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ostpeak Stage Patients with ClassⅡ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Using Non-extraction and 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 Therapy: A Report on 16 Cases 被引量:1
1
作者 Jun Liu Ling Zou +4 位作者 Zhi-he Zhao Neala Welburn Pu Yang Tian Tang Yu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07-216,共10页
Aim To determine cephalometrically the mechanism of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non-extraction and 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 (MEAW) technique on postpeak Class Ⅱ Division 1 patients. Methodology In this retrospectiv... Aim To determine cephalometrically the mechanism of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non-extraction and 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 (MEAW) technique on postpeak Class Ⅱ Division 1 patients. Methodology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16 postpeak Class Ⅱ Division 1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rrected using a non-extraction and MEAW technique were cephalometricall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16 matched control subjects treated using an extraction technique. Using CorelDRAW software, standardized digital cephalograms preand post-active treatments were traced and a reference grid was set up. The superimpositions were based on the cranial base, the mandibular and the maxilla regions,and skeletal and dental changes were measured. Changes following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paired-sample t-test. Student's t-test for unpaired sample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s in changes between the MEAW and the extraction control groups. Results The correction of the molar relationships comprised 54% skeletal change (mainly the advancement of the mandible) and 46% dental change. Correction of the anterior teeth relationships comprised 30% skeletal change and 70% dental change. Conclusion The MEAW technique can produce the desired vertical and sagittal movement of the tooth segment and then effectively stimulate mandibular advancement by utilizing the residual growth potential of the condy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HALOMETRY class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mandibular advancement 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MEAW) non-extraction postpeak stage
下载PDF
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牙合]力及与髁突形态位置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夏衣旦·艾合买提江 祖丽呼玛·阿热甫江 潘旭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645-1648,共4页
目的 探讨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牙合]力及与髁突形态位置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初次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的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50例。采用T-scanII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进行咬合接触记录,... 目的 探讨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牙合]力及与髁突形态位置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初次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的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50例。采用T-scanII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进行咬合接触记录,拍摄锥形术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 CBCT)并测量髁突位置及形态,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总[牙合]力(Total ocdusal force, TOF)、[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of occlusal force, AOF)、前牙[牙合]力、后牙[牙合]力、[牙合]力中心点最大位移(Maximalmovement of COF,MMCOF)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区[牙合]力与关节窝深度、髁突近远中径呈正相关(r>0.00,P<0.05);后牙区[牙合]力与关节窝深度和髁突近远中径呈负相关(r<0.00,P<0.05)。后牙区[牙合]力与Ⅱ类侧TOF呈正相关(r>0.00,P<0.05)。结论 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当前牙[牙合]力增加时,关节窝深度增加,髁突近远中径增宽;而当后牙[牙合]力增加时,髁突近远中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错[牙合] 髁突形态 [牙合]力
下载PDF
