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GVC参与?
1
作者 戴翔 马皓巍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能够产生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虽然已被理论和实证研究广泛证实,但现有研究鲜有关注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参与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本文着重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视角,探...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能够产生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虽然已被理论和实证研究广泛证实,但现有研究鲜有关注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参与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本文着重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视角,探讨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因素,从而拓展和深化有关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在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探寻促进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更好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指标构建上,本文还尝试突破现有文献构建指标的不足,创新性地从企业层面构建能够更好地反映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科学指标。研究结果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而迈向高水平开放的关键阶段,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刘国新 王梦甲 +1 位作者 王林 张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3年第3期389-396,共8页
为了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效果,深入剖析作用机理,基于对GVC指数的测算刻画中国制造业GVC升级特征,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制造业嵌入GVC程度整体表现出GVC国际分工地位仍处于相对下游位置,但... 为了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效果,深入剖析作用机理,基于对GVC指数的测算刻画中国制造业GVC升级特征,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制造业嵌入GVC程度整体表现出GVC国际分工地位仍处于相对下游位置,但拥有相对较高的参与程度,并筛选出优势产业、问题产业、潜力产业、支柱产业;②绿色技术创新整体上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GVC升级;③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劳动密集型行业呈现出与整体相似的影响效果,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的效果却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升级 gvc广度 gvc深度
下载PDF
中国半导体产业链GVC嵌入度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艳 任宇新 贺正楚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3,共7页
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半导体产业链GVC嵌入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半导体产业链GVC嵌入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先升后降的倒U形关系,在这两者之间,进口中间品质量起部分中介作用,市场竞争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且... 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半导体产业链GVC嵌入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半导体产业链GVC嵌入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先升后降的倒U形关系,在这两者之间,进口中间品质量起部分中介作用,市场竞争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且半导体产业链GVC嵌入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在不同环节存在差异。鉴于此,应抓住GVC重构和区域化机会,拓宽进口中间品合作渠道,改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半导体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产业链 gvc嵌入度 全要素生产率 进口中间品质量 市场竞争
下载PDF
Cross-border Urban Networks Based on Manufacturing Global Value Chain:A Stud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Western China
4
作者 MAN Shan YANG Yongchun +1 位作者 ZENG Tonggang WANG Meim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1033-1052,共20页
Cross-border investment is essential for western China’s globalization.Global value chain(GVC)forms cross-border investment networks between industries in western China and overseas cities.Focusing on GVC,this study ... Cross-border investment is essential for western China’s globalization.Global value chain(GVC)forms cross-border investment networks between industries in western China and overseas cities.Focusing on GVC,this study uses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entropy method,multi-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and 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 analysis method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urban network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production,and sales formed as a result of the overseas investments of listed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western China.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types of investment networks involved multiple industry types and multiple central cities with differentiated diversity and multicentrality.The R&D urban network’s leading sub-industries were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medicine and biological products,and metal and nonmetal industries.The destination cities were mostly those home to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s.The production urban network’s leading sub-industries were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instrument,and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ies.The destination cities were mostly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sales urban network’s leading sub-industries were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metal and nonmetal,and petrochemical and plastics industries.The destination cities were numerous and scattered.In addition,the R&D urban network easily formed specialized clusters,core nodes easily controlled the production urban network,and individual nodes did not easily control the sales urban network.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advantages greatly impacted the three network types.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this study suggests optimizing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narrow the institutional gap,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the investment layout to expand overseas markets,and increasing R&D funds to stimula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overseas investments in 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lobal value chain(gvc) overseas investment cross-border networks western China
