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Full Spa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sm Technique for Detecting Aqueous Structures in Coal Mines 被引量:24
1
作者 YU Jing-cun LIU Zhi-xin TANG Jin-yu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1期58-62,共5页
Based on the transmitting theory of "smoke ring effect",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sm technique was used in coal mines to detect abnormal areas of aquiferous structures in both roofs and floors of coal sea... Based on the transmitting theory of "smoke ring effect",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sm technique was used in coal mines to detect abnormal areas of aquiferous structures in both roofs and floors of coal seams and in front of excavated roadways. Survey devices, work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s well as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are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In addition, the direction of mini-wireframe emission electromagnetic wave of the full spa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sm technique was verified by an underground borehole for water detection and drainage.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is technique can detect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velopment rules of abnormal water bodies to a certain depth below the floor of coal seams and can also detect the abnormal, low resistance water bodies within a certain distance of roofs. Furthermore, it can detect such abnormal bodies in ahead of the excavated roadway front. Limited by the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the full spa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sm technique can detect to a depth of only 120 m or 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地质条件 地下环境 水灾 安全事故
下载PDF
Research on space-time coupling action laws of anchor-cable strengthening supporting for rock roadway in deep coal mine 被引量:5
2
作者 CHANG Ju-cai XIE Guang-xiang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关键词 软岩巷道 深部围岩 锚索 时空耦合 煤矿 法律 FLAC3D 合理位置
下载PDF
山西省煤矿采空地下空间评估与再利用研究
3
作者 孙莹洁 刘廷 +1 位作者 刁玉杰 胡智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年煤炭产量占全国产量的近1/4,煤炭资源开采形成大量的采空地下空间。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山西风电、光伏发电的大力发展,如何合理利用煤矿采空地下空间,尤其是将地下空间与新能源结合将成为煤炭产业低碳发展的...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年煤炭产量占全国产量的近1/4,煤炭资源开采形成大量的采空地下空间。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山西风电、光伏发电的大力发展,如何合理利用煤矿采空地下空间,尤其是将地下空间与新能源结合将成为煤炭产业低碳发展的关键。本次研究运用比例系数法和采空地下空间守恒定律,测算出2022年山西省开采煤矿井巷可利用空间为1.54亿m^(3),“十五”到“十三五”期间关闭/退出煤矿的井巷可利用空间为1.05亿m^(3),估算1949至2021年山西省煤矿因工作面开采形成的采空地下空间约38.98亿m3,预测到2030年山西省煤矿工作面开采还可形成采空地下空间约19.56亿m^(3)。根据山西省能源低碳发展需求提出了山西省煤矿采空地下空间未来可利用的四种模式:煤矿地下旅游或地下仓储、煤矿地下抽水蓄能、煤矿地下压缩空气储能和煤矿地下封存二氧化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 碳中和 地下空间估算 利用模式 山西省
下载PDF
论刘庆邦小说中的煤矿空间:以《断层》《红煤》《女工绘》三部长篇小说为例
4
作者 史修永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5-180,共16页
小说空间既指涉现实世界,是对社会历史空间的模仿和呈现,又能自成一个艺术世界,是具有象征性和表意性的符号世界。刘庆邦的三部煤矿题材小说《断层》《红煤》《女工绘》在现实与象征的维度上创造出了丰富而生动的煤矿世界,看似是对煤矿... 小说空间既指涉现实世界,是对社会历史空间的模仿和呈现,又能自成一个艺术世界,是具有象征性和表意性的符号世界。刘庆邦的三部煤矿题材小说《断层》《红煤》《女工绘》在现实与象征的维度上创造出了丰富而生动的煤矿世界,看似是对煤矿历史和现实空间的经验表达和摹写,实则是用艺术编码的表意方式,构建一种独具魅力的审美化空间和艺术体验。《断层》《红煤》和《女工绘》中的煤矿空间,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地域性特征,同时蕴含着复杂的区域文化身份,凝聚着中国当代煤矿空间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情感结构以及话权力形式,它们不是封闭空间,也不是僵死和空洞的容器,它们代表着刘庆邦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对煤矿空间场域不同的审美认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烙印,是一个充满多种可能性的精神空间,更是一次次地“作为历史重写本”的地理景观。煤矿空间在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和设置故事冲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意或无意建构的直观空间形象,以及对这些直观空间的巧妙安排和运用使得小说艺术的特性充分彰显出来,并且小说的空间本身就是小说文本之中的潜在密码或者言外之意,通过对小说空间的拆解和探密,可以加深和拓展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庆邦 煤矿小说 空间理论 叙述空间
