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和抑制性减法杂交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华荣 黄冰 +2 位作者 张士璀 亓飞 郭燕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6,共6页
本文就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和抑制性减法杂交这两种技术的主要原理、基本操作过程和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展望了这两种技术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杂交技术 优缺点 海洋生物技术 基本操作 减法 过程 领域
下载PDF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筛选二羟环氧苯并芘致癌相关基因片段
2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堃 +2 位作者 陈学敏 易菲 冯苏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 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分离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恶性转化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先从细胞中提取mRNA并合成双链cDNA ,双链DNA以Sau3AI内切酶消化 ,连接接头并经PCR扩增。以BPDE诱导恶变细胞的cDNA为“... 目的 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分离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恶性转化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先从细胞中提取mRNA并合成双链cDNA ,双链DNA以Sau3AI内切酶消化 ,连接接头并经PCR扩增。以BPDE诱导恶变细胞的cDNA为“检测子”、以对照组细胞cDNA为“驱赶子”进行消减杂交。结果 经 3轮消减杂交后分离出 5个cDNA片段 ,在琼脂糖凝胶上清晰显示 2 10bp以下的 5条条带 ,这些片段分别与总RNA作Northern印迹杂交证实它们均来自BPDE诱变的细胞。结论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是筛选化学致癌相关基因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恶性转化相关基因 二羟环氧苯并芘
下载PDF
抗双酰胺类杀虫剂小菜蛾的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3
作者 王莹莹 李广阅 +2 位作者 徐巨龙 孙诗晴 薛超彬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25-29,共5页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繁殖力较强,世代重叠严重,加上一些地区生产上用药频繁,导致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大量应用,小菜...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繁殖力较强,世代重叠严重,加上一些地区生产上用药频繁,导致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大量应用,小菜蛾对该药剂的抗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研究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本试验利用敏感品系cDNA作为"驱动子"(Drivers),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抗氟苯虫酰胺品系cDNA作为"检测子"(Testers),通过改进的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cDNA r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cDNA RDA),在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抗氟苯虫酰胺品系中获得2个与28S rRNA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的序列,其中一个序列(DP3-1)与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类TBP蛋白同源性为97%,另外一个序列(DP3-2)与赤拟谷盗的TcasGA2_TC010626蛋白基因同源性为93%;此外,两个抗性品系中各获得一个未知序列。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小菜蛾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双酰胺类杀虫剂 抗性机制
下载PDF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分离鼻咽癌上皮细胞株HNE_1表达差异cDNA序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湛凤凰 江宁 +5 位作者 曹利 邓龙文 谭国林 周鸣 谢奕 李桂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寻找鼻咽癌中差异性表达基因,包括与鼻咽癌发病相关的候选抑瘤基因。方法应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DA),分离原代培养的正常人鼻咽上皮细胞与鼻咽癌细胞株HNE1中差异表达的cDNA序列,Southern杂交和N... 目的寻找鼻咽癌中差异性表达基因,包括与鼻咽癌发病相关的候选抑瘤基因。方法应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DA),分离原代培养的正常人鼻咽上皮细胞与鼻咽癌细胞株HNE1中差异表达的cDNA序列,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被用来分析差异性表达产物的来源,最后,将这些序列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并用链终止法测序。结果在第4轮杂交及扩增反应后,获得4条差异性条带。Southern杂交及Northern杂交证明,这些差异性片段来自作为“检测”扩增子的正常人鼻咽上皮,在鼻咽癌细胞株HNE1中不表达或表达降低。序列分析这些差异性片段的克隆,发现一些序列是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的基因,包括一些看家基因;另有一些基因则为新基因序列。结论鼻咽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过程,所获得的差异性片段中,与之同源的一些已知基因具有抑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抑瘤基因 cdna 差异分析
原文传递
一种基因克隆的新策略—cDNA的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林 袁爱力 +1 位作者 李勇 吕有勇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8年第3期113-116,共4页
cDNA的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是近年发展起来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基因克隆新策略。它以基因组代表性差异分析法为技术基础,并吸取了差异显示法的优点,具有灵敏、高效及假阳性率低等特点。在肿瘤基因克隆、病因分析和病源筛选、发... cDNA的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是近年发展起来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基因克隆新策略。它以基因组代表性差异分析法为技术基础,并吸取了差异显示法的优点,具有灵敏、高效及假阳性率低等特点。在肿瘤基因克隆、病因分析和病源筛选、发育的基因调控以及不同细胞因子和受体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等方面的应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cdna 代表性差异分析
下载PDF
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筛选人癌候选抑癌基因 被引量:2
6
作者 湛凤凰 江宁 +5 位作者 曹利 邓龙文 周鸣 谢奕 曾朝阳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运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cDNArepresentationaldiferenceanalysis,cDNARDA),以正常人鼻咽上皮细胞及鼻咽癌HNE1细胞作为比较的样品来源,分离了四个在鼻咽癌中缺失的cDN... 运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cDNArepresentationaldiferenceanalysis,cDNARDA),以正常人鼻咽上皮细胞及鼻咽癌HNE1细胞作为比较的样品来源,分离了四个在鼻咽癌中缺失的cDNA片段.以此四个片段作探针,分别进行DNA杂交、RNA杂交,结果显示,这些差异性的cDNA序列确实来自正常人鼻咽上皮且只在其中表达和/或在鼻咽癌HNE1中表达降低,并在鼻咽癌病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性表达的基因为具有相当抑癌基因功能的已知基因和可能与鼻咽癌相关的抑癌基因的新基因.从而说明cDNARDA是一种高效、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抑癌基因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下载PDF
对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7
作者 方孝东 林栖凤 李冠一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对常用的代表性差异分析(RDA)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模式系统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DA方法不仅保留了原有的优点,而且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简化了实验操作,只需1周即可完成原本需要3周的实验操作,增强了该技术的实用性.
