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tein增强mH2A靶向GRP78蛋白通过MAPK信号通路调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镓宁 邓菲 潘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9-1135,共7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变异体macroH2A(mH2A)和Butein共同作用GRP78蛋白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ion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调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色素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H2A和葡萄... 目的:探讨组蛋白变异体macroH2A(mH2A)和Butein共同作用GRP78蛋白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ion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调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色素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H2A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of 78,GRP78)的表达情况;分析临床资料与mH2A和GRP78表达的关系;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GRP78和mH2A蛋白的相互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mH2A和GRP78的相关作用及Butein与mH2A之间的作用。Transwell试验检测mH2A的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试验检测mH2A的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沉默mH2A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和MAPK/ERK激酶(ME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黑色素瘤组织中mH2A和GRP78表达明显降低(P<0.05);Butein可以增强mH2A的表达水平(P<0.05),mH2A可以调节GRP78蛋白的表达(P<0.05);沉默mH2A促进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上调MEK和ERK1蛋白的表达。结论:Butein可以增强mH2A靶向GRP78蛋白通过MAPK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2A butein 黑色素瘤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下载PDF
Butein effects in colitis and interleukin-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expression 被引量:3
2
作者 Sehe Dong Lee Jung Wan Choe +7 位作者 Beom Jae Lee Myoung Hee Kang Moon Kyung Joo Ji Hoon Kim Jong Eun Yeon Jong-Jae Park Jae Seon Kim Young-Tae Ba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期465-474,共10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butein o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 andcolitis in interleukin(IL)-10-/- mice.METHODS: To synchronize colitis, 8- to 10-wk-old IL-10-/- mice were fed pel...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butein o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 andcolitis in interleukin(IL)-10-/- mice.METHODS: To synchronize colitis, 8- to 10-wk-old IL-10-/- mice were fed pellet-chow containing piroxicam for 2 wk. Subsequently,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or butein(1 mg/kg per day, ip) was injected for 4 wk. Histologic scores, inflammatory cytokines, MMP-9 and 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 STAT3) expressions were analyzed in IL-10-/- mice and in Colo 205 cells.RESULTS: Butein reduced the colonic inflammatory score by > 50%. Expression levels of IL-6, IL-1β, interferon(IFN)-γ and MMP-9 were decreased in the colons of mice exposed to butein, whereas other inflammatory cytokines(IL-17 A, IL-21 and IL-22) were unchang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p STAT3 and MMP-9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buteintreated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Butein inhibited IL-6-induced activation of STAT3 in Colo 205 cells.CONCLUSION: Butein ameliorated colitis in IL-10-/-mice by regulating IL-6/STAT3 and MMP-9 ac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tein Interleukin-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
下载PDF
Butein介导mTOR通路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3
作者 姬超 康媛 +1 位作者 张月宁 李国鑫 《肿瘤药学》 CAS 2020年第6期681-685,697,共6页
目的探讨紫铆因(Butein)介导mTOR信号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无药物干预)和观察组(10、20、40μmol·L^-1 Butein干预),分别采用MTT、Transwell、划痕实验、免疫印迹法及PCR检测不同浓度B... 目的探讨紫铆因(Butein)介导mTOR信号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无药物干预)和观察组(10、20、40μmol·L^-1 Butein干预),分别采用MTT、Transwell、划痕实验、免疫印迹法及PCR检测不同浓度Butein对HeLa细胞活力、侵袭、迁移和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为100%,与不同浓度观察组作用不同时间(24、36、48、72 h)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胞存活率与Butein浓度及干预时间呈负相关。观察组细胞侵袭数和迁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40μmol·L^-1组最低,10μmol·L^-1组最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TOR/P70S6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40μmol·L^-1组最低,10μmol·L^-1组最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utein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P70S6K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细胞 紫铆因 浓度 mTOR/P70S6K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查尔酮化合物Butein-0908对5种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4