下载PDF
基于HSV空间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
5
作者 张亚邦 李佳悦 王满利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针对煤矿井下采集到的图像对比度低、光照不均和细节信息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相-饱和度-明度(Hue-Saturation-Value,HSV)颜色空间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基于图像的HSV空间,通过对低光照图像的亮度通道V通道的主要结... 针对煤矿井下采集到的图像对比度低、光照不均和细节信息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相-饱和度-明度(Hue-Saturation-Value,HSV)颜色空间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基于图像的HSV空间,通过对低光照图像的亮度通道V通道的主要结构和边缘细节分别进行对比度增强,这样可以更好地抑制图像细节丢失,同时可以较好地再现原图中的轮廓和纹理细节。首先,将输入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转换到HSV空间,利用相对全变分滤波(RTV)与改进的边窗滤波(SWF),分别对提取的V通道图像进行主要结构提取和轮廓边缘保留,对其非线性灰度拉伸后利用主成分分析融合技术(PCA)重构V通道图像,即融合V通道图像的主要结构和精细结构,最后合成图像,完成图像增强。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基于HSV空间的煤矿井下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在色彩和边缘模糊处理等方面表现良好,在煤矿井下工作面等环境中,对图像进行定量和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6种方法相比,增强图像的对比度、自然度和图像细节方面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HSV空间 煤矿井 低光照图像 相对全变分滤波 边窗滤波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煤矿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探究
6
作者 吕星 王培强 王永辉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178-182,共5页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所属平顶山矿区,经过近70年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量的煤矿地下空间资源,包括井工煤矿开采后遗留的井筒、巷道、硐室、采空区以及遗留煤炭、煤层气、地热水等。有巨大开发利用潜力和价值的特殊资源,引起了诸多领域广泛的...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所属平顶山矿区,经过近70年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量的煤矿地下空间资源,包括井工煤矿开采后遗留的井筒、巷道、硐室、采空区以及遗留煤炭、煤层气、地热水等。有巨大开发利用潜力和价值的特殊资源,引起了诸多领域广泛的关注,开展了不同方向前期理论研究和初步试验,通过对平顶山矿区煤矿地下空间进行调查、分类和分析,结合空间赋存特点提出了开展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CO_(2)地质封存、地热能利用、建立仓储库、煤层气抽采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方案,为关闭退出矿井多元化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空间 资源开发 利用
下载PDF
基于Cite Space Ⅴ的煤矿安全管理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红霞 田辰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8-153,共6页
为总结全球范围内煤矿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借助Cite Space V软件,对1992--2017年期间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煤矿”“安全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通过对该领域主要研究机构及国家、作... 为总结全球范围内煤矿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借助Cite Space V软件,对1992--2017年期间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煤矿”“安全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通过对该领域主要研究机构及国家、作者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描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及研究人员的分布;通过对关键词、研究聚类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描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且主要研究机构大多为各国高校,作者间合作以小范围团队合作为主;研究主要集中于安全教育、人因失误、数据挖掘以及职业病防治等方面;数据挖掘是该领域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管理 可视化分析 Cite space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三区”漏风裂隙场时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8