关键词 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 基因克隆 cdna-RDA 差异表达基因 差异显示 差减杂交
下载PDF
cDNA3′端代表差异显示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潘美辉 金虎林 袁建刚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97年第3期52-55,43,共5页
根据真核mRNA3′端一般含Poly(A)的原理,可使用共同引物将不同的mRNA反转录成cDNA,然后设计特殊引物进行反转录PCR,或者将限制性酶切与反转录PCR偶联使用,均可获得对应于mRNA3′端的cDNA3′端... 根据真核mRNA3′端一般含Poly(A)的原理,可使用共同引物将不同的mRNA反转录成cDNA,然后设计特殊引物进行反转录PCR,或者将限制性酶切与反转录PCR偶联使用,均可获得对应于mRNA3′端的cDNA3′端代表扩增子。比较不同条件下的cD-NA3′端代表扩增子,可以获得两种或多种细胞中mRNA的表达差异谱,并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cdna3'端 代表扩增子 差异显示分析
下载PDF
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与疾病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林 袁爱力 +1 位作者 李勇 吕有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本文结合代表性差异分析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介绍了近年来该方法在肿瘤基因克隆、新病原体的筛查和多态相关标志物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 ,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
关键词 代表性差异分析 基因克隆 疾病基因
下载PDF
小菜蛾对杀螟丹抗性相关序列的代表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罗根 陈之浩 +1 位作者 张晓飞 李忠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 ,以小菜蛾的敏感品系作为驱赶扩增子 ,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作为检测扩增子 ,通过 3轮消减杂交得到大小为 15 0~ 30 0bp的差异片段 ,经亚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等数据库同源比较 ,发现其中一个亚克隆序列与P4 5 0...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 ,以小菜蛾的敏感品系作为驱赶扩增子 ,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作为检测扩增子 ,通过 3轮消减杂交得到大小为 15 0~ 30 0bp的差异片段 ,经亚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等数据库同源比较 ,发现其中一个亚克隆序列与P4 5 0基因有部分同源性 ,其余亚克隆与已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低 ,判断这些序列可能是新基因的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螟丹 抗性 相关序列 代表性差异分析 亚克隆测序
下载PDF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湛凤凰 李桂源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8年第2期81-87,共7页
分离特异性基因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目前代表性差异分析法通过制备扩增子,消减杂交和动力性富集,使捕获靶基因的研究更加高效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MS-代表性差... 分离特异性基因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目前代表性差异分析法通过制备扩增子,消减杂交和动力性富集,使捕获靶基因的研究更加高效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MS-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及MS-代表性差异分析法-WEEC。本文仅对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其在肿瘤、基因表达、遗传性分析及致病因子的研究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RDA 代表性差异分析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代表性差异分析比较两株来自不同地区的猪源Lactobacillus菌株
12
作者 苏勇 姚文 朱伟云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目的】对分离自猪肠道的乳酸杆菌S1菌株进行鉴定,并比较该菌株与同种的001T菌株的基因差异。【方法】对S1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种特异PCR检测,并且对S1菌株和Lactobacillus sobrius 001T进行代表性差异分析(Representational... 【目的】对分离自猪肠道的乳酸杆菌S1菌株进行鉴定,并比较该菌株与同种的001T菌株的基因差异。【方法】对S1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种特异PCR检测,并且对S1菌株和Lactobacillus sobrius 001T进行代表性差异分析(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结果】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与S1菌株最相似的已知菌为L.sobrius。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显示,仔猪空、回肠细菌图谱中有一与S1菌株有相同迁移位置的优势条带,克隆、测序鉴定表明,与该条带相匹配的16SrRNA基因克隆(CloneS)的最相似已知菌也为L.sobrius。16SrRNA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1菌株与CloneS和L.sobrius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8%和99.6%。L.sobrius特异性引物也可以扩增S1株菌的16SrRNA基因的特定片段。因此S1菌株可被确定为L.sobrius。RDA对菌株S1和同种的猪源L.sobrius001T菌株的基因差异进行分析,未发现这两株菌的基因组差异。【结论】猪肠道乳杆酸菌S1菌株属于L.sobrius,其与猪源L.sobrius001T菌株为相似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wbacillus sobrius 代表性差异分析 猪肠道乳酸杆菌
下载PDF
甲基化CpG岛扩增联合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在筛查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甲基化修饰序列的应用
13
