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genomics of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use in molecular pathology 被引量:5
1
作者 Tianying Xing Huiying He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0-91,共12页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 is one frequent form of urologic malignancy with numerous genetic and epigenetic alteration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major findings of epigenetic alterations includ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 is one frequent form of urologic malignancy with numerous genetic and epigenetic alteration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major findings of epigenetic alterations including DNA methylation, histone modifications, micro RNAs and recently identified long noncoding RNA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c RCC. These epigenetic profilings can provide a promising means of prognostication and early dia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cc RCCs. With the developed highthroughput technologies nowadays, the epigenetic analyses will have possible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molecular pathology of cc R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分子病理学 潜在用途 细胞 MICRORNA 机制
下载PDF
Aberrant DNA methyltransferase 1 expression 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被引量:3
2
作者 Ming Li Ying Wang +5 位作者 Yongsheng Song Renge Bu Bo Yin Xiang Fei Qizhen Guo Bin W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71-381,共11页
Objectiv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ribution of dysregulated 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 expression to the progression and biology of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Methods: We examined the differences ... Objectiv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ribution of dysregulated 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 expression to the progression and biology of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Methods: We examin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DNMT1 in 89 ccRCC and 22 normal tissue sample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ddition, changes in cell viability, apoptosis, colony formation and invading ability of ccRCC cell lines(786-0 and Caki-1) were assessed after transfection with DNMT1 siRNA.Results: We found DNMT1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ressed in ccRCC than that of in no-tumor tissues(56.2% and 27.3%, respectively, P=0.018). The expression of DNMT1 wa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cRCC tumor size, tumor pathology stage, histological grad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vascular invasion, recurrence and prognosis. Moreover, knockdown of DNMT1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cRCC cell viability, induced apoptosis, decreased colony formation and invading ability.Conclusions: Expression of DNMT1 protein is increased in ccRCC tissues, and DNMT1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Experiments in vitro further showed DNMT1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renal cancer cells. Moreover, targeting this enzyme could be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treating ccRCC, as evidenced by inhibited cell viability, increased apoptosis, decreased colony formation and invading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 细胞活力 癌组织 入侵能力 肿瘤组织 异常 集落形成
下载PDF
改进残差网络的肾细胞癌ISUP分级研究
3
作者 孙振铎 张明洋 +5 位作者 王向辉 赵磊 刘爽 崔振宇 杨昆 刘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术前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分级可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但实现精准预测是目前本领域内的一项重要问题。该研究首先确定最优建模的CT类型与网络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 术前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分级可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但实现精准预测是目前本领域内的一项重要问题。该研究首先确定最优建模的CT类型与网络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ccRCC的CT影像分级模型,具体包括:利用大卷积操作对图像进行原始特征提取,利用混合注意力模块通过计算特征图中当前空间和临近空间以及当前空间和远距离空间之间的信息交互获取更多有用的特征,使得原始图像特征图在通道维度与空间维度上进行自适应特征细化,利用四个深度卷积网络层提取图像深度特征,并利用改进通道注意力模块产生通道注意力特征图信息,提取更多通道上的交互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增强CT实质期图像和34层残差网络最有利于分级预测模型的开发,所提出的模型的总体加权准确率、AUC、精度、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为90.8%、0.897、90.5%、90.8%、90.9%,各项指标优于其他常见网络结构,因此,该模型在预测ccRCC的国际泌尿病理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方面有良好的效能,对患者的临床辅助诊断和预后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 ISUP分级 CT 增强CT实质期 通道注意力 空间注意力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DTX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4