作者 彭舟 徐楠楠 关丽萍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研究查尔酮化合物Butein-0908对5种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化合物Butein-0908对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并检测化... 目的研究查尔酮化合物Butein-0908对5种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化合物Butein-0908对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并检测化合物Butein-0908对病原菌菌体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Butein-0908对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8.87、13.43、16.48 mg/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8.48、27.69、34.15 mg/L;对温和气单胞菌和哈维氏弧菌的抑菌效果弱于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鳗弧菌。其中对副溶血弧菌的抑制效果最佳。使致病菌的迟缓期延长2-7 h,提示Butein-0908可能通过影响致病菌生长繁殖来达到抑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化合物butein-0908 水产动物病原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紫铆因通过激活SIRT1介导FOXO1/NF-κB信号通路改善坐骨神经损伤
5
作者 车敏 张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紫铆因诱导SIRT1激活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损伤组和紫铆因组,每组10只。分别于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手术当天、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检测各组大鼠BBB运动评分和... 目的探讨紫铆因诱导SIRT1激活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损伤组和紫铆因组,每组10只。分别于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手术当天、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检测各组大鼠BBB运动评分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第14天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通过TUNEL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BDNF、MBP、GAP-43、SIRT1、FOXO1、Keap1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坐骨神经损伤组大鼠相比,紫铆因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BBB运动评分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增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改善,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降低,坐骨神经BDNF、MBP、GAP-43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FOXO1、Keap1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紫铆因可通过上调坐骨神经损伤大鼠SIRT1表达抑制FOXO1/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继而改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坐骨神经损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FOXO1/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紫铆花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共培养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高莉 谭雪 +1 位作者 罗静莺 闫明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紫铆花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共培养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A375细胞与HaCaT细胞的共培养细胞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等体积培养液),紫铆花素低、中、高剂量组(以下简称低、中、高剂量组,0.5... 目的探讨紫铆花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共培养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A375细胞与HaCaT细胞的共培养细胞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等体积培养液),紫铆花素低、中、高剂量组(以下简称低、中、高剂量组,0.5,1.0,5.0μg/L)。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和线粒体膜电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干细胞因子(SCF)和其受体c-Kit,以及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2(TRP-1,TRP-2)及SCF,c-Kit,MIT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细胞的增殖率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S期和G_(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高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SCF,c-Kit,MITF的mRNA表达水平及SCF,c-Kit,MITF,TRP-1,TRP-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紫铆花素可能通过调节SCF,cKit,MITF的表达而影响A375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等细胞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花素 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 细胞周期 线粒体膜电位 干细胞因子 干细胞因子受体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下载PDF
Butein-instigated miR-186-5p-dependent modulation of TWIST1 affects resistance to cisplatin and bioenergetics of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cells
7
作者 Mario Cioce Daniela Rutigliano +1 位作者 Annamaria Puglielli Vito Michele Fazio 《Cancer Drug Resistance》 2022年第3期814-828,共15页
Aim: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is a chemoresistant tumor,and biphasic and sarcomatoid histologies portend the worst prognosis for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patients.We obtained the microRNA expression pro... Aim: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is a chemoresistant tumor,and biphasic and sarcomatoid histologies portend the worst prognosis for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patients.We obtained the 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e of three biphasic-sarcomatoid MPM cell lines to identify commonly expressed microRNA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utein,a chemo-sensitizing compound,on this microRNA subset.Methods:Nanostring-based microRNA profiling and analysis through the ROSALIND platform were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commonly modulated microRNAs and their targets.MicroRNA-mimic transfection,Luciferase assay,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employed to show specific perturbation of TWIST1 levels by miR-186-5p.Sphere-forming assays,invasion assay,and metabolic profiling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b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butein-instigated miR-186-5p-mediated perturbation of TWIST1 levels.TGCA analysis was used to search fo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WIST1 and miR-186-5p levels in biphasic and epithelioid MPM specimens.Results:We