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ampus Spaces: A Case Study of Yaohu Campus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1
作者 LI Xiaoyun DING Yile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5年第2期1-2,5,共3页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brought by blind expansion of campus, such as lack of public spaces, oversized spaces, and improper traffic designs, this paper took Yaohu Campus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propo...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brought by blind expansion of campus, such as lack of public spaces, oversized spaces, and improper traffic designs, this paper took Yaohu Campus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proposed the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campus spaces, such as establishing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ampus space, improving campus traffic organization, creating and improving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spac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evolution history of campus sp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ITY campus space form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下载PDF
Campus Design Strategies Based on Spatial Images: A Case Study of Four New Campuses in Chengdu
2
作者 YU Yang QIAN Yuexi +2 位作者 ZHAO Bo ZHU Qibin YAN Jie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2期5-10,14,共7页
From 1999,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scale, colleges have experienced fas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campuses. However, the urgency of the demand for campus space at that time led to the shortco... From 1999,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scale, colleges have experienced fas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campuses. However, the urgency of the demand for campus space at that time led to the shortcomings of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peed than connotat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mpus. Even now the evaluation of new campuses which have been used for nearly twenty years and whether the space of new campuses has played its due role will affect the display of the heritage and temperament of colleges. This paper uses the typical spatial cognitive concept—spatial image to analyse the elements of spatial images on campuses, summarizes the perception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wards the space of four new campuses in Chengdu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is,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campus space design and the strategies of classification design, and intends to take spatial images as the research cut-in point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campus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析 空间设计 建筑设计 设计方案
下载PDF
基于选座偏好的大学校园“第三空间”设计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馥闲雅舍咖啡馆为例
3
作者 李沁婷 尚慧芳 《工业设计》 2023年第10期76-79,共4页
在日益提倡混合学习、小组协作的教育背景下,大学需要了解并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促进越来越多的校园“第三空间”茁壮成长,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文章采用观察法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生活动... 在日益提倡混合学习、小组协作的教育背景下,大学需要了解并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促进越来越多的校园“第三空间”茁壮成长,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文章采用观察法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馥闲雅舍咖啡馆为例,对大学校园“第三空间”进行实地调研,从咖啡馆内学生的行为活动及咖啡馆座位的功能形态、配套设施、绿化布置、声环境情况等多个维度入手,基于学生在校园咖啡馆的选座偏好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大学校园“第三空间”的设计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第三空间 优化设计 高校咖啡馆 选座偏好