作者 李勇 郭榕 宁金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CpG岛扩增联合代表性差异分析(MCA/RDA)方法在筛查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高甲基化修饰序列的应用。方法以92对NSCLC和癌旁对照组织DNA为研究对象,应用MCA/RDA方法筛查肺癌组织DNA中高甲基化修饰的CpG岛序列。应用... 目的探讨甲基化CpG岛扩增联合代表性差异分析(MCA/RDA)方法在筛查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高甲基化修饰序列的应用。方法以92对NSCLC和癌旁对照组织DNA为研究对象,应用MCA/RDA方法筛查肺癌组织DNA中高甲基化修饰的CpG岛序列。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ensitive PCR,MSP)技术,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4)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修饰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获得5个经Slot Blot验证在肺癌组织中高甲基化修饰的CpG岛序列(IGFBP-4、KLK10、ADAM23、GADD45G和DUOX1)。甲基化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处理NSCLC细胞可明显上调IGFBP-4基因的表达。在41例(44.6%)癌组织中检测到IGFBP-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对照组织。47例(51.1%)癌组织检测到IGFBP-4高甲基化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检出率(16.3%,15/92;P<0.001)。IGFBP-4高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r=-0.396,P<0.001)。IGFBP-4高甲基化与TNM分期(P=0.013)和淋巴结转移(P=0.022)相关。结论应用MCA/RDA方法筛查到5个在NSCLC组织中高甲基化修饰的CpG岛序列,并证实IGFBP-4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可能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参与了NSCL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甲基化CpG岛扩增 代表性差异分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4
下载PDF
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14
作者 王宏 李春海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8年第3期236-238,共3页
同一物种不同基因组的表达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有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有的是某些病原引起的。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正是这样一种分析DNA序列差别的有效方法,它能同时分析与某些疾病表型密切... 同一物种不同基因组的表达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有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有的是某些病原引起的。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正是这样一种分析DNA序列差别的有效方法,它能同时分析与某些疾病表型密切相关的基因变化或某些感兴趣的定点基因克隆。 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差异分析 消减杂交 差异显示技术 多态性 基因组DNA 基因克隆 寡核苷酸 分子生物学技术 动力学 DNA序列
下载PDF
代表性差异性分析 一种分析复杂但高度相关基因组间差异性的方法
15
作者 王轶 詹希美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1998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代表性差异性分析,它是一种有效地发现复杂基因间差异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微生物、寄生虫等领域,如克隆肿瘤的缺失基因,新的致病基因的发现。它不需要基因图谱即可快速分离出相关的多态性标记物。
关键词 代表性差异分析 多态性标记物 基因组
下载PDF
应用cDNA RDA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筛查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依群 邓小戈 +3 位作者 翟木绪 隋国良 王敏 廖二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筛查差异表达基因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将17β雌二醇(E2)干预MG63细胞cDNA分别制备成检测和驱赶扩增子进行消减杂交作为整个cDNARDA... 目的探讨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筛查差异表达基因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将17β雌二醇(E2)干预MG63细胞cDNA分别制备成检测和驱赶扩增子进行消减杂交作为整个cDNARDA的内部质控,以干预组扩增子、对照组扩增子和第4轮双向消减产物为模板,行内对照基因GAPDH的RTPCR进行消减效率分析,Southern杂交证实消减产物来源,快速Northern杂交证实消减产物确实呈差异表达;克隆到pGEMTeasy载体,转化JM109感受态细菌并铺Amp+XgalIPTG琼脂皿得到差异表达文库,随机挑取白色单菌落培养后点成尼龙阵列膜,分别与干预组和对照组扩增子及第4轮消减产物杂交,得到差异表达克隆用于后续研究。结果内部质控结果显示,第3轮消减杂交后,PCR未见差异性产物扩增;cDNARDA共得到3个雌二醇诱导表达上调条带和2个表达下调条带。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在检测扩增子及第1~4轮差异产物中均可见阳性杂交信号,而驱赶扩增子中无杂交信号;快速Northern杂交证实干预组细胞总RNA的两处杂交信号均较对照组强;阵列膜同一克隆两个点对应的杂交信号呈高度相关一致性,共得到120个差异表达克隆(56个表达上调,64个表达下调)。结论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方法能有效快速高通量筛查E2诱导MG63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cdna阵列 基因表达 方法学
下载PDF
cDNA-RDA方法筛选与分析VBNC状态沙门菌差异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烨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22,共4页