identified a set of perturbed microRNAs,common to three biphasic/sarcomatoid MPM cell lines,after butein treatment.When focusing on miR-186-5p,we unraveled a butein-ignited and miR-186-5p-mediated modulation of TWIST1 levels which affected the 3D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cisplatin resistance,invasion,and bioenergetics of the MPM cell lines tested.We showed that miR-186-5p and TWIST1 levels are anti-correlated in biphasic MPM specimens from TCGA.Conclusion:We unraveled a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of butein,which attenuated the pro-tumorigenic features of MPM at least through a miR-186-5p-TWIST1 axis.We suggest that those activities converge into the chemo-sensitizing effect of this compound and may be of translational relev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THELIOMA butein miR-186-5p TWIST1 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 CHEMORESISTANCE cancer metabolism invasion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
原文传递
紫铆因抑制内质网应激恢复内皮细胞线粒体稳态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范崇熙 金振晓 +9 位作者 宁守斌 翟蒙恩 李白容 徐梦楠 陈虹羽 张静 郭锐 杨全龙 石学汇 付之光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692-699,共8页
目的探讨紫铆因(BUT)抑制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应激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低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应用不同浓度BUT(2、4、8μmol/L)处理细胞48 h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TUNE... 目的探讨紫铆因(BUT)抑制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应激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低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应用不同浓度BUT(2、4、8μmol/L)处理细胞48 h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TUNEL染色法标记凋亡细胞情况;分别应用DCFH-DA和JC-1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质网应激和凋亡通路主要蛋白变化。此外,联合应用内质网应激特异性激动剂毒胡萝卜素(Tg)后,重复上述检测。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低氧损伤降低细胞活力并促进细胞凋亡。同时,低氧损伤诱导MMP发生去极化反应,进而导致细胞内ROS堆积。分子水平研究显示,低氧损伤激活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并上调凋亡蛋白的表达。不同浓度的BUT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稳定MMP水平、清除细胞内ROS堆积、恢复内质网功能,最终逆转细胞死亡(P<0.05)。应用Tg联合处理后进一步证实,BUT对内皮细胞的抗低氧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BUT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稳定线粒体功能,进而清除细胞内ROS蓄积并阻断凋亡过程,介导HUVECs抗低氧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稳态 氧化应激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紫铆花素通过下调miR-34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9
作者 张美红 刘新兵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3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紫铆花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紫铆花素组、anti-miR-NC组、anti-miR-34a组、高剂量紫铆花素加miR-NC组、... 目的探讨紫铆花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紫铆花素组、anti-miR-NC组、anti-miR-34a组、高剂量紫铆花素加miR-NC组、高剂量紫铆花素加miR-34a组;分别进行RT-qPCR、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miR-34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相关蛋白表达;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紫铆花素处理或下调miR-34a均可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5);紫铆花素可显著降低miR-34a的表达水平(P<0.05);且上调miR-34a逆转了紫铆花素对ox-LDL处理HUVECs凋亡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结论紫铆花素可能通过下调miR-34a表达缓解ox-LDL诱导的HUVECs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紫铆花素 MIR-34A 凋亡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紫铆因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的体内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丽瑞 陈葳 +1 位作者 李琛 李旭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4-718,共5页
目的观察紫铆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BLS增殖的影响以及对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紫铆因处理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实验(MTT)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蛋白印迹检测核转录因子κ... 目的观察紫铆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BLS增殖的影响以及对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紫铆因处理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实验(MTT)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蛋白印迹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核内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磷酸化程度,并检测NF-κB下游靶基因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及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建立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途径,测量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结果紫铆因抑制了膀胱癌细胞增殖并诱导G2/M期细胞周期阻滞。紫铆因处理后NF-κB p65的核内表达及ERK1/2的磷酸化程度下降(P<0.05),Cyclin D1及COX2基因表达下调(P<0.05),体内实验发现紫铆因治疗组较对照组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抑制(P<0.05)。结论紫铆因具有抗膀胱癌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ERK及NF-κB信号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膀胱移行细胞癌 增殖
下载PDF
紫铆因通过抑制p53信号通路对抗丙酮醛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1
作者 乐亮 徐江 +4 位作者 姜保平 许利嘉 胡克平 陈士林 肖培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0-626,共7页