下载PDF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空间意象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4
作者 季可夫 赵阳 +2 位作者 刘旺 杨嘉豪 郭曈烨 《住区》 2023年第1期150-155,共6页
本文以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认知地图法、百度热力图以及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研究学生对于校园各类空间的认知意象、人群分布和“标志性空间”、“代表性空间”、“最喜欢的空间”以及“活动性空间”的空间偏好,并探寻意... 本文以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认知地图法、百度热力图以及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研究学生对于校园各类空间的认知意象、人群分布和“标志性空间”、“代表性空间”、“最喜欢的空间”以及“活动性空间”的空间偏好,并探寻意象性空间与各类型空间的相关性以发掘高校校园意象性空间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结果显示热力图的高热地区能一定程度影响学生的认知意象,“最喜欢在哪活动的空间”、“代表校园形象空间”、“标志性空间”以及“最喜欢的空间”在与校园认知意象的相关性依次降低,为大学校园的建设与改造提供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意象空间 认知地图 空间偏好 百度热力图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功能分区的校园景观格局和绿地空间分析
5
作者 郄俊鹏 王浩阳 +2 位作者 杨思培 葛大兵 梁运姗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1期64-72,共9页
以湖南农业大学校园景观格局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校2012、2016及2020年三期的遥感数据源,综合运用GIS和Fragstats等技术,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校园改建过程中景观格局和绿地空间动态变化特征,并针对已有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 以湖南农业大学校园景观格局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校2012、2016及2020年三期的遥感数据源,综合运用GIS和Fragstats等技术,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校园改建过程中景观格局和绿地空间动态变化特征,并针对已有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校园景观格局的优化改造提供合理的指导。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来看,2012~2016年学校建设是一个质的飞跃期,景观类型格局变化明显,而2016~2020年则处于一个优化期,各功能区景观格局和绿地空间渐趋合理;从空间上看,绿化用地是主要的斑块类型,有效提升了校园景观丰富度,然而各功能区绿地类型在丰富化和功能性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校园景观格局的优化可根据具体的功能分区布局,充分考虑师生的需求,因地制宜布置绿地类型,使校园整体景观兼具功能性和生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区 景观格局 绿地空间 动态变化 大学校园
下载PDF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6
作者 韩磊 徐鑫 赵珏 《工业设计》 2023年第6期86-88,共3页
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研显示,我国中学校园景观中存在场所精神匮乏、交互空间紧缺、文化内涵薄弱等问题。文章以罗森塔尔效应理论为依据,对校园景观能否触发罗森塔尔效应进行验证,提出保持校园设计语言一致性与独特性、优化外部空间构... 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研显示,我国中学校园景观中存在场所精神匮乏、交互空间紧缺、文化内涵薄弱等问题。文章以罗森塔尔效应理论为依据,对校园景观能否触发罗森塔尔效应进行验证,提出保持校园设计语言一致性与独特性、优化外部空间构成功能性与层次性、注重设计手法重复性与隐喻性的设计策略,以期对新发展阶段的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森塔尔效应 中学校园 景观设计 外部空间
下载PDF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高校负空间“微”更新策略探讨——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
7
作者 夏梦琴 王天 杨樾 《建筑与装饰》 2023年第6期31-33,共3页
本文在环境行为学的概念内涵基础上,关注高校校园负空间使用的特点、人群行为特征,阐述了基于行为需求特征的高校负空间微更新路径,并结合重庆交通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更新这一实例,提出以小微设施为媒介的大学校园空间微更新设计思路,以... 本文在环境行为学的概念内涵基础上,关注高校校园负空间使用的特点、人群行为特征,阐述了基于行为需求特征的高校负空间微更新路径,并结合重庆交通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更新这一实例,提出以小微设施为媒介的大学校园空间微更新设计思路,以期为高校的空间激活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为学 大学校园 负空间 微更新
下载PDF
学校与城市:校园变迁对近代成都城市空间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鲍成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2,共11页
学校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变迁往往会对城市空间产生深刻影响。在近代成都,新式学校出现之前城内以贡院为导向的旧式学校塑造出传统的城市空间。而清末民国时期,以国立四川大学及其前身为代表的新式学校逐渐成为成都城市空间... 学校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变迁往往会对城市空间产生深刻影响。在近代成都,新式学校出现之前城内以贡院为导向的旧式学校塑造出传统的城市空间。而清末民国时期,以国立四川大学及其前身为代表的新式学校逐渐成为成都城市空间构建的重要参与者,其开办和之后的校园变迁对当时成都城市空间演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成都早期现代化的显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城市空间 学校 成都
下载PDF