下载PDF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沙文兵 张银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基于2007-2020年54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贸易发展对一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存在“先负后正”的U型关系,即在数字贸易发展初期,... 基于2007-2020年54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贸易发展对一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存在“先负后正”的U型关系,即在数字贸易发展初期,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超过一定门槛值后,这种抑制作用会慢慢演变成促进作用。研发强度和贸易开放度对数字贸易提升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贸易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更大的提升作用。据此,文章提出应加大数字贸易发展、重视研发投入力度、推进高水平贸易开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研发强度 贸易开放度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
6
作者 齐平 宋威辉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8,共15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价值链上游度即“强链”和价值链长度即“延链”双重视角,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价值链上游度即“强链”和价值链长度即“延链”双重视角,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强链”和“延链”两方面推动了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制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创新引领型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链”和“延链”推动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为显著。为此,在城市层面应健全数字化转型治理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新基建”建设进程,促进数字化均衡发展,在企业层面应鼓励以强带弱、协同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价值链 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 价值链上游度(“强链”) 价值链长度(“延链”)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的脱钩与反脱钩: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郭万山 滕飞 +1 位作者 侯翔瀚 李科霖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3,136,共11页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WIOD及亚行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的激发效应和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WIOD及亚行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的激发效应和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发作用,且激发效应能够抵消遏制效应。其次,脱钩策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叠加效应显著为正,与产业上游度负相关,表明美国的脱钩策略并不会阻断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和转化等“学习效应”过于依赖,存在“低质低效”的双低现象,降低了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效率。FDI对产业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国内企业“高质高效”的自主创新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结论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质量和效率以及价值链地位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脱钩 遏制效应 激发效应 全球价值链地位
下载PDF
GVC嵌入、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机制分析与效应检验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玉燕 王婉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6,共10页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切入点,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测算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利用行业面板数据评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创新型人力资本...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切入点,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测算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利用行业面板数据评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创新型人力资本对该影响的偏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整体上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但上游环节嵌入会转向正向作用;创新型人力资本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创新型人力资本能够显著弱化GVC嵌入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消极影响,并且弱化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对于不同嵌入位置,创新型人力资本能够加强上游环节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而下游环节价值链嵌入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对于不同行业类型,创新型人力资本会严重加剧购买者驱动行业嵌入GVC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而削弱生产者驱动行业嵌入GVC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全球价值链 创新型人力资本 门槛效应 异质性
下载PDF
共同创造与GVC嵌入: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网络治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保胜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有效嵌入,是解决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汽车产业价值链增值的核心环节仍集中在发达国家,中国汽车产业"三级价值链"与"二级价值链"之间的断裂阻... 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有效嵌入,是解决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汽车产业价值链增值的核心环节仍集中在发达国家,中国汽车产业"三级价值链"与"二级价值链"之间的断裂阻碍了整个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有效嵌入,而共同创造子系统的构建和以"三层嵌入"、"三层治理"、"三层升级"为基本特征的动态嵌入式共同创造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和创新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创造 全球价值链 汽车产业 创新网络
下载PDF
自主GVC模式: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可靠路径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东进 刘人怀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64-169,共6页
本文通过实证和规范研究论证自主GVC模式是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可靠路径。实证表明,自主GVC模式企业(行业)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的实际绩效比嵌入GVC模式企业(行业)好;自主GVC模式与嵌入GVC模式的升级可靠性比较的规范研究表明,在片断化程... 本文通过实证和规范研究论证自主GVC模式是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可靠路径。实证表明,自主GVC模式企业(行业)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的实际绩效比嵌入GVC模式企业(行业)好;自主GVC模式与嵌入GVC模式的升级可靠性比较的规范研究表明,在片断化程度、低度化程度、自主权、"干中学"效果、创新能力、响应社会期望等6个维度的比较中,自主GVC模式比嵌入GVC模式可靠;论文结合国内外经验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对比说明两种模式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自主gvc模式 嵌入gvc模式 价值链 产业升级
下载PDF
嵌入GVC的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模式研究——基于“双钻石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珍珍 陈桦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8-116,共9页
全球化生产网络的形成,“片断化”生产模式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产业集群在构建其区域经济系统时必须嵌入到全球的价值链(GVC)中,构建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模式。本文主要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 全球化生产网络的形成,“片断化”生产模式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产业集群在构建其区域经济系统时必须嵌入到全球的价值链(GVC)中,构建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模式。本文主要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双钻石模型”,并且分析在GVC下“国内钻石”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双钻石模型”的四个要素出发提出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gvc) 产业集群竞争力 双钻石模型
下载PDF
金融多中心分布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
