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口服头孢菌素Cefprozil
1
作者 雷招宝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0-362,共3页
头孢菌素类开发与临床应用已取得惊人的进展.但从品种上看,大多是供注射用,可供口服者相对较少.作为口服给药以治疗全身感染的头孢菌素,一要对胃酸稳定,二要吸收完全,否则易被胃酸水解而失效,或大量滞留于胃肠道而致胃肠反应和肠道菌丛... 头孢菌素类开发与临床应用已取得惊人的进展.但从品种上看,大多是供注射用,可供口服者相对较少.作为口服给药以治疗全身感染的头孢菌素,一要对胃酸稳定,二要吸收完全,否则易被胃酸水解而失效,或大量滞留于胃肠道而致胃肠反应和肠道菌丛失调.国内至1989年底上市的口服头孢菌素只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和头孢拉定,国外则还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克肟以及新上市的Cefprozil(BMY-28100,商品名Cefzil)等.关于Cefprozil,国外文献自1987年才陆续报道.本文简述Cefprozil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cefprozil 药理学
下载PDF
新口服广谱头孢菌素Cefprozil
2
作者 方红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2-29,共8页
口服头孢菌素给药方便,临床广泛应用已有多年,但一些较老的品种如头孢氨苄等,对于某些重要致病菌,如流感杆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和某些产β-内酰胺酶的肠道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的抗菌活性较弱.头孢克罗和头孢克胯是新近开发的口... 口服头孢菌素给药方便,临床广泛应用已有多年,但一些较老的品种如头孢氨苄等,对于某些重要致病菌,如流感杆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和某些产β-内酰胺酶的肠道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的抗菌活性较弱.头孢克罗和头孢克胯是新近开发的口服头孢菌素,与老一代的头孢菌素相比,对β-内酰胺酶更稳定,对许多细菌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Cefprozil(BMY28100)是一种更加新的口服头孢菌素,其化学结构不同于其他品种:分子式的3位上有一个2-丙烯基(附图),7位上对-羟苯基团增强了对酸的稳定性.其顺式和反式异构体混和的比例大约为90:10.现将有关该品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的资料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cefprozil 抗菌素
下载PDF
Pharmacokinetic comparison with different assays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is-,trans-cefprozil diastereomers in human plasma
3
作者 Seung-Hyun Jeong Ji-Hun Jang +1 位作者 Hea-Young Cho Yong-Bok Le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51-363,共13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pharmacokinetic(PK)parameters obtained using two newly developed assays,HPLC-UV and UPLC-ESI-MS/MS.Selection of assay and results obtained therefrom are very important in PK s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pharmacokinetic(PK)parameters obtained using two newly developed assays,HPLC-UV and UPLC-ESI-MS/MS.Selection of assay and results obtained therefrom are very important in PK studies and can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PK-based clinical dose and usage settings.For this study,we developed two new methods that are most commonly used in biosample analysis and focused on PK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hem.By HPLC-UV equipped with a Luna-C8 column using UV detector,cefprozil diastereomers were separated using water containing 2%(V/V)acetic acid and acetonitrile as a mobile phase.By UPLC-ESI-MS/MS equipped with a HALO-C18 column,cefprozil diastereomers were separated using 0.5%(V/V)aqueous formic acid containing 5 mM ammoniumformate buffer and methanol as a mobile phase.Chromatograms showed high resolution,sensitivity,and selectivity without interference by plasma constituents.Both intra-and inter-day precisions(CV,%)were within 8.88%for HPLC-UV and UPLC-ESI-MS/MS.Accuracy of both methods was 95.67%-107.50%.These two analytical methods satisfied the criteria of international guidance and could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PK study.Comparison of PK parameters between two assays confirmed that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he predicted minimum plasma concentrations at steady state,which may affect clinical dose and usage settings.Furthermore,we confirmed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PK parameters and various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1000 mg cefprozil to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fprozil diastereomers COMPARISON HPLC-UV UPLC-ESI-MS/MS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 Biochemical parameters
下载PDF
Cefprozil versus Amoxicillin/Clavula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 Meta-Analysi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被引量:1
4
作者 Rafael Bolanos-Diaz Maria Calderon-Cahua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4年第4期386-394,共9页