限制下的突破——城市高密度中小学校园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华 闫景月 《当代建筑》 2022年第9期140-144,共5页
近年来,中小学校舍增容的需求迫切,但一、二线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的状况却给这类学校的新建、扩建带来掣肘,大量城市中心区学校的建设面临用地不足的现实问题。在紧张的用地与学位指标需求不断增多的双重压力下,新学校的设计与建设面临... 近年来,中小学校舍增容的需求迫切,但一、二线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的状况却给这类学校的新建、扩建带来掣肘,大量城市中心区学校的建设面临用地不足的现实问题。在紧张的用地与学位指标需求不断增多的双重压力下,新学校的设计与建设面临重重考验。如何在高密度用地的条件下创造出适应当下教育需求,面向未来的高品质校园,成了摆在建筑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结合笔者近些年来参与的一些城市高密度中小学校园的设计实践,以及国内当下一些相关优秀案例的深入研究,探讨适应这类学校项目设计的有效方法,希望通过对这些设计方法的详细分析和系统整理,总结应对这类高密度用地条件下校园设计的实践策略,为未来此类型学校项目的设计实践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设计参考和有益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中小学校园 空间突围 校园边界 教学空间
下载PDF
中国高校新校区环境建设探讨
10
作者 刘曦婷 王行懿 罗言云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年第11期6-9,14,共5页
1中国高校新校区建设存在的误区1.1景观环境风格趋同,缺乏地方特色由于规划时间紧,现代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对地方特色缺少深入调研与考查,再加上设计单位通常延续一贯的规划设计风格,也没有将景观与城市肌里与特征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导致... 1中国高校新校区建设存在的误区1.1景观环境风格趋同,缺乏地方特色由于规划时间紧,现代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对地方特色缺少深入调研与考查,再加上设计单位通常延续一贯的规划设计风格,也没有将景观与城市肌里与特征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导致各个地区的校园环境趋同。1.2人文环境特色不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campusES UNIVERSITIES LANDSCAPE design COMMUNICATION space
下载PDF
多校区大学师资空间流动管理系统探析
11
作者 霍生平 贺正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37-40,共4页
多校区大学师资管理是一个新课题。当前,在管理实践中存在母校集权制和分校集权制两种管理系统,它们各有优缺点。为了理顺母校与分校、分校与分校、行政配置机制与市场配置机制、内部人才来源于外部人才来源的关系,文章提出"多校... 多校区大学师资管理是一个新课题。当前,在管理实践中存在母校集权制和分校集权制两种管理系统,它们各有优缺点。为了理顺母校与分校、分校与分校、行政配置机制与市场配置机制、内部人才来源于外部人才来源的关系,文章提出"多校区大学师资共建流动管理系统"构想,对三类人才配置渠道做出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师资空间流动管理系统 母校集权制 分校分权制
下载PDF
南京夏季高校户外空间组成要素与微气候舒适度研究
12
作者 郭苏明 李玘苏 +1 位作者 俞紫洋 褚寒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81-86,共6页
随着高校教学及活动形式丰富度的提高,高校校园户外空间愈发承载起教学、生活、交际等功能。研究选取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和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两所知名院校为代表,定点测量校园中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舒适度要素。通过数学分析... 随着高校教学及活动形式丰富度的提高,高校校园户外空间愈发承载起教学、生活、交际等功能。研究选取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和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两所知名院校为代表,定点测量校园中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舒适度要素。通过数学分析手法探寻舒适度高低与校园户外空间组成要素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户外空间的植物与水体能有效优化夏季微气候舒适度,空间形态对城市主导风向的作用显著,能够改变场地风力,空间下垫面材质对热辐射的吸收会影响户外空间的近地面温度。因此进行场地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与使用人群的舒适度体验,运用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化户外空间微气候状况,提高人群对户外空间的好感度和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空间 微气候 舒适度 高校
下载PDF
高校新校区室外游憩空间品质调查与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雷 储金龙 +1 位作者 顾康康 包善驹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440-446,共7页
室外游憩空间是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高品质的室外游憩空间是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基于参与指数和品质指数,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对合肥市7所高校新校区室外游憩空间进行调查,并结合评价指数象限分布图对高... 室外游憩空间是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高品质的室外游憩空间是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基于参与指数和品质指数,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对合肥市7所高校新校区室外游憩空间进行调查,并结合评价指数象限分布图对高校新校区室外游憩空间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高校新校区室外游憩空间品质较好,但参与程度一般。发现合肥市高校新校区室外游憩空间品质最突出的问题是个性不突出、绿地空间游憩利用率不足、室外运动游憩空间品质不高等,并就此提出了优化高校新校区室外游憩空间品质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校区 室外游憩空间 品质 研究