作者 秦翰成 刘婉璐 +1 位作者 静雅杰 陈志鸿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3-391,共9页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Deltex E3泛素连接酶2(DTX2)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DTX2对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DTX2在泛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UALCAN数据库进一步验证...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Deltex E3泛素连接酶2(DTX2)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DTX2对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DTX2在泛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UALCAN数据库进一步验证ccR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TX2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使用UALCAN数据库中的TCGAccRCC队列数据集,分析ccRCC中DTX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K-M plot数据库分析DTX2表达与ccR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DAVID数据库对DTX2相关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qPCR法检测DTX2基因在人胚肾293(HEK293)细胞和ccRCC细胞A498、Caki-1中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技术分别将DTX2 siRNA及其阴性对照质粒转入A498、Caki-1细胞,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敲低DTX2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ccRCC组织中DTX2 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均P<0.01)。DTX2表达水平与ccRCC患者的病理分期、临床分级、不同亚型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联(均P<0.01),DTX2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均P<0.01)。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TX2表达相关基因主要参与蛋白酶体介导的泛素依赖性蛋白质分解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并主要富集到了mTOR信号通路等与肿瘤的相关信号通路中(均P<0.05)。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A498和Caki-1细胞中DTX2表达水平高于HEK293细胞;敲低DTX2表达可显著降低A498和Caki-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P<0.01)。结论:DTX2在ccRC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敲低DTX2表达可抑制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DTX2有望成为ccRCC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ex E3泛素连接酶2 肾透明细胞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基线HALP评分和相关炎性指标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徐妮 李小娟 练玉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871-1877,共7页
目的:探索基线HALP评分和相关炎性指标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2010年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AJCC分期Ⅲ期以上的ccRCC患者111例,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并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采用ROC曲线分析HALP评分及相关指标预... 目的:探索基线HALP评分和相关炎性指标与晚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2010年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AJCC分期Ⅲ期以上的ccRCC患者111例,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并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采用ROC曲线分析HALP评分及相关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结果:随访时间63(55,74)个月,随访期内死亡占比29.73%(33/111),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51(41,60)个月和47(35,56)个月,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68%和70.27%,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48%和70.27%。HALP评分、NLR、PLR和LMR预测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0、0.865、0.859和0.84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8.0、3.05、88.9和4.43。治疗手段(以姑息治疗为参照)、AJCC分期、HALP评分和NLR等4个因素与患者OS有关,其HR分别为0.034(手术治疗)、0.058(免疫治疗)、2.196(AJCC分期为Ⅳ期)、12.532(HALP<48.0)和0.264(NLR<3.05);治疗手段(以姑息治疗为参照)、HALP评分和NLR等3个因素与患者PFS有关,其HR分别为0.046(手术治疗)、0.073(免疫治疗)、12.352(HALP<48.0)和0.252(NLR<3.05)。结论:晚期ccRCC预后状况可能与机体营养、免疫和炎症状况有关,HALP评分、NLR和治疗手段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和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HALP评分 炎症 预后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KUCG1通过MAGEA11调节PTEN/AKT/mTOR途径促进ccRCC舒尼替尼的耐药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浩洋 毛正发 +4 位作者 邹元章 卢俅 董迪 姚勤 陈兵海(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KUCG1在肾癌舒尼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方法:qPCR检测舒尼替尼耐药的肾癌细胞KUCG1表达变化。CCK-8、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KUCG1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KUCG1对PTE...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KUCG1在肾癌舒尼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方法:qPCR检测舒尼替尼耐药的肾癌细胞KUCG1表达变化。CCK-8、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KUCG1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KUCG1对PTEN/AKT/mTOR通路的影响。qPCR检测KUCG1周围基因变化,并研究MAGEA11对肾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肾癌细胞相比,耐药的肾癌细胞KUCG1表达明显下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KUCG1表达下调后细胞增殖、侵袭和耐药性增强,凋亡受抑制。KUCG1表达下调可抑制PTEN表达,激活AKT/mTOR通路。KUCG1下调可通过上调其周围MAGEA11表达,抑制PTEN表达,激活AKT/mTOR通路。MAGEA11下调后肾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下降,凋亡增强。