为了研究VBNC状态沙门菌特异性基因,探讨细菌VBNC状态发生机制,试验应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cDNA-RDA)对VBNC状态沙门菌特异性基因进行筛选及分析。结果表明:经过3轮差减杂交后,获得8条差异基因片段;分析差异基因功能,推测其中5条... 为了研究VBNC状态沙门菌特异性基因,探讨细菌VBNC状态发生机制,试验应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cDNA-RDA)对VBNC状态沙门菌特异性基因进行筛选及分析。结果表明:经过3轮差减杂交后,获得8条差异基因片段;分析差异基因功能,推测其中5条差异基因可能与沙门菌VBNC状态发生机制以及合成蛋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差异基因
原文传递
鲤鱼白细胞介素-1β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江帅 卢强 +3 位作者 李伟 赵晓 冯祥汝 陈义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01-7304,共4页
[目的]进行鲤鱼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利用DD-RTPCR方法获得差异表达cDNA片段,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克隆了鲤鱼IL-1β的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差... [目的]进行鲤鱼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利用DD-RTPCR方法获得差异表达cDNA片段,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克隆了鲤鱼IL-1β的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获得的阳性克隆含有1个大小为831 bp编码276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聚类分析表明,鲤鱼IL-1β氨基酸序列与日本鲤鱼紧密聚为一支,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5%,之后聚类顺序依次为鲫鱼、斑马鱼、猪、牛、马、人和小鼠。差异表达分析表明,经有丝分裂原刺激后前期(4 h)白细胞中IL-1β的表达量显著增大,但随着时间推移(12,24 h)并非一直较同期大,表达量总体趋势成峰形。[结论]为进一步研究IL-1β在体内的表达方式、功能特点和调控机理以及在炎症反应、应急反应和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白细胞介素-1Β cdna克隆 鉴定 差异表达分析
下载PDF
鲤鱼白细胞介素-8全长cDNA的克隆、鉴定及其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业平 孙晓义 +3 位作者 卢强 李莲瑞 邓洪宽 付宝权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用DD-RTPCR的方法获得差异显示片段A26,经地高辛标记作为探针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核酸杂交筛选,从0.8×104个重组噬菌体中,经过2轮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克隆含有1个大小为294bp编码98个氨基酸... 用DD-RTPCR的方法获得差异显示片段A26,经地高辛标记作为探针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核酸杂交筛选,从0.8×104个重组噬菌体中,经过2轮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克隆含有1个大小为294bp编码98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含有Chemokine-CXC功能结构域,前体中含有22个氨基酸组成的引导肽,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成熟白细胞介素-8(IL-8)多肽中第12、13和14构成CXC基序,但之前无ELR基序。系统发生分析其与荷兰鲤鱼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89%。分离培养鲤鱼外周血白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经LPS、PHA和ConA刺激后,提取总RNA,根据鲤鱼IL-8全长cDNA序列和β-ac-tin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鲤鱼外周血白细胞IL-8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经有丝分裂原刺激后前期(4h)白细胞中IL-8的表达量明显增大,但随着时间推移(12、24h)并不一直比同期正常白细胞表达量大,表达量趋势成峰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IL-8 cdna克隆 鉴定 差异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一个在梅山猪×大白猪杂交组合的背最长肌中差异表达的新基因的分离、cDNA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谱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永刚 雷明刚 +1 位作者 熊远著 邓昌彦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29-1133,共5页
为了揭示猪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梅山猪×大白猪杂交组合的背最长肌中分离到一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用半定量RT—PCR进行鉴定,随后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得到该基因的cDNA全长.经与GenBank进行Blast比较,... 为了揭示猪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梅山猪×大白猪杂交组合的背最长肌中分离到一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用半定量RT—PCR进行鉴定,随后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得到该基因的cDNA全长.经与GenBank进行Blast比较,这个基因与猪的已知的基因没有明显的同源性.基因预测显示这个基因编码一个由18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且该蛋白质具有保守的PRA1familyprotein的结构域,同时该蛋白质和人、大鼠、小鼠的PRA1familyprotein3分别具有88%,88%,87%的同源性,因此将这个基因命名为猪的PRA1familyprotein3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猪的PRA1familyprotein3和人的PRA1familyprotein3具有比大鼠、小鼠的PRA1faroilyprotein3更近的亲缘关系.组织表达谱分析显示这个基因在肌肉与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富,在脾中中等表达,在心、肾、卵巢、肺中少量表达,在肝与小肠中几乎不表达.同时对这个基因的功能及与猪的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MRNA差异显示 背最长肌 PRA1family protein 3 cdna序列分析 组织表达谱 新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