目的探讨紫铆因对丙酮醛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紫铆因预处理1 h后,1.5 mmol·L^(-1)丙酮醛诱导PC12细胞凋亡,MTT及LDH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毒性;PI及Hoechst 33342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及坏死... 目的探讨紫铆因对丙酮醛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紫铆因预处理1 h后,1.5 mmol·L^(-1)丙酮醛诱导PC12细胞凋亡,MTT及LDH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毒性;PI及Hoechst 33342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及坏死;逆转录PCR检测促凋亡基因p53、caspase-9和抗氧化基因SOD2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53、caspase-9的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的紫铆因预处理PC12细胞1 h后,可明显对抗丙酮醛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核固缩、碎裂,抑制促凋亡基因p53、caspase-9的过表达,提高抗氧化基因SOD2的表达。结论紫铆因能明显对抗丙酮醛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降低促凋亡基因p53、caspase-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丙酮醛 PC12细胞 凋亡 P53 CASPASE-9
下载PDF
紫铆因改善化疗损伤卵巢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琼 梁宗文 +3 位作者 张安琪 卢晓声 朱望爱 胡越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4期35-39,42,共6页
目的探讨紫铆因对化疗所诱导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联合治疗组(环磷酰胺+紫铆因)和紫铆因组,每5天测重;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卵泡发育和各级卵泡计数;Elisa法... 目的探讨紫铆因对化疗所诱导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联合治疗组(环磷酰胺+紫铆因)和紫铆因组,每5天测重;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卵泡发育和各级卵泡计数;Elisa法检测雌激素、孕激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irt1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化疗组大鼠体重、卵巢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则明显高于化疗组。化疗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联合治疗组阴道细胞涂片表现为规律的动情周期。化疗组卵巢结构破坏,始基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窦状卵泡均少于其他三组。联合治疗组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化疗组,FSH水平显著低于化疗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化疗组Sirt1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相反,联合治疗组的Sirt1蛋白水平高于化疗组,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低于化疗组。结论紫铆因可以改善化疗对大鼠卵巢功能的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化疗 卵巢 SIRT1 凋亡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驱虫斑鸠菊中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加利 袁将 +2 位作者 全庆华 姬瑞芳 刘永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药驱虫斑鸠菊中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为完善驱虫斑鸠菊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药驱虫斑鸠菊中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为完善驱虫斑鸠菊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测定驱虫斑鸠菊药材中这4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本法中圣草酚、紫铆查耳酮、紫铆素和异鼠李素的进样量分别在13.44~107.52、30.24~241.92、9.60~76.80、6.25~49.97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8、0.9999、0.9991、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9.70%~100.56%,RSD小于2.0%。结论:本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为评价驱虫斑鸠菊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圣草酚 紫铆查耳酮 紫铆素 异鼠李素 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紫铆因靶向EGFR和AuroraA/B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伟 刘文斌 刘海丹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18-423,共6页
紫铆因抗多种肿瘤的生物学活性已被广泛研究,但其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研究中,通过MTS和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紫铆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停泊依赖和停泊非依赖增殖的影响,利用免疫印迹... 紫铆因抗多种肿瘤的生物学活性已被广泛研究,但其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研究中,通过MTS和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紫铆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停泊依赖和停泊非依赖增殖的影响,利用免疫印迹检测紫铆因处理后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的磷酸化状态,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紫铆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演进的影响。研究发现紫铆因剂量依赖性抑制A549和H1650细胞增殖,在抑制EGFR信号通路磷酸化活化的同时下调EGFR总蛋白及EGFR在胞膜和胞核的表达,而且紫铆因下调AuroraA/B和H3-S10磷酸化,促进A549细胞G2/M期阻滞。结果表明紫铆因可通过靶向EGFR和AuroraA/B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紫铆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AuroraA/B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阻滞
下载PDF
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存活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伟 刘文斌 刘海丹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研究紫铆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通过MTS和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增殖的抑制,生化分析仪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糖酵解的影响,并利用免疫印迹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激活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结... 研究紫铆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通过MTS和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增殖的抑制,生化分析仪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糖酵解的影响,并利用免疫印迹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激活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发现紫铆因剂量依赖性抑制KYSE150和Eca109细胞增殖,下调EGFR信号通路活化,抑制HK2的表达及糖酵解。一定浓度的紫铆因能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发生凋亡,caspase3和PARP被剪切,Bcl-2和Mcl-1表达下调,但Bcl-XL未见明显改变。结果证明紫铆因抑制食管鳞癌的增殖,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和糖酵解被抑制,及促存活蛋白Bcl-2和Mcl-1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紫铆因 细胞增殖 糖酵解 凋亡
下载PDF