Introduction: The efficacy of amoxicillin combined with clavulanic acid in Acute Otitis Media (AOM) is not debatable, but studies report a high frequency of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effects related to this interventio... Introduction: The efficacy of amoxicillin combined with clavulanic acid in Acute Otitis Media (AOM) is not debatable, but studies report a high frequency of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effects related to this intervention. In this scenario, several studies about the antibiotic cefprozil report that it has the same efficacy as amoxicillin/clavula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OM with significantly fewer side effects.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oth treatments in AOM. Methodology: We searched for clinical trials and systematic reviews with or without meta-analyses in the Cochrane Group Register and the MEDLINE database up to November 2013, comparing the two interventions mentioned. Results were expressed as a rate of treatment failures or favorable response rates (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in both cases), and as th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Th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the fixed and random effects models. The significance level used in the test for heterogeneity was 0.05. Funnel plot was used to search for publication bias. Results: 7 clinical trials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for both interventions regarding clinical and bacteriological response (RR = 1.02, 95% CI, 0.97-1.06, p = 0.780 and RR = 1.02, 95% CI, 0.99-1.07, p = 0.228, respectively). However,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comparison of adverse effects, showing that amoxicillin/clavulanate ha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side effects than cefprozil (RR = 0.52, 95% CI, 0.45-0.59, p = 0.000). Conclusion: Both treatments demonstrated equal 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efficacy. However, the use of cefprozil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advers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fprozil AMOXICILLIN/CLAVULANATE Acute Otitis Media
下载PDF
安儿宁颗粒联合头孢丙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刘桂芳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安儿宁颗粒联合头孢丙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抛币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参照组采用头孢丙烯颗粒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安儿宁颗粒联合头孢丙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抛币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参照组采用头孢丙烯颗粒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安儿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淋巴细胞、白细胞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参照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以及头痛好转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儿宁颗粒联合头孢丙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儿宁颗粒 头孢丙烯颗粒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头孢丙烯临床药代动力学和干混悬剂与片剂的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菁 曹忆堇 +2 位作者 郁继诚 施耀国 张婴元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2期87-88,93,共3页
目的 :研究头孢丙烯片剂在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和干混悬剂与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比较。方法 :10名受试者随机双交叉单次空腹口服头孢丙烯片剂或干混悬剂各 1g后 ,以微生物法测定其血、尿药物浓度。结果 :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头孢丙烯片剂 1... 目的 :研究头孢丙烯片剂在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和干混悬剂与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比较。方法 :10名受试者随机双交叉单次空腹口服头孢丙烯片剂或干混悬剂各 1g后 ,以微生物法测定其血、尿药物浓度。结果 :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头孢丙烯片剂 1g后的血药峰浓度为 (14.5 6± 2 .38)mg/L ,达峰时间为 (1.5 9± 0 .44 )h ,消除半衰期为 (1.18± 0 .2 0 )h ,药时曲线下面积为 (4 6 .30± 6 .6 6 )h·mg/L ,口服片剂者 2 4h累积尿排出率为给药量的 (5 6 .14± 5 .0 8) %。头孢丙烯干混悬剂药代参数与口服片剂者相比 ,两制剂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8.11± 14.78) %。