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流感染1例
1
作者 李红森 赵越 张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7-529,共3页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12年,近1个月再发腹胀、水肿,尿少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寒战、发热,取血标本进行培养,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后,继续使用当前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由3 g q12h改为3 g q8h治疗。10 d后患者无发热,血培养和粪便霍乱弧菌培养阴性,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非O1群 o139 霍乱弧菌 败血症
下载PDF
抗水产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的中草药筛选及抑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圳 钱且奇 +5 位作者 李志鹏 徐静雯 张紫瑞 姜群 张晓君 高晓建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47,59,共6页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水产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non-O1/O139 Vibrio cholerae)生长的中草药,本研究通过水煎法获得黄柏、五倍子等23味中草药的提取物,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其对非O1/O139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制效...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水产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non-O1/O139 Vibrio cholerae)生长的中草药,本研究通过水煎法获得黄柏、五倍子等23味中草药的提取物,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其对非O1/O139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制效果较强的8种中草药对非O1/O139霍乱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表明:五倍子、白芍、黄柏、诃子、山楂、石榴皮、地榆、木瓜等8种草药对非O1/O139霍乱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非O1/O139霍乱弧菌对五倍子、白芍和黄柏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92±1.24)mm、(19.50±0.74)mm和(18.92±2.12)mm。五倍子抑菌和杀菌作用最强,MIC和MBC均为7.81 mg/mL,其次是白芍,MIC为15.63 mg/mL,MBC为31.25 mg/mL。本研究为中草药防治由非O1/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非O1/o139霍乱弧菌 抑菌效果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下载PDF
胶质瘤患者血培养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1例
3
作者 彭丽霞 刘晓熹 肖建香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54-156,共3页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个体肠道和肠道外感染。NOVC菌血症在NOVC感染中死亡率最高,近年来报道数量有所增加。然而,部分临床医生对NOVC菌血症知之甚少。本文报道了1例脑肿瘤患者,其血培养中分离到1株NOVC,这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个体肠道和肠道外感染。NOVC菌血症在NOVC感染中死亡率最高,近年来报道数量有所增加。然而,部分临床医生对NOVC菌血症知之甚少。本文报道了1例脑肿瘤患者,其血培养中分离到1株NOVC,这种现象在NOVC感染病例中非常罕见,且患者的感染途径不明。现将病例相关资料整理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血症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胶质瘤
下载PDF
2例非O1群/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病例分析
4
作者 刘敏 文良军 +3 位作者 薛维军 刘轶芳 刘娟 方鹏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2期57-59,67,共4页
国内外所报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n-O1/non-O139 vibrio cholerae, NOVC)血流感染案例的患者基础疾病集中在肝脏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但传染途径大多不明。本文通过回顾公安县两例肝病患者血流感染NOVC后的临床表现和不同转归,结合... 国内外所报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n-O1/non-O139 vibrio cholerae, NOVC)血流感染案例的患者基础疾病集中在肝脏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但传染途径大多不明。本文通过回顾公安县两例肝病患者血流感染NOVC后的临床表现和不同转归,结合流行病调查,探讨其血流感染的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建议肝病患者发生腹泻、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临床医师应警惕此类患者的NOVC血流感染,重视血培养,尽早发现病原体,根据培养结果对症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群/o139群霍乱弧菌 血流感染 肝病患者
下载PDF
13起O139型霍乱疫情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肖邦忠 罗兴建 +3 位作者 吴国辉 龙江 张静秋 肖达勇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10-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聚餐人员及其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病人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13起疫情暴露者3107人,感染率为12.49%,罹患率... 目的探讨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聚餐人员及其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病人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13起疫情暴露者3107人,感染率为12.49%,罹患率为2.90%,带菌率为9.59%;暴发疫情12起;各起疫情均与聚餐有关,均有食用虾或甲鱼史,4起疫情从虾或甲鱼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2起疫情从餐具或剩余食品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病人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腹泻,水样便,中重度病例占47.73%。结论甲鱼或虾携带O139霍乱弧菌,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O139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39霍乱 流行特征 分析
下载PDF
杭州市O139群霍乱弧菌耐药变迁及毒力基因携带 被引量:14
6
作者 汪皓秋 孟冬梅 +2 位作者 于新芬 张蔚 施世锋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1-322,共2页