骨性AngleⅡ类2分类错正畸治疗前后硬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国新 陈香 +3 位作者 贺红 熊晖 华先明 蔡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年患者骨性AngleⅡ类2分类错he,以研究正畸治疗前后牙、颌硬组织变化,评价正畸矫治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8例AngleⅡ类2分类错he成年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19~27岁,平均23.6岁。拔除双侧上颌第一... 目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年患者骨性AngleⅡ类2分类错he,以研究正畸治疗前后牙、颌硬组织变化,评价正畸矫治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8例AngleⅡ类2分类错he成年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19~27岁,平均23.6岁。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运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结果:治疗后SNA角减小,ANB角减小,U1-SN角增大,L1-MP角增大,U1-L1角减小。上颌切牙牙根及上颌基骨明显腭向移动,减小了上颌骨突度;下颌切牙牙冠明显唇向倾斜,代偿了下颌骨后缩。结论:骨性AngleⅡ类2分类错he患者经过上颌拔牙矫治后,面形有所改善,取得了理想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矫治器 Angle2分类错he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下颌生长发育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瑜 秦朴 杜跃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对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下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方法研究样本包括95名安氏Ⅱ类2分类错青少年与75名正常青少年。对每个对象拍摄手腕骨片和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混合牙列期到恒牙... 目的对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下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方法研究样本包括95名安氏Ⅱ类2分类错青少年与75名正常青少年。对每个对象拍摄手腕骨片和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混合牙列期到恒牙列早期的变化如下。1)角度:对照组SNB、S-Ba-Go增大,Ar-Go-Me、SN-MP、NSGn减小;实验组SNB、Ar-Go-Me、Cd-Go-Me、SN-MP、S-Ar-Go、S-Ba-Go变化无显著性。实验组Y轴角、NSGn增大,对照组Y轴变化无显著性。2)颏部:实验组除了颏凹陷增大外,其余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除颏曲度减小外,颏高、颏厚、颏凹陷、颏厚/颏高、SL、Pog to NB增大。3)线距:对照组Cd-Go、Gn-Cd、Go-Me、Ar-Pog、Ar-Go的生长量大于实验组。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下颌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治疗中作出合理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 下颌骨 错
下载PDF
直丝弓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的侧貌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孙阳 孙志涛 +3 位作者 刘杰 汪钰程 王蕾 崔玉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475-478,448,共5页
目的:分析直丝弓技术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后骨性、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资料,采用头影测量软件对10例患者的头颅侧围定位片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直丝弓技术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后骨性、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资料,采用头影测量软件对10例患者的头颅侧围定位片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U1-SN增大了(11.19±15.80)mm,SNA减小了(9.72±5.72)°,ANB角减小了(4.56±1.07)°,上唇凸度减小了(1.2±0.92)mm,下唇凸度增加了(0.61±2.50)mm,患者侧貌明显改善。结论:直丝弓矫治可以有效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改善患者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 侧貌 青少年 直丝弓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错青少年侧貌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辉 赵志河 +1 位作者 陈扬熙 肖丹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通过II类2分类错与正常青少年面部侧貌头影测量指标比较,评价II类2分类错青少年侧面的美学特征。方法:对29例安氏II类2分类错患者(男12例,女17例)及49例侧貌美观的正常儿童(男24例,女25例)进行面部软组织侧貌X线头影测量... 目的:通过II类2分类错与正常青少年面部侧貌头影测量指标比较,评价II类2分类错青少年侧面的美学特征。方法:对29例安氏II类2分类错患者(男12例,女17例)及49例侧貌美观的正常儿童(男24例,女25例)进行面部软组织侧貌X线头影测量,样本年龄范围12-14岁。EXE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TATA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两性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组比较,安氏Ⅱ类2分类错组中,鼻唇角、上下唇突角增大(P<0.05)。下唇倾角、上下唇角、下唇突角、颏沟倾角、颏唇沟角及下唇-E距减小(P<0.05)。同时,软组织全面突角、面突角、上唇倾角、上唇突角、面角、上唇颏突角、上唇-E距、Z角及上下唇高与正常组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正常组比较,大多数安氏II类2分类错青少年具有较好的侧面外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安氏2分类错He 软组织侧貌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错颅面结构的性别特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蔚萍 杜跃华 +1 位作者 秦朴 肖遥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男、女患者的颅面硬组织特征。方法选取30例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男女各15例,11-13岁,平均年龄12.36岁,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对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均值... 目的探讨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男、女患者的颅面硬组织特征。方法选取30例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男女各15例,11-13岁,平均年龄12.36岁,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对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均值比较,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男、女患者的SNB、SL、上颌长度、下颌体长度、Co—Go、N—Me、N-ANS、ANS—Me、UI-NA(mm)、U1-NA、L1-NB(Inln)、L1一NB减小,ANB、UI—L1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颅面硬组织的主要结构特征是下颌位置靠后且水平向、垂直向发育不足,颅面垂直高度减小,提示我们对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应早期治疗,以促进下颌水平向、垂直向的生长发育。对于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2分类男性患者,改变下颌旋转方向,使下颌顺时针旋转,利于深覆[牙合]的矫治和面部比例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 X线头影测量 恒牙列初期