作者 马亮 孟威 +4 位作者 高亮 张壮壮 宋涛 冯雄 夏同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下,地面采空区工作面“三区”之间易形成连通的漏气通道引发工作面低氧和采空区煤自燃,如何厘清采动效应下浅埋煤层群“三区”漏气通道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是有效防控煤自燃和低氧的关键。以陕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下,地面采空区工作面“三区”之间易形成连通的漏气通道引发工作面低氧和采空区煤自燃,如何厘清采动效应下浅埋煤层群“三区”漏气通道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是有效防控煤自燃和低氧的关键。以陕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一煤层、复合煤层重复开采下覆岩破坏特征,分析了煤层间距与采厚对裂隙二次发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浅埋近煤层群开采下上覆岩层裂隙仅存在垮落带与裂缝带,主关键层破断后裂缝带快速发育至地表,关键层周期破断控制地表裂隙周期生成与下沉;上煤层裂隙密度发育由原始阶段先后经历快速增长、稳定和二次增长3个阶段;随采厚增大,各区间裂隙密度增大,大裂隙发育更充分,裂隙宽度整体增大;随煤层间距增大,小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且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大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但增加速度逐渐变缓;采厚相同时,裂隙宽度大于0.2 m的裂隙密度随着煤层间距的增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近煤层群 重复采动 漏气通道 裂隙宽度 煤层间距 采厚 数值模拟
下载PDF
Behaviors of overlying strata in extra-thick coal seams using top-coalcaving method 被引量:6
9
作者 Bin Y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38-247,共10页
Accidents such as support failure and excessive deformation of roadways due to drastic changes in strata behaviors are frequently reported when mining the extra-thick coal seams Nos.3e5 in Datong coal mine with top-co... Accidents such as support failure and excessive deformation of roadways due to drastic changes in strata behaviors are frequently reported when mining the extra-thick coal seams Nos.3e5 in Datong coal mine with top-coal caving method,which significantly hampers the mine's normal production.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strata failure,this paper presented a structure evolution model with respect to strata behaviors.Then the behaviors of strata overlying the extra-thick coal seams were studied with the combined method of theoretical analysis,physical simulation,and field measure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y strata,which are usually thick-hard strata,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verlying movement and may influence the mining-induced strata behaviors in the working face using top-coal caving method.The structural model of far-field key strata presents a "masonry beam" type structure when"horizontal O-X" breakage type happens.The rotational motion of the block imposed radial compressive stress o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of the roadway.This can induce excessive deformation of roadway near the goaf.Besides,this paper proposed a pre-control technology for the hard roof based on fracture holes and underground roof pre-splitting.It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release the accumulated energy of the strata,when mining underground coal resources with top-coal cav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thick coal SEAM Datong mining area Large-space structure Near- and FAR-FIELD STRATA STRATA behaviorKey STRATA
下载PDF
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绿色开采与地下空间开发技术挑战
10
作者 冯国瑞 白锦文 +4 位作者 马俊彪 郭军 潘瑞凯 王凯 宋诚 《绿色矿山》 202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残采区遗留煤柱群(后文简称“群柱”)分布广泛,储量可观,且多为稀缺优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采价值与潜力。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长期滞留极易自然发火,污染环境、危害健康且加剧碳排放。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受内在特征及外部环境影响可能会... 残采区遗留煤柱群(后文简称“群柱”)分布广泛,储量可观,且多为稀缺优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采价值与潜力。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长期滞留极易自然发火,污染环境、危害健康且加剧碳排放。