目的 研究杭州市1994~2003年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耐药性变迁以及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 运用K—B法和PCR,检测90株O139群霍乱弧菌对抗生索的敏感性以及是否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结果 90株O139群霍乱弧菌中无丁胺卡... 目的 研究杭州市1994~2003年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耐药性变迁以及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 运用K—B法和PCR,检测90株O139群霍乱弧菌对抗生索的敏感性以及是否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结果 90株O139群霍乱弧菌中无丁胺卡那耐药的菌株,13株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对氨苄青霉索、复方新诺明分别有5年和6年的耐药率为100%;2002、2003年耐药谱增加到7种。87.87%的O139群霍乱弧菌同时携带ctxA、tepA毒力基因。结论10年来分离自杭州的O139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O139群霍乱弧菌是否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在对抗生素敏感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39群霍乱弧菌 耐药性分析 毒力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抗O139群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君 张娟 +4 位作者 唐霓 张秉强 陈维贤 黄爱龙 郑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376,共3页
目的制备抗O139群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O139)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为进一步研制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创造条件。方法以灭活的O139群霍乱弧菌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O139群霍乱弧菌的mAb。... 目的制备抗O139群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O139)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为进一步研制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创造条件。方法以灭活的O139群霍乱弧菌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O139群霍乱弧菌的mAb。采用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blot对m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采用间接ELISA法鉴定mAb的Ig亚类、检测其腹水效价及相对亲和力,并进行表位分析。结果获得2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O4D7和O4D10),其Ig亚类分别为IgG2b和IgG3;腹水mAb的效价均为1∶107;mAbO4D7的相对亲和力在1×105以上,O4D10在1×104以上。ELISA相加实验的结果显示,2株mAb可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成功地制备抗O139群霍乱弧菌的两株mAb,为建立快速特异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试验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39群霍乱弧菌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1994年~2004年杭州地区O139群霍乱弧菌携SXT元件和整合子的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劲草 叶榕 +2 位作者 张蔚 孟冬梅 汪皓秋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1-635,共5页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携带SXT元件和整合子的特征。方法对1994年~2004年杭州地区腹泻患者分离的ctxA阳性霍乱弧菌O139群菌株25株(1994年~2004年)、O1群菌株(1997年~2001年)18株,应用PCR进行SXT元件和Ⅰ类整合子...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携带SXT元件和整合子的特征。方法对1994年~2004年杭州地区腹泻患者分离的ctxA阳性霍乱弧菌O139群菌株25株(1994年~2004年)、O1群菌株(1997年~2001年)18株,应用PCR进行SXT元件和Ⅰ类整合子检测,并对Ⅰ类整合子携带的基因盒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同时检测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谱。结果1994年分离的浙江省首株O139群菌株即开始携带SXT元件。1994年~2004年分离的25株O139群菌株中,SXT元件携带率为96.00%(24/25);18株O1群菌株(1997年~2001年)均属O139群出现后分离的,SXT元件为83.33%(15/18)。Ⅰ类整合子最早出现于1998年分离的O139群菌株,总阳性率为60.00%(15/25);在2000年以后检出的O139群菌株中,携带率为81.25%(13/16);Ⅰ类整合子中的基因盒阵列有两种:一为aadA2,占93.33%(14/15);另一为dfrAI2+orfF+aadA3c,占6.67%(1/15)。18株O1群菌株(1997年~2001年)中未发现有Ⅰ类整合子。结论SXT元件在O139群(1994年~2004年)和O1群(1997年~2001年)霍乱弧菌中有较高的携带率。Ⅰ类整合子在2000年以后检出的O139群菌株中有较高的携带率。携带的基因盒提示,O139群菌株与其他细菌可能通过Ⅰ类整合子途经交换对抗生素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SXT元件 整合子 耐药性
下载PDF
霍乱弧菌O139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玉金 杨书豪 +3 位作者 刘丽 庞向宇 孙晨阳 李珊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霍乱弧菌O139群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方法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霍乱弧菌O139群,对该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分析。与细菌培养法对比检测184份临床标本。结果该法能在1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霍乱弧菌O139群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方法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霍乱弧菌O139群,对该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分析。与细菌培养法对比检测184份临床标本。结果该法能在10min内完成检测;该试纸条仅与霍乱弧菌O139群阳性样品发生特异性反应;检测霍乱弧菌O139群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105cfu/mL;与细菌培养法对比检测184份临床标本,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达100%。结论新建立的霍乱弧菌O139群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简便、快速,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好,适用于现场样品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o139 胶体金 免疫层析试验 快速筛查
下载PDF