结论 :头孢丙烯片剂体内过程符合血管外二室模型 ,口服后吸收迅速 ,主要经肾脏排出。头孢丙烯干混悬剂与片剂具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药代动力学 干混悬剂 片剂 生物等效性 微生物法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头孢丙烯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书明 胡志雄 +1 位作者 鞠万国 黄简抒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 :评价头孢丙烯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 115例随机分成 2组 ,头孢丙烯组 5 8例 (男性 37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4 7a±s 13a)予头孢丙烯 5 0 0mg ,po ,bid ... 目的 :评价头孢丙烯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 115例随机分成 2组 ,头孢丙烯组 5 8例 (男性 37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4 7a±s 13a)予头孢丙烯 5 0 0mg ,po ,bid ;头孢克洛组5 7例 (男性 34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4 9a± 12a)予头孢克洛 5 0 0mg ,po ,tid。 2组均以 7~ 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头孢丙烯组与头孢克洛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3%与 91% (P >0 .0 5 ) ,细菌清除率为92 %与 89% (P >0 .0 5 ) ,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丙烯可作为治疗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治疗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评价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头孢丙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明贵 张婴元 +4 位作者 汪复 徐楠 梁德荣 郑丽叶 邓伟吾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目的 :评价国产头孢丙烯片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头孢丙烯片与头孢克洛胶囊随机对照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10 1例 ,头孢丙烯组 5 1例 (男性 33例 ,女性 18例 ,年龄 5 0a±s 13a) ,头孢克洛组 5 0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 目的 :评价国产头孢丙烯片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头孢丙烯片与头孢克洛胶囊随机对照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10 1例 ,头孢丙烯组 5 1例 (男性 33例 ,女性 18例 ,年龄 5 0a±s 13a) ,头孢克洛组 5 0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4 9a± 15a)剂量分别均为 5 0 0mg ,po ,bid及tid ;另用头孢丙烯片 5 0 0mg ,po ,qd开放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5 5例 ;疗程均 7~ 14d。结果 :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 94 %及92 % ,细菌清除率均为 93%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0 %及 8% ,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头孢丙烯开放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5 5例的有效率为 94 % ,细菌清除率为 90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结论 :头孢丙烯片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治疗 药物疗法 临床研究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头孢丙烯及其他4种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秀珍 刘勇 +3 位作者 陈文昭 胡必杰 赵敏 胡云建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54-154,共1页
目的 :调查头孢丙烯及其他 4种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用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的革兰阳性菌鉴定卡GPI、奈瑟及嗜血杆菌鉴定卡NHI做最终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 目的 :调查头孢丙烯及其他 4种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用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的革兰阳性菌鉴定卡GPI、奈瑟及嗜血杆菌鉴定卡NHI做最终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方法测定MIC。结果 :共计测定了 15 5株肺炎链球菌、97株流感嗜血杆菌、2 0株卡他莫拉菌、12株苯唑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19株 β 溶血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肺炎链球菌对 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 :头孢丙烯 90 .3%、头孢克罗 85 .2 % ,阿奇霉素 2 5 .8%、青霉素 80 .6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为 94 .2 %。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丙烯和头孢克罗敏感率均为 97.9%。结论 :头孢丙烯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 5种主要病原菌均显示了很高的体外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抗生素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体外抗菌活性
下载PDF
国产头孢丙烯颗粒剂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梦翔 狄斌 +2 位作者 于锋 沈建平 张银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412-1415,共4页