结论:KUCG1表达下调通过上调MAGEA11表达调节PTEN/AKT/mTOR通路,促进ccRCC舒尼替尼耐药,有望成为ccRCC分子靶向药物耐药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ccrcc) 长链非编码RNA KUCG1 舒尼替尼 MAGEA11 PTEN/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CRB3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萍萍 李娟 +4 位作者 刘洁 曹芳 苗裔 周灿 刘培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3428-343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细胞极性蛋白CRB3(Crumbs 3)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对ccRCC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作用。方法:运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 目的:通过研究细胞极性蛋白CRB3(Crumbs 3)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对ccRCC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作用。方法:运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分析CRB3在ccRCC组织和正常肾组织的表达情况,通过Linked Omics和GEPIA阐述CRB3表达与ccRCC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CRB3 mRNA在ccRCC中低表达,并且与ccRCC病理分级、TNM分期呈负相关,并与人种相关。TCGA结果显示CRB3低表达是影响ccRCC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 <0. 05)。IHC结果证实,与正常肾组织相比,ccRCC中CRB3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 <0. 05)。结论:在ccRCC中,CRB3低表达是一种重要的不良预后指标,可以作为预测患者转移发生、判断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细胞极性蛋白CRB3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合并多发性乳头状瘤(PA)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小木 周仲文 +1 位作者 倪响 唐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4-707,共4页
肾脏的乳头状瘤(papillary adenoma,PA)是一种镜下常表现为乳头状或小管状结构的肿瘤,直径小于15 mm。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镜下肿瘤常由含透明或嗜酸胞浆的肿瘤细胞构成。... 肾脏的乳头状瘤(papillary adenoma,PA)是一种镜下常表现为乳头状或小管状结构的肿瘤,直径小于15 mm。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镜下肿瘤常由含透明或嗜酸胞浆的肿瘤细胞构成。这两种肿瘤同时发生的情况较为罕见,现报道1例发生于肾脏的CCRCC同时合并多发性PA的病例。该病例中CCRCC和PA均表现为典型的镜下特征,且未出现第3、7、17号染色体的扩增,影像科和泌尿外科医师在术前及术中只注意到CCRCC而忽视了多发性PA。多发性PA中有些病灶极其微小,只有显微镜下检查才能发现。该病例提示:接受部分肾切除术的CCRCC患者可能合并PA,术前应做好排查工作,病理检查关注标本主要病变的同时重视其他可能的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乳头状瘤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 精确诊断
下载PDF
miR-630对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谭超 王洋 +1 位作者 苏建楠 赵建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0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 探究miR-630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cRCC患者86例,术中取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灶边缘>5 cm),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 目的 探究miR-630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cRCC患者86例,术中取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灶边缘>5 cm),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630表达水平,分析其与ccR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分析ccRCC组织中miR-630表达水平与凋亡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选择786-O细胞进行实验,设计miR-630 NC组、miR-630 mimic组和miR-630 inhibitor组(分别为miR-630的对照、过表达和抑制组),分析miR-630表达对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以及凋亡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ccRCC组织中miR-630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水平的miR-630与更大的肿瘤直径、高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ccRCC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ccRCC组织中miR-630表达水平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89,P=0.011),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16,P=0.004)。过表达miR-630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活力,抑制细胞凋亡率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促进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5)。降低miR-630表达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活力,促进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抑制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miR-630在ccRCC组织中表达上调,高水平的miR-630可抑制细胞凋亡,并与ccRCC患者的高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miR-630 凋亡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铁死亡相关lncRNA对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免疫浸润和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10
作者 扈星 扈亮 +2 位作者 余亭 王茜 张志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7-248,共12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铁死亡相关的lncRNA,并探讨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ccRCC患者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cc RCC的转录本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单...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铁死亡相关的lncRNA,并探讨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ccRCC患者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cc RCC的转录本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及相关性分析获得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特征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利用R软件分析铁死亡相关lncRNA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和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构建铁死亡相关RNA网络,并通过qPCR验证中国人ccRCC组织和癌旁组织(取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03月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8例标本)中关键lncRNA的表达。