12
作者 陈旭 纪展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8-112,共15页
金融供给是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依托。文章在探讨金融集聚对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支撑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各省域和城市群的金融地理多中心指数,继而基于工业企业数据考察金融多中心分布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 金融供给是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依托。文章在探讨金融集聚对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支撑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各省域和城市群的金融地理多中心指数,继而基于工业企业数据考察金融多中心分布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多中心分布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在考虑内生性、控制地方金融发展水平以及改变地理尺度之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金融多中心分布能够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技术创新、“补短板”和“纠错配”,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加剧有助于增强金融多中心分布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地理分布 全球价值链地位 银行业竞争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基于行业制度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
13
作者 秦雪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35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子维度均会促进全球价值...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35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子维度均会促进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施动态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借力数字经济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度创新 全球价值链 区域分工地位
下载PDF
海外知识资本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基于GVC地位指数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程惠芳 潘珊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0-46,55,共8页
利用WWZ法测算出2003—2014年我国在41个国家56个行业中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进口四类海外知识资本对我国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能有效提升我国价值链地位,外... 利用WWZ法测算出2003—2014年我国在41个国家56个行业中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进口四类海外知识资本对我国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能有效提升我国价值链地位,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在发达经济体中存在抑制作用;对外直接投资能促进我国制造业低、中、高三类技术部门价值链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在三个技术部门显示抑制效果,出口对中、高技术部门有推动力,进口只对低技术部门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知识资本 全球价值链 gvc地位指数
下载PDF
GVC视角下双边增加值贸易的解构与测算:以中美贸易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戴枫 周天怡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127,共12页
构建了多国模型中双边增加值贸易的解构模型,并利用2016年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及总值贸易的数据,结合中美贸易失衡的扭曲程度指标的构建与测算,从总体和结构两个层面对中美增加值... 构建了多国模型中双边增加值贸易的解构模型,并利用2016年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及总值贸易的数据,结合中美贸易失衡的扭曲程度指标的构建与测算,从总体和结构两个层面对中美增加值贸易进行了失衡分析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还原了中美双边贸易的真实状态。结果显示,总体上,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20.17%;美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则是逐年上升;自2010年起中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率逐渐下跌,而国内增加值率开始上升,这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正在改善。结构上,中国对美国各行业增加值贸易以顺差为主;制造业的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96.30%,并且中国主要制造业部门对美国的增加值贸易出口均小于总值贸易出口,这说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需要继续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在新兴服务部门,美国相对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而在建筑业和一些传统服务部门,中国相对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全球价值链 失衡 间接增加值 双边 中美贸易 贸易利益 gvc地位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GVC升级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慧 李新安 《创新科技》 2022年第10期61-75,共15页
推动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突破“双重锁定”与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举措。基于2006—2018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在探究绿色低碳转型影响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机制基础上,从4个维度构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综合评... 推动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突破“双重锁定”与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举措。基于2006—2018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在探究绿色低碳转型影响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机制基础上,从4个维度构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综合评价指标对其特征进行衡量,并对其余相关变量进行测度,运用设定的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全球价值链升级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①根据相关指标测度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指标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指标均呈逐年优化趋势,且绿色低碳转型水平具有明显区域异质性,呈现出东中西的阶梯化发展态势。②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从4个方面直接影响制造业GVC升级。其中,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对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大于清洁能源消费和减污降碳,且都为正向促进作用。此外,基于出口贸易结构改善和绿色贸易壁垒削减效应间接影响制造业GVC升级的中介效应,也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得到证实。③绿色低碳转型对制造业GVC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对促进GVC升级的作用最大,中部地区的边际效用明显,西部的影响较不显著。因此,应围绕“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加快行业绿色技术创新,打造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延长清洁能源产业链条,因地制宜统筹各地区制造业优势,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制造业向GVC的中高端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全球价值链(gvc) 清洁生产 绿色技术创新
下载PDF
FDI对中国GVC分工地位的影响——基于价值链升级的视角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鹏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7,共7页
本文通过对2004-2011年中国1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FDI对中国GVC分工地位的提升、在GVC中占比的扩大、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和前向参与度的提升有积极影响,但阻碍了中国后向参与度的提升。从具体影响机制来看,FDI促进就... 本文通过对2004-2011年中国1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FDI对中国GVC分工地位的提升、在GVC中占比的扩大、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和前向参与度的提升有积极影响,但阻碍了中国后向参与度的提升。从具体影响机制来看,FDI促进就业但不显著,增加资本,提高技术水平但不显著,降低人力资本。FDI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中国GVC分工地位。FDI增加资本、提升技术水平是其提升中国GVC分工地位的两条机制,增加资本为主要促进机制。FDI增加就业、降低人力资本是其降低中国GVC分工地位的两条机制,降低人力资本是主要抑制机制。面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下降,甚至想方设法抑制中国研发的形势,为进一步提高中国GVC分工地位,应在引进FDI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各级政府应提供财政支持,提高待遇吸引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升级 FDI gvc 分工地位