下载PDF
运用锥束CT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颞下颌关节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瑜 杜跃华 秦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119-2120,2123,共3页
目的运用锥束CT(CBCT)分析比较安氏Ⅱ类2分类错与个别正常关节位置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试验设计的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为试验组,27例个别正常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拍摄CBCT,使用Examvision软件在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重建影像后,导入... 目的运用锥束CT(CBCT)分析比较安氏Ⅱ类2分类错与个别正常关节位置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试验设计的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为试验组,27例个别正常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拍摄CBCT,使用Examvision软件在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重建影像后,导入AutoCAD计算机软件进行关节间隙测量,测量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中65.2%髁突后移位,个别正常中64.8%髁突处于中间位。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相对于个别正常关节位置异常,应早期矫治,诱导关节到正常位置,避免产生关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安氏2分类错[牙合] 锥束CT 髁突位置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辅助非拔牙矫正成人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贻苗 万澎波 +1 位作者 娄新田 王一霖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2分类病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1.0岁。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牵引上牙列整体向后移动,压低上前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2分类病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1.0岁。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牵引上牙列整体向后移动,压低上前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牙齿、颌骨及软组织变化。结果上颌中切牙矢状向牙冠基本保持不动,牙根平均远中移动3.63mm,平均倾斜比率为6050%,牙冠压低4.60mm。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25mm,牙根远中移动3.65mm,平均倾斜比率为112.3%,牙冠压低2.90mm。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11mm,牙根远中移动3.21mm,平均倾斜比率为103.2%,牙冠压低1.17mm。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22mm,牙根平均远中移动3.15mm,平均斜比率为97.8%,压低0.69mm。结论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使上颌牙列整体后移、压低上前牙并改建上颌前牙区齿槽骨形态,是非拔牙矫正安氏Ⅱ类内倾型深覆殆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安氏2分类错(牙合) 非拔牙矫正 成人矫正
下载PDF
安氏Ⅱ^2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患者正畸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荣敏 秦朴 杜跃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70-973,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2错畸形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症状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影像学及开闭口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2伴有单侧关节弹响症状患者20例和个别正常23例,正畸治疗前后拍摄矫正薛氏位片,利用CADIAX记录开闭口运动过程中... 目的探讨安氏Ⅱ2错畸形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症状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影像学及开闭口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2伴有单侧关节弹响症状患者20例和个别正常23例,正畸治疗前后拍摄矫正薛氏位片,利用CADIAX记录开闭口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58.33%安氏Ⅱ2正畸治疗后髁突位置由后位恢复至中位;治疗前髁突运动轨迹明显垂直化,平滑度及对称性均较差,治疗后则明显改善;治疗前后除(transversal condyle inclination,TCI)及5mm时水平面髁突倾斜度TCI变化不明显,其余研究指标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Ⅱ2伴有单侧关节弹响症状患者正畸治疗可使盘突关系恢复正常,且髁突运动也更加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错[牙合] 正畸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原文传递
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上颌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爱青 张继东 +1 位作者 缪羽 袁强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11期651-655,共5页
目的以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技术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与正常人群上颌前牙区的牙齿唇侧骨壁厚度进行测量并对比研究,为临床上正畸牙移动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半)... 目的以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技术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与正常人群上颌前牙区的牙齿唇侧骨壁厚度进行测量并对比研究,为临床上正畸牙移动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半),另选取正常体检人群30名为对照组(男女各半),年龄均为18~25岁。全部研究对象拍CBCT,并通过软件对上颌前牙区每颗牙齿的3个位点(根颈、根尖、根中)唇侧骨壁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样本左右两侧同名牙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同名牙对比结果显示:安氏Ⅱ类2分类错组与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在多个位点骨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对比结果,中切牙和侧切牙的L1、L3,尖牙的L1、L2、L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和正常人群左右同名牙的牙槽骨壁厚度基本对称,男性骨壁较女性更厚。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上颌前牙区牙颈部与根中部的唇侧骨壁厚度相比正常人更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错 厚度 牙槽骨 上颌骨 锥形束CT