结果:Kaplan-Meier分析表明,铁死亡评分高的患者总OS率低于铁死亡评分低的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11个ccRCC铁死亡相关lncRNA可评估患者预后,并构建ccRCC患者1、3、5年预后预测列线图。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表明,铁死亡相关lncRNA与ccRCC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其中LINC01871、PRKAR1B-AS1和CYTOR是调节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键lncRNA。化疗药物敏感性分析表明,高风险患者对甲氨蝶呤、紫杉醇、顺铂和多柔比星更为敏感。构建的包含3个lncRNA、15个miRNA和15个mRNA的RNA网络中,验证实验显示LINC01871、LINC00472和CYTOR在ccRCC组织中显著上调。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11个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证明其与ccRCC组织免疫细胞浸润、化疗药物敏感性和患者预后相关,为探索ccRCC铁死亡相关lncRNA标志物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铁死亡 lncRNA 标志物 预后 免疫浸润
原文传递
LINC00462通过MYC/ABCC3轴影响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糖酵解进而调控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11
作者 王晓玲 胡威威 孟莉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2-770,共9页
目的:探讨LINC00462招募转录因子MYC激活ABCC3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数据库分析ccRCC组织中ABCC3、MYC和LINC0046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ABCC3基因的富集通路。常规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ccRC... 目的:探讨LINC00462招募转录因子MYC激活ABCC3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数据库分析ccRCC组织中ABCC3、MYC和LINC0046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ABCC3基因的富集通路。常规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ccRCC细胞(A-498、786-O和Caki-2),将si-LINC00462、oe-ABCC3、si-ABCC3、si-MYC、si-LINC00462-NC、oe-ABCC3-NC、si-ABCC3-NC和si-MYC-NC核酸序列分别转染A-498或786-O细胞,分为si-LINC00462组、si-LINC00462-NC组、oe-ABCC3组、oe-ABCC3-NC组、si-ABCC3组、si-ABCC3-NC组、si-MYC组、si-MYC-NC组;用2-脱氧-D-葡萄糖(2-DG)进行回复实验,构建oe-NC+PBS组、oe-ABCC3+PBS组、oe-ABCC3+2-DG组;为探究ccRCC细胞LINC00462/MYC/ABCC3轴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构建si-NC+oe-NC组、si-LINC00462+oe-NC组、si-LINC00462+oe-ABCC3组。qPCR法检测ABCC3、MYC和LINC00462在ccRCC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CCK-8法分析梯度浓度顺铂处理ccRCC细胞后IC50值,WB法检测糖酵解代谢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Seahorse XP96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胞外酸化率(ECAR)和耗氧率(OCR),试剂盒检测细胞中丙酮酸、乳酸、ATP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验证ABCC3与MYC间的结合关系,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IP)实验验证LINC00462和MYC的结合关系。结果:数据库分析和qPCR实验结果显示,ABCC3在ccRC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差异基因富集在糖酵解通路上。敲减或过表达ABCC3能够增加A-498细胞或降低786-O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ABCC3可通过促进有氧糖酵解抑制A-498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2-DG处理可以逆转过表达ABCC3对ccRCC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抑制作用。MYC可直接和ABCC3结合,LINC00462可招募转录因子MYC;敲低LINC00462可抑制ABCC3的表达,敲低LINC00462可抑制ccRCC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并提高其对顺铂敏感性;而进一步过表达ABCC3可逆转敲低LINC00462对ccRCC细胞有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和顺铂敏感性的提高。结论:LINC00462通过招募转录因子MYC激活ABCC3的表达促进ccRCC细胞的糖酵解,进而促进ccRCC细胞对顺铂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462 MYC ABCC3 肾透明细胞癌 A-498细胞 786-O细胞 糖酵解 顺铂敏感性
原文传递
转录因子BATF3通过调控波形蛋白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2
作者 甄超 牛云峰 +1 位作者 刘亮 刘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4-602,共9页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BATF3)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ccR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手术切除的64例ccRCC组...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BATF3)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ccR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手术切除的64例ccR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qPCR法检测ccRCC组织、癌旁组织和肾癌ACHN、786-O细胞中BATF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cRCC组织、癌旁组织中BATF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BATF3敲减及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786-O、ACHN细胞,通过MTS法、Transwell实验检测BATF3对786-O或ACHN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法检测敲减或过表达BATF3对786-O或ACHN细胞EM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CHI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BATF3是否与波形蛋白(VIM)启动子区结合并调控其转录,MTS法、Transwell实验检测同时过表达BATF3及敲减VIM对786-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ccRCC组织中BATF3的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均P<0.01),并且BATF3 mRNA与ccRCC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关联(均P<0.01);与正常肾上皮细胞293T相比,BATF3在ACHN及786-O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0.01)。