节点的传力机制,并结合破坏模态和受力特性分别给出带斜撑和不带斜撑节点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不设置斜撑的试件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变形和能量耗散能力等抗震性能;斜撑的设置不仅有效地将塑性铰由桁架梁转移到斜撑端部,而且大幅度地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但在斜撑破坏前桁架梁塑性变形能力受限。整个加载过程中,4个试件的柱座与桁架梁之间的连接未出现破坏,且柱子与柱座之间的法兰板未出现明显的滑移现象,该柱座式连接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柱 桁架梁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滞回试验
下载PDF
“灌浆套筒+预应力筋”混合连接预制装配桥墩拟静力试验研究
13
作者 陈亮 郭敏 +3 位作者 侯文崎 余韬 张玉果 国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14-3832,共19页
灌浆套筒是目前预制装配桥墩常用连接方式,承载能力高,但残余位移大,自恢复能力和延性不足。为解决该问题,提出“灌浆套筒+预应力筋”混合连接方式,并应用于预制装配桥墩。以某轨道交通高架桥梁为工程背景,考虑不同连接方式,设计制作3... 灌浆套筒是目前预制装配桥墩常用连接方式,承载能力高,但残余位移大,自恢复能力和延性不足。为解决该问题,提出“灌浆套筒+预应力筋”混合连接方式,并应用于预制装配桥墩。以某轨道交通高架桥梁为工程背景,考虑不同连接方式,设计制作3个缩尺比为1:3的桥墩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和数值仿真分析,开展“灌浆套筒+预应力筋”混合连接预制装配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灌浆套筒连接和现浇连接,混合连接预制装配桥墩的开裂荷载分别提升了56.1%和79.4%,自恢复能力优势显著,残余位移分别为前二者的45.3%和58.7%,峰值荷载与灌浆套筒连接桥墩接近,但耗能能力较前二者弱,极限位移状态下的耗能能力约为现浇连接桥墩的84%。相比于灌浆套筒连接桥墩,混合连接桥墩墩身塑性铰略有上移,墩身塑性损伤范围略大,预应力筋与墩身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是导致混合连接桥墩耗能能力下降的关键原因,极限位移状态下最大相对滑移达7.1 mm,发生在距墩底2000 mm处。从承载能力、位移延性、自恢复能力等方面考虑,针对轨道交通桥梁,“灌浆套筒+预应力筋”混合连接预制装配桥墩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预应力设计时应以对称分散布置为宜,且预应力初拉力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连接 预制装配桥墩 抗震性能 墩身截面曲率 相对滑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旋流竖井泄洪洞衔接段体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14
作者 田崧杰 张晓春 +1 位作者 王均星 董宗师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217,226,共7页
竖井式泄洪洞的衔接段体型直接影响退水隧洞的流态、竖井的振动特性和消能效果。对衔接段体型的研究目前以单因素居多,多因素研究较少,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对竖井体型进行优化多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尚无较为系统的优化方法。通过数值正交试验... 竖井式泄洪洞的衔接段体型直接影响退水隧洞的流态、竖井的振动特性和消能效果。对衔接段体型的研究目前以单因素居多,多因素研究较少,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对竖井体型进行优化多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尚无较为系统的优化方法。通过数值正交试验,以出口湍动能为指标,对衔接段长宽比、出口压坡收缩比、压坡坡比等衔接段体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衔接段长宽比对出口湍动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压坡坡比次之,收缩比最低。研究成果可在工程设计中对竖井泄洪洞衔接段体型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式泄洪洞 衔接段 体型优化 正交试验法 湍动能
下载PDF
超高水压超大埋深组合工法水下隧道连接段泄水降压研究
15
作者 于勇 刘文骏 +1 位作者 傅鹤林 胡凯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3-672,共10页
为解决组合工法施工水下隧道连接段水压力过高引发的仰拱开裂、轨道隆起等结构病害问题,依托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开展研究,考虑连接段设置体外泄水洞泄水降压,推导隧道的渗流量及衬砌外水压解析解,并通过退化检验和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对... 为解决组合工法施工水下隧道连接段水压力过高引发的仰拱开裂、轨道隆起等结构病害问题,依托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开展研究,考虑连接段设置体外泄水洞泄水降压,推导隧道的渗流量及衬砌外水压解析解,并通过退化检验和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对参数的敏感性开展分析,以揭示体外泄水系统工作机制。结果表明:1)推导的公式计算检验效果良好;随着体外泄水洞半径的增大,隧道的渗流量和衬砌外水压力均减小,对泄水降压有一定作用。2)设置体外泄水洞后,注浆圈内的渗水可以直接排出,缩短了原本的渗流路径,降低了对注浆圈的要求,以达到安全经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组合工法 连接段 超高水压 体外排水 泄水降压
下载PDF
轨道交通桥梁声屏障柱脚节点计算方法研究
16
作者 郭蹦 刘洪波 +1 位作者 吴迪 朱剑月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5期285-290,M0024,共7页
声屏障柱脚结构一般采用锚栓连接钢立柱与混凝土基础。此类节点受力方式既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亦不同于钢结构的螺栓群连接,而钢结构相关设计规范和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均未给出此类节点结构受力分析计算办法。本文在轨道交通声屏障柱脚... 声屏障柱脚结构一般采用锚栓连接钢立柱与混凝土基础。此类节点受力方式既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亦不同于钢结构的螺栓群连接,而钢结构相关设计规范和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均未给出此类节点结构受力分析计算办法。本文在轨道交通声屏障柱脚锚栓连接节点结构受力分析中,提出按平截面假定方法分析的计算原理,结合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声屏障风荷载特性研究》中得出的风荷载作用数值,按照计算原理得出的方法,计算了六种不同荷载组合下的柱脚节点受力,并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并行计算,对比二者计算结果以验证该原理和方法,可供相关设计人员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屏障柱脚 锚栓连接 平截面假定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基于前后逐段逼近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