下载PDF
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作林 陈楠 王海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 :应用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 ,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成人病例 15例 ,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 /下颌牙弓以及... 目的 :应用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 ,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成人病例 15例 ,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 /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 ,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 ,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 2 .5° ,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 2 .7° ,下前面高平均增加了 11.8mm ,上下切牙明显唇倾 ,下颌磨牙明显近移 ;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牙合明显减小 ,上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 ,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 4.1mm和 3 .6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可以通过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II类牵引方法矫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上/下牙弓 类牵引 成人 安氏2分类错(hé)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Ⅱ类错牙合12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骆英 方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定量评价双牙合垫矫治器(Twin-block)对生长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的颌骨及牙槽骨的影响。方法::12例10~12岁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用Twin-block进行矫治,治疗结果与11例未经治疗的10~12岁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比较,观察时间为1... 目的:定量评价双牙合垫矫治器(Twin-block)对生长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的颌骨及牙槽骨的影响。方法::12例10~12岁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用Twin-block进行矫治,治疗结果与11例未经治疗的10~12岁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比较,观察时间为12个月。采用团体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Twin-block治疗组,覆盖和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善,覆盖的减小主要是由于上切牙的远中移动,及下颌骨的向前生长;磨牙关系的矫正,下颌骨的生长与牙槽骨的变化各占50%作用。下颌骨长度(Ar-Gn)比对照组增加2.29mm,后面高(Ar-Go)与前下面高(ANS-Me)均有增加,分别为2.28mm与2.58mm,未观察到不利的垂直向生长。结论:Twin-block能有效减小前牙覆盖,矫正磨牙关系,改善软组织侧貌,并增强Ⅱ类错牙合患者下颌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安氏类Ⅰ分类错He TWIN-BLOCK 矫正 PANCHERZ分析法
下载PDF
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婧 徐培成 金蕾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评价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方法:测量分析12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的各项指标。结果:正畸治疗后,前颅底长增加,上颌骨矢状向长度无明显变化,... 目的:评价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方法:测量分析12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的各项指标。结果:正畸治疗后,前颅底长增加,上颌骨矢状向长度无明显变化,下颌骨体部、升支及下颌骨总长度增加,上、下、前、后面高增大;腭平面、下颌平面无明显旋转,前后面高比值无显著变化;SNA减小,SNB无显著变化,ANB角减小,Y轴角增大。SNB在治疗前后的差值与下颌骨总长、体部、升支治疗前后差值呈显著正相关,ANB在治疗前后的差值与下颌骨总长及升支治疗前后差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改善青少年患者颅颌面结构缺陷。下颌骨垂直向以及水平向的生长有助于上下颌骨Ⅱ类关系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错[牙合] 青少年 颅颌面结构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颅面结构生长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蔚萍 秦朴 +1 位作者 肖遥 杜跃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67-468,471,共3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患者颅面硬组织的生长变化趋势。方法选取39例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患者按不同年龄分为少年组(20例)与成人组(19例),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进行头影测量,比较两组的测量结果。结果成人组与少年组比较,SNA、AN...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患者颅面硬组织的生长变化趋势。方法选取39例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患者按不同年龄分为少年组(20例)与成人组(19例),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进行头影测量,比较两组的测量结果。结果成人组与少年组比较,SNA、ANB增大,提示上齿槽向前生长显著,而下齿槽向前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下颌角、GoGn-SN、Y轴角减小,下颌随着生长作用而向前向上逆时针旋转;前面高、后面高、后面高/前面高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后面高比前面高有相对多的增长。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患者矢状向、垂直向异常日益严重,且颅面前后垂直生长量不相等,造成下颌逆时针方向旋转,将加重前牙深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 X线头影测量 生长
下载PDF