预防O139霍乱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传暄 马清钧 +10 位作者 张艳红 方宏清 于秀琴 李生迪 张萍 陈志宏 王秉瑞 袁佩娜 贾丽君 董思国 陈天游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 研制预防O139霍乱的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方法 应用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及福尔马林灭活的O139霍乱弧菌全菌体,构建成B亚单位/全菌体疫苗,并进行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检测。结果 经连续3天大剂量灌喂小鼠后,未见体重下降、发... 目的 研制预防O139霍乱的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方法 应用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及福尔马林灭活的O139霍乱弧菌全菌体,构建成B亚单位/全菌体疫苗,并进行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检测。结果 经连续3天大剂量灌喂小鼠后,未见体重下降、发病或死亡现象。全部小鼠均健康活存。以腹腔或口服免疫小鼠后,均能产生外周血或肠道局部高滴度的特异抗体。免疫小鼠对O139活菌攻击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在小鼠试验中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39霍乱 免疫原性 B亚单位/全菌体口服疫苗
下载PDF
O139霍乱灭活全菌体菌苗免疫后人群抗体水平测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佩娜 董思国 +6 位作者 罗建辉 贾丽君 王秉瑞 江丽君 乔榕 蒋奕 陈锦荣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7年第1期6-12,共7页
O139霍乱弧菌经甲醛灭活制备而成的全菌体菌苗在广西田阳县进行临床考核。每组50名中学生经肌肉途径接种45亿菌和90亿菌两种剂量,一个月后80%接种者血清中杀弧菌抗体升高,最高可达1∶160,免疫后3个月开始缓慢下降... O139霍乱弧菌经甲醛灭活制备而成的全菌体菌苗在广西田阳县进行临床考核。每组50名中学生经肌肉途径接种45亿菌和90亿菌两种剂量,一个月后80%接种者血清中杀弧菌抗体升高,最高可达1∶160,免疫后3个月开始缓慢下降,但仍有68-72%接种者抗体效价在1∶20以上。高剂量组半数接种者的杀弧菌抗体可维持存在6个月。血清中凝集抗体升高明显,但3个月后下降也明显。与对照组O1菌苗相比,两种抗体水平升高与下降趋势一致。采用ELISA法测定抗毒抗体,O139菌苗组与O1菌苗组结果相似,均有一定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o139霍乱弧菌 灭活全菌体菌苗 抗体水平
下载PDF
孝感市东山头一起霍乱O139暴发的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斌 胡鹏 +3 位作者 刘公平 普智敏 王勇 唐开来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3619-3620,共2页
[目的]调查霍乱弧菌O139型暴发特征和因素,控制流行。[方法]调查所有就餐者及其接触者,同时肛拭采样培养鉴定霍乱弧菌,按《霍乱防治手册》的标准确诊病人,对疫点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该事件是一起丧宴集体... [目的]调查霍乱弧菌O139型暴发特征和因素,控制流行。[方法]调查所有就餐者及其接触者,同时肛拭采样培养鉴定霍乱弧菌,按《霍乱防治手册》的标准确诊病人,对疫点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该事件是一起丧宴集体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共发生感染者17例,实验室确诊病例8例、临床诊断病例7例、健康带菌者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和健康带菌者中分离菌株均为病原学诊断病例(O139型),无病例死亡,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导致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物受污染致进餐者感染。提示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同时应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和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o139 暴发
下载PDF
与O139霍乱弧菌血清交叉凝集的麦氏弧菌 被引量:9
13
作者 章乐怡 李小春 洪程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665-666,共2页
目的:对基层实验室上送的6株疑似O139霍乱弧菌进行检测及研究。方法:参照1999年《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及相关资料进行检测。结果:该6株菌均系与O139霍乱弧菌血清有交叉凝集的麦氏弧菌。结论:该批菌株不是O139霍乱弧菌,而是麦氏弧菌。
关键词 o139霍乱弧菌 麦氏弧菌 交叉凝集 研究
下载PDF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对O139霍乱弧菌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金春光 石优章 +1 位作者 徐景野 郑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622-623,共2页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探讨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分型方法。方法:用SfiⅠ酶和NotⅠ酶切O139群霍乱弧菌染色体DNA,经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片段分离。结果:14株O139群霍乱弧菌经SfiⅠ酶切后电泳分离可得一个PFGE型,用NotⅠ酶切...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探讨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分型方法。方法:用SfiⅠ酶和NotⅠ酶切O139群霍乱弧菌染色体DNA,经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片段分离。结果:14株O139群霍乱弧菌经SfiⅠ酶切后电泳分离可得一个PFGE型,用NotⅠ酶切电泳可分为2个PFGE型。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O139群霍乱弧菌,分型发现微小差别有助于分析追踪疫情和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o139群霍乱弧菌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政 金大智 +2 位作者 朱水荣 叶菊莲 罗芸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的定量方法。方法:选取O139群霍乱弧菌糖基转移酶基因(LPSgt)作为检测的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探针的两端均进行荧光标记。对PCR扩增体系进行优化,进一步...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的定量方法。方法:选取O139群霍乱弧菌糖基转移酶基因(LPSgt)作为检测的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探针的两端均进行荧光标记。对PCR扩增体系进行优化,进一步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后,对收集的临床样本进行鉴定。结果:本文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准确、特异的检测和鉴定O139群霍乱弧菌,其他菌株均无阳性结果产生;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10 cfu/ml;定量检测的批间和批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85例临床样本进行评价,结果获得9例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与常规培养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本文建立的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实用性强,可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为O139群霍乱弧菌的实验室诊断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o139群霍乱弧菌 检测
下载PDF
O139霍乱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彩莲 祁国明 +2 位作者 刘延清 章丽娟 高守一 《疾病监测》 CAS 1997年第9期325-330,共6页