目的:建立HPLC-UV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顺式和反式头孢丙烯,对国产头孢丙烯颗粒剂和胶囊剂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人体相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将20名健康志愿者分两组进行单剂量双交叉试验,剂量均为500 mg,两次试验间隔时间为7 d.... 目的:建立HPLC-UV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顺式和反式头孢丙烯,对国产头孢丙烯颗粒剂和胶囊剂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人体相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将20名健康志愿者分两组进行单剂量双交叉试验,剂量均为500 mg,两次试验间隔时间为7 d.血浆样品用20%的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用乙腈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提取内源性杂质,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8柱(5 μm,4.6 mm×30 cm),流动相为乙腈-1.5%的乙酸水溶液(158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30 ℃,内标为头孢拉定.结果: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标准曲线范围为 0.0209~10.47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最低定量限为 0.0209 mg·L-1;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达峰时间分别为 1.7±0.3 h,1.8±0.2 h;达峰浓度分别为:4.45±1.25 mg·L-1、4.88±1.08 mg·L-1,生物半衰期分别为 1.89±0.45 h和 1.79±0.39 h,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0-12分别为:12.11±2.62 mg·L-1·h-1、12.34±2.93 mg·L-1·h-1,头孢丙烯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9±8.8)%.结论:本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对Cmax、AUC0-12经对数转换,方差分析后进行双单侧检验及90%可信限判断,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HPLC 颗粒剂
下载PDF
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国内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感染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富超 方宝霞 +2 位作者 于琳 李鹏 胡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1年第4期202-206,共5页
目的:评价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0年)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纳入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治疗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 目的:评价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0年)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纳入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治疗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12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63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头孢克洛比较,头孢丙烯的治疗痊愈率OR合并值1.30(95%CI为1.06~1.59),Z=2.53(P=0.01),差异有显著性;有效率OR合并值1.24(95%CI为0.88~1.75),Z=1.23(P=0.22),差异无显著性;细菌清除率OR合并值1.28(95%CI为0.81~2.03),Z=1.08(P=0.28),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目前国内证据表明,头孢丙烯治疗细菌感染痊愈率优于头孢克洛,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影响,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头孢克洛 细菌感染 META分析
下载PDF
头孢丙烯的合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肖涛 张孝清 +2 位作者 曹芳 田春梅 王锦堂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88-390,396,共4页
以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为起始原料,经7-位酰胺基水解、在DCC作用下与侧链D-2-叔丁氧羰基氨基-2-(4-羟苯基)乙酸缩合、3-位氯甲基置换为碘甲基后与三苯膦成内鎓盐,与乙醛进行Wittig反应在3-位形成丙烯基,最后... 以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为起始原料,经7-位酰胺基水解、在DCC作用下与侧链D-2-叔丁氧羰基氨基-2-(4-羟苯基)乙酸缩合、3-位氯甲基置换为碘甲基后与三苯膦成内鎓盐,与乙醛进行Wittig反应在3-位形成丙烯基,最后在三氟乙酸作用下脱去7-位侧链氨基和4-位羧基的保护基制得头孢丙烯,总收率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 抗生素 合成
下载PDF
头孢丙烯颗粒人体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珍 唐世新 +2 位作者 杨武云 计一平 王法财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研究头孢丙烯颗粒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与市售头孢丙烯片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双周期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500mg头孢丙烯颗粒剂和片剂,两次试验间隔为1周,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头孢... 目的:研究头孢丙烯颗粒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与市售头孢丙烯片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双周期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500mg头孢丙烯颗粒剂和片剂,两次试验间隔为1周,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头孢丙烯的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内过程基本一致,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0.36±1.27)和(8.90±0.93)μg/mL;tmax分别为(1.07±O.30)和(2.19±0.81)h;t1/2分别为(1.55±0.17)和(1.47±0.22)h;AUC0-10分别为(31.39±5.17)和(30.21±4.77)μg·h·mL^-1。结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头孢丙烯颗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30±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颗粒剂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头孢克洛缓释片与头孢丙烯片对照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珏 金美玲 +4 位作者 何礼贤 张洪玉 蔡绍曦 张德平 姚婉贞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3-268,共6页