SUS^2和Jasper Jumper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明辉 刘兴平 范磊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SUS2和Jasper Jumper 2种口腔正畸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疗效异同点。方法筛选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SUS2和Jasper Jumper,拍摄头颅侧位片,观测18项测量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值。结果 2组... 目的探讨SUS2和Jasper Jumper 2种口腔正畸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疗效异同点。方法筛选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SUS2和Jasper Jumper,拍摄头颅侧位片,观测18项测量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值。结果 2组矫治前后ANB、Y-axis、L1-MP、U6-OLP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SUS2和Jasper Jumper 2种矫治器的疗效不完全一致,治疗中应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2 JASPER JUMPER 安氏类1分类
下载PDF
SUS^2矫治器联合种植支抗治疗安氏Ⅱ~1类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继业 王文君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研究SUS2功能矫治器联合种植支抗治疗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的骨牙改变。方法采用SUS2功能矫治器联合种植体支抗对15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 目的研究SUS2功能矫治器联合种植支抗治疗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的骨牙改变。方法采用SUS2功能矫治器联合种植体支抗对15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15例患儿矫治9~12个月,治疗前后SNB、Co-Gn明显增加(P<0.01),ANB、Wits、U1.NA、U1-NA、覆盖、覆明显减小(P<0.01)。结论对生长发育高峰期Ⅱ1类错患者,SUS2功能矫治器联合种植支抗可以促进下颌骨生长,防止下前牙唇倾,改善覆覆盖和磨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类错[牙合] 固定功能矫治器 SUS2 种植支抗
下载PDF
Angle’Ⅱ类2分类错畸形牙列指数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荣敏 秦朴 杜跃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Angle’Ⅱ类2分类错Bolton比和Pont指数不调的发生率及性别差异,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5例Angle’Ⅱ类2分类患者牙模型,计算Bolton比和Pont指数不调的发生率,应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性别有无差异。结果:Angle... 目的:探讨Angle’Ⅱ类2分类错Bolton比和Pont指数不调的发生率及性别差异,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5例Angle’Ⅱ类2分类患者牙模型,计算Bolton比和Pont指数不调的发生率,应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性别有无差异。结果:Angle’Ⅱ类2分类错中,Bolton比和Pont指数的分布为Bolton比过小组>Bolton比正常组>Bolton比过大组,而Pont指数较大组>Pont指数正常组>Pont指数较小组,但Bolton比和Pont指数均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正畸治疗Angle’Ⅱ类2分类错前,应考虑模型的测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2分类 Bolton比 PONT指数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在安氏Ⅱ类2分类错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海余 张铁良 张石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Twin-Block矫治器(双垫矫治器)在安氏II类2分类错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8年8月来我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II类2分类错并伴下颌后缩的患者9例,年龄8.5~11.5岁,根据矫治前侧位片颈椎形态判断为生长... 目的:分析探讨Twin-Block矫治器(双垫矫治器)在安氏II类2分类错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8年8月来我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II类2分类错并伴下颌后缩的患者9例,年龄8.5~11.5岁,根据矫治前侧位片颈椎形态判断为生长发育加速期或前期。重建咬合关系,制作Twin-Block矫治器,24h戴用矫治器,矫治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比较矫治前后的测量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经过7~12个月的矫治后9例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磨牙尖牙均达到中性关系,治疗后面型明显改善。SNB角从75.6°增加至79.8°,平均增加4.2°(P<0.05);ANB角由6.5°减小到3.1°,平均减小3.4°(P<0.001);1/NA角平均增加15.5°(P<0.001);1/SN平均增加了17.8°(P<0.001);1/1平均减小了15.5°(P<0.05);MP/FH平均增加了3.0°(P<0.05)。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2分类具有矫形作用,可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2分类错
下载PDF
安氏Ⅱ~2错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与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哲 王晓宇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45-848,共4页
目的:研究安氏Ⅱ2错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与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方法:运用JVA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安氏Ⅱ2错患者与个别正常者颞下颌关节振动能量并进行比较;运用表面肌电测量仪EMGⅢ记录安氏Ⅱ2错患者与个别正常者的咀嚼肌在下... 目的:研究安氏Ⅱ2错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与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方法:运用JVA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安氏Ⅱ2错患者与个别正常者颞下颌关节振动能量并进行比较;运用表面肌电测量仪EMGⅢ记录安氏Ⅱ2错患者与个别正常者的咀嚼肌在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吞咽时的肌电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安氏Ⅱ2错患者左侧关节振动总能量以及左侧关节小于300Hz的振动能量高于个别正常者,其它振动能量与个别正常者没有显著差异。安氏Ⅱ2错患者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左侧颞肌前束肌电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肌肉没有明显差异;其他功能状态下各组肌肉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安氏Ⅱ2错患者的颞下颌关节振动以及咀嚼肌肌电幅值与正常个别者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错[牙合] 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仪 咀嚼肌肌电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