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受内在特征及外部环境影响可能会发生链式失稳,引发覆岩垮落、地表沉陷、动载矿压、瓦斯涌出、涌水溃砂(泥/煤泥)或火区扩展等多元灾害,并威胁安全绿色开采。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开采还会形成大体积的采动空间,也是潜在的可开发“资源”,用于储CO_(2)、储氢、储油、储水等。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开采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包括:赋存状况如何精准勘探、附近积水如何超前处理、自然发火如何有效防控、周边积气如何充分处置、开采方法如何科学选择、围岩如何针对性控制等。群柱遗煤资源开采涉及到地下空间的“充填主动开发”与“注浆被动改造”,面临的技术挑战有:关键域充填/注浆位置在哪里、关键域充填/注浆材料用什么、关键域充填/注浆技术参数优化、关键域充填/注浆地下空间稳定运维等技术难题。上述研究有望为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绿色开采和空间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指导与决策依据。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的安全绿色高采出率开采与地下空间开发任重道远,需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与要求,综合考虑精准勘探、积水处理、发火防控、积气处置、方法选择、围岩控制及其他隐患治理等,因地制宜开展群柱遗煤资源开采与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论证-方案设计-理论突破-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力争实现残采区群柱遗煤资源的绿色开采与地下空间开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突破,助力我国煤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采区 群柱遗煤资源 绿色开采 地下空间开发 技术挑战
下载PDF
急倾斜巨厚煤层矿震诱冲机制及时-空特征
11
作者 崔峰 张随林 +4 位作者 来兴平 陈建强 贾冲 孙敬轩 周玉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49-463,共15页
针对急倾斜巨厚煤层赋存环境复杂,开采过程矿震频发,冲击危险性高的问题,通过构建岩柱力学模型及数值模型、统计分析现场矿震事件,掌握急倾斜巨厚煤层开采的煤岩灾变规律,形成基于动静载理论的急倾斜巨厚煤层矿震诱冲机制。选取5个微震... 针对急倾斜巨厚煤层赋存环境复杂,开采过程矿震频发,冲击危险性高的问题,通过构建岩柱力学模型及数值模型、统计分析现场矿震事件,掌握急倾斜巨厚煤层开采的煤岩灾变规律,形成基于动静载理论的急倾斜巨厚煤层矿震诱冲机制。选取5个微震指标深入分析矿震发生的异常前兆及时间跨度特征,预警冲击危险并把握补强卸压时机;通过微震事件定位掌握矿震发生的空间特征,明确卸压关键区域,基于矿震发生的时空特征提出防冲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巨厚煤层岩柱在直立极限长度范围内其弯曲变形效应随采深增大愈加明显,岩柱内部能量积聚随采深增加也愈高,岩柱及煤层内高能量积聚区域受开采扰动发生大尺度破裂产生矿震,形成动载震动波,动静载叠加易诱发冲击;矿震发生前日总能量-频次、A(b)、S均出现低值异常,b、P(b)均出现高值异常,异常跨度即表示矿震孕育过程。矿震发生时日总能量-频次、A(b)、S均快速跃升至高值,b值、P(b)值均快速降低至低值;矿震事件发生前在空间上某区域出现明显的缺震现象,缺震程度越高矿震能量越大,据此可对缺震区域采取补强卸压措施,从源头降低冲击危险性。防冲策略包括对岩柱及煤层充分卸压,弱化冲击源头及路径,加强采场与巷道支护,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冲能力。但不能保障开采时没有冲击危险,因此需对开采过程煤岩活动密切监测,识别高能矿震发生的时空异常前兆,以便及时精准的采取补强卸压及支护、撤人等安全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巨厚煤层 矿震 冲击地压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基于诱导应力场的井下顶板长钻孔分段压裂间距优化研究
12
作者 李文博 孙四清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7-171,共5页
应用二维裂缝诱导应力分析模型,对阳泉矿区井下顶板压裂裂缝诱导应力场分布规律进行理论计算,根据诱导应力作用强度将其分为强烈区和微弱区。数值模拟从裂缝几何尺寸和起裂压力差异性2方面,对比了诱导应力场不同分区内的缝间干扰强弱差... 应用二维裂缝诱导应力分析模型,对阳泉矿区井下顶板压裂裂缝诱导应力场分布规律进行理论计算,根据诱导应力作用强度将其分为强烈区和微弱区。数值模拟从裂缝几何尺寸和起裂压力差异性2方面,对比了诱导应力场不同分区内的缝间干扰强弱差异,并实现分段间距优选。当分段间距为40~60 m时,缝间干扰影响程度显著减小。在阳泉矿区进行了2个压裂钻孔的水力压裂工程试验,1#钻孔和2#钻孔分段间距分别设计为50~75 m和50 m,百日瓦斯抽采监测结果表明:2#钻孔为1#钻孔的2.7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应力场 缝间干扰 分段间距优化 分段压裂 煤矿井下
原文传递
河南省煤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贝凝 向中林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714-724,共11页
为保证煤矿关闭后遗留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本文以河南省空间资源量超过10 000 m~3的典型煤矿城市(郑州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和洛阳市)为例,对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展开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有关煤矿城市地... 为保证煤矿关闭后遗留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本文以河南省空间资源量超过10 000 m~3的典型煤矿城市(郑州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和洛阳市)为例,对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展开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有关煤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安全性、稳定性、空间资源量、空间环境、经济性等5大类以及相应的20小项评价指标。最后根据所建评价体系、结合专家打分法,得出河南省4个典型煤矿城市开发适宜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郑州市25.59、平顶山市23.21、三门峡市8.86和洛阳市8.56。论文采用城市之间横向对比的思路,为河南全省乃至全国各煤矿城市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城市 地下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河南省煤矿城市地下空间量估算