敲减BATF3表达均能明显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P<0.01),过表达BATF3则均能促进ACHN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减或过表达BATF3能抑制786-O细胞或促进ACHN细胞的EMT相关基因的表达(均P<0.01)。BATF3可与VIM启动子区的位点结合,直接调控VIM的转录表达。同时过表达BATF3及敲减VIM可逆转过表达BATF3对786-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论:BATF3在ccRCC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其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关联;BATF3通过调控VIM的表达影响ACHN、786-O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可作为临床治疗ccRCC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786-O细胞 ACHN细胞 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 波形蛋白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基于Keap1基因多态性的肾透明细胞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燕妮 齐士勇 +3 位作者 颜艳 何振 徐勇 邹慧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Kea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分子靶点。方法:采集ccRCC组织108例与正常对照肾组织86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 目的:探讨Kea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分子靶点。方法:采集ccRCC组织108例与正常对照肾组织86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Kea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判读两组样本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eap1基因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Keap1基因rs1048289的不同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肿瘤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肾透明细胞癌的风险明显升高,AA基因型(OR=2.292,95%CI:1.159~4.533,P<0.05)及A等位基因(OR=2.067,95%CI:1.280~3.342,P=0.001)为肾透明细胞癌患病的危险因素。肿瘤组Keap1基因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不同基因型样本间Keap1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Keap1基因rs1048289与肾透明细胞癌患病显著相关,有望成为肾透明细胞癌早期诊断与基因治疗的有效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肾透明细胞癌 分子标志物 早期诊断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线粒体DNAD-loop基因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胜雷 徐金升 +3 位作者 白亚玲 张俊霞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 D-loop(mt DNA D-loop)基因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CRCC)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59例CCRCC患者的mt DNA D-loop区进行扩增并测序。将mt DNA D-loop区的测序结果与线粒体文库中的剑桥序列(r ...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 D-loop(mt DNA D-loop)基因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CRCC)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59例CCRCC患者的mt DNA D-loop区进行扩增并测序。将mt DNA D-loop区的测序结果与线粒体文库中的剑桥序列(r CRS)比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患者发病年龄关系的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TNM分期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低于低TNM分期组;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发病年龄低于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均P<0.05),单核苷酸多态位点16293A/G基因型与发病年龄有关,多态位点16293G基因型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16293A基因型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高低、肿瘤直径大小、16293位点的多态性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多态性可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的预测因素,同时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多态性有助于识别早发的肾透明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OOP 肾透明细胞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线粒体DNA
下载PDF
Survivin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旭东 曾津 +5 位作者 陈玉乐 薛玉泉 吴开杰 杨增雷 张岗 王新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1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对...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1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肾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9.58%(43/48),而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透明细胞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有无远处转移、肾癌的Fuhrman分级及Robson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肾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有无下腔静脉癌栓无显著相关性。Western blot结果则进一步提示survivin高表达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内,而不表达或极低表达于正常肾脏组织中。结论Survivin的高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分期、分级及进展具有密切相关性,提示了survivin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SURVIVIN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下载PDF