目的: 比较头孢克洛缓释片与头孢丙烯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缓释头孢克洛组予头孢克洛缓释片750mg,bid;头孢丙烯组予头孢丙烯500mg,bid,疗程均为7d。结果:202例AECB病... 目的: 比较头孢克洛缓释片与头孢丙烯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缓释头孢克洛组予头孢克洛缓释片750mg,bid;头孢丙烯组予头孢丙烯500mg,bid,疗程均为7d。结果:202例AECB病人入选,缓释头孢克洛组102例,头孢丙烯组100例。治疗前2组基础情况、症状、体征和峰流速均具可比性。治疗后按意向性分析(ITT)和按方案分析(PP)缓释头孢克洛组和头孢丙烯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 0 %, 74. 5 %和85. 4 %,74. 7 %,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83 %和79 %, 2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 05 );不良事件发生率缓释头孢克洛组7. 8 %,头孢丙烯组为6. 0 %, 2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 05)。结论:AECB病人应用头孢克洛缓释片750mg,bid,连续7d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头孢丙烯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迟效制剂 单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 多中心研究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头孢丙烯 头孢克洛 缓释
下载PDF
头孢丙烯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立子 钟国平 +6 位作者 薛新平 欧志敏 曾桂雄 黄丽惠 马中富 陈孝 黄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2种国产头孢丙烯片(头孢类抗生素)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评价这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对照,单次口服头孢丙烯片1 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丙烯顺式及反式异构体的血浆浓... 目的研究2种国产头孢丙烯片(头孢类抗生素)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评价这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对照,单次口服头孢丙烯片1 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丙烯顺式及反式异构体的血浆浓度,用非房室模型法计算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顺式异构体: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tm ax分别为(2.4±1.0),(2.3±0.8)h;Cm ax分别为(15.4±3.5),(14.8±2.8)μg.mL-1;t1/2分别为(1.4±0.1),(1.4±0.1)h;MRT分别为(3.4±0.6),(3.4±0.6)h;AUC0-t分别为(61.2±10.6),(60.3±11.4)μg.h.mL-1;AUC0-∞分别为(64.7±11.2),(64.5±11.7)μ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9.3±14.5)%。反式异构体: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tm ax分别为(2.4±0.9),(2.4±0.9)h;Cm ax分别为(1.6±0.3),(1.5±0.3)μg.mL-1;t1/2分别为(1.2±0.2),(1.5±0.6)h;MRT分别为(3.2±0.7),(3.2±0.7)h;AUC0-t分别为(6.1±1.4),(5.6±1.3)μg.h.mL-1;AUC0-∞分别为(6.1±1.4),(5.6±1.3)μ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4.0±17.5)%。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高效液相色谱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用HPLC法测定头孢丙烯的血浆浓度并应用于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世新 李珍 +3 位作者 姜洪满 计一平 杨武云 胡晋红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头孢丙烯浓度的HPLC法,并应用于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00mg头孢丙烯片,以HPLC法测定血浆中头孢丙烯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头孢丙烯浓度的HPLC法,并应用于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00mg头孢丙烯片,以HPLC法测定血浆中头孢丙烯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8.64±1.00)μg/mL,tmax(2.00±0.85)h,t1/2(1.47±0.27)h,MRT(2.88±0.49)h,C1/F(17.964±2.50)L/h,AUC0~10(28.05±4.60)μg·h·mL^-1和AUC0-∞(2842±4.75)μg·h·mL^-1结论:本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专属性及重现性等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适用于头孢丙烯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头孢丙烯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磊 张扑 +1 位作者 刘艳 肖永红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 :研究头孢丙烯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与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关系 ,为临床选择合理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生物法测定 1 0名健康志愿者中的头孢丙烯血药浓度 ,根据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以平皿二倍稀释... 目的 :研究头孢丙烯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与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关系 ,为临床选择合理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生物法测定 1 0名健康志愿者中的头孢丙烯血药浓度 ,根据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以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丙烯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头孢丙烯 5 0 0mg单次口服给药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血药浓度峰值 (cmax)为 (9.36± 1 .1 8)mg/L ,达峰时间 (tmax)为 (1 .2 3± 0 .4 5 )h ,血浆清除半衰期 (t1 /2β)为 (1 .31± 0 .35 )h ,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0 ∞)为 (2 7.0 9± 3.0 6 )h·mg/L ,清除率 (CL)为 (1 8.6 9± 2 .30 )L/h。