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存活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伟 刘文斌 刘海丹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紫铆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通过MTS和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增殖的抑制,生化分析仪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糖酵解的影响,并利用免疫印迹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激活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 研究紫铆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通过MTS和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增殖的抑制,生化分析仪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糖酵解的影响,并利用免疫印迹检测紫铆因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激活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发现紫铆因剂量依赖性抑制KYSE150和Eca109细胞增殖,下调EGFR信号通路活化,抑制HK2的表达及糖酵解.一定浓度的紫铆因能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发生凋亡,caspase3和PARP被剪切,Bcl-2和Mcl-1表达下调,但Bcl-XL未见明显改变.结果证明紫铆因抑制食管鳞癌的增殖,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和糖酵解被抑制,及促存活蛋白Bcl-2和Mcl-1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紫铆因 细胞增殖 糖酵解 凋亡
下载PDF
5-异戊烯基紫铆花素的全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艳敏 李红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8-1451,共4页
以廉价的3,4-二羟基苯甲醛和2,4-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过C-异戊烯基化,酚羟基保护,羟醛缩合和去保护基等步骤,以32%的总收率完成了天然产物5-异戊烯基紫铆花素的全合成。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都经过^(1)H NMR、IR、MS确认。
关键词 紫铆花素 异戊烯基 全合成
下载PDF
紫铆花素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珂娣 段佳林 +5 位作者 苏晶 陶星茹 赵石 白杨 卫培峰 奚苗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974-2981,共8页
目的:研究紫铆花素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1‰二甲基亚砜)和紫铆花素高、中、低浓度组(2、1、0.5μmol/L)。后4组给予相应试剂/药物干预24 h后... 目的:研究紫铆花素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1‰二甲基亚砜)和紫铆花素高、中、低浓度组(2、1、0.5μmol/L)。后4组给予相应试剂/药物干预24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均以100 m U/mL葡萄糖氧化酶诱导氧化应激模型。培养4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三磷酸腺苷(AT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或活性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和SOD、CAT、GSH-Px、ATP活性或水平均显著降低,凋亡率、ROS含量和MDA、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MMP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溶剂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紫铆花素高、中、低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和SOD(除中、低浓度组外)、CAT、GSH-Px(除中、低浓度组外)、ATP(除低浓度组外)活性或水平均显著升高,凋亡率、ROS含量和MDA、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MMP明显增加。结论:紫铆花素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稳定线粒体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增加能量生成,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最终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花素 PC12细胞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 炎症 细胞凋亡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紫铆因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体外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黎巧茹 赖文英 +4 位作者 林春燕 刘小俭 张祖涵 李毓 黄礼彬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61-65,71,共6页
目的探讨紫铆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Ficoll-Paque分离液分离4例初发ALL患儿骨髓原代细胞及4例正常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并购买HK-2、Nalm-6、Jurkat、sup-B15及MOLT-3 ALL细胞株;用... 目的探讨紫铆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Ficoll-Paque分离液分离4例初发ALL患儿骨髓原代细胞及4例正常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并购买HK-2、Nalm-6、Jurkat、sup-B15及MOLT-3 ALL细胞株;用MTS技术检测紫铆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紫铆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Bim、Puma及cleaved PARP的表达。结果紫铆因对正常单个核细胞无明显抑制增殖作用,对人ALL原代细胞及ALL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紫铆因能逆转氟美松耐药细胞株对氟美松的敏感性;紫铆因能明显促进人ALL细胞株的细胞凋亡,并且随着紫铆因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越明显;随着紫铆因浓度的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im、Puma及cleaved PARP表达量也逐渐增多。结论紫铆因对ALL细胞包括氟美松耐药细胞株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紫铆因通过自噬途径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宁宇 潘天龙 +2 位作者 李斌 吴登颖 潘骏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1072-1076,1096,I0002,共7页
目的研究紫铆因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并探讨自噬在紫铆因抗骨肉瘤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紫铆因作用骨肉瘤细胞24h和30μmol/L紫铆因作用骨肉瘤细胞不同时间,使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 目的研究紫铆因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并探讨自噬在紫铆因抗骨肉瘤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紫铆因作用骨肉瘤细胞24h和30μmol/L紫铆因作用骨肉瘤细胞不同时间,使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及自噬相关蛋白p62、LC3、Beclin-1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自噬泡的产生;最后分别用自噬激动剂和自噬抑制剂预处理后再加入紫铆因作用于骨肉瘤细胞,并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紫铆因作用后,骨肉瘤细胞的活性明显下降,Bax、Cleaved caspase3、Beclin-1、LC3 Ⅱ的表达增加,而Bcl-2、p62的表达降低,骨肉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紫铆因处理组有较多自噬泡产生;使用自噬抑制剂预处理骨肉瘤细胞后,紫铆因对骨肉瘤的凋亡效果被逆转,而使用自噬激动剂预处理骨肉瘤细胞后,紫铆因使骨肉瘤细胞凋亡的效果进一步增强。结论紫铆因可以降低骨肉瘤细胞活性并促进其凋亡;同时紫铆因可以激活自噬,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骨肉瘤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