17
作者 陶政臣 高湛军 见文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0-119,共10页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T接分支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结构复杂,传统测距算法通常忽略分支,测距精度变低,研究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前后逐段逼近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测距方法。首先,...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T接分支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结构复杂,传统测距算法通常忽略分支,测距精度变低,研究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前后逐段逼近的含多分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测距方法。首先,分析分布参数模型,根据零序电压、电流关系,提出故障区段判别系数,判别最小故障区段。其次,利用最小故障区段两端的零序电压、电流建立故障测距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求解精确故障点。最后,在PSCAD仿真平台上对所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确定故障最小区段,精确计算出故障点,并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能较好适应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接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T接分支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区段判别 梯度下降法
下载PDF
接触悬挂锚段关节电流分布仿真研究
18
作者 梁中林 吴积钦 +2 位作者 冯帆 韩峰 何可欣 《电气化铁道》 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
高速铁路接触悬挂锚段关节工作支电连接线出现散股断线问题对整个锚段关节影响较大。为研究接触悬挂锚段关节电流分布规律及工作支电连接线断线造成的电气影响,通过仿真与实测结合的方式对锚段关节关键零部件进行测量并验证,在获取关键... 高速铁路接触悬挂锚段关节工作支电连接线出现散股断线问题对整个锚段关节影响较大。为研究接触悬挂锚段关节电流分布规律及工作支电连接线断线造成的电气影响,通过仿真与实测结合的方式对锚段关节关键零部件进行测量并验证,在获取关键零部件参数后对整个锚段关节进行建模分析,对比去工作支电连接后锚段关节载流吊弦电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 锚段关节 电流分布
下载PDF
大型海上风机导管架基础大直径钢管桩承载力与疲劳性能分析
19
作者 郑荣坤 范永春 +3 位作者 徐璐 刘东华 庄杰敏 柯世堂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3,共8页
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是支撑上部风机、承受风浪流荷载的关键结构。以某深水区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风机为例,对不同桩径的导管架基础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提炼出了频率随桩径变化的发展规律;同时,结合SACS软件分别对主体结构、主体与桩连接段... 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是支撑上部风机、承受风浪流荷载的关键结构。以某深水区海上风电场大兆瓦风机为例,对不同桩径的导管架基础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提炼出了频率随桩径变化的发展规律;同时,结合SACS软件分别对主体结构、主体与桩连接段的受力性能进行敏感性分析,综合对比不同桩径导管架基础对嵌岩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桩顶连接段的过渡段开展疲劳性能研究,分别获取不同桩径下过渡段的应力集中系数,系统地评估不同桩径的导管架基础对疲劳损伤的影响;最终,形成一种适用于浅覆盖海域、大兆瓦海上风机的新型大直径避免嵌岩的导管架桩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受力对桩径变化的敏感性由强至弱分别为:灌浆连接段强度>桩顶过渡段强度>导管架基础强度>桩顶过渡段疲劳性能>桩长>频率;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该场址地区增大1.5 m桩径可减小桩长4 m,大幅降低了桩端打入岩层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导管架基础 避免嵌岩 承载力 疲劳损伤 灌浆连接段
下载PDF
梁端削弱形式对火灾下钢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
20
作者 赵冲 蒋媛媛 +2 位作者 黄嘉欢 邓炼 李治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520-9528,共9页
为探究不同梁端削弱形式对火灾下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对中柱失效2层2跨钢框架梁-柱子结构进行常温下Pushdown加载试验,研究其竖向抗力曲线和破坏模态。试验结果表明:中柱失效钢框架结构主要依靠弯曲机制和悬链线机制抵抗外加... 为探究不同梁端削弱形式对火灾下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对中柱失效2层2跨钢框架梁-柱子结构进行常温下Pushdown加载试验,研究其竖向抗力曲线和破坏模态。试验结果表明:中柱失效钢框架结构主要依靠弯曲机制和悬链线机制抵抗外加荷载,且悬链线机制具有滞后性。随后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ABAQUS建立二层平面钢框架模型,并对其展开常温下和火灾下的拟静力模拟,对出现的削弱型梁翼缘、二次削弱型梁翼缘、开洞梁腹板和开洞梁翼缘4种梁端削弱方式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有限元结果表明:削弱型梁翼缘和二次削弱型梁翼缘不论在常温还是高温下,都能提供比未削弱情况下的模型更高的结构竖向抗力和变形能力。较于其他梁端削弱形式,考虑悬链线效应,二次削弱型梁翼缘变形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梁端削弱形式 Pushdown试验 有限元模拟 连续倒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