14
作者 石贝凝 向中林 +2 位作者 李振华 张盛艳 常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4-191,共8页
河南省内,因资源枯竭、非法开采、经营不当以及国家去产能政策等导致大量煤矿关闭/废弃,形成了大量的井筒、巷道、硐室和采空区等地下空间。基于河南省煤矿统计数据和矿井地面数据、井下调研数据,采用比例系数法和采空区模型计算法对河... 河南省内,因资源枯竭、非法开采、经营不当以及国家去产能政策等导致大量煤矿关闭/废弃,形成了大量的井筒、巷道、硐室和采空区等地下空间。基于河南省煤矿统计数据和矿井地面数据、井下调研数据,采用比例系数法和采空区模型计算法对河南省煤矿井巷和采空区可利用地下空间进行了估算,获得井巷地下可利用空间5265.97万m3,采空区可利用地下空间180255.21万m3,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全省的中部和西部城市。并对空间资源量超过10000 m3的典型煤矿城市郑州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鹤壁市和洛阳市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城市 地下空间利用 井巷 采空区 河南
下载PDF
利用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储能的技术路径与地质保障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强 张卫强 +8 位作者 耿济世 胡建军 张玉良 吕超 葛振龙 李鹏飞 贾海梁 刘亚斌 李宇翔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42,共14页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处于主体地位,但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新挑战。积极发展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储能技术,是推动能源利用低碳化和清洁化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关键措施。结合当前储能技术,探讨了...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处于主体地位,但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新挑战。积极发展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储能技术,是推动能源利用低碳化和清洁化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关键措施。结合当前储能技术,探讨了煤炭开发地下空间的利用现状,围绕利用煤炭开发地下空间抽水蓄能、热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生物质储能等储能新技术,重点阐述废弃矿井不同能源类型的储能理念及方式,系统分析储能过程中面临的地质保障关键技术难题。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储能新技术总体思路为:利用煤炭开发地下空间所具有的低位势能差,将其用作梯级储水库(抽水蓄能);或直接将其用作储质、储能空间(热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生物质储能),既可提升煤炭开发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又可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扰动。虽然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可作为大规模储能库,但其开发利用过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地质问题以及地质保障技术。主要包括:(1)地质条件与选址适宜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即对储能空间的地质因素进行岩土工程性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系统研究,查明储能空间稳定性主控因素及其权重,构建选址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重点查明区域构造、围岩体强度以及孔裂隙发育等情况,必须保证场地安全性。(2)储能地质体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即根据地下空间实际条件和相关参数构建储能地质体在温度(T)、渗流(H)、应力(M)、化学(C)耦合条件下的地质体多尺度性能演化模型,结合数值分析和仿真技术构建地下空间隔离墙,确立储能空间体系,评价储能潜力,创新地下空间围岩加固改良、防渗等安全措施,并为地下空间储能长期安全高效开发提供地质保障。(3)储能地质体性能演化规律研究,即基于多相(固、液)、多场(温度场、应力场、渗流场、化学场)耦合模型,揭示多尺度下(微观、细观、宏观)围岩热损伤特性、围岩疲劳强度劣化机制等,获得储能介质物性参数、注入量、注采频率、储能时间和储能压力等关键参数,提出合理的围岩加固工艺与稳定性控制技术,分析覆岩长期沉降规律,为储库泄漏防治工程提供依据。(4)地下空间长期安全稳定性评估,即对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地质条件、安全条件及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长时间、多尺度健康监测与动态评估,构建储库地质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分析运行过程及地质环境演变,为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储能提供全方位安全监测和预警。发展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储能技术可为我国井下空间资源利用提供思路,推进“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炭产业向绿色清洁高效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发地下空间 碳中和 储能 多相多场耦合 地质保障
下载PDF
刘庆邦小说的三重空间建构
16
作者 崔杰 方志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1-25,共5页