对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酿脓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等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值范围为0 .0 1 6~ 4mg/L ;其中 ,单次口服头孢丙烯 5 0 0mg ,对酿脓链球菌感染可达到T >MIC约 4 0 %以上 ,其他致病菌则小于 30 %。结论 :对确诊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菌———酿脓链球菌引起的感染 ,头孢丙烯 5 0 0mg ,每日 1次给药 ,可有较好的疗效 ,但对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MSSA等 ,建议增加给药次数或增大单次给药剂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药代动力学 微生物法测定
下载PDF
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必杰 何礼贤 +1 位作者 金美玲 洪群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 研究头孢丙烯在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0年 4~ 9月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大连 9家医院进行开放、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比较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轻、中度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 目的 研究头孢丙烯在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0年 4~ 9月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大连 9家医院进行开放、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比较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轻、中度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细菌学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 417例 (上呼吸道感染 2 2 7例 ,下呼吸道感染 190例 ) ,头孢丙烯组 2 2 2例 ,头孢克洛组 195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发热程度、血白细胞 (WBC)与中性粒细胞、病原体种类和构成 ,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头孢丙烯组用药 5 0 0mg ,qd ;头孢克洛组用药 2 5 0mg ,tid。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丙烯 5 0 0mg ,bid ;头孢克洛组 5 0 0mg ,tid ,疗程均为 7~ 14d。头孢丙烯组总有效率 (痊愈 +有效 )在上、下呼吸道感染中分别为 94 7%和 92 2 % ,高于头孢克洛组的 91 5 %和 83 0 % ,但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共分离到病原菌 15 1株 (头孢丙烯组 86株 ,头孢克洛组 6 5株 ) ,头孢丙烯组细菌清除率 90 8% ,高于头孢克洛组的 85 5 % ,但统计检验也无显著差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与副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的敏感性均较高 ,分别为 90 9%~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抱丙烯 头孢克洛 治疗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下载PDF
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随机对照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业建 熊飞升 +2 位作者 周卫民 邢武 李洪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 评价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随机对照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12 0例随机分成两组 ,头孢丙烯组 6 2例予头孢丙烯 5 0 0mg ,口服 ,2次 /d ;头孢克洛组 5 8例予头孢克洛5 0 0mg ,口服 ,3次 /d... 目的 评价头孢丙烯与头孢克洛随机对照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12 0例随机分成两组 ,头孢丙烯组 6 2例予头孢丙烯 5 0 0mg ,口服 ,2次 /d ;头孢克洛组 5 8例予头孢克洛5 0 0mg ,口服 ,3次 /d。两组均以 7~ 14天为 1个疗程。结果 头孢丙烯组与头孢克洛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1.9%与 89.7% (P >0 .0 5 ) ,细菌消除率为 89.8%与 88.9% (P >0 .0 5 )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丙烯可作为治疗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丙烯 头孢克洛 呼吸道感染 随机对照治疗 疗效 安全性 临床评价
下载PDF
头孢丙烯片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蒙 施爱明 +1 位作者 华雯妍 张全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丙烯浓度,对国产头孢丙烯片受试与参比制剂进行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22例男性健康受试者双周期、交叉、随机、单剂量口服0.5g头孢丙烯片剂,2次试验间隔为7d。应用高效...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丙烯浓度,对国产头孢丙烯片受试与参比制剂进行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22例男性健康受试者双周期、交叉、随机、单剂量口服0.5g头孢丙烯片剂,2次试验间隔为7d。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头孢丙烯血药浓度在0.0190-14.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15%,准确度均在±15%范围内。头孢丙烯受试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9.49±1.55)和(10.06±1.70)μg/mL;Tmax分别为(1.71±0.45)h和(1.61±0.46)h;t1/2分别为(1.58±0.25)h和(1.59±0.26)h;AUC0-12分别为(32.473±4.343)h.μg/mL和(32.541±3.548)h.μg/mL,头孢丙烯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7±15.8)%。结论本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头孢丙烯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