利用ctxA,Zot,Ace,RS1,st和iga等基因探针检测578株霍乱弧菌,发现其中1株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和6株O139霍乱弧菌不含ctxA,进一步分析证明这7个菌株中,除1株含RS1序列外,其他毒力基因检测均为... 利用ctxA,Zot,Ace,RS1,st和iga等基因探针检测578株霍乱弧菌,发现其中1株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和6株O139霍乱弧菌不含ctxA,进一步分析证明这7个菌株中,除1株含RS1序列外,其他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阴性,这为菌苗候选株的筛选提供了依据。用16SrRNA基因探针检测不同地区分离的62株O139菌株和O-1群埃尔托型菌株,将其分为9个16SrRNA基因型。结合ctxA探针检测结果,认为我国流行的O139霍乱弧菌有两种类型,与印度、孟加拉国分离的菌株不尽相同。本文首次报导,通过16SrRNA基因检测,可区分O-1群埃尔托型霍乱弧菌与O139霍乱弧菌,并建议将ctxA、16SrRNA两个基因作为确定O139霍乱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39霍乱弧菌 分子流行病学 霍乱弧菌
下载PDF
一起O139型霍乱暴发疫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显勇 苏尊玮 王蜀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分析一起霍乱暴发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疫点所有聚餐人员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食品、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患者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此次霍乱暴发流... 目的分析一起霍乱暴发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疫点所有聚餐人员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食品、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患者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此次霍乱暴发流行时间为2007年9月12—28日,感染者15例(6.64%),发病者6例(2.65%),带菌者9例(3.98%)。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极大,1例重型患者很快出现脱水、休克及无尿肾功能损害,而5例轻型患者仅表现无痛性腹泻数次。均有参加丧葬宴聚餐食海虾史,且从剩余虾中检出O139型霍乱弧菌。结论此次疫情是因进食被O139型霍乱弧菌污染的外地海虾而引起的O139型食源性霍乱暴发,以轻型患者及带菌者为多。应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及对该病与普通肠炎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39型霍乱 疫情 腹泻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致肝硬化肝腹水患者感染败血症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冉宝才 刘晶波 +1 位作者 胡仁静 胡锡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对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血液中感染的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实验室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调查回顾患者的临床症状、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手工微量管生化反应及聚合酶... 目的对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血液中感染的疑似霍乱弧菌进行实验室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调查回顾患者的临床症状、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手工微量管生化反应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定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血清毒力鉴别用玻片凝集法确定.结果经过系列试验鉴定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复方新诺明均敏感.结论细菌为不产霍乱毒素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并对常用抗生素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肝硬化 血培养 败血症
下载PDF
O139群霍乱弧菌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放 朱海 +3 位作者 洪小柳 马淑棉 黄李华 李金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方法。方法以荧光纳米颗粒为标记物,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模式制备O139群霍乱弧菌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在紫外灯下观察试纸条上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强度作为结果判定依...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方法。方法以荧光纳米颗粒为标记物,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模式制备O139群霍乱弧菌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在紫外灯下观察试纸条上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强度作为结果判定依据。结果用所制备的O139群霍乱弧菌荧光纳米颗粒检测试纸条对9属20种105株菌进行检测,所有20株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余85株非O139群霍乱弧菌均呈阴性反应;用该试纸条检测人工污染的海鱼样品,灵敏性为3.5×104CFU/mL。用自制试纸条和标准法同时检测77份样品(均为水产品),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5.7%。结论O139群霍乱弧菌荧光纳米颗粒检测试纸条的研制成功为O139群霍乱弧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检测方法,便于野外检测的开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纳米颗粒 o139群霍乱弧菌 免疫层析试纸条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败血症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桐生 史云 +3 位作者 曲芬 崔恩博 鲍春梅 毛远丽 《肝脏》 2007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分析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感染的肝硬化败血症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调查病人的临床基本情况、原发病、实验室结果、治疗和预后;BacT/Alert全自动血培养微生物检测仪培养病人全血标本,用VITEK仪器鉴定细菌。药敏试验根据... 目的分析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感染的肝硬化败血症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调查病人的临床基本情况、原发病、实验室结果、治疗和预后;BacT/Alert全自动血培养微生物检测仪培养病人全血标本,用VITEK仪器鉴定细菌。药敏试验根据CLSI(2005)规定,K-B药敏纸片测定法进行。结果3例患者均为肝硬化病人;感染发生在夏季;经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或联用头孢曲松治疗后痊愈。结论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败血症推荐使用头孢三代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 肝硬化 败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