刘庆邦作为当代文坛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擅长在小说中建构空间,和众多作家一道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和城市空间的书写,而且建构出极具个人色彩的矿区空间。刘庆邦的小说空间既关注地理又关注人文甚至是人物心理,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从文学... 刘庆邦作为当代文坛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擅长在小说中建构空间,和众多作家一道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和城市空间的书写,而且建构出极具个人色彩的矿区空间。刘庆邦的小说空间既关注地理又关注人文甚至是人物心理,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从文学地理学和叙事空间理论出发对刘庆邦小说中的空间建构进行解读,并探讨小说三重空间建构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庆邦 乡村空间 矿区空间 城市空间
下载PDF
中间岩层和节理弱面厚度对上行开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经来旺 彭绍驰 +2 位作者 李树文 李学帅 经纬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探究中间岩层厚度和节理弱面厚度对上行开采的影响,以甘肃平凉某矿为背景,利用块状离散元软件3DEC对中间岩层厚度比值为5.5、6.5、7.5、8.5、9.5以及节理弱面厚度从0至布满中间岩层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模型在不同中间岩层厚度比... 为了探究中间岩层厚度和节理弱面厚度对上行开采的影响,以甘肃平凉某矿为背景,利用块状离散元软件3DEC对中间岩层厚度比值为5.5、6.5、7.5、8.5、9.5以及节理弱面厚度从0至布满中间岩层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模型在不同中间岩层厚度比值以及不同节理弱面厚度下的塑性区分布图,同时得到了煤层1在不同工况下的下沉量。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岩层厚度比值的增加,煤层1在稳定区的下沉量分别减小了18.11%、24.48%、33.06%、42.09%,这意味着更厚的中间岩层有着更小的上部煤层变形和更大的下部煤层开采长度;同时,随着节理弱面厚度的增加,煤层1下部和上部岩层先后经过煤层1下部岩层未完全屈服;煤层1下部岩层屈服,但煤层1上部岩层尚未屈服;煤层1上、下岩层均屈服且发生离层的3个阶段,使得煤层1的下沉量发生2次突变,并先以较缓的趋势线性增加,随后以较快的趋势线性增加,最终演化为非线性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间距 节理弱面 上行开采 采空区模拟 3DEC
原文传递
综合机械化采煤效率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泽龙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1期51-52,95,共3页
通过对某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煤层间距过小、采煤机技术参数的不合理选用,都会影响到采煤效率。通过对开采工艺的调整及工作面、区段平巷的及时支护,可降低煤层间距对开采效率的影响;合理选用采煤机滚筒截齿螺... 通过对某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煤层间距过小、采煤机技术参数的不合理选用,都会影响到采煤效率。通过对开采工艺的调整及工作面、区段平巷的及时支护,可降低煤层间距对开采效率的影响;合理选用采煤机滚筒截齿螺旋角、采煤机牵引速度及滚筒转速可提升采煤机的开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间距 煤炭开采效率 滚筒 截齿 螺旋角度
下载PDF
某地陈家沟河水中重金属元素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龚慧山 徐友宁 +1 位作者 陈华清 柯海玲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9-184,共16页
河水重金属污染一直是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热点。秦岭某地石煤矿区陈家沟河水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但重金属来源不明,为污染治理带来困扰。为了查明陈家沟河水中重金属来源和时空变化情况,采集了2期河水、废弃石煤矿硐排水、废渣堆淋溶... 河水重金属污染一直是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热点。秦岭某地石煤矿区陈家沟河水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但重金属来源不明,为污染治理带来困扰。为了查明陈家沟河水中重金属来源和时空变化情况,采集了2期河水、废弃石煤矿硐排水、废渣堆淋溶水等地表水样品,采用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河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并对河水中重金属来源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陈家沟源头河水(对照点)重金属含量可以达到地表水的Ⅰ类标准,中游受废弃石煤矿矿硐排水及废渣堆淋溶水的影响,河水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升高,汇入干流前河水中重金属含量是对照点的3.5~312倍;河水中Cd、Cu、Zn、Ni、Mn等重金属元素同源,均来源于矿硐排水、废渣淋溶水。河水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与地质体、污染源分布以及河水pH、盐度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可为陈家沟河水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矿 河水重金属污染 时空变化 来源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霍林河北露天煤矿相邻采区转向时期煤柱安全回采及内排空间优化研究
20
作者 刘敬玉 刘志华 +3 位作者 蔡忠超 李忠飞 石践 杨国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7-251,共5页
基于霍林河北露天煤矿开采条件和开发现状,针对露天煤矿实际生产中相邻采区转向过渡、采区间煤柱回采、内排土场空间紧张等难题;分析了采场-内排土场复合边坡稳定性,采用内排压脚、随采随排、及时压帮的方式解决内排土场滑坡区域带来的... 基于霍林河北露天煤矿开采条件和开发现状,针对露天煤矿实际生产中相邻采区转向过渡、采区间煤柱回采、内排土场空间紧张等难题;分析了采场-内排土场复合边坡稳定性,采用内排压脚、随采随排、及时压帮的方式解决内排土场滑坡区域带来的边坡安全隐患问题,确定了采区间煤柱区域最终开采形态和开采方式,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详细规划了采区转向过渡时期的采剥工程计划,优化内排土场排弃空间,避免发生外排占地,为露天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采区转向 边坡稳定性 内排空间优化 采区煤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