下载PDF
基于CPTED理论的大学校园环境安全评价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邓楷 赖文波 薛蕊 《风景园林》 2018年第7期36-41,共6页
在当代大学校园开放性与内聚性双重特性影响下,如何建设平安校园是校园环境设计的一大难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学生对校园整体环境的安全评价并绘制安全感知地图,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CPTED六要素相关性展开分析并... 在当代大学校园开放性与内聚性双重特性影响下,如何建设平安校园是校园环境设计的一大难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学生对校园整体环境的安全评价并绘制安全感知地图,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CPTED六要素相关性展开分析并对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发现安全评价较低地点分布于校园边际空间及夜间可视性较差的地点。通过对校园整体环境展开实地调研,基于CPTED六要素提炼13个校园环境安全评价要素,提出校园环境安全设计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相关校园规划及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学校园 环境安全 CPTED 安全评价 边际空间
下载PDF
探求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营造——以南京工业大学片区改造为例
15
作者 杨欣 刘晓光 高将 《江苏建筑》 2016年第3期12-14,共3页
现中国大学校园有着良好的教育水平和优美的教学环境,但相比于国外有名的高校,中国大学校园对于学生交往空间塑造的重视程度较低。良好的交往交流环境有助于加强新时代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片区场地和学生的调... 现中国大学校园有着良好的教育水平和优美的教学环境,但相比于国外有名的高校,中国大学校园对于学生交往空间塑造的重视程度较低。良好的交往交流环境有助于加强新时代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片区场地和学生的调研观测,探求大学校园内潜在的交往空间,为更好的履行其交流沟通功能提出新的改造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交往空间 改造 景观
下载PDF
基于共享理念的中小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小永 汪忠 +3 位作者 王春保 曾菲萍 李壮壮 黄煌强 《中外建筑》 2021年第10期108-112,共5页
校园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切实有效地让中小学校园空间充分发挥在城市环境里的价值不仅具有社会及实践意义,同样值得作深入学术探讨。本文以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第三实验小学设计方案为例,以共享理念为导向,从建筑... 校园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切实有效地让中小学校园空间充分发挥在城市环境里的价值不仅具有社会及实践意义,同样值得作深入学术探讨。本文以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第三实验小学设计方案为例,以共享理念为导向,从建筑空间布局、学校管理模式等角度入手,采用对内、对外两种共享模式营造学校与社会真正共享的场所,包含运动、休闲、学习、交流等。以期为后续的校园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理念 中小学校园 公共空间 多元化管理 地下停车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学新老校区空间形态对比研究——以南华大学为例
17
作者 李绅 廖建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2-109,共8页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许多院校设立了新校区,如何优化新老校区空间形态,延续校园文脉,成为许多院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南华大学红湘校区和雨母校区为例,对新老校园的空间形态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CAD绘制校...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许多院校设立了新校区,如何优化新老校区空间形态,延续校园文脉,成为许多院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南华大学红湘校区和雨母校区为例,对新老校园的空间形态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CAD绘制校园轴线图,利用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选取整合度、全局深度、智能度及可理解度作为基本参数,对校园轴线图进行了量化综合分析,归纳了校园空间形态特点,对其空间形态进行了对比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大学校园 新老校区 空间形态
下载PDF
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的功能利用研究
18
作者 王健远 季翔 《工业设计》 2021年第10期51-53,共3页
由于学校建设规模的扩增和学生数量的增加,我国对于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建设的探究需求增大。开发校园地下空间不仅能够缓解校园地面建设用地的不足,同时也能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的功能房间。但在国内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 由于学校建设规模的扩增和学生数量的增加,我国对于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建设的探究需求增大。开发校园地下空间不仅能够缓解校园地面建设用地的不足,同时也能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的功能房间。但在国内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并不能完全实现设计之初想要达到的效果。文章以中小学校园的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地下空间建设的经验,以及如何做到空间的高效利用,并结合典型案例建设的经验和实践,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校园地下空间的功能利用提出可借鉴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园 地下空间 功能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