下载PDF
Revisiting the driving force underlying Chinese PM_(2.5)emissions: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GVC and IDA
18
作者 Jie Yan Mao Zhou +1 位作者 Yunong Li Bo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1年第1期41-55,共15页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GVC)significantly impacts a country's fine particulate contamination(PM_(2.5))emissions.First,based on the GVC accounting framework,the sources of P...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GVC)significantly impacts a country's fine particulate contamination(PM_(2.5))emissions.First,based on the GVC accounting framework,the sources of PM_(2.5) emissions i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2015 are identified and investigated considering production-side,consumption-side,and export-implied pollution.Then,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IDA)of emissions is conduct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and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Throughout the analytical process,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M_(2.5) emissions in two time periods-one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another of the“new normal”economy-are compar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China is embedded in high pollution links of GVCs;China transfers pollution to third-parties by importing intermediate products from resource-intensive countries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caused an increase in China's total PM_(2.5) emissions,but cleaner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n reduce the emissions intensity.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under the“new normal”has increased China's short-term PM_(2.5) emissions intensity.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na should optimize and upgrade its domestic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ransform its export growth mode to deliver high added value and low pollution.Further,it should prioritiz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value chain and accelerate the upgrading of i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this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value chain(gvc) PM_(2.5)emissions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IDA) the“new normal”period
下载PDF
Global Value Chain Embeddedness,Knowledge Spillovers,and Clustered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19
作者 王雷 姚洪心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4年第1期72-79,共8页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effects of global value chain( GVC) embeddedness on clustered firms' innov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intermediary roles of the two types of knowledge spillover( explicit and im...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effects of global value chain( GVC) embeddedness on clustered firms' innov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intermediary roles of the two types of knowledge spillover( explicit and implicit) in GVC embeddedness and clustered firms' innovation are considered, and the effects of structure embeddedness,relationship embeddedness,and acknowledgement embeddedness on clustered firms' innovation are examined.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sample of 134 export-oriented firms from the Shaoxing industrial cluster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GVC embeddedness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use of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es,clustered firms' innovation is promoted indirectly through explicit knowledge spillover. Intrinsic connections exist among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GVC embeddedness,that is,structure embeddedness not only directly improves relationship embeddedness but also indirectly improves acknowledgement embeddedness through relationship embedde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value chain(gvc) explicit knowledge spillover implicit knowledge spillov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下载PDF
China's Posi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Compared with the EU,U.S.and Japan 被引量:1
20
作者 赖伟娟 钟姿华 《China Economist》 2017年第6期86-99,共14页
By creating a five-country I-O model of China, EU, US,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decomposes gross export into nine parts and investigates the GVC position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the other three ... By creating a five-country I-O model of China, EU, US,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decomposes gross export into nine parts and investigates the GVC position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the other three economies for different sectors using real domestic trade in value-added and GVC position indices. In addition, valueadded trade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identify the labor divi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economies in the GVC, which led to the following findings: China participates primarily in the single links of the GVC at the downstream yet shows a significant tendency to move upstream in technology-intensive sectors; Japan participates primarily in the single links of the GVC at the upstream and boasts an advantage in technology-intensive sectors; the US participates in the multiple links of the GVC at the upstream with superiority in hightechnology sectors; the EU participat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export of intermediate goods and final goods at both 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 中国 欧盟 日本 美国 技术密集型 位相 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