MMP-2和CXCR4mRNA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强 李文贤 +2 位作者 林晓杰 孙立江 隋爱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人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68例ccRCC组织和36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MMP-2... 目的研究人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68例ccRCC组织和36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MMP-2与CXCR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ccRCC组织中MMP-2和CXCR4mRNA的半定量值分别为0.848±0.367和0.939±0.336,高于在正常肾组织中的半定量值0.379±0.138和0.418±0.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5、8.860,P<0.05);在ccRCC中MMP-2和CXCR4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t=2.169~3.852,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t=0.201~0.630,P>0.05);在ccRCC组织中MMP-2和CXCR4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2,P<0.05)。结论 MMP-2和CXCR4可能共同参与了人ccRCC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并且在发挥作用时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MMP-2和CXCR4可能有助于协助ccRCC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IGFBP-6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威 李浩勇 +2 位作者 梁培育 程帆 张孝斌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6期871-873,共3页
目的探讨IGFBP-6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4例人肾透明细胞癌(ccRCC)及配对癌旁组织(ANCT)中IGFBP-6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34例肾透明细胞... 目的探讨IGFBP-6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4例人肾透明细胞癌(ccRCC)及配对癌旁组织(ANCT)中IGFBP-6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34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中,11例(32.4%)患者反应性为免疫阳性。ANCT平均组织免疫反应评分为(0.4±0.2),比ccRCC标本的平均得分(2.8±0.4)低(P<0.001)。在ANCT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1.0±0.2)较ccRCC标本(3.6±0.6)降低(P<0.01)。结论 IGFBP-6的表达可能参与ccR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ST6GalⅠ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李前进 拜合提亚·阿扎提 +2 位作者 王文光 刘强 王玉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人β半乳糖苷α-2,6-唾液酸转移酶Ⅰ(ST6GalⅠ)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9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ccRC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应用q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及... 目的探讨人β半乳糖苷α-2,6-唾液酸转移酶Ⅰ(ST6GalⅠ)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9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ccRC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应用q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及同一患者正常肾脏组织中的ST6GalⅠ表达。分析ST6GalⅠ在癌组织及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纳入研究患者通过电话、门诊、住院等方式进行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患者生存率。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qRTPCR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患者癌组织中ST6GalⅠ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一患者正常肾脏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ST6GalⅠ高表达、组织类型为中低分化、肿瘤直径>7 cm,临床分期为Ⅱ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6GalⅠ高表达、组织类型为中低分化、肿瘤直径>7 cm、临床分期为Ⅱ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T6GalⅠ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肾脏组织,且ST6GalⅠ高表达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组织分级为中低分化、肿瘤直径>7 cm、临床分期为Ⅱ期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6GalⅠ 肾透明细胞癌 预后
下载PDF
基于HIF-2α靶向治疗晚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庆祝 常鹏程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152-155,共4页
肾癌是泌尿系统肿瘤中的常见病,其中肾透明细胞癌占大多数。VHL基因的失活在肾癌中广泛存在,导致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的泛素化降解障碍,进而引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elial growth factor,VE... 肾癌是泌尿系统肿瘤中的常见病,其中肾透明细胞癌占大多数。VHL基因的失活在肾癌中广泛存在,导致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的泛素化降解障碍,进而引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过表达,促进了肿瘤发生。近些年,靶向HIF-2α的抑制剂作为治疗晚期透明细胞癌的药物进入临床。对VHL通路、HIF-2α抑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效果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肾癌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在舒尼替尼治疗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作用
20
作者 胡威 祝恒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在舒尼替尼治疗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作用。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比较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与人ccRCC细胞株786-O中mRNA及蛋白...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在舒尼替尼治疗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作用。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比较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与人ccRCC细胞株786-O中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将舒尼替尼作用于786-O细胞系,观察舒尼替尼对IGFBP-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小干扰RNA(siRNA)抑制IGFBP-6基因表达,观察该过程对786-O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K-2细胞系IGFBP-6 mRNA和蛋白表达较786-O细胞系分别下降67.1%和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两个细胞系比较,50μmol·L^(-1)舒尼替尼作用于786-O细胞系24 h,IGFBP-6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NA抑制IGFBP-6基因表达能逆转舒尼替尼对786-O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FBP-6蛋白与ccRCC发生、发展相关,IGFBP-6蛋白可能是舒尼替尼治疗ccRCC的一个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 肾透明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